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抗体筛查对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意义
- 格式:pdf
- 大小:86.05 KB
- 文档页数:1
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效价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引言
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效价是评估新生儿溶血病风险的重要方法。
本文主要讨论不规则抗
体筛查及效价对于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
不规则抗体筛查
不规则抗体是指对于新生儿的红细胞产生的特异性抗体,这些抗体通常由母亲产生。
在妊娠期间,母亲体内的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并攻击胎儿的红细胞,引起新
生儿溶血病。
因此,对于高危孕妇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是十分必要的。
不规则抗体筛查通常在孕期进行,孕妇第一次产检时进行血清学检查,如果检测出不
规则抗体,需要再次进行检查以确定抗体的种类和效价。
对于已知携带不规则抗体的孕妇,需要在孕期进行定期检查,以监测抗体的效价变化。
不规则抗体效价
不规则抗体的效价是表示抗体在血液中存在的浓度的一种方式。
效价越高,表示抗体
浓度越高,对于新生儿溶血病的风险也越高。
因此,不规则抗体效价是评估溶血病风险的
重要标志。
对于孕妇体内的抗体效价进行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在孕期中,抗体效价可能会发生变化,并可能影响到胎儿的健康。
如果抗体效价上升,可能会增加胎儿新生儿溶血病的风险;因此,孕妇抗体效价的监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地采取措施,保护胎儿的健康。
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效价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
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效价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和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不规则抗
体筛查可以发现孕妇携带的不规则抗体,在孕期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新生儿溶血病发
生的风险。
不规则抗体效价的监测可以发现抗体浓度的变化,帮助医生及时采取措施,保
护胎儿的健康。
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效价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新生儿溶血病是一种妊娠期及分娩期可能引发的重要并发症,其发生机制与母亲与胎儿之间发生了ABO血型不合及Rh血型不合有关。
这两种不同血型之间所产生的抗体,如果穿过胎盘进入到胎儿的循环系统中,就会导致胎儿的红细胞受损并引发溶血反应。
对于有可能发生不规则抗体产生的孕妇,可以通过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效价测试来预测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风险。
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检测孕妇体内是否存在不规则抗体,常用的方法是采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ndirect antiglobulin test, IAT)。
通过与已知抗源红细胞混合,观察是否发生凝集反应,从而判断母体体内是否存在抗体。
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就需进一步进行抗体鉴定,确定抗体的种类。
这样可以及早掌握孕妇体内的抗体情况,有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抗体效价测试则是用来确定孕妇体内抗体的浓度,即抗体的力度。
一般采用的是标准试剂红细胞与孕妇血清混合,然后通过稀释法来测定不同稀释度下的凝集度,从而得到抗体的效价。
效价越高,说明抗体浓度越高,对胎儿的影响也越大。
抗体效价测试可以作为评估新生儿溶血病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
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效价测试的结果可以对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和干预策略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对于已经发现存在不规则抗体的孕妇,可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对于Rh血型不合的孕妇,可以通过给予Rh免疫球蛋白来阻断Rh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结合,从而减少胎儿红细胞的破坏。
通过对抗体效价的评估,可以确定出高风险群体,对于这些孕妇可采取更加积极的预防措施。
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效价测试也可以在产前进行,有利于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便于采取合理的分娩管理策略。
对于高风险孕妇,可以选择产前输血、早期分娩或剖宫产等措施来降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风险。
