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法学家_卡尔_卢埃林(1)
- 格式:pdf
- 大小:101.76 KB
- 文档页数:4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美国法律实用主义对中国法学教育的影响摘要:法律实用主义倡导一种语境主义和工具主义进路的法律理论。
霍姆斯是“第一个把法理学理论建立在一个源自法律实践的视角之上的学者。
”他曾说过“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
”这对中国的法学教育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关键字:实用主义、法学教育、法律经验、律师道德一、实用主义理论的提出法律实用主义倡导一种语境主义和工具主义进路的法律理论。
它既将法律视为历史的衍生物,又将法律视为实现社会福利的工具。
法律实用主义在实践中主张一种司法能动主义,对美国司法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法律实用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早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大法官霍姆斯、卡多佐以及哲学家杜威,现当代的代表人物有哲学家理查德·罗蒂和法官理查德·波斯纳等人。
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本身的调和以及折衷倾向的影响,法律实用主义者综合了历史法学派和分析法学派的进路。
霍姆斯最先清楚地表达了这种综合倾向,强调以经验来识别法律,实际上就是要一只眼盯住传统,另一只眼盯住体现人类幸福的现实政策。
1941年,哲学家杜威应邀与众多著名法学家一起声明“我的法律哲学”,表达了与霍姆斯同样的思想。
他将法律实用主义描述为19世纪两个主要的法学运动的综和,即历史法学派和分析法学派的综和。
历史法学派一般将自己限制在对经验的赞美上,并且警告法典化以及理性法律改革计划的危险。
相反,分析法学家钟情于立法(制定法)以及法律改革,以描述性的术语和功利主义的理论基础,将法律视为实现社会目的的一种有意识的人类产物,但对于法律的起源未给以应有的重视[1]。
作为一种理论,法律实用主义的贡献是什么? 对此,法律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托马斯·格雷、理查德·罗蒂和理查德·波斯纳都有过详细论述。
格雷认为,“一般而言,实用主义削弱了理论家傲慢的雄心壮志⋯⋯实用主义脱离了理论犯罪”。
英美法系判例法浅述美国的判例法制度摘要:判例法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法律形式之一,自12世纪在英国产生以来,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至今仍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美国的判例法制度是建立在英国殖民统治的基础上的,特别是美国独立战争以后,对判例法制度有了较大的发展。
今天美国所运行的判例法已和传统的英国判例法有了很大的区别。
本文旨在从美国判例法的产生、发展、运行机制等动态角度来揭示美国判例法的运行。
关键词:美国;判例法;发展流程;运行机制一、美国判例法制度概述众所周知,美国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逐渐抗争,最后取得胜利从殖民统治下独立出来的。
早在殖民统治时,美国就有了法律。
英国在战胜其他列强后,由于移民的背景和对美国政府的统治,英国的法律在各个殖民地国家生效。
18世纪后,英国法有了大为改观之势变,已经有了相当的近代化并适应了美国殖民地之所需,北美各殖民地普遍设立法庭,在审判中大量援引英国判例,普通法文献和知识传播开来。
特别是1772年威廉?普莱克斯东的《英国法释义》在费城出版,对美国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①18世纪中期,英国普通法在美国殖民地取得了支配地位。
1775年至1782年的北美独立战争,扫除了美国法独立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独立战争中及后期一段时间内,英国法遭到了美国人民的强烈抵制和反对。
许多法官律师拒绝引用英国法,有少数则禁止引用英国判例。
1776年,独立宣言》、1777年《邦联条例》和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制定和颁布更表明了美国法的独立化倾向。
继成文宪法制定之后,美国掀起了一个改革法律、编纂法典的大规模运动。
