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并发症
- 格式:pptx
- 大小:401.46 KB
- 文档页数:18
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并发颅内积气致术中意识丧失1例报道1. 引言1.1 病例介绍患者为28岁女性,孕38周,因子宫疤痕子宫破裂行剖宫产手术入院。
患者既往无特殊病史,孕期一切正常。
手术前患者情绪稳定,查体未见异常。
手术开始后,患者接受腰硬联合麻醉,术中一切进展顺利。
在手术进行到一半时,突然出现心动过缓、呼吸急促等症状,术者立即停止手术进行心肺复苏。
经过10分钟的紧急处理,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逐渐恢复正常,但术中意识仍未完全清醒,术者决定暂缓手术,转至重症监护室继续观察治疗。
经过全面检查和处理,发现患者颅内出现积气的情况,可能是腰硬联合麻醉时引起的并发症。
术者决定暂缓手术,继续观察患者的情况,以便进一步处理。
2. 正文2.1 手术过程及并发症患者女性,30岁,初产,因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心监测异常,选择剖宫产术。
手术中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在腹壁切开后,切开子宫,婴儿娩出。
在子宫缝合阶段出现异常症状,患者突然意识丧失。
经检查发现患者颅内积气,病情危急。
并发症包括,在手术过程中发生颅内积气,并导致患者术中意识丧失。
颅内积气可能是由于手术操作不当引起的气体进入颅内,或者在咳嗽或呼吸时气体进入颅内。
颅内积气会导致颅内压增高,影响大脑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这种情况,医疗团队需要迅速采取措施,包括尽快将患者转移到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测和治疗,进行头部CT检查确认颅内积气的程度,必要时行颅内手术排气。
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处理相关并发症,如颅内压增高所致的脑水肿等。
在手术过程中发生并发症需要及时应对,保障患者安全和健康。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护团队的技术水平和应对能力,是关键所在。
2.2 相关医疗处理相关医疗处理包括术中紧急处理和术后管理两个方面。
在术中,一旦发现患者出现意识丧失症状,首先要及时通知麻醉医师和外科医师,停止给药,保持呼吸道通畅。
麻醉医师应立即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生理参数,进行心电监测和脑电图监测。
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并发颅内积气致术中意识丧失1例报道1. 引言1.1 研究背景剖宫产是一种常见的产科手术方式,适用于某些产妇及胎儿的特殊情况。
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已被广泛应用于该手术中,其操作简便、效果较好,但在临床实践中仍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
颅内积气作为一种罕见的并发症,可能会导致术中意识丧失,为临床医生带来一定挑战。
目前关于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并发颅内积气致术中意识丧失的报道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对该并发症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认识并防范这一并发症,提高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通过分析病例报告和相关文献,探讨其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手术风险,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探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并发颅内积气致术中意识丧失的原因与机制,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率。
同时,总结本例的临床经验,为类似病例的处理提供指导,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2. 正文2.1 病例报告患者为一位32岁孕妇,孕39周,因胎儿宫内发育受限,产程久延,被建议进行剖宫产手术。
患者无明显过敏史及手术史。
术前患者状况良好,生命体征平稳。
手术进行中,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师按标准操作进行穿刺,但在注射药物后患者突然出现心率下降、血压升高及氧饱和度降低的情况,同时术中记录显示颅内存在积气情况。
患者意识逐渐丧失,呼吸困难,情况危急。
立即进行急救措施,增加氧供应,调整麻醉药剂量,同时进行气管插管。
经过抢救,患者逐渐苏醒,手术成功完成。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稳定,未出现相关并发症。
经过此次事件,我们认为在剖宫产手术中应加强麻醉操作的规范性,提高麻醉师的技能水平,及时发现和处理术中意识丧失等突发情况,从而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患者的安全。
2.2 讨论术中意识丧失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特别是在剖宫产手术中,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
