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重要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94.80 KB
- 文档页数:2
固体压强知识点总结一、压强的定义在力学中,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压力,通常用P来表示。
压强可以用来描述物体表面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二、固体的压强固体的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压力,通常用P来表示。
固体的压强与作用在其上的力和其受力面积有关,可以用公式P=F/A来表示,其中F表示受力,A表示受力面积。
固体的压强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1. 应力在固体中,受力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即为固体的应力,可以用公式σ=F/A来表示,其中σ表示应力,F表示受力,A表示受力面积。
应力的单位为帕斯卡(Pa),1Pa=1N/m²。
在力学中,应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可以用来描述物体受力的程度。
2. 弹性模量固体的弹性模量是描述固体材料抵抗形变的能力的物理量。
常用的弹性模量有:- 杨氏模量(Young's modulus):描述固体材料在一维拉伸或压缩时的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通常用E来表示。
可以用公式E=σ/ε来表示,其中σ表示应力,ε表示应变。
- 剪切模量(Shear modulus):描述固体材料在剪切时的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通常用G来表示。
可以用公式G=τ/γ来表示,其中τ表示剪切应力,γ表示剪切应变。
- 体积模量(Bulk modulus):描述固体材料在体积变化时的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通常用K来表示。
可以用公式K=ΔP/ΔV/V来表示,其中ΔP表示外界施加的压力变化,ΔV 表示体积的变化,V表示原来的体积。
3. 压力传递在固体中,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这种作用力会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传递到这个物体的其他部分。
这种现象被称为压力传递。
压力传递是固体力学中的重要现象,可以用来解释物体受力时的形变和应力分布的变化。
4. 压力计算在固体中受到的压力可以通过压强来计算。
压强可以通过受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来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杠杆原理、流体静力学原理等方法来计算固体的压强。
这对于工程设计和力学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一.液体、固体的压强和压力求解方法归纳:(1.)固体可以大小不变传递压力,但不一定能大小不变传递压强。
(2.)液体可以大小不变传递压强,但不一定能大小不变传递压力。
(3.)有关液体对某处的压力压强计算,通常先算压强:P液=ρ液gh ,再求该处的压力,F=P 液·S ,但要注意各量的对应。
如果情况特殊还要借助数学方法,找出可比较的参照量。
通常将压力与容器内液体的重力进行比较。
(4.)有关固体对某处压力、压强计算时,通常先求压力F ,再求该处压强P=S F 。
但要注意各量的对应。
如果固体是规则几何外形,且独自水平放置时则P=S F =S G =gh SShg S Vg S m 物物物ρρρ===。
1.如图所示,物体M 重3N ,物体N 重2N ,力F 为2N ,在各图中,受力面所受到的压力为1N 的是( )。
[解析]该题要求确定受力面所受的压力。
压力和重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压力可以由重力产生,也可以由其他力产生。
在解决问题时要明确题意,由题目中所给出的外界对受力面施加的力确定压力或由力的平衡确定压力。
受力面为物体M与支撑面所接触的面积。
图A中的压力由物M的重力产生,G M=3N。
处于静止状态,还受一个支持力,二力平衡,支持力为3N,支持面的支持力与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由此可知物峄地面的压力为3N。
选项A错误。
图B中的压力由物体M的重力、物体N对M的压力产生。
物体N的压力为2N,物体M的重力为3N,结果物体M对支持面的压力是5N。
选项B也不正确。
图C 中的压力由物体M 的重力和外界拉力F 形成。
拉力方向是竖直向上,大小为2N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3N 。
物体M 处于静止状态,受三个力且平衡,支持面对M 的支持力为1N 。
由此可知,图C 中物体M 对支持面的压力为1N 。
选项C 正确。
图D 中的压力只由外界的推力F 决定,推力F 为2N ,物体M 对支持面的压力为2N ,选项D 不正确。
关于压强方面知识点总结1. 压强的定义压强通常表示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它是一个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在物理学中,压强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种情况:(1) 在固体物体中,压强可以表示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即P=F/A,其中P表示压力,F表示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A表示受力面积。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越大,压强就越大。
(2) 在流体中,压强还需考虑流体的密度ρ,即P= F/A,其中F表示流体受力。
压强大小还受到流体中涡动和速度等造成的压力参数造成。
2. 压强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1Pa等于1牛顿/平方米。
除了帕斯卡,压强的常用单位还有兆帕(MPa)、千帕(kPa)等。
在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单位还有巴(bar),1bar等于10^5Pa。
压强的单位选择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
3. 压强的性质压强作为一种物理量,具有以下的性质:(1) 压强是矢量量。
它包括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方向的压强进行合成和分解。
(2) 压强是标量。
在物理学中,压力作为矢量量又可以转化为标量。
这要根据于压强是在物体表面所施加的压力,无论大小道理方向,物体都能受到这种按压。
(3) 压强的大小与力的大小、面积的大小有关。
在单位面积上的力越大,压强就越大。
在相同的力作用下,面积越小,压强就越大。
(4) 压强遵循叠加原理。
在固体中受到多个力的作用,压强等于每个力所产生的压强之和。
(5) 压强与温度相关。
