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三维动画制作
- 格式:doc
- 大小:76.00 KB
- 文档页数:6
三维角色动画制作流程三维角色动画是计算机动画技术中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其中运动控制技术尤其困难.目前,主流的运动控制技术主要有运动学、动力学和运动捕捉技术等,下面就来了解下三维角色动画的制作流程是怎么样的吧!三维动画制作的详细过程1. 建模局部① 建模前要确定模型的比例,方法就是数正视图的格数。
要将单位设为默认的centimeter,即一个格子就是一厘米。
② 模型创立完成后要在世界坐标中心,并且物体的底部要和以某轴与Z轴构成的平面贴紧,如果是角色的话,就是要让他踩在地面上。
③ 关于场景模型,一定要将确定的地面的Y轴设为0,也就是要让做好的角色可以踩在地面上。
④ polygon物体不能有五条边或五条以上边构成的面。
⑤ 角色模型创立时要保证角色正面朝向Z轴。
⑥ 角色应是直立姿态,双臂伸直抬起与肩平,手心向前或向下。
⑦ 模型创立完成要及时删除历史,有必要时作Freeze Transformations 和Center Pivot操作。
⑧ 注意物体的成组与命名。
(参考命名方法)清理垃圾节点。
⑨ 存文件时要关闭其他窗口,4个视图窗口显示。
⑩ 拿到设置完的角色文件先检查有无问题,如发现有错误或问题要与该文件制作者沟通,不得自行解决。
制作过程中发现也一样。
创立角色的粗模要根据骨节的位置,用最少的面将模型分成一节节的,创立好后将每一局部作为相对应的骨节的子物体。
创立好高质量的模型层和低质量的模型层及一些必要的层。
如:Mike_hi_layer、Mike_lo_layer、Mike_hat_layer....。
制作过程中遇到需要以后的工作组要了解的问题时要及时作记录,并在工作完成时将文件与文档一起交给下一步工作的人员。
2. 材质局部① 先检查拿到的场景文件有无问题,如发现有错误或问题要与该文件制作者沟通,不得自行解决。
制作过程中发现也一样。
② 禁用默认材质球作材质。
③ 在角色材质制作过程中尽量防止使用投射贴图坐标或三维程序纹理。
《制作简单的三维动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小学计算机课程五年级二十三课1课时,主要介绍能初步运用Ulead Cool 3D 软件制作简单的三维动画,和与二维动画之间的不同。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Ulead Cool 3D软件,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观看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插入文字方法及编辑处理、设置动画效果能力.3.初步认识Ulead Cool 3D软件,学会在其中插入文字,感知Ulead Cool 3D能够美化文字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Ulead Cool 3D软件,插入文字、编辑文字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Ulead Cool 3D软件中百宝箱及设置动画效果应用。
学习者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五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和操作技能对制作动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前面对二维动画有掌握,对于三维动画学习易学习,所以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敢于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创设活泼生动的教学情境,营造和谐协作的良好学习氛围,采用自主探究、协作交流、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极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启发学生创意思维,使学生掌握教学知识和技能。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学课件,素材资源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播放视频3D动画赏析.请同学们说一说,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这些动画由什么工具完成的?2.学生小组讨论,说出意见感受,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使用Ulead Cool 3D三维动画制作软件,这个软件我们可以给自己的班级网站多一些点缀,或做一个属于自己的个人性签名,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引入课题,通过观看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作欲望。
二、新知探究认识我们的新朋友Ulead Cool 3D软件的操作界面“动画工作栏”:包括处理动画对象的各种控制选项,如关键帧和时间轴控制选项、动画循环模式控制选项等。
“对象”工具栏:包括创建和编辑文字、图形和基本的三维几何形状等动画对象的操作工具。
影视类三维动画的制作实际制作流程第一步:预期设想在制作动画之前,需要有一个明确的预期设想。
这包括确定故事情节、人物角色、场景等要素,并对整个动画的目标、风格和表现手法进行规划。
第二步:角色设计在确定好整个动画的故事框架后,需要进行角色设计。
设计师会根据角色的性格特征,为每个角色进行细致的设计和塑造。
这包括外貌、服装、动作等方面的设定。
第三步:场景搭建在角色设计完成后,需要为动画制作搭建合适的场景。
