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9.0级地震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9.26 MB
- 文档页数:90
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地区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4.2公里。
这是历史上少有的达到9.0级的浅缘地震。
幸运的是,这次地震发生在海洋中,没有对陆地造成特别大的破坏。
不幸的是,这次海洋地震离陆地比较近,因此发生了大规模的海啸。
这次海啸场面十分惨烈,其破坏力仅次于2004年的印尼大海啸。
日本大海啸威力巨大美国地质调查局高级顾问戴维·艾伯盖特表示,这次日本大地震可能将地壳撕开一条长逾240公里、宽达80公里的裂缝。
尽管日本应对地震的经验非常成熟,但由于此次地震强度极为罕见,因此预计将给日本造成“数以千亿美元计”的经济损失。
美国地质勘探局地质学家布莱恩·阿特沃特表示,大地震释放出的能量接近于美国全国一个月的能源消耗量——以2010年美国每天消耗1900万桶石油的标准计算,近似一次性燃烧5.7亿桶石油,相当于1.1万颗广岛原子弹的能量总和。
如此大的地震,引发的海啸威力也是惊人的,海面上出现了一个大大的漩涡。
由于这次大地震的震源在海洋中,人员伤亡主要还是由海啸引起的。
能够减小海啸能量的只有陆地,海啸只能靠撞击陆地来释放能量。
而且,海啸不是一波就会结束,可能同时在几小时内出现数次。
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的副教授酒井慎一说:“对海底海啸仪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在地震发生后五六分钟,海面至少上升了3.5米。
这是首次观测到海面高度出现这么大的变化。
以前的海啸最多也就导致海面出现数厘米的升高。
”大地震后仅30分钟,就有3米高的海啸到达了陆地。
日本东北地区临太平洋的岩手、宫城、福岛、茨城等县首当其冲,灾情惨重。
海啸冲毁房屋和轮船后还引发火灾。
3月11日,日本东北重灾区四县陆续传出火灾。
日产汽车和住友工业位于东北地区的厂房皆传火警。
宫城县气仙沼市多艘渔船因海啸翻覆,燃料流出引发火势,并随着冲进陆地的大水蔓延,入夜后的气仙沼市区一片火海。
日本大海啸的成因海啸是一种破坏力极其巨大的海浪,是由风暴或海底地震造成的。
关注日本9.0级地震震级定义:8.8级本次日本地震,震级达到了8.8级,专家认为“比较严重”。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高建国称,“这可以算得上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
”“咱们国家测定的,震级达到了8.6级,同时这次地震还引发了大海啸,目前还在太平洋继续传播,未来可能还会影响到日本外围地区,同时,这次地震有感范围比较大,包括京津等一些地区,高层建筑都有震感。
” 国家地震局副主任张晓东称。
其实,地震发生之后,美国和日本报出的震级并不相同。
日本刚开始测定的震级较低,现在已经修订成8.8级;而美国地质调查局最初发布的数据是7.9级,后来改到8.6,最后又调整到8.8级。
“此次地震之后,台网中心测定的8.6级是没有变的。
”潘怀文主任表示。
据他介绍,之所以不同国家报出的地震级别有差别,主要是因为测量的方式以及台网不同,中国用的是面波震级,使用的是大陆地区的台网定震级;美国则用矩阵震级,利用全球台网来定的。
由于最后确定为8.8级,这一地震也成为自1901年以来全球开始建立台网之后,日本近110年以来录得的最大的一次地震。
而在全球范围内,这次日本地震也排在了第五名。
至于本次地震的成因,高建国称:“主要还是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不断挤压造成的。
从历史上来看,环太平洋板块一直主动向西方向挤压欧亚板块,试图从欧亚板块下方"钻"进去,而欧亚板块基本保持不动,因此两者相互"掐"起来,就形成了两个板块边界处的频繁地震。
”侯康明认为:“太平洋板块挤压欧亚板块,更具体的讲是挤压菲律宾板块,而日本就在其边界上,造成日本岛随势向下俯冲。
”联系同属太平洋板块的新西兰、智利所发生的大地震,很多人担心,太平洋板块目前已处于地震高发期?对此,台网中心的几位专家都表示基本认可。
“智利地震和日本地震,都属于环太平洋带地震,一个在东南方向,一个西北方向,所以这次地震发生之后,标志着环太平洋地震带可能进入到活跃期了。
论日本地震原因及其影响摘要: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强烈地震引起的巨大的海啸,日本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损失。
