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语音通信用传声器和耳机测量方法》(送审稿)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5
1.目的:确保耳机外观和性能符合公司产品质量的要求,保证耳机的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机乐堂品牌麦克风检验。
3.术语和定义:3.1 缺陷定义:致命缺陷:产品存在对使用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缺陷。
重缺陷:产品存在使用会严重影响功能、性能,为重缺陷;轻缺陷:上述缺陷以外的其它不会影响功能、性能,产品使用的轻缺陷。
4..抽样标准:根据MIL-STD-105E《逐批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II级一次抽样标准对来料进行抽检,接受质量限为:致命缺陷(CRI):AC=0 重缺陷(Major): AQL 0.65 轻缺陷(Minor): AQL 1.5.5.检验项目与标准:5.1检验条件距离:人眼与被测物表面的距离为300 mm ~ 350 mm。
时间:每件检查总时间不超过10s。
位置:检视面与桌面成45_。
上下左右各转动90_(保证各个面的缺陷均能被看到),前后翻转。
照明:100W冷白荧光灯,光源距被测物表面500 mm~550mm ,(照度达600 Lux~800Lux)。
检验员视力:裸视或矫正视力在1.0以上,且不可有色盲。
5.2检验工具5.2.1卡尺(0.02mm),百分尺(0.01mm ),测厚规<厚度尺>(0.01mm),投影仪5.2.2 硬度测试仪,RCA耐磨仪器、恒温恒湿箱等5.3包装检验5.4外观检验1.1.1塑胶产品缺陷定义1.1.1.1熔接线:指成形时树脂的两条流线不能够完全融合时形成的线状的线条;1.1.1.2云雾状:指透明的塑胶内部或表面出现的不是很清晰的云雾状的现象;1.1.1.3银丝:成形时树脂内的水蒸气,气体等有流入过模腔内的痕迹成银状呈现在制品表面;1.1.1.4发白:塑胶制品上有因施加有变曲的物理力量而导致变白的现象;1.1.1.5顶白/顶凸:由于塑料件的包紧力大,顶杆区域受到强大的顶出力所产生的白印或凸起;1.1.1.6拉白:成型品脱模时,由于钩料杆的拉力大于顶料杆的顶出力,而使某部位所产生的白;1.1.1.7裂纹:指制品的表面或内部出现极细微的裂纹的现象;1.1.1.8流纹:模具腔内成形材料的流状痕迹残留在制品上造成外观上的缺陷;1.1.1.9色差:与样品不符或色差仪测数△E≤1.0 为OK;1.1.1.10烧焦:制品的表面因高温导致变色的现象;1.1.1.11油渍:在产品表面所残留的油污;1.1.1.12手印:在产品表面或零件光亮面出现的手指印痕;1.1.1.13点缺陷:具有点形状的缺陷,测量尺寸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准;1.1.1.14异色点:在产品表面出现的颜色异于周围的点;1.1.1.15多胶点:因模具方面的损伤而造成局部细小的塑胶凸起;1.1.1.16黑点:成形后制品表面掺进通常不使用的异物造成外观上能够明显地辨别出来的色差现象;1.1.1.17飞边、披锋:指成形材料渗入模具的间隙中凝固后形成的多余部分;1.1.1.18修飞边的不良:使用刀等工具修飞边以外的部分,或没有完全修好的情况;1.1.1.19刮伤:制品的表面由于外部施加物理力量而导致有一部分被削掉的状态;1.1.1.20亮斑:对于非光面的塑料件,由于壁厚不均匀,在壁厚突变处产生的局部发亮现象;1.1.1.21有感划痕:目测不明显、手指甲触摸无凹凸感、未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1.1.1.22无感划痕:目测明显、手指甲触摸有凹凸感、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1.1.1.23气泡:制品内部因混有空气、水、气体等成分而导致塑胶制品的内部产生空洞的缺陷;1.1.1.24缺料:由于气体滞留及成形压力不足引起的先端部及骨位的细微部分形成填充不足的现象;1.1.1.25胶口高出:模具进胶完成后产品部分出现进胶口批锋未加工;1.1.1.26变形:主要是塑胶产品在形成或加工后,由于歪曲导致形成凹状或凸状的现象;1.1.1.27缩水: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较高的压力来填1.1.1.28翘曲:塑料件因内应力而造成的平面变形;1.1.1.29填充不足:因注射压力不足或模腔内排气不良等原因,使融熔树脂无法到达模腔内的某一角落而造成的射料不足现象;1.1.1.30破裂:因内应力或机械损伤而造成产品的裂纹或细小开裂;1.1.1.31凹坑:由于模具的损坏等原因,造成在平面上出现的高低不平;1.1.1.32彩虹现象:指透明区域在反光条件下出现彩色光晕的现象;1.1.1.33透明度差:指透明区出现模糊、透明度不佳的现象。