在分娩过程中也可以做好胎儿红细胞补充和监测工作,及时处理发生的不良反应,保障胎儿的健康。
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效价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是积极的。
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效价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1. 引言1.1 背景新生儿溶血病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主要是由于母体产生的不规则抗体与胎儿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引起的。
胎儿红细胞与母体不相容的抗原结合后,会引发免疫反应,导致红细胞破裂溶解,造成溶血现象。
此病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导致严重的贫血、黄疸甚至死亡。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效价检测方法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提升。
通过对孕妇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及时发现母体携带的不规则抗体,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从而避免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对不规则抗体的效价检测也能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儿的病情,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深入研究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效价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对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规则抗体筛查方法、不规则抗体效价检测方法、不规则抗体筛查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联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1.2 目的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效价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通过详细分析不规则抗体筛查方法和不规则抗体效价检测方法,揭示不规则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之间的关联。
进一步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效价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医学提供更为准确、快速、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增进对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效价的了解,深入探讨其在新生儿溶血病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和治疗,从而减少新生儿患者的发病率和提高其生存质量。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效价在新生儿溶血病中的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并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1.3 意义在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和治疗中,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效价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不规则抗体筛查是指通过检测母体血清中是否存在针对胎儿红细胞的不规则抗体,从而及时发现患有不规则抗体的孕妇,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abo新生儿溶血病名词解释ABO新生儿溶血病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其发生率约为0.5%~1%。
ABO血型系统是人类血型系统中最基本的血型系统,分为A、B、O三种血型,其中A和B血型是由不同的糖基转移酶所决定的,O 血型则是由两个相同的基因决定的。
ABO血型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即A、B、O血型分别由A、B、O三种等位基因所决定。
在ABO血型系统中,A、B、AB、O四种血型的分布比例分别为41%、9%、4%和46%。
ABO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亲与胎儿之间ABO血型不同而引起的。
在妊娠期间,母体产生的抗A或抗B抗体可穿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系统,与胎儿红细胞表面的相应抗原结合,引起溶血反应。
由于胎儿的肝脏和脾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不能有效清除被破坏的红细胞,因此,溶血反应会导致胎儿贫血、黄疸、水肿、肝脾肿大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ABO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胎儿和新生儿的血型鉴定和母亲的抗体筛查。
