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和熔岩地貌
- 格式:pptx
- 大小:16.52 MB
- 文档页数:51
五大连池:火山地貌,神奇独特的自然奇观五大连池,位于我国黑龙江省的黑河地区,是一处神奇的独特地貌,以其壮观的火山地貌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着无数游客。
这个地方不仅拥有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火山地貌的壮观景象五大连池的形成源于火山喷发后的火山地貌。
这里的火山群经历了数百年的冷却,形成了独特的熔岩地貌和火山口湖泊。
走进五大连池,你可以看到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火山口,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雄伟的火烧山。
这些火山口的形成,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奇特的地貌和景观。
熔岩形成的火山岩壁,黑褐色的大裂缝中流淌着熔岩,给人一种神秘而震撼的感觉。
二、神奇独特的自然资源除了火山地貌外,五大连池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这里的湖泊、河流、温泉等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五大连池的湖泊是由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熔岩堰塞湖,湖水清澈透明,周围环绕着火山岩和茂密的森林,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此外,这里的温泉也是一大特色,游客可以在温泉中享受温暖的水疗,缓解疲劳,放松身心。
三、历史文化内涵五大连池不仅拥有壮观的火山地貌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这里曾经是古代游牧民族的栖息地和战争的战场,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和传说。
在五大连池附近,还有许多古村落和古老的建筑,这些遗址见证了当地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此外,五大连池的风景还被许多文人墨客所描绘和赞美,成为了他们笔下的创作素材。
四、旅游建议对于想要一睹五大连池神奇独特之处的游客,我们给出以下建议:首先,参观火山口是必游的项目之一。
你可以沿着火山口边缘行走,欣赏熔岩的壮丽景象和周围的自然风光。
其次,你可以选择在温泉中放松身心。
在温泉中浸泡,感受温暖的水流滑过肌肤的舒适感,有助于缓解疲劳和放松心情。
此外,你还可以在五大连池周边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古村落的风貌。
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当地的美食和购买特色手工艺品,体验当地的文化氛围。
总之,五大连池是一处神奇独特的自然奇观,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历史文化内涵都让人流连忘返。
五大连池火山熔岩地貌形态特征
五大连池火山熔岩地貌是由于多次火山喷发和熔岩流活动形成的,其形态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熔岩台地:五大连池地区有许多大规模的熔岩台地,这些台地通常是由厚层的熔岩流堆积而成,表面较为平坦。
2. 熔岩裂缝:熔岩在冷却和收缩过程中会形成裂缝,这些裂缝在五大连池地区非常常见,有些裂缝宽度可达数十厘米。
3. 熔岩洞穴:由于熔岩流的表层冷却速度较快,内部的熔岩仍在流动,从而形成了熔岩洞穴。
这些洞穴在五大连池地区分布广泛,有些洞穴内部还有钟乳石等奇特的地质景观。
4. 熔岩堰塞湖:五大连池地区有 14 座新老期火山、5 个串珠状的火山堰塞湖,五大连池的五个湖泊就是由熔岩流阻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
5. 火山锥:五大连池地区有多座典型的火山锥,如老黑山、火烧山等。