在理想气体中,温度对压强的影响是显著的。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以得出温度T越大,压强P也会越大。
4. 压强的应用压强在工程、科学、生活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工程。
在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中,压强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比如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测试、金属强度测试等,都会涉及到压强的概念。
通过对材料的压强测试,可以评估材料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流体力学。
在液体和气体的流动过程中,压强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h V mg P1、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且具有。
2、液体压强计算:,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g=;h 是〔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部*点的竖直距离。
〕思考:根据固体压强公式P=F/S 能否推导液压公式??3、据液体压强公式:________,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和有关,而与和无关。
根据下述实验数据,总结液压特点"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请答复以下问题:〔1〕比拟序号为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2〕比拟序号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3〕比拟序号为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的压强与密度有关.4、连通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容器。
连通器如果只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这就是连通器的原理。
船闸是利用的原理制成。
其他应用:洗手池下的回水管———管的水防止有异味的气体进入室水位计 —————根据水位计上液面的上下可以知道锅炉或热水器的水的多少水塔供水系统 ————可以同时使许多用户用水茶壶———制做时壶嘴不能高于或低于壶口,一定要做的与壶口相平。
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1 水 5 朝上 4.9 2 水 5 朝下 4.93 水 5 朝侧面 4.94 水 10 朝侧面 9.75 水 15 朝侧面 14.66 酒精 15 朝侧面 11.8知识精讲内容回忆图1 过路涵洞——能使道路两边的水面一样,起到水过路的作用。
船闸————可以供船只通过。
课堂练习:1.关于液体压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在液体的同一深度,不同液体的压强一般不同B.在液体部压强总是向下的C.在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下的压强比向上的压强大D.以上说法都不对2.在玻璃管一端扎上橡皮膜,然后将玻璃管开口向上,橡皮膜向下竖直插入水中,在逐渐向下插的过程中,橡皮膜将〔〕A.逐渐下凸B.逐渐上凸C.保持不变D.无法判断3.盛有水的试管从竖直位置逐渐倾斜时〔水不溢出〕,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将〔〕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判断4.如图1 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底面积大小一样的容器,假设分别装入同种液体且深度相等,比拟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5.上题中,假设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一样的水,比拟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 )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6.关于连通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连通器中,假设液体不流动,各容器中的液面一定相平B.连通器中,液面的上下与容器的形状有关C.只要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都属于连通器D.连通器中装有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在同一水平面的压强均相等7.如图2的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 型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A 管向右倾斜,稳定后A 管中的水面将 ( )A 、高于B 管中的水面B 、低于B 管中的水面C 、与B 管水面相平D 、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8.以下应用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 )A.茶壶B.锅炉水位计C.喷雾器D.喷泉9、如图3所示连通器装入水,在左边放一木球浮在水面上,当放入木球后,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左右两边水面一样高B.左边水面高于右边水面图2C.左边水面低于右边水面D.以上分析都不对 10、比拟图 4 、图 5中各点压强的大小: (1)在图 4中,B 点和C 点深度一样,而A 点比B 点深,则各点压强p A _____p B _____p C ; 〔2〕在图 5中,A 、B 、C 、D 各点在液体中的深度如图中所示,则各点压强p A _____p B _____p C _____p D 〔填">〞"<〞或"=〞〕. 12、.如图 6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瓶子,盛局部饮料,瓶口用塞子塞紧,倒过来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原来对瓶底的压强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瓶子对桌面的压强变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13、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
精品文档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重要知识点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这句说明了压力的方向) 压力大小(通常借助压力与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进行分析)如下图:请仔细物体A 对受力面施加压力的大小。
