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0课《狼》知识点复习归纳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3
【最新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狼》知识点总结文学常识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品文言文对照翻译作品主旨这个故事通过写屠户与狼相斗,表现了人的智慧和力量,启示我们面对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不能妥协让步,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以夺取胜利。
记文言知识字词梳理1. 重点课下注释①顾.(看,视)野有麦场②弛.(解除,卸下)担持刀③意.(这里指神情、态度)暇.(从容、悠闲)甚④止露尻.(屁股)尾2. 词类活用①名词作动词:一狼洞.其中(挖洞)恐前后受其敌.(攻击)②名词作状语: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似的)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从通道)3. 一词多义.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想要,企图)意意.暇甚(这里指神情、态度)恐前后受其敌.(攻击)敌盖以诱敌.(敌方)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匹敌、相当)其一犬坐于前.(前面)前狼不敢前.(上前)一狼得骨止.(停止)止止.有剩骨(仅,只)投以.骨(把)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来)恐前后受其.敌(代词,它们的,指两狼的)其其.一犬坐于前(其中的)4. 古今异义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股票盖.以诱敌古义:表示推测,相当于“大概”。
一说承接上文,表示原因、理由今义: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今义:指几何学止增笑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
《狼》(蒲松龄)知识点【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只)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
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重点字解释】zhuì)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惧:恐惧。
投以骨:把骨头丢给狼。
从:跟随。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2、【止】3、【缀行甚远】【缀】,4、【投以骨】5、【从】6、【两狼之并驱如故】【并】,【驱】,【如故】,7、【窘】8、【受其敌】9、【顾】10、【积薪】11、【苫蔽成丘]】【苫蔽】,12、【弛】13、【眈耽相向】【耽眈】,14、【少时】15、【径去】【径】,16、【犬坐于前】17、【久之】18、【暝】19 、【意暇甚】【意】,【暇】,20、【暴】21、【洞其中】【洞】,22、【隧入】【隧】,23、【尻】24、【假寐】【寐】,25、【盖】26、【黠】27、【顷刻】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29、【止增笑耳】二、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翻译: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翻译:3、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翻译:5、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翻译:6、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翻译:7、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翻译:8、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翻译: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翻译:10、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三、理解默写:1、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2、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是:3、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是:4、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5、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是:四、课内简答题:1、文学常识:《狼》选自,本文作者是,他的号是:,是著名文学家,世称。
2、从文中找出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并用现代汉语说说它的意思。
3、原文有三处描述狼阴险狡诈(黠的本性)的句子,分别是:4、在两狼的追击下,“屠大窘”说明什么?屠户采取了怎样的行动?5、文中屠夫的“智”表现在哪里?6、屠户对狼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7、文章最后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8、请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屠户和狼的特点。
《狼》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说明:根据习题难易度,分A卷和B卷,B卷中选择题知识点贯穿全六册古文。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A卷:夯实基础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2、【止】3、【缀行甚远】【缀】,4、【投以骨】5、【从】6、【两狼之并驱如故】【并】,【驱】,【如故】,7、【窘】8、【受其敌】9、【顾】10、【积薪】11、【苫蔽成丘]】【苫蔽】,12、【弛】13、【眈耽相向】【耽眈】,14、【少时】15、【径去】【径】,16、【犬坐于前】17、【久之】18、【暝】19 、【意暇甚】【意】,【暇】,20、【暴】21、【洞其中】【洞】,22、【隧入】【隧】,23、【尻】24、【假寐】【寐】,25、【盖】26、【黠】27、【顷刻】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29、【止增笑耳】二、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翻译: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翻译:3、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翻译:5、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翻译:6、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翻译:7、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翻译:8、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翻译: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翻译:10、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三、课内简答题:1、文学常识:《狼》选自,本文作者是,他的号是:,是著名文学家,世称。
2、从文中找出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并用现代汉语说说它的意思。