GB1998 声强测量仪用声压传声器对测量 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声强测量仪用声压传声器对测量发布实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国际标准电声学声强测量仪用声压传声器对测量第一版制定的技术内容与国际标准等同编写规则遵循标准化工作导则第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以适应国际贸易技术和经济交流的需要本标准的附录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附录附录附录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电声学与视听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子工业部第三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月吾李洹栾立竹付晓玲前言国际电工委员会是一个由各国家电工委员会国家委员会组成的世界性标准化组织的目标是促进有关电工和电子领域标准化问题的国际合作为此目的除了其他活动以外出版了国际标准标准的编制工作委托给技术委员会对涉及项目感兴趣的任何国家委员会均可参与编制工作与有联系的国际的政府的及非政府的组织也可以参与编制工作与按照两组织之间协商确定的条件密切合作由代表所有国家委员会利益的技术委员会编制的关于技术问题的正式决议和协议尽可能地表达了所涉及问题的各国间一致性的意见这些正式决议和协议以建议书形式提供国际使用以标准技术报告或指南的形式出版从这个意义讲为国家委员会所接受为了促进国际统一化国家委员会应在最大可能限度将国际标准运用到各自的国家或地区标准中标准和对应的国家或地区标准之间任何差异应在对应的国家或地区标准中说明不提供任何标记方法以表示其批准也不对任何符合某一标准的仪器负责国际标准已由电声学技术委员会编制本标准完善了技术委员会下属第一分委员会声学噪声编制或正在编制的国际标准系列本标准的文本基于下列文件月法投票报告有关批准本标准的投票的所有资料可在以上表中所列的报告中找到附录是本标准的一个组成部分附录附录附录和附录仅是参考件引言本标准规定了对声强测量仪器的要求此仪器包括声强探头和处理机用在空间上分离的声压传声器对探测声强此仪器和其他应用不同探测方法的仪器是尚待开发的项目声强仪器主要用途有两方面第一是调查声源的辐射特性第二是测定声源的声功率尤其是在声学条件无法使用声压测量的场合使得声功率的测定只能用声强测试本标准适用于符合要求的声功率测定所需仪器并确保应用于其他目的时规定明确的性能对于动态能力指数规格及容差是以现行仪器技术和典型工业要求为依据的对探头和处理机的性能检验的要求是以定型测试的形式给出周期检定的方案以许多国家所要求的周期再校准为基础在附录标准的附录中给出探头和处理机可分开或一起加以处理后者称为仪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声强测量仪用声压传声器对测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实施范围本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中用于声功率测定的声强测量的准确性为满足的要求仪器应以倍频程带或倍频程带分析声强并有计权频带级供选用它们除可测量声强级外还可测量声压级用作中描述的现场指示器使用本标准仅适用于在空间上分离的声压传声器对测量声强的仪器本标准规定了声强测量仪及其相关的校准器的性能要求这些要求旨在将使用不同仪器包括不同厂家的探头和处理机所组成声强仪进行等效测量使产生的差异减到最小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倍频程和分数倍频程滤波器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声校准器声学声强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第一部分离散点上的测量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声强探头换能器系统它的输出信号能被处理以获得特定方向的声强成分探头也称双传声器探头由两个相距一已知固定距离的传声器组成的探头两传声器测量声压其平均值被认为是探头参考点的声压而声压微分可用来推导声质点速度分量注并排探头的两只传声器如图所示面对面探头由两只互相对着并由定距柱分开的传声器构成如图所示图并排探头图面对面探头探头的参考点需要测试声强的点注探头的参考点并不一定是物理中点但应是两传声器有效声中心之间的中点探头轴通过参考点并沿着探测的质点速度分量的轴参考方向平面行波平行于探头轴入射到探头上平面行波的入射方向即是参考方向在此方向上定义探头的声强响应探头通道间相位差在输入相同时探头各通道间相位响应的差包括传声器前置放大器和电缆如果它们是探头的组成部分它是频率的函数探头中传声器标称间距在一个仪器中用来直接计算声强的固定的间距值在特定频率范围内它是两个传声器有效间距的平均值声强处理机与指定探头连用以测定声强的装置处理机以声强和声压或声强级和声压级的形式在倍频程带或倍频程带显示结果声强仪包括一个声强探头和一个相应的声强处理机剩余声强当处理机两通道输入相同的电信号时或当与处理机相连探头的换能器输入相同的声压时由于测量通道间的相位差产生的无功声强声压剩余声强指数当处理机的两通道输入相同的粉红噪声电信号时或当与处理机相连探头的换能器输入相同的粉红噪声声信号时在倍频程带或倍频程带内指示的声压级与指示