(受力面所受压力就是物体所受的支持力)2 •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压力的作用效果 ||受力面的形变程度所以我们对压强的理解应该侧重于受力面的形状变化情况,显然这和压力是有着本质区别 的。
一个表示力,一个表示形变。
固体类液体类压力F=PSF=G (或用分析支持力的方法来分析)F=PS= pghS F=G 液(竖直容器)压强P=F/S P= pgh (竖直物体放在水平地面)P= pghP=F/S (竖直容器)精品文档£3总结:从上面的学习可以看出求压力和压强, 不同的种类求法是不相同的, 故在研究时必须分类研究。
求固体压强一般是先找到压力大小,然后再用压强的定义式求解。
但然如果是竖直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也可以用 P= pgh 进行解答。
p 表示物体密度,h 表示物体的高。
而在求液体压强的时候,不同形状的容器压力并不一定等于重力。
故先求压力显然是不现实的,故先用P= pgh 算出压强,再用 F=PS= pghS 算出压力,这和求固体的方法显然是不同 的。
当然如果是竖直容器, 用P=F/S=G/S 求解也是可行的,这和用P= pgh 的结果当然是相 同的。
从上面的总结中不难发现,求解方法比较多。
所以一般的方法是:先分类,然后根据条件选择合适的公式才是正确的解答办法。
5、液体压力与重力的关系比较二者大小其实就是比较 sh 与V 液之间的关系。
] 怎么比较呢? :我们可以把sh 看成是竖直空间体积,即这个体积就 是以S 为底面积,以h 为高的竖直空间(如图阴影 部分)。
很显示sh 比V 液要小。
即F 液<G 液用相同的方法可知:pghS 我们可以把sh 看成是竖直空间体积,即这个体积就 ” 、是以S 为底面积,以h 为高的竖直空间(如图矩形pvg’框中的体积)。
压强知识点
压强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的是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
以下是关于压强的主要知识点:
1.定义:压强是垂直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
用数学公式表示为: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A表示受力面积。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SI)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scal),
简称帕(Pa)。
1帕斯卡等于1牛顿/平方米(N/m²)。
3.分类:
①液体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同一深度上各个方向压强相等,不同的液体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②气体压强: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持续的、无规则撞击产生的。
③固体压强:固体压强的产生原因与液体和气体不同,固体间接触面间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对弹力的作用。
4.公式:
①液体压强:p = ρgh,其中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深度。
②气体压强:p = nRT/V,其中n表示气体摩尔数,R表示气体
常数,T表示温度(以开尔文为单位),V表示气体体积。
③固体压强:p = F/A,其中F表示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A表示受力面积。
5.应用:压强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液压机、气压传动、轮胎设计等。
在这些应用中,压强的计算和控制都是关键。
这些知识点构成了压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对于理解和应用压强具有重要意义。
初二压强的知识点总结初二压强的知识点总结11、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公式:F=PS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2、液体内部压强: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h:单位:米;ρ:千克/米3;g=9.8牛/千克。
3、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
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某105帕=10.336米水柱高初二压强的知识点总结2一、压强压强:(1)压力:①产生原因:由于物体相互接触挤压而产生的力。
②压力是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③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④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力的产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
只有当物体放置于水平地面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一个物理量,它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4)公式:p=f/s。
式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5)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1pa=ln/m2,其物理意义是:l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2.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专题05 压强的判断与计算知识点一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判断和计算(一)、公式SFp=的应用1、公式SFp=为压强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物体间压强的计算(无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
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几何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可以利用公式ghpρ=进行计算。
2、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3、分析固体产生的压力和压强时,一般先分析压力,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F=G,再用公式SFp=求出压强的大小。
