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控型器件的详细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323.26 KB
- 文档页数:8
典型全控型器件利用控制信号可控制开通与关断的器件称为全控型器件,通常也称为自关断器件。
全控型器件通常分为电流控制型与电压控制型两类。
电流控制型器件从控制极注入或抽取电流信号来控制器件的开通或关断,如可关断晶闹管(GTO)、大功率晶体管(GTR)等。
这类器件的主要特点是控制功率较大、控制电路复杂、工作频率较低。
电压控制型器件通过在控制极建立电场——提供电压信号来控制器件的开通与关断,如功率场效应臀(简称功率MosFE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等。
与电流控制型器件相比,这类器件的主要特点是控制功率小、控制电路简单、工作频率较高。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力电子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
典型代表是(1)门极可关断晶闸管,(2)电力晶体管,(3)电力场效应晶体管(4)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一. 可关断晶闸管1 .特点:(1) 晶闸管的一种派生器件.(2)可以通过在门极施加负的脉冲电流使其关断。
(3)GTO的电压、电流容量较大,与普通晶闸管接近,因而在兆瓦级以上的大功率场合仍有较多的应用。
2.可关断晶闸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与普通晶闸管的相同点: PNPN四层半导体结构,外部引出阳极、阴极和门极。
和普通晶闸管的不同点:GTO是一种多元的功率集成器件栅的结构示意图、等效电路、电气符号如图1所示。
与普通晶闸管一样,可以用图1-7所示的双晶体管模型来分析。
由P1N1P2和图1 GT()的结构示意图、等效电路与电气符号)工作原理:图2 晶闸管的双晶体管模型及其工作原理N1P2N2构成的两个晶体管V1、V2分别具有共基极电流增益1和 2 。
1+ 2=1是器件临界导通的条件。
3. GTO能够通过门极关断的原因是其与普通晶闸管有如下区别:a) 设计2较大,使晶体管V2控制灵敏,易于GTO关断。
b) 导通时1+ 2更接近1,导通时接近临界饱和,有利门极控制关断,但导通时管压降增大。
c) 多元集成结构,使得P2基区横向电阻很小,能从门极抽出较大电流。
全控型器件名词解释
全控型器件(英语:Fully Controlled Device),在电力电子学中,是一种可以在没有反向电压的情况下控制其电流的电子器件。
常见的全控型器件包括二极管、晶闸管、以及新发展的功率场效应管(Power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MOSFET)、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IGBT)等。
全控型器件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包括**电力系统和电动机**。
在电力系统中,它们可以用来控制发电机的开关和电流的大小。
在电动机中,这些器件可以通过调节电压来控制电机的速度和方向。
此外,全控型器件还可以用于**电子设备和家用电器**的控制器中,例如电视、音响、照明设备等。
通过使用全控型器件,这些设备的电源和控制电路可以实现更加灵活和智能的控制。
除此之外,全控型器件还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
特别是在电动汽车中,全控型器件作为逆变器的一部分,可以将电池中的直流能转换成交流能,从而驱动车轮。
问题的提出¾为什么要开发全控型器件?¾半控型器件有哪些限制?在很多情况下,如何将器件关断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¾对关断要求不高,或有其他很有效的方法关断器件时,半控型器件是合适的。
¾反之,就需要全控型器件。
¾5.1 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¾5.2 电力晶体管(GTR、PRT)¾5.3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P-MOSFET)¾5.4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¾5.5 其他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¾5.6 模块和智能功率模块(IPM)¾5.7 电力电子技术发展概貌¾5.8 电力半导体器件和装置的保护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ate-Turn-Off Thyristor-GTO)¾晶闸管的一种派生器件。