1824年路易斯安那的新奥尔良地区,按照1804年《法国民法典》的模式制定了民法典。
1811年,英国法学家边沁向美国总统麦迪逊建议制定法典。
1846年,纽约州宪法规定编纂成文的系统法典。
1847年,美国法学家戴维斯菲尔德被任命为纽约州法律被编纂委员会的委员,先后编纂出《民事诉讼法典》、《刑法典》、《政治法典》、《民法典》和《刑事诉①讼法典》。
1.美国大法官、实用主义法学创始人霍姆斯2.美国现实主义法学代表弗兰克3.美国现实主义法学代表卢埃林4.美国社会法学大师庞德5.美国社会法学派大法官卡多佐6.美国新自然法学派代表富勒7.美国经济分析法学派大师波斯纳8.美国批判法学运动领袖罗伯托.昂格尔9.美国理论法学家伯尔曼10.美国新自然法学派代表德沃金11.美国大陆法学者梅利曼12.美国法哲学家罗尔斯13.美国统一法学的代表人物博登海默14.美国理论法学家弗里德曼15.美国概念分析法学家霍菲尔德16.美国行为主义法学代表布莱克17.美国大律师丹诺18.美国自然法论的法律社会学家塞尔兹尼克19.走在法制变革前端的美国法学家诺内特20.美国法和经济学的杰出代表考特21.美国规范分析法学派代表贝勒斯22.美国民法学家科宾23.美国宪法学家比尔德24.美国著名律师摩根25.美国民主主义律师布洛克26.美国行政法学家伯纳德27.美国新马克思主义批判法学家霍维茨28.关系契约论的创立者、美国法学家麦克尼尔29.美国法人类学家格尔兹30.美国法经济学家麦克马纪斯31.美国“造反法理学”的提出者泰格32.美国宪政理论家弗里德里希33.美国宪法史学家考文34.美国公司法学家汉密尔顿35.批判法学运动的“教星”肯尼迪36.美国法人类学家霍贝尔37.英国制度实证主义法学家麦考密克38.英国大法官丹宁39.英国新分析法学代表哈特40.英国刑法学家肯尼41.英国新自然法学派代表菲尼斯42.英国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代表拉兹43.行政法学开山祖师韦德44.英车宪法学家詹宁斯45.英国法社会学家科特威尔46.英国国际法学家奥本海47.英国国际贸易法学家施米托夫48.英国新自由主义法学家哈耶克49.英国民法学家劳森50.英国分权理论史专家维尔51.英国人权论法哲学家米尔恩52.社会连带主义法学家、法国法学家狄骥53.法国民法学家惹尼54.法国公法学家奥利弗55.法国比较法学的代表达维德56.法国刑法学家安赛尔57.德国法社会学家韦伯59.德国法学家、新自然法学派代表拉德勃鲁赫60.德国宪法学理论的奠基人耶利内克61.德国新康德主义法学代表施塔姆勒62.德国新黑格尔主义法学的创始者柯勒63.德国民商法学家霍恩64.德国民法学家拉伦茨65.德国法社会学家卢曼66.比较法学的集大成者、德国法学家茨威格特67.奥地利法学家、现代法社会学的创始人埃利希68.奥地利法学家、纯粹法学的创始人凯尔森69.意大利刑事人类学派代表加罗法洛70.一体化法学运动的倡导者、澳大利亚法学家斯通71.毁誉参半的苏联法学家维辛斯基72.苏联刑法学家特拉伊宁73.苏维埃法理论战线上的旗手帕舒坎尼斯74.日本法学家、法律进化论倡导者穗积陈重75.日本近代法制的创始人梅谦次郎76.主张革命的日本民法学者冈村司77.日本行政法学家织田万78.日本宪法学家美浓部达吉79.日本国际法学界巨擘立作太郎80.为农民打官司的日本法学家雉本郎造81.日本刑法学家冈田朝太郎82.日本法律史学家中田薰83.日本商法的确立者松本卺治84.日本刑法学家牧野英一85.日本民主主义宪法学者佐佐木一86.日本民法解释学的巨匠鸠山秀夫87.日本法社会学家末弘严太郎88.日本法哲学界泰恒藤恭89.日本刑法学家泷川幸辰90.日本法社会学家川岛武宜91.日本民法学者我妻荣92.日本法律史学家仕井田降93.日本法律史学家滋贺秀三94.日本马克思主义法社会学家渡边洋三95.日本宪法学家小林直树96.日本刑法学家西原春夫97.日本刑事法学家平野龙一98.日本民法学家星野英一99.日本经济法学家金泽良雄100.日本当代国际法学家高野雄。
美国判例法相关介绍一.美国判例法的含义及类型判例法(Caselaw)由具有约束力的各法庭判决(court decision)组成。
由于根据法庭判决所建立起来的法律规则通常只是隐含于该判决之中,所以判例法有时又被称为"不成文法"(unwritten law)。
[1]38在普通法系的法律体系中,法庭针对个案所做出的判决被视为法律的正式渊源之一,其总和即为判例法。
因而,法庭判决不仅解决业已发生的争端,而且被作为先例,对以后发生的所有同类案件具有法律效力。
这一效力来自于遵循先例原则,其基本精神是:同类案件相同对待。
在美国法律中,判例法有两种:普通法中的判例法(common law caselaw)和阐释制定法的判例法(caselaw interpreting enacted law),二者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并不相同。
[1]391.普通法中的判例法在探讨普通法判例法之前,有必要线对普通法做一简要介绍。
