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基细胞学在妇科与非妇科肿瘤筛查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51.50 KB
- 文档页数:14
液基细胞学检测在非妇科细胞标本肿瘤细胞学诊断中的意义目的: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对非妇科细胞学标本进行检查并与传统普通涂片法进行对比并分析探讨其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方法:对636例非妇科细胞学标本进行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法处理、阅片、诊断,并与传统细胞涂片的细胞形态及诊断结果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应用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法查到恶性肿瘤细胞238例,阳性率为37.4%(238/636)。
在胸水标本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123 例,可疑11例;腹水及腹腔冲洗液标本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87 例,可疑4 例;脑脊液标本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19例;心包积液标本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9例,可疑1例。
同组标本用传统普通涂片检查阳性为151例,阳性率为23.7%(151/636)。
结论: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方法在非妇科细胞标本的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传统细胞涂片方法(P<0.01)。
标签:液基细胞学;恶性肿瘤;非妇科细胞学标本;细胞学诊断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技术因取材、制片及ThinPrep2000系统程序化处理等优势,目前已广泛用于妇科阴道及宫颈上皮内病变诊断与筛查[1] ,但是用于非妇科细胞学检查报道较少。
本文报告我科应用该方法对非妇科细胞学标本的检查结果,并分析探讨其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取自2005年5月~2006年1月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医院临床送检的非妇科标本636例。
其中胸水347例,腹水186例,腹腔冲洗液23例,脑脊液68例,心包积液12 例。
男310例,女326例。
年龄16~82岁。
所有病例均为病理诊断明确的恶性肿瘤。
1.2 仪器美国新柏氏(ThinPrep)液基细胞自动制片机。
1.3 方法将体液标本取50 ml倒入离心管中,用离心机离心(小于2000 r/min)10 min,去上清液,取沉淀物制备普通细胞学涂片;剩余沉淀物移入ThinPrep PreservCyt 处理液中混匀震荡10 min,再次离心(小于1000 r/min)10 min,去上清液,将沉淀物移入ThinPrep PreservCyt保存液中混匀,用美国Cytyc公司的ThinPrep2000制片机常规制备液基薄片。
液基细胞学与活检技术的结合在非妇科标本中的病理诊断应用发表时间:2015-11-09T15:09:30.5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作者:孙秀香王冲[导读] 山东省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病理科液基细胞学技术在妇科宫颈标本中已广泛应用,结合妇科的阴道镜活检技术,在我院已开展2年有余;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孙秀香王冲山东省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病理科山东平度 266753 液基细胞学技术在妇科宫颈标本中已广泛应用,结合妇科的阴道镜活检技术,在我院已开展2年有余;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014-2015年为进一步推动我科细胞学与组织学的发展,通过不断学习、研究、实践,总结出了几种非妇科标本液基细胞学与活检技术的结合应用,给临床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主要包括痰液基细胞学结合肺部活检(穿刺或纤支镜)诊断肺部病变;尿液基细胞学结合膀胱活检诊断泌尿系统病变;乳腺分泌物液基细胞学结合乳腺穿刺诊断乳腺病变。
(一)参加人员病理科全体人员(二)材料与结果取材于内、外科所送的痰液12例,尿液21例,乳腺分泌物5例,常规作液基细胞学检查;送检的纤支镜活检及胸膜活检5例,膀胱活检9例,乳腺穿刺12例。
其中痰液基细胞学检查发现恶性肿瘤细胞3例;尿液基细胞学检查发现恶性肿瘤细胞3例;乳腺分泌物液基细胞学检查发现恶性肿瘤细胞3例。
经过液基细胞学检查后发现有恶性肿瘤细胞的提示做活检。
活检病理诊断:纤支镜(去外院做的)2例为癌;胸膜穿刺1例为癌,其中一例做三次液基未发现恶性肿瘤细胞,手术切除肺肿瘤,病理证实为肺炎性假瘤。
膀胱镜活检5例,证实5例为移行上皮癌。
乳腺穿刺12例,5例证实为乳腺癌。
(三)意义液基细胞学检查对病人无任何创伤,经济、实惠,值得推广于内外科使用。
作为常规的筛查项目,一旦发现有可疑细胞立刻提醒临床做相应的活检检查,避免了病人的撒网式检查;而穿刺活检或腔镜活检,是以病理活检技术为基础的细胞学+组织学诊断技术,它的范围及涉及面更广泛,目的性更强,可以说是做到了有的放矢,阳性率高,病人创伤小,不需要做开胸或开腹检查,有的如息肉或其它良性病变可以做到检查与治疗于一体;即使恶性肿瘤因早期发现,其生存率亦可大大提高。