在本例中,患者出现术中意识丧失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颅内积气所致。
腰硬联合麻醉实施方法、注意事项及风险并发症蛛网膜下间隙和硬膜外间隙联合阻滞简称腰硬联合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是脊麻与硬膜外麻醉融为一体的麻醉方法,优先用脊麻方法的优点是起效快、阻滞作用完全、肌松满意,应用硬膜外阻滞后阻滞时间不受限制并可行术后镇痛,同时减少局麻药的用药量和不良反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CSEA已广泛应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麻醉及镇痛,尤其是剖宫产手术。
但CSEA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脊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缺点。
一、实施方法(一)穿刺针常用的为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套管针,其硬膜外穿刺针为17G,距其头端1~2cm处有一侧孔,蛛网膜下腔穿刺针可由此通过。
蛛网膜下腔穿刺针为25~27G的笔尖式穿刺针(图-1)。
图-1 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套管针(二)穿刺方法穿刺间隙为L2~3或L3~4。
先用硬膜外穿刺针行硬膜外腔穿刺后,再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25或26G的蛛网膜下腔穿刺针,穿破硬膜时有轻轻的突破感,拔出针芯后有脑脊液缓慢流出。
蛛网膜下腔穿刺针的侧孔一般朝向患者头端,有利于脑脊液的流出。
在蛛网膜下腔内注入局麻药后,拔出蛛网膜下腔的穿刺针。
然后置入硬膜外导管,留置导管3~4cm,退针、固定导管。
患者平卧测试和调整阻滞平面,同时注意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低血压和心动过缓者应及时处理。
待蛛网膜下腔阻滞作用开始消退,如手术需要,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局麻药行硬膜外阻滞。
(三)用药方法由于蛛网膜下间隙阻滞作用开始消退时,开始硬膜外间隙注药。
因此,无法观察硬膜外试验剂量及其效应,一般采用分次注药方法或持续注药方法(4~6ml/h)。
同时严密观察是否有全脊麻的征象,及局麻药毒性反应。
联合穿刺时,硬膜外导管可能误入蛛网膜下腔,通常有脑脊液从导管内流出。
因此每次硬膜外腔注药时,须回抽无脑脊液后再注药。
并且蛛网膜下间隙与硬膜外间隙的局麻药用药剂量均较小,阻滞平面容易扩散,可能有一部分局麻药经硬膜孔渗入蛛网膜下腔,以及硬膜外间隙的压力改变后,局麻药易在蛛网膜下间隙扩散。
谈谈腰硬联合麻醉!发表时间:2019-12-23T11:50:50.513Z 来源:《健康世期界》2019年17期作者:侯江[导读] 腰硬联合麻醉为区域麻醉的一种,属椎管内麻醉,是将硬膜外穿刺针穿刺置指定位置注入少量麻醉药物的一种麻醉方式。
元达联合医院(达州市通川区红十字医院) 635000腰硬联合麻醉为区域麻醉的一种,属椎管内麻醉,是将硬膜外穿刺针穿刺置指定位置注入少量麻醉药物的一种麻醉方式。
该麻醉是脊麻与硬膜外麻醉的结合体,兼具两者优势。
脊麻具起效迅速、效果确切优势,局麻具用量小、可持续、止痛理想优势,故腰硬联合麻醉因其综合两者麻醉优势被广泛用于临床。
本文就腰硬联合麻步骤、应用范围及护理配合做如下解析,望可帮助读者了解腰硬联合麻醉,消除麻醉恐惧。
一、腰硬联合麻醉应用探究腰硬联合麻常用于急诊、骨科、妇产科、泌尿外科、肠胃科等下腹、下肢手术中,效果理想。
偶可见该麻醉用于颈部、上肢及胸部手术中。
但腰硬联合麻醉存在明显的适用证及禁忌证。
适用证:适用速效麻醉、下肢盆腔阻滞要求高、肌松完全者;适用折刀式体位者。
禁忌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脊髓、脊神经根病变、马尾综合症、脑脊膜膨出;全身性严重感染者:全身败血症、穿刺部位感染、化脓性脑膜炎、粘连性蛛网膜炎;穿刺路径有感染或肿瘤;凝血功能障碍;急性失血性休克;脊柱性疾病:脊柱外伤、畸形、结核、类风湿脊柱强直;心血管功能低下等心血管类疾病者。
二、腰硬联合麻醉操作观察(一)常规麻醉准备①仪器、药品准备:麻醉医生术前准备麻醉穿刺包、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护仪、氧气、抢救药品、各项检查仪器。
②严格执行安全核查制度。
核对日期、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及部位、麻醉方式,了解患者局麻皮试结果、术前用药、基础病症等信息。
③麻醉前观察:术前1d麻醉医生行访视及宣教缓解患者不安、若急诊前无充足时间健康宣教,可于麻醉前与患者亲切交谈,简单介绍麻醉及卧位配合,稳定患者情绪。
若创伤或急性疼痛者可麻醉前简单口述消除其心理压力。
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老年股骨手术病患中的应用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老年人的股骨手术需求也随之增加。
股骨手术是老年人常见的骨科手术之一,包括股骨头置换术、股骨干骨折手术等。
在进行股骨手术时,麻醉方式选取对手术结果和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是目前常用的两种麻醉方式,对于老年股骨手术病患来说,应该如何选取合适的麻醉方式呢?本文将从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的适应症、优势劣势、并发症等方面,对比分析两者在老年股骨手术病患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麻醉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腰硬联合麻醉的适应症、优势和劣势1.适应症:腰硬联合麻醉适用于下肢手术,主要包括膝关节置换术、髋关节置换术以及股骨手术等。
