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工作原理及设计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7
虹吸式屋面雨水系统设计研究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现状,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建筑设计领域,虹吸式屋面雨水系统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虹吸式屋面雨水系统是指通过虹吸原理,将屋顶雨水收集后储存并用于绿化、洗车、冲厕等用途的系统。
本文将从虹吸式屋面雨水系统的原理、设计要点和应用前景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推动该技术在建筑领域的进一步应用。
一、虹吸式屋面雨水系统原理虹吸式屋面雨水系统利用虹吸原理将雨水收集到贮水池中,并通过虹吸力将存储的雨水输送至需要地方。
其主要原理为:当水管内液体的压强低于大气压力时,液体将被吸引上升,即产生虹吸效应。
通过这一原理,虹吸式屋面雨水系统能够将屋顶雨水有效收集并输送至地面储存,为后续利用创造条件。
二、虹吸式屋面雨水系统设计要点1. 收集系统设计:通过设计合理的屋面排水系统和雨水集水装置,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有效地进入贮水池中,提高收集效率。
2. 贮存系统设计:选择合适的贮水材料和贮水池容量,确保能够充分储存雨水,并采取相应的防渗漏措施,保障贮水池的使用安全。
3. 输送系统设计:通过合理设计管道系统和设置虹吸点,确保雨水能够被输送至需要的地方,满足不同用水需求。
4. 过滤系统设计:设置合适的过滤装置,去除雨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保证后续用水的质量和安全。
三、虹吸式屋面雨水系统的应用前景1. 节水环保:虹吸式屋面雨水系统能够有效利用雨水资源,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达到节水的效果,同时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保护地下水资源。
2. 增加建筑绿化:利用虹吸式屋面雨水系统收集的雨水,可以用于建筑绿化和灌溉,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 降低建筑能耗:虹吸式屋面雨水系统在绿化、冲洗、冲厕等方面的应用,能够减少建筑用水的能耗,降低建筑的运营成本。
4. 促进城市雨水资源管理:虹吸式屋面雨水系统的推广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雨水资源管理问题,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有利于城市防洪和水资源保护。
一、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和重力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均由雨水斗、雨水悬吊管、雨水立管、雨水埋地管组成,但因为系统的工作原理完全不同,在二种不同水力条件下工作,因此系统中各部件的功能要求是不一样的,系统也有其相应的一套计算方法。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最大改进和技术进步是开发了一种具有良好整流功能的雨水斗。
雨水斗在其额定设计流量时处于淹没泄流排水状态,不渗气;设计排水量大;雨水斗淹没泄流的斗前水深小。
采用了虹吸式雨水斗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在降雨过程中相当于从屋面上的一个稳定水面的水池中泄水,经屋面内排水管系,从排出管排出,管道全充满的压力流状态,屋面雨水的排水过程是一个虹吸排水过程。
所以,把具有虹吸排水能力的屋面雨水内排水系统称之为虹吸式屋面雨水内排水系统。
虹吸式屋面排水系统的管道在设计降雨强度下呈负压,管材的选用应考虑承受负压的能力但在比较小的降雨强度或降雨过程的末期,降雨量减Px=Δhx·ρ·g-Vx2·ρ/2-Σ(L·R+Z)R=λ·L/Dj·v2/2gΔP=hver·ρ·g-Σ(L·R+Z)小,雨水斗淹没泄流的斗前水位降低到其一定的值,雨水斗开始有空气渗入,排水管道内的真空被破坏,排水系统会从虹吸压力流的工况转向重力流。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管道内设计状态下的压力分布与一般的重力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有明显的区别。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自雨水斗连接管以下,管道内呈负压,在悬吊管与立管的交叉点处负压最大,其后立管上的负压减小,至临界点负压消失,管道内的压力为零,水流状态转为重力流。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雨水斗的进水水面至临界总高度是有效作用高度,在设计计算中应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对雨水斗至悬吊管的末端的总水头损失应有所限制,以控制悬吊管末端的最大负压值。
二、虹吸式雨水斗的技术特性1.虹吸式雨水斗的基本结构虹吸式雨水斗有DN50~DN150等多种规格,能够满足工程的实际要求,其材质有铸铁、铝合金钢、不锈钢、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下沉的雨水斗置于屋面层中,上部设有进水格栅。
论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工作原理及设计要点论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工作原理及设计要点论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工作原理及设计要点摘要:本文主要对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及应用方面进行了探讨,可供同行工程人员参考。
关键词:虹吸式;排水系统;设计;应用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siphonic roof 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 for the reference to engineering staff.Keywords: siphon drainage system; design; application;TU823.61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利用虹吸原理,在降雨过程中,当屋面积水达到一定高度时,雨水通过能有效防止漩涡的虹吸式雨水斗进入管道,该雨水斗能减少雨水进入排水系统时所夹带的空气量,使得系统中排水管道呈满流状态,利用建筑物的高度和落水具有的势能,在管道中形成局部真空(负压),从而快速排出屋面雨水。
