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0吨油船简要船体说明书
- 格式:pdf
- 大小:343.34 KB
- 文档页数:6
XXXX吨级载油量成品油船合同设计标记 数量 修改单号签 字日期编制 描打 校对 描校审核 总面积5.28 m 2共 88 页 第 1 页标检 审定日期规 格 书(I总体部份及II船体部份)目 录Ⅰ、总体部分第一节 总述1.1 总述1.2 本船概貌第二节 船级、规范、规则及证书2.1 船级2.2 规范、公约和规则2.3证书2.4船旗国第三节 摘要3.1 主要尺度3.2 载重量3.3 容积3.4 航速、续航力及燃油消耗量3.5主机和副机3.6航区第四节 定员第五节 试验和试航5.1 总述5.2 车间试验5.3 结构试验和船上试验5.4 试航5.5 空船重量测定和倾斜试验 第六节 技术保证6.1 载重量6.2 空船重量第七节 建造程序7.1 工作程序7.2图纸7.3材料、设备的选购7.4 监督7.5 交船7.6 铭牌和标记7.7 省略Ⅰ、总体部分第一节 总述1.1 总述XXXX吨级成品油船(以下称为“本船”) 是以原XXXX吨级载油量江海直达原油/成品油船为母型修改而成的。
本规格书和附属的图纸是用以说明及表达本船的主要技术状况,如性能、容积和装载量、结构等等。
如果合同和规格书之间出现任何抵触时,则以合同为准。
如果规格书几个部分的条文之间有矛盾或抵触时,则有关船体的条文以船体部分为准;有关轮机的条文以轮机部分为准;有关电气的条文以电气部分为准。
任何一个项目如在本规格书中二次或多次重复提及,则仅提供或供给一次。
所有备件和工具将由承造厂按照本规格书,并符合船级社、主管机关的规定和承造厂和设备制造厂的正常标准提供给船东。
船东在本规格书中要求增加的备品、备件也一并提供。
任何本规格书未提到的项目,若该项目是船级社和主管机关对本船所要求的(按第二节“船级、规范、规则和证书”所述),都应该由船厂供应和/或安装(除另有说明外)。
1.2 本船概貌本船为钢质单甲板、双壳体型、单桨、柴油机推进的成品油船。
本船有球形船首、倾斜首柱、方尾和半悬挂舵,并在尾部设置节能用的补偿导管及尾鳍。
一、总体性能1.船型本船为钢质全焊接结构、单甲板、方尾、前倾首柱带球首、单机单桨、单舵、短艏楼和艉楼、柴油机直接驱动的尾机型近海航区散货船,全船设有三个货舱,并配有经ZC认可的钢质折叠式风雨密舱口盖。
本船设有艏楼和艉楼,艉楼甲板上设四层甲板室。
2.航区及用途本船主要航行近海航区,均匀装载散货(散装谷物、危险货物等除外)。
船体结构和稳性满足近海航区规范的要求。
本船对船体结构作“B”级冰区加强。
3.主尺度总长LOA 设计水线长LwL 垂线间长Lpp 型宽 B型深 D设计吃水 d满载排水量△载重量定员人数149.18m 143.48m 140.88m 21.00m 11.70m 8.65m 21954.6t~17154.6t 18人甲板间高:主甲板至艏楼甲板主甲板至艉楼甲板艉楼甲板至起居甲板起居甲板至船长甲板船长甲板至驾驶甲板驾驶甲板至罗经甲板2.50m 2.60m 2.45m 2.45m 2.45m 2.45m4.总布置概况本船主甲板以下设七道水密舱壁,自尾至首分隔成淡水舱(中为舵机舱)、艉压载水舱、机舱、第三货舱、第二货舱、第一货舱、首压载水舱(左,右)、艏尖舱兼压载水舱。
艏楼内设有锚链舱、锚机控制室、油漆间、灯具间、木工间及索具间。
尾部上层建筑内设有环形梯道、每层甲板设有电弄和管弄,并配有配电间。
艉楼内设有餐厅、厨房、菜库、应急发电机室、二氧化碳室、空调机室、活动室、洗衣间、厕所、氧气间、乙炔间、吸烟室、消防用品间及杂物间。
艉楼甲板上设单人船员室10间,并设有医务室和卫生间及索具间、艇具间、贮物间。
起居甲板上设有会议室及单人船员室6间,均配有独立卫生间,其中大副室和大管轮室内还配有客厅。
船长甲板上设单人船员室4间,均配有独立卫生间,船长室和轮机长室内设有客厅和办公室。
驾驶甲板室内设驾驶室、海图桌及报务桌蓄电池间、交流机室及厕所。
罗径甲板设信号灯桅一根,主磁罗径一只。
烟囱设于起居甲板#11—#18肋位处的机舱棚上。
xxxTEU船舶参数尺寸一、概述在当今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海运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船舶的不断发展与更新也成为了推动海运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对xxxTEU船舶的参数尺寸进行介绍,以期对相关行业人士和学术研究者提供参考。
二、xxxTEU船舶概述xxxTEU船舶是指其标准集装箱的吞吐量达到xxx个标准箱(20英尺等价箱)的船舶。
TEU(Twenty-foot Equivalent Unit)是衡量集装箱船容量的单位,也是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计量单位。
xxxTEU船舶是目前主流的大型集装箱船之一,其参数尺寸对船舶设计、港口装卸、航运经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xxxTEU船舶的参数尺寸1. 船长xxxTEU船舶的船长通常在300米至400米之间,这个范围内的船长可以满足xxx个标准箱的装载需求。
2. 船宽船舶的宽度是指船舶船体的最大宽度,通常在40米至60米之间。
3. 船高船舶的高度是指从船舶甲板到底部的垂直距离,对于xxxTEU船舶来说,其船高度通常在40米至60米之间。
4. 吃水吃水是指船舶在水中的下沉深度,对于xxxTEU船舶来说,其吃水通常在10米至20米之间。
5. 荷载排水量荷载排水量是指船舶在装载货物后的排水量,对于xxxTEU船舶来说,其荷载排水量通常在15万吨至20万吨之间。
6. 满载排水线满载排水线是指船舶在满载状态下的水线位置,通常位于船舶的船体上部。
对于xxxTEU船舶来说,其满载排水线通常位于船舶船体的中部位置。
7. 排水面积排水面积是指船舶船体底部在排水线以上的表面积,用于计算船舶的抗浪能力和推进性能。
对于xxxTEU船舶来说,其排水面积通常在2000平方米至3000平方米之间。
8. 船体材料xxxTEU船舶的船体主要采用钢质材料,通常为高强度钢材或特殊表面处理的钢材,以保证船舶的结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四、xxxTEU船舶参数尺寸对海运行业的影响1. 船舶设计xxxTEU船舶的参数尺寸直接影响着船舶的设计和建造。
第2页共5页一、前言本船为航行于沿海航区的高速游艇,主船体及上层建筑材料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主要设计依据为中国船级社《游艇建造规范》(2008)、中国海事局《游艇法定检验暂行规定》(2009)。
二、船型及用途1.船型:本船为单体、单甲板、双机、双桨双舵、柴油机驱动、深V折角线型船型,主船体及甲板上层建筑均采用玻璃钢制造。
2.用途:从事非营业性游览观光和休闲等娱乐活动,包括以整船租赁形式或从事前述活动。
