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与补钙
- 格式:ppt
- 大小:423.50 KB
- 文档页数:26
缺钙与补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中国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缺钙导致的骨质疏松成为目前中老年人发病率、死亡率及保健费用消耗较大的疾病之一。
了解一些缺钙与补钙的基本知识,有益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
1 骨的结构、功能及骨的代谢1.1骨组织人体骨骼大大小小共206块,每块骨组织中都含有3种固有细胞成分: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
其功能和作用分别是:骨细胞:代谢营养作用。
有2种功能:细胞性溶骨和细胞性成骨。
成骨细胞:在骨形成、骨骼发育和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平时相对稳定,骨折后活跃。
破骨细胞:在骨的重吸收与改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人的一生中,骨的新生与重建不断进行。
正常成年人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动处于动态平衡。
一般来说男50岁、女48岁后,人体激素水平开始降低,动态平衡即被打破。
成骨细胞活性逐渐减弱、破骨细胞活性相对增强。
男50、女48岁以后每年骨量丢失约2%,10年就丢失约20%,结果就会导致骨质疏松。
1.2骨的矿物质宏量元素:钙、磷、镁、钾、钠等。
微量元素:锶、铁、镭、铅、氟等。
其中钙含量最高。
平常讲的缺钙,并不是单纯的钙质的缺失,而是整体骨矿含量减少。
1.3调节钙的代谢主要受激素水平的调节。
2 骨质疏松的含义和分类缺钙的严重后果就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含义有4层意思:①性质:全身性疾病;②特点: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的破坏;③后果: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④表现:疼痛、驼背和变矮、骨折等。
骨质疏松的分类:分3大类:①原发性骨质疏松,占90%;②继发性骨质疏松:占10%,是由于疾病、药物等因素引起的骨质疏松;③特发性骨质疏松:较罕见,多有家族史。
按程度分:轻度缺钙、中度缺钙、重度缺钙、骨质疏松。
3 导致骨质疏松的因素主要是人到老年,体内激素代谢失衡;其他:疾病、生活习惯、环境、营养、遗传等。
4 骨质疏松临床表现与危害4.1临床表现:疼痛、驼背、变矮、骨折。
(1)疼痛由于骨吸收增加,骨小梁破坏、消失、断裂,产生微骨折,引起全身疼痛,以腰背痛多见;缓解疼痛是骨质疏松治疗的目的之一;(2)驼背、变矮重力作用于疏松的脊椎,椎骨压缩引起驼背、变矮;(3)骨折骨折是骨质疏松的最严重后果,防治骨折是骨质疏松治疗的最终目的;(4)其他抽筋、乏力等。
以有钙缺钙与补钙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骨质疏松症时间:地点:内分泌健康宣教室主讲人:参加人: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代谢性疾病。
分类:骨质疏松可分为两大类:1、原发性:又分为两种亚型,即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和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2、继发性: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性腺功能减退症、甲亢、ⅰ型糖尿病、尿毒症呢、血液病、胃肠道疾病等。
病因:骨吸收过多或形成不足引起平衡失调的最终结果会导致骨量的减少和骨微细结构的变化,就会形成骨质疏松。
1、骨吸收及其影响因素:妊娠和哺乳、雌激素、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甲状旁腺素、细胞因子。
2、骨形成及其影响因素:遗传因素、钙摄入量、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临床表现:1、骨痛和肌无力:早期无症状,被称为“寂静之病”,多数人在严重的骨痛或骨折后才知道自己患了骨质疏松症2、身高变矮:椎体骨折可引起驼背和身高变矮。
