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2
- 格式:ppt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46
第2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2.1城市道路平面规划设计的内容和要求道路线形指道路路幅中心线(又称中线)的立体形状,道路中线在平面上的投影形状称为平面线形。
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可划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主要是根据城市主要交通联系方向确定城市主要道路中心线的走向,并进一步确定城市路网;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一般在上一层次已经确定的城市道路网规划基础上进行,需要进一步详细确定用地范围内各级道路主要特征点的坐标,曲线要素等内容,便于进一步的道路方案设计。
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经常会碰到山体、丘陵、河流和需要保留的建筑,有时还因地质条件差而需要避开不宜建设的地方,所以无论城市道路还是公路不可避免要发生转折,就需要在平面上设置曲线,所以平面线形由直线和曲线组合而成。
如果城市道路转折角度不大,可把转折点设在交叉口,使道路线形呈折线状,这样可以减少道路上的弯道,便于道路施工和管线埋设,也有利于道路两侧建筑的布置。
如果转折点必须设置在路段上,则需要根据车辆运行要求设置成曲线,曲线又可分为曲率半径为常数的圆曲线和曲率半径为变数的缓和曲线。
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的主要任务为:根据道路网规划确定的道路走向、道路之间的方位关系,以道路中线为准,考虑地形、地物、城市建设用地的影响,根据行车技术要求确定道路用地范围内的平面线形,以及组成这些线形的直线、曲线和它们之间的衔接关系;对于小半径曲线,还应当考虑行车视距、路段的加宽和道路超高设置要求等。
在学习本章时,尽管公式较多,但道路平面线形设计的一些常用参数,往往是可以通过查阅规范取得的,只有在旧城改造中用地条件苛刻的情况下,才需要计算道路线形要素。
所以,掌握查阅设计规范、理解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和适用条件,将是学习本章的关键。
2.2 道路弯道平曲线规划设计2.2.1 曲线要素构成及基本作用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一般采用圆弧曲线连接直线路段,为了使线形平顺,连接方式必须是切点相连,道路圆曲线一般通过曲线要素来描述。
习题一:道路平面设计1、汽车的行驶阻力有那些?汽车行驶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8分)答:汽车的行驶阻力: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弯道阻力和惯性阻力等汽车行驶充分必要条件:F(附着力)≥ T(驱动力)≥ R(总阻力)。
2、什么叫汽车的动力因数,它反映了汽车的什么性能?(12分)答:动力因数:以D表示即:D=(Pt-Rw)/G,在海平面上,满载的情况下,每单位车重克服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的能力,表明了汽车爬坡及加减速的能力。
是汽车牵引性能的主要指标,是剩余牵引力(总牵引力减空气阻力)和汽车总重之比。
反映性能:汽车的重要行驶性能。
3、在道路平面设计中,圆曲线半径选取的依据是什么?(6分)答:(1)一般情况下,宜采用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的4至8倍或超高为2%至4%的圆曲线半径;(2)地形条件受限制时,应采用大于或接近《规范》里面圆曲线最小半径的一般值;(3)地形条件特殊,万不得已,方可采用极限最小半径;(4)考虑纵断面,不要在陡坡的地方设计很小的圆曲半径。
4、城市道路平面线形三要素是哪些?(9分)答:直线:曲率K=0、圆曲线:曲率K=常数、缓和曲线:曲率K=变数;曲率K为半径R的倒数。
5、道路平面线性设计的一般原则有哪些?(22)答:(1)应直捷、连续、均衡,并与沿线的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不论转角大小均应敷设平面曲线,并尽量选用较大的圆曲线半径。
当公路转角较小时,应设法调整平面线形,当不得已,而设置小于70的偏角时,则必须设置足够长的曲线。
(3)曲线间应设置足够长度的直线,一-般以不小于6倍设计车速(以km/h 计)的直线长度为宜。
不得以短直线相连形成断臂曲线而影响线形连续和美观,否则应调整线形使之成为一-个单曲线或复曲线,或运用回旋线组合成卵型、复合型及凸型等曲线,改善线形质量。
(4)曲线间应设置足够长的直线,一般以不小于2倍设计车速(以km/ h 计)的直线长度为宜。
否则应调整线形,或运用回旋.线将其组合成S型曲线,改善线形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