三、主要设计参数总长 24.90m水线长 19.95m总宽 5.72m船宽 5.68m型深 3.05m设计吃水 1.23m排水量 52t航区 A类,沿海航区四、航速本船在深静水航区、主机额定功率情况下,最大航行速度约26Kn。
五、续航力本船燃油箱为4000升,在巡航速度下续航力为8小时。
六、自持力本船食品、备品储存量可保持一天。
淡水为1000升。
七、船舶性能本船线型优良,兴波阻力小,快速性能好, 航向稳定性(适航性)和回转性能优良,抗波浪能力强。
八、完整稳性本船完整稳性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游艇法定检验暂行规定》(2009)第4章第2节的要求。
九、环保要求本船环保要求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游艇法定检验暂行规定》(2009)第5章第5节的要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防污染要求(在机舱内设100L污油水箱一个,以备船靠码头时转运舱底污水;设300L污水箱一个,收集洗手等产生的污水;在船底设350L化粪箱一个,收集马桶排出的杂物;在各个舱室设垃圾篓一个,第3页共5页收集废弃物,杜绝环境污染)。
十、总布置及内装1、舱室划分本船舱室划分如下:底层:#0~#2为舵舱;#2~#8左边为船员室;#2~#9+230右边为配餐间;#8~#17左边和#9+230~#17右边为机舱;#17~#25+250为主人房;#25+250~#34左边为左客房房卫生间,#28~#36右边为右客房房卫生间,中间为通道;#34~#42-110左边和#34~#42-110右边为贵宾房房卫生间;#42-110~艏为艏尖舱,另外#42处设一水密舱壁。
12000 m3耙吸挖泥船技术规格书2012.10.16目录1.总体 (3)1.1. 总述.............................................................................. (3)1.2. 基本设置及功能 (6)1.3. 主要参数 (8)1.4. 疏浚性能 (9)1.5. 总体性能 (11)1. 总体1.1. 总述1.1.1. 船型及用途本技术规格书所设定的技术数据及供货范围适用于一艘双机复合驱动、双桨带导流罩、双耙、单甲板、钢质焊接流线型、带球鼻艏,名义舱容为12000m3等级的耙吸挖泥船,主要定位于沿海及河口水域的港口、航道疏浚、吹填工程。
耙吸挖泥船大部分时间在水浅区域工作。
设计一款能在浅水域高效作业的挖泥船,必须密切关注船舶的推进性能、造波能力、振动、适航性、航向保持能力、航行艉倾和动力均衡等问题。
独特的船体设计为上述问题提供最佳解决方案。
船艉双尾鳍设计优化螺旋桨水流,改善推进性能,避免剧烈振动。
本设计采用静态艉倾,避免船只开足马力在浅水水域航行时船艏吃水过深。
本技术规格书所叙述的全部尺寸、输出功率、重量等均采用国际计量单位(SI系统)。
船厂将承担责任,以确保本技术规格书所叙述的所有参数能完全满足本船的挖泥、航行及施工作业的要求。
设计图纸文件是规格书基本要求的体现,也是规格书内容的深化、细化与工艺化。
当它与规格书出现差异时,原则上应以规格书为准,但对规格书内容的某些疏漏或不完整之处,经审图批准的设计图纸文件可视为对规格书的补充。
规格书各部分提出的技术状态与指标与总体规格书中所规定的船舶性能有不一致时,则应服从总体规格书。
规格书各部分内容凡涉及其他专业的条文、性能指标和参数等若有差异时,则应以该专业部分规格书所规定的性能指标、参数为准。
若各专业之间有主从关系时,则应以主要设备的性能指标、参数为准。
若本技术规格书与相关的规则和规范之间有出入时,将以规则和规范为准。
12000 m3耙吸挖泥船技术规格书2012.10.16目录1.总体 (3)1.1. 总述.............................................................................. (3)1.2. 基本设置及功能 (6)1.3. 主要参数 (8)1.4. 疏浚性能 (9)1.5. 总体性能 (11)1. 总体1.1. 总述1.1.1. 船型及用途本技术规格书所设定的技术数据及供货范围适用于一艘双机复合驱动、双桨带导流罩、双耙、单甲板、钢质焊接流线型、带球鼻艏,名义舱容为12000m3等级的耙吸挖泥船,主要定位于沿海及河口水域的港口、航道疏浚、吹填工程。
耙吸挖泥船大部分时间在水浅区域工作。
设计一款能在浅水域高效作业的挖泥船,必须密切关注船舶的推进性能、造波能力、振动、适航性、航向保持能力、航行艉倾和动力均衡等问题。
独特的船体设计为上述问题提供最佳解决方案。
船艉双尾鳍设计优化螺旋桨水流,改善推进性能,避免剧烈振动。
本设计采用静态艉倾,避免船只开足马力在浅水水域航行时船艏吃水过深。
本技术规格书所叙述的全部尺寸、输出功率、重量等均采用国际计量单位(SI系统)。
船厂将承担责任,以确保本技术规格书所叙述的所有参数能完全满足本船的挖泥、航行及施工作业的要求。
设计图纸文件是规格书基本要求的体现,也是规格书内容的深化、细化与工艺化。
当它与规格书出现差异时,原则上应以规格书为准,但对规格书内容的某些疏漏或不完整之处,经审图批准的设计图纸文件可视为对规格书的补充。
规格书各部分提出的技术状态与指标与总体规格书中所规定的船舶性能有不一致时,则应服从总体规格书。
规格书各部分内容凡涉及其他专业的条文、性能指标和参数等若有差异时,则应以该专业部分规格书所规定的性能指标、参数为准。
若各专业之间有主从关系时,则应以主要设备的性能指标、参数为准。
若本技术规格书与相关的规则和规范之间有出入时,将以规则和规范为准。
12000吨成品油轮电气说明书.12000DWT成品油船技术设计标记数量修改单号签字日期 JR545-026-02SM 2006.06 编制段喜燕电气说明书日期 2 1.1875 m 总面积共页第页校对日期 19 1 标检日期审定日期试验大纲目录一、概述 ........................................ 3 二、电制 ........................................ 3 三、电源装置 .................................... 3 四、配电 ........................................ 5 五、配电板 ...................................... 6 六、电力设备 .................................... 9 七、驾驶室集中控制台 ........................... 10 八、照明系统 ................................... 10 九、航行灯和信号灯系统 ......................... 11 十、船舶及乘员安全系统 ......................... 12 十一、船内通信 ................................. 13 十二、动力装置遥控和监测系统 .................... 