由于老年股骨手术病患通常存在多种合并症,因此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手术中的应用适应症较为广泛。
2.优势:腰硬联合麻醉具有术中和术后镇痛效果好、术中血管活性药物需求量减少、全身生理指标更为稳定等优势。
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术后镇痛效果好可以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3.劣势:腰硬联合麻醉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包括腰膜外血肿、脑脊液漏、神经根损伤等。
而且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脊柱生理特点,腰硬联合麻醉的难度较大,需要有丰富的操作经验。
1.适应症:全身麻醉适合于对躯体全身性病变较为严重的病患,包括心脏、肺部、肾脏等器官功能紊乱较为明显的老年股骨手术病患。
2.优势:全身麻醉下手术能够在保障肌松效果的调整术中的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使手术操作更为顺利。
全身麻醉下术后疼痛管理较为简单,可以通过静脉给药快速缓解术后疼痛。
3.劣势:全身麻醉对呼吸、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生理功能的影响较大,在老年股骨手术病患中,术后恢复时间较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针对老年股骨手术病患,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各有其适用的情况。
对于合并全身性疾病或对其他麻醉方式禁忌的患者,应优先考虑腰硬联合麻醉。
而对于心肺功能较差以及全身功能较弱的患者,全身麻醉则相对更为合适。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操作规范试题1 .关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A.硬脊膜A.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和蛛网膜下腔的联合麻醉方法。
B.腰硬联合麻醉的并发症主要是神经损伤和硬膜外血肿。
C.腰硬联合麻醉不能用于分娩镇痛。
D.腰硬联合麻醉可用于肠梗阻和泌尿系手术。
L2 .下列哪项不是腰硬联合麻醉的优点?()A.起效快、效果完善。
B.局麻药用量少。
C.对呼吸、循环影响大。
(厂"D.可提供术后镇痛。
3.下列哪项不是腰硬联合麻醉的并发症?()A.神经损伤和硬膜外血肿。
B.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脊椎麻醉的表现。
C.低血压、心动过缓等自主神经系统反应。
D.呼吸抑制和肋间肌麻痹等呼吸系统反应。
4 .下列哪一项不是腰硬联合麻醉的优点?()A.起效快B.麻醉效果完善C.局麻药用量小D.肌松效果好E.不良反应少Cli*)5 .腰硬联合麻醉时,下列哪一项处理是错误的?()A.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腰穿针B.缓慢注入局麻药力C.注药前回抽无脑脊液和血液D.注药后退出腰穿针,留置硬膜外导管E.注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以备术后镇痛6.腰硬联合麻醉时,下列哪一项处理不是必要的?()A.术前访视患者,了解病情和手术要求B.准备急救药品和呼吸机等设备C.确认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再行腰穿D.腰穿时一次注入局麻药,而不是分次注入I 「茎)E.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以备术后镇痛7 .腰硬联合麻醉时,若局麻药注入血管,下列哪一项处理是错误的?()A.立即停止注药8 .给予静脉输液,加快药物排出C.使用拮抗药逆转局麻药的作用D.使用血管收缩药物升高血压E.使用强心者类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幻8 .腰硬联合麻醉时,若发生局麻药中毒反应,下列哪一项处理是错误的?OA.立即停止注药B.给予吸氧或机械通气C.使用抗组胺药物减轻过敏反应ID.使用升压药物维持血压稳定E.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9 .对于下腹部和盆腔手术,下列哪一种麻醉方式是最佳选择?()A腰硬联合麻醉国一;)B.全麻+硬膜外镇痛C.神经阻滞+硬膜外镇痛D.全麻+神经阻滞+硬膜外镇痛E.以上均不正确10.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效果确切、肌松效果好B.腰硬联合麻醉适用于下腹部和盆腔手术C.腰硬联合麻醉时局麻药用量较大D.腰硬联合麻醉可用于术后镇痛E。
腰硬联合麻醉严重并发症防范附一例马尾神经损伤腰硬联合麻醉严重并发症防范——附一例马尾神经损伤案例麻醉术是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进行而必需的一步。
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技术,其主要作用是使下半身失去感觉和运动功能。
然而,腰硬联合麻醉也可能引发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其中包括马尾神经损伤。
本文将探讨如何防范腰硬联合麻醉的严重并发症,并附上一例马尾神经损伤的案例。
