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8
晨鸟教育
Earlybird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沈阳市郊联体期中考试高二试题
化学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本试卷由一卷(单项选择题)、二卷(不定项选择)和三卷(非选择题)三部分组成。第一、二卷选择题部分,一律用2B铅笔按题号依次填涂在答题卡上;第三卷非选择题部分,按要求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热效应
B.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2O2的平衡转化率
C.H2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H2O2→H2O+O2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45 mol·mol·L-1·min-1; ②v(B)=0.6 mol·L-1·s-1;
③v(C)=0.4 mol·L-1·s-1; ④v(D)=0.45 mol·L-1·s-1。
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④>③=②>① B.④<③=②<① 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固体中不存在离子,通电后电离产生离子
B.强极性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强电解质
C.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
D.氯气溶于水生成的溶液可以导电,但氯气不是电解质,而是非电解质
4.下列过程的方向只是焓变作用的是 晨鸟教育
Earlybird A.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变干 B.硝酸铵溶于水
C.HNO3(g)+NH3(g)=NH4NO3(s) D.黑火药爆炸
5.NaOH标准液滴定盐酸,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的
A.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 B.滴定起始时俯视读数
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碱式滴定管尖端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6.反应C(s)+H2O(g)CO(g)+H2(2)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①增加C的量 ②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③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7.盐类水解的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A.不会发生中和反应 B.盐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C.溶液的pH增大 D.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8.已知某些燃料的燃烧热数据如表所示:
使用上述燃料,最能体现“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A.一氧化碳 B.甲烷 C.丙烷 D.乙醇
9.下列常温条件下溶液的pH计算正确的是(混合溶液忽略体积的变化)
A.0.1 mol·L-1的CH3COOH溶液pH为1
B.将pH=8的NaOH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pH为9
C.将pH=5的盐酸与pH=9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pH为7
D.1 mL pH=8的NaOH溶液加水至100 mL,pH为6
10.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xA(g)yB(g)+zC(s)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压缩至原体积一半。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1.8倍,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
C.物质B的体积分数增大了 D.x>y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甘氨酸CH2(NH2)COOH的燃烧热为863.15 kJ·mol-1,下列甘氨酸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化晨鸟教育
Earlybird 学计量数均已配平)正确的是
A.4CH2(NH2)COOH+9O2=2N2+8CO2+10H2O △H=-863.15 kJ·mol-1
B.CH2(NH2)COOH(s)+134O2(g)=NO2(g)+2CO2(g)+52H2O(g) △H=863.15 kJ·mol-1
C.4CH2(NH2)COOH(s)+14O2(g)=2N2O5(g)+8CO2(g)+10H2O(l) △H=-3452.60 kJ·mol-1
D.CH2(NH2)COOH(s)+94O2(g)=12N2(g)+2CO2(g)+52H2O(l) △H=-863.15 kJ·mol-1
12.一定条件下,向CH3COOH加水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变化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醋酸是弱电解质,但导电能力不能为零,所以图中曲线起点应在O点之上
