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物理层关键技术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51
3. 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系统主要设备和技术介绍.1 TD-SCDMA标准的提出与形成.2 TD-SCDMA系统概述.2.1 TD-SCDMA系统主要技术性能概括地讲,TD-SCDMA系统的主要技术性能有:1. 工作频率: 2010~2025MHz2. 载波带宽: 1.6MHz3. 占用带宽: 5MHz (容纳三个载波,即1.6MHz×3)4. 每载波码片速率: 1.28Mcps5. 扩频方式: DS , SF=1/2/4/8/166. 调制方式: QPSK7. 帧结构:超帧720ms, 无线帧10ms8. 子帧: 5ms9. 时隙数: 710. 支持的业务种类:* 高质量的话音通信* 电路交换数据 (与当前GSM网络9.6Kbps兼容)* 分组交换数据(9.6~384Kbps,以后达到2Mbps)* 多媒体业务* 短消息11. 每载波支持对称业务容量:每时隙话音信道数:16 (8Kbps话音,双向信道,同时工作;也可以用两个信道支持13Kbps话音)每载波话音信道数:16×3=48 (对称业务)频谱利用率: 25Erl./MHz12. 每载波支持非对称业务容量:每时隙总传输速率:281.6Kbps (数据业务)每载波总传输速率:1.971Mbps频谱利用率: 1.232Mbps/MHz13. 基站覆盖范围:在人口密集市区: 3~5Km (根据电波传播环境条件决定)在城市郊区;适当调整时隙结构可达到10~20Km (与FDD制式相同)14. 通信终端移动速度:基于智能天线和联合检测的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经过仿真,通信终端的移动速度可以达到250km/h。
15.具有良好的系统兼容性:* 支持与GSM/MAP、CDMA/IS-41核心网的连接* 支持与GSM系统间的切换及漫游* 具有与WCDMA(FDD 或TDD)相同的高层信令及网络结构* 支持核心网向全IP方向发展3.2.2 TD-SCDMA主要技术特点及优势根据ITM-2000的技术规范,为满足ITU规定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基本要求我们在TD-SCDMA系统中使用了许多国际上最新的先进技术,达到最大的系统容量、最高的频谱利用率、最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最好的性能价格比,以适应以后发展的非对称数据业务、宽带多媒体和话音业务的需要。
TD-SCDMA基础介绍内容提要:移动通信的发展TD-SCDMA介绍TD‐SCDMA关键技术介绍TD‐SCDMA网络架构TD‐SCDMA物理层结构1.移动通信的发展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频分多址(FDMA)的模拟调制方式,这种系统的主要缺点是谱利用率低,信令干扰话音业务。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采用时分多址(TDMA)的数字调制方式,提高了系统容量,并采用独立信道传送信令,使系统性能大为改善,但TDMA的系统容量仍然有限,越区切换性能仍不完善。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3G),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
CDMA是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码分多址)的缩写,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基础。
CDMA系统以其频率规划简单、系统容量大、频率复用系数高、抗多径能力强、通信质量好、软容量、软切换等特点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
目前3G存在四种标准:CDMA2000,WCDMA,TD-SCDMA,WiMAX。
WCDMA全称为Wideband CDMA,也称为CDMA Direct Spread,意为宽频分码多重存取,这是基于GSM网发展出来的3G技术规范,是欧洲提出的宽带CDMA技术,它与日本提出的宽带CDMA技术基本相同,目前正在进一步融合。
其支持者主要是以GSM系统为主的欧洲厂商,日本公司也或多或少参与其中,包括欧美的爱立信、阿尔卡特、诺基亚、朗讯、北电,以及日本的NTT、富士通、夏普等厂商。
该标准提出了GSM(2G)-GPRS-EDGE-WCDMA(3G)的演进策略。
这套系统能够架设在现有的GSM网络上,对于系统提供商而言可以较轻易地过渡,而GSM系统相当普及的亚洲对这套新技术的接受度预料会相当高。
因此W-CDMA具有先天的市场优势。
CDMA2000是由窄带CDMA(CDMA IS95)技术发展而来的宽带CDMA技术,也称为CDMA Multi-Carrier,由美国高通北美公司为主导提出,摩托罗拉、Lucent和后来加入的韩国三星都有参与,韩国现在成为该标准的主导者。
TD-SCDMA物理层结构当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几大主流技术标准——WCDMA、CDMA2000、TD-SCDMA,TD-SCDMA是我国唯一自主研发的一项移动通信技术,并且成为世界标准的3G三项技术之一,在国内,TD-SCDMA无线技术由中国移动在运营。
TD-SCDMA就是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它不是单一的码分多址,而是FDMA+TDMA+CDMA,即在频域上用不同频率区分用户,在时域上将每个频率分成不同的时间段(时隙),在码域上又将每个时隙用多个不同的正交码区分,把这些正交码分给不同用户,提高用户容量。
TD-SCDMA采用时分双工技术,就是用不同时间区分上下行,即在同一频率实现双工。
