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理论练习题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13.50 KB
- 文档页数:10
第五章博弈与竞争策略(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纳什均衡:有n个参与人的战略式表述博弈G={S1,…,S n;u1,…,u n},战略组合s*=(s1*,…,s n*)是一个纳什均衡,如果对于每一个i,s i*是给定其他参与人s-i*=(s1*,…,s i-1*,s i+1*…,s n*)的情况下第i个参与人的最优战略,即:u i(s i*,s-i*)≥u i(s i,s-i*) s i∈S i, i或者用另一种表述方式,s i*是下述最大化问题的解:s i*∈arg i=1,2,…n2.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扩展式博弈的策略组合s*=(s1*,…,s n*)是一个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如果(1)它是原博弈的纳什均衡;(2)它在每一个子博弈上给出纳什均衡。
3.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是各博弈方先后行动,后行动者知道先行动者的具体行动是什么且各博弈方对博弈中各种策略组合情况下所有参与人相应的得益都完全了解的博弈4.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是指博弈的各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得益函数不完全了解,并且各博弈方同时采取行动的博弈。
5.静态竞争:是指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各竞争参与人只竞争一次,同时作出决策且对各参与人可能有的策略和相应得益都完全了解的竞争模式。
6.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企业(主要是大型企业集团)在自愿的基础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标而组建的松散企业联盟。
二、单选题1.(B)2.(C)3.(B)4.(A)5.(D)6.(C)7.(C)8.(B)9.(A)10.(B)三、多选题1.(ABD)2.(ABCD)3.(ABC)4.(ACD)5.(AB)6.(CDE)7.(ABE)8.(AB)9.(A)10.(A)四、判断题1.(√)2.(×)3.(×)4.(×)5.(×)6.(ⅹ)7.(ⅹ)8.(√)五、简答题1.为什么我们在签订协议或制度安排时,要使该协议或制度构成一个纳什均衡。
第二章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产业组织: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
2.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供求条件和其他企业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策略行为。
3.有效竞争: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
4.市场结构:对市场内竞争程度以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
5.市场绩效:在一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
二、选择题1.(A)2.(C)3.(C)4.(A)5.(A)三、多项选择题1.(ABC)2.(AE)3.(CD)4.(ABC)5.(ACD)四、判断题1.(ⅹ)2.(ⅹ)3.(ⅹ)4.(√)5.(ⅹ)五、简答题1.简述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要点:(1)提出:鲍莫尔、帕恩查和利格等(2)主要内容:良好的生产效率和技术绩效等市场绩效,在传统的哈佛学派的理想的市场结构以外仍然是可以实现的,而无须众多的竞争企业的存在。
只要保持市场进入的自由,只要不存在特别的进出市场成本。
2.什么是“马歇尔冲突”?答案要点:即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导致垄断;垄断又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3.简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
答案要点:(1)尽管产业组织理论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关于市场机制的论述,但最初把产业组织概念引入经济学的是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其在著作《产业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对组织的概念有所论述;(2)1932年贝利和米恩的《近代股份公司与私有财产》为以后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许多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3)1933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张伯伦和英国剑桥大学的罗宾逊夫人同时出版了各自的专著《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同时提出了垄断竞争理论。
(4)张伯伦、罗宾逊夫人和马歇尔被奉为产业组织理论的鼻祖。
六、论述题1.如何理解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进步的最大动因?答案要点:(1)竞争是商品生产者(交换者)之间进行实力较量和利益争夺的一种关系,它使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强制成为对商品生产者的外在强制而得到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