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生时间计算

一生时间计算

一生时间计算
一生时间计算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我们拥有多少时间

我们有许多人总是觉得自己工作时间太多,得到的幸福太少,忙碌辛苦很多,休闲娱乐太少,成天抱怨这样或者那样,感觉自己一点也不快乐,今天我们一起来算一笔帐,也许你会觉得,你之前的想法都有偏差吧。这里我的算出的数据只是通常情况下的,不含长命百岁和半路归西的,也不含人间天才和纯粹的傻子:

①、一个人通常的寿命为75年左右(目前的平均寿命);

②、6岁开始上小学、中学大学,6+3+3+4=16年的学习时间,你大学毕业应该在22岁左右,这期间你没有什么更大的事,主要是学习;

③、按中国的现行退休制度,男性在60岁退休,女性55岁,退休以后主要是颐养身心了;

④、那么你的工作时间为(男)60-22=38年,女55-22=33年;

⑤、每人每天需要8个小时的睡眠(晚上7个小时,中午一个小时),即一生1/3的时间在床上睡觉38×1/3=12.67年(女:11年);

⑥、假设每个人都是每天工作8个小时,所以上班的时间和睡觉的时间测算数据一致38×1/3=12.67年(女:11年);

⑦、每天3顿饭的时间大概一共需要2个小时,所以每年你有:2×365=730小时÷24=30.42天用于吃饭,30.42×38=1155.2天÷365=3.16年(女30.42×33=1003.86天÷365=2.75年);

⑧、每天上下班的路途需要1.5个小时,所以你每年有1.5×365=547.5÷24=22.81天在路上赶路,22.81×38=866.78÷365=2.37年(女:22.81×33=752.73÷365=2.06年);

⑨、现行的节假日全年为:54周×2天=108天+黄金周(3+3)+春节(7)+中秋(1)+劳动节(1)+清明(1)=124天,所以124×38=4712天÷365=12.91年;

⑩、每天穿衣、洗漱、入厕以及其他的零星时间至少得需要1个小时(注:男的会少点,女的会略微多点):

男性:1×365=365÷24=15.21×38=577.92÷365=1.58年

女性:15.21×33=501.93÷365=1.38年

结论:

一、我们能够真正用于工作的时间只有,男:12.67年;女:11年

二、我们可以休息的时间:

男:⑤+⑨+(75-60)=12.67+12.91+15=40.58年

女:⑤+⑨+(75-55)=11+12.91+20=43.91年

三、我们在懂事以后,退休之前可以自由控制的时间(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在我们有精力有能力做任何事的时候,真正归自己支配的时间):

男:④-⑤-⑥-⑦-⑧-⑩=5.55年

女:④-⑤-⑥-⑦-⑧-⑩=4.81年

这还不算其它琐事用去你的时间,如生病、照顾老人小孩、接打电话、排队等候、填写各种表单、上网、看电视、探亲、旅游……

看完这些数据,请问你有什么理由不珍惜时间?有什么理由不善待自己?还有什么理由去为琐碎的小事斤斤计较?

干式变压器热时间常数的计算和试验方法

干式变压器热时间常数的计算和试验方法 0概述 变压器短时过负荷(以下简称过载)运行是一种发热的过渡过程。过载某一时刻的绕组温升可按下式计算: θ=θ■+(θ■-θ■)(1-e■)(1) 式中t——过载时间,min; θ——过载时间为t所对应的绕组平均温升,K; θ■——t=0时绕组平均温升,即正常运行时绕组初始温升,K; θ■——过载稳定后绕组的平均温升,K,与变压器过载倍数有关; τ——在过载状态下的热时间常数,min。 干式变压器和油浸变压器不同的是没有油,因此在讨论干式变压器短时过负荷能力时仅需考虑干式变压器高、低压绕组的短时过负荷能力。由(1)可知,绕组短时过负荷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绕组的热时间常数,而热时间常数和绕组的热容量、损耗水平以及额定温升等因素密切相关。 1热时间常数的计算 干式变压器的热时间常数(理想值)是指干式变压器在恒定负债条件下,温升达到变化值的63.2%所需经历的时间,也等于变压器从稳定温升状态下断开负载,在自然冷却状况下,温升下降63.2%所需的时间,对于干式变压器,其高低压相互独立,故计算时需分别处理。 根据IEEE C57.96-1999(R2005)IEEE Guide for Loading Dry-Type Distribution and Power Transformer中A.8.3提供的公式: τ■=■(2) 式中:τ■——额定负载下的热时间常数,min; C——比热容,W·min/K; Δθ■——额定负载下的稳定温升,K; θ■——铁心引起的温升对线圈的影响,对于内线圈,取20K,外线圈,取0K; P■——线圈的负载损耗,W。 对于比热容C的计算,通常采用以下公式: C=C■*m■+C■*m■(3) 式中:C■——导体的比热值,Cu取6.42(W·min)/(kg·K),Al取14.65(W·min)/(kg·K); m■——导体质量,单位kg; C■——绝缘材料的比热,对于树脂取24.5(W·min)/(kg·K); m■——绝缘材料质量,单位kg。 需要注意的是,在式(3)中的树脂比热值取24.5(W·min)/(kg·K)与IEEE C57.96-1999(R2005)IEEE Guide for Loading Dry-Type Distribution and Power Transformer中选用的6.35(W·min)/(kg·K)是有很大区别的,这是因为,在美国,应用最广泛的干式变压器主要还是敞开式的,而不是环氧浇注式的,其绝缘材料和组成也不一样。根据相关参考资料,环氧树脂的比热约2000J/kg·K=33.3(W·min)/(kg·K),环氧浇注干式变压器绕组中的主要填充材料为玻璃纤维的比热约为800J/kg·K=13.3(W·min)/(kg·K),绕组中树脂质量与玻璃纤维质量的

