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我会编加法应用题》
- 格式:doc
- 大小:138.50 KB
- 文档页数:4
2020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活动《我会编加法应用题》_03文
档
EDUCATION WORD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活动《我会编加法应用题》_03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我会编应用题》1.教学目标•能够编出简单的应用题,并解决对应问题。
•理解应用题的意义和作用,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应用题的意义和作用。
•启发幼儿发散思维,能够编出应用题。
3.教学难点•激发幼儿对应用题的兴趣。
•让幼儿逐渐适应编应用题的思维模式。
4.教学环节4.1 课前导入4.1.1 学前调查在上课前,老师可以提前做一个学前调查,了解孩子们对应用题的认知程度。
可以让孩子们口述或画出一些自己遇到过或听说过的实际问题,引导孩子们想一想,这些问题要用什么方法才能解决。
4.1.2 游戏引入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或玩具,先让孩子们观察游戏或玩具的具体情况,然后提出问题,让孩子们进行解答。
例如:•问题一:老师给出两个玩具球,一个是红球,另一个是蓝球。
如果把两个球放在一起,它们的颜色是什么?•问题二:老师给出一个盒子,里面装了十个小球,有三个是蓝色的,剩下的都是红色的。
请问蓝色小球的比例是多少?4.2 执行动作让孩子们自己想不同的实际问题,并编出应用题,解决问题。
老师可以引导孩子进行简单的分类,让孩子们思考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设置不同的算式。
4.2.1 认识应用题的类型•加减法•比例问题•等量代换•块数问题•时长问题老师可以通过谈论这五类应用题,帮助幼儿理解应用题的种类和具体例子,以及对应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
4.2.2 给出案例,帮助幼儿编写应用题老师可以提供一些个别或共同案例,让孩子们自己试着写出具有实践意义的应用题。
例如:一个小朋友要送四个朋友不同的礼物,一共有五种礼物可选,请问这个小朋友有多少种不同的送礼方式?4.2.3 孩子们互相出题,并相互解答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们分组互相讲解、出题和解答,让孩子们互相学习和交流。
这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知识,还可以培养孩子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4.3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总结体验。
幼儿园大班《我会编应用题》教案活动目标:1.能运用已有的编加法应用题的经验,口头编出得数为6以内的减法应用题,并列出算式。
2.在尝试编混合加减法的过程中,提高思维敏捷性,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活动准备:课件;编题卡片;PPT。
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拍手游戏师:我来问,你来答,小结:嗯,小朋友们都很聪明,那老师就要来考考大家了,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很厉害。
二、复习引入,巩固经验师:上次我们已经学会编加法应用题了,你们还记不记得啊?恩,那老师要来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知道。
1.出示课件(辣椒树)小朋友们观察一下,图片上有什么呀?现在请你们看着图片,想一想之前我们是怎么编应用题的,谁来试试?算式:3+2=5小结:辣椒树上又长出了2个辣椒,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
三、尝试编题,列出算式1.(出示课件)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图片上有什么呀?(5个萝卜)(点击课件)现在图片上有什么不一样呢?(只有2个萝卜了),哪个宝宝能试着来编一个应用题呢?算式:5-3=22.出示课件(黄瓜),编应用题,列出算式。
(3-2=1)3.最后我们来看一看这是什么?(番茄),谁来编一编?(6-4=2)小结:小朋友,我们发现,数量比原来的变少了,我们就可以用减法。
四、自主选择,合作编题1.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些编题卡片,请你们两个小朋友一组选择一份编题卡。
互相说一说自己编的应用题。
别忘了把算式写出来。
2.分享交流。
3.集体验证。
五、讨论质疑1.出示两种不同的蔬菜,尝试让幼儿编应用题。
2.讨论:怎么编减法应用题?。
大班数学活动《我会编加法应用题》活动目标:1.能根据范例,知道加法应用题讲一件事,说两个数字,问一个问题。