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关键词】液基细胞学检测;宫颈癌;上皮内病变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妇女癌症死亡的第二位因素,严重地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和生命。
及早发现癌前病变是切断宫颈癌发生和发展,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病变筛查的重要方法。
由于宫颈癌存在着一个较长的、可逆转的癌前病变期,早期宫颈癌患者5年治愈率高达90%,因此对宫颈癌的筛查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十分重要。
研究表明,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系统应用于宫颈病变的筛查可提高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
膜式液基超薄细胞检测(TCT)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早期宫颈癌的检出率及准确率。
1 TCT检查TCT新伯氏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制片机[1],是1996年获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的,该方法对传统的巴氏涂片法带来了重大影响,是一项对我国产生影响较大的、有代表性的细胞学新技术。
近年来,TCT因其无创、取材方便,已成为宫颈病变筛查的重要手段,其明显提高了涂片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能及时发现宫颈早期病变,是宫颈癌防治的关键[2]。
对于TCT异常病例,可结合阴道镜明确病变部位,提高宫颈活检阳性率,然后通过病理检查作出最后诊断[3]。
近年来有许多关于巴氏涂片准确性研究报道,假阴性率至少10%~20%,最高达50%[4]。
影响准确性原因有:涂片不均匀、过厚、过多分泌物;取材器中病变细胞没有被转移到载玻片上。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改变了传统操作方法,标本取出后立即放入细胞保存液中,保留了取材器上所得到的全部标本,经全自动制片过程达到高质量、超薄层细胞于载玻片上,从而降低了假阴性率。
2 TCT检查与宫颈病变近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生有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发病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宫颈癌是一个从宫颈CIN宫颈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的漫长连续发展过程,潜伏期长达1O年左右[5]。
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好,宫颈浸润性癌5年生存率67%,早期癌为90%,原位癌即CINⅢ为100%[6]。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1-05-07T11:22:44.20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8期作者:符红霞[导读] 目的探究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符红霞庐江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安徽合肥 231500 摘要:目的探究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安徽省庐江县开展宫颈癌筛查活动中35~64岁妇女6023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检测方法分为对照组(n=2878)和观察组(n=3145),对照组应用传统巴氏涂片法检查,观察组则应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比两组人群异常人数检出率、标本制片满意度、年龄结构,并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平均费用。
结果观察组人群异常人数检出率4.74%,对照组人群异常人数检出率1.32%,两组人群异常人数检出率对比(P<0.05);观察组人群标本制片满意度95.45%(3002例),对照组人群标本制片满意度69.84%(2010例),两组体检人群标本制片满意度对比(P<0.05);观察组年龄结构为20~29岁4例(0.13%)、30~39岁395例(12.56%)、40~49岁1082例(34.40%)、50~59岁1547例(49.19%)、60~69岁117例(3.72%)、70岁以上0例(0.00%);对照组年龄结构为观察组年龄结构为20~29岁1例(0.03%)、30~39岁299例(10.39%)、40~49岁971例(33.74%)、50~59岁1431例(49.72%)、60~69岁176例(6.32%)、70岁以上(0.00%),两组人群集中于40~59岁年龄段,且占比对比(P>0.05);由于外送有资质的检验公司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成本的费用大幅度下降,观察组人群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和对照组人群传统巴氏涂片法检查费用差距不大,两组费用均为15元/例。
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引言液基细胞学检查是一种常用的疾病筛查和诊断方法,通过对液体基质中的细胞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情况,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疾病的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液基细胞学检查的意义、步骤和结果的解读。