B.b变化到c过程中,C(OH-)增加
C.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CH3COOH电离程度最大的是c
D.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C(H+)由大到小顺序为a、b、c
13.浓度均为0.2 mol·L-1的氨水和盐酸等体积混合,有关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NH4+)>C(OH-)>C(Cl-)>C(H+) B.C(Cl-)>C(NH4+)>C(OH-)>C(H+)
C.C(NH3·H2O)+C(NH4+)=C(Cl-) D.C(NH4+)+C(H+)-C(OH-)=0.1 mol·L-1
14.中和反应热测定实验装置如图,有关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搅拌器也可以用耐热塑料材质制备
B.向盐酸中缓慢加入NaOH溶液,避免液体检出
C.酸碱试剂用量恰好完全反应,所测中和热才更准确
D.温度差取三次实验测量平均值,每次实验至少需观测三个温度值
15.下面是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影响的图象,其中图象及分析均正确的是 晨鸟教育
Earlybird
A(g)+3B(g)2C(g) FeCl3+3KSCNFe(SCN)3+3KCl A(g)+3B(g)2C(g) A(g)+B(g)2C(g)
A.①图像中正逆反应速率曲线交点为该可逆反应平衡状态,且正反应△H>0
B.②图像说明向该平衡体系中溶入少量KCl晶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③是探究催化剂或压强对建立的平衡过程的影响图像,a是使用催化剂或增大压强时的曲线
D.④是一定条件下,向含有一定量A的容器中逐渐加入B时的图象,压强p1>p2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汽车尾气中通常含有NO和CO等大气污染物,某课题组依据反应2CO(g)+2NO(g)N2(g)+2CO2(g) △H=-749 kJ·mol-1探究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的方法,重点探究如何提高汽车尾气的转化速率。
(1)实验设计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按序号填写表格空白
(2)该课题组探究的是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三组实验c(CO)随时间变化如图一所示。通过图中 两条曲线可知,催化效率较高的催化剂是 (填成分);第III组实验中,达平衡时c(NO)为 。
(4)相同温度下,催化剂对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影响对比如图二所示,其中与图一曲线II对应的曲线是 (填“a”、“b”或“c”)。
17.已知反应CO(g)+H2O(g)CO2(g)+H2(g) △H=-41.2 kJ·mol-1,该反应是当前大规模获取清洁能源H2的方法之一,也是为合成氨工业提供生产原料的反应。
(1)实际生产中,考虑生产成本,应提高 的转化率。 晨鸟教育
Earlybird 若同时提高氢气的产率,可采取的下列措施有
。
a.增大CO浓度 b.增大H2O(g)浓度 c.增大压强
d.适当降低温度 e.分离出CO2
(2)若在800℃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3 mol H2O,达平衡时CO转化率为75%。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3)一定温度下,向该反应体系投入生石灰可增大H2的体积分数。根据CO2(g)+CaO(s)=CaCO3(s) △H=-178 kJ·mol-1;△S=-169.3 J·mol-1·K-1,用此方法增大H2的体积分数需
(填“较高”或“较低”)温度条件。
(4)上述体系制成的H2含有一定量的CO,若用于合成氨,其中的CO会造成催化剂“中毒”。有人从工业提纯粗镍的反应Ni(s)+4CO(g)Ni(CO)4(g) △H<0得到启发,应用金属镍除去H2中的CO,且金属镍可循环使用。查阅资料可知,实际生产中分别在不同条件应用该反应:温度为200℃、50℃;压强为1 MPa、12 MPa。则适宜吸收CO的温度和压强是 ;适宜吸收剂再生的温度和压强是 。
18.回答下列有关水的电离及电解质溶液问题:
(1)某温度时,KW=1.0×10-12,该温度 (填“>”“<”或“=”)25℃。该条件下测出c(H+)=1.0×10-7 mol·L-1,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若该溶液为碱溶液,则由H2O电离出来的c(OH-)= mol·L-1。
(2)将少量碳酸钠固体加入盐酸中,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 (填“向左”“向右”或“不”,下同)移动。在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水的电离平衡 移动。
(3)有下列物质,①冰醋酸、②NaOH、③NH3·H2O、④NaCl、⑤BaSO4、⑥Na2O、⑦SO2、⑧水银。其中强电解质有 (填序号,下同),弱电解质有 ,非电解质有 ;
(4)将(3)中NaOH(甲)、NH3·H2O(乙)等物质的量浓度水溶液加水稀释,下图水电离出的c(H+)与加入水的体积V的关系正确的是 。
(5)25℃时,pH=4的盐酸中水的电离程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H=10的Ba(OH)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19.下图为0.2 mol·L-1 CH3COOH溶液滴定25.00 mL NaOH溶液实验后总结绘制溶液pH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