2.能看图片,初步学会仿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活动准备:课件、图片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拍手游戏:老师说:“小朋友,我问你,3可以分成1和?”生答:“3可以分成1和2”老师接着问:“1+2=?”生答:“1+2=3”老师问:“4可以分成2和?”生答:“4可以分成2和2”老师问:“2+2=?”生答:“2+2=4”二、谈话引入:1.老师碰到一个中班的小朋友,他有一道难题解决不了,想请咱们班的小朋友帮帮他,你们愿意吗?出示例题:草地上有2只小猫,又来了1只小猫,一共有几只小猫?小朋友帮中班的小同学解决了难题,他一定会很高兴的。
2.师问:刚才这道题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我们几个数字?还问了什么问题?生答:讲了小鸡这件事,告诉我们2和1两个数字,问题是:一共有几只鸡?师问:那怎样用算式来表示呢?(2+1=3)那么2代表什么?1代表什么?3又代表什么?(出示课件)3.师:刚才的.活动中,有一件事情,两个数字,一个问题,这个活动叫编应用题。
也就是说,应用题的结构包括:说一件事情,有2个数字,还要提一个问题。
(出示纸卡)三、看图编应用题:1.师:再来看一组图片,请你们观察图上的内容,并把它编成一道应用题。
树上有1只小鸟,又飞来2只小鸟,请小朋友们提出一个问题(一共有几只小鸟?)幼儿说出后,把应用题再读一遍,加深印象。
2.再出示一组图片,老师和幼儿一起编应用题。
河里有2条小鱼,又游来2条小鱼,一共有几条小鱼?幼儿重复读应用题,加深对其结构的认识。
四、分组练习:每组发一张图片,请各组讨论后,派一名代表编题念给大家听,老师给予指导,然后请全体幼儿读应用题。
五、游戏:击鼓传花。
六、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片,下课后我们把它们都编出来,好吗?(结束)。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大班数学活动《我会编加法应用题》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Large-scale mathematics activity "I will edit the application ofaddition"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幼儿园编订:FoonShion教育大班数学活动《我会编加法应用题》活动目标:1.能根据范例,知道加法应用题讲一件事,说两个数字,问一个问题。
2.能看图片,初步学会仿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活动准备:课件、图片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拍手游戏:老师说:“小朋友,我问你,3可以分成1和?”生答:“3可以分成1和2”老师接着问:“1+2=?”生答:“1+2=3”老师问:“4可以分成2和?”生答:“4可以分成2和2”老师问:“2+2=?”生答:“2+2=4”二、谈话引入:1.老师碰到一个中班的小朋友,他有一道难题解决不了,想请咱们班的小朋友帮帮他,你们愿意吗?出示例题:草地上有2只小猫,又来了1只小猫,一共有几只小猫?小朋友帮中班的小同学解决了难题,他一定会很高兴的。
2.师问:刚才这道题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我们几个数字?还问了什么问题?生答:讲了小鸡这件事,告诉我们2和1两个数字,问题是:一共有几只鸡?师问:那怎样用算式来表示呢?(2+1=3)那么2代表什么?1代表什么?3又代表什么?(出示课件)3.师:刚才的活动中,有一件事情,两个数字,一个问题,这个活动叫编应用题。
也就是说,应用题的结构包括:说一件事情,有2个数字,还要提一个问题。
(出示纸卡)三、看图编应用题:1.师:再来看一组图片,请你们观察图上的内容,并把它编成一道应用题。
树上有1只小鸟,又飞来2只小鸟,请小朋友们提出一个问题(一共有几只小鸟?)幼儿说出后,把应用题再读一遍,加深印象。
2.再出示一组图片,老师和幼儿一起编应用题。
河里有2条小鱼,又游来2条小鱼,一共有几条小鱼?幼儿重复读应用题,加深对其结构的认识。
幼儿园大班我会编应用题数学活动教案(通用6篇)幼儿园大班我会编应用题数学活动篇1活动目标:了解自编应用题必须有两个数和一个问题,能编出7以内的数的应用题并说出算式。
体验创编过程的成功与快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PPT活动过程:1.师:(出示PPT)我们先来复习一下7的分合式有哪些,请小朋友来说一下。
2.现在,谁能根据7可以分成1合6来列算式,提醒一下,这个分合式可以列出4个算式哦!1+6=7,6+1=7:;7-1=6,7-6=1。
小结:对于加法来说,小的+小的=大的;对于减法来说,大的-小的,对应的那个数就是答案。
(出示第二张PPT),请小朋友来看一下,你看到了什么?Eg:草地上有1只黄色的蝴蝶,又来了6只粉色的蝴蝶,现在一共有几只蝴蝶?你还能说出其他的应用题吗?有关心弟弟妹妹的情感,能自己设计、制作小礼品。
(提示,加法两个,减法两个。
)、经过第一个的练习,谁能自己说出这一个。
Eg:草地上有5只灰色的兔子,又来了2只白色的兔子,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兔子?列算式,5+2=7(根据上一个练习,同样请小朋友说出剩余的3个应用题)(出示PPt3)刚才小朋友说的都很好,那现在来看这一个,会的举手。
活动延伸:(PPt4)来看图,谁能根据这个图编出更多的应用题,列出更多的算式。
(根据:树上树下;鸟的大小;尾巴的方向)活动反思: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用题”相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较为难理解又难掌握的领域,如何让幼儿们在提倡的“玩中学”这一模式中掌握知识点呢?我将此作为本次课堂设计的一个难点。
