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1
赵州桥简介赵州桥别名安济桥,建于隋大业 ( 公元 605-618) 年间,是有名匠师李春建筑。
桥长 64.40 米,跨径 37.02 米,是此刻世界上跨径最大、建筑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
因桥两头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建(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
赵州桥距今已 1400年,经历了 10次水灾, 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 1966 年邢台发生的 7.6 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 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损坏,有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论桥的内部构造,仅就它可以存在1300多年就说了然全部。
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
据记录,赵州桥自建成到现在共修葺 8 次。
在主拱券的上面两头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俭资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减少自重 15%),并且能增添桥下河水的泄流量。
1979年 5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组等四个单位构成结合检查组,对赵州桥的桥基进行了检查,自重为 2800吨的赵州桥,而它的基础不过有五层石条砌成高 1.55 米的桥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这么浅的桥基几乎令人难以置信,梁思成先生 1933年观察时还以为这不过防水流冲洗而用的金刚墙,而不是承纳桥券所有荷载的基础。
他在报告中写道:“为要实测券基,我们在北面券脚下挖掘,但在此刻河床下约 70-80 厘米,即发现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
石共五层,共高 1.58 米,每层较上—层稍出台,下边并没有坚固的基础,分明不过防水流冲洗而用的金刚墙,而非承纳桥券所有荷载的基础。
因再下 30-40 厘米便即见水,因此除非大规模的挖掘,实没法进达我们据学理推断的大座桥基的地点。
”为了保护赵州桥,上世纪末在赵州桥东 100米处新建的桥梁,其构造仍是沿袭赵州桥,不过主拱上的小拱数目增添到一边 5个。
河北赵州桥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大跨径石拱桥。
这座桥建造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
它气势宏伟,造型优美,结构奇特,远远看去,好像初露云端的一轮明月,又像挂在空中的一道雨后彩虹,十分美丽壮观。
中国四大古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
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
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
在拱的样式上,李春采用了扁弧形,但如果在37米宽的河面上也采用半圆拱的话,拱顶将高达近20米,桥高坡陡,车马行人过桥十分不便。
李春创造性地改用平拱样式,把桥造成扁弧形,使石拱高度降到7.23米,拱高和跨度的比例大约是1∶5。
这样,桥面坡度平缓,便于车马行人往来,而且还具有用料省、施工快,以及增加桥身强度和稳定性等优点。
泉州洛阳桥泉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已经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早在唐宋时期,泉州就被誉为东方的重要通商港口,世界各国的商人、学者、传教士纷至沓来,因此给泉州留下了许多极为珍贵的历史宗教遗迹和古典建筑。
在泉州就并存着七种宗教,分别是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婆罗门教、摩尼教等,这在世界上是极为罕见的,所以泉州素有宗教博物馆之称,同时泉州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些都证明了当时泉州港经济的发达,社会的繁荣。
今天我们第一站要参观的是泉州伟大的古建筑——洛阳桥。
中国四大古桥洛阳桥在今惠安、洛江分界的洛阳江入海口,又名“万安桥”。
于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历六年竣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
因在江海交汇处造桥,江阔水深,工程艰巨,造桥者首创“筏形基础”以造桥墩,种植牡蛎以固桥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科学创新。
该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
现桥长834米,宽7米,尚存船形桥墩46座,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
赵州桥知识点归纳赵州桥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座石拱桥,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修武县赵州镇。
赵州桥建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六七六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结构最为复杂、规模最大的石拱桥之一。
它被誉为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
赵州桥具有许多独特而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一步一步地归纳介绍。
1.桥梁建筑的历史渊源: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赵州桥的建立起源于古代中国人在桥梁建筑方面的智慧和技术水平。
通过研究赵州桥,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发展历程和演变。
2.石拱桥的结构与建造技术: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它的建造需要运用一系列复杂的建筑技术。
例如,石拱的设计和构造、桥墩的布置和加固等。
这些技术在古代中国桥梁建筑中的应用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桥梁对于交通和经济的重要性:赵州桥作为一座古代桥梁,不仅仅是连接两岸的交通工具,更是推动当地经济和人流的重要枢纽。
通过研究赵州桥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我们可以了解桥梁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桥梁建设对于交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4.文化和艺术价值:赵州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审美理念和工艺水平。
桥上的雕刻和装饰等元素,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独特魅力。
通过研究赵州桥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丰富内涵。
5.古代工匠精神的传承:赵州桥的建造离不开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勤劳。
他们不仅仅是简单地建造一座桥,更是通过精湛的技艺和耐心的劳动,创造了一项伟大的工程成就。
赵州桥的存在证明了古代中国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研究赵州桥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中国古代劳动者的智慧和勇气。
赵州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通过研究赵州桥,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发展和特点,感受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勇气。
赵州桥课文主要内容赵州桥课文主要内容《赵州桥》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作者茅以升。
下面是关于赵州桥课文主要内容的内容,欢迎阅读!《赵州桥》课文河北省赵县的洨(xiáo)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
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
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天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赵州桥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赵州桥课文教学设计学习目标①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
会写县、设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③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①多媒体课件。
②生字生词卡片。
③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
第一课时情境导入①播放课件:昔日的洨河风光。
②谈话导入。
洨河两岸景色优美,可阻碍了两岸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发展,官府决定在这里建一座桥梁。