这些火山锥通常由多次喷发的熔岩和火山碎屑物堆积而成,外形呈圆锥形。
总之,五大连池的火山熔岩地貌独具特色,其熔岩台地、熔岩裂缝、熔岩洞穴、熔岩堰塞湖和火山锥等地貌形态特征,展现了火山活动的强大力量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火山活动与地貌演变火山活动是地球上一种非常重要的地质现象,对地貌的演变起着重要的作用。
火山喷发、熔岩流以及火山灰堆积等过程,都会对地表形成独特的地貌特征。
本文将探讨火山活动对地貌的影响以及地貌如何演变的过程。
1. 火山喷发对地貌的影响火山喷发是火山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其对地貌的影响是巨大而持久的。
当火山喷发时,熔岩和火山碎屑会进一步形成地貌特征。
首先,火山喷发释放的熔岩可以形成火山锥,即由喷发的熔岩积累而成的圆锥形地形。
火山锥通常具有陡峭的外斜坡和较为平坦的火山口。
例如,在夏威夷的基拉韦厄火山国家公园中,就有许多火山锥的典型示例。
此外,火山喷发还可以形成火山口和火山湖。
火山口是火山喷发时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洞口,通常位于火山锥的顶部。
火山湖则是在火山口或火山周围积蓄的水体。
例如,美国的克拉特湖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湖之一。
2. 火山熔岩流的地貌效应除了火山喷发,火山熔岩流也对地貌的演变有着显著的影响。
当火山喷发时,熔岩沿着火山喷发口流动,形成火山熔岩流。
火山熔岩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脆性熔岩流和粘性熔岩流。
脆性熔岩流是指较为粘稠的熔岩流,其流动速度较慢,容易形成狭长的地形。
相反,粘性熔岩流是指非常粘稠的熔岩流,其流动速度更快,容易形成较为平坦的地形。
脆性熔岩流通常是以狭长的火山熔岩流水道形式存在。
这些熔岩流水道沿着山脊或山谷延伸,形成了分支众多、绵延数十甚至数百公里的地貌特征。
因为脆性熔岩流的流动速度缓慢,所以在流动的过程中,可以对地表进行细致的侵蚀和剥蚀,形成河道等特征。
粘性熔岩流则常常呈现出较为平坦的地形,如熔岩台地和熔岩原。
这些地貌特征是由于粘性熔岩流的高温和高黏度,使得熔岩在流动时容易凝固,从而形成坚硬的地表。
这样的地表耐侵蚀,可以耐受长期的风化和侵蚀作用。
3. 火山灰和火山碎屑的堆积除了熔岩流,火山活动还会产生大量的火山灰和火山碎屑,它们对地貌的演变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火山灰是由火山喷发时喷出的细小石头和矿物颗粒组成的物质。
长白山独特的地质景观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山岳景区之一,也是我国最年轻的火山群之一。
长白山地质景观独特,以其火山地貌和熔岩地貌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为您介绍长白山的地质特点及其独特的地质景观。
一、长白山地质背景长白山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汇处,是一个活动的地壳断裂带。
在过去数百万年的地质作用下,长白山形成了火山群和大量的火山岩。
长白山火山群总体分为西山群、中山群和北山群,其中西山群是最年轻的火山群。
二、火山地貌长白山的火山地貌主要有火山口、火山锥、火山渣锥、熔岩台地等。
火山口是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发的通道,形成了一个大的漏斗状口形,景观壮观。
火山锥是火山口周围堆积的火山碎屑和岩浆凝固后的结果,其外形呈圆锥形,高度可达几百米至上千米,山势陡峭,植被丰富。
三、熔岩地貌长白山的熔岩地貌主要由火山喷发时岩浆流动形成的熔岩台地和熔岩流构成。
熔岩台地是指火山爆发时岩浆流经平坦地面积聚而形成的广阔平台,通常呈地貌阶梯状,构成了山地之间的大片平坦区域。
熔岩流是指岩浆流动后冷却凝固形成的巨大岩石体,有时在流动过程中会形成各种形状独特的岩柱、岩洞等。
四、湖泊和瀑布长白山地区还以其众多的湖泊和瀑布而闻名。
湖泊是由火山口形成的火山喷发后火山口塌陷形成的,水质清澈、风景秀丽。
常见的湖泊有长白山天池、镜泊湖等。