同时,地震与海啸还造成了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放射性物质剧增、日本列岛部分沉没、火山爆发等严重后果,而且日本本身的经济也波动到全球,这是一次大型的海底板块相碰运动,我们人类只能想尽方法将伤害降低到最少。
本文基于此次地震灾害,会谈到日本地震的具体原因及其影响。
关键词:地震;板块运动;海啸;影响一、日本地震基本概况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的9.0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11-13日共发生168次5级以上余震,已确认14704人遇难 10969人失踪。
此次地震对日本的人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同时,此次地震还引发了各种灾难,例如海啸、核电站发生核泄漏等。
二、地震发生的原因此次地震的震中海域位于太平洋海沟俯冲型地震带上,强震发生时引起海底破裂,产生数十米垂直位移量,从而引发巨大的海啸。
海底板块相碰引起地震和海啸,具体就是环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碰撞,冲至欧亚板块下方。
依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收集的资料,这次强震使日本本州岛向东移动大约3.6米,地轴移动25厘米,使地球自转加快1.6微秒,地轴移动6微米。
位于震中西北部的宫城县牡鹿半岛向震中所在的东南方向移动了约5.3米,同时下沉了约1.2米,这是日本有观测史以来最大的地壳变动记录。
而朝鲜半岛也东移5.16厘米;我国北方地区也出现几毫米的东移现象。
三、地震的影响地震无论从什么方面来看,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都对日本本国,甚至全世界都产生极大的影响,涉及面广,影响深远。
下面将对几个主要的影响进行阐述。
1、核泄漏核能外泄又称为核熔毁,是种发生于核能反应炉故障时,严重的后遗症。
核能外泄所发出的核能辐射虽远比核子武器威力与范围小,但是却相同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生物伤亡。
日本地震对自然地理的影响作者:梁东成来源:《地理教育》2011年第11期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38.1°N,142.6°E),震源深度约20千米,东京有强烈震感。
这次地震是1900年以来的第四强震,也是日本自130年前有现代仪器记录以来的最大地震。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核泄漏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对地理环境、日本经济及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以下是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日本地震产生的影响。
1.促使地球自转运动加快这次日本里氏9.0级地震非常猛烈,它导致地球自转轴发生25厘米位移,而地轴移动可改变地球自转速度,从而改变一天的时间长短。
日本大地震导致当天地球的自转时间减少了1.8微秒,即地球自转速度每天加快1.8微秒(1微秒等于一百万分之一秒)。
这是因为日本大地震造成大范围的地壳板块位移,改变了地球的整体质量分布,进而影响到地球自转。
就像花样滑冰运动员用脚尖旋转时会不由自主地摆臂一样,当全球质量分布发生改变时,地球的自转速度也会发生变化。
在地震中,地球质量的分布越向赤道地区集中,地球就会转得越快。
2.导致地壳板块平移及地面沉降日本是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带。
日本群岛正好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之下,交界处的岩层便出现变形、断裂等运动,容易产生地震与火山爆发现象。
这次日本大地震使海底地壳出现长约400千米、宽约160千米的裂缝,并使日本本土东移2.4米,朝鲜半岛东移幅度最多超过5厘米。
当然,这个变化非常微小,在未来长达数个世纪里都不会被人类觉察到。
此次9.0级地震和大海啸还导致日本部分地区海拔下降,使日本东北部由北向南大约443千米2的陆地被海水吞没,总面积超过东京的七成。
这次强烈地震是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其释放的能量成为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从而影响日本沿岸地表形态变化,使部分地面发生沉降。
