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深度的散文随笔作者笔名
- 格式:docx
- 大小:13.76 KB
- 文档页数:2
林清玄散文一、林清玄及其散文的简介林清玄(1902年-1991年),原名林鍾信,字清玄,号觉斋,福建福州人。
他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文化评论家、翻译家和教育家,被认为是“中国散文小品第一人”。
林清玄的散文以朴实、自然、真挚的写作风格闻名,赞美了生活的美丽,展示了人生的哲理,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林清玄的散文作品包括《觉斋随笔》、《红尘故事集》、《细说诸经》等,充满智慧和哲理,引人深思。
他的随笔散文以描写自然景物、讲述人物故事、抒发内心情感为主要内容,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触动了读者的内心。
二、林清玄散文的特点1.感人至深:林清玄的散文作品能够深入读者内心,让人产生共鸣。
他真实地展现了人生百态,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真实。
2.平实朴素:林清玄的散文没有华丽的辞藻,而是以朴实的笔触表达真诚的情感。
他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平凡而美丽的世界。
3.写实主义:林清玄的散文描写生活的细节,展现了真实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
他用写实主义的手法,将读者带入鲜活的人情世态之中。
4.生活哲学:林清玄散文中融入了丰富的生活哲学思考。
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他在散文中传递出了关于人生的深刻思考。
三、林清玄散文的经典作品1. 《觉斋随笔》《觉斋随笔》是林清玄的代表作之一,记录了他的生活琐事、人生哲理和对自然的感悟。
这本随笔集以平实的笔触展现了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真理,给予读者启示和指导。
2. 《红尘故事集》《红尘故事集》是林清玄用平实而真挚的笔触,讲述了许多生活中的小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富有情感,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使人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3. 《细说诸经》《细说诸经》是林清玄对佛教经典进行解读和评论的作品。
他通过对佛教哲理的思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递出深邃的智慧和人生的真谛。
四、林清玄散文的影响林清玄以其深入人心的散文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他的散文作品被广泛传播,深受读者的喜爱和称赞。
许多人在阅读他的作品后,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悟。
那我就用笔名吧,我的散文分类:墨雪倾城
我以后会一直用兰亭墨雪这个笔名
作者简介:
兰亭墨雪,女,《中国作家联谊会》会员,河北省张家口市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网络诗歌学会会员。
初中二年级发表处女作,高中时任校文学社社长。
屡有小文变为铅字并获奖。
从而无怨无悔地走上文学这条不归路。
散文诗入选了《中国网络文学精品2010年选》,获二等奖。
痴迷于缪斯,喜诗词,嗜散文,爱画梦,好涂鸦。
因不入世,故推崇纯文学。
人淡如菊,唯懂秋鸿落雁语,惯闻六瓣雪花香。
愿把心声谱写成文字共鸣与世人。
当代作家笔名
导读:鲁迅——周树人
艾青——蒋海澄
柳青——刘蕴华
竣青——孙峻卿
老舍——舒庆春
冰心——谢婉莹
孙犁——孙树勋
徐迟——徐高寿
方纪——冯骥
茅盾——沈德鸿
丁玲——蒋冰元
曹禺——万家宝
秦牧——林觉夫
夏衍——沉端先
碧野——黄潮洋
姚雪垠——姚冠三
巴金——李芾甘
杨沫——杨成业
柯岩——冯恺
曹靖华——曹联亚
郭沫若——郭开贞
杨朔——杨毓晋
闻一多——闻家骅
周而复——周祖式
杜鹏程——司马君
吴伯箫——吴熙成
瞿秋白——瞿爽
叶圣陶——叶绍钧
周立波——周绍仪
李季——李振鹏
郭小川——郭恩大
【当代作家笔名汇总】
1.当代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汇总
2.我的笔名小学作文
3.我的笔名作文
4.我的笔名的作文
5.我和我的笔名作文500字
6.我的笔名叫隐含作文
7.我的笔名烨子作文
8.我的笔名初一作文
