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网络光的基础知识解析
- 格式:pptx
- 大小:6.16 MB
- 文档页数:37
目录载噪比 (2)光功率为什么有正有负呢!与同轴功率计算 (3)数字电视信号的声噪比和载噪比 (4)模数10dB差值 (4)光网络中的dB、dBm、mW (5)光发的输入电平“平坦”是什么意思 (6)光工作站的调试方法和误码率劣化原因 (7)通常说的72DB输入放大器正好。
指的是低频72DB还是高频72DB (9)放大器内通常设置固定均衡器+可调均衡器 (10)放大器电原理简图 (11)载噪比在电视信号的采集、调制、放大、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噪声”(代号N, 英文Noise 的第一个字母),随着放大级数的增加,噪声会逐步增大。
噪声就像鱼缸水中的泥沙,会使清晰度降低,轻微时在电视画面背景上均匀地密布不规则的细微噪动点,严重时则变成粗大的雪花点。
电视中噪声的轻重程度用“载噪比”(代号C/N)来表征,单位是dB,它就是“载波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的分贝值”:C/N=10lg(载波功率/噪声功率)(单位:dB)C/N数值愈大,说明载噪比愈高,电视画面清晰度愈好。
国家广电行业标准GY/T106-1999中规定有线电视系统(出口)的C/N指标要求≥43dB(显然,此时载波功率是噪声功率的20000倍),通常在作系统设计时取C/N=44dB为设计值,留1dB设计裕量。
我们在计算单个放大器的载噪比时,可以先不考虑由前级输入的“噪声功率”,认为输入放大器的仅仅是信号的“输入载波功率”,此时这个放大器自身的“噪声功率”只有两项:由于器件中电子不规则热运动而产生的“基础热噪声”和因放大器放大而“增加的噪声”。
这样,单个放大器C/N指标的计算式就是:C/N单=10lg[输入载波功率/放大器的噪声功率]=10lg[输入载波功率/(增加的噪声×基础热噪声)]=10lg输入载波功率-10lg增加的噪声-10lg基础热噪声由于“10lg输入载波功率”就是放大器的“输入电平”(代号Si,单位dB),“10lg增加的噪声”就是放大器的“噪声系数”(代号NF,单位dB),“10lg基础热噪声”按我国的电视制式换算出来的数值是2.4dB(20℃)。
知识之五:光链路基础知识浙江传媒学院陈柏年1、有线电视的干线传输方式有哪些?有线电视的干线传输方式有:(1)同轴电缆干线,(2)光缆传输干线,(3)微波传输干线。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光链路干线,大多数城市采用两级光链路干线,一级光链路是总前端和分前端之间的光纤链路。
二级光链路是分前端和光节点之间的光纤链路。
2、光纤有哪四个组成部分?什么是光纤的模式?什么是光纤的三个低损“窗口”?光纤四个组成部分:(1)纤芯;(2)包层;(3)纤外涂覆层;(4)塑料保护层。
光纤的模式:表示光纤中电磁场(传导模)沿光纤横截面的场形分布和沿光纤纵向的传播速度。
实质在数学上是无源麦克斯韦方程在所给条件下的线性独立的特解。
光纤的三个常用的低损“窗口”:(1)850窗口;(2)1310 窗口;(3)1550 窗口。
3、光纤的传输损耗包括哪些损耗?光纤损耗系数α的定义和单位是什么?光纤的三种传输损耗:散射损耗、吸收损耗、辐射损耗。
(1)散射损耗-光通过密度或折射率不均匀的物质时,传导光产生散射(非传播方向上的辐射)造成传导光失去能量。
包括瑞利散射损耗和波导结构缺陷散射损耗。
(2)辐射损耗-也称附加损耗,是在成纤之后光纤的微弯曲所产生的光辐射所造成的传导光能量损失。
包括光纤弯曲损耗和光纤微曲损耗。
(3)吸收损耗-材料中粒子吸收传导光能,产生振动发热,结果电子受激传导光失去能量。
包括本征固有吸收损耗和杂质吸收损耗。
光纤缆衰减系数α的定义和量纲:经单位距离(一般取1公里)光纤信号功率衰减的分贝值,其量纲是[]。
α =(1)10()[]4、什么是光纤的色散?色散包括哪些色散?光纤色散系数的定义和单位是什么?光纤的色散:在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随传输距离增加,由于不同成分的光传输时延不同引起的脉冲展宽的物理效应。
光纤的三种色散:(1)模式色散:因光纤中传导模式的传输路径和速度不同所产生的色散。
(2)材料色散(折射率色散):因光纤材料折射率随传输光波波长而变化所产生的色散。
光纤简介一、光纤概述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
微细的光纤封装在塑料护套中,使得它能够弯曲而不至于断裂。
通常,光纤一端的发射装置使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或一束激光将光脉冲传送至光纤,光纤另一端的接收装置使用光敏元件检测脉冲。
二、光纤工作波长光是一种电磁波。
可见光部分波长范围是:390nm—760nm(纳米),大于760nm部分是红外光,小于390nm部分是紫外光。
μμμμ,μμμm以上的损耗趋向加大。
三、光纤分类光纤的分类主要是从工作波长、折射率分布、传输模式、原材料和制造方法上作一归纳的,各种分类如下。
〔1〕工作波长:紫外光纤、可观光纤、近红外光纤μμμm〕。
〔2〕折射率分布:阶跃〔SI〕型光纤、近阶跃型光纤、渐变〔GI〕型光纤、其它〔如三角型、W型、凹陷型等〕。
〔3〕传输模式:单模光纤〔含偏振保持光纤、非偏振保持光纤〕、多模光纤。
〔4〕原材料:石英光纤、多成分玻璃光纤、塑料光纤、复合材料光纤〔如塑料包层、液体纤芯等〕、红外材料等。