3、骨折:当骨折丢失超过20%以上时即可出现骨折多见于脊柱、髋部、和前臂骨折。
诊断要点:骨质疏松的确诊有赖于x线检查和骨矿含量或骨矿密度的测定。
治疗要点:1、一般治疗(1)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增加和保持骨量,可使老年人的躯体及四肢运动的协调性和应变力增强,减少意外发生。
(2)合理膳食:老年人应适当增加含钙丰富食物的摄入,少饮酒和咖啡、不吸烟。
(3)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元素钙摄入量应800~1200mg/d,可同时服用维生素d,以利钙的吸收。
2、对症治疗有疼痛的可给予适量的非甾体类镇痛药,有畸形者可给予固定,或其他矫形措施,防止畸形加剧,有骨折时应给与牵引,固定,复位或手术治疗,同时辅以物理和康复治疗。
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1、有受伤的危险: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骼脆性增加有关(1)预防跌倒:保证住院环境安全,如楼梯有扶手、病房和浴室地面干燥、灯光明暗适宜、过道避免有障碍物等;(2)饮食护理:增加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补充足够维生素a、维生素c及含铁的食物,以利于钙的吸收;(3)心理护理:护士要协助病人及家属适应其角色与责任,尽量减少对病人康复治疗的不利因素;(4)用药护理:服用钙剂时,要增加饮水量以增加尿量,减少泌尿系结石形成的机会,在空腹时食用效果更好,向病人说明性激素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服用二膦酸盐时应晨起空腹服用,服药期间不加钙剂。
补钙不可一“钙”而论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钙制剂可分为二类:第一类是化学合成钙。
包括碳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
碳酸钙比较适合胃酸水平正常的人,但因其可中和胃酸,故易引起嗳气、便秘等消化不良反应,老年人则更为显著。
如果老年人有胃酸减少的情况,应该在就餐时服用。
乳酸钙吸收率比一般钙剂好,吸收速度慢,适用于慢性缺钙症患者。
由于其可促进铁吸收,故缺铁性贫血患者如需选钙制剂,可优先考虑。
枸椽酸钙多用于胃酸缺乏症患者。
醋酸钙可用于肾功能衰竭的高磷血症患者。
葡萄糖酸钙口服疗效不理想,但溶解性好,又可参与体内供能,是急性血钙缺乏症、过敏性疾病、镁中毒的首选注射用钙剂。
其口服液常用于儿童。
第二类为海产钙。
是由于海洋生物经高温研磨制成,有些产品被称为活性钙。
优点是水溶性较好、吸收速度快,吸收率高达72%,一般含有锌、铁、磷、锰等元素,不必另加维生素D。
但因海洋生物体内含有汞、铅、镉等有害元素,若长期服用含这类杂质的产品会造成慢性中毒。
且因为其碱性会降低胃酸,大量服用可发生碱中毒。
总之,各类钙制剂各有千秋,需要补钙者,一定要善于选择,切勿“一钙而论”。
同济医学院金慰鄂。
钙平衡与合理补钙一、概念以钙元素的生理生化功能及药理学作用为基础,以钙盐为主要成分的制剂称为钙剂。
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为有机物,不含碳元素的物质为无机物,钙元素与有机物结和为有机钙,钙元素与无机物结和为无机钙。
有机钙溶解度高,对胃肠刺激小,如葡萄糖酸钙、乳酸钙、柠檬酸钙等,相反,无机钙溶解度低,对胃肠刺激大如碳酸钙、氯化钙等。
二、骨发育与钙平衡钙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了体内99?7%的钙,新生儿骨的含钙量约25~30克,成人骨的含钙量约1200克,比新生儿增加了40倍。
人们将骨骼中矿物质的沉积量称为骨量。
骨量的沉积大部分产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期,尤其生后第一年和青春发育期骨基质产生最大的矿物质沉积量,骨的矿化停止于30岁左右,即达到骨量峰值。
高密度的骨钙量沉积可以极好的预防与年龄相关的骨钙丢失不足,也即可以减少成人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
