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公文文种和分类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常用公文的文种有哪些常用公文的文种有哪些公文是指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团体等发布的正式文件,用于传达政策、决策、通告、通知和要求等内容。
公文的文种是指不同类型的公文形式和格式。
下面是常见的公文文种及其主要特点和用途:1. 公告公告是一种面向公众发布的公文,用于通知公众有关事项或政府政策。
公告的特点是通用性强,内容简洁明了,主要用于公众事务的公开通知,国务院公告、地方政府公告等。
2. 通知通知是一种用于通知特定对象的公文,主要用于向特定单位或个人传达具体的政策、决策、要求等内容。
通知的特点是面向特定对象,内容具体明确,可以包含具体的操作指南和流程。
3. 通告通告是一种广泛发布并具有约束力的公文,用于通告政府机关或组织团体的决策、政策等重要事项。
通告一般具有法律效力,对公众具有一定的规范和约束作用。
4. 决定决定是一种具有权威性的公文,用于规定或决策一定事项。
决定的特点是具有法律效力,对相关单位或个人具有约束力,一般需要执行和遵守。
5. 命令命令是一种由上级对下级发布的公文,用于具体指示下级单位的工作任务、要求等。
命令的特点是上级对下级的直接指挥和约束,具有强制性和执行力。
6. 表格表格是一种用于统计、记录和呈现数据或信息的公文形式。
表格可以用于各种公文文种中的附件或补充信息,它具有数据清晰、易于查找和整理的特点。
7. 报告报告是一种用于向上级或相关单位汇报工作情况、调研结果、分析报告等的公文。
报告的特点是根据具体需求和任务,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详细描述。
8. 函函是一种用于书面通信的公文,在个人或单位之间进行传递、交流、通报等。
函的特点是形式灵活,可以是正式的公务函件,也可以是非正式的个人函。
9. 通函通函是一种用于组织内部或单位之间交流、联络和通报的公文。
通函的特点是通用性强,内容简洁明了,主要用于内部事务的沟通和联系。
以上是常见的公文文种,每种文种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格式要求。
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根据具体需要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文种,能够更好地传达信息和达到预期效果。
常用公文的文种有哪些文种一般分为公告、通知、函、报告、请示、函电、电报、报纸、期刊、合同等等。
以下是常用文种的详细内容。
一、公告公告是指、组织或个人向社会公众发布的一种通知,目的是告知公众某项重大的、具有普遍利益的事情。
公告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标题:简明扼要地概括公告的主要内容。
2、内容:详细说明公告的事项,包括原因、目的、时间、地点、方式等。
3、签名:公告发布者的单位名称、联系方式、以及发布日期。
4、附件:根据需要附上相关文件、图片、表格等。
二、通知通知是指机关、团体或个人向特定人或群体发布的一种信息,目的是通报某项具体的事情或安排。
通知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标题:简洁明了地概括通知的主要内容。
2、发文单位:通知发布者的单位名称、联系方式、以及发布日期。
3、收件人:通知的接收者,可以是个人或机构。
4、内容:详细说明通知的事项,包括原因、目的、时间、地点、方式等。
5、签名:通知发布者的姓名、职务等。
三、函函是指寄送信函或公文的一种形式,一般用于官方或正式的书信往来。
函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发文单位:函件的发出单位名称、地质、联系方式。
2、收件人:函件的接收者,包括单位名称、地质等。
3、主题:简明扼要地概括函件的主要内容。
4、正文:详细说明函件的事项,包括原因、目的、时间、地点、方式等。
5、签名:发函人的姓名、职务等。
6、附件:根据需要附上相关文件、资料等。
四、报告报告是指对某种情况或问题进行系统性整理、分析和阐述的一种文种。
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标题:简洁明了地概括报告的主要内容。
2、报告撰写单位:报告的撰写单位名称、地质、联系方式。
3、撰写人:报告的撰写人姓名、职务等。
4、内容:详细说明报告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
5、结论:对报告进行总结和归纳的部分。
6、附件:根据需要附上相关数据、图表、图片等。
五、请示请示是指向上级或有关部门请示意见或征求批准的一种文种。
请示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发文单位:请示的发布单位名称、地质、联系方式。
常用公文的文种有哪些公文是指由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等向社会公众发布的一种正式文件。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内容,公文可以分为多种文种。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公文文种。
1. 通知通知是一种常见的公文文种,用于向特定对象传达一些重要信息。
通知的特点是简短明了、重点突出,通常包含通知的主题、时间、地点、要求等内容。