在孕期,可以通过羊水穿刺或脐带血采样进行胎儿血型鉴定,以及检测母体血清中的抗A和抗B抗体水平。
在分娩后,新生儿的血型鉴定和直接胎红细胞溶血试验也是诊断ABO新生儿溶血病的重要方法。
ABO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和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产前抗体筛查:对于有ABO血型不同的夫妻,应在孕前进行抗体筛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母体抗体滴度升高的情况。
2. 新生儿血型鉴定:在新生儿出生后,应及时进行血型鉴定,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ABO溶血病。
3. 早期治疗:对于已经发生ABO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包括输血、换血、光疗等。
4. 注意预防感染:由于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体内的红细胞破坏释放出大量的胆红素,容易导致黄疸和肝功能异常,因此需要加强感染预防和治疗。
总之,ABO新生儿溶血病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对于有ABO 血型不同的夫妻,应在孕前进行抗体筛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母体抗体滴度升高的情况。
2019年6月临床医学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 )是指母婴血型不合,胎儿从父方遗传获得的血型抗原为母方所缺乏,孕妇在妊娠过程中,该血型抗原通过胎盘进入母体,使得孕妇产生该血型抗原相应的IgG 抗体,胎儿在宫内或新生儿在出生后可发生红细胞破坏而溶血,可见于ABO 、Rh 及MN 等血型系统[1]。
临床上可产生黄疸、贫血、核黄疸,严重者可造成新生儿死亡。
因此临床上需对O 型血型的孕妇及时进行抗体效价及新生儿溶血三项检测,以期尽早发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本研究选择我院收集的203例孕妇为O 型Rh 阳性血、新生儿为A 、B 型非O 型Rh 阳性血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203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均为足月、单胎;166例为第一胎,37例为第二胎;年龄为25~35岁,平均年龄为(30.0±5.1)岁;孕妇血型均为O 型Rh 阳性血,其新生儿血型为A (B )型Rh 阳性血。
203例新生儿男女比例为103∶100,平均体重为(3352.3±50.0)g ;抗体筛查均为阴性。
纳入标准:孕期均身体健康,精神状态可;无重大疾病;无其他严重的妊娠期并发症;无明显家族遗传病。
排除标准:孕期合并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性疾病。
1.2方法1.2.1试剂与仪器。
ABO 血型正反定型和Rh (D )血型检测卡(柱凝集法)和抗人球蛋白(抗IgG )检测卡(微柱凝集法)均由天津德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检测仪器为深圳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Aigel300全自动血型分析仪;ABO 血型试剂、Rh (D )试剂、直接抗人球蛋白试剂(IgG+C3d )均由上海血液生DOI :10.19347/ki.2096-1413.201918034作者简介:雷芳(1980-),女,汉族,陕西渭南人,主管检验师,学士。
新生儿溶血六项解读新生儿溶血是指母子血型不合,母亲体内产生针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从而引起胎儿溶血性贫血。
为了确诊新生儿溶血,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测,其中六项检测是最为常见的。
本文将对这六项检测进行详细解读。
一、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是用来检测新生儿红细胞上是否存在IgG 抗体。
如果试验结果为阳性,则说明新生儿红细胞已被母亲的免疫抗体攻击,是诊断新生儿溶血的重要依据。
二、游离抗体检测游离抗体检测是用来检测新生儿血清中是否存在IgG抗体。
如果血清中存在游离的IgG抗体,则说明胎儿可能已经产生了免疫反应,这也为诊断新生儿溶血提供了依据。
三、抗体释放试验抗体释放试验是用来检测母体血清中是否存在能够攻击胎儿红细胞的抗体。
如果试验结果为阳性,则说明母体已经产生了针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可能导致胎儿溶血性贫血。
四、红细胞血型抗原抗体检测红细胞血型抗原抗体检测是用来检测母体血清中是否存在针对胎儿红细胞抗原的抗体。
如果试验结果为阳性,则说明母体已经产生了针对胎儿红细胞抗原的免疫抗体,可能导致胎儿溶血性贫血。
五、血清学诊断方法血清学诊断方法是用来确诊新生儿溶血的方法之一。
通过检测母体血清中抗体的类型和效价,可以判断胎儿是否会发生溶血性贫血,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六、其他相关检测除了以上五项检测外,还有一些其他相关检测可以帮助诊断新生儿溶血,如血红蛋白电泳、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等。
这些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胎儿是否患有溶血性贫血,以及贫血的程度和类型。
