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纺织材料学期末复习

纺织材料学期末复习

纺织材料学期末复习
纺织材料学期末复习

棉的丝光处理:

1、棉的丝光是在有张力或无张力(针织物)的条件下,将棉织品用烧碱或液氮溶液处理,并清洗、中和的加工过程。

2、丝光处理主要是通过碱液对棉纤维的溶胀作用使纤维变圆,纤维的内层次结构更为明显,从而产生丝一样的光泽。丝光棉纤维的天然转曲由80%减至14.5%,纤维间抱合力减小;截面从腰圆形变为近椭圆形;如此,细胞壁变厚,表面光滑,光泽增强;结晶度减少(70%减至50%),染色性、吸湿性增强;原纤的取向度提高、结构不匀减少,但强度和伸长变化不明显。

纤维的鉴别

1、手感目测法

棉:较短、柔软、有杂质;毛偏黄、有弹性、带有卷曲

麻:粗硬,有些带有淡黄绿色

丝:长丝,光泽好、伸直、无卷曲(绢丝虽然短但也有此特征)

化学纤维:大多呈白色,可以根据色泽区分有光、半光和无光化纤,根据长度区分长丝和短纤。

仿棉、毛的短纤:虽然色白、有卷曲,但无杂质、无转曲,长度均匀性好。(化纤与蚕丝的对应区需借助燃烧闻味的方法进行。)

2、燃烧法

3、显微镜法

4、化学溶解法

对于单一成分的纤维,鉴别时将少量被鉴别纤维放入试管中,滴加某种溶剂,摇动试管,观察纤维在溶液中溶解情况,如溶解S、部分溶解PS、不溶解I等。

5、着色法

纱线的分类

1、纱:亦称单纱,由短纤维经纺纱加工,使短纤维沿轴向排列并加捻而成。

2、线: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和并加捻成的股线;股线再合并并加捻为复捻股线。

3、花式线:由芯纱、饰纱和固纱加捻组合而成,具有各种不同特殊性能和外观的为~

4、空气变形纱:将稍有捻度的长丝束超喂送入高压喷气头,由于射流的冲击,丝束中纤维紊乱生成大小不同的环圈,被丝束捻回夹持于丝束中得到~

5、网络丝:丝束在垂直气流撞击下,分散成单丝,按一定间距交络缠结,形成较为蓬松的~

6、膨体纱:将两种不同收缩率的纤维纺成纱线,放在蒸汽或热空气或沸水中,高收缩率纤维遇热收缩,将低收缩率纤维拉弯,整个纱线成蓬松状,如腈纶膨体纱。

纱线的基本特征参数

一、纱线的细度指标

直接指标(直径d)、间接指标(特克斯、纤度)

N(俗称号数、tex)

1、特克斯

tex

ISO采用的纱线细度指标,棉纱线、棉型化纤纱线、中长化纤纱线等。

L G N k

t 1000=

tex N 表示方法

单纱:如14tex ; 复捻股线:如14tex ×2×3或14×2×3。

股线:如14tex ×2或14×2; 不同线密度的纱合股:如18tex+16tex 或18+16

2、旦尼尔(纤度)

通常用来表示化学长丝和蚕丝的细度。

9000k

den G N L =

?

股线纤度:(单纱纤度相同)2/20旦;

(单纱纤度不同)70旦×1涤纶+50旦×1锦纶

3、公制支数(metric count )

毛麻纺及毛型化纤纯纺或混纺纱线的细度仍习惯沿用传统的公制支数。 00(1%)m k k L L K N G G W G =

==+

G0--绞纱平均干重(g ); K--常数,由细纱的公定回潮率Wk 和绞纱长度L 而定。 股线公制支数

(单纱支数相同)表示方法:48/2公支。 (单纱支数不同)计算:

121

111m n

N N N N =

++L L

4、英制支数Ne (English count )

在公定回潮率时,一磅重的棉纱线所具有的长度的840码的倍数。

'

'

840k

e G L N ?=

L ’:长度(码,1码=0.9144米),G ’K :公定重量(磅,1磅=453.6克) 英支与特克斯细度指标间的关系:

t e k e N W W N 5

.590100/)100(100/)100(?

++=

纯纺棉纱,We =Wk=8.5%,C =590.5。

二、重量偏差 公称特数

纺纱加工最后成品名义上的纱线特数。 设计特数

考虑到筒摇伸长、股线捻缩等因素,为使纱线成品符合公称特数而设定的细纱特数。 实际特数

实际生产中,因随机因素决定的实际纱线的特数。 重量偏差 (线密度偏差)

纱线实际特数和设计特数的偏差百分率。

三、纱条不匀波谱分析

1.牵伸波:纺纱的牵伸机构所造成附加不匀,“小山” 2.机械波不匀:机件状态不良所造成的粗细周期性不匀,“烟囱”

四、纱线的捻度与捻缩

1、捻度T :纱线两截面的相对回转数称为捻回数 。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称为捻度。

特克斯制捻度:10cm 长的捻回数t T ;英制捻度:1英寸长的捻回数e T ;公制捻

度:1米长的捻回数m T 。捻度只能用来比较同样粗细纱条的加捻程度。 m e t T T T 1.0937.3==

2、 捻回角(twist angle )β :加捻后纱表层纤维对纱轴的倾斜角称捻回角。

3、 捻系数(twist factor )α:捻系数可以用来比较同体积质量、不同细度纱线的加捻程度。

4、 捻幅(twisting length )P :单位长度纱线加捻时,纱线截面上任意一点在该截面上相对转动的弧长,称为捻幅。捻幅可表示纱线截面内任意一点的加捻程度及方向。

5、加捻对纱线性质的影响 (1)对强度的影响

纱线强力随捻度的增加而增加,捻度增加到一定程度纱线强力达最大值,此后捻度再增加纱线强力反而减小。

使纱线强力达到最大值时的纱线捻度称为临界捻度。

(2)对断裂伸长的影响 · 纱线断裂伸长的组成:

(1)纤维间滑移伸长;(2)纤维本身受力伸长;(3)纱线捻回角和直径变小产生的伸长

·多数纤维随捻系数的增加而断裂伸长增加

·原因:纱线伸长时,倾斜的纤维会发生转动和伸长,转动量随螺旋角θ的增加而增大

五、纱中纤维的内外转移规律

1、纤维长度不等时,较长的纤维会优先向纱内转移,较短的纤维倾向于纱的外层,因为长纤维与较多的纤维接触,在加捻时有被拉入纱内层的趋势,较短纤维则易被挤到纱的外层;

2、纤维粗细不等时,一般粗的纤维会较多地趋向纱的外层,而细的纤维则位于纱的内层,这是因为粗的纤维一般比较硬挺,空间位阻大,在细纱加捻区中不容易挤入纱的中心部位,细软的纤维则相对容易嵌入纱的内层;

3、初始模量较大的纤维会较多地趋向纱的内层,因为加捻时纤维的张力较大,故产生较大的向心压力;

4、抗弯刚度大的纤维容易分布在纱的内层;

5、圆形截面纤维因比表面积小,或体积小,容易克服阻力挤入纱的内层;

纱线的力学性质

一、纱线的拉伸性质

·纱线的断裂强度远比纤维的断裂强度要小。

100K =

?纱线强度

(%)

纤维强度

·纱线中纤维强力利用率总小于1,短纤纱小于50%,股线的大于两个单纱之和。 ·加捻长丝纱的断裂伸长一般大于组成纤维的断裂伸长:

二、纱线的断裂机理

1、滑脱长度( Slide length ):短纤维纱中周围纤维对一根纤维切向阻力的总和等于该纤维断裂强力时纤维间的接触长度,用lc 表示。滑脱长度越大,纤维强力越小;

2、纱线强力=滑脱纤维贡献的力 + 断裂纤维贡献的力

3、要降低滑脱纤维的根数,要求减少长度小于2lc 的纤维根数,即减少短纤维含量。

三、影响短纤维纱强伸度的因素 1、纤维的长度:

·纤维长度越长,特别是长度短于2lc 的纤维含量越少,纱线中纤维的强力利用率越高,短纤维纱的强度也越高。

·当纤维长度整齐度较好时,成纱条干也较均匀,纱线的强力弱环少,有利于短纤纱强度的提高。 2、纤维的细度: ·纤维较细,较柔软,在纱中互相抱合较紧密,纱中纤维摩擦力较大,不易滑脱,成纱强度较高。

·纤维较细,在纱中内外转移的机会增加,各根纤维受力较均匀,同时由于纱截面中纤维根数增多,纱线条干均匀度提高,成纱强度也高。 3、纤维的强度:

纤维断裂强度提高时,虽然滑脱长度增大,纱截面中滑脱纤维根数相对增加,但断裂部分纤维的总强度有较大提高,使得纱线的断裂强度提高。 4、纤维的表面摩擦性能:

·当纤维表面摩擦系数μ增加,纤维间滑动阻力大,滑脱长度lc 减小,滑脱纤

维数的比例减少,成纱强度增加。

·提高纤维的卷曲数能增加纤维间滑动阻力。

织物及其分类

1、按纤维原料分

纯纺织物:由单一纤维原料纯纺纱线构成的织物。

混纺织物:以单一混纺纱线织成的织物。如涤/棉、涤/毛、涤/腈等。 交织织物:指经纱或纬纱采用不同纤维原料的纱线织成的机织物,或以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原料的纱线并合(或间隔)制而成的针织物。 2、按织物的形成方法分 机织物:由互相垂直的一组经纱和一组纬纱在织机上按一定规律纵横交错织成的织物。 针织物:由一组或多组纱线在针织机上按一定规律彼此串套成圈连接而成的织物。 非织造布:指由纤维、纱线或长丝,用机械、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使之粘结或结合而成的薄片状或毡状的结构物,但不包括机织、针织、簇绒和传统的毡制、纸制产品。

3、按织物印染整理加工分

染色织物dyed fabric :本色坯布经过炼漂、染色加工后的织物 色织布yarn -dyed fabric :用染色纱线织成的织物,称为色织布。

织物结构与基本组织

1、纱线的排列密度

织物经纬向单位长度内排列的经纬纱根数(根/10cm)。 经密PT :经纱根数/10cm ; 纬密PW :纬纱根数/10cm 。 2、织物的紧度:

·纱线投影面积占织物面积的百分比。 ·织物经、纬向紧度:

即覆盖系数,指经、纬纱线的直径与两根经、纬纱线间的平均中心距离之比,以百分数来表示。

·织物的总紧度Ez :

指织物中经纬纱线所覆盖的面积与织物总面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d =100

100()100

100

100z T W T T W T W

T T W W T W

T W E ABEFGD ABCD d b d a d ab

d d P P d P d P E E

E E =

?=?+-=?=+-

=+-g g g g g g g 经纱与纬纱所覆盖的面积

织物的总面积

面积面积 t P 、w P ——经、纬向纱线密度(根/10cm);

100100100T T T T T

T

d d

E d P a

P =?=?=g 100100100W W

W W W

W

d d E d P b

P =?=?=g

T d 、W d ——经、纬纱线直径(mm); T E 、W E ——经、纬向的紧度(%)

a 、

b ——两根经、纬纱间的平均中心距离(mm) δ――纱线的体积重量(mg/mm3)

3、织物的克重

可以通过织物结构参数和纱线的线密度估算获得。

100/11????

?

?-?+-?=W W

tW T T tT a P N a P N w

w -织物克重,tT N 、W N t 分别为经纬纱线密度,t P 、w P 分别为经纬纱的排列密度,T a 、W a 分别为经纬纱的捻缩率。

4、织物结构相

假设织物经纬纱线的波峰波谷间的垂直距离为该系统纱线的屈曲波高,分别用

T h W h 表示;经纬纱直径之和是D 。以经纱屈曲波高和纬纱屈曲波高的比值Φ(T

h /W h )来描述经纬纱线在织物中的屈曲状态(植物结构相)Φ为结构相系数,简称相系数: 当相系数符合 Φ=

w

t w t h h

d d =时称为零结构相,或等支持面结构相。 织物的力学性能

1、由于机织物拉伸过程中,经纬纱线在交织点处产生挤压,使交织点处经纬纱间的切向滑动阻力增大,它有助于织物强力增加,还有降低纱线强伸性能不匀的作用。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条样法的断裂强力大于受拉系统的各根纱线强力之和,即F e >1(F e 为纱线或纤维束在织物中的强力利用率)

2、针织物和非制造布不存在F e >1的情况,原因是这种交互情况和均匀化不存在,但针织物和非制造布随着各自的密度增加,也有F e 增大的趋势,因为密度越大所提供交互作用的可能性增大。

3、经纬密度和织物结构

纬密不变,经密↑→经向、纬向强度↑

经密不变,纬密↑→纬向强度↑,经向强度↓ 平纹织物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斜纹>缎纹

织物的耐久性、保形性、舒适性、风格

1、磨损是指织物间或与其他物质间反复摩擦,而逐渐磨损破损的现象;

耐磨性是指织物抵抗磨损的特性

2、抗皱性

织物抵抗由于受到搓揉而引起的弯曲变形的能力称为抗皱性,它与织物的弹性或塑性有密切关系。

3、织物因自重下垂的程度及形态称为悬垂性,动态悬垂性是指织物(服装)在一定的运动状态下的悬垂度、悬垂形态和漂动频率。

4、克罗值(CLO)

一个静坐着或从事轻度劳动的人,其代谢作用产生热量约为210kJ/(m2·h),在室温为20~21℃,相对湿度小于50%,风速不超过0.1m/s的环境中感觉舒适,能将皮肤平均温度维持在33 ℃左右时,所穿着服装的隔热值定义为1clo。5、织物风格:

是织物本身所固有的性状作用于人感官所产生的综合效应。由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构成,但表达和评价织物风格的主要感觉系统为触觉和视觉。

补充

1、跨距长度

L:指离纤维梳子即钳口线3.18mm处纤维相对根数为100%时,2.5%跨距长度

5.2

从钳口线到纤维根数为2.5%处的距离;

L是指钳口线到纤维根数为50%的距离。

50%跨距长度

5

跨距长度的意义在于:若以两对牵伸罗拉夹持纤维条,可以得出双端被夹持纤维的含量和游离纤维的含量。不同跨距长度意味着被拉断和游离纤维量。跨距长度是确定罗拉隔距的关键或唯一的依据。

2、气流仪法用于棉纤维细度的测量(关于纤维的比表面积)