的剩余声强级的差值按空气密度为计算此指数仅用于需要独立地指示出声压级的场合动态能力指数在仪器中声压剩余声强指数与因子的差值在中因子被称为偏差因子它表明了声压级与声强级的最大差值在此差值范围内符合进行的测量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测量准确度等级工作范围处理机或仪器指示出的粉红噪声信号的最高和最低声压级的范围以分贝为单位在此范围内声压剩余声强指数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静电激励器用来测量电容传声器频响的装置它是一个与传声器膜片相距很近并且平行于膜片的金属网格叠加在静电高压上的交变测试电压垂直施加在激励器与膜片之间合成的静电力模拟声压加在传声器上的效果实时工作处理机的一种工作方式在整个平均时间内出现在输入端的所有有关的数据同时用于计算声压和声强注取决于处理机的特性即使在实时工作中一些有关的数据实际上也被丢掉或未全部计入如附录提示的附录所述相位差补偿某些处理机提供的一种功能这种功能运用相位差修正的方法给出在校准过程中出现的声压剩余声强指数增量的补偿注运用此功能不会减少由电噪声引起的剩余声强成分自动量程某些处理机提供可自动选取最佳的准确度线性和声压剩余声强指数的量程注自动量程功能的运用? 铰继崾镜母铰忌剐,计魇屎嫌诖魃仪中声压测量或分析通道的声压校准的校准器剩余声强测试装置使用相同的声压同时施加于探头的传声器在某频带内和在一个或多个声压级上直接计算声压剩余声强指数的装置声强校准器允许直接校准仪器声强指示的校准器定型测试国家法定计量机关对同一型号的一个或多个测量仪器或换能器所进行的测试这种测试包括了型式批准所必需的测试检定国家法定计量机关或其他合法授权的机关为了确定和认证测量仪器完全符合检定规程要求所进行的全部工作初始检定对从未被检验过的测量仪器进行的检定周期检定对测量仪器以一定周期间隔和条文规定的方法进行的检定准确度等级仪器处理机和探头按达到的测量准确度分等级准确度等级有两种级和级对两种等级的要求相同差别仅在于允许的容差和声压剩余声强指数不同对级的要求比级严格还有一个等级称为级在本标准要求的频率范围内这一级的处理机和仪器不能进行实时工作基准环境条件基准环境条件是温度静态气压相对湿度注平面波的声压级与声强级的差值由式给出式中空气密度声速在基准环境条件下此关系式为声强处理机要求频率范围级处理机至少以倍频程带覆盖频率范围级处理机至少以倍频程带覆盖频率范围或以倍频程带覆盖频率范围滤波应按照表的要求滤波滤波器可以是模拟的或数字的或可由更窄频带分析合成频带并应符合的要求级级处理机应能实时工作对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仪重叠信号的处理是必需的见附录提示的附录不能实时工作的级处理机也应符合表中规定的要求表声强处理机的规范和性能要求滤波类型级级级倍频程级或倍频程级或倍频程级实时信号处理必备如果频带是由分析合成的则要求采用重叠处理须有时间窗数据采集及处理时间的全部信息指示器准确度传声器间距装置的准确度时间平均连续或间隔或更短断续连续或断续在环境条件中的声强计算装置必备任意任意计权处理机可提供计权的倍频程或倍频程带宽的结果计权特性应符合的要求其容差为中表给出的型声级计容差限的倍指示器准确度应以表给出的准确度指示声强或声强级传声器间距装置处理机中应有按探头所用的标称传声器间距值直接计算结果的装置此装置应有能以足够的准确度设置标称间距以达到表给出的准确度结果表示处理机应指示或提供与声强和声压成比例或与声强级和声压级成比例的输出处理机应提供的分辨率应提供区分正负强度的方法推荐使用指示声压剩余声强指数的装置同时也推荐有频谱显示和硬拷贝的装置时间平均处理机应提供声强的时间平均值积分时间应可按表给出的范围和分辨率改变峰值因数处理处理机对峰值因数不大于的被测量信号应能正确指示声压剩余声强指数在工作范围内处理机应有与表所示值相等或更高的声压剩余声强指数表对于标称传声器间距值的探头处理机和仪器声压剩余声强指数最低要求频带中心频率探头处理机仪器级级级级级级注对于传声器标称间距值非的探头声压剩余声强指数的要求是将表中的数据加上单位为分贝式中是以毫米为单位的传声器间距值对于仅有倍频程分析的处理机要求用倍频程带的中心频率相位补偿装置处理机可提供相位补偿装置如果已提供应在仪器使用手册中给出其用法和限制的全部资料量程调节装置量程调节可以是手动或自动它应能够独立地锁定除复位功能之外的任意其他控制功能所自动选择的量程过载指示装置处理机应装备锁定过载指示器当处理机的输入信号太大以至不能在本标准要求的范围内工作时应产生指示大气压和温度修正装置级处理机应具有环境大气压力值和温度值输入装置或从这些值算出修正因子以计算声强工作环境环境温度范围在时处理机应满足表的要求声强探头要求机械结构声强探头采用同样传声器和固定间距的结构至少在三个连续的倍频程带上符合本标准要求当频率范围采用由不同的探头结构每个只覆盖整个频率范围的一部分时推荐采用倍频程的频带重叠探头结构在两传声器间具有已知固定的间距时应保持机械稳定性探头应由相同型号的传声器对构成相同型号的传声器包括相同的物理尺寸相同的极化要求相同的设计相同的温度湿度和老化特性以及高的相位稳定性探头应做标记以区分两通道从而正确说明处理机指示的声强方向换能器可被取下的探头探头所用的换能器应有识别标记例如序号以便容易找出匹配的换能器对所有探头应有运用声压校准器和剩余声强测试装置的装置声压频率响应当平面行波从参考方向入射到探头时探头的每个传声器的声压频率响应以的响应为参考符合表中