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版(2012)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课件 - 4.12方寸美图——图层画板和橡皮工具
- 格式:pptx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14
七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全册-图文第一课成立编辑部一、设计思想:本册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多媒体电子杂志的设计。
通过编辑部的故事、制作电子杂志、杂志的修饰和完善等三个教学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培养整理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发展创新的能力。
本课作为教材的第一单元第一课,要求学生掌握的教学知识点并不多,主要是让学生经历设计任务、了解杂志编辑部的工作流程。
首先要组织学生成立杂志社,确定刊物的主题、名称、栏目和各编辑的分工。
在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多种策略尝试,方法并不局限于书本上的例子,要鼓励同学之间多交流,多合作,着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创造性;学会同他人交往与合作。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子杂志的一般编辑方法和编辑部的工作流程。
2.过程与方法:尝试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积极主动的与他人交流合作。
3.情感与价值观:增强信息意识,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构思编辑部总体框架难点:小组合作和编辑部的分工四、教学准备1.准备2~3个不同风格的电子杂志的范例。
2.在指定文件夹中放一些素材,让学生通过网上邻居将喜欢的杂志范例拷贝到自己的文件夹里。
或者提供学生一些网址,让学生通过浏览器直接查找自己喜欢的电子杂志范例。
五、教学过程1、教师要提供2~3个做好的范例,最好是风格不一致的。
让学生对电子杂志大致有个了解,但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萌发想要自己创作的愿望。
同时让学生知道做什么事都要先有思考,要有计划。
2、在构思编辑部的总体框架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6—8人),在编辑部里有哪些分工内容?为了让讨论落到实处,可以规定每组必须讨论出2~3个主题。
3、电子杂志风格的确定可以让学生单独进行思考,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当然教师需要结合范例,将风格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第1单元信息大世界一、单元概述本单元学习信息、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让学生正确理解“信息〞概念,明确信息通过载体来传播,了解载体常见形式,消除学生对信息概念模糊认识;明确信息技术内含,简单了解信息技术开展历史,了解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相关产品及用途,明确信息技术对社会进步重要推动作用;深入了解信息技术核心设备——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硬件、软件组成,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神秘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他们以后学习打下根底。
本单元围绕信息及信息技术概念这个主题,安排了二课内容,通过大量精巧图片、简洁表格展示认识对象及学习任务,力求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第1课是“信息新社会〞,通过精巧图片及文字讲解,介绍信息含义,同时明确信息通过这些载体来传播,并进一步认识常见信息载体形式,让学生透过现象看到“信息〞本质,将正确概念根植于学生大脑之中;通过案例列举及图片展示,让学生简单、直观地了解信息技术开展历史,明确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发挥重要作用,简单了解信息技术研究内容。
第2课“信息新技术〞,主要介绍计算机系统组成,硬件局部通过图形、图片与表格让学生了解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五大功能模块、计算机工作流程及硬件功能、样式,进一步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神密感,对学生自主判别计算机性能也有一定帮助;软件局部用类比方法介绍软件地位及担当重要作用,并简单了解软件分类。
本单元各课除了根底知识学习外,每课都安排了一些相关知识稳固、延伸内容,分布在“DIY〞、“视野拓展〞与“活动天地〞栏目中,目是培养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面,给学生进展探索学习提供帮助。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处理教材。
二、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信息、信息技术根底知识。
2、初步理解信息及其载体关系,认识常见信息载体。
3、初步了解计算机软、硬件组成,明确软硬件之间关系。
三、重点难点重点:1、认识并理解信息、信息技术含义。
2、认识计算机硬件系统及组成。
难点:1、信息及其载体关系。
2、计算机工作流程,软件与硬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