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综合利用
- 格式:ppt
- 大小:10.06 MB
- 文档页数:133
危险废物hw11综合利用工艺流程HW11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工艺流程HW11危险废物属于有机溶剂废物,具有易燃、易挥发、毒性高等特点。
其综合利用工艺流程旨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废物资源,同时避免环境污染和危害。
前处理废液收集:收集废液至专用储存罐,并根据废液性质进行分类。
废液预处理:通过过滤、沉淀等方法去除固体杂质,降低废液中的悬浮物含量。
废液酸碱调节:调节废液pH值至中性或弱碱性,以满足后续工艺的要求。
蒸馏回收废液蒸馏:将废液送入蒸馏塔,通过加热分离出低沸点有机溶剂。
有机溶剂冷凝:冷凝分离出的有机溶剂蒸汽,得到再生有机溶剂。
尾液处理:蒸馏后的尾液含有高沸点有机物和无机物,需要进一步处理。
尾液处理萃取:利用萃取剂将尾液中的有机物萃取出来,得到有机相和水相。
有机相蒸馏:将萃取出的有机相进行蒸馏,回收有机溶剂。
水相处理:水相含有无机盐和少量有机物,需要通过后续工艺进行处理。
水相处理生化处理:利用微生物将水相中的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
吸附处理:使用活性炭等吸附剂吸附水相中的残留有机物。
离子交换处理: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相中的无机盐。
废气处理废气收集:在蒸馏、萃取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收集至废气处理系统。
废气冷凝:通过冷凝器冷凝废气中的有机溶剂蒸汽,回收有机溶剂。
废气焚烧:将冷凝后的废气送入焚烧炉焚烧,分解有害物质为无害气体。
固体废物处理废渣处理:蒸馏和萃取过程产生的废渣需要进行安全处置。
废活性炭处理:吸附处理产生的废活性炭需要再生或安全处置。
再生有机溶剂利用溶剂清洗:再生有机溶剂可用于清洗设备、部件,替代新鲜的有机溶剂。
原料回收:再生有机溶剂可作为其他化工产品的原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能源利用:再生有机溶剂具有较高的热值,可作为替代燃料使用。
工艺优化工艺参数优化:优化蒸馏塔温度、压力等工艺参数,提高有机溶剂回收率。
萃取剂选择:选择合适的萃取剂,提高有机物萃取效率。
废水回用:将处理后的废水回用至蒸馏或萃取过程,减少用水量。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是指将危险废物通过一系列的处理与转化技术,转变为可以安全利用的物质或能源的过程。
在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主要问题,需要通过相应的对策研究来加以解决。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存在技术问题。
危险废物的处理与转化技术相对复杂,需要高度专业的技术支持。
而目前市场上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提升危险废物处理与转化技术研发的力度,加强技术创新,探索更科学、高效、环保的处理与转化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存在安全问题。
危险废物本身具有毒性、易燃、易爆等特性,处理过程中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人身伤害等风险。
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的安全处理标准和操作规程,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确保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过程的安全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存在经济问题。
目前,危险废物的处理和转化成本较高,导致其利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降低处理和转化成本,增加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可以通过技术创新、规模效应、资源共享等方式降低成本,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市场机制,提高废物成本内部化的程度,鼓励企业对危险废物进行综合利用。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还存在监管问题。
危险废物是环境保护的重点监管对象,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和监管措施。
目前监管力度不够,监管部门的执法能力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导致监管的效果不佳。
加强监管力度,提高监管部门的执法能力,加强监测与监督,确保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过程的合规性和法律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技术问题、安全问题、经济问题和监管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建立安全管理体系,降低处理和转化成本,加强监管力度。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危险废物的高效、安全、经济和可持续综合利用。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一、大力发展垃圾资源化利用垃圾资源化利用是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的重要内容,是创新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
实行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科学统筹有害废物“资源循环利用”与“安全处置”,减少有害废物外流和本地安全问题源头,发展有害废物资源化利用,是绿色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水平的重要措施。
1、加强研发技术。
要根据变废为宝的思路,促进包括回收再利用、损耗利用、深度资源化等方面的技术发展。
要加快打造技术科技体系,拓宽垃圾资源化的应用领域,提高垃圾厂料的应用性能和可塑性,为垃圾处理技术提供技术支持,在有害废物资源化利用环节源头减排和终能减排双重实现。
2、完善相关技术规范。
规范化是有害废物资源化利用的基础,对于实施有害废物资源化利用工程起到重要作用。
要严格规范各类有害废物资源化利用工程,完善有害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确保在此基础上高质量的垃圾资源产品的生产,建立一套有效的资源化利用体系。
3、加强培训。
有害废物处理业下游资源化利用企业积累了大量的有害废物处理经验,也是垃圾资源化的重要依托,要在此基础上建立专业的垃圾资源化利用培训体系,拓宽处理废物的专业技能,提升技术水平,将垃圾资源化利用做到规范、示范,在注重科技含量的前提下,提升资源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有害废物资源化利用治理有害废物、促进有害废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可以以加快有害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发展为主线,采取相应措施。