¾可以通过在门极施加负的脉冲电流使其关断。
¾电压、电流容量较大,与普通晶闸管接近,在兆瓦级以上的大功率场合有较多应用ABB 5SGA 30J2501可看成多个小的这些小的SCR结单元一个单元极是被门极包围的条状阴极的宽度越窄,通态电流越容易被关断¾阴极面积太大结论¾GTO导通过程与普通晶闸管一样,只是导通时饱和程度较浅。
9SCR深度饱和(1.15),GTO临界饱和(稍大于1)¾GTO关断过程中有强烈正反馈使器件退出饱和而关断。
¾多元集成结构使得GTO比普通晶闸管开通过程快,承受di/dt能力强。
5.2 GTO的特性和参数大部分参数和SCR一样或类似,除了:¾门极关断电流I:指GTO从通态转为断GM态所需的门极反向瞬时峰值电流的最小值。
注意:¾GTO管压降要大些,直流通态损耗也大些。
¾GTO的关断是由门极负脉冲完成的,所以门极功耗要大些。
GTO的基本缓冲电路1)GTO 开通和关断时的波形开通时间t on =t d +t r¾t d ——触发延迟时间为门极触发电流从0.1I FGM 上升开始,至GTO 开始导通、阳极电压下降至0.9U d 的时间间隔。
四种典型的全控型器件班级学号:********* 姓名:***日期:2013.10.3四种典型的全控型器件全控型器件:通过控制信号既可以控制其导通,又可以控制其关断的电力电子器件被称为全控型器件,又称为自关断器件。
四种典型全控型器件:只在汽车点火装置和电视机行扫描电路中进行试用。
自70年代中期开始,GTO的研制取得突破,相继出世了1300V/600A、2500V/1000A、4500V/2400A的产品,目前已达9kV/25kA/800Hz及6Hz/6kA/1kHz的水平。
(2)大功率晶体管(GTR)GTR是一种电流控制的双极双结电力电子器件,产生于本世纪70年代,其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ate-Turn-Off Thyristor—GTO),电力晶体管(Giant Transistor-GTO),电力场效应晶体管(Power MOSFE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
容量比较:(1)1964年,美国第一次试制成功了500V/10A的GTO。
在此后的近10年内,GTO的容量一直停留在较小水平,额定值已达1800V/800A/2kHz、1400v/600A/5kHz、600V/3A/100kHz。
(3)功率MOSFET目前制造水平大概是1kV/2A/2MHz和60V/200A/2MHz。
(4)绝缘门极双极型晶体管(IGBT)IGBT是由美国GE公司和RCA公司于1983年首先研制的,当时容量仅500V/20A,且存在一些技术问题。
目前,其研制水平已达4500V/1000A。
开关频率:GTO的延迟时间一般为1~2us;下降时间一般小于2us。
GTR的开关时间一般在几微秒以内,比晶闸管短很多,也短于GTO。
MOSFET的开关时间一般在10--100ns之间。
IGBT的开关时间要低于电力MOSFET。
驱动方式和驱动功率:GTO:电流驱动型,驱动功率大。
全控型器件特点
全控型器件是指可以在整个周期内对电流或电压进行控制的器件。
全控型器件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控制范围广:全控型器件可以对电流或电压进行全程控制,可以实现从零到最大值的连续调节。
这使得它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2. 精度高:全控型器件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可以实现对电流或电压的精确控制。
这对于一些对电流或电压要求较高的应用来说十分重要,例如电力电子设备中的功率控制。
3. 响应速度快:全控型器件的响应速度较快,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对电流或电压的调节。
这使得全控型器件在实时控制和快速响应的应用中具有优势,例如交流调速系统和电力变换器。
4. 可靠性高:全控型器件的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工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这使得全控型器件在一些对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电力系统和工业自动化领域。
5. 控制灵活:全控型器件可以通过改变控制信号的幅值、频率和相位等参数来实现对电流或电压的控制。
这使得它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和变化。