孕妇中晚期体重迅速增加,为适应胎儿迅速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体所需的矿物质量猛增;另一方面由于孕晚期循环血量的增加,排除体外的钙增多以及体内血浆蛋白的下降,导致孕妇血钙降低引起继发性的PTH分泌增加,致母体溶骨作用增加,此期如不注意补充钙质,则可于妊娠晚期出现手足抽搐、腰痛及腓肠肌痉挛,如血钙进一步下降,PTH水平持续升高,钙代谢进一步紊乱,导致细胞内的兴奋―偶联反应亢进尽而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可引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此外乳汁不足、腰腿痛、更年期骨质疏松症等都与妊娠期的钙营养不良有关。
钙是构成胎儿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如果孕晚期钙营养不良非常严重,势必影响胎儿钙的吸收出现新生儿低钙血症、先天性佝偻病、先天性喉喘鸣、婴儿手足搐?症,牙齿萌出延迟、牙釉质发育不良等。
三、我国儿童的钙营养状况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儿童钙营养缺乏的状况仍普遍存在。
分析其原因:1 .饮食结构不合理:我国膳食结构中富含钙的食物成分少,如牛奶、大豆及其制品、牡蛎、海产品、芝麻、坚果等在膳食结构中占的比例少;相当一部分孩子挑食、偏食,而家长观念知识差,饮食营养不合理对孩子呵护不周;3.部分贫困农村地区生活条件差。
【大对比】补钙,钙制剂的优劣。
http:核心:强烈反对向中老年人推荐碳酸钙(液体钙)等制品!目前常见的钙剂种类主要有:羟基磷灰石钙,碳酸钙(包括液体碳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柠檬酸钙、氨基酸螯合钙等几种。
1、羟基磷灰石钙hydroxyapatite:脊椎动物骨骼和牙齿的主要组成,人的牙釉质中羟基磷灰石的含量在96%以上。
羟基磷灰石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并可作为一种骨骼或牙齿的诱导因子,在口腔保健领域中对牙齿具有较好的再矿化、脱敏以及美白作用。
一般很少用于口服,主要用途为:骨替代材料、整形和整容外科、齿科、层析纯化、目前广泛应用于制造认同牙齿或骨骼成份的尖端新素材。
缺点:无机盐化合物,他能够直接做人体的骨代替,牙齿整形,但是,他的口服利用和吸收很差,需要消耗大量胃酸(盐酸),药片崩解和吸收较难,加之它含磷高,对肾功能障碍者有害,因此应用较少。
不适用于老年人,胃酸不足人群。
动物来源易受到重金属生物累积的污染。
代表产品:Jarrow Formulas,Bone-Up2、碳酸钙Calcium Carbonate:固体碳酸钙是一种化合物,俗称大理石、石灰石等。
碳酸钙和上面的羟基磷灰石一样,都是无机钙的一种,而且成本极低,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补钙剂。
液体碳酸钙主要是扇贝、牡蛎、鲨鱼软骨提取而来的,其中以牡蛎钙最为常见。
液体钙的实验室数据比固体碳酸钙吸收率稍微高,但是实际上和固体碳酸钙钙的吸收利用率差别不大。
缺点:对胃酸质量和分泌数量的要求很高,胃酸不足的情况下补充碳酸钙,会导致严重便秘等情况发生。
因此身体虚弱的病人和中老年人不适合补充碳酸钙。
液体钙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重金属含量非常高。
因为牡蛎等海产的重金属含量是非常高的,以这些东西为原料提取的所谓液体钙,实际上很难完全解决含有重金属的问题。
同时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率提高,引起肾结石等。
因此,我强烈反对给老年人推荐和使用碳酸钙特别是液体碳酸钙。
代表产品:Nature Made,液体钙以上两种属于远古时代的产物:第一代钙。
钙对健康的重要作用钙对人体至关重要,不但关系到骨骼健康,而且可能与高血压、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等有关。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趋关注,很多人希望通过补钙来保护健康。
然而,当人们面对众多补钙品时,常感到难以选择.有的自称含钙量高,有的说吸收好,真让人不知如何是好。
事实上,选择补钙品的关键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含钙量二是在肠道中的溶解度,因为钙溶解后才能被吸收。
补钙品的含钙量是指元素钙的含量,而不是钙化合物的含量。
目前,在有补钙作用的保健食品中,一部分产品的含钙量不足,钙值大大低于产品标准值.还有一些标明的是钙化合物含量,而不是元素钙含量,所以看似含钙量很高,实际并非如此。
