应用品管圈提高糖尿病患者棉签投放正确率
- 格式:ppt
- 大小:4.27 MB
- 文档页数:33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运动执行率的应用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运动执行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成立了品管圈,通过品管圈的活动步骤,运用品管圈常用工具对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指导,并对改善前后的运动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经过8个月的活动,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执行率由改善前26.5%提高至改善后73.5%,达到了活动目标(67.6%),此外,圈员的QCC手法,发掘问题的能力,积极心均有明显的提高。
结论运用品管圈不仅使糖尿病患者掌握运动知识,形成了运动习惯提高了运动执行率,也使运动治疗在糖尿病的综合治疗中发挥了作用,同时还提升了护士的各方面能力。
标签:品管圈活动;提高;糖尿病患者;运动;执行率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圈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
我科于2012年10月成立“护糖圈”QCC小组,运用QCC手法对我科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方面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改善、取得良好效果。
具体做法如下。
1 成立QCC小组在自主自愿的前提下完成圈员的报名,因是第2期品管圈活动,圈名与圈徽不改,选出圈长1名、辅导员2名、圈员增至6人。
根据圈员的特点及能力分工。
活动主题定为提高糖尿病患者运动执行率。
2 QCC的活动步骤2.1选定主题圈员通过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列成表,根据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项目对每个问题进行评分汇总,分数较高者为急需解决问题,最后我们选定“提高糖尿病患者运动执行率”为此次活动主题。
选题理由:2型糖尿病被认为是一种缺乏运动的疾病,超80%的糖尿病患者与身体惰性有关[2]。
运动疗法形式多样,便于开展,费用低廉,提高血糖控制有效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降低长期服药和其住院的费用。
增加血糖控制的途径,增进医患关系,提高满意度。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胰岛素注射正确率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8-07-04T13:37:11.68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作者:曾霞唐敏黄晓慧徐锐[导读] 提高了护士胰岛素注射正确率,提高了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护士专业水平和团队凝聚力。
乐山市人民医院邮编:614000【摘要】为提高护士胰岛素注射正确率,开展品管圈活动(QCC),分析影响护士胰岛素注射正确率的原因,找出真因,更新胰岛素注射操作流程,进行护士胰岛素注射相关理论知识培训,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提高患者依从性,制作胰岛素笔与笔芯使用匹配图,护士胰岛素注射正确率从82.1%提高至97.2%,进步率达到18.4%;通过品管圈小组活动,提高了护士胰岛素注射正确率,提高了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护士专业水平和团队凝聚力。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护理人员;胰岛素注射;正确率;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是实现良好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胰岛素注射装置、注射技术是胰岛素治疗的重要环节[1]。
在我国,即使是医护人员,对于胰岛素注射技术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面的认识也有限;对于如何规范胰岛素注射,中国的医生、护士和患者的认知尚存在较多不足之处[2],临床护士如不能正确认识该项治疗的重要性,不能正确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将会导致胰岛素注射不规范,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同时也会对患者家庭注射胰岛素产生误导,影响其血糖的有效控制,造成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3]胰岛素笔注射正确率的衡量指标以《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1版》中“胰岛素规范注射”为胰岛素笔注射的操作标准[1],为了切实提高护士胰岛素注射正确率,2017年1月~8月应用品管圈活动进行改善,取得了明显效果。
报道如下。
1 问题分析1.1 成立品管圈小组QCC小组由12人组成,1名副主任护师担任辅导员,1名副主任护师的护士长担任圈长,圈员10名,平均年龄33岁,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7人,本科8人,专科4人。
疗。
在治疗期间,对比较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对其进行用药护理等。
在此基础上,对康复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
方法是:1)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家属每2 h协助患者进行1次翻身,并嘱咐其在协助患者翻身时注意保持动作轻柔。
2)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各关节的旋转、屈伸、内收、外展等被动活动训练,3次/d[2]。
待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后,指导其进行主动肢体活动训练。
在患者的肌力达到3级后,协助其进行站立、行走等训练。
在其肌力达到4级后,协助其进行上下台阶训练。
3)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其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自身的病情。
4)护理人员对患者患侧肢体上的曲池穴、少海穴、昆仑穴、照海穴等穴位进行按摩,2次/d。
5)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洗脸、刷牙、吃饭、如厕、穿脱衣服等日常生活训练,以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1)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3]评价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越好。
2)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4]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强。
3)记录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对本文中的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患者的FMA评分、ADL评分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对护理的满意率等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和ADL评分的比较与接受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其FMA评分和ADL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
