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指导教学设计(两课时)
- 格式:pdf
- 大小:13.48 KB
- 文档页数: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训练指导》教案版本:人教版2001·2015年6月第7次印刷制作: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五中学《真情语文工作室》张同平课时:1步骤:一、提问式导入1、阅读综合性学习,本单元以什么为主题?爱2、人世间有几种爱?亲情、友情、同学之情、师生之情、人间真情……二、训练目标:学习写作以“爱”为主题的写人的记叙文。
三、题目:本单元课文以写人记叙文为主。
所以我们本单元的写作训练题是:以“爱”为主题,写一篇写人的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题目自拟。
要求写出自已独特的感悟。
四、拟题方法指导1、所写之人如《我的朋友》、《老王》、《信客》;2、所写主题如深爱无痕;3、所写线索如《台阶》五、结构指点※1.倒叙的记叙文的结构:引——叙——过——结以《我的朋友》为例(写人)[亦可用《背影》为例](1).引——起笔或用叙事式,或用抒情式,或用描写式,或用引语式,或用衬托式,或用释题式的开头方法引出一句回忆的过渡句,引出要叙的事。
..................例《我的朋友》第一自然段。
(2)叙——主体。
叙写回忆的事。
一定要有明确的记叙六要素:时、地、人、起因、经过、结果。
还要有能反映人物性格及主题的细节各种细节描写。
还可以适当用插叙。
例《我的朋友》第二自然段到第十三自然段。
(3)过——指回忆结束后,一定要用一句照应引出回忆的过渡句回到现实,结束倒叙并过渡到结尾。
例《我的朋友》第十四自然段(4)结——用议论抒情点题点旨结尾。
常用篇未点旨式、扣题扣旨呼应式的方法。
例《我的朋友》第十四自然段我的朋友①天白茫茫,地白茫茫,一切都是白茫茫的。
天地间溢满着轻盈缥缈的白雾,仿佛整个世界,整个宇宙都沉浸在这份朦胧中。
(描写式开头)呵,又是一个大雾的早晨,我漫步在这如梦如幻的雾中,思绪不禁飘向那淡红色的身影,记起那飘在晨雾中的朋友式的信任,想起我那不是朋友的朋友。
(引出回忆的过渡句,引出对朋友的回忆。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指导教学设计(两课时)一、单元教学目标1、学习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等人物描写方法以及正面、侧面描写角度。
2、能够根据写作元素,运用相关人物描写方法写好身边的人物。
3、体味人物描写方法背后所蕴含的人物性格、品质、特征、精神等。
二、写作要点课时安排提示:人物描写方法有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方法;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分。
而正面描写和细节描写有着诸多相通之处,学生把握了细节描写的方法,也能顺理成章地掌握正面描写,因而细节描写为一课时,侧面描写为一课时。
(一)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
细节描写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主题、推动情节的发展、渲染气氛、暗示社会环境。
如何细致刻画人物,让其活灵活现,可以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入手。
(正面描写,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抓住特征绘肖像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等)进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
外貌描写的作用是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要描绘好人物的肖像重在人物特征细致观察,察尔后写方可得起神韵。
《老王》一文中写道“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细心描绘出老王的眼睛,表现出了老王的谋生的困难、生活的惨淡以及作者一家人对老王的同情与关爱。
2、锤炼动词绘造型动作描写重在锤炼,精选传神之词方显人物神韵。
朱自清《背影》中“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指导优秀教案及范文11篇写在前面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爱是联系每个人的纽带。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爱与被爱当中,沐浴着爱的阳光和雨露。
写作导引爱的海洋中,浪花朵朵。
如果一滴水足以折射太阳的光辉,那就撷取感触最深的那一朵浪花来写。
不求面面俱到,只要抓住一点精彩展现就好。
爱的内涵很丰富,亲情、友情、乡情、师生情、爱国情,以及陌生人之间的相互关怀等,都是爱的体现。
调动你的积累,对哪个方面感受最真切,哪个方面你最拿手,就从哪个角度切入,这样才心中有数。
在写法上,可以全景式展现。
如以排比段落的形式、以抒情化的语言衔接,最后以抒情结尾,点明主旨,感受“爱”的涌动。
也可以就某一点展开,选取典型的、最能表现“爱”的片段进行组合,突出“爱”的主旨。
在叙述过程中,要力求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特色,彰显“爱”的力量,在具体的细节中表现爱。
一定要注重自我心理感受的描写,通过对内心的描摹展示爱的力量。
在语言上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用朴实但饱含深情的语言表现主旨。
总之,在写有关爱的话题时,你首先要有爱,要有善于发现爱的慧眼,然后选好一个切入点,紧扣中心去选择感动的材料,这样,文章写来定会得心应手。
学生佳作爱的姿势刘逸阁清风是有形状的,弯腰的柳树、低垂的麦穗,清风拂过时,它们都是清风的形状;阳光是有形状的,脆嫩的绿叶、绽放的花蕾,阳光抚过时,它们都是阳光的形状。
我想,生活中的爱也有自己的形状,因为爱像清风一样灵动,像阳光一样鲜活,它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姿势。
这几天,窗外清风吹拂,阳光明媚,然而我的心却在疼痛。
我一直在念叨着一个地名——汶川,一片废墟、满目疮痍,我震惊我悲痛,但我内心也充满了暖暖的感动。
不必说那个身处余震险境的战士跪着哭喊“我还能再救一个”,也不必说那些下岗的叔叔阿姨在采血点说“我们没钱,我们有血”,单是下面两位老师的举动就让我感动得泪流满面。
什邡红白镇中心学校的小学二年级语文老师汤宏,灾难来时,他本来完全可以躲避,却选择留下来保护孩子。