6. 功能强大:全控型器件可以实现多种功能,例如电流调节、电压调节、功率调节和相位控制等。
这使得它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总的来说,全控型器件具有控制范围广、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控制灵活和功能强大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全控型器件在电力电子、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于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四种典型全控型器件的比较四种典型全控型器件的比较一、 对四种典型全控型器件的介绍1、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 ) 1)GTO 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芯片的实际图形 GTO 结构的纵断面 GTO 结构的纵断面 图形符号GTO 的内部结构和电气图形符号2)工作原理:设计α2较大,使晶体管V2控 制灵敏。
导通时α1+α 2= 1.05更接近1,导通时接近临界饱和,有利门极控制关断,但导通时管压降增大。
多元集成结构,使得P2基区横向电阻很小,能从门极抽出较大电流。
下图为工作原理图。
2222R NPNPNPA G SK E GI G E AI K I c2I c1I A V 1V 2b)2、电力晶体管(GTR) 1)电力晶体管的结构:内部结构电气图形符号NPN型电力晶体管的内部结构及电气图形符号2)工作原理:在电力电子技术中,GTR主要工作在开关状态。
晶体管通常连接成共发射极电路,GTR通常工作在正偏(I b>0)时大电流导通;反偏(I b<0)时处于截止状态。
因此,给GTR的基吸施加幅度足够大的脉冲驱动信号,它将工作于导通和截止的开关状态。
3、电力场效应晶体管(Power MOSFET)1)电力MOSFET的结构MOSFET元组成剖面图图形符号电力MOSFET采取两次扩散工艺,并将漏极D移到芯片的另一侧表面上,使从漏极到源极的电流垂直于芯片表面流过,这样有利于减小芯片面积和提高电流密度。
2)电力MOSFET的工作原理:当漏极接电源正极,源极接电源负极,栅源极之间电压为零或为负时,P型区和N-型漂移区之间的PN结反向,漏源极之间无电流流过。
如果在栅极和源极间加正向电压U GS,由于栅极是绝缘的,不会有电流。
但栅极的正电压所形成的电场的感应作用却会将其下面的P 型区中的少数载流子电子吸引到栅极下面的P型区表面。
当u GS大于某一电压值U GS(th)时,栅极下面的P型区表面的电子浓度将超过空穴浓度,使P型反型成N型,沟通了漏极和源极。
四种典型的全控型器件班级学号:********* 姓名:***日期:2013.10.3四种典型的全控型器件全控型器件:通过控制信号既可以控制其导通,又可以控制其关断的电力电子器件被称为全控型器件,又称为自关断器件。
四种典型全控型器件:只在汽车点火装置和电视机行扫描电路中进行试用。
自70年代中期开始,GTO的研制取得突破,相继出世了1300V/600A、2500V/1000A、4500V/2400A的产品,目前已达9kV/25kA/800Hz及6Hz/6kA/1kHz的水平。
(2)大功率晶体管(GTR)GTR是一种电流控制的双极双结电力电子器件,产生于本世纪70年代,其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ate-Turn-Off Thyristor—GTO),电力晶体管(Giant Transistor-GTO),电力场效应晶体管(Power MOSFE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
容量比较:(1)1964年,美国第一次试制成功了500V/10A的GTO。
在此后的近10年内,GTO的容量一直停留在较小水平,额定值已达1800V/800A/2kHz、1400v/600A/5kHz、600V/3A/100kHz。
(3)功率MOSFET目前制造水平大概是1kV/2A/2MHz和60V/200A/2MHz。
(4)绝缘门极双极型晶体管(IGBT)IGBT是由美国GE公司和RCA公司于1983年首先研制的,当时容量仅500V/20A,且存在一些技术问题。
目前,其研制水平已达4500V/1000A。
开关频率:GTO的延迟时间一般为1~2us;下降时间一般小于2us。
GTR的开关时间一般在几微秒以内,比晶闸管短很多,也短于GTO。
MOSFET的开关时间一般在10--100ns之间。
IGBT的开关时间要低于电力MOSFET。
驱动方式和驱动功率:GTO:电流驱动型,驱动功率大。