瀑布则是由火山地形和山势造成的水流急速下落形成的自然景观,长白山的瀑布如白云瀑布、雾凇瀑布等令人心醉。
五、独特的生态系统长白山地质景观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其充满生机的生态系统。
由于地质作用的影响,长白山区域的土壤富含矿物质和养分,加上丰富的降水,使得这片土地成为了一个自然的巨大温室。
长白山的植被种类繁多,特别是高山植物,如杜鹃花、白桦树等迷人的植物景观令人陶醉。
此外,长白山还是众多珍稀濒危动物的栖息地,如东北虎、野狐狸等,保护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总结:长白山独特的地质景观以其火山地貌和熔岩地貌而著称。
火山口、火山锥、熔岩台地等都是长白山地质景观的代表,另外还有众多湖泊和瀑布。
一、喀斯特(岩溶)地貌( karst landform )地表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受水的溶解而发生溶蚀、沉淀、崩塌、陷落、堆积等现象,而形成各种特殊的地貌——石林、石峰、石芽、溶斗、落水洞、地下河,以及奇异的龙潭,众多的湖泊等,这些现象总称喀斯特(因南斯拉夫西北部喀斯特高原最典型,故名)。
我国的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四川等省、区都有分布,其中发育得最好、最美的石林当属昆明路南石林首屈一指。
1966年,中国第2次喀斯特学术会议建议将“喀斯特地貌”改为“岩溶地貌”,故在中国又叫岩溶地貌。
二、 "雅丹地貌"雅丹是地理学名词,汉语译为雅尔当,是维吾尔语“险峻的土丘”意。
雅丹专指干燥地区的一种特殊地貌。
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
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这种地质现象在新疆罗布泊东北发育很典型。
距离新疆克拉玛依市不远的魔鬼城便是这种地貌类型。
世界各地的不同荒漠,包括突厥斯坦荒漠和莫哈韦沙漠在内,都有雅丹地形。
三、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
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作用,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的总称。
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貌以粤北地区韶关市内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貌。
四、熔岩地貌(lava landform )——喷溢岩浆岩或称火山岩岩浆从地壳断裂溢出、沿地面流动冷却形成的各地形,总称熔岩地貌。
在长白山、大岭、内蒙古高原东部以及滇东、黔西、桂西有广泛的玄武岩喷发,形成熔岩地貌。
如熔岩丘、熔岩垅岗、熔岩盖、熔岩隧道和熔堰塞湖。
中国著名的熔岩地貌是比较著名的如五大连池熔岩地貌。
[火山爆发形成的火山地貌介绍] 火山爆发是怎样形成的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火山爆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火山爆发后会形成一种火山地貌,关于这种地貌,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火山爆发形成的火山地貌,仅供大家参考!火山爆发形成的火山地貌根据火山喷发的特点和形态特征,划分以下类型。
①盾形火山,多由熔岩组成,因坡度平缓、顶部平坦宽广而命名。
夏威夷岛和冰岛都有熔岩构成的盾形火山,夏威夷的多中心喷发而成,冰岛的是裂隙喷发形成。
夏威夷岛冒纳罗亚火山是典型的盾状火山,所以盾形火山又称夏威夷型火山。
②穹形火山,由熔岩组成,多形成在原先的火山口内或火山锥旁侧的喷火口上,由火山喷出极粘稠的熔岩堵塞在火山口内,进而向上隆胀形成。
③锥形火山,由火山碎屑组成或由火山碎屑和熔岩混合组成,呈圆锥形,又称维苏威式火山。
由火山碎屑组成的称为火山渣锥,由火山碎屑和熔岩混合组成的称为混合锥。
由于火山多次喷发,火山锥的内部形成由火山碎屑或由碎屑和熔岩组成的层状构造。