上文是关于当代作家笔名,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文章作者最好听的笔名思念最是飞雪时香水泡泡风雨鄢然水蓝色的祈愿夜雨闻铃浅蓝铯dē爱海泪月殇水袖怀颜雪馨沁梦舞雪绚灵沁梦雪飞伊雪绫纱伊韵雪琳愉乐涵烨梦春、又亦、慕波、冬萍、雨松、海槐、天丝、天夏、翠珊、痴冬、冰荷、含薇、紫旋、雁柏、觅阳、诗梦、代柔、又琴、涵云、访蓝、之天、以波、孤烟、亦岚、宛露、听卉、青云、靖彤、灵天、梦蕊、凝山、盼霜、问蝶、之亦、天桃、醉冬、山莲、绮莲、映梅、怜萍、冰容、冬卉、傲薇、元岚、灵风、绮巧、友凡、千春、友菡、孤蓝、友夏、易旋、元之、从卉、醉凝、忆真、雨绿、白春、香波、安蓉、友文、水翠、千山、访岚、翠双、妙春、冷蓝、从青、诗丝、宛绿、千枫、觅芹、初香、初霜、晓彤、晓云、千丹、向晴、友梦、念丹、怜蕊、若冬、书亦、翠兰、恨琴、碧珍、惜柔、绮烟、含寒、傲菱、寒香、初之、向波、冷灵、半青、平南、易秋、若丹、采菱、笑白、痴珍、谷夏、向丹、水芙、忆梦、醉兰、碧荷、梦蝶、惜槐、笑松、翠卉、冬柔、雁白、听旋、天容、友亦、依萱、青夏、怜夏、傲莲、访梦、惜柳、映竹、亦荷、香灵、慕山、问琴、尔卉、觅风、雅筠、春旋、慕秋、冰青、映安、晓珍、诗波、诗琴、怀灵、冬薇、寻寒、元真、飞晴、惜春、曼柔、冬兰、夜绿、静柏、盼蕊、访荷、痴玉、雨文、思蕾、靖芹、亦珊、恨珊、山青、水海、梦蝶、诗瑶、如瑶、元山、向玉、寄阳、冷之、幼琴、紫丝、痴珍、乐秋、平凝、迎阳、凡南、灵珊、凌玉、凡荷、醉风、丹易、雨柔、新柏、采荷、如白、傲霜、夜露、绮翠、青露、秋柔、雅秋、书蕾、紫烟、春梅、念山、半亦、笑雁、慕柳、冷岚、如梅、香萍、如波、凡易、小山、从云采山、恨雁、巧槐、向兰、靖菡、诗瑶、青亦、天梅、醉柏、碧之、向桃、迎双、半萱、绮彤、寄萍、静松、冷柏、谷柔、夏萱、晓菱、笑山、夜阳、迎旋、惜绿、怜蝶、代兰、凡露、问之、依绿、傲荷、访雁、孤青、海竹、尔梦、海槐、半巧、雪文、笑松、听蝶、巧双、觅珊、雨兰、亦玉、绿春、沛菡、宛云、幻安、灵梅、丹岚、凡筠、怀之、海兰、巧春、春亦、宛易、寄云、笑竹、雅白、思夏、亦荷、山易、秋寒、雨凝、静丝、巧露、半菡、幻瑶、灵卉、梦珊、醉雪、傲冬、海雁、曼亦、元桃、天芹、映岚、痴菡、静兰、新丹、寒萱、天灵、妙柳、小烟、千海、易珍、向云、飞巧、小菡、依荷、雨亦、半阳、听双、初萍、巧蕾、夜蕊、代彤、忆霜、寒儿、春丝、痴莲、易玉、易琴、静白、初岚、夜之、紫丹、怀丝、语春、笑真、雅松、如秋、雅凝、绿之、灵香、依真、小蓉、迎桃、幻雁、映玉、怀玉、静容、静筠、夜凡、山安、千松、寄蝶、听晴、小晴、静柔、雪芙、绮青、绮丝、凡雪、思蓝、平丹、春旋、南绿、冬柏、雁旋、凡文、凡蕾、诗荷、盼雪、芷凝、书荷、晓之、安之、盼云、问雪、迎蓝、灵雪、凝阳、醉旋、香菱、雨翠、翠凝、从露、盼蕾、静芙、梦芙、春翠、灵之、醉卉、乐凝、飞丹、听巧、静云、半雪、山菱、盼秋、语梦、元雪、秋松、安风、凝桃、如瑶、涵蕾、南风、妙雪、沛蕊、从易、梦莲、青瑶、灵蕾、笑安、乐夏、幼丝、山灵、雅秋、谷白、雁蓉、映春、幻兰、小波、雁珍、幼阳、元荷、采莲、小文、丹荷。
散文三大家:散文、诗、短篇(大全)散文、诗、短篇,是中国文学中最为流行的文体之一。
散文尤其是名家笔下的散文,具有传情达意、抒发思想、感受人生等多重作用。
本文将介绍三大家的散文、诗、短篇,以飨读者。
一、鲁迅的散文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号迅卿,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鲁迅的散文写作始于20世纪初,其代表作品有《呐喊》、《狂人日记》、《彷徨》、《阿Q正传》等。
他善于用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辨,抨击社会丑陋、揭示人性本质,被誉为“文化炮兵”。
1.1 《伤逝》“起码人是不会死的”,这一句话成为了鲁迅《伤逝》的琢磨。
全文主要讲述了一位无名氏的遗体被送进医学院解剖,尸体的不堪与肮脏显示出了人类生命的弱小和无助。
鲁迅通过这首散文,让人们重新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并反思自己的无知和冷漠。
1.2 《坟》《坟》是鲁迅创作于1918年的一篇散文。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用毒辣的语言和细致的描写,勾勒出文化沙漠下乡村人民的惶惑。
他揭示了土地与灵魂的关系,最后又实现了一次对故土的怀恋。
二、李清照的诗李清照,字易安居士,浙江临安人,是宋代女词人、诗人、书画家,被誉为“千古绝妙好词人”。
她的词以含蓄、委婉、婉转、抒情和婉约为特征,成就非凡。
她的古诗山花、人生如梦等既质朴又饱含哲理。
2.1 点绛唇·世情薄“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这是《点绛唇·世情薄》开头的一句经典诗句。
李清照用淡泊的笔调,描绘了社会现实的阴霾与人心的冷漠,表达了对人性的惋惜与无奈之情。
2.2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以柔美的词汇和婉转的词调,描绘了夕阳斜照下书香门第的美景,表达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哲理。
三、钱钟书的短篇小说钱钟书,字芝龙,江苏吴县(今苏州市吴江区)人,是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文化名人。
他的小说,以叙事平淡、深情、隽永的笔调,展现了丰富而多彩的人生世界,成为现代文坛上不可缺少的文化珍品。
好听的笔名大全
1. 沐雪轩。
2. 静水流深。
3. 星空如梦。
4. 紫陌红尘。
5. 雨落无痕。
6. 梦回山海。
7. 琴心剑意。
8. 云淡风轻。
9. 海阔天空。
10. 柳暗花明。
11. 梦里花落。
12. 云水禅心。
13. 空山新雨。
14. 雪韵清风。
15. 紫竹清音。
16. 梦回南柯。
17. 风吹柳花。
18. 画舫听雨。
19. 烟雨江南。
20. 醉卧花间。
这些笔名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不仅好听,而且富有诗意和意境。
无论是写诗、写小说、写散文,还是写文字,这些笔名都能够为你增添一份神秘和魅力。
当然,选择一个好听的笔名并不是唯一的标准,还要考虑是否与自己的风格、
性格、作品风格相符。