3、接触角θ指气液切面与固液切面间含液体的夹角。

4、

纺织材料学基础知识

纺织材料学基础知识 纺织材料是纺织原料及由其制得的半成品,制品的统称。 1. 结构: 纤维的结构:形成的特点,组织物质,内部大分排列形态,外观形态 纱线的结构:纤维在纱中的配置和空间形态 织物的结构:纱线在织物中的排列关系及本身屈曲 2. 性能: 性能是结构的产物,结构决定性能 工艺性能——长度、细度、卷曲…… 物理性能——热、光、电、吸湿…… 化学性能——耐腐蚀(酸碱……) 机械性能——拉、弯、磨、压…… 服用性能——起毛起球、折皱、缩水…… 三、纺织纤维的分类 纤维,大家对此并不陌生,纤维是以细而长的特征的,不同用途的纤维,要求它具有不同的性能,作用纺织纤维,一般而必要的条件有两条: (1)具有一定的化学,物理,稳定性(固体) (2)具有一定的强度,柔曲性,可纺性,弹性和可塑性等。 1、天然纤维——自然界生长形成的纤维 (1)植物纤维(天然纤维素纤维):棉、麻 (2)动物纤维(天然蛋白质纤维):毛、蚕丝(唯一的天然长丝) (3)矿物纤维:石棉,(存在于地壳的岩层中,用于建筑和防火材料) 大量用于纺织的是:棉、麻、毛、丝这四种纤维 棉纤维以柔软舒适为特点。产量最多,用途很广,除大量用于衣服、床单等生活用品之外,还可用于工业如作帆布,传送带,也可用作保温用的填充材料。 麻纤维挺爽吸汗。其大多数品种用于制作绳牵、包装品(麻袋),少部分优良品种的纤维用于纺织,作衣服,装饰织物等。 2、化学纤维: 以天然或合成高聚物为原料,经化学和机械加工而成的纤维。 (1)人造纤维(再生纤维)是出现最早的化学纤维(man-made fibre),它以天然纤维素,蛋白质、无机物为原料加工而成。 ①人造纤维素纤维:粘胶、醋酯纤维、天丝 ②人造蛋白质:酪素,大豆纤维 ③人造无机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碳纤维,陶瓷纤维 (2)合成纤维 涤纶——聚酯; 锦纶——聚酰胺; 腈纶——聚丙烯腈; 维伦——聚乙烯醇缩甲醛; 丙纶——聚丙烯; 氨纶——聚氨酯。 四、纱线的分类 (一)按形成方式和结构分

纺织材料学习题集(DOC)

《纺织材料学》习题集 宗亚宁编 2008年6月目录 绪论 (1) 第1章天然纤维素纤维 (1) 第2章天然蛋白质纤维 (2) 第3章化学纤维 (2) 第4章纤维形态特征 (3) 第5章纤维的结构特征 (3) 第6章纺织材料的吸湿性 (4) 第7章纤维力学性质 (4) 第8章纺织材料的热学、光学及电学性能 (5) 第9章纱线的分类与基本特征参数 (6) 第10章纱线的力学性质 (7) 第11章织物的分类及基本结构 (7) 第12章织物基本力学性质 (8) 第13章织物的保形性 (8) 第14章织物的舒适性 (9) 第15章织物的风格与评价.................................................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纺织材料(2)纺织纤维(3)化学纤维 (4)天然纤维(5)再生纤维(6)合成纤维 二、问答题 试述纺织纤维的主要类别,并分别举例。 第1章天然纤维素纤维 一、名词解释 1. 丝光 2. 皮棉 3. 棉纤维天然转曲 4. 皮辊棉 5. 锯齿棉 6. 原棉疵点 7. 成熟度 8. 衣分率 9. 原棉品级10. 工艺纤维11. 主体长度12. 平均长度 13. 品质长度14. 短绒率15. 跨越长度 二、问答题 1. 简述正常成熟的棉纤维纵向、横截面的形态特征。 2. 简述棉纤维天然转曲的影响因素。 3. 简述棉纤维截面结构层次、各层次的特点及各层次与纤维性能的关系。 4. 简述棉纤维长度及其分布与纺纱工艺、纱线性能之间的关系。 5. 简述棉纤维细度及其分布与纺纱工艺、纱线性能之间的关系。 6. 棉纤维成熟度与纺纱工艺及产品性能之间的关系 7. 中国细绒棉品级评定的分级情况及主要依据是什么。 8. 原棉品质评定(商业检验)的内容。 9. 简述麻纤维的种类。 10. 简述苎麻、亚麻纤维的形态特征、性能特点及检测方法。 11. 试述细绒棉与长绒棉、锯齿棉与皮辊棉的特点 12. 原棉标志的含义。试述327A、231B和527代表什么样的原棉 第2章天然蛋白质纤维 一、名词解释 1. 品质支数 2. 加权主体长度 3. 加权主体基数 4. 短毛率 5.卷曲度

纺织材料学试题库整理(科大)

绪论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纺织纤维 2聚合度 3结晶度 4取向度 5大分子的柔曲性 三、填空题: 1.纤维大分子聚合度越高,则纤维的强度。 2. 纺织纤维中大分子间的结合力有、、、四种。 四、简答: 1.比较结晶区和非结晶区的特点。 2.什么是大分子的柔曲性?影响柔曲性的因素是什么? 五、判断题: 1.纤维大分子的聚合度越高,强度越低() 2.纤维结晶度越高,则其强度越大,但其初始模量较低()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第一节)1公定重量 2回潮率 3含水率 4平衡回潮率 5公定回潮率 6吸湿滞后性(第二节)7吸湿积分热 8吸湿微分热 二、选择题: (第一节)1.在同等条件下,成熟差的棉纤维比成熟好的棉纤维吸湿性() A 好 B 差 C相同 2.标准重量是指纺织材料在()的重量. A标准大气时 B公定回潮率时 C平衡回潮率时 3.粘胶纤维吸湿性比棉纤维() A 好 B 差 C 相同 4.纺织材料的公定(标准)重量是() A实际回潮率时的重量 B标准回潮率时的重量 C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 5.纺织材料的含水率为10%时,其回潮率()10%。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第二节)6.同一种纤维从放湿达到平衡的回潮率()从吸湿达到平衡回潮率 A 大于 B 小于 C 相等 7.纤维回潮率随着温度升高而() A增大 B 降低 C 不变 8.维纶缩甲醛主要是为了提高纤维的() A耐热水性 B强度 C耐晒性 9.具有准晶态结构的纤维是() A涤纶 B丙纶 C腈纶 10.如果需要包芯纱具有较好的弹性,则芯纱一般采用() A氨纶 B腈纶 C高收缩涤纶 (第三节)11.纺织材料重量随回潮率增加而() A增大 B 降低 C 不变 12.大多数纤维吸湿后,直径方向会() A缩短 B膨胀 C 不变 13.纤维吸湿后,其强度一般会() A 提高 B 降低 C 不变 14.棉纤维吸湿后导电性能迅速提高,一般不易积累() A 水分 B 杂质 C 静电 15.随着相对湿度的提高, 强度变化最小的纤维是( )

纺织材料学2010A卷及答案

浙江理工大学2009 —2010 学年第 2 学期 《纺织材料学B 》期末试卷( A )卷 班级:学号:姓名: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小时。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复合纤维 2、溶液纺丝 3、纤维的取向度 4、吸湿等温线 5、纤维的初始模量 6、纤维的应力松弛 7、纤维的双折射 8、纱线的捻向 9、织物风格 10、织物的结构相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按纤维性能分类,芳纶纤维属于纤维。 2、锦纶6的化学名称为。 3、纤维的取向结构使纤维的力学性能、光学、热学性能、吸湿膨胀性等产生。 4、棉纤维的天然转曲是由于次生层中原纤排列而成。 5、细度为200D的锦纶6长丝纱,其细度为公支。 6、纤维从放湿达到的平衡回潮率在数值上总是从吸湿达到的平衡回潮率。 7、纤维的初始模量,则其制品比较柔软。 8、高于玻璃化温度时,纤维处于态。 9、纤维的性质对短纤纱中纤维的径向分布规律影响很大,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则