液基细胞学检查的意义液基细胞学检查是普遍应用于宫颈癌和其他妇科疾病筛查的一种方法。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液基细胞学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细胞异常,从而提前对疾病进行干预和治疗。
同时,液基细胞学检查也可以用于其他妇科疾病的筛查,如宫颈炎、宫颈息肉等。
液基细胞学检查的步骤液基细胞学检查主要包括样本采集、细胞脱落和染色三个步骤。
样本采集样本采集是液基细胞学检查的第一步,可以通过宫颈刷子或刮片将细胞样本采集下来。
在采集样本时,需要注意保持无菌环境和正确采样的技术,以确保得到可靠的结果。
细胞脱落细胞脱落是将采集到的样本涂于载玻片上的过程。
通过轻轻涂抹或旋转载玻片,使细胞均匀地分布在载玻片上。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确保细胞的均匀分布,以便后续观察和分析。
染色染色是液基细胞学检查的关键步骤之一。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Papanicolaou(PAP)染色、Giemsa染色等。
染色后,细胞的核和细胞质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便于观察和诊断。
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的解读液基细胞学检查的结果主要是通过对细胞形态、结构和数量的观察和分析来进行判断和诊断。
根据细胞的异常程度,可以将结果分为阴性、ASCUS、LSIL、HSIL和ASC-H五个等级。
阴性阴性表示细胞形态正常,没有发现异常细胞。
这是理想的结果,暗示着良好的细胞状态和健康。
ASCUS(不明确的鳞状上皮细胞病变)ASCUS表示细胞存在一些不明确的异常,可能是由于炎症或其他非肿瘤因素引起的。
这种结果需要进一步观察和评估。
LSIL(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表示细胞存在轻度异常,可能是由于良性的鳞状上皮内病变引起的。
尽管这种异常通常是可逆转的,但仍需要密切监测和治疗。
液基细胞学检测临床应用及其意义来源: [添加日期:2010-9-7 17:19:13]近年来,一种新的检测技术—“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被广泛应用在宫颈细胞学筛查患者中。
这种检测方法目前在国际上是最先进的一种检测技术,与传统的巴氏涂片检查相比,明显提高患病异常细胞检出率,约接近100%。
还能发现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衣原体等。
目前该技术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在妇女宫颈癌的筛查。
由于传统的细胞学检测,在取样涂片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红细胞、白细胞、黏液及脱落坏死组织等,影响阅片诊断准确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细胞工程专家近年推出了一种称为“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 新技术,即通过技术处理去掉涂片上的杂质,直接制成观察清晰的薄层涂片,使阅片者更容易观察,其诊断准确性比传统法高。
⒈技术来源:“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是1996年由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简称FDA)批准的一种改良的“细胞学制样技术”,已获认证。
取代了传统的“巴氏5级分类细胞学”检测方法。
目前该技术在国内有两种进口设备:⑴薄层细胞学检测系统(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1996年获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
主要方法是将宫颈脱落细胞放入有细胞保存液的小瓶中,刮片毛刷在小瓶内搅拌数十钞钟,再通过高精密度过滤膜过滤后,将标本中的杂质分离,取滤后的上皮细胞制成直径为20mm薄层细胞于载玻片上,95%酒精固定,经巴氏染色、封片,由细胞学专家肉眼在显微镜下阅片,按TBS 法作出诊断报告。
⑵自动细胞学检测系统(autocyto prep cytologic test),又称液基细胞学检测系统(Liquid-based cytologic test, LCT):1999年获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
基本方法是将收集的细胞保存液,通过比重液离心后,经自然沉淀法将标本中的黏液、血液和炎性细胞分离,收集余下的上皮细胞制成直径为13mm超薄层细胞于载玻片上。
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
方法:采集1 940例受检者的宫颈脱落细胞,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诊断按TBS标准。
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检测阳性者行阴道镜下活检,将细胞学检测结果与活检结果作对比分析。
结果:1 940例标本中,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检测阳性者65例,阳性率为3.35%,进行阴道镜下活检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比较,符合率为72.3%。
结论: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是宫颈癌筛查中宫颈癌早期筛查的有效手段。