普通法(common law)这一概念有多种含义,有时指存在于认可先例之法律效力的法域中的所有司法判决;有时仅指始于十一世纪英国,仅由司法判决发展并加以表述的一整套法律制度或规则。
此处取其狭义。
之所以称作普通法,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
1066年诺曼人入侵不列颠后,由皇家委员会发展起第一批王室法院,首批皇家法官便是国王身边最亲近的王室顾问大臣。
他们巡回全国各地,监督地方政务,其中包括审理案件。
后来,他们逐渐从皇家委员会独立出来并且开始作为王室法院取得相应的司法管辖权,成为专职的司法官员。
王室法院在威斯敏斯特和全国各地均设有法庭。
而由地方贵族控制的各地方法院继续审理着大部分案件,不过,较为重大的案件通常由王室法院管辖。
在巡回审判的过程中,王室法官们积累了丰富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地方习惯法。
然而,他们认为,凡涉及"国家"利益的案件应依据统一的适用于全国各地的法律,而非由各地方法院所采用的地方习惯法。
法律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法律是否具有确定性?法律的确定性具体如何表现?什么因素导致法律具有不确定性?应当如何对待法律的不确定性?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法律、认识现代法治。
一、法律的确定性确定性可以有三种不同含义,即本体论上的客观性、科学意义上的可复现性和交谈的合理性。
法律的确定性可以从两个角度来了解,第一:法律条文的可确定;第二,法律推理的可确定性,而从法律推理的可确定性出发,我们就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果,那就是法律判决的确定性。
⏹法律的确定性意味着法律具有统一、持续、稳定的性质,是现代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的显著特征;⏹它从心理上满足了人类对稳定性和确定性的需求,使人类的社会关系处于井然有序的状态。
亚里士多德:“常人既不能完全消除兽欲,虽最好的人们未免有热忱,这就往往在执政的时候引起偏向。
法律恰恰正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祗和理智的体现。
”二、法律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概念一般可以用概率来加以描述,即在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特定事件的概率分布处于离散状态。
如果不苛求定义表述的严格,不确定性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行为者对环境状态的无知程度。
博登海默:人们之所以会在法律中寻求无法实现的确定性,是因为他们试图在法律中发现类似其童年时代对父亲所具有的稳定性、可靠性、确定性和万无一失性的替代物。
现实主义法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卢埃林认为:法律是不断变化的规则;它不仅包括“书面规则”(paper rules),而且应包括“现实规则”(real rules);后者是更重要部分。
书面规则仅仅告诉人们应当如何去行为,但人们实际上如何行为并不完全符合书面规则。
只有对人们的行为特别是法官的行为进行实际研究分析,人们才能发现现实规则是什么。
书面规则的作用只有在研究了现实规则后才能够发挥。
因此,书面规则是不确定的。
弗兰克认为法律永远是不确定的,就在于法律所应付的是人类关系的最为复杂的方面,在法律面前的是混乱的、使人感到变化莫测的整个人生,而在我们这个万花筒式的时代,这种情况比以往更甚,认为“法律可以是静止的或确定的是非理性的观点,是一种神话——基本法律神话。
20世纪最有影响的十本法哲学著作以下十本书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的布赖恩·莱特(Brian Leiter)教授推荐的20世纪在英语世界最有影响的法哲学著作。