长纤维优先向转移。 10、纤维间相互移动时,产生粘-滑现象的本质原因是。 11、羊毛出现毡缩的必要条件是。 12、捻度为60捻/10cm,粗细为25tex的纱线特克斯制捻系数为。 13、截面中平均根数为100根纤维的纱线极限不匀率为。 14、织缩率是表示纱线在织物内__ _ __。 15、经纱或纬纱采用不同纤维原料的纱线织成的织物称为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羊毛纤维是()。 (1)单细胞纤维(2)非细胞组织纤维(3)多细胞纤维 2、天然纤维中,取向度最高的是_____。 (1)棉(2)麻(3)毛 3、浸润性好的纤维,水滴与纤维之间接触角。 (1)小(2)大(3)无关 4、羊毛纤维经过拉伸后,大分子从α型转变为β型是属于。 (1)构型改变(2)构象改变(3)超分子结构改变 5、吸湿性小的纺织材料,。 (1)加工性能和服用性能好(2)强伸性能好(3)电绝缘性能好 6、棉、麻等天然纤维素纤维随着回潮率的上升,其强度。 (1)增大(2)减小(3)接近不变 7、同样温度下,热收缩率最大的纤维是()。 (1)丙纶(2)涤纶(3)麻纤维 8、下列纤维中,耐光性最好的纤维是()。 (1)羊毛(2)锦纶(3)腈纶 9、纱线片段间不匀率,随片段长度的增加而。 (1)增加(2)减小(3)不变

纺织材料学深刻复习提纲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编号:833 科目名称:纺织材料学 一、考试总体要求 纺织材料学是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解决纺织材料领域中的认知和基本认知方法问题,主要涉及纤维及纤维制品的命名、分类、形(即形态、尺度、结构和表面)、性能(即性质与功能)、成形方法和其间相互关系,以及纺织材料的认知与表征方法和技术。要求:1.掌握纤维分类、命名、性状特征和基本获得途径与方法,了解常用纤维的形与性能及其相互关 系,并对特种纤维、高技术纤维、功能纤维和新纤维种类及特征有基本了解; 2.了解纤维形尤其是结构的基本概念与表达,纤维可成形性的概念与表达,以及纤维结构和成形 方法对纤维性质的影响; 3.掌握纤维基本性质的表达和常用性能指标,以及相关测量方法,能解释影响纤维吸湿、力学、 热学、光学、电学等性能的基本因素; 4.掌握各类纱、丝、线的分类、命名、结构及性能特征和成形方法,特别是非传统纺纱技术,复 合、结构纺纱技术及成纱结构与性能; 5.了解纱线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其在各大类纱线(纱、丝、线)开发中的应用,掌握纱线结构 和性能测量及纱线品质评定的基本方法与内容; 6.了解纺织品(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及其复合织物)的基本分类、分类、命名、结构及性 能特征和成形方法,以及在服用、家用、产业用中的基本要求与特征; 7.掌握织物服用和使用性能实现与表达方法和影响织物服用和使用性能的因素,掌握织物性能测 量、品质要素评定和各类织物分析鉴别的方法,以及掌握织物使用中的维护与保养; 8.了解产业用和技术纺织品的性能及功能特征,使用中的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以及相应的 评价方法。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 1. 绪论(10%) 一、纺织材料的属性与内容* 二、纺织材料发展中的问题* 三、纺织材料学应关注的知识及思考 2.纤维部分(45%) 第一章纤维分类、加工与发展 第一节纤维及其分类* 第二节各种常用纤维简介* 第三节纤维的成形加工 第四节纤维的应用与未来* 第二章纤维的结构特征 第一节纤维基本结构的构成* 第二节纤维的结构特征与测量* 第三节典型纤维的结构与特征* 第三章纤维的形态与表征

纺纱厂实习报告

篇一:纺纱厂实习报告 一、选配的目的(一)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用性能充分利用化学纤维的各种特性,取长补短,提高使用价值。(二)增加花色品种通过不同纤维纯纺或混纺,制成各种风格、用途 的产品,满足社会的各种需要。(三)改善可纺性能在合成纤维中混用吸湿性能较高的棉 或粘胶,可改善可纺性能。(四)降低产品成本在保证服用要求的情况下,混用部分价格低廉的纤维,可降低生产成本。篇二:纺织厂实习报告 毕 系部名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业实习报告机械工程系专业班级:机自081学号:教师职称:目录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2) 二、实习任务 (2) 三、实习时间 (3) 四、实习地点 (3) 五、实习企业概况 (3) 六、实习内容 (3) (一)实习的具体内容 (3) (二)实习中资料的收集和总结 (5) 七、实习感想 (6)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时光飞逝,四年的大学生活很快就要结束了,我们即将走入社会,融入这个大家庭,读了四年大学,老师们总是跟我们讲“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我想在这毕业之际,我们终于能够把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了。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适应以后的生活,学校在我们正式进入社会之前安排了这次毕业实习。 实习是一种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和巩固所学专业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培养我们能力和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毕业实习对于培养我们的能力有很大的意义,同时也可以使我们了解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毕业实习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必要前提,通过实习,我们可以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为我们毕业后社会角色的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任务 此次实习使我们大学四年里面的最后一次实习,也是我们最为重要的一次实习。在大一到大三之间我们先后进行过金工实习,参观实习等,而这些都只是学期之间的最基本的实习而已,和这次的实习有很大区别的。这次实习是目的性很强、对我们帮助最大的一次。我们是满怀热情,对于这次实习同学们都是很激动的,完成这些任务将能使我们能够顺利的离开学校而进入社会、适应社会。无论是毕业实习也好还是学期之间的金工实习也好,它们的目的都是一样,都是让我们能够通过实习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真正的理解课本上的知识,把所学的运用到实践中去,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在进入企业实习的时候,我们一定会遇到许多以前在学校和课本上没有学到过的知识和没有见过的问题,当我们遇到这些难题的时候,我们要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以往积累的实习经验,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并且把它都牢记在心,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在企业实习的时候,不仅要认真学习企业的管理理念和企业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我们不仅要学习认识,还要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以后的路打下基础,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习时间 2012年3月 四、实习地点 郑州第一纺织有限公司 五、实习企业概况

纺织材料学试题库--计算题

绍兴中专染整专业《纺织材料学》试题库 ——计算题模块 1、某种纤维的线密度为1.45dtex,如用公制支数和特数表示,各为多少? 解:N dtex ÷N t =10 ? N t = N dtex ÷10 =1.45÷10=0.145 (特) N t ×N m =1000 ? N m = 1000÷N t =1000÷0.145=6896.55(公支) 2、一批粘胶重2000kg,取100g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89.29g,求该批粘胶的实际回潮率和公定重量。 解:W 实= 29 . 89 29 . 89 100- =12% G 公=G 实 ? 实 公 W W + + 100 100 =2000? 12 100 13 100 + + =2017.86(kg) 3、计算70/30涤/粘混纺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混纺比。 解:涤/粘混纺纱混纺比=70?(1+0.004):30?(1+0.13) = 70.28:33.9 =67.5:32.5 4、有一批棉纱,在相对湿度为80%,温度300C时,称得其实际重量为100吨,测得其回潮率为15%。试计算这批棉纱的标准重量和它的含水率(公定回潮为8.5%)。 解:G 公=G 实 ? 实 公 W W + + 100 100 =100? 15 100 5.8 100 + + =94.35