一、腰硬联合麻醉的介绍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局麻和全麻相结合的麻醉方法。
它通过在腰椎间隙注射麻醉药物,阻断腰部以下神经的传导,达到麻木和无痛的效果。
腰硬联合麻醉常用于下肢手术、腹部手术以及产科手术等。
二、腰硬联合麻醉的并发症尽管腰硬联合麻醉在临床应用中被广泛接受,但它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严重并发症:1. 高局麻块:过量、过浓或大剂量麻药注射可能导致高局麻块,引起心血管抑制和中毒症状。
2. 低血压:由于药物的作用,腰硬联合麻醉后患者常常出现低血压,这可能导致组织缺血和器官功能受损。
3. 神经损伤:神经损伤是腰硬联合麻醉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马尾神经损伤。
三、马尾神经损伤的防范马尾是由多个神经根组成,从脊髓的最下部延伸而出。
马尾神经损伤可能导致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的障碍,严重的情况甚至可能导致瘫痪。
为了减少马尾神经损伤的风险,以下是几点防范措施:1. 临床评估:在进行腰硬联合麻醉之前,医生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评估,包括神经系统的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2. 醒觉状态下定位:为了避免误伤神经根,医生在进行穿刺时应让患者保持醒觉状态。
这样可以通过患者的反馈来确定插针的位置,减少损伤的可能性。
3. 使用合适数量的麻醉剂:医生在使用麻醉剂时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身体情况进行合理剂量的选择。
过量或不足的麻醉剂都有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4. 新技术的应用:随着技术的进步,一些新的辅助检查技术如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技术已经被应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中,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并发颅内积气致术中意识丧失1例报道1. 引言1.1 病例介绍这是一例关于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并发颅内积气致术中意识丧失的病例介绍。
患者为一位28岁的孕妇,妊娠39周,因羊水过少需行剖宫产手术。
手术前妇科检查无异常,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术中施行腰硬联合麻醉时,出现了头痛、恶心等不适症状,随后患者意识逐渐模糊并最终丧失。
手术团队迅速进行急救措施,将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并进行进一步治疗。
经过多项检查和处理,患者最终回复意识并康复出院。
这一病例引起了医护人员的重视,也引发了对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并发颅内积气并发症的讨论和研究。
2. 正文2.1 疾病特点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并发颅内积气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
该病病因复杂,常常由于手术操作不当或术中发生意外导致腰椎间隙内气体进入颅内。
病人在手术中可能会出现意识丧失的症状,严重影响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健康。
颅内积气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疾病特点,一般常常伴随着剖宫产手术时患者位于躺卧位,躯体位置过高,静脉回流受阻等情况。
在腰硬联合麻醉时,若拔针不及时或有误操作可能会导致颅内积气的发生。
一旦出现颅内积气,患者常常会出现头痛、眩晕、意识丧失等症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对于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并发颅内积气这种并发症,医务人员需要高度重视,并在手术过程中严格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在手术前应仔细评估患者的病史以及手术风险,必要时可以进行相应的检查以排除可能的并发症。
手术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误伤。
对于已经发生颅内积气的患者,及时处理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2.2 发病机制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并发颅内积气致术中意识丧失的发病机制是比较复杂的。
一般来说,剖宫产手术中使用腰硬联合麻醉时,局部麻醉药通过硬膜外腔进入脑脊液,并可能导致脑脊液循环不畅,甚至引起颅内高压。
剖宫产手术本身可能会导致静脉回流受阻,造成颅内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发生颅内积气。