所以,在选择笔名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考虑,不要只是追求好听而忽略了与自己的匹配度。
另外,还要注意避免选择太过常见或者已经有名人使用的笔名,这样容易造成
混淆和误解。
所以,在选择笔名的时候,可以多做一些功课,查阅一些相关资料,确保自己选择的笔名是独一无二的。
总的来说,选择一个好听的笔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用心去
挑选,相信一定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好听的笔名。
希望大家都能够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取得成功,用自己的作品感动更多的人。
当代散文八大作家【篇一:当代散文八大作家】林清玄林清玄,(1953--),台湾高雄人,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
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大陆、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1. 我也愿学习蝴蝶,一再的蜕变,一再的祝愿,既不思虑,也不彷徨;既不回顾,也不忧伤。
2. 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3. 如果内心的蝴蝶从未苏醒,枯叶蝶的一生,也只不过是一片无言的枯叶。
4. 谦卑的心是宛如野草小花的心,不取笑外面的世界,也不在意世界的嘲讽。
5. 玫瑰与爱是如此类似,盛开的玫瑰会一瓣一瓣落下,爱到了顶点,也会一步步地走入泪中。
余光中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
因眷恋母乡,神游古典,亦自命江南人。
历任台湾师大、政大、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曾在美国讲学四年。
他的散文,阳刚与阴柔并工,知性与感性并济,文言与白话交融。
梁实秋言:“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1. 世界上高级的人很多,有趣的人也很多,又高级又有趣的人却少之又少。
高级的人使人尊敬,有趣的人使人喜欢,又高级又有趣的人,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狎,交接愈久,芬芳愈醇。
2. 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
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
3. 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
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4.期待是一种半清醒半疯狂的燃烧,使焦灼的灵魂幻觉自己生活在未来。
5.你是挣不脱的夸父,飞不起来的伊卡瑞斯。
每天一次的轮回,从曙到暮。
扭曲不屈之颈,昂不垂之头。
去追一个高悬的号召!余秋雨,1946年出生于浙江,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
余秋雨的散文中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又透着几丝灵性与活泼,表达的内容却是浓重的。
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散文家散文家是一种常见的作家型式,因为散文是一种比较随性,短篇的文章。
常为杂志,报章所采用。
比较著名的散文家有朱自清、冰心、徐志摩、张爱玲、郁达夫、黄永武、孙犁、劳伦斯、博尔赫斯、茅盾、宗璞、王鼎钧、珙玮、卞毓方、沈从文、钱钟书、张晓风、刘心武、逸盈玮、刘湛秋、陈染、韩春旭、逸名、汪建中等。
1、宗璞,女,原名冯钟璞,。
乃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幼承家学,抗战胜利次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后曾就职于中国文联及编辑部工作。
又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主要作品: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蜗居》、《我是谁》;长篇小说《南渡记》(《野葫芦引》之一)、《东藏记》(《野葫芦引》之二);四卷本《宗璞文集》。
《弦上的梦》(1978年12月《人民文学》),《三生石》(1981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宗璞小说散文选》(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丁香结》(1986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等。
其中《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2、王鼎钧,当代著名华文文学大师,山东人,一生流亡,阅历不少,读书不多,文思不俗,勤奋不懈。
1949年去台湾,1978年后移居美国纽约。
主要作品:(一)抒情散文--《情人眼》(情话)《碎琉璃》《灵感》《左心房漩涡》《心灵分享》《活到老,真好》《海水天涯中国人》《山里山外》《看不透的城市》、代表作《开放的人生》。