在规模较大的火山锥顶常有平底的大火山口,下一次喷发时,在此火山口内可形成一个新火山锥,其周围是老火山口形成的环形外轮山,新火山锥与环形外轮山之间是一个环形洼地,这种火山称为叠锥状火山。
有些火山锥上坡发育一些小火山锥,称为寄生火山锥,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埃特纳火山有数百座寄生火山锥。
④马尔式火山。
只有低陆火山口、没有火山锥的火山,多因水蒸汽爆炸而成。
喷发中只有少量火山碎屑在火山口周围堆积,形不成火山锥,火山口常积水成湖。
火山爆发的原因岩浆由地球深处移动到地壳内形成侵入岩或喷发到地表形成火山,岩浆移动的动力主要有二:其一,由于地球内球比重大于液态层和外球,在绕太阳公转时,内球始终偏向引力的反方向,内球不在地球中心。
形成内球对液态层由内向外的挤压力,使岩浆和其他气液态物质由地球内部向外移动或喷发到地表。
其二,岩浆结晶或发生其他物化反应,产生一些水和气,形成膨胀挤压力,使岩浆和其他气液态物质由地球内部向外移动或喷发到地表。
溶岩地貌的名词解释地球上的地貌景观多种多样,其中之一就是溶岩地貌。
溶岩地貌是由火山活动产生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地表地貌,具有独特的特征和美丽的景观。
本文将对溶岩地貌的名词进行解释,带您一起探索这个神奇而迷人的地球景观。
一、岩浆岩浆是指在地壳深处产生的熔融状态的岩石物质。
岩浆的成分复杂,主要由硅酸盐、氧化物和氧化酸盐等组成。
当地下岩浆与地壳上部的岩石接触时,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岩浆会冷却并固化,形成不同类型的岩石。
二、火山活动火山活动是地球表面上的一种地质现象,主要是由于地壳中的岩浆冷却后形成的气体和岩浆冲出地表。
火山喷发会喷出岩浆、火山烟尘和石块等物质,形成火山锥体,并在周围形成溶岩地貌。
三、溶岩溶岩是岩浆冷却后形成的固态岩石,具有黑色或暗色的外观。
溶岩的成分和硅酸盐岩石相似,但由于其在地表冷却的速度较快,所以表面的结晶颗粒较细。
四、熔岩流熔岩流是溶岩从火山口或裂缝中流出并沿坡度下流的现象。
熔岩流通常呈现出一种流体般的特征,可以沿着地形的低洼地带流动,形成河流或湖泊等。
五、溶洞溶洞是因地下溶蚀作用而形成的岩洞。
当溶岩在地下遇到含有溶解性物质的水时,会发生化学反应,使溶岩中的某些矿物质溶解,进而形成洞穴。
溶洞内部常常由于水滴的沉积而形成钟乳石等溶洞特有的地貌景观。
六、熔岩平原熔岩平原是由大量的溶岩覆盖在地表上而形成的平坦区域。
熔岩平原通常位于火山周围,由于地表裂缝或火山口喷发时溶岩的涌出,以及熔岩流的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平原。
七、熔岩管熔岩管是火山口一旁垂直向下延伸的管道,其中曾经输送火山岩浆。
熔岩管通常由火山爆发时的熔岩流动形成,其内部通常呈圆柱状。
一些熔岩管在地表上的岩石飚矗,形成了令人惊叹的地貌景观。
八、火山颈火山颈是火山喷发后留下的硬化的熔岩管或岩浆柱。
当岩浆冷却并固化后,随着火山喷发之后的侵蚀作用,周围的松散岩层被剥蚀,留下了高耸的火山颈。
九、火山坑火山坑是火山口周围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凹陷地区。
火山地貌形态特征火山地貌是指由火山活动所形成的地貌特征。
火山是地球上的一种地质现象,它们通常是由岩浆、气体和其他物质的喷发所造成的。
火山地貌形态特征丰富多样,其中包括了火山锥、熔岩台地、火山口、火山湖等。
火山锥是火山地貌中最为典型和常见的形态特征之一。
它是由火山喷发时所喷出的岩浆和火山碎屑逐渐堆积而成的。
火山锥的形状通常呈圆锥状,顶部呈圆形或者稍微扁平,底部呈锥形。
火山锥的高度和形状取决于岩浆的喷发方式和喷发物质的性质。
火山锥的侧面通常被火山灰和熔岩覆盖,给人一种陡峭而壮观的感觉。
熔岩台地是火山地貌中另一种常见的形态特征。
熔岩台地是指由火山喷发时所喷出的熔岩流沿着山坡或者山谷流动而形成的平坦地面。
熔岩台地的特点是平坦广阔,并且通常覆盖着坚硬的熔岩。
熔岩台地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缓慢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岩浆流动和冷却。
熔岩台地的存在对于周围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火山口也是火山地貌中一种重要的形态特征。