W 含= W W + 100 100 = 5.8 100 5.8 100 + ?=7.83% 5、一批粘胶重1000kg,取50g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44 .5g,求该批粘胶的回潮率和公定重量。(已知粘胶的公定回潮率为13.0%) 解:W= 5. 445. 44 50- =12.36% G 公=G 实 ? 实 公 W W + + 100 100 =1000? 36 . 12 100 13 100 + + =1005.7kg 6、计算50/50腈纶/粘胶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为多少。(已知腈纶的公定回潮率为2 .0%) 解:W= 10013 50 2 50? + ? =7.5% 7、计算70/30涤/棉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及公定回潮率下的混纺百分比(已知涤纶的公定回潮率为0.4%,棉的公定回潮率为8.5%)。 解:W 公 =(0.7?0.4%+0.3?8.5%)?100% =2.83% 方法一:公定回潮率下涤纶的百分比=0.7?(1+0.4%)/(1+2.83%) =68.35% 公定回潮率下棉的百分比=100%-68.35% =31.65% 方法二:涤/棉混纺纱的混纺百分比=70?(1+0.004):30?(1+0.085) =68.35:31.65 9、将锦纶长丝绞成每周长为1.125米,共100圈的丝绞,称重后求得丝绞的平均重量为1.02克,烘干后平均重量为0.97克,求该批锦纶长丝的线密度。(公

《来样分析》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和要求 《来样分析》实训是纺织工程专业“实践实训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训练,使学生懂得织物分析的常用方法,来测定织物的经、纬纱密度;测定经、纬纱的捻度和捻向;测定织物的经、纬纱缩率;测算经、纬纱线线密度;鉴定织物的经、纬纱原料;概算织物重量及成本核算;分析织物的组织及色纱的配合。为产品设计、亏本核算及学好专业课打好基础。本课程是《纺织材料学》、《织物结构与组织》、《织造学》、《纺纱学》的配套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应与《纺织材料学》课程紧密衔接,一般应在学生修完《纺织材料学》课程后进行。二、实训内容和时间安排 (一)来样分析 1.常规织物分析 2.特殊外观织物分析 3.实用面料分析, 4.成本核算。 (二)时间:2012年02月-04月,每周4学时,共32学时。 三、实训仪器、工具及材料 仪器、工具:显微镜、天平、烘箱、捻度机、照布镜、针、意匠纸、笔和若干实验耗材等。 材料:常规织物、特殊外观织物、实用面料 四、分析步骤 1.取样; 2.确定织物的正反面; 3.确定织物的经、纬向; 4.测定织物的经、纬纱密度; 5.测定经、纬纱的捻度和捻向; 6.测定织物的经、纬纱缩率; 7.测算经、纬纱线线密度; 8.鉴定织物的经、纬纱原料; 9.概算织物重量; 10.分析织物的组织及色纱的配合。 五、完成面料分析表和成本核算

实训一:常规织物分析 1.实训步骤和操作方法 (一)取样 1.取样位置 试样离布边不小于5厘米,并且试样表面不应带明显的疵点。 2.取样大小 (1)一般织物取15×15厘米。 (2)组织循环较大的织物取20×20厘米或更大。 (3)如果取样确有困难,试样稍大于5×5厘米也可进行分析。 (二)确定织物的经、纬面 织物分析时,为了组织图绘制的简便清晰,通常将织物的纬面作为分析面。纬组织点多的一面为织物的纬面。 (三)确定织物的经、纬向 区别织物经、纬向的主要依据如下: 1.如来样上有布边,则平行布边的纱为经纱,垂直布边的纱为纬纱。 2.如样品是坯布,则含有浆份的纱是经纱,不含浆份的纱是纬纱。 3.一般密度大的为经纱,密度小的为纬纱。 4.筘痕明显的织物,则沿筘痕方向为经向。 5.由股线和单纱交织而成的织物,则通常股线为经纱,单纱为纬纱。 但在粗纺毛织物中,也有以单纱为经纱,弱捻的股线为纬纱的。 6.若单纱织物的成纱捻向不同时,则Z捻纱为经纱,S捻纱为纬纱。 7.若织物成纱捻度不同时,则捻度大的为经纱,捻度小的为纬纱。 8.若织物的经、纬纱线密度、捻向、捻度均差异不大时,则纱线的条干均匀、光泽好的为经纱。(四)测定织物的经、纬纱密度 织物单位长度中排列的经、纬纱根数称为织物的经、纬纱密度,公制计算单位是指10厘米内经、纬纱排列的根数。 在测数时应注意:计数纱线根数时要以两根纱线之间的中央为起点,若数到终点时,落在纱线上超过0.5根不足1根的以0.75根计,不足0.5根的以0.25根计,然后按经纱密度3个观察值,纬纱密度4个观察值求得算术平均值,精确到0.01根,再四舍五入为0.1根。 (五)测定经、纬纱的捻向和捻度 1. 测定纱线捻向的方法有二种: 1).退捻法 以左手夹牢纱线的上端,用右手食、拇二指握住纱线下端用顺时针转,若纱线变紧,则表示加捻方向与原来捻向相同,为Z捻,若纱线变松则为S捻。 2).观察法

纺材重点及答案

1、天然转曲:纤维素以螺旋状原纤形态一层一层淀积在胞壁上,螺旋方向时左时右,纤维干涸后,由于内应力作用,胞壁扭转形成“天然转曲”(棉纤维生长发育过程中纤维素沿纤维轴向的螺旋变向所致。)(转曲的存在,使抱合力增大,有利于纺纱,提高产品的质量。一般用单位长度(1cm)中扭转180度的次数表示。) 2、抱合力:纤维间在法向压力为零时,做相对滑动时产生的切向阻力。 皮辊棉:用皮辊式轧棉机加工的皮棉。特点:皮棉是片状,含杂含短绒较多,长度整齐度较差,黄根较多,但纤维长度损伤少,轧工疵点少。 3、极限氧指数: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在氧、氮混合气体中,材料刚好能保持燃烧状态所需要的最低氧浓度。 4、复合纤维: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高聚物或性能不同的同种聚合物通过一个喷丝孔合成的纤维。 5、品质支数:表示直径在某一范围内的羊毛细度。 6、缓弹性变形:加(或去除)外力后需经一定时间后才能逐渐产生(或消失)的变形。 工艺纤维:工艺纤维是指脱胶和梳麻处理后,符合纺纱要求的具有一定细度、长度的束纤维。 7、急弹性变形:加(或去除)外力后能迅速变形。 8、摩擦效应:毛纤维鳞片层具有方向性,使对其摩擦有逆鳞、顺鳞之分。逆、顺摩擦系数之差对逆、顺摩擦系数之和的百分率为摩擦效应。 9、粘胶纤维的原料一般选用 答:先将纤维素原料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碱纤维素,再与二硫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纤维素黄酸酯,纤维素黄酸酯溶解在稀碱溶液中制成粘胶。 10、纺织纤维中大分子间的结合力有哪些 答:纤维大分子的次价键力包括范得华力、氢键、盐式键、化学键。范德华力存在于一切分子之间的一种吸引力。包括定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极性很强的X-H键上的氢原子,与另一个键上电负性很大的原子Y上的孤对电子相互吸引而形成的一种键。盐式键存在于部分纤维大分子间,盐式键键能大于氢键,小于化学键。网状构造的大分子可由化学键构成交联。 11、丙纶是化学纤维中密度最轻的品种。 12、麻纤维有茎纤维和叶纤维两类,茎纤维有哪些,叶纤维有有哪些 答:叶纤维:单子叶植物的叶鞘和叶身内的维管束纤维,如剑麻、蕉麻、菠萝麻等。 茎纤维就是韧皮纤维。 13、蚕茧由哪四部分组成。 答:蚕茧的构成:茧衣、茧层、蛹衬、蛹,茧层可缫丝,茧衣、蛹衬因丝细而脆弱只能作绢纺原料。蚕层可缫丝,形成的连续长丝称为“生丝”。 14、在同样结晶度下, 一般说来, 晶粒小的吸湿性好还是差? 答:在同样的结晶度下,微晶体的大小对吸湿性也有影响。一般来说,晶体小的吸湿性较大。韧皮纤维:双子叶植物茎的韧皮层内部丛生成束的纤维。如:苎麻、亚麻、黄麻、大麻、苘麻、荨麻、罗布麻等 15、吸湿性的测定方法? 答:吸湿性的测试方法:分为直接法与间接法两大类。直接测定法称得湿重Ga,去除水分后得干重G0,根据定义求得W。具体的测试方法有:烘箱法,红外线辐射法,高频加热干燥法,吸湿剂干燥法,真空干燥法。间接测定法利用纺织材料中含水多少与某些性质密切相关的原理,通过测试这些性质来推测含水率或回潮率。具体的测试方法有电容式测湿仪,电阻测湿仪。 16、根据蚕的饲养季节,蚕茧分? 答:根据蚕的饲养季节,蚕茧分春蚕,夏蚕,秋蚕。 17、:组成羊毛纤维的蛋白质层,表皮层是由___角蛋白质细胞__组成,它象__鱼鳞___一样重叠覆盖,包覆在羊毛纤维的表面,所以又称_鳞片____层。皮质层是__蛋白质___,又分_正皮质细胞____和__偏皮质细胞___,由于两种皮质的物理性质的不同引起的不平衡,形成了羊毛的卷曲。髓质层由____薄壁细胞_______组成,它的存在使羊毛的质量变_____。 18、:纺织纤维导电性能的指标为比电阻有哪三种。 (1)体积比电阻(ρv ,Ω·cm)

