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书法第7课单人旁与双人旁西泠印社版
- 格式:pptx
- 大小:38.72 MB
- 文档页数:25
第一课摹帖与临帖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写好毛笔字的意义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2、掌握不同方位的占格及写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书法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写法技巧、占格,并将它们写美观。
教学过程一、师讲解示范我国教育学家、文字学家、诗人郭沫若早就在1962年指出:“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
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
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
”大书法家沈尹默说:“练字不但对身体有好处,而且可以养成善于观察、考虑、处理事务的敏锐和宁静的头脑。
”他们两位都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他们的话,是一生学字的经验总结,很有道理。
练一手潇洒漂亮的字,塑一张高素质第二脸孔;练一手潇洒漂亮的字,增一份赢得成功的自信。
你想用潇洒漂亮的字,来装点你美好的人生吗?那就赶快行动起来,坚持不懈,刻苦努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你一定会取得成功的!二、根据教学经验,采用以下学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临帖和摹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要坚定不移。
(1)摹帖是临摹的初级阶段,摹帖,就是把薄纸蒙在帖上,直接描画,如同描红,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字形结构。
它有四种基本方法:一种是“仿影”,就是用透明的纸蒙在范本上,按照透现出来的字迹去摹写。
一次摹不象,再用纸蒙在字帖上摹它十次八次,直到对点画有所领悟为止。
一种是“描红”,就是将刷印出来的红字,用笔墨填满,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初学毛笔字的小学生。
一种是“单钩”,就是用透明的纸蒙在范本上,用笔勾出笔画的中锋行笔路线。
一种是“双钩”,就是用透明的纸蒙在范本上,用笔把字的外形轮廓勾勒出来。
线条必须勾在笔画边缘上。
(2)临帖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去写,是临摹的高级阶段。
它有三种基本方法:一种是“对临格”,就是依据印有某种格子的字帖,在印有同样格子的纸上对照临写。
《双人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双人旁这个偏旁的书写要领;2.了解带这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3.写好例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二、重难点:双人旁的写法和在合体字中的运用特点.三、学情分析:在电脑日益普及的今天,孩子写一手好字还是十分必要的,98.2%的家长认为小学是学生习字最重要的阶段。
65.4%的家长认为自己小孩的执笔姿势不好,只有30.7的家长多次对孩子的写字姿势、方法进行指导。
据统计学生执笔姿势和坐姿错误率高达74.3%和57.9%,学生错误执笔姿势和坐姿的主要表现形式依次是手指屈卷掌心、执笔太低、手指抓抱笔杆、手腕扭曲、执笔太竖、头趴太低、身体离桌子太近、学生执笔的错误和坐姿表现形式往往不是单一出现的,而是几种一起出现的。
这说明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没有注重写字姿势的教育,没有一贯的要求去指导学生的执笔坐姿。
而学生由于要写大量的作业,为了追求速度,无暇顾及写字姿势正确与否,以致有些正确的姿势也开始慢慢变型,要纠正这一错误是很困难的。
这时教师应强化这方面的训练,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写字的姿势,让学生记住顺口溜,头正,肩平,臂张,脚分开,“三个一”要求记心上。
这里的“三个一”是指笔尖离手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子离桌一拳。
利用教学课件让学生对照检查自己的姿势,逐渐形成习惯。
正确的姿势一旦形成,会使学生受益一生。
开展在校“天天练字10分钟活动”,写字课加强训练,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正确的执笔与书写姿势。
同时,学生也做到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用认真的态度去练字,使学生能树立“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年级上册书法说课稿-1.单人旁与双人旁|苏少版1.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如下:1.了解和学习单人旁和双人旁的书写方法;2.掌握基础的书写技巧;3.发扬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爱好。
2. 课程内容2.1 单人旁的书写方法单人旁是指出现在左侧的旁边只有一个笔画的汉字部首。
例如:“十+‘田’=‘甲’”,“木+‘倒’=‘板’”等等。
本节课的重点是介绍单人旁的书写方法。