装有液体的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可以看成是固体对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典例1 (2020•普陀区一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
沿竖直方向在两个正方体上分别截去一部分,若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正方体()A.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可能△p甲<△p乙B.剩余部分的底面积一定相等C.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可能相等D.剩余部分的体积可能相等【答案】D【解析】解:(1)实心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ρhg,因沿竖直方向在两个正方体上分别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密度和高度不变,所以,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不变(均等于原来各自对地面的压强),则两者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相等,均为0,故A错误;又因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且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所以,由F=pS可知,剩余部分甲的底面积小于乙的底面积,故B错误;因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且由图知甲的底面积较大,所以,由F=pS可知,截取前甲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又因截取后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所以,甲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大,故C错误;(3)因甲剩余部分的底面积小,但高度大,所以由V=S剩余h可知,剩余部分的体积可能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典例2 (2019秋•普陀区月考)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面上,甲的边长为0.2米,甲的密度为3×103千克/米3,乙的边长为0.3米,乙的质量为54千克。
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固体压强1.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力的单位用牛顿,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压强的单位是牛/,又叫1pa.3.压强的单位帕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是0.5pa,实际还常采用“千帕”“兆帕”作压强单位.4.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5.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l)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2)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不变时,减小压力.注意1.正确区分压力与重力压力不是重力,也不一定等于重力,而且有时与重力根本无关.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是由于物体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压力的施力者是挤压它的物体,压力的方向与受力面垂直.2.正确区分压力与压强压强是反映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它由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两个因素决定它的单位是牛/(帕),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无关,它的单位是牛.例题:l.如图物体重50N,F大小为200N,试分析几个图中物体A对支持面的压力:2.铁轨铺在枕木上是为了()A.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B.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C.减小对路基的压力 D.既减小对路基的压力又减小压强3.图钉帽的面积为1,图钉尖的面积为,则要使图钉尖产生Pa 的压强,图钉帽上应施加多大的压力?图钉帽对大拇指所产生的压强多大?练习:1.下图所示的各种做法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A.用很细的钢丝切肥皂B.铁轨铺在枕木上C.针头做得很尖D.用锋利的刀刃切水果2.如图4-9-1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10-7 m2,图钉帽的面积是10-4 m2,墙壁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4×106 P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指必须用大于0.4 N的压力,图钉尖才能进入墙壁B.手指必须用大于400 N的压力,图钉尖才能进入墙壁C.图钉静止时,手对钉帽的压力大于墙对钉尖的支持力D.图钉静止时,手对钉帽的压力小于墙对钉尖的支持力3.小华利用带钉的木块、沙土、钩码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分析比较图4-9-2中的甲、乙两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4-9-2A.该实验通过比较钉子陷入沙土中的深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B.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C.本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D.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4.工程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为了减小汽车对地面的________;轮胎上花纹比较深,是为了____________,若轮胎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7×105Pa,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4 m2,则该汽车载物后的总重不能超过_____________。
中考物理“压强”知识点汇总