14 十三、货油舱和货油安全系统 .................... 14 十四、航行设备 ................................ 15 十五、航行数据记录仪 ........................... 16 十六、自动识别系统 ............................. 16 十七、无线电通信设备 ........................... 16 十八、文化娱乐设施 ............................. 17 十九、电缆 ..................................... 17 二十、接地设施 ................................. 18 二十一、电缆和电气设备的安装 (18)一、概述本船电气部分的设计、施工系按照中国船级社CCS 2006年版《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中国船舶检验局1999年《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及其2003年的修改通报~和船舶总体部分提出的有关法规、公约的规定进行。
标记数量修改单号签字日期编制校对审核标检审定船级CLASS船号SHIP'S NO.设计阶段DESIGN TAGE共页TOTALE SHEETS第页PAGE NO.5 1ZC68M散货船船体说明书技术设计JT040503-110-01一、概述.1.1船舶用途及航区.本船为自航散货船。
货舱内可装载黄砂等散装货物,主要航行于内河A、B、C级航区。
1.2船型本船为普通尖艏、方艉船型。
本船具有纵通大舱口,大舱口尺寸为:35m×9.54m,其大舱口的中部设一道支撑梁。
中部货舱区为单层底(高600mm)、双舷侧结构;艏艉均设升高甲板,艏艉升高甲板高度均为230mm。
艏艉为单底单壳横骨架式结构;艉部主甲板设二层上层建筑甲板室,包括一层船员居住区及一层驾驶室。
本船为双机双桨、双舵尾机型柴油发动机货船。
1.3 设计依据本船设计依据按下列规范、规则的有关要求进行: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2、中国船级社《钢质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2002)及其《修改通报》(2004);二、主要参数和性能总长: 68.11 m 设计水线长:67.42 m垂线间长: 66.00 m 型宽:12.54 m型深: 5.30 m 设计吃水: 4.60m: 0.830 设计排水量: 3100 t ?方形系数Cb2.1甲板室高、舷孤及梁拱一层甲板室高为3.5m,驾驶室层高为2.5 m。
艏舷弧为0.729m,艉舷弧为0.686m。
2.2 航速及续航力本船在设计吃水T=4.3 m;船底无污壳;风力不大于蒲氏风标三级时的平静深水水域,主机发出90%额定功率330KW×2,螺旋桨转速为1200转/分钟,航速为15.00公里/小时。
续航力为100小时,燃油22吨,清水6吨。
2.3稳性本船稳性满足我国《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对A级航区的货船要求。
2.4 舱容本船32#~102#货舱区散装容积约为1956.7m3。
1船舶主要特点 (2)1.1船型、航区及用途 (2)1.2船级 (2)1.3航速、续航力及自持力 (2)1.4设备 (2)1.5乘客编制及配置 (2)1.6 要求完成的设计内容 (2)2船舶主要要素确定 (3)2.1排水量初步估算 (3) (3)2.1.1选取载重量系数DW2.1.2排水量△初步估算 (4)2.2初步拟定主尺度及方形系数 (4)2.2.1主尺度比法 (4)2.2.2统计法 (4)2.3初选主机 (5)2.4空船重量估算 (5)2.4.1钢料重量估算 (5)2.4.2 舾装重量估算 (5)2.4.3 机电设备的重量估算 (5)2.5重力与浮力平衡 (6)2.5.1诺曼系数法修改主尺度 (6)2.5.2重新计算校核 (6)2.6载货量Wc计算 (6)2.7稳性校核 (7)2.8航速校核 (8)2.8.1估算总推进系数 (9)2.8.2估算设计船的有效功率 (10)2.8.3绘制有效功率曲线(EHP-V曲线) (11)2.8.4航速校核 (11)2.9舱容校核 (12)2.9.1双层底高度及双层壳宽度计算 (12)V (12)2.9.2本船所能提供的总容积DV (12)2.9.3货油舱能提供的容积tk2.9.4压载水舱(即双层壳之间)能提供的容积: (12)V (13)2.9.5货油所需容积cnV (13)2.9.6压载水舱所需容积bn2.9.7校核 (13)2.9.8小结 (13)参考文献 (14)1船舶主要特点1.1船型、航区及用途本船为钢质、具有连续甲板、首楼和尾上层建筑、球鼻艏线型、倾斜艏、混合骨架全电焊结构、双底、单桨、单舵、艉机型、单柴油机驱动的散货(成品油)船、航区为近海航区。
1.2船级本船按“CCS”有关规定设计1.3航速、续航力及自持力本船试航速不低于10.5kn;续航力3000n mile;1.4设备锚、系泊、舵、工作、救生、消防及航行信号等设备根据规范要求及实际需要配置1.5乘客编制及配置乘员人数按需要及调查后自定,室内设施按舱室设备规范配置1.6 要求完成的设计内容1)确定主尺度及主要要素2)进行总布置设计、绘制总布置草图3)编写设计报告书2船舶主要要素确定2.1排水量初步估算在初步设计阶段,首先需要查找母型船资料。
船舶简要规格书1.概述-本船是专为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设计建造用于在大亚湾水域执行环保任务的专用工作船。
本船适用于下列环境条件:大气温度≤40°C、水温度≤28°C、相对湿度≤90% 。
2.用途与航区-2.1.船舶主要用途:(1)执行海面油/化学品事故应急反应守护任务;(2)回收和临时存储海面上的浮油及固体垃圾;(3)喷洒浮油分散剂;(4)拖带和布设围油栏拦截浮油,控制浮油污染;(5)回收油轮舱底水和清洗舱室的污水;(6)具有一定的扑救海面原油、柴油/汽油、mogas和其他化学品引起的火灾的能力。
2.2.航区:CCS沿海航区3.规范、法规-3.1.本船按下列CCS现行规范及ZC现行法规要求设计、建造:CCS《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2001)ZC《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1999)CCS《浮油回收船检验指南》(1998 )3.2.本船同时满足下列规范、公约要求:《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及修正案》《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范》《1969年国际船舶吨位丈量规范》《1973/1978国际MARPOL船舶防止污染规范》4.船级、证书-4.1.船级:本船为入级船舶,船体及轮机(含电气设备)均在CCS监督下建造并取得下列船级及附加标志:★CSA 5/5 F.P≤60°C Oil Recovery Ship A Coastal Service★CSM4.2.证书:(1)本船建造完成将取得CCS颁发的下列船级证书:船体入级证书轮机(含电气设备)入级证书(2)同时并将取得下列法定检验证书:船舶构造安全证书船舶设备安全证书船舶无线电安全证书国际吨位证书国际防止油污染证书防止生活水污染证书国际船舶载重线证书5.主要参数-5.1.船型:钢质单层连续甲板、单层底、短桥楼,柴油机动力、双机双桨船。