接受护理后,康复组患者的FMA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比较组患者,P<0.05。
详见表1。
表1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和ADL评分的比较(分,sx±)组别例数FMA评分ADL评分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康复组3028.36±8.2749.64±12.33a35.64±7.9372.65±13.93a 比较组3028.94±7.5940.68±10.82a34.82±8.1558.98±10.66a t值0.283 2.9920.395 4.268P值0.7780.0040.6940.000注:a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病房胰岛素笔准备效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病房胰岛素笔准备效率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现担任护理工作岗位的1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成立品管圈项目,对造成病房胰岛素笔标识不规范的原因加以分析,进一步提出有效标识解决方式,对改善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探讨。
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活动后,一天的胰岛素笔标识不规范以及准备胰岛素时间结果和实施品管圈管理活动前对应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建立品管圈小组活动后,可以有效的改善病房胰岛素笔标识不规范情况,提高病房胰岛素笔的准备效率,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提高;病房胰岛素笔;准备效率;应用效果胰岛素是临床中用于治疗糖尿病疾病的有效药物,因此在内分泌疾病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利用,此类药物在我院是实施统一管理[1],全部使用病房统一配备的胰岛素笔作为注射工具,因此每次在完成注射治疗工作前,护理人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对其治疗工作进行准备和完善,从而使得实际护理工作时间缩短,这对于提升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工作质量都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针对此我院成立了品管圈小组,开展管理工作,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提升品管圈活动管理效率。
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的1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成立品管圈项目,对造成病房胰岛素笔标识不规范的原因加以分析,进一步提出有效标识解决方式。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试验选取的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01月~2015年05月在我院的1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0岁到44岁之间,平均年龄(31.92±7.00)岁。
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统一协调活动开展。
然后各个护理人员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来完成品管圈管理工作[2]。
1.2品管圈小组活动内容第一,选定主题。
小组成员分别提出几个候选题目,然后每一个小组对提出的主题从政策依从性、重要性、可实践性等各个方面加以综合评价[3],最终确定适合的选题作为本次品管圈活动解决的主要难题,选题过程中,对于护理工作人员来说,提高病房胰岛素笔准备效率,可以使得胰岛素药物取用更加方便,同时其标识和存放工作开展也更加的安全合理和科学,通过开展有效率的管理活动,可以提升护理工作服务质量。
·238·世界中医药2015 年 11 月第 10 卷(3)硬性接触镜片会在碰撞和用力挤压下发生碎裂,日间戴镜时避免碰撞,夜 间戴镜时尽可能平卧,避免外物接触眼睛。
发生镜片损坏或丢失后,应及时与验配 医师联系。
(4)镜片、镜盒、吸棒禁忌加热消毒。
(5)禁用自来水、蒸馏水、矿泉水、陈旧的无防腐剂的生理盐水及品质低劣的 镜片护理液及软性护理液保养镜片。
(6)禁用洗涤剂、肥皂粉等其他代用品清洁镜片。
禁用酒精、过氧乙酸等其他 代用品消毒镜片。
(7)镜片、镜盒、吸棒,须保存于干燥环境内,不可放在潮湿的环境中,如卫 生间等。
(8)在化妆之前配戴镜片,在取下镜片后卸妆。
尽量避免化妆品污染镜片。
(9)必须应用洁净的吸棒吸取镜片。
(10)在戴镜之前和摘镜之后,养成检查自己双眼的习惯,任何不适都须停戴, 及时来院就诊。
1.5 配后用药 (1)第 1 周抗生素眼液清洁结膜囊,1 天 3 次。
(2)第 2 周戴镜,常规晨起取镜后点抗生素眼液及金因舒,1 天 3 次,共 1 周。
(3)每晚点海露 5 分钟后戴镜,晨起点海露 5 分钟后取镜,夜间防止角膜干涩 可点海露 1-2 次。
日常眼干时也可点海露润眼。
1.6 定时复诊 初次戴镜者,应在配镜后 1 周、1 个月、3 个月和以后每半年定期来院复查,如有任何不适应及时来院复查。
2 常见护理疑问告知 作用:夜间睡眠时佩戴,早晨醒来取出,可以达到白天裸眼视力清晰,控制近 视作用。
材料:要注意轻柔操作,避免指甲或硬物划伤,用力挤压会碎裂,但在佩 戴过程中即使揉眼睛或受到外力撞击一般也不会碎在眼中。
可以确保佩戴在眼睛中 的安全。
有效期限 2 年,需要定期检查定期监测,2 年之后无论度数是否改变,一 定要更换镜片。
佩戴角膜塑形镜会让角膜发炎,炎症反应有四大表现:红、肿、热、 痛,通常佩戴隐形眼镜者感觉的不适症状,多是因为角结膜轻微损伤引起的异物感 或是过敏反应引起痒感,而不是炎症。
运用品管圈提高护士输液三签正确率【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输液三签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首先对目前输液三签的正确率进行为期4周的数据统计,按照品管圈的活动程序、步骤及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然后再进行为期4周的数据统计,对两次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输液三签的正确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护士姐妹更加团结,沟通、协调、合作能力都较前提高。
【关键词】品管圈;输液三签;正确率【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369-01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全称为品质管理圈,是指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解决问题,自发结合成一个小团体,团员间分工合作,应用品管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关键性问题,以达到业绩改善之目标。
〔1〕近几年,随着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一种具有护理特色的、与社会同步发展的群体文化正在护理队伍中萌生,这种内生性的意识激发起广大护理人员的聪明才智和管理热情,促进了护理人员理论水平的提高。