标签: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宫颈癌;筛查宫颈癌位居发展中国家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宫颈细胞学检查可以使宫颈癌患者得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近年来,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应用于临床宫颈癌筛查,提高了检查准确率、降低了假阴性率,逐渐成为临床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手段之一。
为进一步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本院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对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妇女进行了宫颈癌癌前病变的常规筛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7年7月~2010年4月在本院婦科门诊就诊,包括健康体检、阴道分泌物异常、宫颈糜烂、有接触性流血或阴道不规则流血者(所选患者均已有2年及以上性生活史)1 998例,年龄20~70岁。
1.2 方法标本采集,使用特制的颈管刷在宫颈外口及宫颈管旋转5周收集脱落细胞,并将其洗入盛有保存液的小瓶内,采用ThinPrep2000系统处理制成均匀的薄层涂片,95%酒精固定、染色、阅片。
1.3 细胞学诊断方法采用TBS分级系统的诊断标准[1],即:①正常范围(WNL);②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③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④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⑤鳞状细胞癌(SCC);⑥意义未明的不典型腺细胞(AGC-US)和腺癌(AC)。
阳性结果以发现ASC-US及以上病变者判为阳性。
1.4阴道镜检查及活检TCT诊断阳性者在阴道镜下进行宫颈组织活检,由病理医师根据病理学诊断和分级标准诊断[2],包括: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和CINⅢ)和宫颈癌。
液基细胞学检测与传统涂片法在非妇科细胞标本肿瘤细胞诊断中的比较摘要】目的对非妇科标本应用液基细胞学检测与传统涂片法进行对比并探讨其诊断价值。
方法对1033例非妇科标本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测并与传统涂片的细胞形态和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应用液基细胞学方法在痰标本中检测到恶性肿瘤细胞71例,可疑癌细胞7例,同组标本用传统涂片法有25例为阴性。
液基细胞学方法灵敏度提高了32.05%。
应用液基细胞学方法在支气管灌洗液标本中检测到恶性肿瘤细胞23例,可疑癌细胞3例,同组标本用传统涂片法有7例为阴性。
液基细胞学方法灵敏度提高了26.93%。
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测方法在非妇科细胞标本肿瘤细胞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关键词】癌/诊断细胞学技术标本液基细胞薄层涂片(TCT)现已广泛应用于妇科标本的检测,主要用于阴道/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与筛查[1],但用于非妇科细胞检查少有报道。
现对我院应用该方法对非妇科细胞标本的检查结果与传统涂片法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标本收集我院2006年1~12月临床送检的痰、支气管灌洗液标本1033例。
1.2仪器新柏氏2000液基细胞自动制片仪。
1.3标本的采集与处理1.3.1痰TCT留取晨痰,先漱口吐出气管内的腐痰,再收集患者咳出的肺深部的新鲜痰,放入含25ml清洗液和适量1,4-二硫代苏糖醇(DTT)的保存瓶中,1500~2000r/min振荡10min,1500~2000r/min离心5~10min,弃去上清,然后将沉淀倒入盛有细胞保存液的标本瓶中,静置15min,使用新柏氏2000制片。
1.3.2支气管灌洗液TCT因含黏液较多需加入适量DTT,处理方法同痰TCT标本。
1.3.3传统涂片法按常规对痰和支气管灌洗液标本进行涂片。
1.4肿瘤细胞诊断采用3级分类诊断法将细胞检查结果分为阴性、可疑、阳性,并对细胞作出分型,对分型不清的肿瘤细胞可通过细胞免疫化学方法鉴别诊断。
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与阴道镜联合应用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摘要】子宫颈癌是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死因,而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和阴道镜联合应用已成为筛查和诊断的重要手段。
TCT能够及时发现细胞异常,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则能检测细胞DNA变异情况,结合可提高筛查准确性。
阴道镜检查则可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对病灶进行准确定位和评估。
综合应用这三种技术,在子宫颈癌筛查中可发现潜在病变,提高早期诊断率。
TCT与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与阴道镜联合应用在子宫颈癌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对未来推广和深入研究具有积极价值。