1.1工作原理压力流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计算基础是不可压缩流体的能量守恒定律———伯努利方程。
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水力分析(系统排出管为自由出流)如图1所示,系统最高处B-B断面为屋面雨水斗进水口,X-X断面为计算断面,可定在系统任意高度处,系统最低处A-A断面为排出管出水口。
图1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根据图1列出B-B和X-X断面的伯努利方程,具体如下:式(1)中hj(BX)、hy(BX)分别为雨水斗B-B断面到X-X计算断面的总的局部损失和的沿程损失,PB=0,VB=0,PX为管道X-X断面处的压力水头,令h=H-hX,代入式(1)得:式(2)是计算管道中任一断面处压力水头的基本公式,它表示管道中任一点的压力水头等于雨水斗与该点的高度差减去该点的速度水头及相应的总的局部损失和沿程损失。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规程2015一、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概述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排水方式,它利用虹吸原理,在排水管道中形成负压,使雨水迅速排出。
该技术在2015年颁布的《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规程》中得到了详细的规定和阐述。
相较于传统的重力排水方式,虹吸式排水具有更高的排水效率和更好的节能效果。
二、虹吸式排水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虹吸式排水系统主要由排水管道、汇水区、溢流装置、压力补偿装置等组成。
当雨水汇入汇水区后,通过排水管道内的气室与大气相连,形成虹吸效应。
在负压作用下,雨水迅速排出,确保屋面不受雨水侵蚀。
三、虹吸式排水系统的优势与应用范围虹吸式排水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排水速度快,减少雨水在屋面的停留时间;2.节能效果显著,降低排水泵的运行频率;3.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4.系统可靠,维护成本低。
应用范围:1.各类建筑的屋面雨水排水;2.高层建筑、大型场馆等场合的排水;3.易受雨水侵蚀的建筑物,如桥梁、隧道等。
四、虹吸式排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要求1.设计要点:(1)合理选材,确保排水系统的耐久性和抗老化性能;(2)根据工程特点,确定排水系统的规模和布局;(3)考虑排水管道的高度、坡度、长度等因素,确保虹吸效应的稳定;(4)设置溢流装置,防止管道爆裂和设备损坏。
2.施工要求:(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2)确保排水管道系统的密封性,防止渗漏;(3)安装压力补偿装置,保证管道在排水过程中的稳定性;(4)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五、虹吸式排水系统的维护与管理1.定期检查排水管道、设备及附件的完好状况;2.保持排水管道畅通,防止杂物堵塞;3.对易损部件进行定期更换,确保系统运行稳定;4.定期清理汇水区,降低泥沙等杂质的影响;5.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
六、相关规范与标准《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规程》(2015年版)对虹吸式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摘要: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是一种高效、可靠的雨水排放系统,适用于各种建筑物的屋面。
本文将介绍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的工作原理、优势以及安装和维护等方面,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物的屋面面积不断增加,对于雨水排放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传统的排水系统往往存在管道堵塞、水流不畅等问题。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应运而生,它利用虹吸原理将屋面雨水迅速排放,解决了传统排水系统的瓶颈问题。
2. 工作原理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虹吸现象。
当雨水从屋面流入排水口时,排水口内的负压将引起下方排水管道内的负压。
随着排水量的增加,负压会越来越大,直至超过大气压,形成虹吸效应。
虹吸效应能够让水流顺利被抽走,无需任何机械设备或电力驱动。
3. 优势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相比传统的排水系统具有以下优势:3.1 高效:虹吸效应使得雨水能够快速排放,降低了积水和漏水的风险。
3.2 简化设计:与传统排水系统相比,虹吸式排水系统无需额外的机械设备或电力驱动装置,降低了设计和施工的复杂度。
3.3 节约成本:虹吸式排水系统不需要维护和更换机械设备,节约了维修和更换的成本。
3.4 环保:虹吸式排水系统减少了机械设备和电力的使用,减少了对环境的负荷,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 安装与设计要点4.1 排水管道的设计应考虑屋面的倾斜程度和面积,以确保排水畅通。
4.2 排水口的设置应合理,密封严密,防止漏水现象。
4.3 排水管道的直径和材料应根据屋面的面积和排水量进行合理选择。
4.4 排水管道的斜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虹吸效应的发生。
4.5 系统中的弯头、分支等部件应设计合理,减少水流的阻力。
5. 维护与保养5.1 定期清理排水口,确保通畅无堵塞。
5.2 检查排水管道的连接情况,确保密封良好。
5.3 定期检查系统的工作状态,如发现异常需要及时修复。