总之,新生儿溶血的六项检测是确诊该疾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这些检测,医生可以了解胎儿是否发生溶血性贫血、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病因,从而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21.07.049--临床研究--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效价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周立德,吴海蓉,周蕾,欧阳月仙(湘乡市人民医院输血科,湖南湘乡411400)摘要:目的分析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效价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420名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前是否接受不规则抗体筛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0名。
对照组产前不接受不规则抗体筛查。
观察组孕妇接受产前IgG 抗A/B效价测定和Rh血型抗体筛选,并对效价≥64的孕妇实施相应临床干预。
比较两组新生儿溶血发生率、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新生儿血中总胆红素水平。
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溶血发生率为1.90%(4/2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8%(26/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新生儿黄疸出现平均时间为(58.64±12.13)h,长于对照组的(37.46±10.39)h(P<0.05)。
观察组新生儿血中总胆红素水平为(162.39±21.13)μmol/L,低于对照组的(240.19±25.41)μmol/L(P<0.05)。
结论产前测定孕妇抗体效价能够辅助判断胎儿出生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风险,对抗体效价异常孕妇实施临床干预有助于减少新生儿溶血,减轻黄疸程度。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筛查;效价;新生儿溶血病;影响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m,HDN)属于一类同种被动免疫溶血性疾病,是因为母体中具有不符合胎儿红细胞的IgG不规则抗体而导致的[1],即新生儿溶血病是母婴血型不合引发的一类新生儿疾病,多因为Rh 血型不合或者ABO血型不合导致[2]。
我国RhD(-)人群占比不足0.5%,因此,由于Rh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的占比明显低于ABO血型[3]。
临床实践发现,Rh血型D抗原是导致中度和重度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因素之一。
浅谈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意义作者:杜国梅陈琳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8期关键词:不规则抗体;抗体筛查;输血;溶血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要保证患者生命安全,输血前排除任何可能引起患者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可能因素。
不规则抗体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原因之一,是指ABO血型以外的其他抗体,多为IgG抗体。
患者输入含有不规则抗体的血液会造成急性或迟发性输血反应,轻则影响治疗效果,重则危及患者生命。
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极易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故同型输血除需交叉配血外还应做不规则抗体筛查。
不规则抗体是指抗-A、抗-B以外的其他血型抗体。
目前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方法是采用瑞士达亚美的标准系列红细胞检测被检者的血清中的不规则抗体。
微柱凝集法:向标示好Ⅰ、Ⅱ、Ⅲ的3个微柱反应池中加40 μl备检血清,再加10 μl 5%相应筛检红细胞;每孔加1滴BLISS液,置37℃孵育10 min;取出置专用水平离心机离心5 min,观察结果:红细胞全部沉于微柱底部者为阴性,聚于微柱上面者为阳性(将阳性血清再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确证)。
抗球蛋白试验(试管法)取5支标识好Ⅰ、Ⅱ、Ⅲ、阳性对照、阴性对照的试管,Ⅰ、Ⅱ、Ⅲ管加5%相应筛检红细胞2滴和被检血清2滴,阳性对照管加5%Rh(D)阳性红细胞和IgG抗-D血清各2滴,阴性对照管加5%Rh(D)阳性红细胞和AB型血清各2滴;各管37℃孵育1 h后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再加抗球蛋白试剂2滴,2000r/min离心1 min,观察结果:当阳性对照管和被检管出现凝集,而阴性对照管不凝集时,即为阳性,说明血清中有不规则抗体存在。
由于其它血型系统的不规则抗体会导致输血反应:轻者引起寒战、发热,影响治疗效果;重者破坏输入的不配合的红细胞或缩短其寿命,产生溶血性输血反应,危机病人生命;此外,对孕妇而言,不规则抗体会引起新生儿溶血病,影响新生儿脏器的发育,并使其智力发育受到伤害,严重者则会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2024年浅谈不规则抗体的筛查1. 不规则抗体定义不规则抗体(Irregular Antibodies)是指在ABO血型系统之外的抗体,也称为意外抗体或非ABO抗体。
这些抗体通常是由输血、妊娠、疾病或免疫接种等过程中产生的免疫反应所致。