按被覆材料还可分为无机材料〔碳等〕、金属材料〔铜、镍等〕和塑料等。
〔5〕制造方法:预塑有汽相轴向沉积〔VAD〕、化学汽相沉积〔CVD〕等,拉丝法有管律法〔Rod intube〕和双坩锅法等。
四、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光纤是一种光波导,因而光波在其中传播也存在模式问题。
所谓“模”是指以一定角速度进入光纤的一束光。
模式是指传输线横截面和纵截面的电磁场结构图形,即电磁波的分布情况。
一般来说,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的场结构,且每一种传输线都有一个与其对应的基模或主模。
基模是截止波长最长的模式。
除基模外,截止波长较短的其它模式称为高次模。
根据光纤能传输的模式数目,可将其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允许多束光在光纤中同时传播,从而形成模分散〔因为每一个模光进入光纤的角度不同它们到达另一端点的时间也不同,这种特征称为模分散〕。
第一章广播电视的基本知识第一章广播电视的基本知识§1.1 图像光电转换的基本过程电视是用电信号来传送活动图像的,因此首先要把被传送的图像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经过信号通道的传送后,再经过电视机的显像管将电信号还原成图像。
前一光电转换是图像的分解过程,后一电光转换是图像的复合过程。
1.1.1 光电转换的过程如果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报纸上刊登的传真照片,就可以发现它们是由许多大小不等、疏密不同的黑点子组成,而且点子越小、越密,画面就越细腻、清晰。
同样,呈现在电视机屏幕上的图像也是由许多相互联系、彼此配合、亮度相同或不同的小单元组成,这些构成电视图像的基本单元称像素。
实际上,由于人眼视觉分辨力有一定的极限,在正常观看距离下,一幅电视图像大约有40万个像素时就可以使图像具有令人满意的清晰程度。
由于图像是由像素构成的,因此就可以通过传送组成它的像素来实现传送图像的目的。
为了解决像素的传送问题,人们采用一种顺序传送的方法,就是在发送端把图像中各个像素的亮度按一定的顺序变成相应的电信号,并一个一个地传送出去,而在接收端则按同样地顺序把电信号变成一个一个相应地亮点重现出来。
实践证明,由于人眼的视觉惰性,只要顺序传送的速度够快,就会在主观感觉上觉得所有像素同时发亮一样。
这种顺序传送法实质上就是按时间顺序传送空间分布的像素的亮度。
将图像转变为顺序传送的电信号(图像的分解)或将顺序传送的电信号重新恢复成光图像(图像的复合)的过程称为扫描。
在扫描过程中,像素的传送和恢复顺序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一行一行地进行的。
由于电视要传送活动图像,即图像上像素的亮度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所以必须在一秒钟内传送很多幅画面,才会在电视荧屏上重现连续活动的图像。
我国电视标准规定一秒钟传送25幅画面。
这就是说电视系统必须具备每秒约1000万个像素的扫描速度。
这样高的扫描速度,只有采用电子扫描的方法才能实现。
实现光电转换的器件是发送端的摄像管。
广播电视基础业务知识一、填空1、电路是由和组成的。
答案:电源;电子元器件。
2、所谓电源就是把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答案:其他形式的能量。
3、常见的电源有两种一种是;一种是。
答案:直流电源;交流电源。
4、电子在物体内流动所遇到的阻力称为。
答案:电阻。
5、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功能是:、、、。
答案:分压、分流、做负载、用于阻抗匹配。
6、电路中用以储积电荷的元件叫。
答案;电容。
7、在电路中起到隔直、交连、分压和旁路作用的元件是。
答案:电容。
8、电感是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的元件。
其主要功能是、、。
答案:感应电动势。
进行电磁耦合、分压、阻流。
9、变压器是的器件。
其功能主要用于和,还可用于。
答案:电压变换阻抗变换电路隔离。
10、二极管具有。
在电路中可实现、、、、。
答案:单项导电性。
可实现:整流、检波、变频、稳压、变容。
11、三极管在一定的工作状态下会对。
可以做成、、。
答案:小信号进行放大。
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振荡器。
12、在电路中,电压恒定不变,电流也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电路叫,该电路中的电流叫。
在交流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直流电路,直流电流。
随时间按一定规律反复交替变化。
13、如下叙述:“流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称为定律。
答案:欧姆。
14、通常把三相电源的三相绕组接成或向外供电。
答案:星形三角形15、电阻串联总电阻等于,并联,总电阻。
答案:各个电阻和,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和。