5.4 注意保养虹吸装置,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延长使用寿命。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结构理论简介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随着目前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汽车工业的发展,各地都在大力进行汽车制造厂的建设,车间的规模越来越大,这就给屋面雨水的排放带来了新的问题。
降雨过程中屋面承接的雨水沿屋面坡向汇集到天沟,传统的雨水排放是将天沟中汇集的雨水通过雨水斗、雨水立管、排出管排至雨水窨井,或是通过雨水斗、悬吊管、雨水立管、排出管排至雨水窨井。
一般屋面排水系统常按其排水管的设置位置和排水去向分为外排水系统和内排水系统,从水力学的观点来分可分为重力流屋面排水和压力流屋面排水系统两类,后者在于强调在设计降雨强度下屋面排水系统内的有压状况。
不同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根据其所具有的水流状态的分析,采用不同的设计计算方式。
传统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按重力流设计,屋面重力式排水系统采用重力式的雨水斗,雨水斗排水状况是自由堰流,流入雨水斗的雨水渗入空气,形成水、气混合流,雨水斗的设计流量偏小,根据规范第4.9.20规定,重力流屋面雨水排水管系的悬吊管应按非满流设计,其充满度不宜大于0.8,管内流速不宜小于0.75m/s。
且坡度不宜小于0.5%,需要较大的悬吊管管径和坡降。
同时为了在同一根雨水管上的各个雨水斗的雨水能够正常排放,因而限定一根雨水悬吊管的雨水斗的数量不得超过4个,这也导致了雨水悬吊管和雨水立管数量的增加,同时增加了屋面荷载,也增加了工程的造价。
重力流屋面排水系统受其水力特性的限制,造成排水立管多,管径偏大,排水能力偏小,对于大面积工业厂房及公共建筑屋面排水系统则更显突出。
为此,应大力推广一种称之为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该系统能很大地提高屋面雨水排水的能力;悬吊管接入雨水斗的数量不受限制,节省了不少的雨水立管;悬吊管不需做坡度,安装方便、美观;系统按虹吸式压力流计算可以减小选用管道的管径;工程实践证明可大量减少工程造价。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与重力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相比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虹吸式屋面排水原理屋面排水是建筑设计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虹吸式屋面排水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排水方法,它利用虹吸原理将雨水从屋面迅速排出,避免积水对建筑物造成损害。
虹吸式屋面排水的原理很简单,它依靠两个关键因素:重力和气压差。
首先,屋面上的雨水通过排水管道流入下水道。
然后,在排水管道中形成一股下降流,这是由于排水管道中的水压较高,同时也受到重力的作用。
当下降流到达下水道的低点时,水流中形成了一个负压区域。
接下来,由于大气压力作用下,下水道中的空气会进入这个负压区域,形成一股上升流。
这个上升流会带动下降流中的水一起向上移动,形成虹吸效应。
最终,雨水会被迅速排出屋面,实现快速排水的目的。
虹吸式屋面排水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首先,它能够高效地排除屋面上的雨水,避免雨水积聚导致的漏水问题。
其次,虹吸式屋面排水能够减少排水管道的数量和长度,节省了施工成本。
此外,虹吸式排水还能够减少管道阻力,提高排水效率。
最重要的是,虹吸式排水不需要外部能源,完全依靠自然力实现排水,节能环保。
然而,虹吸式屋面排水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首先,排水管道的设计和施工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否则可能会影响排水效果。
其次,虹吸式排水的效果受到管道长度、管道直径、水流速度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设计。
此外,排水管道的维护也非常重要,定期清理和检查排水管道,及时修复漏损等问题,以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虹吸式屋面排水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排水方法,它利用虹吸原理将屋面上的雨水迅速排出,避免积水对建筑物造成损害。
虽然虹吸式排水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合理设计和维护,它能够为建筑物提供可靠的排水系统。
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虹吸式排水的优势和特点,选择适合的排水方案,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全面认识目录一、系统定义 (1)二、系统组成 (1)2.1、虹吸雨水斗 (1)2.2、连接管 (2)2.3、悬吊管 (2)三、系统原理 (2)3.1、认识虹吸 (2)3.2、虹吸式屋面雨水系统原理 (3)四、系统优点 (4)4.1、有效水流量 (4)4.2、小直径,使用的管子少并且不需维护 (4)4.3、节水和环保 (4)4.4、节省空间 (5)五、系统设置要求 (6)5.1一般规定 (6)5.2天沟设置 (6)5.3虹吸雨水斗设置 (6)5.4管道设置 (7)5.5消能措施设置 (8)5.6溢流设置 (8)六、管材、管件和固定件 (10)6.1管材选择 (10)6.2管件 (10)6.2固定件 (11)一、系统定义虹吸式屋面雨水系统是一种按虹吸满管压力流原理设计、可有效控制管内雨水压力和流速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它具有排水能力强、用材省、水平管道不需设坡度、安装空间小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公共建筑或工业建筑的大型屋面。
虹吸式屋面雨水系统的概念1968年首次在欧洲提出,1972年在确典建成首个商业化的虹吸式屋而用水系统.二、系统组成虹吸式屋面雨水系统应由虹吸雨水斗、管道(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管件和固定件组成。
2.1、虹吸雨水斗用于虹吸式屋面雨水系统的雨水斗,具有气水分离、防涡流等功能。
其斗前水深可通过计算控制,当斗前水位稳定达到设计水深时,系统内形成虹吸满管压力流。
2.2、连接管虹吸雨水斗至悬吊管的连接短管。
通过改变连接管的管径、长度,可调节雨水斗的进水量和系统的阻力。
2.3、悬吊管悬吊在屋架、楼板和梁下或架空在柱上的与连接管相连的雨水横管。