(二)小品文--《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意识流》《随缘破密》《千手捕蝶》。
(三)杂文--《人生观察》《长短调》《世事与棋》。
(四)自传回忆录--《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
3.卞毓方江苏盐城人。
1944年生。
著名散文作家、教授、高级记者。
好听的笔名大全
1. 桃之夭夭,这个笔名取自于古诗词《桃花源记》,意为桃花盛开的样子,非
常唯美。
2. 星空漫步,这个笔名给人一种悠远、宁静的感觉,适合写一些抒情诗或者散文。
3. 梦里花落,这个笔名寓意着梦中花瓣的落下,给人一种忧伤的感觉,适合写
一些伤感的故事或者诗歌。
4. 风吹麦浪,这个笔名给人一种豁达、开阔的感觉,适合写一些乡土风情的小
说或者散文。
5. 海上明月,这个笔名寓意着海上的明月,给人一种宁静、清澈的感觉,适合
写一些清新的诗歌或者散文。
6. 沧海一粟,这个笔名寓意着大海中的一粒沙子,给人一种渺小、卑微的感觉,适合写一些关于人生哲理的文章。
7. 春风化雨,这个笔名寓意着春风和雨水的作用,给人一种温暖、润泽的感觉,适合写一些励志的散文或者小说。
8. 云淡风轻,这个笔名给人一种淡泊、超然的感觉,适合写一些关于自然风景
或者人生感悟的文章。
9. 梧桐树下,这个笔名寓意着梧桐树下的清凉和宁静,给人一种舒适、安逸的
感觉,适合写一些关于家庭、友情的故事。
10. 雨后初晴,这个笔名寓意着雨后天空的晴朗,给人一种希望、美好的感觉,适合写一些关于爱情、友情的故事或者诗歌。
以上就是一些好听的笔名大全,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
选择一个好听的笔名,不仅能够给自己增添一份自信,也能够为自己的作品增添一份魅力。
希望大家都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好听的笔名,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1.《山中访友》。
李汉荣:1958生,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政协委员。
笔名牧童、林中河,陕西勉县人。
多年来写作诗歌约3000首,散文随笔3000多篇,中短篇小说30余篇,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诗刊》、《小说月报》、《青春》、《散文》、《散文百家》、《星星》等,及台湾的《创世纪》、《葡萄园》、《诗世界》、《联合报》副刊等海内外100多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随笔、杂文、小说约2000多篇(首)。
散文曾被《新华文摘》、《散文选刊》、《资料卡片》、《中学生课处外阅读》、《中学生写作》、《中学语言教学辅导》等刊物转载数十篇,并连续入选中国作协创研部编选,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1997年中国散文精选》,《1998年中国散文精选》以及《散文选刊》编选、漓江出版社出版的《1999年中国最佳散文选》、《2000年中国最佳散文选》、《2001年精短散文100篇》等全国性年度选本。
2.《怀念母亲》。
季羡林(1911.8.6—2009.7.11)。
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
他精通12国语言。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
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3.《穷人》。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世袭伯爵,曾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返回雅斯纳·亚波利亚纳的农庄后致力于农民教育。
1862年结婚后,创作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巨著《战争与和平》(1859~1869)、《安娜·卡列尼娜》(1875~1877)。
1879年经历了一次信仰危机后信奉和平主义,主张以勿抗恶的方式对社会进行改革。
当代散文八大家郁
当代散文八大家是林清玄、汪曾祺、余秋雨、张中行、冰心、余光中、贾平凹、陈所巨。
1、林清玄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
代表作有《菩提十书》、《清净之莲》。
2、汪曾祺是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邂逅集》。
3、余秋雨是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
代表作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
4、张中行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
代表作有《顺生论》、《月旦集》、《横议集》、《流年碎影》。
5、冰心的笔名为冰心。
代表作有《往事》、《寄小读者》等。
6、余光中的代表作有《听听那冷雨》、《青青边愁》等。
7、贾平凹的代表作《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等。
8、陈所巨当代著名作家、诗人。
代表作《父子宰相》、《黑洞幽幽》、《文都墨痕》等。