3、原文有三处描述狼阴险狡诈(黠的本性)的句子,分别是:4、在两狼的追击下,“屠大窘”说明什么?屠户采取了怎样的行动?5、文中屠夫的“智”表现在哪里?6、屠户对狼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7、文章最后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8、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9、写出两个以上带“狼”字的成语:10、概括这篇文章的主旨:B卷:能力提升四、理解默写:1、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2、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是:3、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是:4、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5、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是:五、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②少.时: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④止增笑耳.:⑤屠自后断其股.:⑥盖.以诱敌:⑦弛.担持刀:⑧场主积薪.其中:⑨屠暴.起:⑩狼不敢前.:⑪恐前后受其敌.:⑫一狼洞.其中:⑬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⑮苫.蔽成丘:⑯一屠.晚归:⑰一屠晚.归:⑱弛.担持刀:2、一词多义:止:①止有剩骨:②一狼得骨止:意:①意暇甚: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敌: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盖以诱敌:前: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狼不敢前:积薪:①场主积薪其中:②转视积薪后:之①复投之:②又数刀毙之: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以①投以骨:②以刀劈狼首:③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④盖以诱敌:其①恐前后受其敌:②场主积薪其中:③屠乃奔倚其下:④一狼洞其中: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⑥屠自后断其股:乃①屠乃奔倚其下:②乃悟前狼假寐:3、判断文言句式:①投以骨:②一狼仍从:③场主积薪其中:④一狼洞其中:⑤屠乃奔倚其下:⑥顾野有麦场: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⑧投以骨:⑨意暇甚:⑩身已半入:⑪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六、选择题:1、选出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A、屠自后断其股.两股.战战B、乃.悟前狼假寐家祭无忘告乃.翁C、以.刀劈狼首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D、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刀劈狼首先帝不以.臣卑鄙B.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屠乃奔倚其.下安陵君其.许寡人3、下列句子中的“而”与其他几句不同的一项是()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B、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D、俄而雪骤4、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B.目似瞑,意.暇甚醉翁之意.不在酒C.狼不敢前.恐前.后受其敌D.相委而去.一狼径去.5、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 乃悟前狼假寐.(睡觉)B. 屠暴.起(暴躁)C.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D. 止.增笑耳(只有)6、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A.蒙辞以军中多务B.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固以怪之矣7、请选出“其”所指代对象相同的一项是()①恐前后受其敌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屠自后断其股④其一犬坐于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8、选出对下列加点的语气词解释错误的一项()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反问语气)B、止增笑耳(感叹语气)C、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疑问语气)D、狼亦黠矣(感叹语气)9、表现狼阴险狡诈的语句是()A、两狼之并驱如故B、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C、目似瞑,意暇甚D、途中两狼,缀行甚远10、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A.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一只狼从小路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B.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仿佛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C.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屠户)D.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另一只狼正藏在柴草洞里,想要钻过去从后面对屠户进行攻击)11、下列是对本文的寓意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狼》课下注释(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二十课)说明:部编版新教材,有部分课下注释与以前教材有出入,特整理了新教材的课下注释,方便大家使用。
1、选自《聊斋志异》卷六(正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此题下共有三则故事,这里选的是第二则。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
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2、【屠】屠户。
3、【止】仅,只。
4、【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5、【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
6、【从】跟从。
7、【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并】,一起。
【驱】,追随、追赶。
【如故】,跟原来一样。
8、【窘】处境困迫,为难。
9、【受其敌】遭受它的攻击。
10、【顾】看,视。
11、【积薪】堆积柴草。
12、【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
【苫蔽】,覆盖、遮盖。
13、【弛】解除,卸下。
14、【眈耽相向】瞪眼朝着屠户。
【耽眈】,注视的样子。
15、【少时】一会儿。
16、【径去】径直离开。
【径】,径直。
17、【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8、【久之】时间长了。
19、【暝】闭上眼睛。
20、【意暇甚】神情很悠闲。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暇】,从容、悠闲。
21、【暴】突然。
22、【洞其中】]在积薪中打洞。
【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23、【隧入】从通道进入。
【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24、【尻】屁股。
25、【假寐】假装睡觉。
【寐】,睡觉。
26、【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27、【黠】狡猾。
28、【顷刻】一会儿。
29、【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变诈】,巧变诡诈。
