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65.00 KB
- 文档页数: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解析!汽车的操稳性不仅影响到汽车驾驶的操纵方面,而且也是决定汽车安全行驶的一个主要性能;为了保证安全行驶,汽车的操稳性受到汽车设计者很大的重视,成为现代汽车的重要使用性能之一,如何试验并评价汽车的操稳性显得极其重要。
汽车操控稳定性分为两个方面:1、操控性: 指汽车能够确切的响应驾驶员转向指令的能力;2、稳定性:指汽车受到外界扰动(路面扰动或阵风扰动)后恢复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
一、常用试验仪器1、陀螺仪:用于汽车运动状态下测动态参数,如汽车行进方位角,汽车横摆角速度,车身侧倾角及纵倾角等;2、光束水准车轮定位仪:测车轮外倾角,主销内倾角,主销外倾角,车轮前束,车轮最大转角及转角差;3、车辆动态测试仪:测汽车横摆角速度,车身侧倾角及纵倾角,汽车横向加速度与纵向加速度等运动参数;4、力矩及转角仪:测转向盘转角或力矩;5、五轮仪和磁带机等。
二、试验分类三、稳态回转试验01试验步骤1、在试验场上,用明显的颜色画出半径为15m或20m的圆周;2、接通仪器电源,使之加热到正常工作温度;3、试验开始前,汽车应以侧向加速度为3m/s2的相应车速沿画定的圆周行驶500m以使轮胎升温。
4、以最低稳定速度沿所画圆周行驶,待安装于汽车纵向对称面上的车速传感器在半圈内都能对准地面所画的圆周时,固定转向盘不动,停车并开始记录,记下各变量的零线,然后,汽车起步,缓缓连续而均匀地加速(纵向加速度不超过0·25m/s2),直至汽车的侧向加速度达到6·5m/s2为止,记录整个过程。
5、试验按向左转和右转两个方向进行,每个方向试验三次。
每次试验开始时车身应处于正中央。
02评价条件1、中性转向点侧向加速度值An:前后桥侧偏角之差与侧向加速度关系曲线上斜率为零的点的侧向加速度值,越大越好;2、不足转向度:按前后桥侧偏角之差与侧向加速度关系曲线上侧向加速度2m/s2点的平均值计算,越小越好;3、车厢侧倾度K:按车厢侧倾角与侧向加速度关系曲线上侧向加速度2m/s2点的平均斜率计算,越小越好。
乘用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方法的研究作者:刘杰万里翔王波来源:《汽车科技》2016年第03期摘要: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驾驶的操纵方便性以及汽车高速行驶的安全性。
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方法制定是否合理,会对汽车生产企业的指导及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保证产生影响。
目前,由于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方法的复杂性,世界各国都未形成统一的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方法。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汽车操纵稳定的评价方法,提出了国内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方法主要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乘用车操纵稳定性新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并根据具体车型验证新标准的合理性。
关键词:乘用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指标中图分类号:U46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550(2016)03-0018-07刘杰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汽车设计理论。
1.目前国内汽车操稳性评价主要存在的问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驾驶员在不过分紧张、疲劳的情况下,汽车能按照驾驶员意图行驶,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能是主动安全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显示了驾驶员控制车辆的安全与否,同时也决定着汽车高速时的主动安全。
随着全国道路状况的改善,特别是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汽车行驶平均速度日益提高,有些运动型轿车的最高车速甚至超过每小时三百公里。
因此,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将更加被重视,是现代汽车重要的使用性能之一。
1.1国内外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方法分析汽车操纵稳定性可分为操纵性和稳定性两个部分,二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操纵性主要是驾驶员对汽车的操纵输入的响应效果,包括转向回正性能、变道操纵性能、转向操纵性能等;稳定性则表示车辆应对外界干扰,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包括抵抗来自路面干扰和空气干扰的能力。
产品设计时,应使二者之间合理协调。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最终应通过试验的方法来测定与评价,试验中的性能评价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方法。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研究与评价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汽车操纵稳定性作为衡量汽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着驾驶者的操控感受和行车安全。
因此,对汽车操纵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其评价水平,对于提升汽车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操纵稳定性研究主要涉及车辆动力学、控制理论、机械系统等多个领域,其目的是在各种行驶条件下,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
然而,目前汽车操纵稳定性研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评价标准不统测试条件不完善等,制约了其发展。