【关键词】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阴道镜、子宫颈癌、筛查、结合应用、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原理、作用、优势、研究方法、结果、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临床意义、推广价值。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子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现有的筛查方法主要包括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阴道镜检查。
TCT是一种通过检测子宫颈上皮细胞变化的方法,可以准确筛查出患有早期子宫颈癌或前癌病变的女性,有助于实现早期诊断和治疗。
TCT有时会出现假阴性结果,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提高筛查准确率。
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是一种通过检测细胞DNA含量变化来评估细胞增殖状态和恶性程度的方法。
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可以帮助鉴别恶性细胞与良性细胞,提高筛查的准确性和灵敏性。
而阴道镜检查则可以直接观察子宫颈表面的病变情况,对于辅助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利用TCT、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和阴道镜检查,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子宫颈病变情况,提高筛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研究TCT与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与阴道镜联合应用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重要性是迫切需要的,有望为提高子宫颈癌早期诊断率和生存率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与阴道镜联合应用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妇科肿瘤筛查常见方法和注意事项妇科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高,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因此,妇科肿瘤筛查成为女性健康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介绍妇科肿瘤筛查的常见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帮助女性朋友更好地关注和保护自己的健康。
一、常见的妇科肿瘤筛查方法1.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妇科肿瘤筛查方法之一。
该检查通过采集宫颈上皮细胞,进行薄层细胞学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宫颈病变以及宫颈癌的征兆。
该方法简单、无创且准确率较高。
建议女性每年进行一次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
2. 乳腺X线摄影术(乳腺钼靶)乳腺X线摄影术,通常称为乳腺钼靶检查,是乳腺癌筛查的重要手段。
该检查通过X线的透视和摄影,可以早期发现乳腺肿块及其异常改变,判断是否存在恶性病变。
此外,乳腺钼靶还可以评估肿块的形态、大小、数量和密度等。
建议女性每年或两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摄影术。
3. 输卵管通液术(HyCoSy)输卵管通液术是一种微创的妇科肿瘤筛查方法,主要用于检测输卵管是否通畅。
该检查通过向子宫注入特定的液体,通过超声波观察液体在输卵管内的流动情况,以确定输卵管是否畅通。
输卵管通液术可以早期发现输卵管阻塞、粘连等异常情况,对于不孕不育症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二、妇科肿瘤筛查的注意事项1. 确定筛查时间女性朋友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筛查时间。
通常,20岁至40岁的女性每1至3年进行一次妇科肿瘤筛查,40岁以上的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筛查。
对于有高风险因素的女性,如有家族病史或其他疾病的存在,筛查的频率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2. 筛查前的准备在进行妇科肿瘤筛查前,女性应注意准备工作。
首先,避免在月经期进行筛查,最好选择月经结束后的第7至10天进行检查。
其次,筛查前24小时内应避免性生活、洗涤阴道和使用避孕套等,以免对结果产生干扰。
最后,如果怀疑自身存在炎症或感染,建议在进行妇科肿瘤筛查前进行适当的治疗,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3. 遵循医生建议妇科肿瘤筛查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液基细胞学的临床意义
液基细胞学是一种用于筛查和诊断癌症和其他疾病的重要工具。
它通过收集和分析细胞样本,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疾病,提高治
疗效果,并减少患者的不必要痛苦和医疗费用。
在液基细胞学中,医生会收集患者的细胞样本,通常是通过子
宫颈抹片、尿液、胸腔积液或其他体液。