三、系统原理3.1、认识虹吸虹吸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如图所示,我们用两根手指来堵住一个内部充满水的塑料管的两端并把它们分开放进鱼缸和杯中。
在我们不堵住两端时,我们会看到在鱼缸和杯子之间有个高度差h1。
由于重力的原因鱼缸的水通过管道流向杯子,这会使塑料管充满负压。
虹吸雨水排水系统原理
虹吸雨水排水系统是一种利用物理原理实现排水的系统。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大气压力和液体密度的差异。
首先要明白的是,大气压力是指从大气中向下施加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
液体密度则是指单位体积液体所具有的质量,通常以千克每立方米(kg/m³)表示。
在自然界中,液体会向下流动,是因为上方的液体受到较大的压力,而下方的液体受到较小的压力。
这个压力差促使液体向下流动,形成重力作用。
虹吸雨水排水系统利用这个压力差来实现排水。
系统通常由一系列管道组成,其中包括了一个出水口和一个进水口。
当系统开始工作时,首先要将进水管道中的水充满,并保持一定的水位高度。
这样,进水管道中的水就会在出水口处形成一个水柱。
接下来,当出水口的水柱高度低于进水管道水位时,虹吸效应就会发生。
这是因为高处的水柱所受到的压力较小,而低处的水柱所受到的压力较大。
根据压力差的原理,低压力的水柱会向高压力的水柱流动。
于是,进水管道中的水开始被吸入出水口,实现了排水。
虹吸雨水排水系统的这种原理使得排水过程更加高效,同时也避免了使用电力或其他能源依赖,节约了能源和成本。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装虹吸雨水排水系统时,要确保管道的坡度合适,以提供足够的压力差来保持系统的正常工作。
同时,管道的密封性也要得到保证,以减少泄漏和损失。
屋面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屋面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是一种高效、环保的雨水排放方式。
它采用了虹吸原理,通过天然重力和自然压力将雨水从屋顶集中排放到下水管道或集水池里,以达到节约用水和减轻城市排水压力的目的。
这种系统简单、易于安装,适用于多种建筑类型和地理环境,是一种创新的雨水利用技术。
屋面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的原理是利用同一级别两点之间液体重力势能的差异来实现液体流动的过程。
在这个系统中,一个细小的虹吸管连接到屋顶上的排水口,当雨水开始流入管道时,由于虹吸原理的作用,水会在管道内形成负压,雨水就会自动流向管道下方的集水池或下水道中,避免了水的浪费和城市下水道的容积压力。
屋面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有很多优点。
首先,它能有效地减少雨水排放给城市排水系统带来的压力,从而降低城市洪涝灾害的风险。
其次,由于雨水不会与水处理厂中的臭氧等化学物质混合,所以其污染物含量也较低,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此外,该系统使用过程中,不需要任何电力设备,不需要依赖任何外部能源,通过简单的水力力量即可完成雨水的处理和排放,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对于一个屋面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设备和工艺方面的要求比较简单,一般很容易安装、检修和维护。
在系统的安装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建筑的高度、雨水的平均降水量以及屋面排水口的数量等因素,以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屋面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主要用于生活和商业区的建筑物、环保型厂房、公共设施等建筑物。
采用该技术的建筑物可以在雨季期间,把大量的雨水收集起来并用于灌溉花园或者冲厕所等生活用水,从而能够持续减少城市自来水的使用,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和再利用。
在使用屋面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排水口的清洁,防止垃圾和杂物堵塞虹吸管道和下水管道。
此外,在故障和维修方面,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处理,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总的来说,屋面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是一种环保、节能的新型排水系统,能够有效减轻城市的雨水排放和治水压力,同时推动城市水资源的节约和再利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压力流(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要点简析摘要:由于近几年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对大面积、大容量、大空间的建筑需求量越来越大。
屋面排水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的进步,对屋面排水系统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越严格,传统的排水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现代建筑屋面排水的要求。