时间常数RC的计算方法

进入正题前,我们先来回顾下电容的充放电时间计算公式,假设有电源Vu通过电阻R给电容C充电,V0为电容上的初始电压值,Vu为电容充满电后的电压值,Vt为任意时刻t时电容上的电压值,那么便可以得到如下的计算公式: Vt = V0 + (Vu – V0) * [1 – exp( -t/RC)] 如果电容上的初始电压为0,则公式可以简化为: Vt = Vu * [1 – exp( -t/RC)] 由上述公式可知,因为指数值只可能无限接近于0,但永远不会等于0,所以电容电量要完全充满,需要无穷大的时间。 当t = RC时,Vt = 0.63Vu; 当t = 2RC时,Vt = 0.86Vu; 当t = 3RC时,Vt = 0.95Vu; 当t = 4RC时,Vt = 0.98Vu; 当t = 5RC时,Vt = 0.99Vu; 可见,经过3~5个RC后,充电过程基本结束。 当电容充满电后,将电源Vu短路,电容C会通过R放电,则任意时刻t,电容上的电压为: Vt = Vu * exp( -t/RC) 对于简单的串联电路,时间常数就等于电阻R和电容C的乘积,但是,在实际电路中,时间常数RC并不那么容易算,例如下图(a)。

对于上图(a),如果从充电的角度去计算时间常数会比较难,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我们知道,时间常数只与电阻和电容有关,而与电源无关,对于简单的由一个电阻R和一个电容C串联的电路来说,其充电和放电的时间参数是一样的,都是RC,所以,我们可以把上图中的电源短路,使电容C1放电,如上图(b)所示,很容易得到其时间常数: t = RC = (R1//R2)*C 使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将下图(a)电路等效成(b)的放电电路形式,得到电路的时间常数: t = RC = R1*(C1+C2)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将下图(a)电路等效成(b)的放电电路形式,得到电路的时间常数: t = RC = ((R1//R3//R4)+R2)*C1

古代记时和现代记时推算有方法

古代记时和现代记时的推算方法 阳历日期推算阴历日期的方法:前已述及阴历日期是以月亮的圆缺为计月单位,其以逢朔为初一,以月望为十五(大月为十六日),以月晦为二十九日(大月为三十日)。然而目前记时通常用阳历日期表达,如欲将阳历日期换算成阴历日期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其一是查《新编万年历》,如查1984年6月8日是阴历几日?翻开万年历6月10日是阴历十一,则逆推6月8日是阴历初九。其二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阴历日期:设:公元年数-1977(或1901)=4Q+R 则:阴历日期=14Q+10.6(R+1)+年内日期序数-29.5n (注:式中Q、R、n均为自然数,R<4) 例:1994年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 1994-1977=17=4×4+1 故:Q=4,R=1 则: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 14×4+10.6(1+1)+(31+28+31+31+7)-29.5n =204.2- 29.5n 然后用29.5去除204.2得商数6......27.2,6即是n值,余数27即是阴历二十七日。 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元纪年换算 一、由公元到天干地支 1、求天干:公元年数最后一位减3(差小于0就加10),即为对应数天干。 2、求地支:公元年数除以12的余数减3(差小于0就减12),即为地支对应数。例如:2001年,最后一位数是1,1-3=-2(小于0)-2+10=8,对应天干数为“辛”; 2001年除以12余数是9,9-3=6,对应地支数为“巳”; 两者合起来就是该年天干地支:“辛巳”年。 二、由天干地支到公元 举例:请问戊戌变法是公元多少年? 我们知道六十一甲子,所以戊戌是这六十年里的第几年呢?由天干戊知道位数为5+3=8,可以是8,18,28,38,48,58,;再由地支戌知道除以12的余数为11+3-12=2,可以是2,14,26,38,50,综合一下就知道是一甲子的第38年。