火山口是火山顶部的开口,通过这个开口岩浆和气体可以喷发出来。
火山口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有些呈圆形,有些呈椭圆形,还有些呈线状。
火山口周围通常会有一圈堆积的火山碎屑和岩浆,形成火山口环。
火山口的活动会对周围的地质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是火山喷发的重要标志。
火山湖是火山地貌中一种独特的形态特征。
火山湖是指火山口被水所填充而形成的湖泊。
火山湖的形成通常是由于火山口的喷发活动减弱或者停止,地表陷落形成盆地,然后被附近的水源所填充。
火山湖的水通常呈现出浑浊的颜色,含有大量的溶解气体和火山碎屑。
火山湖的水质和生态环境对周围的生物和人类有重要的影响。
火山地貌形态特征丰富多样,其中包括了火山锥、熔岩台地、火山口和火山湖等。
这些特征不仅展示了火山活动的独特魅力,也对周围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了解火山地貌的形态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地质历史和地质变化。
火山地貌的研究也对于预测火山喷发、保护环境和促进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岩浆活动形成的地貌
岩浆活动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地貌特征,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岩浆活动形成的地貌:
1. 火山:岩浆从地下喷发到地表,形成火山。
火山可能是圆锥形状的或者是扁平的,其形态取决于火山岩的粘度和喷发方式。
火山会在周围的地区堆积出大量的岩浆、火山灰和熔岩,形成火山锥、火山口和火山喷发口等特征。
2. 玄武岩台地:玄武岩是一种常见的喷发岩浆,其高温高粘度的特性使其在喷发时不容易流动到远离火山口的地方,因此在火山口周围会堆积成大量的熔岩,最终形成玄武岩台地。
玄武岩台地通常有平坦的表面和陡峭的边缘。
3. 火山口湖:当火山锥形成后,火山口可能会被降雨或地下水充满,形成火山口湖。
火山口湖在地球上很常见,如美国的克拉特湖和坎帕尼亚大区的卡西特拉火山口湖。
4. 火山岛:当岩浆从海底喷发到海面上时,可以形成火山岛。
如夏威夷群岛就是岩浆活动造成的火山岛链。
5. 玄武岩柱:当熔岩冷却并收缩时,可能会形成六边形的柱状结构,这就是玄武岩柱。
玄武岩柱在许多火山地区都可以见到,如爱尔兰的基尔凯尼火山和冰岛的巴尔纳火山。
6. 熔岩洞穴:熔岩穿过地下地层时,可能会形成长而窄的洞穴,这是熔岩洞穴。
熔岩洞穴在冰岛的戈贝洞穴和夏威夷的图爾特
洞穴都很有名。
这些是岩浆活动形成的一些常见地貌,具体地貌特征还有很多种类,取决于岩浆的类型、喷发方式和地质环境。
试举例说明地貌旅游资源的类型及特点1、火山岩地貌1)花岗岩地貌景观花岗岩是地表最常见的酸性侵入岩。
南岳衡山主体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包括南岳岩体(东部)和白石峰岩体(西部)两大岩体,为一座断块垒形中山,发育着典型的群峰——条形岭脊花岗岩地貌,地貌类型多样,景观丰富,花岗岩山峰岭脊地貌奇特,阶梯状地貌典型,断层构造地貌明显,水蚀地貌、崩积地貌及石蛋地貌富有特色,可以作为同类花岗岩地貌类型的典型代表。
2)流纹岩地貌景观流纹岩作为酸性喷出岩,在其流出地表后的冷凝成岩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不同颜色流纹状构造。
这种岩体多节理和裂隙,经过构造上升,河流下切,重力崩塌,常常造成造型奇特的微地貌。
像奇峰、异洞、幽谷、峭壁、石柱和石礅等。
这些造型不仅丰富逼真,而且同一景物从不同时间、不同角度观看,还会步移景换,呈现多种不同的形态特征。
比如浙江雁荡山的著名造型峰岩灵峰,在不同时间不同角度,可变幻成双手相合、雄鹰展翅、夫妻幽会等形象,因此又有合掌峰、雄鹰峰和夫妻峰等名称。
2)火山与熔岩地貌景观火山喷发过后,便会遗留下各种不同类型的熔岩地貌,主要有:火山锥、熔岩台地、火口湖、堰塞湖等。
2、沉积岩地貌1)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地区或存在流经石灰岩的地下水所特有的地貌现象。