八年级上第二单元写作教案-网友来稿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提高写作素材的积累。
3.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提高写作素材的积累。
2.教学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素材巧妙地运用到写作中,使文章生动有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平时上网都喜欢看什么内容呢?(2)很多同学可能喜欢看网友来稿,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也可以成为那个写出热门文章的网友呢?(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作一篇优秀的网友来稿。
2.写作技巧讲解(1)观察生活人物:观察周围的人,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爱好等。
环境:观察所处的环境,了解环境的特点、变化等。
事件: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
(2)思考生活观察生活只是第一步,我们还要学会思考生活。
对于观察到的事物,我们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比如:人物:思考这个人物为什么会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他的哪些特点值得我们学习?环境:思考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以及我们如何去适应或者改变环境。
事件:思考事件背后的原因,以及事件对我们的启示。
(3)巧妙运用素材人物:通过描绘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展现人物的个性特点。
环境:通过描绘环境,营造氛围,为故事增色添彩。
事件:通过讲述事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3.实践演练(1)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次实践演练。
请大家选取一个观察到的素材,可以是人物、环境或事件,然后运用我们刚才学到的技巧,写一篇短文。
文章结构要清晰,逻辑性强。
语言要自然流畅,表达要准确。
注意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4.作品展示与点评(1)同学们,现在请大家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
对文章的整体结构进行评价。
对文章的语言表达进行评价。
对文章的创意和独特之处进行评价。
(1)通过本次学习,我们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技巧,提高了写作能力。
第二单元同步作文指导学写传记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人物小传的基本特点和写法。
学会写简单的人物传记。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人物带的正能量,提高自身素养。
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
课件。
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有同学问:“什么是人物传记?是不是写人物事迹的文章都是人物传记啊?”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不妨在课堂上先交流一下,然后说一说人物传记有什么特点。
二、例文引路感受特色母亲小传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深深影响着我们。
在我的生命中,那个影响我一生的人便是我的母亲。
我特别爱在闲暇时缠着她,听她讲述过去的故事。
儿时轶事我的母亲出生于××市。
小的时候,家里还算富裕。
但是因为那个时代孩子多,母亲又是大姐,所以她的童年自然就不太平静了。
那还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在乡下尤为严重,一般的家庭是不会让女孩子读书的,长到十岁左右就要下地干活。
而母亲发誓要读书,于是凭着韧性,始终在学校名列前茅,老师也不断上门劝说,就这样坚持读完了初中,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地的一所重点高中。
入学通知书已经下,但是那年外公患病,家中困难。
为了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母亲毅然放弃了学业,年仅十五岁的母亲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创业艰辛等到弟弟妹妹们都长大了,母亲决定进城找工作。
因为学历只有初中毕业,母亲找到的也就只有保洁员、营业员等工作。
尽管每天工作时间很长,但母亲很珍惜自己的工作,无论做啥事都不怕吃苦,干活又比一般人勤快,两年后便升职做到了推销经理,也就在这时,她认识了我的爸爸。
他们彼此欣赏,互相照顾,于是一年后他们结婚了,第二年,又迎了我的出生。
良师益友渐渐地,我可以上幼儿园了,母亲又出去工作了。
再后,我读学前班了,开始有了学习任务。
从此,母亲又多了一项使命:陪读。
十几年,她只要不上班,就会和我一起做功课,帮我复习;后她感到实在没有能力辅导我了,就默默地坐在我身边,看着我做功课,在我需要的时候陪我聊聊天、递一杯热茶。
写作学写传记教学目标1.提示学生在阅读学习的基础上,自主总结传记的特点,并能够根据自己要记述的对象设计适宜的写作方式。
2.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通过记言述行,展现人物风貌。
3.引导学生学习在真实的基础上合理发挥现象,适当描写,增强传记的生动性。
4.通过学写传记,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思考人生经历,提升人生境界。
教学重点:掌握传记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会写小传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作文方法教学)一、激情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的就像我们人生中的过客,不留下一点痕迹;有的却像一盏盏不灭的明灯,闪耀在我们的记忆中。
当我们驻足回望时,发现他们带给我们的是受益终身的东西。
二、自主学习1.了解什么是传记,掌握人物小传的基本知识。