5.2.主要尺度总长:~30.0m水线长:~28.0m型宽:~8.00m型深:~3.20m满载吃水:~2.30m5.3.航速:满载试航航速:≥10 节回收溢油作业航速:1~5节5.4.续航力及自给力:续航力:500海里自给力:15天5.5.船员:定员:6人备员:2人5.6.装载量:回收浮油:150 m³固体垃圾:10 m³消油剂:15 m³燃油:10 t淡水:15 t泡沫液 5.5 m³6.总体布置-6.1.主船体舱室划分:主船体由6道水密横舱壁划分为:首尖舱(兼压载舱)/锚链舱(上)首压载舱(平台甲板下)/ 器材舱(平台甲板上)No.1回收污油水舱(左/右)No.2回收污油水舱(左/右)燃油舱/消油剂舱机舱/清水舱舵桨舱/尾压载舱6.2.上层建筑舱室划:上层建筑由罗经平台、驾驶甲板、救生甲板及其下围壁划分为三层舱室:主甲板上舱室、救生甲板上舱室、驾驶甲板上舱室。
第11卷第1期中国水运V ol.11N o.12011年1月Chi na W at er Trans port Janury 2011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陈少仪(6),男,福建漳州港务有限公司工程师,长期从事造船,修船管理工作。
12000DWT 成品油船气囊下水的力学计算陈少仪(福建漳州港务有限公司,福建漳州363000)摘要:如何保证船舶下水过程的安全万无一失是现代造船工程中一个值得重点研究的课题。
特别是在气囊下水过程中气囊规格和承载力的确定、气囊在船底的布置、下水坡度的控制、以及外界力的施加等,都是下水过程中所必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作者从力学的角度并结合12,000DWT 成品油船气囊下水实例,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气囊下水整个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整个力学计算的过程是合理可行的。
关键词:气囊下水;中小型船厂;摩擦阻力;下水滑道中图分类号:U 67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1)01-0010-03引言20世纪80年代初期,气囊下水方法作为一种全新的重力式下水方式诞生,具有以下优点:①因对场地和坡道的要求较低,大大减少了船厂对下水过程的经济投资。
②能够减少船体在下水过程中的结构受损。
③具有较强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而在各船厂特别是中小型船厂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并随着制造气囊的技术和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船厂下水工艺和设施的改进,气囊下水所能承载的船舶吨位被不断地刷新。
但是,由于目前我们对气囊下水的整个工艺过程的研究工作还是很缺乏,很多下水操作都缺乏有效的受力分析,而只是凭经验进行一些粗略的估算,致使不能保证船舶下水工程的绝对安全,给下水工艺过程造成了一定的隐患。
本文总结并提出了一套气囊下水工艺的计算方法,并结合某厂建造的12,000DWT 海洋石油成品油船(空船重量约为4,000T )的气囊下水的实例,证明其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一、气囊下水过程简介船舶气囊下水是指船舶通过可充气气囊完成下水的技术方法,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将泄气气囊置于船底,然后充气,使其将船体托起,拆墩,承载船体的所有重量;(2)绞车开始绞缆绳,通过滑轮组件慢慢的拖动船体,使之在气囊上发生移动;(3)当船首部的多个气囊从船底脱离(以不能保证船底有20个气囊时),绞车停止拉动,并控制船舶在静止状态;(4)将这些气囊放气,并移到船尾部,充气,使之能够重新起到支撑船体的作用;(5)重新启动绞车,重复以上的工艺过程,直到将船舶移动到较大坡度的坡道上;(6)撤离危险区人员,通知船上工作人员,待水深条件足够时,下令砍缆和脱钩使船舶自由滑入水中;(7)通过拖轮将船舶托靠到码头,收回所有气囊,下水的整个过程结束。
一. 总体性能1. 概述1.1 航区与用途本船按无限航区设计。
本船主要装运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成品油及Ⅱ类和Ⅲ类化学品。
1.2 船型本船为钢质全电焊船。
单甲板,双底,双壳,设一道纵舱壁,方尾带小球尾、前倾首带球鼻线型。
单机、单桨、单舵柴油机推进船舶。
本船有首楼、尾楼和4层甲板室。
驾驶室、船员室以及机舱均位于尾部,首楼与尾楼之间设步桥连接。
首部设首侧推装置。
1.3 本船的船体、轮机、电气设备等设计和建造符合中国船级社(CCS)的“钢质海船入级规范(2006)”及“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与设备规范(2005)”的要求,同时满足中国海事局的“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1999)(国际航行)”及修改通报(2003),“国际海事组织A.749(18)决议《关于IMO文件包括所有船舶的完整稳性规则》”,“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海上人命公约》”,“国际海事组织“73/78防污公约”(MARPOL73/78)”,并由中国船级社直接审查,检验并入级。
入级符号为:★ CSA 5/5 0il/Chemical Tanker Type Ⅱ, Maximum Relative Density(S.G) 1.2t/m3, F·P≤60°ESP, Ice class B★ CSM,MCC,BRC2. 主要量度2.1主尽度总长 132.0m垂线间长 124.0m型宽 19.8m型深 10.0m设计吃水 7.6m结构吃水 7.6m载重量~11000t总吨位 7099净吨位 39192.2 甲板间高、舷弧、梁拱甲板间高:上甲板至首楼甲板 2.50m上甲板至尾楼甲板 2.70m尾楼甲板至救助甲板 2.60m救助甲板至救生甲板 2.60m救生甲板至驾驶甲板 2.60m驾驶甲板至罗经甲板 2.50m舷弧:尾舷弧 0m, 首舷弧 .495m梁拱:上甲板 380mm其余甲板 200mm2.3 双底与双壳数据货油舱区双层底高: 1400mm货油舱区双壳宽度: 1100mm机舱双层底高: 1400mm2.4 总体布置本船主船体由首向尾共设十道主横舱壁,依次划分为首尖(压载)舱,应急消防泵/首压载水舱,第1-5货油舱(左、右),污油水舱(左、右),货油泵舱,机舱和尾尖(NO1淡水)舱。