这些样本会被涂抹在载玻
片上,然后送往实验室进行细胞学分析。
在实验室中,专业人员会
使用显微镜检查细胞样本,寻找异常细胞的迹象,例如肿瘤细胞或
感染细胞。
液基细胞学的临床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癌症。
例如,在子宫颈癌筛查中,液基细胞学可以检测到早期的癌前病变,
从而帮助医生及早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癌症的发展。
此外,液基细
胞学还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其他疾病,如感染性疾病或炎症性疾病。
除了早期诊断外,液基细胞学还可以指导治疗。
通过分析细胞
样本,医生可以了解肿瘤的类型和特征,从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
治疗方案。
此外,液基细胞学还可以监测治疗的效果,帮助医生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液基细胞学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疾病,指导治疗,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因此,液基细胞学的应用将继续在临床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液基细胞学在妇科细胞病理学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液基细胞学在妇科细胞病理学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抽选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妇科就诊的118例患者,以双盲法划入参照组与实验组(n=59)。
参照组单纯阴道镜检查,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实施液基细胞学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检查准确率是98.31%,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检查准确率是84.75%,差距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液基细胞学在妇科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的使用,可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液基细胞学;妇科细胞病理学;临床诊断宫颈癌为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作为恶性肿瘤,宫颈癌对广大女性健康会产生较大影响,危及女性生命[1]。
近年来宫颈癌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年轻女性患者数量占比上升。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预防患者症状的进一步发展,对女性健康有益[2]。
常规临床多以阴道镜检查的方式,对女性宫颈病变症状予以筛查,但是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并不够理想。
为了深入研究液基细胞学检查的价值,文章抽选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妇科就诊的118例患者,根据临床研究的结果论述,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选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妇科就诊的118例患者,以双盲法划入参照组与实验组(n=59)。
参照组年龄在31-57岁之间,均龄值是(44.51±4.41)岁。
CINⅠ30例,CINⅡ19例,CINⅢ10例。
实验组年龄在31-57岁之间,均龄值是(44.67±4.23)岁。
CINⅠ30例,CINⅡ19例,CINⅢ10例。
两组基线数据比较无显著差距,可纳入两组观察比较(p>0.05)。
1.2纳入标准①患者均为已婚女性,年龄高于20岁;②患者近期未使用过其他药物;③女性均自愿参与,且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1.3排除标准①排除月经期女性;②排除存在检查禁忌症的女性;③排除妊娠期患者;④排除合并存在内分泌疾病、宫颈等急性炎症的患者;⑤排除合并存在严重并发症、心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宫颈疾病筛查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现增高、发病的年轻化趋势,使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形势更为严峻。
宫颈细胞学检查可使宫颈病变得到早诊断,传统巴氏涂片已满足不了临床诊断的需要,而液基薄层细胞学(autocyte prep ligviel based cytology test,LCT)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宫颈病变的阳性诊断率。
本院自2006年2月开始开展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并按2001年修改版TBS(the Bethesda system)分类法分类,极大地克服了传统巴氏涂片检测中的不足,明显提高了标本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1.对象: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病人1 000例,患者行宫颈细胞巴氏涂片染色及巴氏分级作出诊断。