不规则抗体可以是IgG或IgM类型,它们能够与红细胞表面抗原发生反应,导致红细胞凝集或溶血等不良反应。
2. 筛查意义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不规则抗体是输血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输血后溶血性反应、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等。
通过筛查不规则抗体,可以及时发现并避免这些输血反应的发生,保障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其次,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于孕妇和新生儿也具有重要意义。
孕妇在妊娠过程中会产生不规则抗体,这些抗体可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新生儿溶血病。
通过筛查不规则抗体,可以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避免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此外,不规则抗体筛查还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免疫状态和疾病情况。
3. 筛查方法不规则抗体筛查主要采用血清学方法,包括盐水法、凝聚胺法、抗球蛋白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检测血清中的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反应,来判断是否存在不规则抗体。
其中,抗球蛋白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不规则抗体筛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除了血清学方法外,还有一些新型技术如流式细胞术、基因测序等也逐渐应用于不规则抗体筛查中。
4. 筛查时机不规则抗体筛查的时机通常取决于具体的临床情况。
对于输血患者,应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于孕妇,应在妊娠早期和晚期分别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以监测不规则抗体的产生和变化情况。
对于需要接受器官移植、免疫治疗等特殊情况的患者,也应在相应的时机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
5. 结果解读不规则抗体筛查的结果通常分为阳性和阴性。
阳性结果表示患者血清中存在不规则抗体,可能存在输血反应或新生儿溶血病的风险。
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效价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产前不规则抗体筛查是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重要手段。
然而,对于高危孕妇,仅进行抗体筛查可能不足以及时发现溶血危险,因此必须进行进一步的血清学测试以确定抗体的特异性和效价。
本文旨在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效价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
在胎儿溶血病中,母体与胎儿之间的Rh血型差异是导致危险的最常见原因。
血型不合,如Rh阴性母亲与Rh阳性胎儿,则母体可能会产生抗Rh-D不规则抗体,这些抗体可穿过胎盘,在胎儿红细胞表面结合并诱导免疫反应。
如果胎儿红细胞破坏过于严重,可能会导致黄疸、贫血、肝脾大、死亡等不良后果。
一般来说,不规则抗体筛查应在产前进行,以检测母亲体内的不规则抗体。
考虑到母亲身体内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不规则抗体,应尽可能筛查出所有可能的不规则抗体,并确定各个抗体的特异性和效价。
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母亲胎儿间溶血危险的评估。
抗体效价可用于评估溶血危险,大多数情况下准确预测了新生儿的黄疸和需要输血的风险。
当母亲体内不规则抗体存在时,抗体效价对于安排产前防护性治疗和产后监测非常有用。
在高效价抗体(>16)存在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严重的胎儿红细胞破坏,因此,这是进行胎儿治疗或引产的指征。
在筛查和监测期间,进行不规则抗体效价的测试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与临床检测相关的因素,例如涉及诊断和疾病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能影响效价的测量。
因此,应使用高度规范化和准确的试剂和测量方法,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再现性。
总之,产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和效价检测是评估母婴溶血危险及制定预防措施的重要措施。
对于在危险范围内的孕妇,及时进行有效评估和治疗,可以降低新生儿溶血病的风险,保障母婴健康。
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应用的临床意义产前检查免疫检验是指对孕妇进行实验室检测,检测异常免疫情况,评估准妈妈和胎儿的健康状况的一种方法。
产前免疫检验项目主要包括抗体筛查和免疫功能检测两方面。
通过充分的免疫检测,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免疫问题或疾病,进而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孕产妇和胎儿遭受健康威胁,保证母婴的健康和安全。
以下是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应用的临床意义。