浅析日本地震张亚芳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二班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左右,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这是日本20多年来遇到的震级最高的地震,也是人类迄今为止遇到的少数震级如此之高的地震,更匪夷所思的是,伴随着地震而来的是人类最为恐惧的海啸和核辐射,霎那间,全世界人民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中,自己的安全能否得到保证,是否世界末日即将到来,所有的不安,无奈,恐惧,都让人们化身成一个个学士或者说是战士,人们开始深入探讨日本地震的内幕,下面我就自己对日本地震的了解,简单的抒发个人的见解。
日本地震发生的原因当日本地震爆发后,美国发面给出了日本地震的解释,美国地质勘探局认为,此次发生在日本东海岸的东北关东大地震是有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板块的运动所致。
美国的一言一行必定要为美国的形象考虑,即使美国认识到了事件发生的真实原因,也不会随意说出,因为美国不允许日本有核武器,一旦日本有核武器,美国将对日本的占领宣告失败,所以美国只能找些客观的理由向世界发布,已找回自己的面子。
然而,从多发面综合分析,可以看出这可能完全是一场人为的大灾难即是人祸。
可能是日本自己进行的海底核试验引起的!理由如下:一、石原慎太郎前阵子刚刚放言要以核武器对抗中国,3月9日日本就发生了7.4级的地震。
这可以推论为石原的狂言只是为日本的核试验放言,而九日的地震其实就是日本进行的核试验。
如果不出意外,日本近期还将进行几次核试验,并在不久后在美国的默许下宣布为有核国家以对抗中国。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想不到引发了世纪大地震而自食其恶果。
二、3月11日地震后,海面出现的神秘大漩涡,可能就是日本通向海底核试验场的隧道崩塌,导致海水倒灌引起的。
三、以日本现有的技术,能导致日本用于启动冷却设备的三道保障电网都出现故障,特别是柴油发电机不能发电,这有点不可思议。
合理的解释就是日本故意让电站爆炸让让核外泄,以便掩盖3月9日进行核试验发生的核辐射。
日本大地震一、简介(一)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10公里这次地震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地震之一,是一场人间灾难,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由于地震引发海啸、火灾,一些城市,几乎全城毁灭,海啸影响到整个太平洋沿岸国家和地区,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面临核泄漏危机。
目前,强烈余震还在持续,死亡和失踪人数还在上升,受到核辐射的人数还在增加。
(二)海啸地震后又引发了毁灭性的海啸日本沿海多个城市海啸后一片狼藉大片的陆地被海水倒灌,沿岸公共设施、房屋、汽车都遭遇不同程度损毁(三)核辐射二、地震给日本带来哪些影响:(一)政治上:真实地震掩盖政治地震地震发生前不久,日本首相菅直人不得不在一次议会会议中承认,他接受了外国人的非法捐款。
在日本,政治家不可以接受外国人的捐款。
上个星期,同样的“丑闻”迫使日本外相辞职。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菅直人的政治资金管理团体接受了一名旅日韩国人的捐款,违反了日本法律。
日本在1948年出台的《政治资金规正法》,禁止政界人士接受外国人或外国企业捐款。
但与政府的其他问题相比,围绕捐款的争吵似乎是小事。
数个月来,东京在政治上处于瘫痪状态。
报界早已在猜测首相菅直人的辞职,尽管这在日本并不异乎寻常。
自日本经济1991年崩溃以来,菅直人是第14 位政府首脑。
目前选民对他的政策的支持率降到20% 以下。
在参议院,他的民主党不占有多数,在众议院,党内的争论非常激烈。
在发生地震灾难之前,菅直人当首相的日子似乎屈指可数了。
自民党和公明党本来已经制定了尽快推翻菅直人政权的战略,那就是通过阻止2011年度预算案相关法案通过的方式,让菅直人政府无法执行预算,从而迫使它或者下台或者解散众议院。
但大地震发生之后必须优先考虑救灾,这就迫使在野党不得不重新修改战略。
如今在野党内部已经出现“采取协作姿态早日通过预算案”的呼声。
一直与菅直人首相及民主党领导机构保持距离的小泽派人士也表示“协助政府抗震救灾,责无旁贷”。
日本9级特大地震简介徐锡伟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9级特大型地震,地震持续时间达5分钟,诱发了超过10米高的海啸,不仅冲刷了日本东北部海岸建构筑物、船只、汽车等所有地面物品,还引起了火灾、核电站设施爆炸、核泄漏和上万人死亡,这不仅仅是日本的灾难,也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灾难,引发了全球对核电站安全的担忧。