因此,在选择补钙品时,应追究其含元素钙的量到底有多少。
影响补钙效果的另一个关键,是补钙品在肠道中的溶解度。
钙化台物只有在肠道内呈溶解状态,即不被其他物质结合或沉淀的情况下,才能被吸收,否则就从肠道直接排出。
以下几种因素,可影响钙在肠道内的溶解度,并进而影响钙的吸收。
(1)膳食组成膳食中过多的膳食纤维,如存在于菠菜、苋菜、笋类等植物中的草酸,可以与钙结合成难溶解的钙盐,阻碍钙的吸收。
膳食中过多的脂肪或脂肪消化不良时,也可使钙吸收减少。
(2)维生素D的参与维生素D3可以作用于小肠粘膜细胞,促进钙结合蛋白的合成,而钙结合蛋白可以与钙结合成一种可溶性复合物,加速钙的吸收。
体内维生素D3的合成,大部分来自体内,即在室外紫外线的照射下,人体皮肤中维生素D前体物可合成维生素D,再经肝脏和肾脏中酶的活化,成为具有活性的维生素D3。
维生素D3对钙的吸收是不可或缺的,任何钙的吸收都依赖维生素D3。
(3)其他因素蛋白质、乳糖、某些氨基酸等,可以与钙整合形成低分子量的可溶性络合物,也有利于钙的吸收。
乳糖经肠道细菌的作用后酵解产酸,使肠腔处于酸性状态,钙呈离子状态,容易被吸收。
酪蛋白磷酸肽(CPP)是一种能提高钙溶解度的营养物质,添加到钙剂中,可增加钙的吸收。
影响人体对钙吸收的因素,除了上述影响钙化台物溶解度的因素外,还与人体需钙量和补钙量有很大关系。
钙作用:钙能促进体内某些酶的活动,调节酶的活性作用;参与神经、肌肉的活动和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激素的分泌。
血液的凝固、细胞粘附、肌肉的收缩活动也都需要钙。
钙还具调节心律、降低心血管的通透性、控制炎症和水肿、维持酸碱平衡等作用。
如何补钙:人体对钙的需要可以通过食物中获得。
但钙在体内的吸收过程受众多因素影响;如:膳食的成份、体内钙及维生素D的状态、生理状态(包括生长、孕妊、哺乳、性别、年龄等)。
应注意避免一些干扰钙吸收的不利因素,创造有利于钙吸收的条件,以使机体得到充分的钙。
从食物中补钙以乳类及乳制品为好,因其含钙量大,吸收率高,如100毫升牛奶中钙含量达100毫克。
另外,水产品中的虾皮、海带含钙量也较高。
干果、豆类及其豆制品、绿叶蔬莱中含钙也不低,都是钙的来源。
膳食中一些因素会影响钙的吸收,如:植物性食物中的植酸盐、纤维素、草酸容易与钙结合成难溶性的盐,降低钙的吸收。
钙质含量高的食物:牛奶、酸奶、奶酪、泥鳅、河蚌、螺、虾米、小虾皮、海带、酥炸鱼、牡蛎、花生、芝麻酱、豆腐、松籽、甘蓝菜、花椰菜、白菜、油菜等。
注意事项:缺钙会导致肌肉抽搐、骨质酥松、骨骼发育不良、糖尿病、结石等疾病。
钙过量会导致肾结石。
奶碱综合症-奶碱综合症的典型症候群包括高血钙症、碱中毒和肾功能障碍。
钙和其它矿物质的相互干扰作用。
影响铁、锌、镁、磷的生物利用率。
骨骼过早钙化闭合,使身高受到限制。
补钙过多会致低血压。
儿童补钙过量会造成低血压,并使他们日后有罹患心脏病的危险。
补钙过多可使婴儿囟门过早闭合,头颅不能随着脑的发育而充分增大,一方面形成小头畸形,另一方面限制脑部发育。
对钙的生理作用及科学补钙的一些认识摘要】钙是人类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它能促进体内多种酶的活动,是多种酶的激活剂。
人体缺钙会导致多种不同病症,合理安排膳食结构,科学选择含钙制剂,能预防和根治由于缺钙而引发的疾病,从而提高国民素质。
【关键词】钙预防缺钙科学补钙钙在人类成长的各个阶段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关于钙制剂广告普天盖地,导致一些人在没有弄清自身状况的情况下,盲目补钙,结果可能出现一些意外。
专家指出,高钙补充可能导致肾结石、异位钙化、动脉粥样硬化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所以我们应该多了解钙的知识,防止走入补钙误区。
1 钙在人体中的含量钙是生物体必需的元素之一,是生物体内含量最高的无机元素,约占人体体重的2%,其中99%以上的钙都存在于骨骼和牙齿当中,成年人骨含钙总量约为180g;牙齿含钙总量约为70g;软组织含钙总量约为7g,平均每千克湿重组织含钙50mg~200mg;细胞外液钙含量约占体重的0.0015%,总量约为1g,其中血浆钙总含量为300mg~350mg,组织间液钙总含量为650mg~700mg。
2 钙在人体中的主要生理功能2.1 维持细胞的生存和功能。
细胞分裂繁殖,数目渐增,单细胞渐渐改变功能,都需要钙的参加。
细胞的单个功能和互相联络的网络都不能缺少钙,甚至老化、疾病、死亡都可以用钙的平衡说明。
充分摄入钙质,细胞才能保持健康活跃,人也才能蓬勃和有朝气。
2.2 参与神经肌肉的应激过程。