给出的容差注这些要求是对于各个传声器声压频率响应的要求而不是对探头声压频率响应的要求因为后者依赖于处理机的计算方法不能对探头进行单独定义表声压和声强频率响应容差频率传声器频率响应探头声强频率响应容差级容差级容差级容差级标称间距参考参考参考参考参考表完频率传声器频率响应探头声强频率响应容差级容差级容差级容差级标称间距注传声器间距非时标称声强频率响应可用中给出的公式计算声强频率响应当平面行波从参考方向入射到探头时探头应能给符合级准确度要求的处理机提供信号相对于参考频率的声强频率响应可采用以式计算式中传声器间距频率基准条件下的声速在参考频率时的值探头只需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在整个频率范围内相对的标称响应为响应应在表允许的容差范围内表还给出了传声器间距为时用上述公式计算得出的探头标称响应指向响应特性指向响应特性在和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上规定如图图所示与平面的强度响应在从参考方向到的范围内符合余弦定律最大的正响应应在最大的负响应该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应在在角度为的响应应是时的响应加上在角度时的响应应是时的响应加上对于级要求最小的响应应发生在和处对于级要求最小的响应应发生在和处角度是入射方向与在和平面上探头轴线的夹角偏离参考方向角的范围内例如在和角度内级探头的允许容差应是级探头的允许容差应是注未给出偏离参考方向与之间角度上的响应因为验证这些要求有困难图面对面探头指向响应的座标系规定图并排探头指向响应的座标系规定在驻波场中的性能探头的构造应保证在驻波场中能够正确测量声强仅在声频范围的低端规定性能要求在此范围内由于两传声器之间较低的泄漏声压衰减和较差的相位匹配会导致测量误差在此频率范围内也可发现由于探头在不同的点上探测声压和质点速度而产生误差对于级探头在导管或管中产生的驻波声压级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对于级探头产生的驻波为用探头测量的声强级探头应准确到与之间级探头应准确到与之间此容差适用于或探头规定最低频率此频率在范围内注声强级的准确值可从驻波场波节的声压级减去驻波比的一半计算并且要运用第章中给出的声压级和声强级之间的修正而得为了符合这些要求探头可以采用比表中作为示例的更大的标称传声器间距声压剩余声强指数探头应符合表给出的要求环境条件探头测试应在基准环境条件下进行或在实际中尽可能接近基准条件在测试过程中实际环境条件应加以说明声强仪要求当探头和处理机作为指定等级的仪器一起供应时组合仪器的性能至少应与那个等级的探头和处理机组合而成的仪器的性能一样当探头和处理机分别供应时级仪器应包括级处理机和级探头级仪器应包括级处理机和级探头级处理机和级探头或级处理机和级探头级仪器应包括级处理机和级探头或级处理机和级探头电源要求不论是外部电源还是处理机内部电源至少在环境温度范围内如使用市电市电电压变化在标称值范围内设备应能正常工作采用电池工作时应装备指示器以显示电池电压保证设备准确工作声强探头校准器要求用于规定型号探头的校准器应有标记并在使用手册中给出全部或有效的资料声压校准器声压校准器符合对级级或级校准器的要求剩余声强测试装置剩余声强测试装置应能提供粉红噪声或白噪声并在的全部范围或部分范围内工作测试装置在的频率范围内应向两只传声器提供声压级差值在范围内的声信号这两个声信号的相位差应小于下式计算值以度为单位式中频率声强校准器在规定的温度大气压力和标称传声器间距条件下用于声强校准的校准器给探头传声器提供有生产厂规定的模拟声强其容差在范围以内与大气压力温度和湿度的相关性应由生产厂说明声强处理机性能检定倍频程和倍频程滤波器处理机两通道的滤波器衰减特性应按照的要求测试处理机在声压测量状态采用正弦输入信号测试频率范围内的倍频程滤波器频带如果只具备倍频程滤波器应测试的倍频程滤波器频带容差是相对于参考或输入的衰减示例如果处理机有直接电压读出装置输入就成为参考值在声压测量状态将正弦信号输入到处理机测试这些频带的线性度设置处理机的传声器灵敏度为或相近的适当设置设置处理机指示为满量程或如果比低则设置成适当的最高满量程调节处理机的输入以给出比引起处理机过载指示低的输出在此参考点记录处理机指示的声压级将处理机的输入以为一档增加档并记录每调整一档之后指示的声压级对于级仪器将处理机的输入信号以为一档从参考点减少档并且记录每调整一档后处理机指示的声压级对于级仪器将处理机的输入以为一档从参考点减少档并且记录每调整一档后处理机指示的声压级仪器的每档指示应准确到以内如果提供了计权计权应根据的频带中心频率进行检定声强指示以电信号方式测试处理机将准确已知相位差的两个正弦信号同时馈给处理机两通道两测试信号电平应相同并且选定比适当量程满刻度指示低的声压级采用和的测试频率将仪器设置成以倍频程或倍频程读取声压级平均此信号并且记录读数处理机在声强测量状态计算到的探头间距值的声强如果可能采用大气压和的温度进行计算两输入信号之间的相位角用下式计算以度为单位式中传声器间距值频率基准条件下的声速检定级仪器时两输入间的相位角应准确到检定级仪器时应准确到记录处理机指示的声强把处理机的两输入互换记录处理机指示的新声强两次记录的声强级的平均值应为其容差列在表指示器准确度中输入信号相同时探头传声器间距值的变化会导致声强读数变化式中和是初始和后来的传声器间距值读数的变化应在表传声器间距的设置准确度的容差范围以内注准确已知相位差的电信号可由单通道的信号发生器和附录提示的附录中所述的网络产生时间平均处理机在声压测量状态应用正弦信号或如果处理机仅有倍频程分析则用同时加到两输入端按本标准对于处理机级别要求的最长平均时间见表平均此信号并记录结果然后加时间的信号而仍用时间平均记录结果两结果之间的关系应为级处理机应在范围内级和级处理机应在范围内加时间的信号用时间平均记录结果在上述容差范围内和的关系应为峰值因数处理处理机在声压测量状态加一个稳定的正弦信号用时间平均以分贝为单位记录结果然后加猝发音串持续时间为猝发音重复率为每个猝发音应始于和终于包括个完整的周期与稳定信号有相同的峰值幅度对于倍频? 