1.产前抗体筛查产前抗体筛查主要检测孕妇是否存在某种抗体,从而预测胎儿是否有受到免疫攻击的风险。
抗体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类蛋白质,可作用于体内的细胞和分子,起到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侵害的作用。
然而,孕妇身体内存在的某些抗体会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导致胎儿体内的红细胞受到攻击而引发贫血、黄疸、水肿等症状。
这些抗体来源于孕妇自身或者吸入的异体抗体,因此需要进行产前抗体筛查以确定孕妇的抗体情况,及早发现和治疗相关问题。
2.免疫功能检测免疫功能检测主要检测孕妇的免疫系统、细胞因子及相关物质的水平,确定孕妇是否存在免疫缺陷、免疫抑制和免疫过度反应等问题。
各种疾病,如自身免疫疾病、感染性疾病、癌症等都会对孕妇免疫系统功能产生影响,还有孕期免疫抑制等妊娠特有问题。
孕妇免疫功能的异常与胎儿孕期和分娩期健康相关性极高,因此,免疫功能检测对于孕产妇的管理以及胎儿健康的保障具有重要作用。
3.临床意义产前检查免疫检验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孕妇和胎儿的免疫状况,提早发现可能的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和减少胎儿因免疫问题而产生的不良后果。
产前检查免疫检验还有助于指导产科医生制定孕妇的诊疗方案,为孕妇产期保健、产前胎教提供科学的建议和指导。
同时,产前检查免疫检验也可促进妇女关注自身健康问题,提升孕产妇的保健意识及责任心。
总之,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应用广泛,可以帮助孕产妇尽早发现和治疗可能存在的免疫问题,确保母婴健康和安全。
Journal of 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 ,2021 A pr ,Vol.35 ,No.2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21 年第35 卷第2 期119输血前及产前意外抗体筛查的临床意义郑超\赵儒、陈立达、芦宏凯、王璐路\刘希曦、王文静\郭伟洁\曹永彤u(1.中曰友好医院输血科;2.检验科,北京100〇29)意外抗体是指除天然发生的抗-A、抗-B和抗-A、B以外的其他血型抗体,包括同种抗体和自身抗体。
意外抗体的存在可能导致疑难血型、交叉配血困难、溶血性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红细胞输注无效等,因此意外抗体的筛査对于拟输血患者或孕产妇都非常重要,是保证输血安全的有效措施。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9744例拟输血患者及产科门诊孕产妇进行意外抗体的筛査和鉴定,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意外抗体筛查的临床意义。
1材料与方法1.1样本来源中日友好医院2013年5月~2016年11月间拟输血患者共29744例,男12981例、女16763例。
其中有输血史或妊娠史者17340例;女性中有妊娠史无输血史者7405例,妊娠和输血史均无者3317例。
1.2试剂与仪器人ABO血型反定型用红细胞试剂盒、抗-C、抗-c、抗-E、抗-e、抗-C3d、抗IgG由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抗-M、抗-N、抗-Lea、抗-Leb、抗-Fya、抗-Fyb、抗-Jka、抗-Jkb、16系谱细胞由Sanquin公司提供。
红细胞血型抗体筛选细胞(微柱凝胶法)、Diana Gel Coombs卡、Rh 血型分型卡由西班牙Grifol公司提供。
人不规则抗体检测用3%红细胞试剂盒(柱凝集法)、抗人球蛋白卡由强生公司提供。
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WADiana和ERTHRY全自动血型及配血分析系统、D G Therm专用离心机、DG S P IN专用孵育器均购自西班牙Grifol公司,ORTHO AutoVue Innova全自动血型及配血分析系统、ORTH BioVue专用离心机均购自强生公司,Baso2005-2血型血清学离心机购自台湾贝索公司。
文章编号:1673 ̄2995(2019)06 ̄0463 ̄02综㊀述产前免疫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刘鑫鑫1综述ꎬ袁忠海2∗审校㊀(1.吉林市中心医院输血科ꎬ吉林吉林㊀132001ꎻ2.吉林医药学院血检教研室ꎬ吉林吉林㊀132013)摘㊀要:定期的产前检查ꎬ尤其是产前免疫学检查和免疫血液学检查尤为重要ꎮ它可以早期发现孕妇是否受到病原体感染而垂直传播给胎儿ꎬ也可以发现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ꎬ从而及时干预及监护胎儿宫内情况及新生儿情况ꎬ对于预防和治疗新生儿病原体感染和新生儿溶血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ꎮ关㊀键㊀词:产前检查ꎻ免疫学检查ꎻ免疫血液学检查ꎻ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R446.6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目前ꎬ我国人口已接近14亿ꎬ其中妇女和儿童约占总人口的2/3ꎬ他们健康与否是反映我国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重要方面ꎮ孕产期是妇女的特殊生理时期ꎬ妊娠和分娩是否正常直接影响到母子两代人的健康ꎬ因而加强孕产期保健ꎬ尤其是定期的产前检查尤为重要ꎮ产前检查可发现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以及监护胎儿宫内情况等ꎬ是贯彻以预防为主㊁及时发现高危妊娠㊁减少围生儿患病率及病死率㊁保证母婴安全的必要措施[1]ꎮ现将产前检查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概述ꎮ1㊀产前检查的主要内容1.1㊀产前常规检查包括测量孕妇血压㊁身高㊁体重ꎬ血常规㊁尿液常规检查及肝肾功能检查ꎬB超检查ꎮ主要判断孕妇是否有妊娠高血压或低血压ꎬ体重过高或过低ꎻ孕妇是否有贫血㊁感染㊁糖尿病ꎬ肝肾功能是否正常ꎻ判断胎儿的胎龄㊁发育状况和胎位是否正常ꎮ1.2㊀产前免疫学检查包括乙肝㊁丙肝㊁艾滋病㊁梅毒㊁TORCH感染等ꎮ孕妇肝炎检查包括乙肝㊁丙肝两种肝炎病毒检测ꎮ若血清HbsAg呈阳性ꎬ提示孕妇感染乙肝病毒ꎻ若HCV ̄RNA呈阳性ꎬ提示孕妇感染丙肝病毒ꎮ孕妇艾滋病检查包括艾滋病病毒(HIV)抗体㊁HIVP24抗原㊁HIVRNA检测ꎬ主要有初筛试验和确认试验ꎮ初筛试验包括ELISA法㊁胶体金快速试验及颗粒凝集法等ꎻ确认试验包括蛋白质免疫印迹法作者简介:刘鑫鑫(1987 )ꎬ女(汉族)ꎬ主管技师ꎬ本科.