2.了解写传记的基本方法,通过写事来展现人物的特点、精神风貌。
(快速阅读,本书上圈点勾画)三、互助探究(一)师友讨论,明确:1.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
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可以为别人作传,也可以写“自传”。
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2.写传记时,要注意的问题(1)真实准确。
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真实准确的。
要使传记真实可信,首先必须全面搜集、占有丰富翔实的资料,使传记所反映的人物生平事迹准确无误,完整无缺。
这些资料一般包括五个基本方面的内容:①人物的姓名、性别、籍贯、民族;②人物的生卒年月;③人物的学历、简历、党派、职务;④人物的贡献功绩、科技成果、著作;⑤能反映人物思想风貌本质特征的典型事件。
例如茨威格写《伟大的悲剧》,严格按照探险队留下的日记等材料还原斯科特等人的经历,又通过合理的想象,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与英雄气概。
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教案五四制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想象,学会以生活为源泉进行写作。
2.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作文具有个性化和创意。
二、教学内容1.教学主题:以生活为源泉,写一篇作文。
2.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3.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写作方法,使作文具有个性化和创意。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教师以一个生活中的小故事为例,引发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
2.观察教师组织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人物和环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
3.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细节,互相启发灵感。
4.拟题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细节,拟写作文题目。
5.结束第二课时1.回顾教师检查学生的作文题目,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2.分析教师选取一篇作文,与学生共同分析作文的优点和不足。
3.修改学生根据分析结果,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4.展示学生展示修改后的作文,互相评价、学习。
5.结束第三课时1.导入教师以一个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为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情感。
2.体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活动,如观看一部感人电影、听一首动听歌曲等。
3.表达学生根据情感体验,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
4.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作文,互相提出意见和建议。
5.结束第四课时1.导入教师以一个创意为例,引导学生关注作文的创意性。
2.分析教师选取一篇创意作文,与学生共同分析作文的创意点。
3.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自己的作文中融入创意。
4.实践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创意修改。
5.展示学生展示修改后的作文,互相评价、学习。
第五课时1.导入教师以一个优秀作文为例,引导学生关注作文的结构和语言。
2.分析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优秀作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3.学习学生根据分析结果,学习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
4.实践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技巧,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第二单元同步作文指导学写传记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人物小传的基本特点和写法。
学会写简单的人物传记。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人物带的正能量,提高自身素养。
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
课件。
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有同学问:“什么是人物传记?是不是写人物事迹的文章都是人物传记啊?”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不妨在课堂上先交流一下,然后说一说人物传记有什么特点。
二、例文引路感受特色母亲小传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深深影响着我们。
在我的生命中,那个影响我一生的人便是我的母亲。
我特别爱在闲暇时缠着她,听她讲述过去的故事。
儿时轶事我的母亲出生于××市。
小的时候,家里还算富裕。
但是因为那个时代孩子多,母亲又是大姐,所以她的童年自然就不太平静了。
那还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在乡下尤为严重,一般的家庭是不会让女孩子读书的,长到十岁左右就要下地干活。
而母亲发誓要读书,于是凭着韧性,始终在学校名列前茅,老师也不断上门劝说,就这样坚持读完了初中,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地的一所重点高中。
