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可能补语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11
一.可能补语:V + 得+ 结果补语
V + 不+ 结果补语
V + 得+ 趋向补语
V + 不+ 趋向补语
Ex:我看不清楚这几个字。
你5点之前回得来吗?
刚来中国的时候,我听不懂老师的话,现在我听得懂了。
我认识他,但是我想不起来他的名字了。
二.固定结构
1.V/ A + 得了(liao)
V/ A + 不了
他年纪大了,走不了那么远的路。
你感冒这么重,明天去得了吗?
点了这么多菜,咱们怎么吃得了?
我一个月花不了那么多钱。
2.V/ A + 得
V/ A + 不得
这件事情很重要,放松不得。
他身体不好,吹不得风。
三.例句
1.最近经常熬夜,身体有点吃不消了。
2.这本书在哪里买得着?
3.马上就要回国了,我真舍不得这里的一切。
4.他们是好朋友,很合得来。
5.香菜有一种特别的味道,我吃不来。
6.他这个人靠不住,你不要相信他。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培训可能补语
对外汉语教师培训
可能补语
可能补语是指在动词和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之间,加上“得/不”,表示动作能否实现某种结果或达到某种状态。
一般形式是v.+得/不+结果补语/趋向补语。
肯定形式用“得”,否定形式用“不”。
正反疑问形式将肯定和否定形式并列
即可。
带宾语时,跟在可能补语的后边。
否定形式用得比较多,表示由于缺少某种主观或客观条件而不可能实现动作的结果或达到某种状态。
特殊形式
可能补语还有一些特殊形式,如:
1)v.+得/不下,表示某空间能容纳一定的数量。
常用动词有“站、坐、睡、停、放、住”等。
2)v.+得/不了,表示动作行为能否发生。
动词“了”有时候表示“完”。
3)v.+得/不动,表示动作行为使人或物体改变原来的位置。
可能补语和能愿动词“能”、“可以”
可能补语和能愿动词“能”、“可以”都可以表示行为者自身的能力和条件能做某事时。
但是,当表示由于某种主、客观条件不具备而不能做某事时,一般要用可能补语;当表示请求或劝阻某种动作或行为发生时,只能用能愿动词。
总之,在汉语中,可能补语和能愿动词“能”、“可以”都有各自的用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