场景搭建包括建模和贴图两个部分。
建模是指将角色所处的环境进行三维建模,贴图则是为场景添加材质和纹理,使其更加真实。
第四步:动画制作动画制作是整个制作流程中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为耗时的部分。
根据剧本和角色需求,动画师会采用骨骼绑定、关键帧动画等技术,将角色进行动画制作,表现出动态和表情。
第五步:灯光渲染与特效在动画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灯光渲染和特效添加。
灯光渲染是指为场景中的物体添加适当的光照效果,使其更加真实。
特效添加是为了增强动画的视觉效果,包括粒子特效、爆炸效果等。
第六步:声音设计声音设计包括音效和配乐两个方面。
音效是为动画中的每个动作、场景添加相应的声音效果,增强观众的体验。
配乐则是为动画作品选取合适的背景音乐,使整个动画更加生动、感人。
第七步:后期制作在声音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后期制作。
后期制作包括调色、剪辑等环节,让整个动画作品更加完美。
此外,还需要进行渲染和输出,将动画导出为具体的视频格式。
以上就是影视类三维动画制作的详细流程。
通过预期设想、角色设计、场景搭建、动画制作、灯光渲染与特效、声音设计和后期制作等环节的有机结合,可以创作出精彩的三维动画作品,并为观众带来独特的视听体验。
三维动画的制作方法我折腾了好久三维动画的制作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说实话,这事儿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三维动画制作嘛,首先模型建立超重要。
我一开始做模型的时候,就像搭积木,但是这个积木可复杂多了。
比如说做一个人物模型,那你得从基本的形状开始,脑袋是个球体,身子像个圆柱体,四肢可以是长方体逐渐调整形状。
我开始的时候总是把握不好比例,做出的人物不是头大身小,就是胳膊腿儿不对劲儿。
后来我就知道了,得先找参考图,就像画画儿临摹一样,照着真实人物的比例来,这样就不会太离谱啦。
材质这一块也让我挺头疼的。
我试过给物体上材质的时候,直接乱选一通,结果那物体的表面看起来特别假,就像塑料做的假水果,根本没有质感。
后来明白,材质要根据你想要表现的物体实际样子来选。
比如说金属材质,你就不能只选个亮亮的就行了,得考虑它的粗糙度还有反射度等等这些细节。
像有些旧金属,表面可能有划痕或者磨损,你就得在材质里体现这些。
动画部分就更麻烦了。
我最开始让角色动起来的时候,那动作特别生硬,就像机器人一样,一步一顿的。
那是因为我没有掌握骨骼绑定和关键帧的设置。
骨骼绑定就好比给角色穿了一套有支架的衣服,关键帧就是在不同的时间点设定角色的姿势动作。
我后来才知道关键帧之间的过渡要自然,就像人走路一样,不是突然从一个姿势跳到另一个姿势的。
而且还得考虑物理法则,比如重力和惯性,角色跳起来肯定会慢慢落下来,而不是腾空就不动了。
还有灯光的设置。
在三维世界里,灯光就像是你的太阳或者灯光师。
我曾经有过一次做得场景特别昏暗,感觉像进了鬼屋一样,是因为灯光没打好。
要平衡好主光、辅助光和环境光的关系。
主光就像是太阳,起到主要照明作用,辅助光可以填补一些主光照不到的阴影部分,让画面更柔和,环境光那就是给整个场景一个基本的亮度基础。
再说渲染,我试过各种渲染设置,有些时候为了让画面精细,就把分辨率设得特别高,但是这样渲染的时间超级长。
后来就知道要根据实际需求来调节。
如果只是看看大概的效果,就不需要那么高的分辨率,等最后成品看的时候再提高分辨率也不迟。
三维影视动画制作步骤根据实际制作流程,一个完整的影视类三维动画的制作总体上可分为前期制作、动画片段制作与后期合成三个部分。
下面四维梦工场的影视动画老师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具体的1、前期制作。
是指在使用计算机制作前,对动画片进行的规划与设计,主要包括:文学剧本创作、分镜头剧本创作、造型设计、场景设计。
文学剧本,是动画片的基础,要求将文字表述视觉化即剧本所描述的内容可以用画面来表现,不具备视觉特点的描述(如抽象的心理描述等)是禁止的。
动画片的文学剧本形式多样,如神话、科幻、民间故事等,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思路清晰、逻辑合理。
分镜头剧本,是把文字进一步视觉化的重要一步,是导演根据文学剧本进行的再创作,体现导演的创作设想和艺术风格,分镜头剧本的结构:图画+文字,表达的内容包括镜头的类别和运动、构图和光影、运动方式和时间、音乐与音效等。
其中每个图画代表一个镜头,文字用于说明如镜头长度、人物台词及动作等内容。
造型设计,包括人物造型、动物造型、器物造型等设计,设计内容包括角色的外型设计与动作设计,造型设计的要求比较严格,包括标准造型、转面图、结构图、比例图、道具服装分解图等,通过角色的典型动作设计(如几幅带有情绪的角色动作体现角色的性格和典型动作),并且附以文字说明来实现。
造型可适当夸张、要突出角色特征,运动合乎规律。
场景设计,是整个动画片中景物和环境的来源,比较严谨的场景设计包括平面图、结构分解图、色彩气氛图等,通常用一幅图来表达。
2、动画片段制作。
根据前期设计,在计算机中通过相关制作软件制作出动画片段,制作流程为建模、材质、灯光、动画、摄影机控制、渲染等,这是三维动画的制作特色。
建模,是动画师根据前期的造型设计,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在计算机中绘制出角色模型。
三维角色建模及动画制作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快速进步,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重视。
是指通过计算机软件和工具,创建具有三维外观和动态行为的虚拟人物角色,并将其应用于电影、游戏、广告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的基本流程和技术,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挑战和将来进步趋势。