我国可信计算现状与发展思考讲解

我国可信计算现状与发展思考 徐震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可信计算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 1983年美国国防部的 TCSEC 准则, 而广为接受的概念则是在 1999年由可信计算平台联盟(Trusted Computing Platform Alliance 1提出。其主要思想是在硬件平台上引入安全芯片架构, 来提高终端系统的安全性, 从而将部分或整个计算平台变为“可信”的计算平台。其主要目标是解决系统和终端的完整性问题。可信计算在技术层面上主要有三个线条:第一个线条是平台的完整性度量, 从平台运行的各个环节都涉及到了这个环节是否完整; 第二是数据保护, 以安全芯片为根的数据保护体系; 第三是平台完整性报告, 利用度量的结果向远端的平台验证平体的完整性是否受到的破坏。 本文将首先介绍国内外可信计算的进展情况, 进而从自主可信计算角度给出其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 一、国内外可信计算的进展情况 1、国际可信计算研发现状 在可信计算科研方面,可信计算技术的主要研究机构有 Stanford 大学、 MIT 、CMU 、 Cambridge 大学、 Dartmouth 大学、 IBM Waston研究中心和 HP 实验室等,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涵盖了可信计算安全体系结构、安全启动、远程证明、安全增强、可信计算应用与测评等。 而在应用领域, 可信计算最初定位在 PC 终端, IT 厂商逐步退出了 TPM 芯片、安全 PC 、可信应用软件等产品。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的发展, 逐步转向了移动设备的应用, 存储方面也在大规模发展,包括移动存储和大型的网络存储。目前,国际TCG 组织正在做下一代的可信芯片(TPM.next 标准,目标是做统一的平台模块标准,

EXCLE日期时间计算公式

(Excel)常用函数公式及操作技巧之三: 时间和日期应用 ——通过知识共享树立个人品牌。 自动显示当前日期公式 =YEAR(NOW()) 当前年 =MONTH(NOW()) 当前月 =DAY((NOW())) 当前日 如何在单元格中自动填入当前日期 Ctrl+; 如何判断某日是否星期天 =WEEKDAY(A2,2) =TEXT(A1,"aaaa") =MOD(A1,7)<2 某个日期是星期几 比如2007年2月9日,在一单元格内显示星期几。 =TEXT(A1,"aaa") (五) =TEXT(A1,"aaaa") (星期五) =TEXT(A1,"ddd") (Fri) =TEXT(A1,"dddd") (Friday) 什么函数可以显示当前星期 如:星期二10:41:56 =TEXT(NOW(),"aaaa hh:mm:ss") 求本月天数 设A1为2006-8-4 求本月天数 A1=DAY(DATE(YEAR(A1),MONTH(A1)+1,0)) 也有更簡便的公式:=DAY(EOMONTH(NOW(),0)) 需加載分析工具箱。

当前月天 数:=DATE(YEAR(TODAY()),MONTH(TODAY())+1,1)-DATE(YEAR(TO DAY()),MONTH(TODAY()),1) 用公式算出除去当月星期六、星期日以外的天数 =SUMPRODUCT(--(MOD(ROW(INDIRECT(DATE(YEAR(NOW() ),MONTH(NOW()),1)&":"&DATE(YEAR(NOW()),MONTH(NOW ())+1,0))),7)>1)) 显示昨天的日期 每天需要单元格内显示昨天的日期,但双休日除外。 例如,今天是7月3号的话,就显示7月2号,如果是7月9号,就显示7 月6号。 =IF(TEXT(TODAY(),"AAA")="一 ",TODAY()-3,IF(TEXT(TODAY(),"AAA")="日 ",TODAY()-2,TODAY()-1)) =IF(TEXT(TODAY(),"AAA")="一",TODAY()-3,TODAY()-1) 关于取日期 怎么设个公式使A1在年月日向后推5年,变成2011-7-15 =DATE(YEAR(A1)+5,MONTH(A1),DAY(A1)) =EDATE(A1,12*5) 如何对日期进行上、中、下旬区分 =LOOKUP(DAY(A1),{0,11,21,31},{"上旬","中旬","下旬","下旬"}) 如何获取一个月的最大天数 "=DAY(DATE(2002,3,1)-1)"或"=DAY(B1-1)",B1为"2001-03-01日期格式转换公式 将“01/12/2005”转换成“20050112”格式 =RIGHT(A1,4)&MID(A1,4,2)&LEFT(A1,2) = YEAR($A2)&TEXT(MONTH($A2),"00")&TEXT(DAY($A2),"00" ) 该公式不用设置数据有效性,但要设置储存格格式。 也可以用下列两方法: 1、先转换成文本, 然后再用字符处理函数。 2、[数据]-[分列] [日期]-[MDY] 将“2005年9月”转换成“200509”格式