当雨水或者地下水与地面碳酸盐类岩石接触时,就会有少量碳酸盐溶于水中。
经过长时期的溶解侵蚀,形成了以地表岩层千沟万壑为标志的地表特征。
在喀斯特地貌下往往存在地下河、溶洞等景象。
代表景点有广西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广东肇庆七星岩,四川兴文石林洞乡。
其中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为特色的桂林山水最为有名。
2)丹霞地貌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物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这种地貌以粤北地区韶关市内的丹霞山最为典型。
3、侵蚀堆积地貌1)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以张家界为主要代表。
火山喷发形成的景观是一种非常独特和壮观的自然景观,其形成过程非常复杂,包括火山喷发时的岩浆、气体和火山灰等物质的运动和堆积。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火山喷发形成的景观:
熔岩流:熔岩流是火山喷发时流出来的岩浆,流动过程中可以形成长条形或圆形的流动轨迹,冷却后可以形成各种形态的熔岩地貌,如熔岩丘、熔岩陷谷等。
火山灰云:火山灰云是火山喷发时释放出的火山灰和岩石碎屑形成的云团,它们在空中飘荡、扩散,形成壮观的景象。
火山口:火山喷发时,岩浆、气体和火山灰等物质从地面上的一个中心口喷出,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火山口。
随着时间的推移,火山口内部可以积水形成湖泊,周边也可以形成各种形态的地貌。
火山锥:火山锥是火山喷发时形成的锥形山体,其形态和高度取决于喷发的强度、频率和时间等因素。
在某些情况下,火山锥的高度可以达到数千米,形成壮观的山峰。
裂缝山:在某些火山喷发过程中,地壳会产生裂缝,这些裂缝可以形成山脉或裂谷。
例如,冰岛的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喷发后形成的裂缝山。
熔岩隧道:在某些长时间的火山喷发过程中,熔岩流可以形成复杂的隧道网络。
这些隧道可以形成各种形态的洞穴
和通道,有些甚至可以积水形成湖泊。
总之,火山喷发形成的景观是非常独特和壮观的,它们不仅可以展示地球的强大自然力量,也可以创造出许多美丽的地貌和景观。
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地形地貌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地形地貌可以分为火山锥体、断崖、溢流岩平原、火山口、岩浆穹丘、火山灰平原和火山渣石平原等多种类型。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些地貌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首先是火山锥体,这是火山喷发形成的最具代表性的地貌之一。
火山锥体通常由喷发的浆体和火山灰构成,呈圆锥形状。
喷发过程中,岩浆和火山灰从火山口向外喷出,逐渐积累形成了火山锥体。
这种地貌形成的地点通常位于火山口的附近,是火山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区。
接下来是断崖,火山喷发后可能会产生陡峭的断崖地貌。
当火山活动发生时,岩浆和熔岩会流下山坡,形成陡峭的火山坡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熔岩逐渐冷却固化,形成坚硬的岩石。
而火山活动结束后,地面上的熔岩岩石可能会被侵蚀剥蚀,最终形成断崖。
溢流岩平原是火山喷发后另一种常见的地貌类型。
当喷发的岩浆流向山脚时,由于粘稠度较大,不能流得太远,最终在山脚堆积形成一片平坦的岩石覆盖地表。
这种地形通常具有较高的肥力,适宜农作物生长,因此溢流岩平原也是农业发展的良好基础。
火山口是火山喷发后火山孔洞的遗迹。
当火山内部的岩浆被释放时,火山口是其通过的出口。
火山口通常位于火山顶部,是火山活动的最活跃地带。
在火山喷发后,岩浆会从火山口喷出,形成火山锥体或溢流岩平原。
火山口地貌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并且具有较大的深度。