典型全控型器件的介绍班级学号 :姓名日期一.门极可关断晶闸管1.1门极可关断晶闸管的简介门极可关断晶闸管简称GTO,是一种全控型的晶闸管。
其主要特点为,当栅极加负向触发信号时晶闸管能自行关断,保留了普通晶闸管耐压高、电流大等优点,以具有自关断能力,使用方便,是理想的高压、大电流开关器件。
GTO的容量及使用寿命均超过巨型晶体管(GTR),只是工作频纺比GTR低。
目前,GTO 已达到3000A、4500V的容量。
大功率可关断晶闸管已广泛用于斩波调速、变频调速、逆变电源等领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1.2门极可关断晶闸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GTO是PNPN四层半导体结构,外部引出阳极,阴极和门极,是多元件的功率集成器件,内部由许多的GTO元的阳极和门极并联在一起。
其工作原理可用双晶体管来分析P1N1P1和N1P2N2构成的两个晶体管V1,V2分别具有共基极电流增益α1和α2,普通的晶体管分析,α1+α2=1是器件的临界导电条件,当α1+α2>1时2,当α1+α2<1时不能维持饱和导通而关断。
1.3 GTO的驱动方式及频率当信号要求可关断晶闸管导通时,驱动电路提供上升率足够大的正栅极脉冲电流(其幅度视晶闸管容量不同在0.1到几安培范围内),其正栅极脉冲宽度应保证门极关断晶闸管可靠导通。
当信号要求门极关断晶闸管关断时,驱动电路提供上升率足够大的负栅极脉冲电流,脉冲幅度要求大于可关断晶闸管阳极电流的五分之一,脉冲宽度应大于可关断晶闸管的关断时间和尾部时间。
根据对驱动门极关断晶闸管的特性、容量、应用场合、电路电压、工作频率、可靠性要求和性价比等方面的不同要求,有多种形式的栅极驱动电路。
1.4存在的问题及其最新的发展GTO在使用中,导通时的管压降较大,增加了通态损耗。
对关断负脉冲的要求较高,门极触发电路需要严格设计,否则易在关断过程中烧毁管子。
门极电流应大于元件的擎住电流IL;正负触发脉冲其前沿要陡,后沿要平缓,中小功率电路上升沿小于0.5μs ,大功率电路小于1μs ;门极电路电阻要小,以减小脉冲源内阻由于多元集成,对制造工艺提出极高的要求,它要求必须保持所有GTO元特性一致,开通或关断速度不一致,会使GTO元因电流过大而损坏。
GTO主要用于高电压,大功率的的斩波电路及逆变器等电路中,例如恒压恒频电源,常用的不停电电源等,另一类GTO的典型应用是调频调压电源,这种电源多用于风机,水汞等交流变频调速系统中。
由于其耐压高,电流大,开关速度快,控制电路简单方便,因此还特别适用于汽油及点火系统。
GTO的容量及使用寿命均超过巨型晶体管(GTR),只是工作频纺比GTR 低。
目前,GTO已达到3000A、4500V的容量。
大功率可关断晶闸管已广泛用于斩波调速、变频调速、逆变电源等领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二.电力晶体管2.1电力晶体管的结构接原理电力晶体管是一种耐高压,大电流的双极结型晶体管,简称为GTR。
GTR通常采用至少由两个晶体管按达灵顿接法组成的单元结构,采用集成电路这种单元并联而成。
GTR由三层半导体分别引出集电极,基极和发射极形成的两个PN节(集电极和发射极)构成。
2.2电力晶体管的开关段时间及过程开通过程:施加正脉冲电,开通时间为ton : td + tr 。
加快开通过程的办法 : td 主要是由发射结势垒电容和集电结势垒电容充电产生的。
增大ib 的幅值并增大dib/dt ,可缩短延迟时间,同时可缩短上升时间,从而加快开通过程。
关断过程:施加负脉冲电流。
关断时间toff :ts +t ,加快关断速度的办法:减小导通时的饱和深度以减小储存的载流子,或者增大基极抽取负电流Ib2的幅值和负偏压,可缩短储存时间,从而加快关断速度。
负面作用是会使集电极和发射极间的饱和导通压降Uces 增加,从而增大通态损耗。
GTR 的开关时间在几微秒以内,比晶闸管和GTO 都短很多。
ts 是用来除去饱和导通时储存在基区的载流子的,是关断时间的主要部分。
2.3电力晶体管的频率及容量GTR 是一种电流控制的双极双结电力电子器件,产生于本世纪70年代,其额定值已达1800V/800A/2KHz 、1400V/600A/5KHz 、600V/3A/100KHz 。
它既具备晶体管的固有特性,又增大了功率容量,因此,由它所组成的电路灵活、成熟、开关损耗小、开关时间短,在电源、电机控制、通用逆变器等中等容量、中等频率的电路中应用广泛。
i b I b 1 I b 2 I c s i c 0 0 90% I b 1 10% I b 1 90% I c s 10% I c s t 0 t 1 t 2 t 3 t 4 t 5 tt t of f t s t f t o n t r t d2.4电力晶体管的优缺点能承受上千伏电压,具有大的电流密度和低的通态压降,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成为逆交器、变频器等电力电子装置的主导功率开关器件,开关频率可达5kHz 。