〔2〕为了提高输液三签的正确率,我们将品管圈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在2014年3月至2014年8月开展了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品管圈的组成2014年3月,我科由不同职称和不同学历的8人自发组成了“品管圈”,其中包括辅导员1人、圈长1人及圈员若干,并对组员进行了分工,圈名为呼啦圈,同时设定了圈徽和圈歌。
2 品管圈活动品管圈活动是采取戴明循环(Plan-Do-Check-Action,PDCA)即计划、实施、确认与处置的程序来进行。
〔3〕PDCA循环就是通过的不断解决问题、改善品质来实现阶梯式上升的过程。
〔4〕2.1 选定主题圈员根据自己工作现场存在的问题,运用头脑风暴提出若干备选主题,圈员根据主题评价表选定本次最终主题。
评价方法是所有圈员依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评价项目对备选的4个主题进行1分、3分、5分打分,然后将分数求和、排序,分数最高者即为本期品管圈的活动主题。
•28•TODAY NURSE,Januag2021,VoU23,No.2※护理管理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患者住院期间胰岛素笔正确使用率的影响冯烨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圏活动对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胰岛素笔正确使用的效果。
方法由8名护士组成品管圏小组,按照品管圏的十大步骤以“提升患者住院期间胰岛素笔正确使用率”为主题实施研究。
结果通过品管圏的作用,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胰岛素笔的正确使用率显著提高,由原来的27.27%提升至74.27%(P<0.45),圏员6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结论开展品管圏的活动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胰岛素笔正确使用率,也无形中提高了护士的团队意识,更能提高圏员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品管圏活动;胰岛素笔;正确使用率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是指同一工作单位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通常3-10人),自动自发组织起来,科学运用各种工具,持续地进行效率提高、提高产品质量等业务的小组32。
近几年因为品管圈的学习和实践的开展,本院很多项目皆以品管圈的形式开展,用结果和数据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杜绝今后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类似问题。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综合性疾病,以各种并发症为广大百姓所熟知和恐惧,在综合治疗中胰岛素治疗成为关键的一环,因此如何教会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笔是内分泌科护理人员繁杂而琐碎工作中重要的步骤。
如果患者不能熟练掌握胰岛素笔的使用,包括不能正确掌握注射部位3]、注射技巧等,就会对自身的血糖控制产生影响,血糖控制不理想将会导致患者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的改变,对患者的疾病控制和治疗造成无法预估的损害。
本科利用品管圈的作用在提升住院患者胰岛素笔的正确使用率的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2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07月入住本科的糖尿病患者住院需使用胰岛素笔注射的患者33例,纳入标准为:患者无精神障碍,生活自理JathX评分M74分的糖尿病患者,排除因精神、疾病因素导致的患者无法自己完成胰岛素注射的患者,其中男26例,女7例,共调查胰岛素笔注射次数88次。
·专科护理·※内科护理作者单位:518020 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张琢玉:女,大专,主管护师通信作者:潘楚梅,女,本科,主任护师,护士长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心内科糖尿病患者知识掌握合格率中的应用张琢玉 潘楚梅 汤昌连 赵自强 黄丽荷摘 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心内科病房糖尿病患者知识掌握合格率的效果。
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解析心内科病房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合格率低的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评估实施效果。
结果:活动后护士对糖尿病患者宣教率达100%;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合格率由84.85%提高到9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目标达成率为122.80%;糖尿病问卷答题正确率由68.80%提高到91.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圈员圈能力评分由(15.02±6.71)分提高到(21.3±5.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增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了心内科病房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合格率,提高了心内科护士综合能力。
关键词 品管圈;糖尿病;知晓率;心内科 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6.07.013 《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2013》发布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中国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1]。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等危症,可使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4倍,50%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血管疾病[2]。
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我院为心血管专科医院,相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的高患病率而言,心血管专科护士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一直是弱项,相应的作为衡量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指标之一的糖尿病知识掌握合格率低,为改变这一现状,我科于2015年1~6月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期提高糖尿病患者知识知晓率,并取得初步成效,现报道如下。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执行标准馒头试验准确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应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准确执行标准馒头试验中的效果,以使患者获得准确试验结果,得到正确、有效的临床治疗。