在细胞水平上,作为神经和肌肉兴奋—收缩之间的藕联因子,促进神经介质释放和内外分泌腺分泌激素的调节剂,传导神经冲动,维持心跳节律。
钙有镇静作用,当体液中钙浓度降低时,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增高,肌肉出现自发性收缩,严重时出现抽搐,当体液中钙浓度增加时,则抑制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
2.3 钙对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维持和调节体内许多生化过程是必需的,它能促进体内多种酶的活动,是多种酶的激活剂,如脂肪酶、淀粉酶等等均受钙离子调节。
钙对人体有什么作用有什么食物能补钙
钙约占身体体重的2%,几乎占了体内矿物质质量的40%。
人体中的钙大多分布在骨骼、牙齿中,这部分的钙占体内钙总量的99%,剩下的钙则分布在血液、细胞间液及软组织中。
一、钙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钙是人体骨骼成长、发育的必需原料,还是人体内200多种酶的激活剂,它参与神经、肌肉的活动和神经递质的释放,可使神经和肌肉降低兴奋性;钙能调节激素分泌,维护人体酸碱平衡,而血液凝固、肌肉的活动,以及细胞黏附都需要钙。
此外,钙与钾、镁等元素协调作用,可调节心律、降低心血管的通透性。
二、有什么食物能补钙
钙存在于各种食物中,牛奶及乳制品如牛奶、奶酪、酸奶、奶粉,瘦肉、各种鱼肉、虾皮、河蚌、牡蛎,以及植物性食物中的豆类及豆制品、干果、白菜、油菜、甘蓝中都含有丰富的钙。
三、奶酪
奶酪是由牛奶发酵、浓缩而成的,10千克牛奶才能浓缩为1千克奶酪。
奶酪中有乳酸菌,因此其营养更容易被吸收。
奶酪中含有丰富的钙、镁、磷、钠和维生素,经常食用可强身健体,保持骨骼健康。
奶酪的食用方法很多,可泡茶、涂抹面包、制作蛋糕,或者直接像吃零食一样食用。
四、缺钙的信号
1、婴儿夜啼,并伴有盗汗、夜惊等症状。
2、青少年抽筋,运动后表现为腿软、疲倦乏力和精神不集中。
3、青年经常性的倦怠、乏力、抽筋,并伴随腰酸背痛、易感冒或变得易过敏等现象。
4、孕产妇发生小腿痉挛,并伴随腰酸背痛。
一般情况下,腿抽筋是缺钙的最明显表现。
如果腿经常抽筋,表明身体需要补钙了,应该及时补充富含钙的食物。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钙的作用你知道多少补钙是越多越好吗
导语:众所周知,钙是一种金属元素,同时在人体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常量元素。
钙约占人体体重的2%,正常人体中钙的含量约1200mg,是人体中最多的一种
众所周知,钙是一种金属元素,同时在人体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常量元素。
钙约占人体体重的2%,正常人体中钙的含量约1200mg,是人体中最多的一种阳离子,那么钙的生理功能有哪些?钙摄入量过多或不足有易发哪些疾病?哪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钙?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CA的生理功能
1、形成和维持骨骼和牙齿的结构
钙主要以晶体的形式存在人体的骨骼和牙齿中,这是我们的牙齿和骨骼之所以这么坚固的原因,小编在这里科普一下牙齿可是我们人体最坚硬的结构,牙齿能承受60~90斤的重量,是不是惊讶了一下。
未成年之前骨骼在不间断的生长,18岁左右骨骼长度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而骨密度还在不停的继续增加,这也是大多数人成年之后身高不再生长的原因。
但是骨密质也不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不停增加的,在骨长度停止生长两年左右,骨密度也开始缓慢减少,而且减少速度越来越快。
2、形成神经肌肉兴奋
杂技演员可以做各种高难度动作,舞者可以随音乐尽情舞动,这都与钙密切相关。
钙元素在人体肌肉细胞中的浓度变化掌控着骨骼肌肉的收缩与兴奋。
包括我们眼睛看不到的平滑肌、胸肌等,也是在钙离子的作用下有条不紊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从这个方面来讲,钙就像是神经肌肉的“指挥官”,随时发布命令。
那么这个“指挥官”具体是怎么操控的呢?当血清中钙离子浓度变低了,人体的肌肉、神经就会非常兴
生活常识分享。
钙片补钙原理
钙片补钙的原理是通过口服摄入钙离子,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钙元素。