但是GTR 存在许多不足:①对驱动电流波形有一定要求,驱动电路较复杂;②存在局部热点引起的二次击穿现象,安全工作区(SOA)小;③通态损耗和关断时存储时间(s t )存在矛盾,要前者小必须工作于深饱和,而如深饱和,s t 便长,既影响开关频率,又增加关断损耗大;④承受/dv dt 及/di dt 能力低;⑤单管电流放大倍数小,为增加放大倍数,联成达林顿电路又使管压降增加等等,而为改善性能(抑制/dv dt 及/di dt ,改变感性负载时的动态负载线使在SOA 内,减小动态损耗),运用时必须加缓冲电路。
2.5电力晶体管的发展前景它既具备晶体管的固有特性,又增大了功率容量,因此,由它所组成的电路灵活、成熟、开关损耗小、开关时间短,在电源、电机控制、通用逆变器等中等容量、中等频率的电路中应用广泛。
在开关电源和UPS 内,下 正逐步被功率MOSFET 和GBT 所代替。
三电力场效应晶体管电力场效应晶体管又简称电力MOSFET ,是一种电压控制型单极晶体管,用栅极电压来控制漏极电流驱动电路简单,需要的驱动功率小。
开关速度快,工作频率高。
热稳定性优于GTR 。
电流容量小,耐压低,一般只适用于功率不超过10kW 的电力电子装置。
电力MOSFET 是通过栅极电压来控制漏极电流的,因而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驱动电路简单、驱动功率小 仅由多数载流子导电,无少子存储效应,高频特性好,工作频率高达100KHz 以上 ,为所有电力电子器件中频率之最,因而最适合应用于开关电源、高频感应加热等高频场合 没有二次击穿问题,安全工作区广,耐破坏性强。
功率MOSFET 下的缺点是电流容量小、耐压低、通态压降大,不适宜运用于大功率装置。
目前制造水平大概是1KV/2A/2MHz和60V/200A/2MHz。
开通过程:从u p前沿时刻到u GS=U T,且开始出现i D的时刻,这段时间称为开通延时时间t d(on)。
此后,i D随u GS的上升而上升,u GS从开启电压U T上升到Power MOSFET临近饱和区的栅极电压u GSP这段时间,称为上升时间t r。
这样Power MOSFET的开通时间问为:t on=t d(on)+t r关断过程:当u p信号电压下降到0时,栅极输入电容上储存的电荷通过电阻R S和R G放电,使栅极电压按指数曲线下降,当下降到u GSP继续下降,i D才开始减小,这段时间称为关断延时时间t d(off)。
此后,输入电容继续放电,u GS继续下降,i D也继续下降,到u GS< SPAN>T时导电沟道消失,i D=0,这段时间称为下降时间t f。
这样Power MOSFET 的关断时间功率MOSFET的缺点是电流容量小、耐压低、通态压降大,不适宜运用于大功率装置。
顺便强调一下,由于MOSFET管内阻与电压成比例,它在要求低压(3.3~1V)电源的电脑和通信等领域则可大显身手,目前MOSFET的导通电阻可减小至6~10m ,主要用于高频开关电源的同步电流。
四绝缘栅型晶体管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是一种复合型器件,综合了少子器件(G T O、G T R)和多子器件(MOSFET)各自的优良特性,既有输入阻抗高,开关速度快,驱动电路简单的优点,又有输出电流密度大,通态压降下,电压耐量高的处。
IGBT可视为双极型大功率晶体管与功率场效应晶体管的复合。
通过施加正向门极电压形成沟道、提供晶体管基极电流使IGBT导通;反之,若提供反向门极电压则可消除沟道、使IGBT因流过反向门极电流而关断。
IGBT集GTR通态压降小、载流密度大、耐压高和功率MOSFET驱动功率小、开关速度快、输入阻抗高、热稳定性好的优点于一身,因此备受人们青睐。
它的研制成功为提高电力电子装置的性能,特别是为逆变器的小型化、高效化、低噪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比较而言,IGBT的开关速度低于功率MOSFET,却明显高于GTR;IGBT的通态压降同GTR相近,但比功率MOSFET低得多;IGBT的电流、电压等级与GTR接近,而比功率MOSFET高。
由于IGBT具有上述特点接近,而比功率MOSFET 高。
由于IGBT具有上述特点,在中等功率容量(600V以上)的UPS、开关电源及交流电机控制用PWM逆变器中IGBT逐步替代GTR成为核心元件。
IGBT早已做到1800V/800A,10kHz;1200V/600A,20kHz的商品化,600V/100A的硬开关工作频率可达150kHz。
目前,已经研制出的高功率沟槽栅结构IGBT(Trench IGBT)模块是高耐压大电流IGBT通常采用的结构,它避免了大电流IGBT模块内部大量的电极引线,提高了可靠性和减少了引线电感.其缺点是芯片面积利用率下降.所以这种平板结构的高压大电流IGBT模块将在高压、大功率变流器中获得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