TD-SCDMA的物理结构,3GPP定义的一个TDMA帧长为10ms,只有TD 分为两个5MS的子帧,因为可运用智能天线技术,每隔5ms进行一次波束的赋形,在更短的时间里跟踪用户;用功率控制技术,每5ms做次功率控制,1s200次,频率越高可减小干扰。
一个5ms的子帧分为10个时隙,其中有7个常规时隙和3个特殊时隙。
第一个特殊时隙是下行导频时隙DwPTS,共96码片,发送下行同步码,定义了32个码组,用于区分小区,用来做下行同步的,在手机开机时就需要和服务小区完成下行同步,手机要不停的搜索主频点的下行同步码,当手机找到下行同步码,并且和网络同步,完成下行同步,同时,手机也确定了本小区所使用的上行同步码范围,还有小区的扰码和midamble码,它们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第二个特殊时隙是保护间隔GP,用来防止上下行相互干扰,确定基本的基站覆盖;第三个特殊时隙是上行导频时隙UpPTS,发送上行同步码,整个系统有256个上行同步码,分成32组,每组8个,一个下行同步码对应8个上行同步码,手机开机后主叫、被叫、位置更新等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上行同步,手机估算一个初始的发射功率发送上行同步码,网络就会通过FPACH信道回复用户的功率及时间信息调整,接下来用户才可以进行业务信道请求过程。
TD-SCDMA简单学习1、TD-SCDMA物理层及关键技术(1)物理层帧/时隙结构、码资源、Uu接口信道、信道编码与复用、扩频与调制、物理层过程(2)TDD技术、智能天线技术、联合检测技术、动态信道分配技术、功控和上行同步技术、接力切换技术2、RNC在网络中的位置及功能、特点和机构3、EMB5116产品介绍在室内基站系统中主要有BBU、浪涌保护器、电源防雷箱、馈线窗;室外的设备主要有GPS天线、RRU、天线。
功能模块:卡槽一共有11个,0和1槽放置的是SCTA板卡,此板卡的主要功能是交换、控制、传输和GPS时钟同步;2~7槽位可放置的是基带处理版BPOE\BPOF\BPOA\BPIA板卡,除了BPOA只有基带处理功能,另外几种板卡还能提供Ir口,前两种板卡适合于室外的宏站,后两种则用于室内,他们自身的载波数分别为18、12、9、3.其中放置4和5槽位的板卡具有调用载波的能力,但其调用载波数不能超过自身数,且4、5槽位的板卡之间不能相互调用;8号槽位放置的是风扇FC;9号槽位的是环境监控单元EMX(EMA或EMD)功能是环境监控和时钟级联;10和11槽位是供电单元:PSA板卡需提供的是直流-48V,PSC板卡需提供的是220V的交流电。
我们所用的实训设备上的板卡是SCTA、BPIA、EMA和PSC。
其中SCTA 上的主接口有GPS口,LMT本地维护端口,连接RNC的光纤口。
BPIA上的接口Ir,主要连接BBU和RRU;EMA上的口主要有环境监控设备接口和两个时钟级联的输入、输出控口。
此处所用的RRU也是室内的,上面分别有负载接线口、与BBU相连的光纤口、接地线口。
4、LMT-B软件参数配置,开通基站先使用LMT-B软件离线对基站的传输参数进行修改,物理参数修改本地IP为基站IP地址,在逻辑参数上的修改有对端IP ,网关IP,Vlan 的标识,对端SCTP端口号等。
然后再通过软件对基站进行在线操作,初始化接入LMT-B后,先下发传输资源配置文件;打开SI配置修改,并下发无GPS天线启动基站指示消息;进行网元布配;打开系统维护的升级管理,对BBU、RRU软件包和固件包进行升级;打开传输资源管理的Iub一单查询(与RNC连接是否成功);查看时钟资源的运行状态,状态;点击一单开站,查看其各项参数是否正常,正常即为开通成功。
探讨TD引言:td-scdma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三大主流标准之一,也是我国首次提出的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在物理层核心技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本文着重介绍td-scdma的几个物理层过程。
一、td-scdma物理层(一)物理层结构td-scdma不同于其它的2项3g技术,它由于采用时分双工,所以其物理层结构比较特殊。
它的物理层结构由系统帧、无线帧、子帧、时隙/码道组成,一个无线帧10ms划分为2个子帧,每个子帧5ms又分为10个时隙,由7个常规时隙(ts0-ts6)和3个特殊时隙(dwpts、gp、uppts)组成,dwpts里发送的是sync-dl码,用于小区初搜和下行同步;gp叫做保护间隔,用来防止上下行之间相互干扰;uppts里发送的是sync-ul码,主要用于随机接入和上行同步。
常规时隙有7个,每个时隙都是由4个部分组成,两个data 域用来传送该信道对应的信息,一个midamble码域用来做信道估计、上行同步保持、功率测量,gp保护间隔。
在这7个常规时隙里,ts0固定用作下行,传送一些公共信道的消息,ts1-ts6可以分给用户做业务使用,6个业务时隙分为上下行使用,如果按3:3配置来说,3个时隙做上行,3个时隙做下行,每个时隙最多可承载16个码道,可见其承载的用户量并不很多,所以我们也称td-scdma为码字受限系统。
(二)物理信道td-scdma系统中的信道分为3种,有逻辑信道、传输信道、物理信道,其中,逻辑信道位于rlc层和mac层之间,它描述的是传送什么类型的信道,传输信道位于mac层和物理层之间描述的是信息如何在空中接口上传输,最后通过物理层映射在物理信道上,也就是说空中传输的都是物理信道承载的信息。
td-scdma系统中常见的物理信道有以下几条:⑴dpch专用物理信道,用于承载用户的专用信息,位于ts1-ts6时隙⑵p-ccpch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提供全小区覆盖模式下的系统消息广播,位于ts0 ⑶s-ccpch辅公共控制物理信道,承载寻呼和信道指配的功能,可位于ts0 ⑷fpach快速物理接入信道,用于响应uppts,调整手机的发送功率和同步偏移,位于ts0 ⑸prach随机接入物理信道,传送用户的接入信息,位于上行时隙⑹pich寻呼指示信道,用于指示特定的用户是否需要解读其后跟随的pch信道,这些物理信道都是在td-scdma物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