方法:成立“糖心圈”的品管圈,组织活动组员采用了头脑风暴法确立并以“提高护士准确执行标准馒头试验”为组织活动主题,对执行的标准馒头试验准确率进行详细分析调查,通过分析发现了影响准确执行率的几个最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制定了三个具体可执行的对策:制定了标准馒头试验注意事项提示卡、对配餐员进行培训,护士确保订餐成功并及时对患者指导及落实进餐情况、设定计时器并提醒护士下次抽血时间;对策实施后比较了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执行标准馒头试验准确率的变化及活动前后有形的成果及无形成果。
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护士执行标准馒头试验准确执行率仅有56.25%,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采取的相应对策措施后,护士执行标准馒头试验准确执行率提高到了78.95%,提高了22.7%。
结论:通过开展这一品管圈活动,能有效的提高了护士执行标准馒头试验的准确率,反应患者真实的胰岛b细胞功能,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指导医生有效用药,提高护士工作计划性增强团队协助性,还能大幅度提高医疗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及自身业务水平,从而大大提升医院的品牌形象。
【关键词】品管圈;标准馒头试验;准确执行率品管圈指由人们自发组成小圈团队,自发地参与科室的管理活动,从而得到满足感及成就感[1]。
目前,临床护理上品管圈的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我科响应医院号召,积极把品管圈活动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上。
标准馒头试验是用于评价糖尿病病人的β胰岛功能情况,结果有误将直接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评价。
但临床上准确执行率不高,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
标准馒头是指用100g标准面粉制成两个馒头[2],标准馒头试验方法:试验前一晚,8点后不进食,10点后暂不饮水,试验于晨空腹抽血检测血糖、胰岛素和或C肽,然后进食100g的标准馒头两个,要以进食第一口馒头开始计时间,10分钟内必须吃完两个馒头,于进食后30、60、120和180分钟时,抽血监测血糖、胰岛素和或C肽。
品管圈在提高护理患者胰岛素准确及时注射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工具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准确及时注射的效果。
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PDCA方法和质量管理常用工具进行工作。
结果经品管圈活动: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准确及时注射由20.8%提高到92.6%。
结论提高了护士运用管理工具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了临床护理工作的持续质量改进。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品管圈活动准确率糖尿病是全球流行的慢性病非传染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目前全球大约有3.47亿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难题。
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其远期并发症,需要长期治疗,而胰岛素注射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手段,如何确保患者胰岛素正确及时的注射具有重要意义。
我科糖尿病患者多数以上是需要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而患者常存在复杂的社会、心理、生理因素易导致胰岛素未能及时准确执行,导致病人治疗效果差、病情反复。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2月在我科的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男75例,女45例,年龄35—80岁。
1.2方法1.2.1成立品管圈(QCC) QCC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员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应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圈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
我科室的品管圈是由11名护理人员自愿方式组成的,本科3名、大专6名、中专2名,全体圈员用头脑风暴法打分选出圈名和圈徽,打分得出圈能力为87%,圈长负责整个小组策划与组织,辅导员负责活动过程中给予支持和辅导,并组织圈员定期学习基本理论知识。
1.2.2选定主题首先每位圈员用头脑风暴法找出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然后用打分选定课题为“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准确及时的注射”,最后对患者、对同仁、对科室而言列出选题1.3制定活动计划活动周期定位2012年5-8月,使用品管圈工具鱼骨图、柏拉图、雷达图等。
品管圈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时间的正确率中的应用张玉(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东院急诊科,江苏徐州 221000)【摘要】目的 品管圈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时间的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时间2018年11月~2019年2月,科室为东院急诊病区;参与人员共11名,开展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时间的正确率品管圈活动,比较活动前后血糖监测时间正确率。
结果 品管圈活动前血糖监测时间正确率85.48%,活动后血糖监测时间正确率95.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品管圈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时间的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通过头脑风暴,问题的提出等大大提高检测的准确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提高;时间的正确率;应用【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54.100.02糖尿病已经成为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患者的心理、经济都稻城严重的负担,而糖尿病患者的医疗费用与血糖控制的水平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对血糖监测的正确掌握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主要品管圈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时间的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时间2018年11月~2019年2月,科室为东院急诊病区;参与人员共11名,现将相关指标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圈员资料时间2018年11月~2019年2月,科室为东院急诊病区;参与人员共11名,年龄35~26岁,中位(31.29±2.19)岁;包括圈长一名,辅导员一名,圈员9名;此次研究主要针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时间的正确率。