而压力流(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应用必将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虹吸式屋面排水系统;设计要点;原理;雨水斗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llowing people to large area, large capacity, large space building demand is more and more big. Roof drainage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also in constant progress, the roof drainage system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lso more and more high, the more strict, traditional drainage technique can not satisfy people for modern building roof drainage requirements. And pressure flow (siphon) roof 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 application will be the trend of The Times.Keywords: siphon roof drainage system; Design; Principle; Rainwater head虹吸技术自发明到第一次应用于现代技术,再到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现代建筑的首次应用以来,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空间建筑的出现和建筑屋面形式的多样化,压力流(虹吸式)屋面排水系统(简称虹吸式排水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机场航站楼、交通枢纽站、会展中心、大型的商业建筑以及大型工业厂房中。
虹吸排水方案虹吸排水方案是一种常见的排水系统,主要用于解决低洼地区的排水问题。
该方案利用虹吸原理,通过建设一系列的排水设施,将地表积水或污水有效地引导、收集和排放,从而保证地区排水顺畅。
本文将介绍虹吸排水方案的原理、设计要点以及应用范围。
一、虹吸排水原理及工作原理虹吸排水是一种利用液体在管道内形成负压的排水方式。
通过管道内部的液体流动,液体的流速将由快到慢,压力也由低到高。
在流速较快的部分形成了负压区域,从而实现排水的效果。
虹吸排水原理主要包括三个关键要素:上游水源、下游出水口和中间的虹吸段。
虹吸段是虹吸排水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由一段上升的管道和一段下降的管道构成。
当上游水源流入上升管道时,由于管道内液体的流速增加,压力降低,形成了负压区域。
接着液体进入下降管道,由于此处流速减慢,压力升高,形成了正压区域。
上游水源受到下游出水口的吸引力,沿着虹吸段连续流动,达到排水的目的。
二、虹吸排水方案的设计要点1. 管道系统设计:虹吸排水方案的关键在于管道系统的设计。
合理选择管道材料和尺寸,保证管道通畅,减少能量损失。
同时,应考虑地面坡度、地势高低差等因素,确保虹吸段具有足够的长度和高差。
2. 水泵安装:虹吸排水方案通常需要辅助水泵进行启动和维持流动。
水泵的安装位置应选择在适当的位置,确保操作方便,减少管道阻力。
3. 排水设施设置:根据具体排水需求,在合适的位置设置虹吸点和出水口。
虹吸点应选择在地势低洼的区域,确保能够有效引导积水进入虹吸段。
出水口则应考虑排水的需要,使水流能够顺利排出。
三、虹吸排水方案的应用范围虹吸排水方案广泛应用于低洼地区的排水工程。
例如城市道路、地下车库、地铁站、隧道等都可以采用虹吸排水系统,解决排水不畅的问题。
此外,虹吸排水方案也可应用于一些特殊场所,如船坞、河道清淤等。
总结:虹吸排水方案利用虹吸原理,通过管道系统的设计和合理的排水设施设置,解决低洼地区的排水问题。
本文介绍了虹吸排水原理、设计要点以及应用范围。
虹吸式屋面排水原理虹吸式屋面排水是一种常用于建筑物屋面排水系统的原理。
它利用了液体在管道中产生的负压来实现自然流动,无需使用电力或机械设备。
本文将详细解释虹吸式屋面排水的基本原理,并说明其工作过程和应用。
1. 基本原理虹吸式屋面排水基于以下两个基本原理:1.1 负压原理负压原理是指在管道中形成负压,使液体能够自然流动。
当管道中的液体被抽空时,管道内部会形成低于大气压的负压区域。
根据自然规律,液体会从高压区域(例如屋顶)流向低压区域(例如下水道),从而实现自然排水。
1.2 虹吸效应虹吸效应是指当管道中充满液体时,通过一定高度差产生的负压,使液体能够继续流动。
当管道上端的液位高于下端时,由于重力作用,液体会向下流动。
在到达下端之前,液体会达到一定速度,并在管道内形成负压。
这个负压会使液体继续流动,即使下端的液位高于上端。
2. 工作过程虹吸式屋面排水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1 液体进入管道当降雨或其他方式导致屋面积水时,液体会通过屋面排水系统进入管道。
通常,管道系统设计为具有一定的坡度,以便液体能够自然流动。
2.2 形成虹吸效应一旦液体进入管道并且达到一定高度差,虹吸效应就会开始发挥作用。
在上端的液位高于下端时,由于重力作用,液体开始向下流动,并逐渐增加速度。
2.3 形成负压区域随着液体流动的加速,管道内部会形成负压区域。
这个负压区域是由于流动液体产生的惯性力和摩擦力所致。
负压区域的大小取决于管道尺寸、高度差和流量等因素。
2.4 液体继续流动一旦形成负压区域,液体会继续流动,即使下端的液位高于上端。
这是因为负压会抵消液体的重力,并使其克服阻力继续向下流动。
2.5 排水完成当液体到达下端时,它会进入下水道或其他排水系统,并最终被排出建筑物。
整个排水过程是自然而无需外部能源的。
3. 应用虹吸式屋面排水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屋面排水系统中。
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3.1 省能节水虹吸式屋面排水不需要使用电力或机械设备,完全依靠自然流动。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应用及安装技术要点分析摘要: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是一种重要的排水系统,对保障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维护居民的切实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虹吸式屋面排水系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虹吸式;屋面排水系统;安装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是利用具有良好整流功能的虹吸雨水斗承接屋面坡集到天沟的雨水,在处于额定设计流量时系统呈淹没泄流排水状态,不渗气,雨水斗淹没泄流的斗前水深小,自雨水斗连接管以下,管道内呈负压状态,在悬吊管与立管的交叉点处负压最大,其后立管上的负压减小,至临界点负压消失,管道内的压力为零,水流状态转为重力流。
1、虹吸式屋面雨水系统组成及一般情况虹吸式屋面的雨水排水系统由虹吸式雨水斗、雨水悬吊管、雨水立管、雨水埋地出户管( 排出管)、检查井等组成, 如下图 1。
1.1虹吸式雨水斗。
虹吸式雨水斗的设计是整个虹吸系统能否按设计要求工作的关键所在,它的稳流性越好,产生虹吸所需的屋面汇流高度越低,总体性能越优越。
虹吸式雨水斗由防叶罩、防涡流装置、斗体等组成。