古代时间的计算方法

中国古代时间的计算方法(1) 现时每昼夜为二十四小时,在古时则为十二个时辰。当年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人们将中西时点,分别称为“大时”和“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将“大时”忘淡,而“小时”沿用至今。 古时的时(大时)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以为易记。具体划分如下:子(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寅(虎)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巳(蛇)时是九点到^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午(马)时是^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亥(猪)时是九点到^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古人说时间,白天与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说“钟”,黑夜说“更”或“鼓”。又有“晨钟暮鼓”之说,古时城镇多设钟鼓楼,晨起(辰时,今之七点)撞钟报时,所以白天说“几点钟”;暮起(酉时,今之十九点)鼓报时,故夜晚又说是几鼓天。夜晚说时间又有用“更” 的,这是由于巡夜人,边巡行边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全夜分五个更,第三更是子时,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说。 时以下的计量单位为“刻”,一个时辰分作八刻,每刻等于现时的十五分钟。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差十五分钟到正午)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 刻以下为“字”,关于“字”,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和福建广东的闽南语地区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点十个字”,其意即“十五点五十分”。据语言学家分析,粤语中所保留的“古汉语”特别多,究其原因,盖因古中原汉人流落岭南,与中原人久离,其语言没有与留在中原的人“与时俱进”。“字”以下的分法不详,据《隋书律历志》载,秒为 古时间单位,秒以下为“忽”;如何换算,书上没说清楚,只说:“’秒’如芒这样细; '忽’如最细的蜘蛛丝”。

民族品牌清华同方成为中国可信计算工作组的核心成员

民族品牌清华同方成为中国可信计算工作组的核心成员政府采购历来是商家翘首以盼的商机之一,因为被选中不仅意味着滚滚而来的利润,也是对自己企业实力的证明,更能提升自己的品牌知晓度和影响力,因而是一块竞争激烈的香饽饽。很多人就要问了,政府采购电脑选哪个品牌,哪些因素会左右政府采购时候选择服务商和提供商。为了解决这些困惑读者已久的问题,清货同方特意下了一番功夫,收集整理了一些关于政府采购电脑时会考虑的两点最重要因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第一个自然是各个品牌的自身技术实力是否过关。你要问,政府采购电脑选哪个品牌,就得先了解一些各个牌子的技术实力如何,打铁还需自身硬。清华同方、联想、神舟、华硕以及苹果、惠普、戴尔等企业都是身强力壮的大企业。清华同方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政府采购、教育甚至军队等供应商,就是因为清华同方有着中国最好的高等学府之一的清华大学的科研队伍作保障,成熟的技术得到了应有的认可。而且清华同方计算机产业已经有十八年的历史,前身是清华大学的计算机工厂,目前清华同方在全国有六个研发中心,分别位于北京、苏州、无锡、深圳、台北、昆山。政府采购电脑选哪个品牌,自身技术水平要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第二个是安全性。你若还要问政府采购电脑选哪个品牌的话,是否自主、安全、可控是相当重要的考虑因素。无论是2008年间的陈冠艳照门事件,还是2013年美国的棱镜门事件,信息的安全性不仅是街谈巷议的全民关注的东西,更是事关国家安全的大事,任何一个国家政府对此都不会等闲视之。因而在政府采购电脑的牌子时,更青睐那些有利于维护国家政府的品牌。作为民族品牌的清华同方,获得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国家安全可靠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重点企业”证书,是中国可信计算工作组的核心成员,因而赢得了政府采购市场的奖金20%的份额。政府采购电脑选哪个品牌,你觉得在这种安全领域政府本身有更多的选择吗?

(完整word版)简单的时间计算

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67—68页信息窗1第2个红点及“自主练习”第3—7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学生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2.掌握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正确解答一些求经过时间的实际问题,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3.建立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并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钟表、学生练习用的活动钟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引导:同学们,走进天文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4时计时法,今天我们继续到天文馆看看还有哪些新知识等 待我们去发现? 课件出示情境图,提问:我们 是怎样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的 呢?生活中哪些地方用24时计时 法表示时间?(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说一说。) 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找出数学信息。 预设1:天文馆的开馆时间是8:30~16:30 预设2:科教片今日放映的片名和安排是:

《宇宙旅行》 9:00 《恐龙灭绝与天体碰撞》 10:30 《奇妙的星空》 15:00 《小丽访问哈勃》 15:45 引导: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教师有选择的将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预设: 问题1:天文馆每天开馆多长时间? 问题2:从《恐龙灭绝与天体碰撞》开映到《奇妙的星空》开映间隔时间有多长? 问题3:《小丽访问哈勃》播放了多长时间? …… 引导:大家可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简单的时间计算(板书课题)! 【 设计意图:由信息窗情境图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提出有关时间的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能力,让学生体会身边的数学。】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引导: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解决问题吧,请大家尝试解决:开馆时间