2019真题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五邑小文整理11页

东华大学 200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833 纺织材料学 东华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科目:纺织材料学 (考生注意:答案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注:凡专业课考“纺纱原理”或“织造学”或“针织学”的考生做1~10题,凡专业课“非织造学”的考生做6~15题) 1.织物舒适性 9.蠕变与应力松弛 2.变形纱 10.高聚物热机械性能曲线 3.织物悬垂性 11.ES纤维 4.机织物紧度与针织物未充满系数 12.毛型化纤 5.捻系数 13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 6.羊毛品质支数 14.极限氧指数 7.玻璃化温度 15.纤维初始模量 8.吸湿滞后性 二、问答与计算题(共70分): (注:凡专业课考“纺纱原理”或“织造学”或“针织学”的考生做1~5题,凡专业课考“非织造学”的考生做4~9题) 1、(15分)简述蚕丝纤维的特性及设计仿真丝织物的思路(包括纤维、纱 线、织物组织、后整理等) 2、(16分)简述纱线细度不匀形成的原因?纱线细度不匀对织造工艺和产 品质量的影响?评述纱线细度不匀的测试方法? 3、(12分)有一批名义特数为18tex的涤65/棉35混纺纱,测得平均每 缕纱干重为⒈75g,每缕纱长为100m。求: (1)该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和实际特数(tex); (2)该混纺纱的重量偏差(%); (3)该混纺纱的英制支数。 (已知:棉的特制公定回潮率为8.5%,英制公定回潮率为9.89%,涤纶的公定回潮率为0.4%)

4、(15分)纺织材料在加工和使用中的静电是如何产生的?试述消除静电 的常用方法及其原理。 5、(12分)今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对3旦、51mm的锦纶纤维进行强伸性能测试,夹持距离为20mm,测得平均单强为14.1gf,平均断裂伸长为0.8mm。试求: (1)该纤维的相对强度(cN/dtex)、断裂应力(N/mm2)和断裂伸长率(%); (已知:锦纶纤维的密度为1.14g/cm3) (2)当测试温度不变,而湿度增大时,则该纤维的强度和伸长将有什麽变化?说明其原因。 6、(10分)试分析纤维的手感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7、(10分)下列纤维中(棉纤维、羊毛纤维、粘胶纤维、涤纶纤维、丙纶 纤维),哪些可用超声波粘合法加固成非织造布?说明其原因。 8、(15分)试述丙纶纤维的结构特点、主要性质及其在服用和产业领域的 应用。 9、(8分)今有一批粘胶纤维重1000kg,取50g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 为45.2g。求: (1)该批粘胶纤维的回潮率(%); (2)该批粘胶纤维的标准重量(kg)。 (已知:粘胶纤维的公定回潮率为13%) 东华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科目:纺织材料 (考生注意:答案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棉纤维成熟度 6.转移指数 2.吸湿滞后性 7.随机不匀 3.取向度 8.变形纱 4.蠕变与应力松弛 9.紧度与未充满系数 5.热定型 l0.织物免烫性 二、问答题(共48分): (注:统考生做1,2,3,4题,单考生从1,2,3,4,5题中任选4题) 1.(12分)何谓羊毛的缩绒性,分析说明缩绒性在羊毛加工和使用中的利弊及其克服弊端的方法。 2.(12分)描述苎麻、羊毛、粘胶和涤纶纤维的燃烧特征,试述纤维燃

纺织材料学复习题库

《纺织材料学》简答论述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名词解释(15分) 羊毛缩绒性:在湿热或化学试剂条件下,羊毛纤维或织物鳞片会张开,如同时加以反复摩擦挤压,由于定向摩擦效应,使纤维保持指根性运动,纤维纠缠按一定方向慢慢蠕动。羊毛纤维啮合成毡,羊毛织物收缩紧密, 这一性质成为羊毛的缩绒性。 差别化纤维:一般经过化学改性或物理变形,使纤维的形态结构、物理化学性能与常规纤维有显著不同,取得仿生的效果或改善提高化纤的性能。这类对常规纤维有所创新或具有某一特性的化学纤维称为差别化纤 维。 超细纤维:单丝线密度较小的纤维,又称微细纤维。根据线密度范围可分为细特纤维和超细特纤维。细特纤维抗弯刚度小,制得的织物细腻、柔软、悬垂性好,纤维比表面积大,吸湿好,染色时有减浅效应,光泽柔 和。 高收缩纤维:沸水收缩率高于15%的化学纤维。根据其热收缩程度的不同,可以得到不同风格及性能的产品。如热收缩率在15%-25%的高收缩涤纶,可用于织制各种绉类、凸凹、提花织物。 吸湿滞后性:在相同大气条件下,放湿的回潮率-时间曲线和吸湿的回潮率-时间曲线最后不重叠而有滞后性,从放湿得到的平衡回潮率总高于吸湿得到的平衡回潮率。纤维这种性质称为吸湿滞后性或吸湿保守性。 纱线:由纺织纤维制成的细而柔软的、并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质的长条。 纺织纤维:直径一般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而长度比直径大百倍、千倍以上的物质,并且可用来制造纺织制品。这类纤维称为纺织纤维。 断裂长度:是相对强度指标。随着纤维或纱线长度增加,自重增加。当纤维或纱线自重等于其断裂强度时的长度,为断裂长度(km).数值越大,表示纤维或纱线的相对强度越高。 临界捻系数:捻系数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指标之一,可用来比较同品种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纱线强力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捻度的增加而增加,纱线获得最大强力时的捻系数,称为临界捻系数。 纤维:直径一般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而长度比直径大百倍、千倍以上的物质。 含水率:纺织材料中所占水分重量对纺织材料湿量的百分比。 丝光:棉纤维在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或液氨中处理,纤维横向膨化,截面变圆,天然转曲消失,使纤维呈现丝一般的光泽。如果膨化的同时再给予拉伸,则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变纤维的内部结构,从而提高纤维强力。这一处理称为丝光。 公定回潮率:为了计重和核价的需要,必须对各种纺织材料的回潮率作统一规定,这称为公定回潮率。公定回潮率较接近实际回潮率。 回潮率:是指纺织材料中所含的水分重量对纺织材料的干量的百分比。 吸湿保守性:在相同大气条件下,放湿的回潮率-时间曲线和吸湿的回潮率-时间曲线最后不重叠而有滞后性,从放湿得到的平衡回潮率总高于吸湿得到的平衡回潮率。纤维这种性质称为吸湿滞后性或吸湿保守性。 特克斯:是指1000米长的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 极限氧指数:是指材料点燃后在氧氮大气里持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氧气浓度,一般用氧占氧氮混合气体的体积比(百分比)表示。极限氧指数(LOI)值越大材料耐燃性越好。