【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30、【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2、【止】3、【缀行甚远】【缀】,4、【投以骨】5、【从】6、【两狼之并驱如故】【并】,【驱】,【如故】,7、【窘】8、【受其敌】9、【顾】10、【积薪】11、【苫蔽成丘]】【苫蔽】,12、【弛】13、【眈耽相向】【耽眈】,14、【少时】15、【径去】【径】,16、【犬坐于前】17、【久之】18、【暝】19 、【意暇甚】【意】,【暇】,20、【暴】21、【洞其中】【洞】,22、【隧入】【隧】,23、【尻】24、【假寐】【寐】,25、【盖】26、【黠】27、【顷刻】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29、【止增笑耳】二、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翻译: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翻译:3、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翻译:5、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翻译:6、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翻译:7、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翻译:8、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翻译: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翻译:10、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三、理解默写:1、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2、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是:3、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是:4、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5、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是:四、课内简答题:1、文学常识:《狼》选自,本文作者是,他的号是:,是著名文学家,世称。
2、从文中找出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并用现代汉语说说它的意思。
3、原文有三处描述狼阴险狡诈(黠的本性)的句子,分别是:4、在两狼的追击下,“屠大窘”说明什么?屠户采取了怎样的行动?5、文中屠夫的“智”表现在哪里?6、屠户对狼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7、文章最后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8、请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屠户和狼的特点。
《狼》知识点梳理一、文学常识1.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2.出处:节选自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书斋名;志:记录;异:奇异的故事。
此题下共有三则故事,这里选的是第二则。
3.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蒲松龄自题诗:“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二、重点字音屠大窘.(jiǒng)眈.眈相向(dān)目似瞑.((míng) 苫.(.shàn)蔽成丘只露尻.(kāo)少.时(shǎo)狼亦黠.(xiá)亦意将隧.(suì)入顷.刻(qǐng)假寐.(mèi)三、朗读节奏1.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3.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4.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5.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6.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四、文言知识(一)重点词语解释1.缀.行甚远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2.一狼仍从.从:跟从。
3.两狼之并驱如故.故:旧,原来。
4.恐前后受其敌.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5.顾.野有麦场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6.弛.担持刀弛:放松,这里指卸下。
7.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狗一样。
8.目似瞑.瞑:闭眼。
9.意.暇甚意:神情,态度。
10.屠暴.起暴:突然。
11.又数刀毙.之毙:杀死。
12.一狼洞.其中洞:打洞。
13.乃悟前狼假寐.寐:睡觉。
14.狼亦黠.矣黠:狡猾。
(二)一词多义:1.一狼得骨止.停止止.有剩骨同“只”2.意.暇甚意神情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想3.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人4.恐前.后受其敌前前面狼不敢前.向前(三)词类活用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
其一犬.坐于前。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狼》课下注释【部编版七上第20课】1、选自《聊斋志异》卷六(正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此题下共有三则故事,这里选的是第二则。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
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2、【屠】屠户。
3、【止】仅,只。
4、【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5、【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
6、【从】跟从。
7、【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并】,一起。
【驱】,追随、追赶。
【如故】,跟原来一样。
8、【窘】处境困迫,为难。
9、【受其敌】遭受它的攻击。
10、【顾】看,视。
11、【积薪】堆积柴草。
12、【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
【苫蔽】,覆盖、遮盖。
13、【弛】解除,卸下。
14、【眈耽相向】瞪眼朝着屠户。
【耽眈】,注视的样子。
15、【少时】一会儿。
16、【径去】径直离开。
【径】,径直。
17、【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8、【久之】时间长了。
19、【暝】闭上眼睛。
20、【意暇甚】神情很悠闲。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暇】,从容、悠闲。
21、【暴】突然。
22、【洞其中】]在积薪中打洞。
【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23、【隧入】从通道进入。
【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24、【尻】屁股。
25、【假寐】假装睡觉。
【寐】,睡觉。
26、【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27、【黠】狡猾。
28、【顷刻】一会儿。
29、【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变诈】,巧变诡诈。
【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30、【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2020版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之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一、文学知识1.作者简介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
中国清初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
郭沫若盛赞蒲松龄的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文体知识志怪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之一。
志怪,就是记录怪异。
志怪小说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产生和流行于魏晋南北朝。
志怪小说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二、教材注释:1.屠:屠户。
2.止:仅、只。