一、三维角色建模的基本流程三维角色建模是指通过计算机软件,将虚拟人物角色的外观、形态和结构等特征转化为三维模型,并赐予其材质、纹理和动画表现等属性。
三维角色建模的基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角色设计和观点确定。
在开始建模之前,需要确定角色的外观、性格、特征等,可以通过手绘草图或绘画软件进行设计。
2. 确定模型风格和风格参考。
依据角色的设计风格,确定模型的整体风格和风格参考,如卡通风格、真实风格等。
3. 创建角色的基本几何体。
依据设计和风格参考,使用建模软件创建角色的基本几何体,如立方体、球体等,并进行基础的调整和变形。
4. 细化建模和添加细节。
通过添加更多的几何体和调整外形,逐渐细化角色的建模,并添加细节,如面部特征、服装、配饰等。
5. 材质和纹理贴图。
为角色的各个部位添加材质和纹理贴图,使其外观更加逼真,如皮肤、头发、衣物等。
6. 骨骼绑定和骨骼动画。
将骨骼系统与角色模型绑定,以实现动画效果。
通过对骨骼的调整和控制,可以实现角色的各种动作和表情。
7. 调整和优化。
对角色模型进行调整和优化,如调整材质和纹理、优化拓扑结构等,以提高模型的质量和性能。
二、三维角色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三维角色动画制作是指通过计算机软件和工具,为角色模型添加动画效果,以呈现出角色的动态行为和表情。
三维角色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角色动画设计。
依据角色的角色设定和剧情需求,确定角色的动画设计,包括动作、姿态、表情等。
2. 动画预览和布局。
使用动画软件创建角色模型的动画预览和动画布局,为后续的动画制作做好筹办。
3. 动画关键帧制作。
依据动画设计,通过设置动画关键帧,来制作角色的基本动作和表情。
三维动画的制作过程首先是概念开发阶段,这是动画制作的第一步。
在这个阶段,动画制作团队通常会与客户或创意总监进行会议,讨论概念、故事情节、角色和风格。
在会议结束后,动画制作团队会开始制作概念艺术,以便给客户提供一个可视化的参考。
接下来是预制阶段,预制通常被认为是三维动画制作的“蓝图”阶段。
在这个阶段,动画团队会创建一个预制文件,通常包括场景、角色、摄像机等元素。
这个文件将帮助团队明确整个项目的结构,以及制作流程的指导。
在设计阶段完成后,团队开始进行建模。
建模是动画制作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用于创建角色和场景的三维模型。
建模师们使用专业的三维建模软件来创建模型,并确保它们与概念艺术和预制文件保持一致。
在建模完成后,团队开始进行材质与纹理的制作。
在这个阶段,艺术家们给角色和场景的模型添加颜色、质地和纹理,以使它们看起来更加真实。
这通常涉及到使用专业的纹理工具和软件,如Photoshop等。
接下来是动画阶段,这是三维动画的核心部分。
在这个阶段,动画师们使用关键帧动画技术来为角色和场景添加运动和动作。
使用专业的3D动画软件,如Maya等,动画师们创造出流畅、逼真的动画效果。
完成动画后,团队进入到照明与渲染阶段。
在这个阶段,艺术家们为角色和场景设置灯光效果,并使用专业的渲染软件来创建真实的影像效果。
他们调整光线的方向、强度和颜色,以及自然阴影和反射等,以使场景看起来更加真实。
最后是后期制作阶段,这个阶段通常发生在渲染完成后。
在后期制作中,艺术家们会添加各种特效、音乐和声音效果,以及进行剪辑和调色等。
这些步骤可以进一步提升动画的整体观感,使其更加完整和引人注目。
简要叙述三维动画的制作步骤一、三维动画的制作步骤三维动画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制作的动画形式,它可以呈现出逼真的效果和立体感,广泛应用于电影、游戏、广告等领域。
下面将简要叙述三维动画的制作步骤。
1. 创意和故事板制作三维动画的第一步是明确创意和故事线,确定要表达的主题和故事情节。
通过绘制故事板,可以将想法可视化,并确定每个场景的内容和顺序。
2. 角色和场景设计在确定故事情节后,就需要设计角色和场景。
角色设计包括确定角色的外貌、服装和动作特征等,而场景设计则包括确定背景、道具和灯光设置等。
这些设计要考虑到整体风格和故事需要,以保证动画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3. 三维建模在进行三维建模之前,需要先对角色和场景进行草图设计。
然后,通过使用专业的三维建模软件,将草图转化为三维模型。
在建模过程中,需要注意模型的细节和比例,以使其更加逼真。
4. 材质和纹理贴图完成三维建模后,需要为模型添加材质和纹理。
材质决定了模型的表面特性,如光滑、粗糙、金属等,而纹理则决定了模型表面的图案和细节。
通过给模型添加材质和纹理,可以增加动画的真实感和质感。
5. 动画制作动画制作是三维动画制作的核心环节。
在这个步骤中,需要为角色和场景添加动作,并确定每个动作的时间和顺序。
通过使用动画软件,可以对模型进行骨骼绑定和关键帧设定,实现动画的流畅和自然。
6. 灯光和渲染在完成动画制作后,需要为场景添加灯光效果,并进行渲染。
灯光设置可以调整场景的明暗、色彩和阴影等效果,而渲染则是将三维场景转化为二维图像。
通过合理的灯光和渲染设置,可以增加动画的真实感和视觉效果。
7. 后期制作需要进行后期制作,包括剪辑、音效和特效等。
剪辑是将各个场景和动画片段进行组合和编辑,以形成完整的故事。
音效可以为动画增添声音和氛围,而特效可以添加一些特殊效果,如爆炸、火焰等,增强视觉冲击力。
总结:三维动画的制作步骤包括创意和故事板、角色和场景设计、三维建模、材质和纹理贴图、动画制作、灯光和渲染以及后期制作。
冀教版信息技术小学五年级下册《第23课制作简单的三维动画》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三维动画的基本概念。
学生能够初步掌握使用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如UleadCool3D)的基本方法。
学生能够制作出简单的三维动画作品。