简述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腰硬联合麻醉(CSEA)将脊麻(SA)与硬膜外麻醉(EA)融为一体的麻醉方法,发挥了脊麻起效迅速、效果确切、局麻药用量小及硬膜外麻醉的可连续性、便于控制平面和作术后止痛的优点,已成功地应用于下腹部以下几乎所有手术麻醉及分娩镇痛.但与任何椎管内麻醉一样,CSEA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脊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缺点.标签:腰-硬联合麻醉特点不良反应风险并发症操作规范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ombined spinal anesthesia,CSEA)是利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使麻醉效果得到改善,使操作技术水平增加,并发症相对增多。
所有的麻醉技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两种麻醉技术的联合应用为麻醉管理增加了复杂性、困难性和风险性;传统上以麻醉有无出现并发症作为判定麻醉效果的标准,CSEA 时并发症也时有发生,麻醉风险必定存在。
随着穿刺技术“针内针”法的出现,已成为各种下腹部和下肢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如果不考虑神经并发症,CSEA 是比较安全的,致命的严重并发症毕竟极少发生,由于引起神经并发症的多因素,麻醉医师仍有后顾之忧,有义务为病人及其家属解释麻醉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病人的麻醉方法。
一、CSEA的优点(一)腰麻的特点:腰骶神经阻滞充分;运动神经阻滞完全;局麻药用量小。
上界阻滞平面不易控制;长时间手术难以满足;低血压发生率较高;不能进行术后镇痛。
(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镇痛肌松良好;能满足长时间手术;低血压程度轻;用于术后镇痛。
需用较大剂量局麻药;有一定的阻滞不全发生率;常需用辅助药。
(三)CSEA发扬两者的优点和长处,弥补两者的缺点和不足。
其起效迅速;效果确切;麻醉时间不受限制;局麻药用量小;局麻药中毒的发生率低;术后硬膜外镇痛;真正的腰麻“不接触”技术。
二、麻醉风险与并发症(一)腰麻或硬膜外阻滞失败腰麻的失败率为2~5%,其原因:①腰麻穿刺针过长或过短;②注入硬膜外腔的生理盐水误为脑脊液;③腰麻穿刺针尖硬度未能穿透硬脊膜;④脑脊液回流困难;⑤穿刺针损伤神经根;⑥穿刺技术不熟练,判断不准确。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什么是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腰硬联合阻滞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是一种局部麻醉技术,常用于手术和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控制。
其原理是将局麻药注射至骶骨上的腰椎间隙内,从而达到麻醉的效果。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通常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持续数小时,较其他形式的麻醉有更好的疼痛控制效果。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1.感染由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需要在患者身体上进行切口,因此存在感染的风险。
尤其是在手术场合中,如果卫生措施不到位,或者操作不当,就可能导致感染的发生。
患者如果出现局部疼痛、发红、肿胀等症状,应该及时前往医院检查治疗。
2.针插入神经腰椎间隙内有很多神经和血管,要进行穿刺需要非常小心。
如果麻醉医师操作不当,轻则引起局部疼痛、背部痛和刺痛等不适感,重则可能会导致神经损伤和功能障碍。
3.血肿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如果穿刺不当,会导致血肿或血肿形成。
血肿会增加患者术后疼痛、感染风险,并可能压迫神经,致使下肢功能障碍。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并发症1.呼吸困难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可以降低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深度,这会导致一些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人工呼吸。
2.低血压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会导致患者血压下降,进而引发低血压。
低血压会导致患者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导致休克。
3.腰背酸痛腰硬联合阻滞麻醉需要在腰椎间隙内进行穿刺,这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腰背酸痛的情况,有些患者还可能伴随着头痛等症状。
这种情况通常会在1-2天内自行缓解。
4.中毒性脑病极少数患者在使用局部麻醉药物时,可能会引发中毒性脑病。
症状包括意识模糊、谵妄、抽搐、昏迷等。
患者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如何降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和并发症1.患者需要及时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过敏史和疾病史等相关信息,以便医生评估麻醉并决定最合适的麻醉方式。
2.医生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麻醉技术选择,并且在术前进行充分的解释和沟通,确保患者fully informed cons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