3.缀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4、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
5、从:跟从。
6. 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并,一起。
驱,追随、追赶。
如故,根原来一样。
7.窘.:处境困迫、为难。
8.受其敌:遭受它们的攻击。
9.顾:看、视。
10.积薪.:堆积柴草。
11.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
苫蔽,覆盖、遮盖。
12.弛:解除、卸下。
13.眈眈相...向:瞪眼朝着屠户。
耽耽:凶狠注视的样子。
14.少时:一会儿。
15.径去:径直离开。
径,径直。
16.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7.久之.:时间长了。
18.瞑:闭上眼眼。
19.意暇..甚:神情很悠闲。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暇:从容、悠闲。
20.暴:突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狼》(蒲松龄)知识点梳理及练习含答案《狼》知识点梳理译文:有个屠户卖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
突然来了一匹狼,窥视屠户担子里的肉,口水似乎都要流出来了,跟着走了几里路。
屠户很害怕,就拿出刀来给狼看,狼稍微后退了几步。
等到屠户要跑的时候,狼又跟上来了。
屠户没有办法,心里想狼想要的是担子里的肉,不如姑且把肉挂在树上,明天早上再来取。
于是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把带肉的钩子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
狼于是停下来,屠户随即回家。
第二天黎明,屠户前去取肉,远远地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像人吊死的样子,大吃一惊。
他小心地走近,原来是一条死狼。
抬头来仔细一看,只见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刺穿了狼的上颚,就像鱼咬住了鱼饵一样。
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贵,这张狼皮能值十几两银子,屠户的生活略微宽裕了。
就像爬上树去捉鱼一样,狼本来想吃肉,结果遭遇了祸患,这真是可笑啊!一、文学常识:1、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朝山东淄川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二、读准字音缀(zhuì)窘(jiǒng)苫蔽((shànbì)弛(chí)眈(dān)黠(xiá)瞑(míng)暇(xiá)隧(suì)尻(kāo 寐(mèi)少时(shǎo)积薪(xīn)奔倚(yǐ))少时(shǎo)顷刻(qǐng)变诈(zhà)三、试读出下列几个句子的停顿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其一/犬坐于前。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④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四、字词分类整理1、一词多义:①之:复投之(代词,代骨头)又数刀毙之/亦毙之(代词,代狼)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主谓之间,不译)久之(助词,凑足音节,不译)②以:投以骨(把)以刀劈狼首(用)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来,用来)③止:止有剩骨(仅、只)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停止)④乃: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乃悟前狼假寐(才)⑤前: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形容词,先前的)狼不敢前(动词,上前)⑥意:意暇甚(神情)意将隧入以攻其后(想,打算)⑦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方,名词)3、古今异义:①弛担持刀弛古义:放下;今义:松弛。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屠户。
2、【止】仅,只。
3、【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4、【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
5、【从】跟从。
6、【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并】,一起。
【驱】,追随、追赶。
【如故】,跟原来一样。
7、【窘】处境困迫,为难。
8、【受其敌】遭受它的攻击。
9、【顾】看,视。
10、【积薪】堆积柴草。
11、【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
【苫蔽】,覆盖、遮盖。
12、【弛】解除,卸下。
13、【眈耽相向】瞪眼朝着屠户。
【耽眈】,注视的样子。
14、【少时】一会儿。
15、【径去】径直离开。
【径】,径直。
16、【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7、【久之】时间长了。
18、【暝】闭上眼睛。
19 、【意暇甚】神情很悠闲。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暇】,从容、悠闲。
20、【暴】突然。
21、【洞其中】在积薪中打洞。
【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22、【隧入】从通道进入。
【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23、【尻】屁股。
24、【假寐】假装睡觉。
【寐】,睡觉。
25、【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26、【黠】狡猾。
27、【顷刻】一会儿。
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变诈】,巧变诡诈。
【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29、【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二、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翻译: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翻译: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3、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翻译: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5、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屠户。
2、【止】仅,只。
3、【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4、【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
5、【从】跟从。
6、【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并】,一起。
【驱】,追随、追赶。
【如故】,跟原来一样。
7、【窘】处境困迫,为难。
8、【受其敌】遭受它的攻击。
9、【顾】看,视。
10、【积薪】堆积柴草。
11、【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
【苫蔽】,覆盖、遮盖。
12、【弛】解除,卸下。
13、【眈耽相向】瞪眼朝着屠户。
【耽眈】,注视的样子。
14、【少时】一会儿。
15、【径去】径直离开。
【径】,径直。
16、【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7、【久之】时间长了。
18、【暝】闭上眼睛。
19 、【意暇甚】神情很悠闲。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暇】,从容、悠闲。
20、【暴】突然。
21、【洞其中】在积薪中打洞。
【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22、【隧入】从通道进入。
【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23、【尻】屁股。
24、【假寐】假装睡觉。
【寐】,睡觉。
25、【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26、【黠】狡猾。
27、【顷刻】一会儿。
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变诈】,巧变诡诈。