通信作者:袁忠海(1964 )ꎬ男(汉族)ꎬ教授ꎬ硕士.等ꎮ在HIV感染后第11天㊁第16天和第22天可分别检测到HIVRNA㊁HIVP24抗原和HIV抗体ꎮ孕妇梅毒检查包括初筛试验和确诊试验ꎮ初筛试验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㊁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㊁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ꎻ确诊试验为梅毒螺旋体(TP)IgM抗体检测ꎮ若TP ̄IgM结果为阳性ꎬ则提示孕妇感染梅毒ꎮ孕妇TORCH检查ꎮTORCH综合征是指弓形虫(T)㊁风疹病毒(R)㊁巨细胞病毒(C)㊁单纯疱疹病毒(H)和其他病原微生物(O)感染引起的胎儿异常的一组疾病ꎮ一般而言ꎬ未感染者或感染窗口期IgG㊁IgM均阴性ꎻ曾经感染或接种疫苗者IgG阳性ꎬ而IgM阴性ꎻ近期感染者IgM阳性ꎬ或IgG㊁IgM均阳性[2]ꎮ1.3㊀产前免疫血液学检查主要包括夫妇血型常规检查和孕妇不规则抗体筛选检查ꎮ2㊀产前检查的主要临床应用近年来为了使育龄女性了解产前检查的重要性ꎬ各地加大了传宣力度ꎬ参与孕前检查的女性明显增多ꎬ对推进优生优育计划起到了巨大的作用ꎮ产前免疫检查项目不是常规检查项目ꎬ孕产妇知之甚少ꎮ因此部分孕产妇在孕期携带传染性病毒或梅毒ꎬ由于没有进行产前免疫学检查而无法被知晓ꎬ严重威胁母婴安全与健康ꎮ产前血液免疫检查项目可以尽早了解夫妇血型不合及检测孕妇血清不规则抗体效价ꎬ对预防新生儿溶血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ꎮ2.1㊀产前免疫学检查的主要临床应用王伟等[3]研究表明ꎬ产前免疫学检查对产妇进行产前状态评估和干预ꎬ有利于促进产妇和婴儿的健364 第40卷㊀第6期2019年12月㊀㊀吉㊀林㊀医㊀药㊀学㊀院㊀学㊀报Journal㊀of㊀Jilin㊀Medical㊀University㊀㊀Vol.40㊀No.6Dec.2019㊀㊀康发展ꎮ李立梅等[4]研究表明ꎬ产前尽早接受免疫学项目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威胁孕产妇及新生儿的风险因素ꎬ并尽早加以干预ꎬ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ꎬ在人口质量的提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ꎮ2.2㊀产前免疫血液学检查的主要临床应用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占新生儿溶血的85.3%ꎬRh血型不合引起的HDN占14.6%ꎬ其他血型系统不合引起的HDN少见[5]ꎮHDN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㊁也是难以预防的新生儿疾病ꎬ伴随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给患儿造成危害程度也不同ꎮ因此ꎬ对孕妇夫妇血型常规检查和孕妇不规则抗体筛选及效价的测定ꎬ对于监测和预防HDN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ꎮ高佩兰[6]研究表明ꎬ产前动态监测孕妇血型抗体效价ꎬ及时进行人为干预治疗和护理ꎬ对预防和治疗HDN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ꎮ张博宏[7]研究表明ꎬ产前对夫妇进行血型及抗体效价测定及对新生儿进行血清学检查ꎬ能够明确新生儿发生溶血病的危险因素ꎬ并及时给予干预和治疗ꎬ对HDN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ꎮ姚超峰等[8]研究表明ꎬ有多次妊娠史的孕妇产前做不规则抗体及IgG型抗 ̄A/B血型抗体效价检测ꎬ对早期诊断和干预新生儿溶血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ꎬ从可以而实现优生优育的目标ꎮ刘文东等[9]研究显示ꎬ孕妇IgG型抗 ̄A/B效价ȡ64ꎬ新生儿就有可能发生HDNꎮ因此ꎬ将IgG型抗体检测归于产前检查的常规项目中是非常必要的ꎬ其检测结果可以指导临床医师根据不同血型系统患儿的具体情况ꎬ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换血措施ꎬ对HDN的救治是非常有意义的ꎮRh血型不合引起的HDN虽然较ABO血型不合者少见ꎬ但引起中重度HDN的最常见原因是Rh血型系统的D抗原ꎮ临床上Rh阴性母亲如果孕育Rh阳性胎儿ꎬ胎儿Rh阳性红细胞可以通过受损的胎盘进入母体ꎬ刺激母体产生Rh抗 ̄D抗体即可导致新生儿溶血病[10 ̄11]ꎮ郑志强等[12]报道3例孕妇高效价IgG型抗 ̄D引起严重的HDNꎬ均为第一胎后产妇又出现多次妊娠及流产ꎮ由于受D抗原的反复刺激ꎬ孕妇抗 ̄D抗体效价不断升高ꎬ产生了高效价IgG型抗 ̄Dꎬ其通过胎盘后与患儿红细胞结合形成大量的致敏红细胞ꎬ在单核 ̄巨噬细胞系统中破坏ꎬ引起血管外溶血ꎮ3例HDN患儿均产生严重的核黄疸ꎮ3例患儿选择相合的血液进行换血治疗ꎬ并经苯巴比妥㊁白蛋白及蓝光照射等综合治疗后ꎬ病情好转ꎬ均于数天后出院ꎮ综上所述ꎬ产前尽早接受免疫学项目检查ꎬ不仅有助于尽早筛查出孕妇病毒感染情况ꎬ而且有助于尽早进行医学干预ꎬ降低新生儿感染风险ꎬ对孕妇及胎儿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ꎮ对孕妇进行产前免疫血液学检查ꎬ筛查血型不规则抗体ꎬ并动态监测血型抗体效价ꎮ尤其对ABO和Rh血型不合的夫妇㊁多次妊娠或多次流产的孕妇尤为重要ꎬ及时发现不规则抗体并进行干预治疗和护理ꎬ对预防和治疗HDN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ꎮ总之ꎬ产前免疫学检查对提高我国整体人群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价值ꎮ参考文献:[1]㊀乐杰.