檬奔淦骄锹冀峁偷墓叵涤ξ 洞砘莶钤诜段诩洞砘莶钤诜段谑褂免Х?舻某中奔湮鐾暾芷谥馗雌德手馗测试相同的关系式依然有效如果处理机不提供中心频率的倍频带滤波器测试时应使用中心频率为的倍频带滤波器在上述容差范围内和的关系应为声压剩余声强指数和工作范围设置处理机指示声压和声强计算传声器间距为或相近值的声强如果可能对于的大气压力和的温度条件作计算设置处理机的传声器灵敏度为或相近可以设置的值通过一个校准过的分档衰减器将峰值与有效值之比至少为的粉红噪声电信号加到处理机的两个通道信号可以限制在频带内设置处理机指示满量程如果比低用提供的最高满量程调整处理机的输入使其比引起处理机过载指示低通过至少信号平均从处理机上的声压和声强指示加以计算测定声压剩余声强指数将输入信号减少并且不改变处理机的量程测定声压剩余声强指数将处理机的满量程指示减少并且不改变处理机的输入信号测定声压剩余声强指数重复减少输入信号测定声压剩余声强指数降低满量程指示测定声压剩余声强指数等步骤直到在任一频带的声压剩余声强指数测定值不再符合表的要求用最高输入信号测量出一系列频带声压级的算术平均值与用符合声压剩余声强指数要求的最低输入信号测量出一系列频带声压级的算术平均值之差是处理机的工作范围声强探头性能检定为了进行这些测试探头包括安装传声器的机械部分和探头工作所必需的任何部件以下的测试中如果现有的级探头没有合适的级处理机时也可使用级处理机频率响应把探头连接到适用的级处理机上并且根据生产厂使用说明使用探头生产厂规定的校准装置调整整个系统的灵敏度在声场中调整探头使平面行波从参考方向上射入探头通过与已知自由场响应的传声器相比较测定探头的自由场声强响应和各传声器的响应对于每种结构的探头除生产厂规定工作范围外任何频率在的频率范围内以倍频程间。
声级计的标准以及选择方法声级计的标准以及选择方法作为声学(噪声)测量的基本仪器—声级计,是一种按照一定的频率计权和时间计权测量声音的声压级或声级的仪器,是声学(噪声)测量中的最基本而又最常用的仪器。
它用于环境、机器、车辆以及其他各种噪声的测量,也可以用于电声学、建筑声学等测量。
随着我国噪声普查与防治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以及对相关行业产品的噪声指标控制等,声级计的需求和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使世界各国生产的声级计的测量结果互相可以比较,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了声级计的有关标准,并推荐各国采用,1979年5月在斯德哥尔摩通过了IEC 651《声级计》标准,我国有关声级计的国家标准是GB3785-83《声级计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1984年IEC又通过了IEC804《积分平均声级计》国际标准,我国1997年颁布了GB/T17181-1997《积分平均声级计》。
它们与IEC标准的主要要求是一致的。
2002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了IEC61672-2002《声级计》新的国际标准。
该标准代替原IEC651-1979《声级计》和IEC804-1983《积分平均声级计》。
我国根据该标准又制定了JJG188-2002《声级计》检定规程。
为了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声环境质量,有效地防治环境噪声污染,国家环保局先后制订发布了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限值》、GB12525-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以及“机动车辆定置”“铁路机车”“电动工具”“家用电器”等各种噪声控制的《国家标准》。
《噪声测量方法》原则上对应于各类噪声排放标准,我国现已颂布实施的有:•GB/T14623-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1495-2002《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18679-2002《声学汽车车内噪声测量方法》•GB3222-94《声学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12349-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90《建筑施工埸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5-9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9661-88《机埸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GB1496-79《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GB/T19118-2003《农用运输车噪声测量方法》•GB4964-85《内河航道及港口船舶辐射噪声测量方法。