同时,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如果我们能够从中吸收有用的养分,有可能让我们今后更从容面对未来的地震灾害。
1地震基本参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23秒(东京时间)地点:日本本州东部海岸附近海域,北纬38.322,东经142.369震中: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地震矩释放量:3.6×1022Nm,Mw=9.09级地震发生在太平洋板块俯冲到北美板块及更西的欧亚板块之下的巨型逆断层上(上图显示日本地震震源百年复发间隔的发震概率图:2011年地震发生在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的板块边界带上(蓝色矩形框内,是原来预测的多个小于8级潜在震源a, B1, B2, b, c, d,and e级联破裂的结果)震源深度:24.4km震源机制解见下图:根据主震和余震和已有地震的准确定位资料和震源机制解等,可以推测发震断层: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到北美板块及更西的欧亚板块之下的巨型低角度逆断层,属板块边界带地震。
发震断层走向:194.9度,倾向西,倾角14.9度。
用于约束板块俯冲带几何结构的地震分布图(据/earthquakes/eqarchives/subduction_zone/usc0001xgp/)板块俯冲带发震断层倾角拟合(据/earthquakes/eqarchives/subduction_zone/usc0001xgp/)板块俯冲剖面模型图(右侧为太平洋板块,下插到西侧北美板块(左侧)之下引发东北部海域9级特大地震破裂范围:南北长450km,东西宽150km破裂速度: 2.0km/s破裂持续时间:300 S,比汶川地震多3分钟最大断层滑移量:18m(据日本国立地球科学与防灾研究所资料)日本东北部海域9级特大地震震源破裂分布图(据日本国立地球科学与防灾研究所资料)GPS观测到的同震位移场:38.5度附近最大东南向位移7m(据名古屋大学Takeo Ito等,2011)。
地震案例之311日本地震基本介绍历史背景此次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生的里氏9.0级地震,恐为日本有地震记录以来发生的最强烈地震。
而由于地处地壳板块交界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日本一直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历史上造成重大伤亡的地震也不计其数。
20世纪日本经历的第一次重大地震发生于1923年9月1日。
里氏7.9级地震袭击日本关东地区,受灾城市包括东京、神奈川、千叶、静冈和山梨等地,死亡99331人,下落不明43476人,受伤103733人,200多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达300亿美元。
自此之后的70年间,日本发生了几十次7级以上大地震。
人员伤亡数较大的几次包括,1927年3月7日,日本西部京都地区发生的里氏7.3级地震,造成2925人死亡。
1933年3月3日,本州岛北部三陆发生里氏8.1级地震,造成3008人死亡。
1943年9月10日,日本西海岸鸟取县发生里氏7.2级地震,造成1083人死亡。
1944年12月7日,日本中部太平洋海岸发生里氏7.9级地震,造成998人死亡。
1945年1月13日,日本中部名古屋附近三川发生里氏6.8级地震,造成2306人死亡。
1946年12月21日,日本西部大面积地区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1443人死亡。
1995年1月17日的阪神大地震是关东大地震之后日本发生的最严重地震,甚至被称为20世纪日本经历的、除原子弹袭击之外的最大灾难。
这场发生于日本西部神户市及附近地区的地震震级为里氏7.3级,但由于震中处于人口密集、建筑林立的市区,死亡及失踪人数达6437人,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
21世纪日本第一次大地震发生于2004年10月23日日本中部新潟的里氏6.8级地震,67人死亡。
就在此次宫城县特大地震发生前两天,也就是3月9日,日本本州东海岸近海也发生过7.2级地震,或为此次地震的“前震”。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26秒\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26秒,发生在西太平洋国际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震源深度约10公里,属浅源地震。