时间的计算0

1 “时间与时间计算”考点点击 ◆◆◆二.区时及其相关计算 1.区时的概念: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叫做区时。 2.数目: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共有24个区时。 3.时区划分: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基准,从7.5°W 至7.5°E ,划分为中时区(又 叫零时区)。在中时区以东,每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 以西,每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 7.5°,合为一个时区。 4.区时问题的相关计算: 所求区时 = 已知区时 ± 两地时区差×1小时 【注】(1)加、减原则:已知较西时区的区时求较东时区的区时,用较西时区的区时加 上区时差;已知较东时区的区时求较西时区的区时,用较东时区的区时减去区时差。 (2)计算两地时区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即若两个时区都是东时区(或西时区), 则用较大的区数减去较小的区数,差值即为两地的时区差;若两个时区一个为东时区,一个 为西时区,则用两个时区的区数相加,和就是两地的时区差。 (3)较东、较西时区的判定:a .东时区全部在西时区东方b .东时区区数越大位置越 在东c .西时区区数越大位置越在西 (1)计算过程中,若钟点时数大于24小时,则日期增加一日,钟点减去24小时。 (2)计算过程中,若钟点时数不够相减时,则日期减去一日,钟点加上24小时后再相减。 (3)注意不同年份中2月的天数,平年28天,闰年29天。 5.中央经线:每个时区中把该时区平均分为两个部分的那条经线,叫做中央经线。其 经度是: 中央经线=15°×该时区的区数(东时区为东经度,西时区为西经度)。 6.某个地点所属时区的判定: 已知某个地点的经度,判定其所属时区,用“已知地点经度数÷15°=商……余数”,即 余数大于7.5时,则 商 “加①”,为该地所属时区;即余数小于7.5时,则舍去,其 商 为 该地所属时区(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 四.日界线及其相关计算 1.日界线的概念: 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 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0° 180° 180° 东经 西经 0° 7.5° 7.5° 180° 180° 东区 西12区 中时区 东1……11区 区11……1西

时间常数RC的计算方法

时间常数RC的计算方 法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 1 进入正题前,我们先来回顾下电容的充放电时间

计算公式,假设有电源Vu通过电阻R给电容C充电,V0为电容上的初始电压值,Vu为电容充满电后的电压值,Vt为任意时刻t时电容上的电压值,那么便可以得到如下的计算公式: Vt = VO + (Vu 一VO) * [1- exp( -t/RC)] 如果电容上的初始电压为0,则公式可以简化为: Vt = Vu * [l-exp(-t/RC)] 由上述公式可知,因为指数值只可能无限接近于0,但永远不会等于0,所以电容电量要完全充满,需要无穷大的时间。 当t 二RC 时,Vt=; 当t = 2RC 时,Vt=; 当t = 3RC 时,Vt=; 当t = 4RC 时,Vt=: 当t = 5RC 时,Vt=; 可见,经过3~5个RC后,充电过程基本结束。 当电容充满电后,将电源Vu短路,电容C会通过R放电,则任意时刻t,电容上的电压为: Vt = Vu * exp( -t/RC) 对于简单的串联电路,时间常数就等于电阻R和电容C的乘积,但是,在实际电路中,时间常数RC并不那么容易算,例如下图⑻。

对于上图(a),如果从充电的角度去计算时间常数会比较难,我们不妨换个角 度来思考,我们知道,时间常数只与电阻和电容有关,而与电源无关,对于简 单的由一个电阻R 和一个电容C 串联的电路来说,其充电和放电的时间参数是 一样的,都是RC,所以,我们可以把上图中的电源短路,使电容C1放电,如 上图(b)所示,很容易得到其时间常数: 源是电压源形式,先把电源“短路”而保留其串联内阻 ; t = RC = BGI? ------------------------ 果RC 电路中的电 R1 C1 一4酣 ---- i ——i --------------- R1