2.1.1 单人旁的起笔单人旁的起笔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起笔必须准确无误;2.起笔应当自然顺畅。
2.1.2 单人旁的收笔单人旁的收笔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收笔要正确;2.收笔要有力度。
2.2 双人旁的书写方法双人旁是指出现在左侧的旁边有两个笔画的汉字部首。
例如:“亻+‘叟’=‘老’”,“鱼+‘干’=‘鲁’”等等。
本节课的重点是介绍双人旁的书写方法。
2.2.1 双人旁的起笔双人旁的起笔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起笔必须准确无误;2.起笔应当自然顺畅。
2.2.2 双人旁的收笔双人旁的收笔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收笔要正确;2.收笔要有力度。
2.3 书写技巧除了介绍单人旁和双人旁的书写方法外,本节课还要介绍一些书写技巧,如按照字形结构分段,提高字的壮丽气象,调整字形结构等等。
3. 教学方法本节课程采用“展示讲解+示范引导+教师点评+学生练习”四个步骤的教学方法。
具体实现步骤如下:1.教师首先进行单人旁和双人旁的书写方法的展示和讲解;2.接着进行示范引导;3.学生练习书写单人旁和双人旁并进行互相点评;4.最后进行教师点评并进行答疑解惑。
4. 教学流程本节课程的教学流程如下:1.引入;2.展示讲解单人旁和双人旁的书写方法;3.进行示范引导;4.学生练习书写单人旁和双人旁;5.学生互相点评并进行教师点评;6.答疑解惑;7.作业布置。
5. 效果评价评价方法:1.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书写情况进行初步评价;2.通过学生作业的情况进行深入评价。
四年级上册书法书内容一、笔画部分。
1. 横画。
- 长横:起笔稍重,行笔平稳,收笔略顿回锋。
如“一”字,长横在字中起着平衡稳定的作用。
- 短横:起笔轻,行笔较短,收笔利落。
像“二”字中的短横,短横的形态较为短小精悍。
2. 竖画。
- 垂露竖:起笔稍重,垂直向下行笔,收笔时向下顿笔回锋,形状如同垂着的露珠。
“木”字中的竖画就是垂露竖。
- 悬针竖:起笔重,垂直向下行笔,收笔出锋,像悬着的针。
“中”字中间的竖画为悬针竖。
3. 撇画。
- 长撇:起笔稍重,向左下方行笔,行笔过程逐渐变细,收笔出锋。
“人”字的撇画就是长撇,它使字的形态舒展。
- 短撇:起笔重,向左下方快速撇出,笔画较短。
“千”字的第一笔为短撇。
4. 捺画。
- 斜捺:起笔轻,向右下方行笔,行笔过程逐渐加重,捺脚处顿笔出锋。
“大”字的捺画为斜捺,捺画能增加字的稳定性和美感。
- 平捺:起笔稍轻,向右行笔过程中逐渐加重,捺脚较长且平。
“之”字的捺画是平捺。
二、部首部分。
1. 单人旁(亻)- 先写撇画,撇画要写得直而有力,然后写竖画,竖画要垂直。
单人旁在字中一般占三分之一的宽度。
例如“他”字,单人旁的写法对整个字的结构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2. 双人旁(彳)- 第一撇较短,第二撇稍长且起笔在第一撇下方,竖画垂直。
双人旁的字多与行走、行动有关,如“行”字,双人旁的形态要写得紧凑且有节奏感。
3. 三点水(氵)- 第一点为右点,第二点稍向左,第三点为提点,三点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且呈弧形排列。
像“江”字,三点水的写法要流畅自然,体现出一种灵动的美感。
4. 木字旁(木)- 横画较短,竖画垂直且为垂露竖,撇画和捺画变为左点和右点。
在“树”字中,木字旁要写得窄一些,以便与右边的部分相协调。
三、汉字结构部分。
1. 上下结构。
- 上宽下窄型:如“字”字,上面的宝盖头要写得宽一些,能够覆盖住下面的“子”字,使整个字看起来重心稳定。
- 上窄下宽型:像“泉”字,上面的“白”较窄,下面的“水”字部分较宽,书写时要注意上下部分的比例协调。
西泠版四年级书法上册《第7课单人旁与双人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单人旁与双人旁的书写方法和结构特点,能正确书写并运用到实际作品当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单人旁与双人旁的书写方法和结构特点。
2. 单人旁与双人旁在字中的应用。
3. 书写单人旁与双人旁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单人旁与双人旁的书写方法和结构特点。
2. 教学难点:单人旁与双人旁在字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书法的基本笔画,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单人旁与双人旁的书写方法和结构特点(1)单人旁的书写方法和结构特点a. 讲解单人旁的基本形态和书写顺序。
b. 展示单人旁的例字,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单人旁的结构特点。
c. 强调单人旁书写时的注意事项。
(2)双人旁的书写方法和结构特点a. 讲解双人旁的基本形态和书写顺序。
b. 展示双人旁的例字,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双人旁的结构特点。
c. 强调双人旁书写时的注意事项。
3. 练习书写单人旁与双人旁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书写单人旁与双人旁,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 展示作品,评价与总结(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
(3)教师针对学生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单人旁与双人旁的书写方法和结构特点。
五、作业布置1. 书写单人旁与双人旁各10个。