85000长吨原油轮说明书(第三章机械部分)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目录第三章机械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节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 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 机械设备和舱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二节主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 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 柴油机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3 主要附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3 车间试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三节轴系和螺旋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 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 止推轴和轴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3 中间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4 中间轴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 转动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6 轴管轴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7 尾轴管密封装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8 螺旋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9 轴扭力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0 轴接地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1 主机RPM指示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四节蒸汽发动机设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1.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2. 辅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3 废气经济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第五节电力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 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2 主柴油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第六节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 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 电动离心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3 旋转式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4 循环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5 货油泵和货物清洗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6 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第七节空压机和风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1 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2 主空压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3 顶部空压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4 主储气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5 其它储气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6 控制空气干燥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7 排风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第八节油分离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 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2 重燃油分离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3 滑油分离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第九节淡水分离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 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2 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3 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4 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第十节污水处理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 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2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第十一节舱底水分离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1 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2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3 附件和舾装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4 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第十二节焚烧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1 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2 主要附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第十三节热交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1 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2 主机滑油冷却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3 主机铁套淡水冷却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4 总淡水冷却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5 尾轴管滑油冷却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6 燃油加热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7 真空冷凝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8 真空冷凝器的排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9 空气冷凝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10 加热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11 主机套冷却淡水加热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12 油舱清洗加热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第十四节机械系统和主要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1 冷却水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2 滑油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3 燃油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4 压缩空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5 蒸汽,冷凝物和给水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6 主机,辅机和锅炉的废气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第十五节机械设备的控制和器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1 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2 器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3 轮机控制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4 主机遥控和自动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5 发电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6 锅炉自动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7 焚烧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8 船底污水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9 冷却水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10 滑油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11 燃油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12.压缩空气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13. 给水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14.淡水发生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 15.辅助系统和管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16.消防报警和消防控制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17 机舱控制室控制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18. 