☑压强一、压力(一)定义: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二)方向:总是垂直于被压物体表面且指向被压物体内部,并不一定竖直向下,如下图所示。
(三)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四)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
二、固体压强(一)定义: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二)公式:
(三)改变压强的方法:
三、液体压强(一)产生原因:由于液体受到重力的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二)特点:1.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大小相等。
2.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3.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三)公式:
(四)连通器:1.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特点:连通器里装的是相同的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3.应用举例:水壶的壶嘴与壶身组成连通器、锅炉和外面的水位计组成连通器等。
压强和压强知识点总结压强是一个标量,其单位通常采用帕斯卡(Pa),1 Pa等于1 N/m2。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会使用其它单位,比如大气压强常用单位是标准大气压(1 atm=101325 Pa)。
压强的定义是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或力中的垂直分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A表示单位面积。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压强还可用力的垂直分量与单位面积所成的夹角θ来表示:P = F⊥/A = F cos θ/A物质的压强可以通过测量其对容器壁的作用力来确定,也可以通过更为复杂的方法来测量,比如气体的压强可以通过测量其对容器壁所产生的波动来测量。
下面将分别介绍气体、液体、固体的压强及与压强相关的一些知识点。
一、气体的压强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撞击所产生的,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P = F/A = (N/V)·μ其中,P表示气体的压强,F表示容器壁上的作用力,A表示容器壁的面积,N表示气体分子的数目,V表示气体的体积,μ表示气体分子撞击容器壁的平均力。
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与其体积成反比,可以用波义尔定律表示:P1V1 = P2V2其中,P1和V1表示气体的初始压强和体积,P2和V2表示气体的最终压强和体积。
当气体的温度和物质量不变时,压强与体积成反比,这个定律适用于理想气体,即理想气体定律。
气体的压强还与温度相关,可以用查理定律表示:V/T=常数,即在恒定的气体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与其温度成正比。
二、液体的压强液体的压强是由液体分子对容器壁的作用力所产生的,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P = F/A = hρg其中,P表示液体的压强,F表示液体对容器壁的作用力,A表示容器壁的面积,h表示液体的高度,ρ表示液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高度成正比,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表面张力有关,当液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其表面张力对液体所产生的压强被称作表面张力压。
压强初中物理知识点篇一:压强初中物理知识点正文:压强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物体受到的压力与其所受的面积之间的关系。
在初中物理中,压强涉及到许多知识点,包括:1. 定义和公式: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用帕斯卡(Pa)或牛顿(N)作为单位。
定义式为:P = F / S,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物体的面积。
2. 流体压强:流体在流速不同的情况下,压强不同。
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这是流体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公式:P(压强) = ρ(密度) × V(体积) × g(重力加速度) / S(面积)。
3. 固体压强:固体的压强与物体的体积和形状有关。
固体受到压力时,会将压力传递到周围的空气中。
因此,固体的压强可以通过计算固体的面积和固体的体积来计算。
公式为:P(压强) = ρ(密度) × V(体积) / S(面积)。
4. 大气压强:大气压强是指在大气中,一个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强。
大气压强是地球大气层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大小与地球的半径有关。
在地球的内部,由于地球半径的减小,大气压强也随之减小。
5. 压强的应用:压强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工程、建筑、医疗等。
例如,在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中,需要考虑压强对建筑物结构的影响。
在医疗中,压强也常用于描述手术过程中的压力。
拓展:除了以上四个知识点,压强还有许多其他的应用。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压强可以用来控制产品的生产和运输。
在物理学研究中,压强也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力的作用。
此外,压强也是气象学和流体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研究流体的运动和性质。
篇二:压强初中物理知识点正文:压强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该物体所受到的压强。
在初中物理中,压强涉及到许多知识点,包括:1. 定义和公式: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通常用帕斯卡(Pa)或牛顿(N)作为单位。
固体压强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2、压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受力的物体并垂直于被压物体表面。