TWS耳机检验标准1.Purpose目的本文件概述了OQC检验标准、方法和规范,以确认整个装置的颜色、材料和饰面、电气参数。
它旨在供某公司人员和合作伙伴用于鉴定和批准完整设备。
2.Scope of application应用范围应用于某公司所有的TWS耳机3.Powers and responsibilities权力和责任3.1Quality Control Department质量控制部门成品的抽样检验,并确定产品批次的质量是否合格。
3.2Quality Assurance Department质量保证部门本文件的编制和修订。
4.Sampling planning and acceptable quality level抽样计划和可接受质量水平5.Inspection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检验环境和设备5.1Inspection environment检验环境◼The examiner's normal naked eye (or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has a monocular vision of not less than 1.0 and no color blindness.检验员的裸眼视力(或者矫正过的视力)不低于1.0,并且没有色盲。
◼Room temperature: 25(+/-2) °C, relative humidity of 30-60%.室温25(+/-2) °C, 湿度30-60%◼Bright environment: D65 fluorescent lamp or similar light source with a brightness of 1000± 200 lux.D65荧光灯或类似光源,亮度为1000±200勒克斯。
◼Dark environment: 50+/-10 Lux. Test items: light leakage in the peripheral part of the button light and the button, light leakage on the side keys, USB, earphones, etc.黑暗环境:50+/-10勒克斯。
通信设备质量标准第一篇:通信设备质量标准文章标题:通信设备质量标准通信设备质量标准一、话音电路1、定期使用仪器仪表对电路进行定量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有关管理规程的要求。
2、日常维护中可采用听音检查的办法对话音电路的质量进行评定。
一类:音质清晰,音量正常,通话感觉良好,为合格电路。
二类:音质一般,销有串音或杂音,但不影响正常通话,为基本合格电路。
三类:音质不良,音量较小,通话不畅,为不合格电路。
二、数据电路1、误码率:信噪比17时误码率码率BER<1×10E—5。
2、收发电平:分别为—40~0dB和—20~0dB。
三、光纤通信质量指标1、光器件偏流应符合设备出厂测试要求。
2、光发送机的平均发送光功率应符合光纤传输系统设计值。
四、交换网质量指标:1、传输损耗:网络中两个用户之间的舆损耗≤21dB。
2、拨号前时延:用户摘机后至听到拨号音瞬间的时间间隔,平均值≤0.8秒,量大值≤1秒。
3、拨号后时延:用户拨号终了至网络送出回铃音或忙音之间的时间间隔,长途呼湄的拨号后时延平均值≤6秒,量大值≤10秒;有卫星电路接入时放宽到20秒;本地呼叫的拨号后时延平均值≤2.2秒,量大值≤6秒。
4、发话人回声:概率<1。
5、音向传输时间:一般情况下单向传输时间<150ms,对于有卫星电路的连接其单向传输时间<400ms。
特殊业务根据双方协议确定。
6、网络的通话中断率:<2×10E-4(暂定)。
7、计费差错率:出现计费差错的概率≤10E-5(暂定)。
五、电路运行率指标:电路运行率应达到电力调度国家级企业等级标准的要求。
电路运行率的统计公式按照电力行业标准中的各种规程进行统计。
2、微波电路运行率指标为99.8。
2、载波电路运行率指标为99.00。
3、交换电路运行率指标为99.90。
4、光纤电路运行率指标为99.95。
5、卫星电路运行率指标为99.80。
六、考核内容:1、对重要业务,是否有安全措施和备用手段。
耳机检验标准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耳机检验标准1、目的为确保耳机的生产、检验工作有序开展,为过程质量控制、例行检验及承认封样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2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手机耳机。
3、定义4、结构件检验项目:缺陷:AQL=; 4、外观检验判定标准及包装要求检验条件:距离:人眼与被测物表面的距离为25 ~ 35Cm。