入学通知书已经下,但是那年外公患病,家中困难。
为了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母亲毅然放弃了学业,年仅十五岁的母亲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创业艰辛等到弟弟妹妹们都长大了,母亲决定进城找工作。
因为学历只有初中毕业,母亲找到的也就只有保洁员、营业员等工作。
尽管每天工作时间很长,但母亲很珍惜自己的工作,无论做啥事都不怕吃苦,干活又比一般人勤快,两年后便升职做到了推销经理,也就在这时,她认识了我的爸爸。
他们彼此欣赏,互相照顾,于是一年后他们结婚了,第二年,又迎了我的出生。
良师益友渐渐地,我可以上幼儿园了,母亲又出去工作了。
再后,我读学前班了,开始有了学习任务。
从此,母亲又多了一项使命:陪读。
十几年,她只要不上班,就会和我一起做功课,帮我复习;后她感到实在没有能力辅导我了,就默默地坐在我身边,看着我做功课,在我需要的时候陪我聊聊天、递一杯热茶。
《让世界充满爱》课堂作文指导[写作导引]本单元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进行写作训练,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次以“爱”为话题的作文来训练。
话题作文较强的开放性,大家练习时首先要放飞联想,搜寻自己生活、阅读中所积累的素材,然后根据占有的材料和自己的特长选择好文体。
话题作文虽然范围极大,但仍是有规律可循的。
就本文题来说,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步骤来完成这篇作文。
1.围绕话题,选取材料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也就是引发谈话的由头。
由某个设想好的“话题”所引出的作文就是“话题作文”。
本文以“爱”为话题,显得内涵较广,但也并非广而无边,其限制就是话题范围。
因此同学们在写作时万万不可偏离话题,另起炉灶,随便写出一篇文章来。
选材的依据应该是你自己认为最熟悉的,最有把握的,有话可写,较新颖的。
只要我们留心生活,就不必担心没有素材,因为生活是挖掘不尽的艺术宝藏,我们尽可以将触角伸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去搜寻写作的素材;我们更可以张开想象的翅膀,于亦实亦幻的灵感空间,去营造圣爱的神话。
2.围绕材料,确立中心写作话题作文一般需要遵循三个原则,即相关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
大家应该有意识地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美的情操,表现自己独特的创新精神。
首先要做到真实独特,情感真挚。
写自己熟悉的感受最深的内容,不要脱离实际去刻意追求立意的深与新,不写矫揉造作的虚情假意,瞎编乱造的文章没有真情可言。
其次,立意可以化大为小或是以小见大。
一个话题,可供立意的角度有很多,但并不一定每一个角度都能写出好文章,只有选取最能拨动读者心弦的角度,才能让人产生共鸣。
3.拟好标题,选定文体人们常把标题比作“文章的眼睛”。
还有人说,好的标题就等于一篇文章成功了一半,因此,在构思文章的时候,把精力多用一点在题目上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
就“爱”的话题来说,大家可以给话题前面或后面加上修饰语,把大题变小,或者是标题中不出现话题,而是作文内容或中心的体现。
拟好了文题,还必须选定文体。
叙事要详略得当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写作中详略安排的意义,学习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地写人记事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案例和课堂写作实践的分析,明确文章详略得当能更好地表现中心意思这一重要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在写作中要关注材料的详略这一意识,并能很好地体现在自己的写作中,使之成为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重点:写作中详略安排的意义。
教学难点:课堂写作实践的完成与修改指导。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
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
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
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
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
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
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二、亮标1、了解写作中详略安排的意义。
2、学习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地写人记事的方法。
三、自主学习自学指导一:课文案例分析,明确详略安排的意义我们来读一读鲁迅先生《社戏》里的文段,感受详略的魅力。
①我们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蚯蚓,掘来穿在铜丝做的小钩上,伏在河沿上去钓虾。
虾是水世界里的呆子,决不惮用了自己的两个钳捧着钩尖送到嘴里去的,所以不半天便可以钓到一大碗。
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
八上作文教学设计〔第二单元一第六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传记。
2.学习写作传记的方法。
3.通过写作,学习人物的品质,提升个人素养。
教学重点:1.了解传记的特点。
2.学会写传记。
教学难点:学会写传记,提升个人素养。
教学方法:练习法、商量法活动过程:一、课前打算课前安排学习任务,将自己最喜欢的一本〔篇)人物传记重读一遍,做一个读书卡,打算课堂上交流。
(传记题目、传记作者、传主、主要事迹、阅读感想)二、导入:同学们,在这一单元里,我们在鲁迅的笔下认识了一位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外国老师;在朱德的笔下,认识了一位勤劳俭朴,识大体顾大局的伟大母亲;在茨威格的笔下,认识了一位长相粗陋但却具有深邃精神世界的文学巨匠。