1、加快技术进步,提高有害废物资源化利用率。
要充分发挥政府技术支持作用,及时响应有害废物危害控制任务,加快推进环境友好型催化剂技术和低温化学转化技术应用。
强力推动有害废物资源化技术落地,以降低有害废物资源化利用成本,提高利用率,释放资源价值,形成绿色可持续的危险废物资源化发展模式。
2、引导有害废物纳入市场化管理机制。
应针对有害废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建设,鼓励私营企业参与有害废物资源化市场,实现政府、企业和社会三方参与有害废物资源化利用,引导有害废物纳入财政、税收、金融的市场化管理机制,提高市场管理效率,推动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更大规模应用。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及资源综合利用的探讨摘要:本文阐述了危险废物回收利用、集中处置,危废处理过程产生的废渣、废气的综合利用的意义及危废处置采取的主要工艺技术。
关键词:危险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业产生的危险废物越来越多,这些危險废物包括重金属废物、废乳化液、废有机溶剂、废涂料、废油漆渣、废包装材料等。
如果危险废物的贮存、利用、处理、处置不当,不仅容易造成大气、水体及土壤污染,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同时也制约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危险废物随意排放、贮存的危害随意排放、贮存的危险废物在雨水地下水的长期渗透、扩散作用下,会污染水体和土壤,降低地区的环境功能等级,破坏生态环境。
危险废物通过摄入、吸入、皮肤吸收、眼接触而引起毒害,或引起燃烧、爆炸等危险性事件。
危险废物不处理或不规范处理处置所带来的大气、水源、土壤等的污染也将会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可见危险废物的处理技术是当前面临的一个十分严重和紧迫的问题。
危险废物具有全空间污染和潜伏性污染等特性,其危害性是生活垃圾的几十甚至上百倍,若果对此管理不当,处理不好,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还有可能会诱发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2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的意义危险废物的污染特性具有潜在性和长期性,对环境的污染影响表面上看不太明显,也容易被忽视,但其危害作用是长期的,后果一旦表现出来就难以清除,而且耗资巨大,因此,对危险废物进行无害化及集中处置意义重大:①对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置,是巩固废气、废水治理成果的要求;②危险废物处置场所是中心城市重要的环保基础设施之一;③危险废物的集中处置,可以形成规模经营、降低处置成本。
危险废物的就近处置,可以减轻企业负担、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污染风险。
危险废物的处置是一项技术要求高,对污染排放控制严格的工程,既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物力,又要有强大的技术力量做后盾。
只有建设一定规模、技术先进可靠、管理严密、有完善污染防治配套设施的集中处置场,才能降低投资和处置成本,使处置费用较为合理。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及安全处置技术规范通则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及安全处置单位入厂分析、贮存、物化处理、综合利用、焚烧设施、安全填埋和运行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及安全处置全过程的污染控制,并可用于指导利用处置单位工程建设以及设施运行管理工作;产废单位自建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及安全处置设施参照本文件执行;有特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及安全处置专用标准的,同时执行专用标准。
本文件不适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及高温蒸煮类设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5.1~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603 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8484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30760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GB34330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7822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HJ/T20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176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298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819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1091 固体废物再生利用污染防治技术导则HJ2025 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42 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导则DB32/3151 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务院令2004年第408号)《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7年第48号)《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记录和报告经营情况指南》(环境保护部公告2009年第55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很多地方产生了大量的废物。
这些废物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资源,还对环境有着极大的污染作用。
特别是一些危险废物,如果不妥善处理,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危险废物的分类通常情况下,我们将废物分为两类:危险废物和非危险废物。
在此,我们主要关注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医疗等过程中产生、使用或者处理后对人体健康或者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的物质。