年龄22~65岁,有性生活史;2006年2月至2007年2月应用LCT技术,对1 100例患者行宫颈细胞LCT检测,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年龄20~65岁,有性生活史。
2.传统巴氏涂片:将宫颈板(或竹签)插入子宫颈管内,围绕宫颈旋转360°,将刮出物涂在玻片上,用95 %酒精固定30 min,巴氏染色后由细胞学诊断医师对细胞进行评价。
3.LCT标本制作:将宫颈刷插入子宫颈管内,围绕子宫颈管旋转3周,将收集的细胞洗入盛有LCT细胞保存液的小瓶中,保存液中的标本经LCT系统化处理,制成直径为2 cm的薄层细胞涂片,经95 %酒精固定,巴氏改良染色,供显微镜下分析,并依据2001年版TBS诊断标准报告结果,将诊断为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ASC-H)及不典型腺细胞(AGUS),以上病变(包括ASCUS、ASC-H、AGUS)均列为阳性病例。
巴氏5级分类法中巴氏Ⅱ~Ⅴ级为阳性病例。
液基细胞学在妇科与非妇科肿瘤筛查中的应用佛山市中医院病理科毛荣军主治医师病理学诊断的概念及作用⏹概念:应用病理学的研究技术对病变的组织或细胞性质、病因等作出分析判断的过程以及预后评估和对治疗的指导。
⏹作用:定性、定源、定因、预后评估、指导治疗、医疗科研、鉴定医疗纠纷的最重要最直接的证据。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组织病理学检查⏹细胞学检查⏹电子显微镜超微结构检查⏹组织化学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标记技术⏹分子病理技术细胞学检查--诊断细胞病理学⏹细胞学检查是临床诊断病理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内容:⏹妇科:以宫颈细胞学检查为代表。
⏹非妇科:呼吸道细胞学检查(痰液、支气管刷片、针吸物及气管肺泡灌洗液)、消化道刷检物及冲洗液、胸腹水、尿液、脑脊液、分泌物、渗出物及囊肿液等。
宫颈细胞学检查方法⏹宫颈传统巴氏涂片1945年¡ª¡ªPapanicolaou提出宫颈细胞涂片检查-巴氏涂片(Papsmear test)。
宫颈传统巴氏涂片:木制刮板刮取宫颈及其阴道上皮细胞,均匀涂抹于载玻片上, 95%酒精固定15分钟以上,HE染色,封片。
⏹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1996年¡ª¡ª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使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优化涂片质量、细胞采集量多、背景干净、清晰透明,厚薄均匀,染色效果好。
宫颈传统巴氏涂片⏹优点:价格便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缺点:高达50%~90%假阴性。
⏹漏诊误诊原因:取材器上的病变细胞大多数没有被转移到载玻片上,研究表明,常规涂片有80%以上细胞随取材器被丢弃;涂片质量差,不均匀、过厚、过多的黏液、血液或炎细胞遮盖了不正常细胞。
有40%的涂片因涂片质量影响正确诊断。
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主要方法: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制片技术(TCT)及自然沉淀式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术(LCT/LBP) 。
⏹发展趋势:膜式法(TCT)逐渐被自然沉淀法(LCT/LBP) 取代。
⏹我国液基细胞学开展及应用现状:膜式(TCT)向离心沉淀式(LCT/LBP) 发展并被取代之;由进口产品逐步向国产方向发展。
⏹基本技术方法:TCT:标本收集--放入细胞保存液--转移至微孔膜--清洁玻片--染色--光镜观。
LCT/LBP :标本收集--放入细胞保存液--高速离心沉淀---清洁玻片--染色--光镜观察。
⏹主要技术特征:清除杂质,多量病变细胞转移至玻片,细胞均匀平铺,背景干净,易于观察。
传统巴氏涂片细胞学在宫颈癌前病变及恶性肿瘤筛查中的评估宫颈癌筛查现状⏹宫颈癌有明确的癌前病变并且持续很长时间。
⏹巴氏涂片成功应用50余年,有效降低了宫颈癌的死亡率。
⏹即使在宫颈癌筛查进行很好的地区,宫颈癌也未能被完全消灭。
巴氏涂片达不到筛查的原因⏹患者原因:不进行年度的巴氏涂片检查和其他健康检查。
⏹隐瞒高危病史20岁以前有性活动多于俩个性伙伴有ASC 或SIL史有性传播疾病(包括HPV)免疫缺陷(包括HIV)吸烟⏹取材前期处理不当涂片前24小时性交或灌洗,去掉了有诊断意义的上皮细胞。
⏹临床医生原因没能做到满意的巴氏涂片没有提供相关的临床资料没有随访不正常的涂片没有对可疑病变取活检未注意到可疑临床症状短期内重复取材不顾“标本不满意”的提示,采纳“阴性”诊断⏹取材工具及制作涂片因素取材器的形状影响取材(棉签,塑料刮板等很难取到颈管细胞)取材器上的细胞不能充分转移到载玻片上⏹影响诊断的因素涂片中过多的血液,粘液及炎细胞。
涂片厚,上皮细胞重叠。
不正常细胞少、小、形态温和。
大量明显低度病变细胞掩盖了小的高度病变细胞。
有些高度病变早期ASC是唯一发现。
存在“诉讼”细胞或拥挤的细胞团使诊断困难视力疲劳,注意力不集中。
“金标准”有错。
⏹细胞学制片因素染色欠清晰染液中漂浮物污染贴错标签⏹病变本身因素不能脱落足以诊断的细胞位置高难取到黏液质地影响涂片病变越重出血坏死越明显满意标本率越低,假阴性率越高有些肿瘤巴氏涂片诊断较困难,如:疣状癌,微偏腺癌,腺癌,腺鳞癌,淋巴瘤和肉瘤有些肿瘤生长快可在两次常规筛查之间出现宫颈细胞学检查的改进措施⏹有性活动的女性每年都应做宫颈细胞学检查,有连续3次以上阴性、满意的涂片后可根据医生指导适当延长检查间隔。
⏹所有不正常涂片都必须随访,观察到的可疑病变必须活检,祛除不满意因素后重复取材。
⏹取材前24小时应禁止灌洗和性交。
⏹取材工具采用宫颈刷。
⏹取材必须在直接观察下进行,必须有一定压力,不能擦洗、清洁宫颈,窥器除水外不能用其他润滑剂。
涂片要快、薄、充分,固定及时,标记明确,申请单要填写完全。
⏹染液要新鲜,要经常过滤,妇科和非妇科分开染。