检验时间:每件检查总时间不超过3-5 Sec。
位置:检视面与桌面成45°夹角,视线与被检物表面角度在45到90度范围内旋转。
光源和距离:40W*2日光灯下距离内或40W*1日光灯下1m距离内条件下,目测可见的不良现象认为是缺陷。
手机产品测量面定义O级面:手机上显示信息的重要区域,如镜片的透明区和LCD的透明区。
I级面:暴露在外,且正常使用时可直接看到的主要表面,如镜片的非信息显示区、键盘的正面、前壳的正面、后壳的正面、电池盖的正面、翻盖的正反两面。
II级面:暴露在外,且正常使用时并不直接看到的次要表面及手机配件的外表面,如前壳、后壳、电池组件的侧面、侧向按键的正面,天线的外表面,以及手机其它配件(如充电器、耳机等)的外表面。
III 级面:打开后能看到的面(如电池组件的背面、后壳上与电池组件接触面,SIM 卡盒的表面)。
IV级面:拆卸后才能看到的面(零部件的内表面)外形尺寸参考特定项目要求包装及外观检验包装检验项目规格检验方法目视目视目视目视目视目视判定√ √ √ √ √ √厂商检查厂商与BOM不一致包装方式外包装无LCTPASS检验章,厂商描述内包装无法确保材料不受损,未采用封口包装,小包装的PE袋无LCT料号,品名,规格,数量,QC PASS检验章,厂商描述内包装损坏,潮湿(或被雨水淋湿),赃污外包装卡通箱强度不足保证运输中内包装物品不致损坏目视目视√ √Plug 生锈,腐蚀,电镀不良"有箭头、"TOP"、USB符号标示(如"等)的一面必须对应手机正面能顺利插入,不损坏插头序号不良项目I级测量面II级测量面N≤当D≤(S≤,2Ⅲ级测量面有颜色对比的点缺陷1 点缺陷无颜色对比的点缺陷D≤(S≤), 1;N≤1, 且当D≤(S≤)DS≥15mm N≤2当D≤(S≤22D≤(S≤ mm), N≤2 ;2,N≤1 ;当D≤(S≤), 且N≤22当D≤(S≤ mm2) , N≤1 ;, 且当D≤(S≤)DS≥15mm N≤22注:当点缺陷的直径≤且DS≥2mm时可忽略不计。
国家标准《语音通信用传声器和耳机测量方法》(送审
稿)
国家标准《语音通信用传声器和耳机测量方法》(送审稿)
编制说明
1 项目的基本情况
本项目于2006年立项,计划编号20064209-T-339,它是对GB/T 15528—1995《送受话器组合件测量方法》的修订。
2 编制目的和意义
随着手持耳机-传声器组、头戴耳机-传声器组(头戴耳机-送话器组)、耳机-传声器(耳机-送话器组)的广泛应用和需求增加,各种新规定、新方法不断涌现,且已成规模应用。
GB/T 15528—1995《送受话器组合件测量方法》中部分条款已不合适,为适应并促进相应产品的发展,修订此国家标准非常必要。
起草单位负责重新修订GB/T 15528—1995《送受话器组合件测量方法》,目的是使修订后的国家标准能够更好地指导我国的相关企业开发、研究音视频及多媒体领域中的相关电声产品,同时也为相应的企业和检测单位提供统一的规范和依据。
3 编制原则
在编写本标准的过程中,我们立足实事求是的原则,力求使标准更加合理和完善,通过各单位和有关专家的共同努力,完成预定任务。
本标准的制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有关法规、规章,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20000.2—2001《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中的原则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以IEC 61842:2002《语音通信用传声器和耳机》(英文版)为主要依据。
4 编制过程
根据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建议和有关会员的意向,本标准起草组由南京大学、瑞声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
由南京大学负责主笔起草。
在接受委托后,南京大学立即组织声学研究所相关人员,认真完成了IEC 61842:2002的翻译,征求了各位专家的意见,研究此份标准的可操作性。
起草单位于2008年10月21日至22日在南京召开了“送受话器和耳机测量技术及标准研讨会”,来自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瑞声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富士高实业控股有限公司中名(东莞)电子有限公司、缤特力通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江西联创宏声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豪恩声学股份有限公司、音品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恩智浦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楼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产品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美特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南太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常州美欧电子有限公司、西铁城电子(南京)有限公司、思百吉中国有限公司、丹麦G.R.A.S 