【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29、【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二、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翻译: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翻译: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3、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翻译: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狼》知识点【字词综合运用】(1)注音缀行(zhuì)大窘(jiǒng)苫蔽(shàn bì)屠(tú)倚(yǐ)弛担(chí)眈眈(dān dān)瞑目(míng)暇(xiá)薪(xīn)隧道(suì)尻尾(kāo)寐(mèi)黠(xiá)(2)同音字辨析(3)解词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顾野有麦场(往旁边看)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倚,靠。
弛,卸下,放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补音节,不译。
)方欲行(打算,想)乃悟前狼假寐(假装睡觉)(4)通假字止有剩骨“止”通“只”,只。
(5)同类活用其一犬坐于前(名——状语,像狗似的。
)一狼洞其中(名——动,打洞。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状语,从隧道。
)(6)多义词辨析【重点句子分析】本文是通过动作、神态的描写来揭示狼的本性的。
狼首先是遇见屠户就紧跟不舍,得到骨头就停下来啃,啃完后又跟着屠户不放,表现了狼十分贪婪的本性。
当屠户跑到柴堆旁“弛担持刀”时,狼见无懈可击,就施出诡计,一只在面前装睡麻痹屠户,另一只绕到屠户背后“意将隧入以攻其后”,结果双双毙命,揭露了狼狡诈而又愚蠢的本性。
屠户起先对狼抱有幻想,想通过“投骨”给自己解围;后来“骨已尽”,而两狼则“并驱如故”,屠户终于认识到狼不会放过自己;为了保全自己,他迅速占领有利地势,取出武器准备与狼搏斗;后来,他抓住战机,乘其不备,立毙“前狼”于刀下;“转视”,又表明他警惕性高,善于斗争。
屠户能利用地势,抓住战机,行动迅速,而警惕性又高,所以能以一敌二,战胜恶狼。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对待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课文背景知识】(1)作家作品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现山东省淄博市)人,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部编七上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世说新语》两则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 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 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 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 因:凭借 10.起:飘起 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 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 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 11. 非:不,不是12. 相委:委,丢下、舍弃 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4. 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 15.日中:正午时分16. 引:拉 17. 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编者:江苏省盱眙县第三中学朱在彬)
【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只)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
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重点字解释】:屠:宰杀畜牲||,指屠户||,即宰杀牲畜的人||zhuì)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惧:恐惧||。
投以骨:把骨头丢给狼||。
从:跟随||。
矣:了||。
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故:原来
(一样)||。
驱:追赶||。
窘(jiǒng):紧张、为难||。
恐:恐怕、担心||。
敌:敌对||,胁迫、攻击||。
顾:转头看、看见||。
积薪:堆柴草||。
薪:柴草||,指麦秸||。
苫蔽成丘shàn:覆盖成小山似的||。
苫:盖上、覆盖||。
蔽:遮蔽||。
乃:于是||,就||。
倚yǐ:靠||dān)眈相向:瞪眼朝着(屠户)||。
眈眈:注视的样子||sh
ǎo)时:一会儿||。
径去:径直离开||||。
瞑:闭
眼||xiá)甚:神情悠闲得很||。
意:神情、态度||。
暇:空闲||。
暴:突然||。
毙:杀死||。
洞其中:在其中打洞||。
洞:打洞||。
其:指柴草堆||。
隧(suì)入:从暗道进去||。
尻kāo:屁股||。
股:大腿||。
寐mèi:睡觉||。
黠xiá:狡猾||。
顷刻:一会儿||。
变诈:作假、欺骗||。
几何:多少||。
增:增加||。
笑:笑料||。
耳:罢了||。
【词性活用现象】:(1)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
一狼洞其中||。
(2)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其一犬坐于前||。
【通假字】:“止”同“只”||,只有||||。
【一词多义】:
(1||||。
(2||||。
(3||||。
(4||||。
【虚词的用法】:
(1)之:①代词||,它||。
②助词||,的:
几何哉||。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而两
||。
(2)以:①介词||||||。
②连词||,来:意将遂
||||。
(3)“其”的含义:
||。
(它们||,指狼)||。
||。
(那||,指打麦场)
||||。
(它的||,指柴草堆)||。
||。
(那里||,指柴草
堆)||||。
(他的||,指屠户的)||。
||。
(它的||,指狼的)||。
【小结】:
1.本文按照屠夫遇狼——屠夫惧狼——屠夫御狼——屠夫毙狼——嘲笑恶狼的思路||,叙述了一个屠户回家途中与狼斗争的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善于斗争的品质||,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应丢掉幻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2、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文中表现狼狡猾的语句有:答:“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之并驱如故||。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
3.结尾一句有何作用?
答:结尾一句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卒章显志||,表达了作者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它告诉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幻想妥协||,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4.性格特点:(1)屠夫:机智勇敢||,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2)狼:贪婪、凶狠、狡诈||。
5.有关“狼”的成语、格言:
(1)成语:狼子野心、狼狈不堪、如狼似虎、狼吞虎咽、狼狈为奸、引狼入室、狼奔豕突、鬼哭狼嚎、杯盘狼藉、狼心狗肺||。
(2)格言:①前怕狼||,后怕虎||。
②狼肚子里没有好心肝||。
③狼披羊皮还是狼||。
④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⑤可怜狼的人要被狼吃掉||。
⑥可怜狼的猎人||,羊群不会增多||。
(编者:朱在彬(江苏省盱眙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