岩浆穹丘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另一种地貌类型。
当岩浆从火山口喷出时,在空中形成喷发云,然后岩浆会流动并逐渐堆积在火山口的周围。
这些堆积的岩浆形成了岩浆穹丘,呈现出圆形或圆锥形的形状。
岩浆穹丘通常具有大量的岩浆和熔岩,因此对于研究火山喷发过程和岩浆流动具有重要意义。
火山灰平原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平坦地貌之一。
当火山喷发时,大量的火山灰会随着火山爆发的力量喷出。
这些火山灰会随风散布到周围的地区,并最终沉积在地面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火山灰形成了坚硬的岩石,覆盖了原有的地表,形成了火山灰平原。
最后是火山渣石平原,这种地貌形成于火山口周围的火山活动区域。
我国的微地貌旅游资源我国地质历史复杂,历经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尤其是新构造运动奠定了我国地貌的基本轮廓,使高原、平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常态地貌类型齐备,并广泛分布。
此外,由于各地岩性不同,又加上气候、流水等自然要素对地表雕刻作用的程度不一,又发育了大面积的岩溶、丹霞、流水、海岸、冰川、火山熔岩等微地貌,它们以其独特的形态和魅力构成千姿百态的地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
一、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是指地表可溶性岩石受水的溶解作用和机械作用共同形成的各种地貌形态,如石芽、石林、峰林、溶斗、落水洞、暗河、溶洞、溶蚀洼地等。
可溶性岩石中碳酸盐类岩石面积最广,我国碳酸盐类岩石面积约有13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 4%,加之长期以来气候温暖湿润,所以岩溶地貌十分发育,是世界岩溶面积最大的国家。
该种地貌以桂、黔、滇东部分布最广,岩溶发育最完善;其次,鄂西、湘西、川东和鲁、晋、京等地分布亦较广,不少地区由于岩溶地貌发育典型而形成著名风景区。
1、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是指广西东北的漓江沿岸,北起兴安南至阳朔,以桂林为中心的岩溶风景区。
地貌上属于峰林溶蚀谷地和孤峰溶蚀平原地带,是亚热带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
地形的主要特点是,在江岸和平坦地面上,矗立着一座座峭拔奇特的峰峦,“四野皆平地,千峰直上天”。
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为特色的桂林风景,令人流连忘返。
历代诗人曾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桂林山水甲天下”等诗句来描绘赞美这里的山光水色。
2、路南石林路南石林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它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南120千米的路南彝族自治县境内。
“群峰壁立,千峰叠翠”。
巨大的石峰、石柱拔地而起,直冲云霄,远远望去犹如一片莽莽森林,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在世界同类型石林中,路南石林最大,总面积达2 60余平方千米。
路南石林是天造地设的极富吸引力的游览胜地,目前开辟的游览区已有1200余亩。
此外,还有贵州省的织金洞、龙宫,福建的鳞隐石林等岩溶地貌也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要风景名胜区。
1.定义熔岩地貌(东北)指的是岩浆从地壳断裂溢出、沿地面流动冷却形成的各种地形。
2.代表地形(1)熔岩台地:指熔岩在地面形成的面积广大,表面比较平坦的地区,是流动性很强的玄武岩质熔岩大量涌出所致。
(2)熔岩鼓包:是指熔岩台地上表层熔岩冷凝结壳之后熔岩流前方受阻导致下面的液态熔岩局部上拱而在表面形成高达几米的丘状隆起。