Karl Llewellyn卡尔·卢埃林, The Bramble Bush(荆棘丛)Hans Kelsen汉斯·凯乐森, Pure Theory of Law(纯粹法理论)Lon Fuller朗·富勒, The Morality of Law(法律的道德性,已有中译本,商务印书馆2005)H.L.A. Hart哈特, The Concept of Law(法律的概念,已有两个中译本)H.L.A. Hart哈特, Essays in Jurisprudence and Philosophy(法理学与哲学论文集,已有中译本,法律出版社2005年)Joseph Raz约瑟夫·拉兹, The Authority of Law(法律的权威,已有中译本,法律出版社2005年)John Finnis约翰·菲尼斯, Natural Law and Natural Rights(自然法和自然权利,已有中译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Ronald Dworkin罗纳德•德沃金, Law's Empire(法律帝国,已有两个中译本)Gerald Postema吉哈尔德波斯特马, Bentham and the Common Law Tradition (边沁与普通法传统)Leslie Green莱斯利·格林, The Authority of the State(国家的权威)下面十本书是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法学院劳伦斯·索勒姆(Lawrence B. Solum)教授推荐的。
H.L.A. Hart哈特, The Concept of Law(法律的概念,已有两个中译本), Ronald Dworkin罗纳德•德沃金, Taking Rights Seriously(认真对待权利)John Finnis约翰•菲尼斯, Natural Law and Natural Rights(自然法和自然权利)Richard Posner理查德波斯纳,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法律的经济分析)Randy Barnett兰迪伯纳特, The Structure of Liberty: Justice and the Rule of La w(自由的结构)Lon Fuller朗·富勒, The Morality of Law(法律的道德性,已有中译本,商务印书馆2005)Roger Shiner罗杰·沙纳, Norm and Nature: The Movements of Legal Thought(规范与自然)John Rawls约翰·罗尔斯, A Theory of Justice(正义论)Bruce Ackerman布鲁斯·阿克曼, We the People: Foundations(我们的人民:宪法变革的原动力)Duncan Kennedy杜肯肯尼迪, A Critique of Adjudication(法律出版社即将推出中译本)英美法理学基本著作(待完善)1、H. L. A. Hart哈特1.1 The Concept of Law(2nd.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法律的概念1.2 Essays in Jurisprudence and Philosophy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 983).法理学与哲学论文集1.3 Essays on Bentham: Studies in Jurisprudence and Political Theor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2).法理学与政治学研究2、Lon Fuller朗·富勒, The Morality of Law (revised ed., Yale University Pre ss, London, 1969)(法律的道德性,商务印书馆,郑戈译,2005年).3、Ronald Dworkin罗纳德•德沃金3.1 Taking Rights Seriously(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认真对待权利3.2 Ronald Dworkin, Law’s Empir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 sity Press, 1986).法律帝国4、Joseph Raz约瑟夫·拉兹4.1 Practical Reason and Norms(2nd e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 ty Press, 1990)4.2 The Authority of Law(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9).法律的权威4.3 The Morality of Freedom(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6)4.4 Engaging Reason: On the Theory of Value and Action(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5、John Finnis约翰•菲尼斯, Natural Law and Natural Rights(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0).