以动画人物的`形象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随着喜爱的动画人物进入我所创设的环境中,让幼儿们在与动画人物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性的学习。
在编应用题时,小朋友基本能大声的来编,可能是父母在场的关系,小朋友积极举手,认真的投入到活动中。
在数学练习时,父母们都走去看自己的宝宝做练习,这个环节有点乱,可是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所以这个环节在父母们的一起参与下结束了。
大班数学《自编加法应用题创编》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如何自编加法应用题;2.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巩固学生对加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1.白板、黑板、彩笔、粉笔;2.作业本、笔。
授课过程步骤一:引入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你们小学一年级学过加法,现在有什么应用问题能用加法解决呢?教师可以上板书问题,进行示范,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步骤二:概念讲解教师可以对加法的相关概念进行简单地回忆和讲解,包括加法的定义、加法的性质、加法的应用等等。
步骤三:示例分析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简单的加法应用题,进行示例分析。
例如:一根绳子有14厘米长,另一根比第一根长2倍。
它有多长?众所周知,计算绳子的长度需要测量长度,而测量长度需要使用的工具是卷尺。
在这里,我们不用卷尺(测量长度),而是用加法(计算长度)。
更为精确地说,我们需要将第一根绳子的长度加上比第一根绳子长的2倍的长度。
这可以表示为:14 + 2 × 14 = 42(厘米)。
所以,第二根绳子长42厘米。
步骤四:让学生创造自己的加法应用题在学生掌握概念和示例分析之后,让每个学生自己编写一个加法应用题目。
这个问题应该具有以下特点:1.真实性:问题应该和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让学生感到问题的真实性;2.适度难度:问题的难度要适中,不宜过于简单或过于繁杂;3.条理清楚:问题描述应该清晰明了,让学生简单易懂。
步骤五:学生上台发表自己的题目每个学生可以上台发表自己编写的加法应用题。
学生可以用简介的语言描述问题,参考第三步的示例分析进行讲解。
在每个问题后,让其他学生互相回答,讨论答案的正确性。
步骤六:课堂总结在教学结束之前,教师可以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记忆加法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总结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也有着积极的帮助。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我会编应用题》教学目标1.了解应用题的概念及特点;2.掌握编写应用题的方法;3.学会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编写应用题的方法;2.让幼儿能够理解应用题的概念及特点。
教学难点1.引导幼儿独立思考,并帮助幼儿理解问题;2.给予幼儿针对性的指导。
教学准备1.白板、黑板和书写工具;2.数学工具:计算板、计算器等;3.几个幼儿的日常物品:书包、水杯、文具盒等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老师与幼儿们谈论日常生活当中会遇到的问题,例如:•小明家里是一家三口,早餐一般吃两个鸡蛋,平均每周吃掉了多少颗鸡蛋?•小花的爸爸每天早晨带3个橘子到公司,一个月用了多少个橘子?•现在是下午4点,再等1个半小时就是晚上6点了,你的妈妈想在晚餐前给你做一个小时的作业,你需要在几点钟开始?•今天小明送给小花一箱苹果,里面有20个苹果,小明又把其中10个苹果送给了小红,现在小明和小花分别有几个苹果?2. 示范解题老师在黑板上呈现问题并进行解答,并且引导幼儿们思考:•怎么算出总数?•有哪些线索可以得到答案?•怎么样记录数据可避免答案错乱?3. 让幼儿们自己编写应用题在导师的指引下,幼儿们开始编写自己的应用题。
老师能够给予幼儿一些提示:•让幼儿提供一些数字和数量,例如:3个人、2个小球、5个玩具等;•帮助幼儿认识长度的单位,例如:公里、米等;•能够把问题变成更加直观的图形引导幼儿思考。
4. 学生演示和点评老师让幼儿们一个一个上台讲述自己的问题,然后其他的幼儿可以进行点评。
老师需要注意:•点评时要注意言辞委婉;•非常感谢学生的分享,及时给予赞扬;•在给予比较以前,要先询问学生是否同意参加比较。
5. 总结老师在黑板上呈现制定好的重点知识,也可以让幼儿们记录下便于日后查阅。
教学反思1.老师在课中的角色,能够不再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老师,而是变成一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学习的导师;2.整堂课并不是让幼儿们简单地掌握应用题的概念和方法,而是让他们在问题中把思路铺展开来,从而形成思考和认知上的逐渐建立。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编加减法应用题》教学背景本次教学是面向大班三年级学生,教学课题为“编加减法应用题”。