2. 通告通告是指政府机关或组织向公众发布一些重要消息或决定的一种公文文种。
通告的内容通常比较正式,具有强制性和公示性。
3. 命令命令是由上级机构、部门或领导向下级机构、部门或人员发布的一种具有强制性要求的公文文种。
命令一般包含指示的内容、执行的时间和要求等。
4. 通报通报是指机关、单位向处所通报有关文件、会议纪要、安排等消息的一种公文文种。
通报通常是将某一事项的情况或决策通知到相关人员,具有一定的信息传递和沟通功能。
5. 决定决定是由具有决策权机关或领导作出的具有约束力的文书,用于解决某个问题或做出某个决策。
决定一般包含决策的原因、目的、内容和执行方式等。
6. 通函通函是指机关、单位与其他机关、单位之间或上下级之间进行书面交流、沟通以及传递意见、建议等的一种公文文种。
通函一般比较正式,内容和格式较为固定。
7. 报告报告是指将某一问题或工作的情况进行详细的陈述和说明的一种公文文种。
报告通常包含问题的背景、分析、解决方案和建议等内容,用于向上级汇报和决策参考。
8. 通知公告通知公告是指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等向公众发布的一种具有广泛宣传作用的公文文种。
通知公告的内容通常是具有一定影响力和敏感性的重要公共事务,如政策、规定、通告等。
以上是一些常用公文的文种,对于了解和使用公文,掌握不同文种的特点和格式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文种,可以更好地达到信息传递和沟通的目的。
公文文种分类及格式文种分类(13种):命令(令)、议案、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根据公文作用划分为:指挥性公文:领导和指挥下级机关工作,颁布法规、规章,具有一定指示性、强制性和约束力。
如命令、决定、批复、下行的意见、指示性通知。
报请性公文:用于汇报工作、请求指示和批准。
如报告、请示、上行的意义议案、求批函。
知照性公文:用于通知事项、通报情况、公布要求。
如公告、通告、通报、事项性通知、告知函。
商洽性公文:机关间联系、商洽工作。
如函、平行的意见。
记录性公文:记载传达会议精神。
如会议纪要。
根据公文传递方向划分为:上行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的发文。
如报告、请示、意见。
下行文:上级机关下达给下属机关,用于隶属关系的上下级之间,上传下达,沟通情况。
如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批复。
平行文:用于不相隶属的机关、同系统平级机关或不同系统的任何机关之间,商洽联络、交流信息。
如议案、平行的意见、函等。
文件处理时限划分为:平件(常规办理)、急件(迅速传递、处理)、特急件(急速传递、随到随办)电报、明电处理时限划分为:平急(常规传递)、加急(3天内传递、办理)、特急(当天内传递、办理)、特提(急速传递、随到随办)文件秘密程度划分为:秘密、机密、绝密标准公文格式包含:版头:红色反线以上部分。
(公文份数序号、保密等级和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等)主体:文件主要部分。
(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单位及日期、印章、附注、附件等)版记:公文末页最下部(抄送机关、印制机关及时间)一、页面设置:(工具栏中点击[文件]—选择[页面设置])页边距(厘米):上3.9,下3.5,左2.9,右2.6方向:纵向纸张(厘米):A4,21×29.7版式(厘米):页眉1.5,页脚2.2文档网络:无网格*其余没有标注均按电脑默认状态二、段落及字体设置:(全选文件再进行设置)段落:(全选文件后右击选择[段落])对齐方式:两端对齐,大纲级别:正文文体缩进:左、右0字符,特殊格式:首行缩进2字符间距:段前、段后0行,行距:固定值28磅字体:(全选文件后右击选择[字体])中文字体:仿宋,西文字体:Times New Roman字形:常规,字号:三号字符间距:缩放100%,间距:标准,位置:标准文字效果:无*其余没有标注均按电脑默认状态三、页码设置:(工具栏中点击[插入]—选择[页码])位置:页面底端(页脚),对齐方式:居中或外侧首码显示页码:勾选格式:数字格式选择[—1—]*页码设置完后,将任意页码数字选取,设置页码字号为:四号,宋体正式文件的页码对齐方式为外侧,汇报材料页码对齐方式为居中红色反线:粗实线,线粗为1mm,长度为156 mm(即图文区宽度,同版心)秘密等级: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公文文种的分类一、公文的概念和分类公文是指政府或机关团体为了办理公务、传达信息或作出决策而制作的文件。
根据其用途和内容的不同,公文可以分为各种不同的文种。
常见的公文文种包括通知、公告、报告、请示、批复、函件等。
二、通知通知是一种常见的公文文种,用于向特定的对象传达重要信息或安排工作。
通知一般包括标题、正文和署名等部分。
标题通常简明扼要地概括通知的主要内容,正文则详细阐述通知的具体事项。
通知的署名一般包括发文单位、日期和签发人等信息。
三、公告公告是一种用于向公众宣布事实或规定的公文文种。
公告的内容通常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需要公众遵守。
公告一般包括标题、正文和公告期限等部分。
公告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公告的主要内容,正文则详细阐述公告的内容和要求。
公告期限指公告的有效期限,公众在该期限内需按公告要求执行。
四、报告报告是一种用于向上级机关或领导汇报工作情况或提出建议的公文文种。
报告一般包括标题、前言、正文和结论等部分。