汽车操纵稳定性对于保证驾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行驶过程中,车辆受到外部干扰或自身惯性力的影响,容易导致车身失稳,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良好的汽车操纵稳定性通过有效抑制车身晃动、调整轮胎磨损,为驾驶者提供稳定的操控感,降低交通事故风险。
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车辆动力学性能:车辆的加速、减速、转弯等动力学性能直接影响驾驶者的操控感受和行车安全。
(2)轮胎性能:轮胎的抓地力、摩擦系数等性能对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3)悬挂系统:悬挂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车辆的侧倾、振动等特性,从而影响操纵稳定性。
(4)驾驶者的操控技巧:驾驶者的预判、反应速度、操控技巧等直接影响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为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
其中,最重要的是采取主动控制策略,包括:(1)防抱死制动系统(ABS):通过调节制动压力,防止轮胎抱死,提高制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2)电子稳定系统(ESP):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状态,对过度转向或不足转向进行纠正,保证车辆稳定行驶。
(3)四轮驱动(4WD):通过将驱动力分配到四个轮胎上,提高车辆的加速性能和操控稳定性。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侧向稳定性:评价车辆在侧向受力情况下的稳定性。
(2)纵向稳定性:评价车辆在纵向受力情况下的稳定性。
(3)横向稳定性:评价车辆在横向受力情况下的稳定性。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是评价汽车在不同路况和操纵动作下的稳定性表现的重要方法。
其试验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直线行驶稳定性试验:车辆沿着直线道路行驶,测试车辆的稳定性和方向盘的响应能力。
可以通过急刹车、急加速等方式来测试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2. 曲线行驶稳定性试验:车辆在不同曲线路段上进行转向试验,测试车辆的侧倾角、侧向加速度以及转向的稳定性。
3. 紧急转向稳定性试验:车辆在高速行驶中进行急转向试验,测试车辆的操纵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4. 突变路面稳定性试验:在不同路面条件下,如湿滑路面或不平整路面上进行操纵试验,测试车辆的抓地力和稳定性。
通过以上试验方法,可以评估汽车在操纵过程中的稳定性表现,为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提供有关汽车操纵性能的重要参考信息。
乘用车操纵稳定性评车师主观评价能力检验方法乘用车操纵稳定性是衡量一款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评价一款汽车的操纵稳定性需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包括车身结构、底盘调校、悬挂系统以及驾驶员的操作等。
评车师主观评价能力的检验方法是评估评车师对乘用车操纵稳定性的主观感受和评估能力,可以为汽车制造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同时也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汽车。
首先,评车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理解和解释车辆动力学、悬挂系统调校和驾驶员操作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
评车师需要对汽车结构原理、底盘调校特点、驾驶员操作技能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才能在评测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评价能力。
其次,评车师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力。
在评测过程中,评车师需要根据汽车的动力学表现、悬挂系统反应和驾驶员的操作反馈等因素,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进行评价和比较。
评车师需要通过观察汽车的行驶状态、测量车辆的侧向加速度和滚转角度等指标,分析和判断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表现,准确地反映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评价能力。
最后,评车师需要与其他评测人员相互交流和学习,相互提供信息和意见。
通过与其他评车师的交流和学习,评车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他人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主观感受和评价能力,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主观评价能力。
总之,评车师主观评价能力的检验方法是评估评车师对乘用车操纵稳定性的主观感受和评估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评车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力,以及与其他评测人员相互交流和学习的能力,才能在评测过程中准确地反映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表现,为汽车制造商提供参考意见,帮助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汽车。
在具体的评测过程中,评车师需要对乘用车的操纵稳定性表现进行分类、比较和分析。
一般情况下,评车师会通过以下方式对操纵稳定性进行主观评价:一、悬挂系统调校悬挂系统是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评车师会根据汽车的底盘调校特点、悬挂系统类型和结构形式等方面,对悬挂系统的调校效果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