钙是人体中最丰富的矿物质之一,对于骨骼生长、牙齿健康和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当人体无法通过食物摄入足够的钙时,补充钙片成为一种常见的选择。
钙片中的钙离子可以被身体充分吸收,进入血流循环,然后通过转运蛋白进入骨骼组织,参与骨骼的形成和修复。
此外,钙离子还可以参与神经传导、肌肉收缩等生理过程,维持身体正常功能的运行。
在补钙过程中,除了摄入足够的钙量外,人体还需要足够的维生素D来帮助钙的吸收。
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同时也能够调节骨骼中钙的代谢,提高钙的沉积和骨密度。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过量的钙摄入也可能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过多的钙会与人体内的其他矿物质如铁、锌等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这些元素的吸收减少。
而且,长期高剂量的钙摄入可能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对心脏和肾脏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选择钙片补钙时,最好遵循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根据个体的钙需求进行合理的剂量和时长,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此外,通过多样化的饮食,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乳制品、豆类、坚果、绿叶蔬菜等,也是补充钙的有效途径。
钙与健康及补钙药物中钙含量的测定组长:何冠男组员:吴殷林,杨扬,邰怡,高巍巍一、钙与健康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元素之一,总量约为1200克,99%的钙集中于骨骼和牙齿中,只有1%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和血液中。
钙是人体最易缺乏的矿物质元素。
缺乏的原因是由于钙的吸收利用率低。
成人对膳食钙的吸收利用率一般仅约20%,儿童和青少年对钙的吸收率为35%左右缺钙会引起佝偻病,发育迟缓,骨皮疏松症,严重者甚至骨折,此外缺钙还可导致牙齿脱落,神经痛,外伤后流血不止等。
近年已证实缺钙还是诱发糖尿病、高血压、老年痴呆症及多种过敏性疾病的因素。
下面将详细介绍钙与心血管疾病和及癌症的关系。
(一)钙与心血管疾病来自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代谢评价资料、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以及动物模型的数据均支持钙营养状态与血压有关,即"钙摄入量不足可能是增加动脉高血压发生的因素之一"。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证明,血清离子钙浓度的变化与高血压呈负相关,高血压病人的钙摄入量较低,其中一些人在钙代谢方面出现异常。
已有多个研究证实尿钙排泄的增加与血压升高有关,提示特殊人群尿钙排泄量的增加是患高血压危险的征兆。
根据四年发生高血压危险性的前瞻性研究结果,钙摄入量大于0.8克与高血压降低有关。
根据美国第一次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的数据库,人们发现钙摄入量的增加对降低血压的影响有明显临界值,即随人群膳食钙水平从1.4克降低到0.6克,高血压的流行从4~5%上升到7~8%;随着再降低到0.3克,高血压升高的比例增加到10~12%。
这个临界值随年龄和性别而改变。
(二)钙在预防肿瘤中的作用目前,结肠直肠癌和乳腺癌仍然是西方社会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物性脂肪摄入量增加,结肠直肠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
流行病学的研究一般均支持膳食脂肪的量是结肠癌和乳腺癌形成病因学的一个环境因素。
钙与肿瘤关系的研究结果主要集中在结肠癌和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