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候 气候是控制风化性质和强度的主要因素。温度和降雨量是物
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的基础,是风化过程和风 化强度的推动力,其地带性导致风化壳分别的地带性。 温度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温度增高,岩石及矿物的风 化作用加剧;降雨量控制着化学反应以及淋滤可溶性矿 物所需的水分,水分增多,风化壳中粘粒含量增多。在 潮湿的热带,风化强度约是温带的3倍,寒带的10倍 (Bridges,E.M,1978)。所以在湿热地区一般以化学风化 为主,风化深度较大;高寒地区气温低,干旱荒漠地区 日照强烈且年降雨量小。这些地区的岩石多以物理风化 为主,风化深度一般不大。
残积土
二、风化岩石的工程性状及工程意义
岩石风化后,发生了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改变了岩石的工 程特性,主要表现在:
岩石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原生矿物经受水解、水化、 氧化等作用后,逐渐转化生成新的次生矿物,特别是粘土矿物, 从而改变了岩石的性质。
结构构造的变化。岩石的完整性遭到破坏,风化破坏岩石颗粒间 联接,扩大岩石原有裂隙,产生新的风化裂隙,降低结构面的粗 糙程度,使岩石分裂成碎块,破坏岩体的完整性。整体状、块状、 层状结构岩体变为碎裂结构岩体,甚至散体结构的土体。坚硬岩 石可变为软弱岩石,甚至松散土。
第一节 概述
一、风化和风化作用的概念
风化:岩石在各种风化营力作用下,发生的物 理和化学变化过程。
风化壳:表层不同深度的岩石,遭受风化程度 的不同,形成不同成分和结构的多层残积物, 由其构成的复杂剖面称为风化壳。 不同岩石,不同地区,风化壳有很大差别。其 厚度很大差别,大则几百米。 地壳表层保留的主要为现代时期形成的风化壳 。当风化壳形成后,被后来的堆积物掩埋,被 保留下来成为古风化壳。
2.岩性
软质岩石比硬质岩石更易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