在雨水斗设置中,屋面雨水排水管雨水斗至过渡段流速水头之和,不得大于雨水斗至过渡段的几何高差;各雨水斗至其过渡段的水头损失允许误差应小于5kPa,一般来说雨水斗之间的距离不能大于20 m;雨水斗离墙至少1m;雨水斗顶面至悬吊管管中的高差不宜小于1m。
1.2悬吊管、立管、雨水出户管。
悬吊管要无坡度,同一系统的雨水斗应在同一标高层上,穿墙和楼板时,应设置金属套管;跨越伸缩缝时,应设置伸缩器或金属软管。
为了提高虹吸作用,立管管径应适当缩小,立管应设置检查口,检查口中心宜距地面 1.0 m。
雨水出户管的设置中,出户管的末端要比出户管放大两号管径。
图1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示意图虹吸式屋面的雨水排水系统是一种按虹吸满管压力流原理设计,可有效控制管内雨水流速和压力的屋面排水系统,其管内压力和水的流动状态是不断变化过程,其一般工作情况为:在降雨初期雨量一般较小,系统雨水流动状态从重力流方式开始,先处于波浪流和脉冲流流态。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安装技术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和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如何有效地管理屋面雨水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应运而生,成为了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深入探讨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安装技术。
一、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原理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是利用虹吸原理实现排水的一种系统,它可以通过疏导雨水,降低屋顶积水的风险,避免在暴雨天气中导致的洪涝灾害。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下水道或雨水管道内创造负压,使水沿着管道自然流动,达到排水的目的。
二、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安装方法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安装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设计方案:在安装前需要先充分考虑屋面的地形结构和雨水的流向,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该方案应充分考虑到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的流量峰值,确保系统能够在任何条件下正常运行。
2.准备工作:在具体的安装前,需要对屋面进行清理,将障碍物和垃圾清除干净。
同时,在安装现场需要有一些辅助设备,如带有水循环泵的真空泵车等。
3.安装配件:在屋面上安装雨水口、排水孔、检查井等基础配件。
此外,还需要安装雨水过滤装置,以防止杂质进入虹吸管道。
4.安装主体:沿着雨水管道或下水道管道安装虹吸管道,塞口需要做好密封,确保虹吸管道和下水道之间的负压存在。
5.接通电源:接通虹吸系统的电源,确保虹吸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6.测试运行:在完成安装后,需要进行测试运行和调试。
测试运行时需要分别进行全开、半开和关闭三种运行方式的测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三、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优点相比传统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点:1.排水效果好:利用虹吸原理排水,能有效降低屋面排水压力,流速更加稳定快速,确保雨水迅速流向排水管道。
2.安全可靠:虹吸式排水系统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排水管道在不同条件下的应力状况,能在任何条件下保持较好的稳定性,确保建筑物安全使用。
探析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虹吸式雨水排水技术一、虹吸式雨水排水技术的原理虹吸式雨水排水技术利用虹吸原理来进行排水,其排水原理简单而有效。
当排水管道呈现出一定的高差差异时,利用管道的一端较高,一端较低的特点,可以形成一个虹吸效应。
当雨水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动形成虹吸效应,从而快速将雨水排走。
虹吸式雨水排水技术的原理是借助于管道中的低压区域将雨水快速排走,从而实现快速排水的目的。
1.排水速度快虹吸式雨水排水技术具有排水速度快的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雨水排走。
相比传统的重力排水和泵送排水,虹吸式排水技术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2.排水效果好虹吸式雨水排水技术在排水效果方面也远远优于传统的排水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雨水积渍,避免了因雨水积聚而导致的地面湿滑和积水现象,从而提高了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性。
3.节约能源相比传统的泵送排水系统,虹吸式排水技术不需要额外消耗能源,仅依靠自身的原理就可以实现排水,节约了能源成本,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易于维护虹吸式排水系统的结构相对简单,维护起来也比较方便,大大减少了维护成本和维护时间,提高了设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虹吸式雨水排水技术的施工过程相对简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布局设计首先需要经过专业设计师的布局设计,在建筑物的地面上确定好排水口的位置和数量,保证排水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选购合适的排水管道、弯头、接头等相关材料,并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3. 管道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对排水系统的管道进行安装,保证管道的密封性和牢固性。