根据其来源和性质,可以将危险废物分为以下几类:化学危险废物化学危险废物是指由生产或者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废物。
这些物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并对环境造成污染。
这类废物包括废弃的油漆、溶剂、重金属等等。
医疗危险废物医疗危险废物主要指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传染性、毒性或者放射性的废物。
这类废物需要特殊处理以保护医务人员和公众的安全。
医疗危险废物包括刀片、针头、注射器、输液袋等物品。
电子危险废物电子危险废物是指由电子产品和设备所产生的、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物。
这些物质可能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电子危险废物主要包括电视机、计算机、手机、电池等。
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是指将危险废物进行处理,使其回收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的方法很多,其中包括以下几种:再生利用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废物处理后,达到再利用的目的,这种处理方法称为再生利用。
再生利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废物的产生数量,节省资源,同时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也会降低。
热分解热分解是指通过高温处理的方式将废物分解成一些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再次被利用。
通过热分解,一些废物中有用的成分可以被提取出来,进行再利用。
热分解也可以减少危险废物的体积和重量,使其更易于储存和处理。
微生物处理微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将危险废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通过微生物,许多危险废物可以变成无害的物质。
微生物处理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无副作用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危险废物的处理。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规范通则《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规范通则》(以下简称本规范)是制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规范的基本原则。
一、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生产危险废物的企业及其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活动。
二、术语定义1、危险废物:指危险废物处置条例(Order No.7of the State Council)第十部分中所规定的废物。
2、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指对危险废物进行收集、贮存、运输、拆解、分选加工、安全处置等活动,以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污染的目的。
3、危险废物处置:指对危险废物进行集中处置的活动,包括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等活动,以达到保护人类健康、节约资源的目的。
三、管理要求1、企业应建立并健全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置管理体系,做到安全管理,遵守国家、部门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要求。
2、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按照要求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置情况,及时报告危险废物产生、处理等重大变化情况。
3、如发现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置活动存在风险,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生事故,保护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安全。
四、技术要求1、应加强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研究,探索新的技术路线和新的技术手段,提高技术水平。
2、应根据产生特性和处置要求,确定合理的处理方式,采取有效措施,使剩余废物达到规定的处理目标。
3、应采用安全、可靠、科学的技术措施,确保综合利用与处置不会给人类健康及环境带来污染和危害。
五、安全操作要求1、应建立健全安全作业管理制度,按照有关规定的安全要求进行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置操作。
2、应检查设备配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确保安全操作;严格管理安装及调试过程,认真检验安装是否达到质量要求。
3、应检查精心把握主要参数,以确保处置过程稳定、安全可靠,并及时回收气体、液体、成分等危险废物,有效减少污染。
六、后期管理1、应落实节能减排技术并实施终身保养,确保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置合理安全,并防止发生意外。
危废点对点综合利用案例
危废点对点综合利用是一种有效的危废处理方式,其核心思想是将一家单位产生的危险废物作为另外一家单位的环境治理或工业生产的替代原料。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废物的产生,降低环境风险,而且还能为企业节约运营成本,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下是两个具体的危废点对点综合利用案例:
1. 合肥市某公司生产中产生大量废硫酸,具有较高的资源化利用价值。
该公司和省内的利用企业根据所处行业特点,制定利用方案,相互协作,形成完整的资源化利用链条。
已累计资源化利用废硫酸万吨,不仅解决了废硫酸处置出路难、资源化利用率低的问题,也为企业节约了大量运营成本。
据统计,定向利用以来已为产废企业产生约1600万元的经济效益。
2. 宁波市首例危险废物“点对点”定向利用项目——镇海炼化基地二期催
化装置“点对点”综合利用大榭石化废催化剂项目获得市生态环境局批复,正式宣告项目落地。
该项目将一家单位产生的危险废物作为另外一家单位的环境治理或工业生产的替代原料,利用单位可不按常规申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网站或咨询环保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