LCT/LBP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宫颈癌的危害:宫颈癌的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
全世界最新统计,每年有近60万新发病例,死亡人数在20万以上,发病率以每年2%-3%的速度递增。
目前我国的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并明显趋向年轻化,以36岁至50岁最为集中。
我国已知宫颈癌患者40余万人,死亡率达11.3%⏹,已经远远高于发达国家4%的死亡概率,成为城市中死亡率增长最快的癌症。
⏹宫颈疾病的病变时间:宫颈疾病从早期发现到恶性癌变需6-10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现代医学手段完全可以把癌前病变检查出来。
⏹LCT/LBP筛查实用人群:从未接受过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的患者过早性生活(18岁以前性交)性伴侣数目较多者曾患与性行为有关的疾病,如梅毒、艾滋病等HPV病毒感染长期慢性宫颈炎注意:在常规体检中,宫颈细胞学筛查重点是中青年人群,而不是老年人。
⏹技术优势几乎保留了取材器上的所得到的全部样本成比例的提取,细胞成分全、分布均匀祛除样本中过多的血液和黏液,减少了对上皮细胞的覆盖细胞单层平铺减少了重叠大大降低了不满意标本的比率湿固定标本结构清晰易于鉴别每张涂片观察细胞量减少,减轻视力疲劳有利于辅助细胞学诊断工作开展宫颈LCT/LBP液基细胞学技术步骤塑料宫颈刷采集宫颈及阴道脱落细胞,置细胞保存液中,震荡30秒,加4ml细胞分离提取液;全自动样本转移机转移8ml样本,离心2min,去上清,再次离心10min,倒出上清,震荡30秒;全自动制片染色机制片、染色,酒精脱水、二甲笨透明,封片。
宫颈LCT/LBP液基细胞学技术关键标本的取材是重点之一⏹主要分为采样、漂洗、紧固、记录、送检几个步骤。
取材:应尽可能避开月经期。
取材24小时以前,不能作阴道上药及冲洗,不能过性生活,宫颈分泌物较多时,应用棉签轻轻擦去粘液(不可用力擦),再行取材取材应在直视立即停止取材。
尽避免短期内重复取材(间隔应大于3个月),以免出现假阴性结果。
宫颈LCT/LBP液基细胞学标本取材方法采样:扫帚样采样器的尖端插入宫颈管内,两边刷毛紧贴宫颈管的外口,柔和地向前抵住采样器,并按同一时针方向转动采样器5圈以上,以取得足够量的标本。
注意切勿来回转动。
漂洗:将扫帚样采样器插入装有保存液的小瓶内,反复推向瓶底,迫使刷毛全部散开,共重复10次。
然后,在溶液中快速旋转采样器,以进一步将细胞样本漂洗下来(请将扫帚样采样器的刷头遗留在保存瓶内)紧固并记录:拧紧瓶盖并将患者的姓名和标本编号写在保存瓶上的标签空白处(或将条形码一式两份分别贴在细胞学检查申请单和保存瓶上)。
送检:详细填写细胞学检测申请单,连同标本保存瓶一并送病理科检查。
LCT/LBP制片技术关键⏹重点步骤:振荡,经过振荡这种物理作用力可以打散粘液与细胞间的连接,使粘液团松散,大团块变成几个小团块甚至瓦解,释放粘附其中的细胞。
⏹振荡要求:振幅为8mm且时间为30min时振荡效果最好。
这可能主要是由于涡旋振荡使采集器上的细胞完全进入标本瓶内的液体中,液体旋动既分散了粘液、混匀了细胞又非常柔和,不会损伤细胞。
振荡完后标本静置5min取液体中下制片;大粘液、血液、细胞团块和杂质因重力作用沉淀在瓶底,细胞成分主要集中在中间层,上层以水分、液体为主。
所以制成的玻片细胞团块及杂质少而可用于诊断的细胞量却足够。
若振幅、时间再提高或延长均对细胞形态、结构有一定影响。
血液标本是含有粘液的标本里混有大量红细胞。
最根本还在于祛除粘液,所以经过高振幅长时间振荡同样能得到好的效果。
⏹震荡效果:此法制片后细胞均匀、规则铺开,背景清晰干净,最大程度减少粘液及血液因素的干扰,值得一试。
LCT/LBP标准化细胞片⏹液基薄层细胞片面积为134 mm2,涂片面积虽小但均具备充足有效诊断细胞,背景清晰,无污染,细胞可见三维结构,核质明了,且制片、染色俱佳。
⏹经处理液处理后不仅去除了黏液、红细胞,而且保存了细胞的完整无损,细胞核、核质、核仁更加细腻、清楚,获得了三维立体结构。
同时保全细胞抗原生物特性,对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无任何影响。
有利于肿瘤细胞的鉴别诊断。
宫颈液基细胞学TBS报告系统The Bethesda System for Reporting Cervical Cytology⏹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组织在马里兰州Bethesda会议:1988/1991/2001TBS的主要内容标本质量评估判度意见/结果对诊断及治疗的建议常用英文缩写⏹NILM (negative for intraepithelial lesion or malignancy) 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ASC (atypical squamous cells ) 非典型性鳞状细胞⏹ASC-US(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性鳞状细胞⏹ASC-H(atypical squamous cells,cannot exclude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非典型性鳞状细胞,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其他巴氏分类法与TBS分类法比较Papanicolaou’s The Bethesda SystemⅠ阴性,良性细胞改变:正常、感染、反应性改变Ⅱ核异质细胞无确诊意义不典型细胞:ASCUS、AGUSⅢ可疑恶性(癌)细胞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CINⅠ、HPVⅣ高度可疑恶性(癌)细胞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CIN Ⅱ、ⅢⅤ恶性(癌)细胞癌标本质量评估⏹临床资料,鳞状上皮细胞数量,红细胞、粘液及炎症影响,有无宫颈管/移行区成分,其他⏹拒收or 报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