造一座怎样的桥呢?官座决定向社会公开招标,石匠李春设计了方案被采用了。
想知道李春的设计方案吗?读读课文就清楚了。
③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初读感知①学生自讯课文,画出生字词,结合注意多读几遍。
赵州桥用途赵州桥是一座位于中国河北省赵县的一座古老的跨河石桥,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古代钢筋水泥拱桥。
赵州桥建于公元589年,全长260米,宽9.6米,高7.3米,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
赵州桥的主要用途是为了跨越赵州河,方便地方居民的通行和交通运输。
在古代,交通工具和设施的发展相对有限,人们主要依靠步行、马车等方式进行各种交通活动。
而河流的存在对人们的交通运输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和不便,因此桥梁的建设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赵州桥的建设使得当时赵县境内的交通更加便利,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在古代,桥梁的建设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而赵州桥的建设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壮举。
赵州桥的建设标志着中国桥梁建筑技术的新高度,对后来的桥梁建设有着积极的影响。
此外,赵州桥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赵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自汉代起就有着悠久的历史。
赵州桥的建设不仅是当时交通运输的需要,更是宣扬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在桥上,有广场、亭台等休闲设施,居民可以在桥上观赏沿河美景,休憩聚会,增加城市的文化氛围。
此外,赵州桥还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象征,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桥身上雕刻了很多精美的浮雕和石刻,展示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技艺。
赵州桥是中国古代桥梁艺术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赵州桥也是中国旅游业中的一个重要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览古。
赵州桥背靠赵县风景秀丽的山脉,依河而建,河清水碧,景色迷人。
赵州桥与周边的自然风光相互辉映,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游客们在桥上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河景,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这也成为了赵州桥成为旅游胜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之,赵州桥作为一座古老的跨河石桥,除了作为交通工程的主要用途外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和旅游的意义。
赵州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赵州桥简介摘要:历经千年的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它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
本文主要从赵州桥的建造背景,使用功能,受力特性,建造技术及社会影响等几方面进行介绍,并指出了石拱桥的一些缺点及改进办法。
关键字:赵州桥敞肩式力学性能历史地位一、赵州桥的背景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省赵县波河上,建于隋代大业年间(公元605年至公元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
赵州桥全长64.4m ,净跨37 02m ,弧矢7.05 m 。
弧半径27.7 m ,大弧拱的二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一伏拱.两小拱的半径分别为2.3 m 和1.2m ,跨度分别为3.81m 和2.85m。
桥高与跨度呈1:5的比例,这样既便于行人来往,也便于车辆通行;拱顶高,又便于桥下行船。
敞肩式的结构赵州桥建成距今已1400多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7.6级地震时,这里也有4级以上地震,而赵州桥却完全没有被破坏。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
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9次,屹立千年不倒。
赵州桥自重2800吨,但是是赵州桥的桥基是建筑在清水河河床的白粗沙层上,既没有打桩,也没有其他石料,桥台仅用五层高1.55米的桥台砌成,桥基很牢,结构简单。
在1350年前,李春就敢用这样天然地基来承担大桥的全部重量,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李春的名字也永远留在人们脑海里,这是人类造桥史上的一大奇迹。
二、赵州桥的简要介绍(一)使用功能的介绍隋代大业年间,赵州号称“四通之域”,当时的赵州是华北的交通咽喉,横跨赵州的渡河便成了百舸争流的交通大动脉。
于是跨河大桥赵州桥,造桥大师李春率领能工巧匠,开始创造这个人类土木工程史上的壮举。
赵州桥的传说(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计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制度大全、好词好句、演讲主持、标语口号、读后感、观后感、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system encyclopedia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lecture hosts, slogans, post-reading impressions, post-viewing impressions, teaching materials ,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赵州桥的传说赵州桥的传说5则赵州桥的传说(一):相传从前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地方,有一条大河,名叫洨河。
赵州桥的资料简介 [关于赵州桥的资料简介]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称做“大石桥”。
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第二早(还有一座小商桥)、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
赵州桥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
[1] 约1397年(也有些资料为大约700年)后,欧洲才建成类似的石拱桥。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2] 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荣获石家庄十大城市名片之一。
它是中国第一座石拱桥,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却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
该桥是一座空腹式的圆弧形石拱桥,是中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桥。
赵州桥是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桥,创造了世界之最。
河北民间将赵州桥与沧州铁狮子、定州开元寺塔、正定隆兴寺菩萨像并称为“华北四宝”。
桥长50.82米,跨径37.02米,券高7.23米,两端宽9.6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龙在一起,做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我国现存最早的敞肩式大型石拱桥--赵县安济桥(赵州桥)
安济桥位于赵县城南的洨河上。
俗称大石桥。
始建于隋代。
据唐代中书令张嘉贞的《赵州石桥铭序》记载:“赵郡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
安济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型敞肩式石拱桥,全长64.4 米。
主拱跨径37.02米。
整体结构采取纵向并列砌筑法,用3道相对独立的拱券并排组成桥拱主体。
这样既便于施工,可分段分块依次建造,又方便日后修缮,不致因修补其中一道而影响全桥。
为防止两侧拱券向外倾斜,加强大桥整体的横向拉力,采用帽石、铁梁横穿拱肩,锁住全部拱券;以双银锭形腰铁嵌入拱石,卡住各个相邻的拱石,辅之以钩石、护拱石,进一步提高横拉强度,并且采用上窄下宽的“收分”形式,使28道拱券固为一体,坚实牢固。
古人所谓“奇巧固护,甲于天下”,正是其真实写照。
安济桥不仅以高度的科学水平名闻遐迩,同时还以优美的造型艺术著称于世。
它的体型轮廓雄奇壮观,寓秀逸于雄伟之中;它的雕刻绚丽多彩,桥面两侧栏板、望柱上的各种蛟龙、兽面、竹节、花卉等浮雕图案,无不精致俊秀。
动态生动,实属隋代石刻艺术的珍品。
安济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对我国乃至世界桥梁建筑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995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