1.2 方法建立品管圈:采用主动申请的方法组织品管圈,辅导员由科室主管护师,圈长为科室主管护师,共有9名圈员。
先对品管圈人员实施综合性培训,比如活动流程与方法以及相关环节等,对每个圈员的工作量做好分配与记录,间隔7天组织一次会议,会议时间控制在30min内,内容主要对实施品管圈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进行处理与规划。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规范率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8-02-02T15:05:25.09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作者:沈琴何秀芳[导读] 超过了预期的83%,达到了预期效果。
由此我们认为,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患者胰岛素注射规范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 215400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的规范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由我科8人组成品管圈小组,遵循PDCA工作程序,经过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确定要因、对策拟定并实施等活动。
结果: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规范率从入院时的52%提高到出院时的90%。
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规范率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规范率目前,我国是全球糖尿病大国,胰岛素的使用和教育越来越受到糖尿病学术领域的专家的重视。
研究表明,我国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差,大多数胰岛素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不遵医嘱行为。
有调查显示患者在胰岛素有关注射知识方面尚存在较大误区[1]。
患者在住院期间掌握胰岛素相关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其出院后遵医嘱规范治疗,降低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风险[2]。
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同一单位内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所组成的小组,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3]。
我科采用品管圈方法来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规范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1.1小组概况我院肾内科于2014年6月成立品管圈小组,成员8人,其中主管护师2人,护师5人,护士1人。
1.2调查对象从2017年1月1日到2017年3月31日,随机选择肾内科糖尿病注射胰岛素患者20人。
1.3调查方法从入院到出院使用科室自制的问卷调查表,通过调查注射前正确排气、预混胰岛素摇匀规范、酒精消毒方式正确、胰岛素注射手法正确、先摇匀后排气、注射后停留时间正确、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捏皮方式正确、正确调至胰岛素剂量、正确安装胰岛素笔芯共10个项目掌握患者注射情况。
品管圈活动对糖尿病患者品管圈活动对糖尿病患者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观察药物宣教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品管圈活动进行培训考核后再给患者进行药物宣教。
结果患者口服降糖药知识目标达成率为=94%,圈成员在活动信心、思考能力、QCC手法运用、操作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
结论品管圈活动全程药物宣教护理应用于糖尿病住院患者护理中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同时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品管圈活动有应用于临床的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of drug education applied to patients with diabetes through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Methods Forty diabete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chosen as a research object,and all them were treated with medication education after training and examination by mean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Results The target completion rate of oral antidiabetic drugs knowledge in diabetics was ninety-four percent,and circle members in active confidence,thinking ability,QCC manipulation,the operation ability and so on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nclusio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whole course drug education nursing care applied to diabetes patients in hospital nursing care can effectively help diabetics control blood glucose. Meanwhile,it can improve the degree of knowledge of diabetes for diabetics,help them to form good living habits,and improve the compliance for patients to take medicin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are worth using in clinical.[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Diabetes;Drug education;Effectiveness evaluation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由遺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一组以慢性高血糖水为特征的代谢性异常综合征,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异常和作用缺陷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