4. 调试测试完成排水系统的安装后,需要进行系统的调试测试,验证排水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5. 完善施工在系统通过测试后,需要对施工进行完善,进行系统的保养维护工作,确保排水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论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工作原理及设计要点论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工作原理及设计要点摘要:本文主要对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及应用方面进行了探讨,可供同行工程人员参考。
关键词:虹吸式;排水系统;设计;应用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siphonic roof 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 for the reference to engineering staff.Keywords: siphon drainage system; design; application;TU823.61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利用虹吸原理,在降雨过程中,当屋面积水达到一定高度时,雨水通过能有效防止漩涡的虹吸式雨水斗进入管道,该雨水斗能减少雨水进入排水系统时所夹带的空气量,使得系统中排水管道呈满流状态,利用建筑物的高度和落水具有的势能,在管道中形成局部真空(负压),从而快速排出屋面雨水。
1.1工作原理压力流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计算基础是不可压缩流体的能量守恒定律———伯努利方程。
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水力分析(系统排出管为自由出流)如图1所示,系统最高处B-B断面为屋面雨水斗进水口,X-X断面为计算断面,可定在系统任意高度处,系统最低处A-A断面为排出管出水口。
图1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根据图1列出B-B和X-X断面的伯努利方程,具体如下:式(1)中hj(BX)、hy(BX)分别为雨水斗B-B断面到X-X计算断面的总的局部损失和的沿程损失,PB=0,VB=0,PX为管道X-X断面处的压力水头,令h=H-hX,代入式(1)得:式(2)是计算管道中任一断面处压力水头的基本公式,它表示管道中任一点的压力水头等于雨水斗与该点的高度差减去该点的速度水头及相应的总的局部损失和沿程损失。
如果式(2)计算结果PX>0,则管道内为正压;若PX<0,则管道内为负压。
1.2虹吸式系统的压力分析以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的主管道为分析对象,以雨水斗为起点,雨水检查井为终点,管道沿程长度为横坐标,管道内流体的压力水头为纵坐标,绘制压力水头变化,结果见图2。
图2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压力水头分析当系统在设计工况运行时,在雨水斗的连接管上一般虹吸式雨水斗的hj(BX)较大,加上雨水斗的出水管较细,则V2X/2较大,而可利用的水头h不大,通过式(2)计算可知,雨水斗前通常有较小的压力水头,在雨水斗连接管上通常呈较小的负压。
②雨水悬吊管(3~4段)随着计算断面X-X沿水平悬吊管由雨水斗一侧向雨水立管一侧偏移,由于虹吸式系统的雨水悬吊管一般为水平安装,因此h维持不变,管道内的hy(BX)增加,V2X/2变化不大,则按式(2)计算可得,管内负压将不断增大,并在其与立管的交叉处负压达到最大。
③雨水立管(4~5段)从立管与悬吊管的交叉点向下,h迅速增加,大大超过因管道长度增加而增大的hy(BX),而V2X/2和hj(BX)保持不变,通过式(2)计算可知,立管内的负压值将减小至零,继而出现逐渐增加的正压值,在立管底部正压值达到最大值。
④雨水排出管(5~6段)压力水头在该管段内逐渐被消耗,至排水井处与大气相通,管道的压力水头降为零,雨水斗的进水水面至排出口的总高度差,即有效作用水头全部用尽。
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以及便于后续对设计的修改,一般保留系统有一定的余量(节点6处),而非将压力水头耗尽。
2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目前,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主要参考的技术规程和规范包括:《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以下简称《设计规范》)、《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CECS183:2005,以下简称《技术规程》)和《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2006,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在具体的系统设计和计算中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为此就以下设计与计算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2.1关于总有效水头的确定通过原理分析可知,在虹吸式排水系统设计时,管道内压力水头的计算是通过总的有效水头扣减总的局部损失、总的沿程损失和速度水头得到。
目前关于总有效水头的计算还存在争议,总有效水头的计算最高点是指雨水斗高度,但《技术规程》中最低点计算断面为过渡段的高度[1],而《技术规范》中为排出口室外地面的高度[2],两者在虹吸式系统的总有效水头的计算上存在一定差异。
从法律效力来分析,两者都是系统设计时需要遵守的技术文件。
从设计的保守性分析,按《技术规程》中的计算方法进行设计更为保守。
以下从合理性角度对上述两者进行比较和分析:由于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重现期(一般大于10年,有的甚至达到50年以上)一般都大于室外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重现期(一般小于5年),当虹吸式排水系统达到其设计工况时,室外雨水系统包括雨水管、雨水检查井都已超负荷运行,此时室外的雨水井一般都是满水的,通过式(2)分析可知,此时的压力水头PX的计算应该由总的有效水头(雨水斗到室外地面的高差)扣减总的沿程损失、总的局部损失和速度水头(淹没出流的损失)。
可见,在一般情况下,《技术规范》中的计算结果更接近于实际情况。
如果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重现期小于或等于室外雨水系统(如部分核电厂厂房的屋面雨水系统设计),则《技术规程》的计算方法更为合理。