因为形成过程中表层熔岩已经结壳,所以表面被撑开而发育多方向的裂缝,如同蒸裂了的馒头,个别情况下还可见下面的熔岩流从表层开裂处涌出。
将凸起呈近圆形的熔岩鼓包称为①熔岩冢(塚),而将明显长条状延伸的熔岩鼓包称为②熔岩突脊。
无论是熔岩冢还是熔岩突脊,其下方当时必然存在着供应熔岩流的熔岩隧道,而熔岩隧道内局部过量的液态熔岩因前方受阻而寻找薄弱点向上顶起熔岩结壳层是熔岩鼓包形成的直接原因。
(3)熔岩塌陷构造:是指熔岩台地上形态各异的塌陷构造,是熔岩台地表层冷凝结壳后下部熔岩隧道中的液态熔岩流减少而造成的顶板塌陷构造。
其中呈近圆形的可以称作熔岩塌陷坑,而呈线状延伸的可称作熔岩塌陷谷。
如果塌陷坑内后来保留积水,则可称作熔岩塌陷湖;显然,这些塌陷坑或塌陷谷下方当时存在着熔岩隧道,而隧道内的熔岩流因在下游找到突破口而快速流失便造成熔岩塌陷构造的形成。
随着下面的液态熔岩流逐渐排走而减压下降,上方半固结的熔岩结壳层失去液态熔岩的浮力支撑而下陷或垮塌,于是在地表形成了明显的负地形—熔岩塌陷坑或熔岩塌陷谷。
其显著特点是:熔岩塌陷坑(或谷)的边缘不完全是固态崩塌,而是具有一定的塑性变形特征,于是保留了原始结壳层表面由坑边缘的近乎水平到逐渐向坑底变陡的弧形表面,这可作为判别熔岩塌陷构造的重要标志。
3.熔岩地貌总体概述当一次大规模的玄武岩喷发形成一片熔岩台地雏形时,台地表面首先形成相对平坦均匀的冷凝结壳层,然而充满于熔岩隧道中的高温液态熔岩流却非常活跃,一直在寻找薄弱点和突破口,对上覆结壳层的压力也一直在变化。
如果下游受阻致使熔岩流无法流出就必然增加向上的压力而形成熔岩鼓包,反过来如果下游重新找到突破口而排泄出隧道内的熔岩流就会减少对上覆结壳层的支撑而形成熔岩塌陷构造,这就是熔岩台地上普遍发育熔岩鼓包和熔岩塌陷构造的根本原因。
到阿尔山旅游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一定要去的。
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五种类型火山熔岩地貌也是一定要去看一看的。
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火山熔岩地貌是火山地貌中最精彩的一种,那是因为它是由一条火山带上大大小小火山在不同时期的喷发而形成散落在崇山峻岭里一连串的火山熔岩地貌。
而且像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火山地貌是整个大兴安岭数千公里火山带中最小巧而精致的一段,最适合游客观赏,甚至极有科考价值。
阿尔山火山群又叫哈拉哈火山群,位于大兴安岭中段哈拉哈河上游。
这一地区火山活动频繁,从4.4亿年前的古生代到300万年前的新时代曾多次频繁喷发。
火山岩浆流淌冷却而凝成的熔岩台地、岩浆拥塞河道形成的堰塞湖、湍急的河水冲刷切割形成的熔岩峡谷、喷发时火山锥形成的高位火山口湖都集中显现在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1000平方公里的地界里。
据说,就在这1000平方公里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里竟然有50多座火山锥,19个高位火山口,7个形成天池,9个堰塞湖。
我们这次选择了阿尔山天池、三潭峡、石塘林、杜鹃湖和龟背岩五个景点观赏了天池、熔岩峡谷、熔岩台地、堰塞湖和龟背岩五大火山熔岩地貌。
[1]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入口。
[2]一进入口就是如画美景。
[3]人牛同嬉哈拉哈河水。
[4]潇洒的牛群。
[5]先登阿尔山天池。
阿尔山天池海拔1332.3米,有修缮完好的木头台阶直通那里。
上山台阶998阶,下山台阶768阶。
[6]沿途植被浓密。
[7]观景平台。
阿尔山天池不能绕湖徒步,只能在观景平台观赏拍照。
[8]据说天池水质清澈,但我们站在几乎和池水同样的高度很难看清池水。
[9]阿尔山天池是一个神奇的天池。
在临近天池的观景平台上认认真真看了关于阿尔山天池神奇之处的介绍。
神奇之一,久旱不久雨不,水位线始终保持不变;之二,天山天池有入口没有出口,长白山天池有出口没有入口,阿尔山天池既没有入口也没有出口却保持一泓池水洁净清澈。
[10]还有之三,天池没有鱼,而周围的姐妹湖都盛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