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安徽省中考历史研讨会:开卷考试技巧指导(55ppt)
- 格式:ppt
- 大小:579.50 KB
- 文档页数:55
2014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分析每年中考过后,对中考试卷的分析颇受广大初中教师的关注。
本文拟通过对2014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的分析,为初中历史教师的历史教学提供帮助和启迪。
2014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沿用了以往的命题思路,在坚持以历史课程标准为基准的同时,适度增加了一些灵活开放的试题,图文并茂,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了起来,着重考查了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学科思维。
一、试卷特点1.题型、题量没有变化。
2014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仍是由单项选择题、组合列举题、辨析改错题、材料解析题、活动与探究题五大题型组成,共17道题,满分70分。
现将各题型统计数据呈现如下: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单项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占较大的分值。
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组合列举题和辨析改错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材料解析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和综合概括的能力;活动与探究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全局意识。
2.难度有所增加。
2014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相比往年难度有所增加,试题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
例如,第1题、第10题和第17题体现出了中考试题与高中历史教学相衔接的趋势。
另外,个别试题还侧重扩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培养学生的全球化史观、文明史观等。
3.试题呈现形式多样、设问巧妙。
本套试卷的试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知识,并多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综合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些试题设问巧妙,如第12题的第(3)小题,通过巧设两个空格,考查了两个知识点,如果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牢的话,很容易答错。
这道题虽难度不大,但是对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有重要意义。
二、各题数据分析(一)单项选择题从本组数据可看出,得分率最低的是第10题,正确率为36.7%,得分率最高的是第6题,正确率是82.8%。
2014年中考安徽思想品德历史考试纲要开卷资料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约占25%)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2.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3.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应对挫折的方法,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提高心理承受力,形成勇于克服困难、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态度。
4.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
5.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
6.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
7.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8.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9.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10.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发展自我控制能力。
11.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12.知道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13.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14.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15.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16.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17.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第二部分我与他人和集体(约占30%)18.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
19.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20.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21.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
海童中心校2014中考历史复习研讨时间:2014年4月16日星期三地点:海孜实验中学发言:葛思利(海孜实验中学)一、2013安徽中考历史试卷分析2、从历史分期上看3、从考纲样卷分析辨析改错题由12分减少为8分,组合列举题由6分增加到10分,辨析改错是4小题,无形中降低了这部分的难度。
二、2014中考历史考纲分析及增加的内容1、2014年安徽中考历史考纲与2013年考纲的比较分析(1)、命题指导思想没有变①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②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③有利于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机制。
(2)、命题原则没有变①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与要求。
②注重“三维目标”,侧重能力考查。
③遵循新课程理念设计试题。
(3)、考试目标没有变①考查学生的基本历史知识。
②考查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技能、方法及过程。
③考查学生对历史的感知、体验及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没有变①考试形式②试卷结构③难度要求(5)、考试内容有调整2014年安徽中考历史考纲在考试内容上共有257个,其中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的知识点数量分别为170、76、11个。
与2013年考纲相比,2014年安徽中考历史考纲在考试内容上共增加了36个新知识点,其中包括6个对考查层次进行了调整的知识点;共删除了29个知识点。
★考试层次变化1.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关系由理解上升理解运用2.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由运用降低理解3.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由运用降低理解4.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由运用降低理解5.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由识记上升理解6. 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由识记上升理解★增加部分:模块一、中国古代史1.识记陈胜、吴广起义2.运用结合西汉巩固大一统王朝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3.识记宋代的社会生活4.识记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5.识记《史记》的作者和体例模块二、中国近代史1.识记邓世昌的事实2.运用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的关系3.识记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4.理解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5.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6.理解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7.理解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8.