中国当代散文三大家中国的文学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杰出的作家和文学流派。
在当代文学领域,散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
本文将介绍三位中国当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家,他们分别是余秋雨、林清玄和杨绛。
余秋雨,江南文人,是中国当代散文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余秋雨是一位深沉而富有思想的作家,他的散文作品以其细腻的笔触、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而著称。
他以其广泛的阅读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将古典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
余秋雨的散文作品中,既有对生活琐事的描绘,又有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思考,他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锐利的洞察力,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深深触动着读者的心灵。
林清玄是中国当代散文界的另一位重要人物。
他的作品以其淡泊、豁达的风格闻名,他的散文充满着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怀。
林清玄的作品既有对生活的感悟和自省,又有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他通过对生活的深入思考,表达出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林清玄的散文作品,以其朴实、深情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安静、温暖的世界,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审视。
杨绛是中国当代散文的优秀代表之一。
她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独特的生活经历,揭示了现代都市人生活的点滴细节。
杨绛的作品以其幽默、机智的语言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而著称。
她通过对日常生活琐事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城市世界。
杨绛的作品中,既有对家庭生活的描绘,又有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她用散文的方式记录下生活中的琐碎和感悟,引发读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入思考和对幸福的追寻。
三位作家的散文作品,无论是在题材上还是在风格上,都展现了独特的魅力和表达方式。
他们通过对生活琐事的观察和对人性的思考,将现实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转化为文字的艺术,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人性的伟大。
同时,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现代社会的思考,也为当代散文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示和文学资源。
中国最著名的散文作家中国最著名的散文作家中国最著名的散文作家1、林清玄,(1953--)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
台湾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
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
一九七三年开始散文创作,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一九五三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
自幼立志成为作家,高中时期,获台南市比赛第一名,大学时期,得翠谷文学奖首奖。
青年时期即遍获重要文学奖,包括台湾文艺奖、中山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金鼎奖、吴鲁芹散文奖、时报文学奖首奖,中华日报文学奖首奖、中央日报文学奖首奖、联合报散文首奖……曾于台湾获得世界华人文化新传奖、杰出孝子奖、世新大学十大杰出校友奖、成功杂志十大成功人物奖、宝岛十大才子奖……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
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大陆、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小时候受过正规的传统教育。
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40年开始写小说,受到当时为中文系教授的沈从文的指导。