因此,虹吸式排水系统的设计需要依据具体的设计工况来确定有效水头的计算方法。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年版)[3]要求总有效水头同时满足《技术规范》和《技术规程》中的相关条款,以保证系统设计的安全性。
为了更好地指导设计,建议将来修订相关规范时,对以上两种总有效水头计算方法的具体适用条件进行相关的规定和说明,便于设计人员选用。
另外,关于多斗式虹吸式雨水系统设计的校核计算,《设计规范》要求满管压力流排水管系各节点的上游不同支路的计算水头损失之差,在管径≤DN75时,不应大于10 kPa;在管径≥DN100时,不应大于5 kPa。
而在《技术规范》中则没有就管径大小进行区分,而是统一要求系统中节点处各汇合支管间的水压差值不应大于0.01 MPa,这也是目前采用比较多的校核方法。
两者在校核标准上存在一定差异,不利于设计人员的校核计算。
建议进一步进行分析研究,将来修改相应规范时进行统一,以便于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和校核。
2.2关于虹吸式排水系统设计重现期的确定在计算屋面雨水的排水量时,降雨强度是一项重要参数,设计降雨强度应根据当地的雨量公式计算确定。
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4]的规定,设计暴雨强度计算公式为:式中q———设计暴雨强度,L/(s·hm2)t———降雨历时,minP———设计重现期,aA1、C、b、n———参数,根据统计方法进行计算确定由于A1、C、b、n由当地气象资料统计确定,因此,降雨历时t 和设计重现期P两个参数的确定对于雨水设计的影响最大。
关于降雨历时t,《设计规范》中规定应按5 min计算[5]。
在最新修订的《设计规范》以及《技术规范》、《技术规程》中对屋面汇水区域的设计重现期的规定基本相同,具体见表1。
表1各种屋面汇水区域的设计重现期由表1可知,相关规范没有就重力流和虹吸式系统两种不同的屋面雨水排水方式分别规定设计重现期,而两者的设计却有很大的差异。
在重力流系统中,以雨水斗为研究对象,国内曾做过相关的研究,在一定工况下DN100的87型雨水斗其泄水流量达30 L/s,而规范规定的设计泄水量仅为12 L/s,远远小于实际泄水流量。
以雨水排水系统的悬吊管为研究对象,《设计规范》规定重力流屋面雨水排水管系的悬吊管应按非满流设计,其充满度不宜大于0.8。
由于不是按可能发生的满管流设计,因此其设计流量也小于实际排水流量。
以雨水立管为分析对象,按照条文说明,在最新修订的《设计规范》中提到的重力流雨水立管的最大泄流量是充水率为0.35的水膜重力流理论计算值,而实际上雨水立管可能出现的充水率可达80%以上。
最新修订的《设计规范》的条文说明中提到将最大泄流量改为原值的0.8倍,从而使系统的保守性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因此,重力流雨水系统能够排除一定的超设计重现期的雨水,其设计是有富余的,设计重现期可以取较小值。
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则与重力流系统完全不同,虹吸式排水系统是按极限排水流量设计的,即暴雨强度大于设计重现期时,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将失去平衡。
因此,在设计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时,其设计重现期应取较大值。
表1中给出了10年重现期的下限值,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有的则采用将计算所得的雨水流量乘以1.5倍作为设计雨水流量,而部分工程的虹吸式雨水系统的设计重现期达到了50年甚至更高,在核电厂中部分厂房的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重现期达到了100年。
由于虹吸式排水系统在国内的应用和研究还不是很成熟,设计重现期具体的参数取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建议在以后修订规范时,有必要将重力流和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重现期分别予以规定和说明,适当增大虹吸式排水系统的设计重现期,对其取值加以明确,或者规定将计算所得雨水量乘以一定的安全系数作为系统的设计输入值,或者提高降雨历时取值的标准。
2.3审慎采用虹吸式排水系统虽然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与传统的重力流排水系统相比有其独特性,但虹吸式排水系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和适用条件,因此并非所有类型的建筑屋面雨水排水都适合采用虹吸式系统。
由虹吸式排水系统工作原理分析可知,当系统设置的高度较小时,可利用的势能很小,将不能满足系统的要求,所以屋面高度较低的建筑不推荐采用虹吸式系统。
对于建筑高度很大且建筑屋面非大跨度、大面积的建筑(如高层商用写字楼、酒店建筑等),由于在立管最顶端的管道内为负压,高度h值很大,而式(2)中其余三项之和的增加量很少,则立管底部的PX值很大,对管道的连接质量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对该段管道进行加固设计,势必导致整个虹吸式排水系统的造价大大提高。
因此对于该类建筑物,从系统设计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考虑,选择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时应审慎考虑。
3结论在设计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时,应根据建筑设计布局,并结合各种屋面排水系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雨水排水系统及管材,以确保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排放能力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
建议修改与虹吸式雨水系统相关的规程、规范中关于有效水头的计算方法的部分条款,对两种方法的具体适用条件做相关的规定和说明,以及对多斗式的虹吸雨水系统设计的校核计算的水压差值的标准进行统一。
从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考虑,也为了便于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就设计重现期的参数进行选用,建议将来修订规范时,对重力流和虹吸式排水系统的设计重现期分别进行讨论,适当提高虹吸系统的设计重现期和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