纺织材料学试题库_计算题

中专染整专业《纺织材料学》试题库 ——计算题模块 1、某种纤维的线密度为1.45dtex,如用公制支数和特数表示,各为多少? 解:N dtex ÷N t =10 ? N t = N dtex ÷10 =1.45÷10=0.145 (特) N t ×N m =1000 ? N m = 1000÷N t =1000÷0.145=6896.55(公支) 2、一批粘胶重2000kg,取100g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89.29g,求该批粘胶的实际回潮率和公定重量。 解:W 实= 29 . 89 29 . 89 100- =12% G 公=G 实 ? 实 公 W W + + 100 100 =2000? 12 100 13 100 + + =2017.86(kg) 3、计算70/30涤/粘混纺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混纺比。 解:涤/粘混纺纱混纺比=70?(1+0.004):30?(1+0.13) = 70.28:33.9 =67.5:32.5 4、有一批棉纱,在相对湿度为80%,温度300C时,称得其实际重量为100吨,测得其回潮率为15%。试计算这批棉纱的标准重量和它的含水率(公定回潮为8.5%)。 解:G 公=G 实 ? 实 公 W W + + 100 100 =100? 15 100 5.8 100 + + =94.35

W 含= W W + 100 100 = 5.8 100 5.8 100 + ?=7.83% 5、一批粘胶重1000kg,取50g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44 .5g,求该批粘胶的回潮率和公定重量。(已知粘胶的公定回潮率为13.0%) 解:W= 5. 445. 44 50- =12.36% G 公=G 实 ? 实 公 W W + + 100 100 =1000? 36 . 12 100 13 100 + + =1005.7kg 6、计算50/50腈纶/粘胶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为多少。(已知腈纶的公定回潮率为2 .0%) 解:W= 10013 50 2 50? + ? =7.5% 7、计算70/30涤/棉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及公定回潮率下的混纺百分比(已知涤纶的公定回潮率为0.4%,棉的公定回潮率为8.5%)。 解:W 公 =(0.7?0.4%+0.3?8.5%)?100% =2.83% 方法一:公定回潮率下涤纶的百分比=0.7?(1+0.4%)/(1+2.83%) =68.35% 公定回潮率下棉的百分比=100%-68.35% =31.65% 方法二:涤/棉混纺纱的混纺百分比=70?(1+0.004):30?(1+0.085) =68.35:31.65 9、将锦纶长丝绞成每周长为1.125米,共100圈的丝绞,称重后求得丝绞的平均重量为1.02克,烘干后平均重量为0.97克,求该批锦纶长丝的线密度。(公

大学纺织材料学试题定稿版

大学纺织材料学试题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纺材试题 2005年一、名词解释:30分 1 两型毛 毛纤维有明显的粗细不匀,同一根毛纤维上具有绒毛和粗毛特征,髓质层呈断续状分布,存在于未改良好的杂交羊和粗毛羊的被毛中。 2 中长纤维 长度和细度介于棉型化纤和毛型化纤之间的一类化学纤维,长度一般为51-76cm,细度0.2-0.3tex,可采用棉型纺纱设备或专用纺纱设备加工仿毛型产品。 3 纤维的结晶度:纤维内部结晶部分所占整个纤维的体积或重量百分比。 4 品质长度 是纺织纤维的长度指标,用来确定纺纱工艺参数。不同测试方法得出的品质长度不同,目前主要是指用罗拉式长度分析仪测得的比主体长度长的那一部分纤维的重量加权平均长度。 5 吸湿滞后性:又称“吸湿保守性”。同样的纤维材料在同一温湿度条件下,由放湿达到的平衡回潮率和由吸湿达到的平衡回潮率不同,前者大于后者,这种现象叫做吸湿滞后性。 6 蠕变:纺织材料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变形随时间变化而增加的现象。

7 合成纤维的热塑性 将合成纤维或制品加热到玻璃化温度以上,并加一定外力强迫其变形,然后冷却并去除外力,这种变形就可固定下来,以后遇到的温度不超过玻璃化温度,则纤维或制品的形状就不会有大的变化,这种性质称为合成纤维的热塑性。 8 绝热率 是指热体不包覆试样时在单位时间内的散热量与包覆试样时的散热量的差值与前者的百分比。(或用公式表示)纺织材料的绝热率越大,保暖性越好。 9 差别化纤维 是非常规生产得到的具有特殊性能的化学纤维的总称。如异形纤维、高吸湿纤维、抗起毛起球性纤维以及仿天然纤维、易染色纤维等。 10 非制造布 一种由纤维网构成的纺织品,这种纤维网可以是梳理网或由纺丝方法直接制成的纤维薄网,纤维杂乱或者有某些定向铺置,纤维网应经过机械或化学方法加固。 二填空(本题共30个空,每空1分,满分共30分。) 1 在测定纤维拉伸性质时,应注意的环境条件为温度、湿度。 2 纤维之间的切向阻力包括抱合力和摩擦力。 3 在天然纤维中耐光性最差的纤维是蚕丝;合成纤维中耐光性最差的是丙纶。