公司、美国Listen公司、恩缇艾音频设备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浙江省声学学会、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等单位的五十多名国内外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专家们和企业相关人员对《送受话器组合件测量方法》(草稿)提出了大量有意义的建议。
会后经过对这些意见的汇总,于2009年11月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2009年12月15日至16日,起草单位在南京组织召开了“耳机与送受话器国家标准审定及研讨会”。
会上专家们和企业相关人员对《送受话器组合件测量方法》(征求意见稿)进
专家们认真研究,一致认为名词“送受话器组合件”已不再符合当今音行了深入的讨论。
经
视频及多媒体领域多方面应用的发展形势,建议将《送受话器组合件测量方法》更名为《语音通信用传声器和耳机测量方法》以适应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
根据专家们的意见,起草单位确定修改采用IEC 61842:2002《语音通信用传声器和耳机》(英文版),所修订标准GB/T 15528—1995的标准名称修改为“语音通信用传声器和耳机测量方法”,并参考同行专家意见于2010年5月形成了送审稿。
5 对“送审稿”的主要说明
5.1 对IEC 61842:2002所作的修改
a) 删除IEC 61842:2002的“前言”,用新“前言”替代;
b) 删除IEC 61842:2002中条款3.1.3的“注”及“表1”;本标准的表1是IEC 61842:
2002文件的表2,其余表编号是IEC 61842:2002文件的表编号减1
c) 为使IEC 61842:2002中条款3.3、4.4、4.5更加明确,在相应条款中添加“传声
器”、“耳机”;
d) 修正了IEC 61842:2002中条款4.3.5的内容;
e) 删除IEC 61842:2002中的图1;因此,本标准的图1是IEC 61842:2002文件的
图2,其余图编号是IEC 61842:2002文件的图编号减1;
f) 增加了图1、图2的“注:虚线表示的元件可以忽略”;
g) 修正了IEC 61842:2002中条款4.4.3中第二段的内容;
h) 修正了IEC 61842:2002中条款4.4.5、4.5.7的条标题;
i) 修正了图7中符号说明
j) 增加了IEC 61842:2002中条款4.5.3中P的说明; 0
k) 根据GBT 1.1-2009.1的要求,将IEC 61842:2002条款5中的悬浮段修正为条款
“概述”,因此,本标准第5章中条目的编号是IEC 61842:2002文件的条编5.1
号加1。
l) 修正了IEC 61842:2002中表2的“频率响应”的“章/条”“4.3.4”为“4.4.3”
和表3“频率响应”的“章/条”“4.4.3”为“4.5.3”。
5.2 与GB/T 15528—1995的主要区别
a) 遵照IEC 61842:2002,给出了第1章“范围”的内容,删除GB/T 15528—1995
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b) 遵照IEC 61842:2002,给出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内容;删除
GB/T
15528—1995的“引用标准”;
c) 遵照IEC 61842:2002,给出了第3章“术语与定义”,删除GB/T 15528—1995
的“术语”;
d) 遵照IEC 61842:2002,调整了原标准的结构,从原标准的5个章节调整为7个章
节;
e) 遵照IEC 61842:2002,增加了4.1“通用条件”;
f) 遵照IEC 61842:2002,增加了4.2“额定条件”;
g) 遵照IEC 61842:2002,给出了4.3“测量条件”,删除GB/T 15528—1995的第4
章“测试条件”;
h) 遵照IEC 61842:2002,给出了4.4“传声器”;
i) 遵照IEC 61842:2002,给出了4.5“耳机”;
j) 遵照IEC 61842:2002,增加了第5章“接插件和连接标记”; k) 遵照IEC 61842:2002,增加了第6章“绝缘耐力”;
l) 遵照IEC 61842:2002,增加了第7章“特性规定”;
m) 删除GB/T 15528—1995的5.1“送话器组部分”;
n) 删除GB/T 15528—1995的5.2“受话器组部分”;
o) 遵照IEC 61842:2002,增加了附录A“微型四位接插件”,附录B“带三个触点
的次微型2.5 mm同轴接插件”;
p) 遵照IEC 61842:2002,增加了“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