同样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的就像我们人生中的过客,不留下一点点痕迹,有的却像一盏不灭的明灯,永远闪耀在我们的记忆中,当我们驻足回望时,发觉他们带给我们的是终身受益的东西,你想把他们记录下来吗?三、了解什么是人物小传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
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依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可以为别人作传,也可以写“自传"。
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感情、想象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根本要求。
四、经典回忆课堂上分享交流。
主要围绕本单元的课文和课下自己所阅读传记的主要内容、写作特色以及阅读感想等方面展开交流,并从中获得经验,探究传记的特点。
(漂亮的颜色)中,作者在叙事中,屡次引用了居里夫人自己的话,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内容真实。
这是写好自传与小传的根本原则。
内容表述上应“丁是丁,卯是卯”,不虚构,不歪曲;不粉饰,不虚美;不受流俗侵扰,不为尊者忌讳。
第二单元作文指导课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
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
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板书: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二、知识讲解陆游诗云:“天章云锦用在我,妙手剪裁非刀尺。
”说的是写诗作文剪裁的重要性。
所谓剪裁,就是根据写作的目的、表达的主题决定材料的取舍和详略。
取舍,是第一步,决定哪些材料用,哪些材料不用。
有用的材料也不能不分主次轻重一古脑儿都写到文章里,有的要详写,有的要略写。
要真正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还必须进一步明确以下三个方面:1、详写和略写,必须从写作目的出发,服从表达主题的需要。
凡与写作目的关系特别密切的,能够突出主题的主要材料、重点材料,要写得详尽、具体、集中,这样才能充分表达主题、突出中心。
次要材料则略写,通过交代、铺垫、过渡、照应、补充等,照顾全局,同样为表达主题、突出中心服务。
这就要动笔之前,有明确的写作目的,确定所要表达的主题,从而考虑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
行文过程中,详写部分写充分,略写部分写精要。
修改润饰时,考虑是否该详的详了、该略的略了,详略是否得当。
这样,把内容的详略落到实处。
2、详写不是繁冗拖沓,而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
例如,《水浒传》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写鲁达的三拳,从味觉写,从视角写,从听觉写,作了一大串形容,写出了神韵,而毫无多余之笔。
再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在记叙“车站送别”时,详细描述了父亲买橘子一事,其中对“爬月台”的描写更是细致入微:“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正因如此情景,“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我的泪又来了”。
也正因如此,“背影”留给“我”深刻的印象,文章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深情。
详写,要从多角度观察,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用墨如泼,写全写细,写深写透,而又不能有可有可无的字、句、段。
第二单元同步作文指导学写传记【知识目标】1.掌握人物小传的基本特点和写法。
2.学会写简单的人物传记。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重在写作指导,第二课时完成写作,集体评议。
精彩导入激发兴趣有同学问“什么是人物传记?是不是写人物事迹的文章都是人物传记啊?”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不妨在课堂上先交流一下,然后说一说人物传记有什么特点。
例文引路感受特色母亲小传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深深影响着我们。
在我的生命中,那个影响我一生的人便是我的母亲。
我特别爱在闲暇时缠着她,听她讲述过去的故事。
儿时轶事我的母亲出生于XX(填籍贯)。
小的时候,家里还算富裕。
但是因为那个时代孩子多,母亲又是大姐,所以她的童年自然就不太平静了。
那还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在乡下尤为严重,一般的家庭是不会让女孩子读书的,长到十岁左右就要下地干活。
而母亲发誓要读书,于是凭着韧性,始终在学校名列前茅,老师也不断上门劝说,就这样坚持读完了初中,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地的一所重点高中。
入学通知书已经下来,但是那年外公患病,家中困难。
为了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母亲毅然放弃了学业,年仅十五岁的母亲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创业艰辛等到弟弟妹妹们都长大了,母亲决定进城找工作。
因为学历只有初中毕业,母亲找到的也就只有保洁员,营业员等工作。
尽管每天工作时间很长,但母亲很珍惜自己的工作,无论做啥事都不怕吃苦,干活又比一般人勤快,两年后便升职做到了推销经理,也就在这时,她认识了我的爸爸。
他们彼此欣赏,互相照顾,.于是一年后他们结婚了,第二年,又迎来了我的出生。
三口之家母亲告诉我,她怀我时,父亲总是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她,后来干脆让母亲辞了工作,呆在家里休养。
就这样在XX年1 1月8 日的下午,我出生了。
我的出生,给父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喜悅。
母亲每天忙完了家务就对着什么也不懂的我,依依呀呀地说个不停,给我唱歌谣,讲故事,带着我做“体操”,忙的不亦乐乎。
守着我一点一点地长长、长胖,兴奋地和下班回家的父亲讲我每一天的不同和进步,每一天都是那么的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