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理念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农村建设,规划是龙头。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社会福利、生态、环境、农业、建筑、科技和管理等诸多领域,是一项正在发展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和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应建立起十条理念。

ﻫ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ﻫ推进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生产力,务必要认真做好新农村的经济发展规划。为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清晰,特点要突出,这就要求新农村建设规划观念要新、起点要高、质量要严。要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和农田水利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做好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规划,确保农业现代化替代传统农业,确保农民增收,造就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稳定的工资性收入。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强化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切实做好环境保护规划。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要走适合国情的路子,实现环境优美、生态健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确保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做好生态环境保护规划。ﻫ要加强对农村各种有害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四害”的防治,切实搞好农村和农业的生态环境保护,为广大农民创造清洁、舒适的生活生产环境。这是改善农民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处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完善社会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ﻫ建设新农村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生产,确保农民增收是最为关键的问题,而文化、卫生、教育等社会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服务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素质、造就新型农民的重要基础。这就要求在新农村的建设规划中,各级政府应注意完善农村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以逐步改变落后的面貌。做新农村建设规划时必须深入基层,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把规划切实做到具有足够的操作性和弹性,以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好处,取信于民。在建设新农村中,切忌搞群众得不到实效的“形象工程”。一定要脚踏实地,抓紧解决农村中急需解决的就医、上学、提高文化素质、完善基础设施和改善环境卫生条件等社会公共设施问题,让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真正得到改善。只有取信于民,尊重群众、动员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激励群众,才能同心协力地顺利进行新农村建设。

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 ﻫ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

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特别要重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民居建筑文化,深入做好古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ﻫ我国传统村庄聚落的规划布局,十分重视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强调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在处理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关系时,先辈们注意巧妙地利用自然形成的“天趣”,以适应人们的居住、生产、贸易、文化交流、社群交往以及民族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同时,先辈们还重视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内在理性的逻辑安排,建筑单体形式虽然千篇一律,但群体空间组合则千变万化。如各地的一些著名古村落虽为人作,但自天开,形成了古朴典雅、秀丽恬静、各具特色的村庄聚落,成为现今国内外旅游者争相观光的景点。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必须努力做好历史文化村落和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继承、发展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延续其生命力,使其在建设新农村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五、强调城乡差别和统筹发展ﻫ要强调城乡之间的差别和统筹发展,农村要现代化,但不能城市化。城乡应有差别,应互相协调、和谐发展。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要展现有别于城市高大建筑、宽畅道路、工厂学校、公园草坪和超大广场等建设风格的传统农村聚落、多样化的辛寸庄、原生态的自然山水森林资源与农田水利等,将农村优美自然的田园风光、舒畅和谐的生态环境和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作为区域人民的共同财产,与城市居民共享。在此基础上,通过互联互通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创新,将城市的经济活力和现代文明扩展到农村与农民共享。惟有这样,才能城乡互动,整个区域互补和谐发展。

六、协调新农村建设和农房建设的关系

要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和农房建设的关系,加强新农村住宅小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程,包括农业的发展、农村的文化卫生教育、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和农房建设等。人以宅为本,农房建设是富裕起来的农民改善人居环境的迫切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农民住宅不同于仅为生活服务的城市住宅,它具有农村生产、生活的双重性,既是农民世代居住的安身之处,又是农民进行生产活动的生产资料之一,许多农民利用宅屋养殖畜禽和进行农副产品加工。因此,新农村建设要在改进农房的设计上下功夫,使其符合农村生活、生产的需要。这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前些年,由于来自多方面的误导,有些地方极其片面地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建新村、盖新房,更为甚者竟然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一些地方领导把“几十年不落后”当作时髦,甚至把农房称为“别墅”。ﻫ一些媒体也把农民盖“别墅”说成是农民富裕、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中国农村的明天”。这样,使得一些地方不顾一切地动员农民群众盖新房,导致“干部动员村民举债建别墅”、“农民集体住别墅债台高筑”等现象屡有出现,严重地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可顾此失彼,忽左忽右。

ﻫ七、开发富有文化特色的“乡村游”

我国广大农村以其贴近自然的优美环境、淳朴真诚的民情民俗、鲜明独特的传统风貌和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深深地吸引着现代城里人。因此,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乡村游”和“农家乐”呈现出一浪高过一浪的热潮。在这种热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