此课题是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学习了加法和减法后进一步的扩展运用,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必修课。
教学目标1.掌握编加减法的基本方法;2.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掌握的加减法知识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复习加减法的基础知识首先,对加法和减法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加深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重点让学生掌握进位和借位的方法,并把基础知识扩展到实际应用中。
2. 加减法应用题的编制1.每个学生自己编一个简单的实际应用题,包含加减法运算;2.学生组成小组,互相交换应用题,对对方编制的应用题进行审阅和加工;3.将加工完成的应用题在小组内交流,让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答题,以此提高学生的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 计算与解释在此环节中,老师将会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答。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这些问题进行计算,并互相讨论解决方法。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老师的讲授,教导学生加减法的基础知识以及实际应用的方法;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知识,并能够理解和解决各种问题;3.解释法: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理解和解释所得到的解答,增强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评估1.小组讨论所编制的应用题;2.演示几个学生计算和解释;3.提出针对性建议,供学生参考。
教学延伸在教学结束后,可以按以下方式进行延伸教学:1.自主编写应用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2.通过新的应用题,加深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和应用,并进一步提升计算能力;3.选择适当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
总结“编加减法应用题”的教学课程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丰富的学习资料。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加强实际应用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和原理。
学生们可以通过扩展应用题,不断挑战自己,提高计算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班数学活动:《我会编加法应用题》
大班数学活动《我会编加法应用题》
活动目标:
.能根据范例,知道加法应用题讲一件事,说两个数字,问一个问题。
2.能看图片,初步学会仿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拍手游戏:
老师说:“小朋友,我问你,3可以分成1和?”
生答:“3可以分成1和2”
老师接着问:“1+2=?”
生答:“1+2=3”
老师问:“4可以分成2和?”
生答:“4可以分成2和2”
老师问:“2+2=?”
生答:“2+2=4”
二、谈话引入:
.老师碰到一个中班的小朋友,他有一道难题解决不了,想请咱们班的小朋友帮帮他,你们愿意吗?
出示例题:草地上有2只小猫,又来了1只小猫,一共有几只小猫?
小朋友帮中班的小同学解决了难题,他一定会很高兴的。
2.师问:刚才这道题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我们几个数字?还问了什么问题?
生答:讲了小鸡这件事,告诉我们2和1两个数字,问题是:一共有几只鸡?
师问:那怎样用算式来表示呢?(2+1=3)那么2代表什么?1代表什么?3又代表什么?
(出示)
3.师:刚才的活动中,有一件事情,
两个数字,一个问题,这个活动叫编应用题。
也就是说,应用题的结构包括:说一件事情,有2个数字,还要提一个问题。
(出示纸卡)
三、看图编应用题:
.师:再来看一组图片,请你们观察图上的内容,并把它编成一道应用题。
树上有1只小鸟,又飞来2只小鸟,请小朋友们提出一个问题(一共有几只小鸟?)
幼儿说出后,把应用题再读一遍,加深印象。
2.再出示一组图片,老师和幼儿一起编应用题。
河里有2条小鱼,又游来2条小鱼,一共有几条小鱼?
幼儿重复读应用题,加深对其结构的认识。
四、分组练习:
每组发一张图片,请各组讨论后,派一名代表编题念给大家听,老师给予指导,然后请全体幼儿读应用题。
五、游戏:击鼓传花。
六、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片,下课后我们把它们都编出来,好吗?(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