自然法和自然权利6、Jeremy Waldron杰里米·沃尔登, Law and Disagreement(Oxford:Oxford Univ ersity Press, 1999)7、Leslie Green莱斯利·格林, The Authority of State (Oxford: Oxford Univers ity Press, 1988)国家的权威参考读物1. Dennis Patterson丹尼斯帕特森(ed.), A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of Law and Legal Theory, Blackwell 1999.法哲学与法律理论手册2. Martin P. Golding/William A. Edmunson(ed.), The Blackwell Guide to the P hilosophy of Law and Legal Theory, Blackwell 2004.3. Jules Coleman/Scott Shapiro(ed.), Oxford Handbook of Jurisprudence and Ph ilosophy of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台湾法学院学生法理学入门书籍(转载)學習法理學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閱讀法理學的經典著作,藉由原典的深入閱讀,以培養思考法理學問題的能力。
浅述美国的判例法制度摘要:判例法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法律形式之一,自12世纪在英国产生以来,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至今仍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美国的判例法制度是建立在英国殖民统治的基础上的,特别是美国独立战争以后,对判例法制度有了较大的发展。
今天美国所运行的判例法已和传统的英国判例法有了很大的区别。
本文旨在从美国判例法的产生、发展、运行机制等动态角度来揭示美国判例法的运行。
关键词:美国;判例法;发展流程;运行机制一、美国判例法制度概述众所周知,美国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逐渐抗争,最后取得胜利从殖民统治下独立出来的。
早在殖民统治时,美国就有了法律。
英国在战胜其他列强后,由于移民的背景和对美国政府的统治,英国的法律在各个殖民地国家生效。
18世纪后,英国法有了大为改观之势变,已经有了相当的近代化并适应了美国殖民地之所需,北美各殖民地普遍设立法庭,在审判中大量援引英国判例,普通法文献和知识传播开来。
特别是1772年威廉▪普莱克斯东的《英国法释义》在费城出版,对美国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①18世纪中期,英国普通法在美国殖民地取得了支配地位。
1775年至1782年的北美独立战争,扫除了美国法独立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独立战争中及后期一段时间内,英国法遭到了美国人民的强烈抵制和反对。
许多法官律师拒绝引用英国法,有少数则禁止引用英国判例。
1776年,独立宣言》、1777年《邦联条例》和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制定和颁布更表明了美国法的独立化倾向。
继成文宪法制定之后,美国掀起了一个改革法律、编纂法典的大规模运动。
1824年路易斯安那的新奥尔良地区,按照1804年《法国民法典》的模式制定了民法典。
1811年,英国法学家边沁向美国总统麦迪逊建议制定法典。
1846年,纽约州宪法规定编纂成文的系统法典。
1847年,美国法学家戴维斯菲尔德被任命为纽约州法律被编纂委员会的委员,先后编纂出《民事诉讼法典》、《刑法典》、《政治法典》、《民法典》和《刑事诉①讼法典》。
现实主义法学和社会法学的思想交锋卡尔·尼克森·卢埃林(Karl Nickerson Llewellyn)和内森·罗斯科·庞德(Nathan Roscoe Pound),他们都是二十世纪美国着名的法学家。
一位是美国现实主义法学之父,一位是社会法学的泰斗,他们彼此既有很深的私交,又各有自己的法学理论主张。
卢埃林批判传统的法学观念,主张在司法实践中把握法律,注重法官行为的社会效果,对法律规那么适用确实定性表示疑心;庞德主张把法律和法律程序当作整个社会的组成局部来理解,法律是通过标准来解决社会中各种利益上的纷争,实现社会的控制。