1943年毕业后在昆明、上海执教于中学,出版了小说集《邂逅集》。
1948年到北平,任职历史博物馆,不久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南下工作团,行至武汉被留下接管文教单位,1950年调回北京,在文艺团体、文艺刊物工作。
1956年发表京剧剧本《范进中举》。
1958年被划成右派,下放张家口的农业研究所。
1962年调北京市京剧团任编剧。
1963年出版儿童小说集《羊舍的夜晚》。
“文革”中参与样板戏《沙家浜》的定稿。
1979年重新开始创作。
80年代以后写了许多描写民国时代风俗人情的小说,受到很高的赞誉。
出版了小说集《晚饭花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论文集《晚翠文谈》等。
所作《大淖记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比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受戒》、《异秉》等。
所作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
梁秋实作品《雅舍》简介梁秋实作品《雅舍》简介作者简介:梁实秋,(1903一1987)原名梁治华,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人。
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
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
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
1923年8月赴美留学,取得哈佛大学文学士学位。
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国立青岛大学(山东大学前身)并任外文系主任。
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英语系教授。
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享年84岁。
作品简介:《雅舍遗珠》将梁实秋先生以诸多笔名发表的作品汇编成册,这些作品涉及的题材广泛,有草木动物,也有寂寞清福,都写得趣味盎然、清新隽永。
阅读时,我们很容易感受到这些文章中透出的风雅、情趣和智慧。
《雅舍忆旧》是梁实秋先生晚年最为重要的作品,有对童年和学生时代的回忆,也有对亲朋和师友的深切缅怀。
最后一辑《槐园梦忆》回顾其与夫人程季淑女士相伴一生的点点滴滴,其言温婉从容,其情感人至深。
《雅舍随笔》收录了梁实秋的读书札记、书信和诗歌作品,不事雕琢的文字真实地呈现出作者的阅历、思想以及人格精神。
不论是其严谨的治学态度,还是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都深深地打动着读者。
《雅舍杂文》或谈书论艺,或论事说理,言语间机智闪烁,那是一种深刻的幽默,让人掩卷后不禁反复回味。
梁实秋的杂文也分评判,也讽刺调侃,但即便是评判和讽刺,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其发自内心的.宽厚和包容。
《雅舍小品》是梁实秋最具代表性的散文,所取都是寻常事物,或一饭一蔬,或一画一书,这一切看似平淡,却分外有趣。
这份“随想随写,不拘篇章”的随性淡泊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让我们更懂得欣赏生活。
《雅舍谈吃》中既有饭馆酒楼的看家菜,又有平民百姓的家常菜,既写出了民间食物的味道,又呈现了中国积淀数千年的文化底蕴。
现代散文名家及其作品现代散文是文学界的一朵奇葩,它以散文的形式,展现了当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感情。
有许多杰出的现代散文名家,他们的作品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本文将介绍几位现代散文名家及其代表作品。
一、贾平凹贾平凹,山西人,被誉为现代散文的奇才。
他的作品充满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人文情怀。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便是《带灯》。
这篇散文以一盏小灯为引子,描述了一个普通村庄里的点点滴滴。
贾平凹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村庄里的人物形象和事物细节,读者在阅读时仿佛能够感受到灯光的温暖和岁月的痕迹。
二、余华余华的散文作品富有叙事性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他的代表作之一是《活着》。
这是一部揭示人性悲剧的小说,通过一个普通农民的经历,展现了生活中的苦难和人的尊严。
余华以独特的叙述手法和朴实的语言,为读者展示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引人深思。
三、杨绛杨绛是中国著名作家钱钟书的妻子,她的散文作品被称为“随笔的伟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我们一起写过的日子》。
这篇散文以夫妻之间的琐碎生活为线索,展现了平凡而细腻的情感。