可信计算技术是解决信息安全的重要技术之一

可信计算技术可信计算技术是是解决解决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信息安全的的重要重要技术技术技术之一之一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信息系统的基础性、全局性作用日益增强,但是信息安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可信计算技术是解决信息安全的重要技术之一。 一、现状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 )于2012年3月19日发布的《2011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综述》显示:①从整体来看,网站安全情况有一定恶化趋势。2011年境内被篡改网站数量为36,612个,较2010年增加5.10%。网站安全问题引发的用户信息和数据的安全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1年底,中国软件开发联盟(CSDN )、天涯等网站发生用户信息泄露事件,被公开的疑似泄露数据库26个,涉及帐号、密码信息2.78亿条,严重威胁了互联网用户的合法权益和互联网安全。②广大网银用户成为黑客实施网络攻击的主要目标。据C NCERT 监测,2011年针对网银用户名和密码、网银口令卡的恶意程序较往年更加活跃。CN CERT 全年共接收网络钓鱼事件举报5,459件,较2010年增长近2.5倍。③信息安全漏洞呈现迅猛增长趋势。2011年,CNCERT 发起成立的“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 )”共收集整理信息安全漏洞5,547个,较2010年大幅增加60.90%。④木马和僵尸网络活动越发猖獗。2011年,近890万余个境内主机IP 地址感染了木马或僵尸程序,较2010年大幅增加78.50%。网络黑客通过篡改网站、仿冒大型电子商务网站、大型金融机构网站、第三方在线支付站点以及利用网站漏洞挂载恶意代码等手段,不仅可以窃取用户私密信息,造成用户直接经济损失,更为危险的是可以构建大规模的僵尸网络,进而用来发送巨量垃圾邮件或发动其他更危险的网络攻击。 如何建立可信的信息安全环境,提升信息安全的保障水平,无论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并直接带动了对各类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增长。 二、渊源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Anderson J P 首次提出可信系统(Trusted System)的概念,由此开始了人们对可信系统的研究。较早期学者对可信系统研究(包括系统评估)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操作系统自身安全机制和支撑它的硬件环境,此时的可信计算被称为dependable computing ,与容错计算(fault-tolerant computing)领域的研究密切相关。人们关注元件随机故障、生产过程缺陷、定时或数值的不一致、随机外界干扰、环境压力等物理故障、设计错误、交互错误、恶意的推理、暗藏的入侵等人为故障造成的不同系统失效状况,设计出许多集成了故障检测技术、冗余备份系统的高可用性容错计算机。这一阶段研发出的许多容错技术已被用于目前普通计算机的设计与生产。 1983年美国国防部推出了“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价标准(TCSEC ,Trusted computer System Evaluation Criteria)”(亦称橙皮书),其中对可信计算基(TCB ,Trusted Computing System)进行

高一地理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变更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变更”难点透析 地方时、区时、日界线等知识是中学地理学科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各大地理考卷必考的知识点。随着人类交往的密切,各科联系的加强,该知识点在生产、生活中得以广泛应用,因而成为近几年来高考重点考核的内容。该类题考察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知识应用及迁移能力,图形设计新颖、设问灵活、综合程度高,具体命题可能结合某一重大地理事件进行,往往以日照图为切入点,进行时间和空间上大跨度的综合考查,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的考查,在平时及高三复习时应予以高度重视。 【难点透析】 1.认识实质: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变更其实质可从四方面理解。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东早西晚(定性);地球自转周期→1个太阳日→15°/小时(定量);日地空间关系→确定时刻→矫正时刻(定标);东西时差计算→东加西减→大早小晚(定法)。时间计算本质上是地方时的计算。 2.理解概念:地方时是指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同线同时);区时是指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同区同时);日界线有两条,①人文日界线: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在华盛顿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②自然日界线:地球上地方时为0时(子夜)所在的隐形经线。 3.掌握方法: (1)地方时。地球上的地方时以太阳作为参照物确定,某地的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当地的地方时为12点,与12点相对的地方时为0点。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的地方时不同,越往东时刻越早,即东早西晚(大早小晚),每隔15度,相差1个小时。地方时的计算分三步进行。 ①空间定位清楚,用图式两点的经度定点,清楚准确直观反映空间关系; ②地理分析到位(已知、未知、东西关系、经度差和时间差的相互转换,四者知其三,可以任求其一); ③数学计算准确(认真计算,仔细检查)。同时应注意以下隐含条件: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即赤道在任何时刻晨线上都是6时,昏线上都是18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2时,和正午正相对的另一经线地方时为0时。即正相对的两条经线地方时相差12时;经度相差15°,时刻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刻相差4分钟(东加西减,东早西晚);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日照图中,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为中午12时,平分夜半球经线所在地方时为0时;区时与地方时一致的地方在各时区的中央经线上(中央经线度数=15°×时区数);过日界线时日期要发生变化。即日界线两侧时刻相同,日期不同。 (2)区时。时区的划分:每隔15度划分为一个时区,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都是15的倍数,据此可以求出任一条经线所在的时区。特别注意零时区(中时区)和12时区的划分。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称为区时,同区同时(国际标准时间,一般是指零时区的区时;美国东部时间一般是西五区的区时;西部时间一般是指西八区的区时;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度的地方时)。区时的计算:①确定经线所在的时区,并判断两时区的东西位置关系,东早西晚;②分析已知与未知条件,计算时区序号差及区时;③根据时区序号之差等于区时之差,算出结果,认真计算,并仔细检查。

