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经典生物操纵法16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2.18 MB
- 文档页数:16
水环境修复总结1、水环境承载能力:在一定水域,在水体功能能够继续保持并仍保持良好生态系统的条件下,容纳污水及污染物的最大能力2.空间异质性:生态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异质性和复杂性,可以理解为空间斑块和梯度的总和3、地下水:存在于地表以下岩(土)层空隙中各种不同形式水的统称4.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接受过多的营养物质,如氮和磷,导致湖泊和其他水体生产力异常增加的过程5、污染生态效应:污染物进入水环境后,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某些影响,这种表现在生态系统中的响应即为污染生态效应6.水文循环:水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之间无休止的运动7、空气吹脱:在一定压力条件下,将压缩空气注入受污染区域,将溶解在地下水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上的化合物以及阻塞在土壤空隙中的化合物驱赶出来8.湖滨带:湖水和流域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过渡带9、含水层: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10、隔水层:不能透过与给出水,或者透过与给出水的数量微不足道的岩层11.水体季节性分层:由于水体传热不均匀,在水深较大的湖泊和水库中出现季节性温度分层12、承压水:充满于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13.饱和渗流:饱和区的潜水和承压水在重力作用下运动14、湖泊:地面上洼地积水形成比较宽广的水域15、河流廊道:指与河流联系紧密的河岸带和洪泛区等生态系统,包括陆地、植物、动物及其内部的河溪网络16.景观破碎化:景观中生态系统之间的各种功能联系被破坏或连接程度降低生物放大: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吞食低营养级生物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污染生态效应:污染物进入水环境后,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某些影响,这种表现在生态系统中的反应是污染的生态效应。
潜水:饱和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水面的含水层的水渗流:地下水在岩土空隙中的运动现象经典生物操纵:即通过去除食浮游生物者或添加食鱼动物降低浮游生物食性鱼的数量,使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增加和体形增大,从而提高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效率,降低浮游植物的数量非经典生物操纵法:通过控制凶猛的鱼类和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鲢鱼和鳙鱼),直接放牧蓝藻水华的生物操纵方法水体季节性分层影响因素:气温和太阳辐射浅水湖泊沉积物中污染物迁移扩散,积累和分布受湖泊风生环流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