【注意】(1)压力不是重力,它们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
(2)压力是由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互相挤压发生形变而产生的;而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而产生的。
(3)压力的方向可以向上,可以向下,也可以沿水平方向,即只要指向物体表面并垂直于物体表面即可;而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4)压力可以由重力产生也可以与重力无关,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且无其他外力作用时,压力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物重。
3、压强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注意】“单位面积”应理解为“单位受力面积”,是指施加压力的物体与受压力的物体互相接触并挤压的面积。
4、压强物理意义:压强是用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大小的物理量。
5、压强公式:,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压强的单位符号:Pa ,1Pa=1N/m 2【注意】用该公式分析问题时切忌不能单纯用数学观点去分析得出压强与压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的错误结论,应注意当满足压力F不变这一条件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才成立,6、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同时增大压力和减小受力面积。
7、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同时减小压力和增大受力面积。
【固体压强复杂计算】1、柱体压强计算(1)当规则的均匀实心柱体自由静止在水平面上时(2)适用条件①密度均匀、形状规则的实心柱体;②物体自由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且受力面积等于物体的底面积。
2、柱体压强--水平切割问题【思路】水平切割,压力变小,受力面积不变,压强减少①②水平切割对比剩余量-【极限法】【解释】等压强的两个均匀实心柱状物体,水平切去相同质量、相同体积或相同高度时,假设其中一个物体被全部切去,剩下的物体压力、压强更大。
p s s S p FP F F =⇒=⇒=gh hg g S F p ρρρ======SS S V S mg S G hSF p ↓↓=↓↓=gh p ρ3、柱体压强--竖直切割问题【大招】竖切不变p=ρgh (物体密度变,g不变,高度不变,所以p也)4、柱体压强--不规则切割问题【大招】斜切就看头大小(头大p 大,头小p 小)(1)(2)5、柱体压强--叠加问题【思路】找准F 、找准S【实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实验器材】形变显著的物体(海绵、沙子)、小桌、砝码【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实验步骤】(1)在海绵上放一个小桌,观察图甲所示海绵被压陷的深浅;(2)在小桌子上方放一个砝码,再次观察海绵的凹陷深度,如图乙(3)将小桌子倒置过来,桌面和海绵接触,放上砝码,然后再次观察海绵的凹陷深度,如图丙【思考】(1)甲图、乙图说明什么: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乙图、丙图说明什么: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实验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①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则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②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交流与讨论】(1)实验中选择海绵而不选择木板的原因是海绵易发生形变,实验现象明显,而木板不易发生形变,实验现象不明显。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知识点总结9.1、压强:㈠压力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3、作用点:作用在受力面上4、大小:只有当物体在水平面时自然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才与物体受至的重力在数值上相等,有:F=G=mg但压力并不是重力㈡压强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3、公式: P=F/S4、单位:帕斯卡(pa)1pa = 1N/m2意义: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5、增大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力举例:用力切菜易切断2)减小受力面积举例:磨刀不误砍柴功6、减小压强的方法: 1)减小压力举例:车辆行驶要限载2)增大受力面积举例:铁轨铺在路枕上9.2、液体压强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各个方向的压强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3)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4)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 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注意: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 而与液体的体积、质量无关。
与浸入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无关(深度不是高度)当固体的形状是柱体时,压强也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推算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必须先由公式P=ρgh算出压强,再由公式P=F/S,得到压力F=PS 。
4、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特点: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 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即各容器的液体深度总是相等。
应用举例: 船闸、茶壶、锅炉的水位计。
9.3、大气压强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气体受到重力,且有流动性,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1、压力的概念(1)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压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接触面垂直,且指向受力物体。