一阶电路的充放电时间常数t

一阶电路的充放电时间常数τ Ξ 宋文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250014,山东省济南市) 摘 要 从电路方程推导出一阶电路充放电时间常数τ,并论证了τ的物理意义和几种计 算方法. 关键词 一阶电路 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响应 特征频率 时间常数 分类号 O453 根据动态元件的伏安关系和电路的约束关系,可以对给定的一阶电路列写其动态方程式[1].例如,对图1所示R C电路,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得 i C+i R=i S.(1) 代入元件的伏安关系V A R,整理得 d v d t + 1 R C V(t)= i S C (2) 对于RL电路(图2),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 L得 v L+v R=v S.(3)代入元件伏安关系VAR,整理得 d i d t+R L i= v S L .(4 ) 图 1 图 2 可以看出,(2)式给出的是R C电路中电容电压及其导数与电路参数、激励源之间的动态第22卷 第1期 1996年1月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 Journal of Qufu Normal University Vol.22 No.1 Jan.1996 Ξ收稿日期:1995—01—09

关系(R C 电路动态方程),(4)式给出的是RL 电路中电感电流及其导数与电路参数和激励源之间的动态关系(RL 电路动态方程)所决定.它们都是线性常系数一阶常微分方程,其一般表示式为 d y d t +αy (t )=f (t ),t ≥0.(5)由高等数学知识可知,一阶微分方程的解等于该方程的特解与对应的齐次微分方程的通解之和[2],即 y (t )=y x (t )+y f (t ), (6)其中,y x (t )=y (0)e -αt 是一衰减的指数函数,它与输入激励无关,仅取决于电路的初始状态y (0)和电路的结构,又称为输入激励为零时,由初始状态引起的响应(零输入响应);y f (t )=∫t 0e -α(t -τ)f (τ )d τ是输入激励f (t )的积分,与初始状态无关,仅仅由输入激励所引起的响应(零状态的响应)所决定. 比较式(2)与式(5),得α=1/(R C ),它是由电路参数所决定的.因为电路的零输入响应y x (t )=y (0)e -αt =y (0)e -t RC ,是随时间衰减的指数函数,其中指数项e -αt =e -t RC 必然是无量纲 的.因此R 和C 的乘积具有时间的量纲[R ][C ]=欧姆?法拉=伏特安培?库仑伏特=库仑安培 =秒.所以在电路理论中α=τ=1/(R C );在RL 电路中则α=τ=L /R ,它们统称为一阶电路的充放电时间常数. 从高等数学中可以得到,反映电路参数的时间常数τ实际上是一阶微分方程特征根S 的倒数的相反数(S =-R C ),因此,S 具有时间倒数或频率的量纲,称为电路的固有频率.在电路理论中,固有频率代表电路的固有性质,在R C 和RL 电路中固有频率都是负实数,表明电路的零输入响应是按指数规律衰减的,而衰减的快慢由τ的大小所决定.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是由电路初始状态所引起的响应,或者说是由于在t =0时刻电容或电感贮能而引起的电路响应.由于电阻R 的存在,在没有外施电源条件下(f (t )=0),原有的贮能必然要衰减到零.即在R C 电路中,电容电压v c 由初始值v (0)单调地衰减到零,其时间常数τ=R C ;在RL 电路中,电感电流由初始值i (0)单调地衰减到零,其时间常数τ=L /R.还应当指出,在R C 和RL 电路中各元件电压、电流与状态变量v C 、i L 有的是受代数关系约束(如R ),有的是受微分或积分关系约束(如C 和L ),而一个指数函数的导数或积分仍然是一个指数函数,只是其系数不同而已.因此,R C 、RL 电路中其它各元件电压、电流也是按指数规律衰减的,并且具有同样的时间常数,只是初始值各不相同而已. 由y x (t )=y (0)e - t/τ,将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随时间按指数规律衰减的变化趋势列表如下: 附 表 t 0τ2τ3τ4τ5τ...∞y x (t )y (0)0.368y (0)0.135y (0)0.050y (0)0.018y (0)0.007y (0) 0 19第1期 宋文玉:一阶电路的充放电时间常数τ

古代怎么计算二十四节气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古代怎么计算二十四节气 篇一:二十四节气基础知识及计算方法 二十四节气基础知识及计算方法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二十一,下半年逢八、二十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二十四节气算法通用公式 通用公式——[Y×D+c]-LY=年代数、D=0.2422、L=闰年数、c取决于节气和年份。本世纪立春的c值=4.475,求20XX 年的立春日期如下:[20XX× 0.2422+4.475]-[20XX/4-15]=492-489=3所以20XX年的立春日期是2月3日。一、春季立春太阳位于黄经315度,2月2-5日交节雨水太阳位于黄经330度,2月18-20日交节惊蛰太阳位于黄经345度,3月5-7日交节春分太阳位于黄经0度,3月20-22日交节清明太阳位于黄经15度,4月4-6日交节谷雨太阳位于黄经30度,4月19-21日交节二、夏季立夏太阳位于黄经45度,5月5-7日交节小满太阳位于黄经60度,5月20-22日交节芒种太阳位于黄经75度,6月5-7日交节夏至太阳位于黄经90度,6月21-22日交节小暑太阳位于黄经105度,7月6-8日交节大暑太阳位于黄经120度,

