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函数的求导与对数求导法则
- 格式:ppt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26
(十) 隐函数求导法则由方程()0,=y x F 所确定的y 是x 的函数称为隐函数。
从方程()0,=y x F 中有时可解出y 是x 的显函数 ,如从方程0153=++y x 可解出显函数5153--=x y ;有时,从方程()0,=y x F 中可以解出不止一个显函数,如从方程()00222>=-+R R y x 中可以解出22x R y -±=。
它包含两个显函数,其中22x R y -=代表上半圆周,22x R y --=代表下半圆周。
但也有时隐函数并不能表示为显函数的形式,如方程()100s i n <<=--εεy x y 就不能解出来)(x f y =的形式。
现在讨论当y 是由方程()0,=y x F 所确定的x 的函数,并且y 对x 可导(即()x y '存在),那么在不解出y 的情况下,如何求导数y '呢?其办法是在方程()0,=y x F 中,把y 看成x 的函数()x y y =,于是方程可看成关于x 的恒等式:()()0,≡x y x F .在等式两端同时对x 求导(左端要用到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然后解出 y ' 即可。
例2.14 求方程()0222>=+R R y x 所确定的隐函数的导数y '.解 当我们对方程222R y x =+的两端同时对x 求导时,则应有(()x y y =是中间变量) 022='⋅+y y x . 解出 ()0≠-='y yxy .思考题 证明:圆()0222>=+R R y x 在其上一点()000,y x M 处的切线方程为200R y y x x =+.问:法线方程是什么?例2.15 求曲线1ln =+y xy 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
解 将曲线方程两边对x 求导,得 0)'(ln )'(=+x x y xy ,即01='⋅+'+y yy x y . 于是 12+-='y x y y . 过点()1,1处的切线斜率=k y '()1,1=12+-y x y ()1,1=21-. 故所求切线方程为 ()1211--=-x y , 即 032=-+y x .例2.16 已知(),0sin 2=-y y x π 求()1,0-'y .解 方程两边对x 求导,得0)]'[sin()'(2=-x x y xy π,即 ()02cos 2='⋅-'+y y y y x y ππ.,)cos(22y y x y y ππ--=' ().21c o s 211,0πππ-=⋅='-y 例2.17 证明双曲线2a y x =上任意一点的切线与两坐标轴形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常数22a .证 在双曲线2a xy =上任取一点()00,y x ,过此点的切线斜率为().0,000x y xyy k y x x x -=-='== 故切线方程为 00x y y y -=-)(0x x -.此切线在y 轴与x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02y ,02x , 故此三角形面积为20000222221a y x x y =⋅=⋅. 例2.18 设 ()11lnsin =+-yx xy ,求 0=x dx dy .解 两边对x 求导,有 ()[]()011cos ='⎪⎪⎭⎫⎝⎛+⋅+-'y x x y xy xy ()[]()()011'cos 2='+-⋅+-+⋅yy x y x y xy y xy ()())(011cos cos *='++-'+ yy x xy y x xy y当0=x 时,由()11lnsin =+-y x xy 可解出11ln =-y, 即.,1ln e y y =∴=而当 e y x ==,0 时,由()*可解出 01='+-e y e .()e e y x -='∴=10.(十一)取对数求导法(是要点) 先看几个例题。
隐函数极其求导法则隐函数及其求导法则我们知道用解析法表示函数,可以有不同的形式.若函数y可以用含自变量x的算式表示,像y=sinx,y=1+3x等,这样的函数叫显函数.前面我们所遇到的函数大多都是显函数.一般地,如果方程F(x,y)=0中,令x在某一区间内任取一值时,相应地总有满足此方程的y值存在,则我们就说方程F(x,y)=0在该区间上确定了x的隐函数y.把一个隐函数化成显函数的形式,叫做隐函数的显化。
注:有些隐函数并不是很容易化为显函数的,那么在求其导数时该如何呢?下面让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隐函数的求导若已知F(x,y)=0,求时,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求解:a):若方程F(x,y)=0,能化为的形式,则用前面我们所学的方法进行求导;b):若方程F(x,y)=0,不能化为的形式,则是方程两边对x进行求导,并把y看成x的函数,用复合函数求导法则进行。
例题:已知,求解答:此方程不易显化,故运用隐函数求导法.两边对x进行求导,故=注:我们对隐函数两边对x进行求导时,一定要把变量y看成x的函数,然后对其利用复合函数求导法则进行求导。
例题:求隐函数,在x=0处的导数解答:两边对x求导故当x=0时,y=0.故有些函数在求导数时,若对其直接求导有时很不方便,像对某些幂函数进行求导时,有没有一种比较直观的方法呢?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种求导的方法:对数求导法积分黎曼积分如果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定义,而(P,ζ)是这个闭区间的一个带点分割,则和σ(f;p,ζ):=Σ f(ζi)ΔXi叫做函数f在区间[a,b]上对应于带点分割(P,ζ)的积分和,其中ΔXi=Xi-X(i-1)存在这样一个实数I,如果对于任何ε>0可以找到一个δ>0,使对区间[a,b]的任何带点分割(P,ζ),只要分化P的参数λ(P)<δ,就有|I-σ(f;p,ζ)|<ε,则称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黎曼可积,而I就成为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的黎曼积分。
隐函数的求导法则__取对数求导法隐函数是指用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与一个或多个函数关系式所定义的函数。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将隐函数转化为显函数来求导。
然而,有时候转化为显函数非常困难或不可行,这时我们可以使用隐函数求导法则来求解。
在隐函数求导法则中,最常用且重要的方法之一是取对数求导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隐函数的取对数求导法则,包括基本原理、具体步骤以及一些实际应用。
1.基本原理:隐函数的取对数求导法则基于以下数学原理:如果一些变量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可以通过取对数来将这个关系式转化为线性关系,从而更容易进行求导。
2.取对数求导法的具体步骤:(1)首先,将隐函数表示为等式或方程的形式,用x和y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变量,记隐函数为f(x,y)=0。
(2) 对等式两边同时取对数,得到ln(f(x, y)) = ln(0)。
(3) 使用链式法则对等式两边进行求导。
对左侧进行求导时,考虑y是x的函数,即y = g(x),则ln(f(x, y)) = ln(f(x, g(x)))。
根据链式法则,左侧的导数为f'(x, y) / f(x, y)。
对右侧进行求导时,由于ln(0)为常数,其导数为0。
(4)最后,解方程求得f'(x,y)/f(x,y)的表达式,即为隐函数的导数。
3.举例说明:假设有一个方程为x^2 + y^2 = 1、我们想要求解方程中y关于x的导数。
首先,我们将隐函数表示为等式的形式:f(x, y) = x^2 + y^2 - 1 = 0。
然后,取等式两边的对数,得到ln(f(x, y)) = ln(x^2 + y^2 - 1)。
根据链式法则,左侧的导数为 f'(x, y) / f(x, y)。
右侧的导数为0。
于是,我们可以得到 f'(x, y) / f(x, y) = 0。
最后,解方程可得f'(x, y) = 0,即 y 关于 x 的导数为0。
4.实际应用:隐函数的取对数求导法则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