妇产科学[D].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ꎬ2006. [2]㊀王红丽ꎬ李明蔚.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对孕妇和胎儿的临床意义探讨[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ꎬ2017ꎬ4(1):52 ̄53.[3]㊀王伟ꎬ赵新惠.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ꎬ2019ꎬ8(3):107. [4]㊀李立梅ꎬ李海素ꎬ盛瑞鑫.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对孕妇和胎儿的价值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ꎬ2019ꎬ17(9):41 ̄42.[5]㊀支红霞ꎬ周优树ꎬ邹标.O型血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ꎬ2016ꎬ23(15):127 ̄129.[6]㊀高佩兰.产前免疫血液学检查与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研究及护理[J].护理研究ꎬ2013ꎬ27(3):719 ̄720. [7]㊀张博宏.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查用于筛查新生儿溶血症的价值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ꎬ2016ꎬ4(1):80 ̄81. [8]㊀姚超峰ꎬ李会广.不规则抗体检测及IgG抗 ̄A/B血型抗体效价在多次妊娠史孕妇产前检查中的临床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ꎬ2018ꎬ47(11):1507 ̄1509. [9]㊀刘文东ꎬ赵珺ꎬ矫岩ꎬ等.不同ABO及Rh血型孕妇相关抗体效价检测及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ꎬ2018ꎬ29(6):565 ̄566.[10]㊀骆宏ꎬ汪传喜ꎬ罗广平ꎬ等.IgG抗 ̄D合并IgG抗 ̄B所致新生儿溶血病的试验诊断[J].中国输血杂志ꎬ2009ꎬ22(10):799.[11]㊀朱碎永ꎬ朱燕英ꎬ林甲进.新生儿Rh溶血病的检查分析及预防[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ꎬ2007ꎬ15(3):68. [12]㊀郑志强ꎬ林甲进.高效价IgG抗 ̄D致新生儿溶血病三例[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ꎬ2011ꎬ19(5):97.(收稿日期:2019 ̄05 ̄03)㊀㊀464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㊀2019年12月㊀第40卷。
孕妇抗体效价检测在新生儿溶血病预防中的指导意义分析发表时间:2019-05-15T10:27:31.74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3期作者:周贤平[导读] 对妊娠期女性展开孕妇效价检测能够很好的指导新生儿和孕妇之间是否存在血型不合,这种检测准确度高、特异性强,对降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有较好的降低作用,临床值得推广。
亳州市人民医院输血科安徽亳州236800摘要:目的探究在妊娠期进行孕妇效价检测对指导新生儿溶血疾病中的预防作用。
方法选择在我科室建卡分娩的孕妇共计2000例(于2014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对其展开Rh血型检测,对孕妇展开效价检测,并分析检测对指导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作用的价值。
结果抗A(B)IgG异常占比51.25%(1025/2000);不规则抗体阳性占比6.2%(124/2000),Rh(D)阴性但抗DIgM阳性占比67.7%(84/124)。
结论对妊娠期女性展开孕妇效价检测能够很好的指导新生儿和孕妇之间是否存在血型不合,这种检测准确度高、特异性强,对降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有较好的降低作用,临床值得推广。
关键词:孕妇;效价检测;新生儿溶血病;预防效果;指导意义因母婴的血型不合,在分娩时新生儿可能患上溶血病,分娩后新生儿会出现不同程度是黄疸、贫血、水肿以及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等【1】,这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临床对新生儿溶血病行预防一般是取孕妇外周血进行血清学检测。
本次笔者结合我科室情况展开研究,详细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在我科室建卡分娩的孕妇共计2000例(于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
孕妇和家属对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一般资料上年龄20岁至40岁,中值(27.6±10.2)岁,妊娠周期均在16周以上。
纳入标准【2】:女性血型为O型,其丈夫血型是A型、B型或AB 型。
筛查后,孕妇中Rh(D)表现为阴性有10例,丈夫均表现为Rh(D)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