驾驶室主机控制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19 主机自身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20 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 第十六节管系附件和安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51 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52 管系工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73 管连接,阀,舾装件和支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84 船舷水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95 液位仪和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96 过滤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9 第十七节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8 1 安排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83 空气扬声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94 方钢板,梯子和栅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95 机械车间和备件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96. 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07.发动机和风扇轴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08.完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09.机舱悬挂式的图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010.定义,标记和铭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011.上升通风管和烟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012.起重和拆卸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13.盥洗池和饮水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 第十八节绝缘和油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1.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2 除了管系以外的绝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3.管系绝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4.油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5.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 第十九节船体管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1 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2 货物转移和拆卸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3.惰性气体系统和货舱通风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44. 隔离压载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75.油罐清洗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86.油排放监测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97.货油,压载水和惰性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98.液位遥测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9.货油舱水蒸气控制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310.可燃气体探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411.船底污水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412.空气和溢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513.探深管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514.填料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615.带有排放系统的清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616.清洁水供给和热水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617. 灭火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818.蒸汽和排气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919.甲板使用的空气压缩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 第二十节测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第二十一节备件和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1.主柴油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2.轴系和螺旋桨推进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33.辅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44.废气经济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45.发电机的原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46.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57.辅助泵涡轮(各种尺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58.滤油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59.空压机,风扇和储气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510.热交换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611.舱底分离器,指示器和其它辅助机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612.管系阀和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6 第二十二节普通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6第三章机械部分第一节概述1 概述船体的主推进板有一个低速型号为7RT-flex58T-B的船用柴油机或其它类似的型号。
1.船舶总体
1.1 总述
1.1.1 用途和航区
本船载重量为12000吨,用于运载闪点小于60℃的汽油、轻柴油和重油。
可同时装载两种不同的油种。
设计时所考虑货油比重为0.70t/m3和0.84 t/m3。
本船主要航区为远海。
本船按中国船检“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1999年)规定的远海航区要求进行设计,结构按B级冰区要求加强。
1.1.2 船型
本船为钢质、单甲板、尾机型、单桨、单舵,由柴油机驱动的成品油船,具有球尾和球鼻首线型。
设有首楼和尾楼;尾楼甲板以上设有五层甲板室。
由尾楼至首楼的货油舱区域,设有步行天桥。
全船设十个货油舱(左右五对)和一对污油水舱,货油舱区域为双底双壳结构,双层底舱和边舱用作压载水舱。
1.2 船级、规范、规则和证书
1.2.1 船级
本船由中国船级社登记入级,并取得如下船级:
★CSA 5/5 OIL TANKER,F.P ≤60℃,ICE CLASS B
★CSM
1.2.2 规范和规则
本船按下列规范、规则和公约进行设计:
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1999)
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2001)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1972年)及1982年修订本
同时应符合建造合同签署生效日之前所生效的有关公约,规则及修改通报的要求。
1.3 主要尺度
1.3.1 主要尺度
总长Loa 134.85m
设计水线长Lwl 129.00m
垂线间长Lpp 126.00m
型宽 B 22.00m
型深 D 10.60m
设计吃水 d 7.457m
排水量 16304t
1.3.2 甲板间高
上甲板~首楼甲板 2.50m
上甲板~尾楼甲板 2.70m
尾楼甲板~艇甲板 2.60m
艇甲板~船员甲板 2.60m
船员甲板~船长甲板 2.60m
船长甲板~驾驶甲板 2.60m
驾驶甲板~罗经甲板 2.50m
1.3.3 舷弧和梁拱
首舷弧0.373m
尾舷弧0.208m
上甲板梁拱0.50m
尾楼甲板中心线平行于基线
尾楼甲板、首楼甲板梁拱0.50m
其他甲板梁拱0.30m
1.3.4 肋距
从尾至机舱后端壁,肋距为S=600mm。
从机舱后壁至#167距为S=700mm。
从#167肋距至首肋距为S=600mm。
1.3.5 双层底高度和边舱宽度
货油舱双层底与船底壳板型线之间的距离为1.5m;
货油舱的内侧板型线与舷侧壳板垂直的距离为1.10m;
以上数值都符合“规则”要求。
1.4 航速、螺旋桨及续航力
1.4.1 航速
螺旋桨设计时考虑了主机功率储备15%,本船在设计吃水(T=7.5m),船壳清洁无污底情况下,处于风力小于蒲氏风级三级的平静深水水域条件下主机达到额定转速时的服务速度约13.5海里/小时。
1.4.2 螺旋桨
本船选用AU型5叶螺旋桨,螺旋桨直径为4.016m,盘面比0.5727,螺距比0.706,螺旋桨材料为Cu3镍铝青铜。
1.4.3 续航力
本船燃油的装载量为燃料油508吨,轻柴油71吨,满足船舶在满载状态,服务航速(Vs=13.5海里/小时)时的续航力为6000海里。
本船淡水容量为226吨,饮用水容量为47吨以及食品和粮食的储备量满足24名船员20天的自持能力。
1.11 船员定额
1.12 总布置概况
本船上甲板以下主船体部分由十一道水/油密横舱壁划分成以下各个区域:
尾压载水舱
尾轴冷却水舱
机舱—舱底水舱、燃料油溢油舱、滑油循环舱、油渣舱、主辅机污
油滑油舱、轻柴油舱、测深仪舱、监视室、机修间物料架、分油机室、及各种日用油舱等。
锅炉水舱、饮用水舱、货油泵舱、燃料油舱和空舱等。
污油舱(左、右)
NO.5货油舱(左、右)
NO.4货油舱(左、右)
NO.3货油舱(左、右)
NO.2货油舱(左、右)
NO.1货油舱(左、右)
首尖舱(兼压载水舱)
NO.1压载水舱(左、右)
NO.2压载水舱(左、右)
NO.3压载水舱(左、右)
NO.4压载水舱(左、右)
NO.5压载水舱(左、右)
NO.6压载水舱(左、右)
尾压载水舱(左、右)
上甲板前部设有首楼,首楼内布置有灯具间、油漆间、缆索具舱、液压锚机控制室兼液压锚机泵站、CO2室、贮藏室和锚链舱等。
上甲板尾部设有尾楼,尾楼内布置有舵机舱、贮藏室、健身室、洗衣间及烘衣间、泡沫及消防控制室、电弄、管弄、空调机室、祈祷室、粮食库、冷藏室、海关仓库、梯道及机舱棚。
尾楼至首楼的货油舱区域设有步行天桥。
上甲板尾楼前端设有横向防浪板。
货油舱甲板上设有带缆桩、导缆孔和各种油管等。
尾楼甲板上设有五层甲板室。
尾楼甲板甲板室内布置有应急发电机室、机舱棚、浴厕所、厨房、蓄电池室、货油控制室、餐厅、配电间、船员室、CO2室、吸烟室、电弄、管弄、梯道及舷梯。
尾楼甲板尾部设有尾绞缆机一台和带缆桩、导缆孔、导缆滚轮等系泊设备。
尾楼甲板尾端左右(舷墙内)各设垃圾箱一只。
艇甲板甲板室内布置有船员室、值班室、管弄、电弄、贮藏室、O2、C2H2、浴厕室、机舱棚、梯道和物料吊2台。
艇甲板两舷各设有25人耐火全封闭机动玻璃钢救生艇一艘(其中左舷一艘兼救助艇),10人抛投式气胀救生筏二只。
船员甲板室内设有船员室、贮藏室、会议室管弄和电弄。
船长甲板室内布置船长室、轮机长室、引水员室、船员室及梯道等。
驾驶甲板甲板室内布置有驾驶室、医务室、蓄电池室及充放电室。
首楼甲板上设有锚机等锚泊设备,系泊设备、前桅一根和6人抛投式气胀救生筏1只。
罗经甲板上设有后桅、雷达、桅灯、信号灯、失控灯、摩氏灯、通讯闪光灯、转弯灯、气笛、探照灯、信号灯和磁罗经一台。
总体布置详见“总布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