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报告的主题,前言则介绍报告的目的和背景。
正文是报告的核心部分,详细叙述工作情况或提出建议。
结论则总结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提出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五、请示请示是一种用于向上级机关或领导请示意见或请求批准的公文文种。
请示一般包括标题、正文和请求等部分。
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请示的主题,正文则详细叙述请示的原因和内容。
在请求部分,需明确表达请求的具体事项和理由。
六、批复批复是一种用于对下级机关或个人提出的请示进行审批、答复或决策的公文文种。
批复一般包括标题、正文和答复等部分。
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批复的主题,正文则详细回答请示的内容。
答复部分应明确表达批复的决策或意见。
七、函件函件是一种用于个人或机关之间书信往来的公文文种。
函件一般包括信头、称呼、正文和结尾等部分。
信头包括发信单位、日期、收信单位等信息。
正文则详细表达函件的内容和目的。
结尾部分一般包括祝福语和署名等信息。
公文是政府或机关团体为了办理公务、传达信息或作出决策而制作的文件。
公文文种的15种的概念及适用范围公文是指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团体等依照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定并发出的、具有法律效力、规范性和实施性的书面文件。
下面是公文常见的15种文种及其概念及适用范围:1. 通知:用于通告、转达单一、简短的事项,适用于内部组织的通知、外部对借用、捐赠的通知等。
2. 通报:用于通告、转达具体情况或要求,适用于政府部门对重要事项的通报、要求上报的通报等。
3. 通告:用于公告、宣布社会公众具体事项,适用于政府部门对公众事宜的公告、企事业单位对内部公开事项的公告等。
4. 命令:用于具有强制力的行政规定,适用于政府部门对下级单位的命令、对公众发布重要行政命令等。
5. 通知公告:用于对公众发布事关群众利益的公告,适用于政府部门对公众发布涉及群众利益的公告等。
6. 通告通知:用于内部单位之间沟通、通报、通知事项,适用于组织内部各单位之间的通报、通知等。
7. 通报通知:用于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通报、要求上报情况,适用于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通报、要求上报等。
8. 命令通知:用于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执行命令,适用于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执行的命令、要求上级机关采取行动等。
9. 决定:用于内部机关决策、确定具体事项,适用于机关对内部事务的决定、企事业单位对内部事务的决定等。
10. 请示批复:用于向上级机关请示、申请解决问题,适用于下级机关请示上级机关、企事业单位请示上级单位等。
11. 通报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通报工作情况,适用于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进展、企事业单位向上级单位报告工作情况等。
12. 请示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请示并同时报告工作情况,适用于下级机关需要请示并报告上级机关,企事业单位请示上级机关并同时报告工作情况等。
13. 调查报告:用于调查、研究问题并提出结论、建议,适用于调查研究报告、评估报告等。
14. 意见建议:用于提出意见、建议、反馈意见,适用于对政策、规章制度等提出意见建议、对文件、工作提出反馈意见等。
15个公文文种分类一、公告公告是一种用于向公众或特定群体发布重要信息的公文文种。
公告通常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公开宣布政策、法规、活动等内容,以便于人们了解和遵守。
二、通知通知是一种用于向特定单位或个人传达某项事务的公文文种。
通知通常具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用于组织工作、安排会议、通报事项等情况下。
三、公函公函是一种用于机关之间或机关与个人之间交流的公文文种。
公函一般具有正式性和规范性,用于传递意见、请求、建议等内容。
四、报告报告是一种用于向上级机关或领导汇报工作情况或研究成果的公文文种。
报告通常需要具备严谨的结构和清晰的逻辑,用于提供决策依据或传达信息。
五、请示请示是一种用于向上级机关或领导征求意见或请求批准的公文文种。
请示一般需要对问题进行说明、提出具体的请求,并附上必要的材料或数据。
六、批复批复是一种用于对下级机关或个人提出的请示进行回复和决策的公文文种。
批复通常需要明确回应问题、提出决策,并附上相应的理由和依据。
七、指示指示是一种用于向下级机关或个人下达工作指令或指导的公文文种。
指示需要明确工作要求、内容和时间,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八、函电函电是一种用于机关之间或机关与个人之间书信形式的公文文种。
函电一般比较灵活和亲切,用于传递问候、感谢、邀请等内容。
九、备忘录备忘录是一种用于机关内部或单位内部传达工作事项或提醒事项的公文文种。
