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的解剖形态
- 格式:ppt
- 大小:2.51 MB
- 文档页数:68
第一章乳牙、年轻恒牙的解剖形态与组织学结构特点一、乳牙1、乳牙体积小,牙冠短,呈乳白色,颈部缩窄明显,颈嵴特别突,尤其是乳磨牙的近中颊颈嵴更明显。
牙根细长且分叉特大,一方面以容纳下方正在生长的双尖牙牙胚,另一方面,乳牙列因无双尖牙组,乳磨牙的功能负担重,特大的牙根分叉更有利于其在牙槽骨内的稳固。
2、乳牙的牙釉质和牙本质很薄,钙化程度比恒牙低,乳牙如有龋坏,扩散程度快且范围广泛,容易导致牙髓疾病。
3、乳牙的髓腔大,髓壁薄,髓角高,(尤其是近中髓角比远中髓角要高,注意治疗。
)根管粗,根尖孔大,包绕牙根的牙槽骨骨质疏松,骨髓腔大。
乳牙牙髓组织疏松,内含细胞成分多,血管分布广,纤维成分少,血运丰富、活力强,故乳牙的防御能力和修复功能都强。
相反,治疗不及时,感染则易于扩散。
4、乳磨牙牙根的生理性吸收多发生在根分叉的内侧面。
乳前牙牙根的吸收常从根尖1/3的舌侧面开始。
二、年轻恒牙概念:牙根未完全形成的萌出恒牙1、髓腔髓腔和根管都较粗大,髓角也相对较高,牙根未完全形成,根尖孔开扩呈喇叭口样,牙齿萌出后牙根继续发育,约2-3年后才能完全形成,根尖孔也逐渐缩小,多根牙的各个牙根发育,形成程度不完全一致。
2、牙髓组织牙髓组织未分化的间叶细胞较多,纤维成分较小,血管丰富,活力旺盛,牙髓抗病能力和修复能力均较强,有利于控制早期感染和消除炎症。
应及时作保存活髓治疗。
第二章牙齿的发育及发育异常儿童时期的三个牙列阶段1、乳牙列阶段6月— 6岁口内只有乳牙作用:婴幼儿、学龄前儿童的咀嚼器官良好的咀嚼①促进颌骨的正常发育②使恒牙能够正常排列③食物嚼碎--反射性刺激唾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吸收。
问题:这个阶段是乳牙龋由开始到增高的时期防治:(1)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牙髓病根尖病(2)防止乳牙早失,造成恒牙错颌畸形重点:VIII IIIVVIII IIIV2、混合牙列阶段6岁— 12岁口内既有乳牙,又有恒牙。
作用:(1)是儿童颌骨、牙重要生长期。
2023乳牙的解剖形态•乳牙的概述•乳牙的解剖结构•乳牙的生理特性•乳牙的疾病与防治目•乳牙的护理与保健•乳牙与恒牙的关系录01乳牙的概述1乳牙的定义23乳牙是人萌生的第一组牙齿,一般从婴儿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持续到2岁半左右全部长齐。
乳牙按左右两侧对称方式分组,每侧各有5颗乳牙,共计20颗。
乳牙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四种类型。
乳牙的发育乳牙的发育始于胎儿期,在妈妈怀孕4-6个月期间,胎儿的口腔上皮细胞分化形成第一颗乳牙胚。
随着胎儿的成长,乳牙逐渐长出来,直到出生后6个月左右,第一颗乳牙才长出。
乳牙的发育过程受到遗传、环境和健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03乳牙还对恒牙的萌出具有引导作用,如果乳牙缺失或发育不良,会影响恒牙的萌出和排列。
乳牙的重要性01乳牙是儿童咀嚼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协助咀嚼食物,促进消化和吸收。
02乳牙对儿童发音和语言能力的形成也有重要作用,如果乳牙缺失或发育不良,会影响孩子的发音和说话能力。
02乳牙的解剖结构乳牙的主体,呈圆锥形,表面有一层釉质,内部为牙本质。
乳牙的组成牙冠支撑和固定乳牙的重要部分,通常比牙冠短。
牙根牙冠和牙根的交界处,通常呈一弧形曲线。
牙颈上颌乳中切牙呈铲形,牙冠较薄,舌面边缘嵴明显。
下颌乳中切牙呈铲形,牙冠较薄,舌面边缘嵴明显。
上颌乳侧切牙呈斧头状,牙冠较窄较短,舌面边缘嵴不明显。
下颌乳侧切牙呈斧头状,牙冠较窄较短,舌面边缘嵴不明显。
上颌乳尖牙呈圆锥形,牙冠较短,舌面边缘嵴和唇面切嵴明显。
下颌乳尖牙呈圆锥形,牙冠较短,舌面边缘嵴和唇面切嵴明显。
乳牙的形态上颌乳前牙中切牙和侧切牙依次排列,中切牙位于唇面中线,侧切牙位于中切牙的远中。
上颌乳尖牙位于上颌后部,与第一乳磨牙相邻。
上颌乳磨牙位于上颌后部,与第一恒磨牙相邻。
下颌乳前牙中切牙和侧切牙依次排列,中切牙位于唇面中线,侧切牙位于中切牙的远中。
下颌乳尖牙位于下颌后部,与第一乳磨牙相邻。
下颌乳磨牙位于下颌后部,与第一恒磨牙相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