杨绛凭借准确而细致的观察力,将平凡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抒写得淋漓尽致,读者在阅读时仿佛能够感受到夫妻之间的温情与默契。
四、三毛三毛是中国台湾作家,她以描写沙漠生活和人性困境而闻名。
她的代表作之一是《撒哈拉的故事》。
这本书通过描写主人公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经历,抒写了对自由与幸福的向往。
三毛以自由奔放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为读者勾勒出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世界。
五、郭敬明郭敬明是中国当代最知名的作家之一,他的散文作品富有时代特色和年轻人的思维方式。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小时代》系列。
这系列作品以都市青年的生活为背景,描述了他们的成长、爱情和友情。
郭敬明以流畅的文字和鲜明的个性形象,为读者展示了年轻一代的生活状态和追求。
以上只是介绍了几位现代散文名家及其代表作品,当然还有许多其他杰出的现代散文名家,比如张爱玲、王小波等。
这些名家的作品不仅是文学珍品,更是对当代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当代十大散文1. 《从我的角度到你的角度》作者:韩寒这篇散文是韩寒在2014年给母校中山大学的毕业生演讲中发表的,文章涉及到的主题包括生命、爱、梦想、成长等等。
韩寒把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大学毕业生们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人感到这个世界上,不论你是谁,你都会面对类似的问题,这篇文章既有启发性的,同时也带有我们老师一样的教育意味。
2. 《松花江上》作者:贾平凹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上的大名鼎鼎之人,这篇散文是贾平凹对自己老家松花江的感悟和回忆。
一条江流连着许多人的过往,也是贾平凹心中的故乡,他以他独特的笔墨,描绘出了松花江上风景的美丽如画,同时也深刻凝聚了他对故乡深深的感情。
3. 《我的故居》作者:舒婷“我的故居”是舒婷最具代表性的散文之一,全文描述了她儿时在杭州的故居,感性地回忆了那段属于她自己的童年时光,这篇文字鲜明,从记忆的角度反映了田园风光的生动细节,在文字间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诗情画意的美感。
4. 《写给城市的情书》作者:范晔这篇散文是范晔的代表作之一,全文诚恳而感人,通过对现代城市生活的描绘,揭示了人们对自然的怀念和对快节奏生活的反思。
范晔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城市的痛惜,构成了这篇文学珍品的精髓。
5. 《背影》作者:朱自清“背影”是朱自清的代表作之一,全文涉及到了父爱和亲情的主题,通过一位孩童的回望,描绘了父亲的形象,也抒发了作者对父爱之意的怀念。
这篇散文文字简练,情感使人感触颇深,成为了中国散文艺术的经典之作。
6. 《武汉车站》作者:刘瑜刘瑜是中国当代文坛上的知名作家,这篇散文描述了作者在武汉火车站见到的被乘客扔掉的饮料瓶,透过这些物品,反映出了现代消费为我们带来的问题和对环境的影响,时代感强烈,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7. 《丁庄梦》作者:韩少功“丁庄梦”是一篇反映农村年代的散文,通过故事的的叙述,表现了农村人的生活和感情,散发出一种深沉的生命力和浓厚的人情味儿。
这篇文章具有强烈的文字气质,且包含了哲学思考和社会意义。
有深度的散文随笔作者笔名
1、舒庆春,笔名老舍
老舍,中国小说家、剧作家。
生于1899年,卒于1966年,满族,祖籍北京。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
2、管谟业,笔名莫言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
3、周树人,笔名鲁迅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石,后与《阿Q正传》、《药》、《故乡》等小说名篇一同收入小说集《呐喊》。
毛泽东主席评价鲁迅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评论家、作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人。
4、谢婉莹,笔名冰心
谢婉莹小的时候家境还算不错,她得以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古典文学,懵懂的年纪她就已经熟读唐诗了。
他最喜欢的一个诗人就是王昌龄,后来她在取笔名的时候,就用了王昌龄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冰心”作为笔名,之后她的笔名火遍大江南北,都好像忘记了她的本名。
5、沈德鸿,笔名茅盾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1916年与郑振铎、叶圣陶、王统照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现实主义文学,任《小说月报》编辑、主编,《民国日报》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