备忘录通常具有简洁明了的特点,用于提醒和协调工作。
十、议案议案是一种用于会议上提出讨论或决策的公文文种。
议案通常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并在会议上进行讨论和表决。
十一、决议决议是一种用于会议上通过讨论、投票等方式做出决策的公文文种。
决议需要明确问题、提出决策结果,并记录相关的讨论和表决情况。
十二、公报公报是一种用于向公众或特定群体发布重要信息和数据的公文文种。
公报通常需要具备权威性和可信度,用于传递统计数据、研究成果等内容。
十三、公约公约是一种用于机关之间或国家之间达成协议或约定的公文文种。
公文文种的15种分类
一、政府公文文种:
1、决定:指政府机关发出的具有约束力的决定性文件。
2、公告:指政府机关发出的具有普遍约束性的文件。
3、命令:指由政府机关给予受令个人或者组织的正式文件。
4、决议:指政府机关内部会议决定的文件。
5、意见:指政府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给出的表态文件。
6、报告:指政府机关、行政机关或者科学研究机构在研究分析后发出的具有专业性的文件。
7、函:指政府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给下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发出的正式交涉文件。
8、批复:指政府机关、行政机关给下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正式回复文件。
9、指示:指政府机关、行政机关给予他们的工作人员的正式指示文件。
10、申请:指个人或者组织提出要求或请求政府机关或行政机关给予答复的文件。
11、答复:指政府机关、行政机关对申请者的回复文件。
12、报道:指政府机关、行政机关对已发生的事件的详细描述文件。
13、计划:指政府机关、行政机关给予下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计划
性文件。
14、审批:指政府机关、行政机关给予企事业单位、个人等审批文件。
15、公示:指政府机关、行政机关发布的具有普遍性、全面性的文件。
常用的公文文种及其分类
依据国务院2000年8月20日发布、200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的规定,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主要有十三类:
(1)命令(令)。
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2)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3)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4)通告。
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5)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6)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7)议案。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8)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9)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10)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11)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12)函。
适用于不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13)会议纪要。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文书处理、收发登记、分类归档、保存查阅的方便,又常常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标准对行政公文进行如下分类:
(一)按行政公文的来源划分:凡是其他机关发送来的公文,对于受文单位来说,叫做收文;凡是本机关发出去的公文,都叫发文。
只发给本机关所属部门和成员的公文,称为内部公文;由本机关发给其他机关的公文,称为对外公文。
(二)按行文关系和运行方向划分,下级机关向上级领导机关的发文,叫上行文;领导机关向下级机关的发文,叫下行文;平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来往的公文,叫平行文。
在学习中应注意的是,这种分法会出现兼类。
如函,既可以上行,又可以平行、下行,这就需根据函件的具体内容和实际的发往方向加以确定。
(三)按内容特点和作用来划分,用来领导和指挥工作,并具有一定指示性、法规性和约束力的公文,叫指挥性公文;用来通知事项、通报情况、公布要求的公文,叫知照性公文;用来报告工作、请求批准、答复要求的公文,叫报告批复性公文;用来联系商洽工作、记录传达会议精神的公文叫商洽、传达性公文。
(四)按公文的机密程度(密级)划分,可分为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一般公文。
(五)按公文的紧急程度划分,可分为特急公文、急件公文、平件公文(即常规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