日本历史上最具灾难性的五大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海岸爆发9.0级大地震,由于地震发生于海洋深处,引发十米高的海啸,直接冲毁宫城、茨城、岩手三县数以万计的房屋、建筑。
地震甚至引发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成为日本历史上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一次地震。
不过,这次地震并非日本历史上人员伤亡最大的一次。
事实上,由于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加之此处又是世界主要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的边缘,日本拥有大量的火山和温泉,也有着数不清的地震。
日本平均每年爆发的3级以上有感地震便达1000多次。
刚是过去的一百多年中,日本便爆发了多次毁灭性大地震。
请继续阅读本文,了解岛国日本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五大地震。
1923年:关东大地震如果说哪场地震让日本人最为痛心,那莫过于关东大地震。
1923年9月1日上午11:58分,东京南部的大岛渚爆发里氏8.2级(也有报道称其为7.9级)地震,震动4—10分钟。
地震来临时,正是日本的午餐时间,许多家庭正在做饭,地震使得炉灶倾覆,火势随风蔓延,引发了数不清的火灾。
而当天也是日本学校秋季学期的开学日,学生正在教室上课,地震来临时,倒塌的房屋,造成了许多学生的伤亡。
大阪每日新闻社关东大地震中着火的东京丸之内警察局关东大地震摧毁了日本主要经济政治中心东京、重要港口横滨,以及静冈、神奈川、千叶县共57万座房屋建筑,190万人无家可归。
据统计,东京约有35万座房屋倒塌,60%的人失去家园;而横滨90%以上的房屋或彻底倒塌,或损毁严重而无法继续使用。
地震结束后的统计数据显示:死于火灾与震中的人共有10多万人,失踪4万多人。
不过,2005年9月鹿岛建设公司的一份报告表明,关东大地震共造成105000人死亡。
按照今天的市值,关东大地震共造成经济损失10亿美元。
更为重要的是,关东大地震给日本人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冲击。
在地震结束后,《朝日新闻》开始不断报道幸存者的逃难经历,以及死难者是如何被大火及倒塌的建筑吞噬的真相。
地轴偏移与紫微星动2011年3月11日14:46分,日本发生了里氏9.0级大地震。
这一次大地震号称日本有史以来最大的地震,地震释放的能量是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的1.1万倍。
大地震本身对日本没有造成什么大危害,但地震引起的海啸,及其它次生灾害,却令无数的生灵(不只是人类)遭难。
随后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地理学专家发现:1、此次日本地震令整个日本地理板块,移动了2.4米;2、此次日本地震,令地球自转变快1.6微秒;3、此次日本地震,令地球的地轴偏移了25厘米。
日本地震发生后,有网友说到地轴与北极星之间的关系:北极星处于地球地轴的延长线上。
图:这是什么原因?估计也是一个现代天文学的谜团。
3.11日本地震令地轴偏移了25厘米,根据天空视角的相对性原理,地轴偏了,人类在大地上看北极星视角也会发生变化。
3.11地震过后,地球上的人会看到的北极星“动了”,至少不完全在它2011年3月11月以前的位置上。
(希望能找到数据验证)现代天文学里的北极星,就是中国古天文学里的紫微星。
3.11日本地震导致的“地轴偏移”,相当于发生了中国神秘文化传说中的“紫微星动”。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们也早发现:所谓的二十八宿,天上所有的星星以及大地,都围绕着紫微星作圆周运动,紫微星是古代中国人人观察视界的中心。
古人根据天人合一理论,把紫微星称作:帝星。
他们认为:天下万物,天上万星都可以动,唯有紫微星不能乱动。
如果哪一天,古代的钦天监们发现紫微星动了,那可是了不得的天象大事儿,会有什么事儿发生,得立即向皇帝汇报。
中国历代典志里不泛有紫微星动的记载。
实质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们看到“紫微星动”之后,大地上的某处已经遭灾了,灾难大到甚至可以移动地轴,但古代通迅不通,中国古代只能根据天象判断:有什么事儿发生了。
当然“紫微星动”的天象,让谶学家读懂之后,他们还会有其它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