(3)压力的作用效果重要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形变大小与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有关。
2、压强的概念(1)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压强的物理意义:用于表达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的公式:p=F/S。
(4)压强的单位:国际单位帕斯卡(Pa);1帕斯卡相称于一张报纸平铺时对桌面的压强。
3、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2)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4、压强的推导公式:p=ρgh (满足条件:柱形固体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5、压力与重力的关系:(1)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压力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但是重力和压力不是同一个力,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如图1所示)(2)其他方式放置时,压力与重力无直接关系。
(如图2、3、4所示)6、固体压强的切割、叠放问题(1)常见的切割问题涉及横向切割、竖向切割、不规则切割等等。
(2)固体压强的叠放问题解决办法:一方面,求物体的面积或者面积之间的关系;然后,求物体的重力再找压力之间的关系;最后,再根据压力与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求压强并进行计算。
7、固体压强的多状态计算(1)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分析图;(2)列平衡方程求解压力;(3)根据公式求解出压强的关系。
8、固体的压强的变化量问题:(1)当接触面积S不变时,压力前后发生变化,压强也随着发生变化,压力的变化量为ΔF,压强的变化量为Δp,故ΔF与Δp之间的关系为Δp=ΔF/S。
(2)当压力F前后不变,接触面积发生变化时,没有简朴的表达式。
时间:备注:有一边长为a 的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F ,压强是p ,若切去边长0.5a 的正方体阴影部分,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为 ,压强为 。
例2、(叠放问题)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 、B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金属块B 对地面的压强为p 1,若取走金属块A ,金属块B 对地面的压强为p 2,已知p 1:p 2=3:2,金属块A 、B 的边长之比L A :L B =2:3,则金属块A 与金属块B 的密度之比ρA :ρB =______。
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重要知识点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这句说明了压力的方向) 压力大小(通常借助压力与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进行分析)如下图:
请仔细物体A对受力面施加压力的大小。
(受力面所受压力就是物体所受的支持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所以我们对压强的理解应该侧重于受力面的形状变化情况,显然这和压力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一个表示力,一个表示形变。
固体类
液体类 压力 F=PS
F=G(或用分析支持力的方法来分析) F =P S=ρghS F=G 液(竖直容器) 压强
P=F /S
P=ρgh(竖直物体放在水平地面)
P=ρgh
P=F/S (竖直容器)
F F F F 压强 压力的作用效果 受力面的形变程度 3.固体压强大小的求法 受力面的形变程度 P=F/s P=ρ物gh 物 (条件:竖直物体放在水平地面)
(压力的求法在前面已作详细讲解) (相同受力面形变越大就可以说明压强越大) 4.液体压强大小的求法 P=F/s
P=ρ液gh (适用于一切液体压强的计算) (条件:竖直容器处于水平面)
通过左图的图示可知:h
是指研究对象到最高液面的垂线段(切记!)
A A
A
A A
A A A 容器对桌面
总结:从上面的学习可以看出求压力和压强,不同的种类求法是不相同的,故在研究时必须分类研究。
求固体压强一般是先找到压力大小,然后再用压强的定义式求解。
但然如果是竖直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也可以用P=ρgh进行解答。
ρ表示物体密度,h表示物体的高。
而在求液体压强的时候,不同形状的容器压力并不一定等于重力。
故先求压力显然是不现实的,故先用P=ρgh算出压强,再用F=PS=ρghS算出压力,这和求固体的方法显然是不同的。
当然如果是竖直容器,用P=F/S=G/S求解也是可行的,这和用P=ρgh的结果当然是相同的。
从上面的总结中不难发现,求解方法比较多。
所以一般的方法是:先分类,然后根据条件选择合适的公式才是正确的解答办法。
5、液体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总结:液体压力其实可以看成以容器底面积为底,以液体深为高的的竖直空间体积所含的液体重力。
可以看成一个规则(竖直)的空间体积的液重; 而液体重力就是我们直接看到的那么大的体积,这样比起来就很简单了。
6、比较液体压力大小的方法:
方法一:公式法。
即用F液=PS=ρghS
方法二:容器形状法。
根据容器的形状找到F液与G液之间的大小关系
1. 三个形状不同的容器A、B、C的底面积都等于S,分别装有相同深度h的同种液体,置于水平桌面上。
液体对各容器底的压力大小F
A
、F
B
、F
C
的大小关系是?(公式法是不是很简单呢?)
2. 如图3所示,将容器倒置前后,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F
正
与 F
倒
的关系是?(用公式法还可以判断吗?)
F液=PS=ρghS
G液=mg=ρvg=ρghS(竖直形状的体积公式刚好是v=sh)
F液=PS=ρghS
G液=mg=ρvg
F液= G液
比较二者大小其实就是比较sh与V液之间的关系。
怎么比较呢?
我们可以把sh看成是竖直空间体积,即这个体积就
是以S为底面积,以h为高的竖直空间(如图阴影
部分)。
很显示sh比V液要小。
即F液<G液
F液=PS=ρghS
G液=mg=ρvg
用相同的方法可知:
我们可以把sh看成是竖直空间体积,即这个体积就
是以S为底面积,以h为高的竖直空间(如图矩形
框中的体积)。
很显示sh比V液要大。
即F液>G液水面在此处F液和G液的大小关系是?
水面在此处F液和G液的大小关系是?
水面在此处F液和G液的大小关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