识记重庆谈判模块三、中国现代史1.理解认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2.运用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3.理解科技强军的重要性模块四、世界古代史1.理解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模块五、世界近代史1.识记达芬奇2.运用结合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3.理解认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型与残酷性4.识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5.理解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6.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7.识记《向日葵》与《英雄交响曲》模块五、世界近代史1.识记达芬奇2.运用结合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3.理解认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型与残酷性4.识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5.理解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6.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7.识记《向日葵》与《英雄交响曲》模块六、世界现代史1.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2.理解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法法西斯的暴行3.理解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4.识记科索沃战争5.理解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模块七、安徽史1.识记名医华佗;淝水之战;“宋画第一”李公麟2.识记献身革命的皖籍志士;安徽近代经济的缓慢发展;近代教育的兴起考纲增加部分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从12、13年中考试卷增加部分所占的分值可以看出增加部分的重要性。
2014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开卷)注意事项: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70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人们对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不同,有的称年号,有的称庙号,有的称谥号。
下列与“汉武帝”称谓相似的是A .孝文帝B .唐太宗C .宋太祖D .康熙帝2.据《变迁中的古代社会》统计,公元前722至前464年的259年中,38年没有战争;公元前463至前222年的242年中,约89年没有战争。
这一“变迁”的历史时期是A .夏商时期B .西周时期C .春秋战国时期D 秦汉时期3.《新庸书》的选举志提及“唐制取士之科多由隋旧”。
这表明A .唐朝官员由民主选举产生B .科举制起源于隋朝C .唐朝科举制缺乏创新精神D .隋朝选举制度陈旧4.2013年底,中国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集中国古代珠算之大成,为中国珠算走向世界奠定基础的徽州籍数学家是A .梅文鼎B .程大位C .方以智D .王贞仪5.图1是1947年《东北话报》上发表的题为《沉重的铁锤连续地打在蒋介石的脊骨上》的漫画。
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全面内战的爆发B .三大战役C .千里跃进大别山D .渡江战役6.根据“求同存异”、“小球转动大球”、“伙伴关系”等内容提炼出一个最恰当的学习主题是A .伟大的历史转折B .挑战两极格局C .艰难的探索历程D .走向世界舞台7.图2中人口死亡率最高点与自然增长率最低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B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C .国民经济的调整D .文化大革命爆发8.图3为某历史兴趣小组做的研究性学习展板,你认为最合适的入选人物是A .伯里克利B .屋大维C .穆罕默德D .查理·马特9.“假设一对大象自30岁起至90岁止,每l0年生育一头小象,并活到100岁,740年后,这一对大象的家庭就有近1900万头。
可事实上世界上的大象存活数远低于这个值。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2、仔细审题,明确所问,大胆作答1、应合理分配各题用时合 理 安 排 时 间中考政史同场不同卷,容易造成答题时间分配混乱。
有些同学用较长时间答第一份试卷,占用了答第二份试卷的时间,导致第二份试卷做不完。
政史一般按照卷面分值比例分配时间。
如太快,有可能因审题不认真而丢分,如太慢,则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答题。
因此,考试时一定要合理利用好有限的答题时间,以免顾此失彼。
答题要先易后难,这样可节省时间。
难题实在不会就要学会放弃,赶紧做后面的题目,待做完后再回来做它。
这样可确保两份试卷都能完成,少失分。
审清题目对于正确答题至关重要,它决定了答题的方向和范围。
在审题过程中,要审题型和要求、审关键词、审时空范围,然后确定解答思路和答题方法,组织答案时还要注意文字表述的规范化,要用规范的历史语言回答问题。
不同题型的答题技巧(一) 单项选择题选择题是历史考试的基本题型之一,选择题在考查历史基础知识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是一种设题灵活、覆盖面很广的多功能题型。
能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记忆能力和几乎所有层次的思维能力及思想品质,所占分值比重大。
避免这部分的失分将有助于提高整体成绩。
解题时,一定要读懂题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理清题目考查的是哪个阶段的知识点。
其后,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解题,如运用直选法、排除法、分析法进行选择。
不论采用什么法,一定要把四个选项比较后再做出选择。
必须要保证选择题的准确率,这是得高分的基本前提。
第一、判断型选择题判断型选择题,也称概念型选择题。
判断型选择题可分直接和间接两种。
历史概念是构成历史知识的细胞,是判断、推理和解答问题所依据的基本知识要素。
此类选择题主要依据基本历史概念来命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阐释能力,要求学生对历史概念能准确理解,并对其内在规律和本质进行把握。
此类题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备选项则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
在题干中经常出现的主要标志性用语有“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准确的理解是”等。
§晟2Q14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部分4A(开卷满分:7。
分时间:与思想品德学科共用12。
分钟)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2分,共2。
分)1.人们对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不同,有的称年号,有的称庙号,有的称谥号。
下列与“汉武帝”称谓相似的是()A.孝文帝B.唐太宗乙宋太祖D.康熙帝2.据《变迁中的古代中国》统计,公元前722至前464年的2S9年中,38年没有战争;公元前4G3至前222年的242年中,约89年没有战争。
这一"变迁”的历史时期是()A.夏商时期B.西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3.《新唐书》的选举志提及"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
这表明()A.唐朝官员由民主选举产生3科举制起源于隋朝。
唐朝科举制缺乏创新精神D.隋朝选举制度陈旧4.2Q13年底,中国珠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集中国古代珠算之大成,为中国珠算走向世界奠定基础的徽州籍数学家是()A.梅文鼎3程大位C.方以智D.王贞仪*图15■.图1是1947年《东北画报》上发表的题为《沉重的铁锤连续地打在蒋介石的脊骨上》的漫画。
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全面内战的爆发B.三大战役。
千里跃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G.根据"求同存异"“小球转动大球”“伙伴关系”等内容提炼出一个最恰当的学习主题是()A.伟大的历史转折3挑战两极格局。
艰难的探索历程D.走向世界舞台7.图2中人口死亡率最高点与自然增长率最低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1957年一1961年我国人口变化。
国民经济的调整D.“文化大革命”爆发8.图3为某历史兴趣小组做的研究性学习展板,你认为最合适的入选人物是()帕特农神庙《奥德赛》马拉松战役图3A.伯里克利3屋大维C.穆罕默德D.查理•马特%“假设一对大象自3。
岁起至9。
岁止,每2。
年生育一头小象,并活到10(9岁,74。
年后,这一对大象的家族就有近1*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