2. 观察并分析单人旁与双人旁在字中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评价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单人旁与双人旁的书写方法和结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们的错误,提高他们的书写水平。
《双人旁》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时的学习主题是“小学书法课程《双人旁》”。
我们将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双人旁的基本写法,理解其结构特点和书写要领,为后续的书法学习和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双人旁的构造,了解其书写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并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包含双人旁的汉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模仿、练习等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书写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培养其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以及欣赏书法的审美能力。
三、评价任务1. 观察评价:评价学生对双人旁构造的观察能力,是否能准确指出其结构特点。
2. 书写评价:评价学生的书写技能,包括笔画的顺序、力度和结构是否正确。
3. 创作评价:通过学生创作的作品,评价其对双人旁书写规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优美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激发其学习兴趣。
向学生介绍双人旁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新课讲解:教师通过示范书写,详细讲解双人旁的构造、笔画顺序和书写要领。
强调笔画的力度和书写的节奏。
3. 学生练习: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在书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5. 作品展示:每组选派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双人旁书写规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作业:布置相应的练习作业,包括书写含有双人旁的汉字,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并家长签字监督。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反思本课时的教学过程,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2. 学生反思: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以便于今后的学习和提高。
七、教学资源与支持1. 教学课件:包含双人旁的构造、书写规则和示范视频等。
7、《单人旁与双人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颜真卿的书法风格与认识单人旁和双人旁形态特征并掌握其写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要领图解、观看范字书写视频、尝试练习、小组讨论等方法,逐步学会书写“使、行”二例字,掌握单人旁与双人旁的写法规律。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力求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分析:1、教材编写分析《单人旁与双人旁》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7课。
本课板块包括“要领图解、我来动笔、练一练、比一比、临习指导和知识链接”六个部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讨论和练习“使、化、行、得”等字用正确的笔法平稳的写在米字格中间。
2、重点难点分析重点:掌握单人旁与双人旁的写法,以及结字的变化规律难点:单人旁与双人旁形态在不同字中写法有所不同。
3、学情分析在书法教学中我们应该紧紧抓住书法艺术这种“美”的东西,让学生在品美中产生兴趣,培养审美,只有知道美,才可以完美人格,提升人文素养。
罗丹说:“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所以把培养发现美的眼睛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是非常紧迫的!教具准备: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视频展台等。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单元。
(板书课题:13、单人旁与双人旁)首先,我们来欣赏一段碑帖,这是唐朝名臣、杰出书法家颜真卿的《多宝塔碑》,该碑帖工整规范,用笔一丝不苟,是后人初学楷书的极佳范本.(1)初步赏析颜真卿书法风格(通过出示图版,引导学生分析颜真卿的书法风格,再通过了解猜出颜真卿的字)(2)汉字的美在哪里?这么美的汉字该体现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说一说、议一议。
二、学习新知1、根据猜字谜游戏来进一步领悟图解,感受新知(1)、单人旁先写平撇,再写竖,撇画藏起尖收,竖画露起圆收。