如何计算年月日时干支

年干支计算 年份-3,将减去后的数除以10,其余数所对应的天干即为该年的天干;将减去后的数除以12,其余数所对应的地支即为该年的地支。如2010年,2010-3=2007,200710······7,余数为7,7所对应的天干即为庚;200712······3,余数为3, 3所对应的地支即为寅。所以2010年的干支即为庚寅。 N=x-3-60m (0

RC电路的时间常数

RC電路的時間常數 【目的】: 研習電容器的充電與放電。 【原理】:

R C線路圖如圖1所示。分為兩類情形討論: (一)充電情形(開關S在t = 0時與a接觸):設電容器的電位差V C開始時為0 (即原來沒有電荷)。由能量守恆知(即電源提供之功率等於電阻和電容之功率)又, 以及 (因為) (起始條件為q(0)=0) 此方程式的解為,如圖2(a)所示。 ,如圖2(b)所示。

RC即所謂capacitive time constant,因次為時間,。 本例中可改寫為,在時間時 當t=時,q( )=Cε,是充電量的極值。故時,電荷、電壓升到極值之63%。 (二)放電情形(開關S在t=0時與b接觸):設電容原有電荷q0,電壓V0。 放電的電路方程將由前面的ε=i R1+ 方程, 因0;而改寫為T0=iR2+ ,(起始條件q(0)= q0) 此方程式之解為(如圖3(a)) i== (如圖3(b)取絕對值)

即在t= R2C時,電荷、電壓為原值之37%。 【步驟】: (1)將電阻及電容串聯在麵包板上,如圖4,連接訊號產生器(選擇方形波)及示波器。 (2)分別將CH1及CH2調至GND,調整垂直POISTION,使基準線呈水平,並調整適當的亮度及聚焦(亮度太亮易損螢幕),再將CH1及CH2調整至AC 狀態。 (3)將訊號選擇模式調整至CH1及CH2,並調整SEC/DIV及VOL/DIV至適當刻度,使清楚的看到輸入訊號。 ※注意:CH1及CH2的VOL/DIV必須相同。 (4)將訊號選擇模式調整至DUAL時,螢幕上可同時顯示出CH1及CH2的輸入訊號。 (5)此時調整訊號產生器之頻率,使電容完全充放電,如圖5。

古时候人们用什么测量时间

古时候人们用什么测量时间 按照古人计算时间的方法。1个时辰为我们现在的2个小时,半个时辰为1个小时,1柱香则为半小时,半柱香则是15分钟;一盏茶:约20分钟一顿饭:约1小时。 读音: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古代十二时辰对照:子时 23点——1点;丑时 1点——3点;寅时 3点——5点;卯时 5点——7点;辰时 7点——9点;巳时 9点——11点;午时 11点——13点未时;13点——15点;申时 15点——17点;酉时 17点——19点;戌时 19点——21点;亥时 21点——23点。 在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在不同的时期发明和制造了各种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计时器。其中主要有圭表、日晷、漏刻(见图)、机械计时器等。 日晷(guǐ) 用石刻盘,根据阳光的投射的阴影。 日晷也是通过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确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从出土文物来看,汉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计时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针和刻有刻线的晷面组成,随着太阳在天空运行,晷针的投影像钟表的指针一样在晷面上移动,就可以指示时辰。 圭表 圭表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计时器,古代典籍《周礼》中就有关于使用土圭的记载,可见圭表的历史相当久远。圭表是利用太阳射影的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

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那么光阴之“阴”,及时间的长短,,用“分”、“寸”表达就顺理成章了。 漏刻 圭表和漏刻都是用太阳的影子计算时间的,然而遇到了阴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于是一种白天黑夜都能计时的水钟便应运而生,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壶;刻,是指刻箭。箭,则是标有时间刻度的标尺。漏刻是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作为计时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为普遍。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1时 43.2分。我国古代诸多文人骚客留下了许多有关漏刻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章句。如唐代诗人李贺:“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宋代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漏刻是我国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计时器。 机械计时器 单纯利用水的流动来计时有许多不便,人们逐渐发明了利用水做动力,以驱动机械结构来计时。公元前117年,东汉的张衡制造了大型天文计时仪器——水运浑天仪,初步具备了机械性计时器的作用。随后历代都相继制作了附设有计时装置的仪器,其中宋代苏颂制造的水运仪象台,把机械计时装置的发展推倒了一个新的高峰,水运仪象台的计时机械部分可以按时刻使木偶出来击鼓报刻,摇铃报时,示牌报告子、丑、寅、卯十二个时辰等。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13时至15时)。【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二十四时辰制。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除上述几种主要的计时器外,还有其他一些计时方法。如,香篆、沙钟、油灯钟、蜡烛钟等。 三(六)班赵湘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