2.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三维动画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维动画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
制作简单的三维动画作品。
教学难点:理解三维动画的制作原理和技巧。
灵活运用软件工具制作出具有创意的三维动画。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或配备计算机的教室。
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如UieadCoOI3D)的安装包。
示例三维动画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几个精彩的三维动画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提问学生:“你们喜欢这些动画吗?你们知道这些动画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新课讲解1.介绍三维动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应用领域。
2.演示三维动画制作软件的基本界面和常用工具。
3.讲解如何创建新的三维动画项目、设置场景、添加对象等基本操作。
三、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45人,每组分配一台计算机。
2.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和讲解,尝试使用软件制作简单的三维动画作品。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每组选出•名代表,展示自己组制作的三维动画作品。
2.其他组的学生对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本次课的学习成果。
五、课堂小结1.总结三维动画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强调创意在三维动画制作中的重要性。
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尝试制作•个更复杂的三维动画作品,下节课进行展示。
教学反思:反思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分析哪些环节需要改进和加强。
总结本次教学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简单的三维动画制作
教学设计
简单的三维动画制作
教学反思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
本节课使用三维动画视频作为导入,根本原因是冀望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成为学生学好这节课内容的根本动力。
在实施的课堂上,动画将学生们完全带入绚丽的三维动画世界,为学生开始课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是为了不教
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观,是他对自己几十年教育活动经验的高度概括,也是他对一种具有普遍现实意义的可行教学模式的期望。
在本节课中,完全使用e-Learning软件让学生们自主学习Ulead Cool 3D软件,老师由课堂的由传授者角色转变为组织者、促进者的角色。
最大化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
课堂实施时学生掌握得也较快,得到了良好的学习效率。
三、e-Learning软件的使用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个人从出生至临终的全部历程都必须是学习的历程。
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学会学习的能力。
可以说,在未来,学习和生活将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学习就是生活。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学生使用e-Learning软件同时也是对学习目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的学习与提高。
学生通过交互性e-Learning软件,可以即时得到信息反馈维持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四、创新性的培养
课堂上,教师并未对学生作品给以主题的要求,既然是学生创作作品,为什么要老师给以题目?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自己的视野中去发现,挖掘题材。
课堂实施时,效果非常明显,学生的作品百花齐放,令人应接不暇,远远超出老师的想象范围。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新和发散思维的特性。
五、几点不足
在学生创作上,没有题材内容的要求限制虽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但不免令课堂思想教育的功能减弱。
所以在课堂实施中使用布置课后作业加以弥补,旨在通过这一点让学生创作作品时多思考作品主题的思想内容,让思想教育性在课堂之外得以体现。
作者简介
唐旭惟,深圳市宝安高级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信息产业部高级程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