最新纺织材料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纺织纤维:直径一般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而长度比直径大百倍、千倍以上的物质,并且可用来制造纺织制品。 结晶度:结晶区(体积或重量)占整个纤维的百分比。 取向度: 不管天然纤维还是化学纤维,其大分子的排列都会或多或少地与纤维轴向一致,这种大分子排列方向与纤维轴向吻合的程度称作取向度 断裂长度:是相对强度指标。随着纤维或纱线长度增加,自重增加。当纤维或纱线自重等于其断裂强度时的长度,为断裂长度(km).数值越大,表示纤维或纱线的相对强度越高。 回潮率:是指纺织材料中所含的水分重量对纺织材料的干量的百分比。 含水率:纺织材料中所占水分重量对纺织材料湿量的百分比。 标准回潮率:在标准大气的条件下各种纤维及制品的回潮率称为标准回潮率。 平衡回潮率:当大气条件一定时,经过若干时间,单位时间内被纤维吸收的水分子数等于从纤维内脱离返回大气的水分子数时,纤维的回潮率才会趋于一个稳定值。处于平衡状态的回潮率称为平衡回潮率。 吸湿滞后性:在相同大气条件下,放湿的回潮率-时间曲线和吸湿的回潮率-时间曲线最后不重叠而有滞后性,从放湿得到的平衡回潮率总高于吸湿得到的平衡回潮率。纤维这种性质称为吸湿滞后性或吸湿保守性。 调湿: 预调湿:预先将材料在较低的温度下烘燥,使纤维材料的回潮率远低于测试所要求的回潮率,然后再使之在标准状态下达到吸湿平衡,以尽量减少吸湿滞后性所造成的误差。 公定重量:纺织材料在公定回潮率或公定含水率时的重量叫“标准重量”也叫“公定重量”。 特克斯:是指1000米长的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 公制支数简称支数: 是指在公定回潮率时1g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长度米(m)数 主体长度:是指一批棉样中含量最多的纤维长度. 定向摩擦效应:滑动方向不同,则摩擦因数不同。滑动方向从毛尖到毛根,为逆鳞片摩擦,摩擦因数大;滑动方向从毛跟到毛尖,为顺鳞片摩擦,摩擦因数小。 混纺纱: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纺成的纱。 股线:与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合并加捻制成的线。 捻度: 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称为捻度。即单位长度纱线上纤维的螺旋圈数。 临界捻度:使纱线强度达到最大值得捻度。 临界捻系数:捻系数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指标之一,可用来比较同品种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纱线强力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捻度的增加而增加,纱线获得最大强力时的 捻系数,称为临界捻系数。 毛羽:纱线的毛羽是指伸出纱线体表面的纤维 纱疵:纱线上附着的影响纱线质量的物体。 机织物: 是由平行于织物布边或与布边呈一定角度排列的经纱和垂直于织物布边排列的纬纱,按规律交织而成的片状纱线集合体。 针织物:把纱制成线圈,再将线圈连接起来而制成的织物称为针织物。 组织点组织点是织物中经纬纱线的交织点。 组织循环: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的排列规律能够同时满足循环并在织物中重复出现时,

2015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考研试题参考答案

东华大学 2015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考试科目:001-883纺织材料学 答题说明: 1 解答“名词对”题时,在分别解释好两个(或三个)名词后,一定要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5分的题中有1分是给名词之间的关系的; 2 名词之间的关系可能包括因果关系、平行关系、包含关系、大小关系、无关等,要从名词的针对的对象、关注点、反应的作用等角度将之描述清楚; 3 回答名词解释时,下定义要精准,学会用图形、数据和符号进行表达,适当结合语言表达; 4 当一个名词不能进行精准表达时,可采用“取全”的方法,将该名词可能包含的内容都罗列出来; 5 回答问答题时,不要纠结于不会的题,每年的考题的问答中都会涉及纤维、纱线、织物的结构、性能、特征、特点等,既涉及理论也涉及实用,可能会遇到不会的问答题,此时要先回答会答的题目。对于完全不会的题,也不要放弃,要从你所知道的最根本的概念说起,回到最本质的物理概念,去推导结论,把能说的都说上,但不要乱说、瞎说。这样也给判卷者给分的理由; 6 回答问题要抓住重点,简单明确,主体突出。要理解问题在考你什么,要把关键词说出来。比如如果问你影响织物性能的因素,就应当从纤维、纱线、织物的结构、性能,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大气压)及测试方法、条件与测试参数(拉伸速度、试样长度、预加张力、测试原理)等角度全面回答;如果要你回答影响束纤维强力的因素,考察的关键在于“断裂不同时性”,则主要从纤维的长度分布、测试根数、纤维排列平行度等角度回答问题,至于纤维结构与性能,测试环境和测试条件等因素则不作为主要回答内容; 7 回答问题时,对于不明确的东西,不要简单作是非判断,比如好坏、高低、越大越好、越来越大,……等。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60分) 1、纺织材料的结构与性能(重复2014年考题) 纺织材料是指纤维及其制品,具体表现为纤维、纱线、织物及其复合物。纺织材料的结构是指纤维及纤维制品间的几何排列和相互作用,比如纤维材料的分子组成与结构、大分子的聚集态结构及纤维的形态结构,纱线材料中纤维、单纱的排列、转移与缠绕等结构,织物中纤维、纱线的交织、线圈穿套及成网加固结构等。纺织材料的性能是指纺织材料的性质和功能,是指纺织材料具有的适合加工和使用要求的物理、化学或技术特性,如力学性能、耐久性、舒适性、安全可靠性能等。 纺织材料的结构是决定其性能的重要因素,与纺织材料的组成一起决定了纺织材料的性能。比如纤维的结构与组成决定纤维性能,纱线的结构与组成决定纱线性能,织物的结构与组成决定织物性能,而最终产品

纺织材料学总结

短纤维纱线:是由短纤维经纺纱加工形成,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质、细度和柔软性的连续细长条。 按纱线的结构外形分:单纱、股线、花式线、长丝短纤维组合纱。 单纱:是指由短纤维经纺纱工艺过程的拉细加捻形成的,单根的连续细长条。 股线:是指由两根以上的单纱合并加捻而形成的线。双股线是指由两根单纱捻合在一起;复捻股线是指股线捻合在一起。 花式线:用特殊工艺制成的,具有特种外观形态与色彩的纱线称为花式线。 按组成纱线的纤维种类分:纯纺纱、混纺纱、交捻纱。 纯纺纱:用一种纤维纺成的纱线。 混纺纱: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混合纺成的纱线。 交捻纱: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纤维原料或不同色彩的单纱捻合而成的纱线。 按组成纱线的纤维长度分:棉型纱、中长纤维型纱、毛型纱。 按纺纱工艺分:精梳纱、粗梳纱、废纺纱。 精梳纱:经过精梳工程纺得的纱线。与普通纱相比,精梳纱用料较好,纱线中纤维伸直平行,纱线品质优良,纱线的细度较细。 粗梳纱:经过一般的纺纱工程纺得的纱线称为粗梳纱,也叫普梳纱。 废纺纱:用较差原料经粗梳纱的加工工艺纺得的品质较差的纱线,称为废纺纱。 长丝纱\ 按长丝的结构外形分:单丝、复丝、捻丝、复合捻丝、变形丝。 单丝:长度很长的连续单根丝。 复丝:指两根及以上的单丝并合在一起的丝束。 捻丝:由复丝经加捻而形成的丝束。 复合捻丝:捻丝经过一次或多次并合、加捻即成复合捻丝。 变形丝:指化纤原丝经过变形加工使之具有卷曲、螺旋、环圈等外观特性的长丝。 空气变形丝:是利用压缩空气,使化学纤维长丝发生喷气变形。 短纤维纱线的结构:环锭纱、转杯纱、喷气纺纱。 长丝纱的结构:无捻长丝纱、有捻长丝纱、变形丝。 纱线标志一般由纤维品种和线密度为主要标志。 棉型纱线按照粗细或线密度被分为粗特纱、中特纱、细特纱、特细特纱、超细特纱五类。 毛型纱线分为精梳毛纱、粗梳毛纱、半精梳毛纱三种 精梳毛纱:采用精梳毛纺生产线制成毛条再纺成纱线,使细棉羊毛或超细棉羊毛及相应的化学纤维生产的细密高档毛织物。在纱线中纤维排列较为平直,抱合紧密,条干均匀度和纱线强度较高,产品外观较为光洁,线密度较小,弹性好,其织物称为精纺毛织品。 化纤长丝的主要品种有涤纶、锦纶、氨纶、粘胶长丝等。 纱线的结构特征包括:纱线的细度和细度不匀、加捻特征、纱线表面毛羽、捻缩、纤维在纱线中的形态及分布特征,内部蓬松性。最重要的是细度不匀和加捻特征。 细度偏差:纱线实际细度相对设计细度的偏差百分率。 细度不匀:指纱线沿长度方向上的粗细不匀性。可分为质量不匀和条干不匀。质量不匀指用定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