16、有线电视干线传输方式有、、。
答案:电缆传输、光缆传输、微波传输。
17、分配网中所用的部件主要是、、、、。
答案:同轴电缆、分支器、分配器、放大器、用户终端盒。
18、我国广播电视系统的参考电平是。
答案:1uV 。
19、15dbmV= dbuV 。
答案:75dbuV .20、干线系统的特点是、。
答案:零增益、宽频带工作。
21、同轴电缆由、和。
答案:内导体、外导体、支承内外导体使之维持同轴关系的绝缘层组成。
广电网络光纤通信网络技术解析作者:艾买江·吾甫尔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15期摘要: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当中光纤通信现已成为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内容,对于广电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价值。
本文简要介绍了光纤通信技术的概念、特点及构成,进而就光纤通信技术在广电网络中的应用展开了深入的探究工作,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广电网络;光纤通信技术;双向化改造光纤通信技术可以把信号源当中的电信号转变成光信号,而后借助于光纤来促使光信号被发送至新宿端,最终再由信宿端把光信号还原为电信号。
伴随着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光纤通信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受到光纤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人们在进行通讯交流时所能够选用方式越來越多,速度也越来越快,在这一过程当中光纤通信网络技术的作用价值也愈发凸显。
一、概述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是利用玻璃与塑料所制造而成的纤维,是一种光传导工具。
其进行光传导的原理为“光的全反射”。
光纤作为一种传输媒介其优势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频带宽。
频带宽窄就意味着所能够传输的容量规模。
载波频率越高所能够传输的信号频带宽度也就越大。
在VHF频段当中,载波频率为48.5MHZ~300MHz。
带宽仅为250MHz。
而可见光的频率能够达到100000GHz,相较于VHF频段要高出一百多万倍。
2、损耗低。
在由同轴电缆所构成的系统内,性能最佳的电缆在传输800MHz的信号其损耗均会高于40dB/km。
与此相对比,光导纤维的耗损则明显小得多,其传输1.31um的光,好孙亮不足0.35dB/km,这与同轴兰兰相比功耗损失要小一亿倍。
3、重量轻。
由于光纤十分纤细,单模光纤其芯线直径通常不超过10um,外部直径也仅有125um,即便是将护套、防水层、加强筋等加在一起,48根光纤所构成的光缆直径还不到13mm,远远小于一般同轴电缆47mm的直径,且再加之其采用的是玻璃纤维因此重量更轻,安装更加方便。
光纤简介一、光纤概述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
微细的光纤封装在塑料护套中,使得它能够弯曲而不至于断裂。
通常,光纤一端的发射装置使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或一束激光将光脉冲传送至光纤,光纤另一端的接收装置使用光敏元件检测脉冲。
二、光纤工作波长光是一种电磁波。
可见光局部波长围是:390nm—760nm(纳米),大于760nm 局部是红外光,小于390nm局部是紫外光。
光纤的工作波长有短波长0.85μm、长波长1.31μm和1.55μm。
光纤损耗一般是随波长加长而减小,0.85μm的损耗为2.5dB/km,1.31μm的损耗为0.35dB/km,1.55μm的损耗为0.20dB/km,这是光纤的最低损耗,波长1.65μm以上的损耗趋向加大。
三、光纤分类光纤的分类主要是从工作波长、折射率分布、传输模式、原材料和制造方法上作一归纳的,各种分类如下。
〔1〕工作波长:紫外光纤、可观光纤、近红外光纤、红外光纤〔0.85μm、1.3μm、1.55μm〕。
〔2〕折射率分布:阶跃〔SI〕型光纤、近阶跃型光纤、渐变〔GI〕型光纤、其它〔如三角型、W型、凹陷型等〕。
〔3〕传输模式:单模光纤〔含偏振保持光纤、非偏振保持光纤〕、多模光纤。
〔4〕原材料:石英光纤、多成分玻璃光纤、塑料光纤、复合材料光纤〔如塑料包层、液体纤芯等〕、红外材料等。
按被覆材料还可分为无机材料〔碳等〕、金属材料〔铜、镍等〕和塑料等。
〔5〕制造方法:预塑有汽相轴向沉积〔VAD〕、化学汽相沉积〔CVD〕等,拉丝法有管律法〔Rod intube〕和双坩锅法等。
四、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光纤是一种光波导,因而光波在其中传播也存在模式问题。
所谓“模〞是指以一定角速度进入光纤的一束光。
模式是指传输线横截面和纵截面的电磁场结构图形,即电磁波的分布情况。
一般来说,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的场结构,且每一种传输线都有一个与其对应的基模或主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