20世纪30年代,他们之间展开了一场激进与保守、创新与守旧的着名法理论战,掀起美国法学史上的一次开展高潮,开启了挑战法学理论权威的先河。
正是这种富有挑战的进取精神,鼓励着后来的法律研究者们不断地去对传统的法学理论进展批判,使美国法律思想史上不断出现哈特富勒之间的法理论战、哈特德沃金之间的法理论战。
三次着名的法理论战,繁荣了美国法学思想,推动了美国法学理论不断向前开展。
这场以年轻学者卢埃林挑战法学权威庞德的论战,吸引了大批学者参与,他们纷纷发表文章,阐释自己的学术观点,确立自己学说的地位。
论战的结果将现实主义法学运动(Legal Realism Movement)[1]推向了高潮,现实主义法学取代了社会法学的主导地位,成为主流法学。
一论战的理论贮备卢埃林庞德论战,中外专家学者都认为是起源于1930年4月卢埃林发表于《哥伦比亚法律评论》上的论文《现实主义法理学——引领未来》(A Realistic Jurisprudence——The Next Step )。
其实,事情远远不是这么简单。
他们之间的论战,是学理与学理之间的争论、学说与学说之间长期分歧的结果。
在美国,现实主义法学与社会法学有着共同的思想渊源,它们都同源于实用主义法学,受实用主义哲学和进步主义思想影响。
国际关系流派概论姓名:周彬学号:1011424049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古典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几位主要代表人思想国际关系理论兴起于西方,兴盛于西方,在国际关系发展的历程中,现实主义一直是其中重要的一种理论。
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修昔底德,马基雅维利,霍布斯,黑格尔等思想家或哲学家被视为现实主义理论的奠基者,其深邃的思想形成了现实主义的理论传统。
之后又有像摩根索,卡尔为代表的古典现实主义者继承了修昔底德,马基雅维利等的思想衣钵。
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理论。
一、从古典现实主义到新现实主义在古典现实主义中,有4个较重要的代表人物:一个是修昔底德,这是最早的源头,即提出了最早的古代论证;一个是马基雅维里,他对现实主义提出了最早的现代认证;再一个是卡尔,他是国际关系研究重点从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一位标志性人物;最后是摩根索,他对古典现实主义提出了最全面系统的论证,是集大成者。
1.卡尔的思想他通过重新发现权力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摧毁了理想主义对道德普遍性和“利益自动和谐”的“乌托邦”信仰,从而完成了对理想主义国际关系学说的批判,奠定了现代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基础,使得国际关系学走上科学发展阶段,他本人也被称为“政治现实主义的奠基人”。
卡尔的历史思想对其国际关系思想影响深刻。
通过对历史事实、历史研究中的主客观性以及历史进步性的精细分析,他明确指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存在不同之处,两者的产生都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但是社会科学中的主体与客体不能够像自然科学中那样截然分离。
因此,社会科学在经历了“愿望”主导研究的幼稚阶段之后,必然会向注重研究现实的阶段发展。
国际关系学的发展历程同样如此。
从这一点出发,卡尔提出了国际关系学的学科建设思想,也为批判理想主义只注重“应然”而忽视“实然”提供了理论基础。
卡尔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思想是围绕着对权力和道德之间关系的分析发展起来的。
在他看来,权力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是一切政治行为的核心因素。
作者: 王绍喜
出版物刊名: 清华法学
页码: 370-381页
主题词: 现实主义法学;法律规则;法官;事实;荆棘丛;案件;行为学;作者;批判;法学院
摘要: 作为美国现实法学派的先锋,卢埃林是个传奇式的人物。
在20世纪20年代,他出版了包括广泛非法律材料的《买卖法案例与资料》,对当时的立法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但这却使他后来成为美国统一商法典的重要参加者,该法典也被认为是卢埃林法典。
1930年他出版了《荆棘丛》,对更为广泛的领域进行了批判。
同年他著文《现实主义法学:下一步》,掀起了现实主义法学的高潮。
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