教师示范,边示范边讲解写法要领,接着再写一个悬针竖,同学们在米字格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点评(2)双人旁先写两撇,再写竖,两撇藏起尖收,竖画回锋方收。
双人旁形态瘦长。
教师示范后,尝试让学生在投影仪上展示书写,先自评再让学生互评,指出双人旁的写法要领,同学们在米字格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双人旁》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双人旁的写法,了解其特点和变化。
2. 能够正确运用双人旁,写出流畅、美观的汉字。
3. 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双人旁的写法,能够正确运用双人旁。
2. 难点:在实践中不断练习,逐步提高书写水平。
三、教学准备:1. 准备黑板、粉笔、墨汁、毛毡等书法教学用品。
2. 制作PPT,展示双人旁的写法及例字。
3. 搜集一些与双人旁相关的书法名家的介绍和作品,以便拓展学生知识面。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参观一个特别的景点,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名字叫“双人旁”。
2. 板书“双人旁”并引导学生观察写法。
(二)观察了解1. “双人旁”有什么特点?如何书写?观察、思考。
2. 展示书写过程,板书示范,引导学生描红。
3. 请个别学生尝试临摹,老师点评。
(三)感受发现1.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汉字“行”“徐”的写法,并谈谈发现了什么。
2. 引导学生思考“双人旁”的来源及意义。
3. 请学生代表发言,老师小结。
(四)知识拓展1. 汉字“交”、“得”中的“双人旁”有哪些特点?书写注意事项。
2. “双人旁”的字很多,比如“徒”“从”“待”“行”“徐”等,同学们课后可以搜集一些带有“双人旁”的汉字,看看它们在组词中的运用。
3. 推荐学生课外阅读《汉字的故事》等书籍,了解更多有趣的汉字知识。
(五)课堂小结1. 老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双人旁”的写法及意义。
2. 表扬临摹认真的同学,鼓励有进步的同学。
(六)布置作业1. 课后练习书写“双人旁”的汉字,加深印象。
2. 请同学们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今天所学的“双人旁”的知识,并请家长给予评价。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双人旁的写法,能正确运用在汉字中。
2. 能正确区分左右双人字的不同写法。
3. 提高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双人旁的写法,能正确运用到实际书写中。
第一课摹帖与临帖[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写好毛笔字的意义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2、掌握不同方位的占格及写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书法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写法技巧、占格,并将它们写美观。
[教学过程]一、师讲解示范我国教育学家、文字学家、诗人郭沫若早就在1962年指出:“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
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
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
”大书法家沈尹默说:“练字不但对身体有好处,而且可以养成善于观察、考虑、处理事务的敏锐和宁静的头脑。
”他们两位都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他们的话,是一生学字的经验总结,很有道理。
练一手潇洒漂亮的字,塑一张高素质第二脸孔;练一手潇洒漂亮的字,增一份赢得成功的自信。
你想用潇洒漂亮的字,来装点你美好的人生吗?那就赶快行动起来,坚持不懈,刻苦努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你一定会取得成功的!二、根据教学经验,采用以下学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临帖和摹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要坚定不移。
(1)摹帖是临摹的初级阶段,摹帖,就是把薄纸蒙在帖上,直接描画,如同描红,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字形结构。
它有四种基本方法:一种是“仿影”,就是用透明的纸蒙在范本上,按照透现出来的字迹去摹写。
一次摹不象,再用纸蒙在字帖上摹它十次八次,直到对点画有所领悟为止。
一种是“描红”,就是将刷印出来的红字,用笔墨填满,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初学毛笔字的小学生。
一种是“单钩”,就是用透明的纸蒙在范本上,用笔勾出笔画的中锋行笔路线。
一种是“双钩”,就是用透明的纸蒙在范本上,用笔把字的外形轮廓勾勒出来。
线条必须勾在笔画边缘上。
(2)临帖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去写,是临摹的高级阶段。
它有三种基本方法:一种是“对临格”,就是依据印有某种格子的字帖,在印有同样格子的纸上对照临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