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兴电力科技校企协同育人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07.50 KB
- 文档页数:3
校企协同育人典型工作案例1. 实践性实习项目:某高校与某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性实习项目。
学生在企业中参与实际工作,获得实践经验,同时也为企业提供劳动力支持。
这种校企协同育人的案例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 产学研合作项目:某高校与某企业合作开展研究项目,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学校提供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企业提供实际需求和资源支持。
通过这种合作,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中,提高了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新创业教育项目:某高校与创业企业合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项目。
学生在企业中学习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参与到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动中。
这种校企协同育人的案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4. 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某高校与某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联合实验室。
学校和企业共同投入资源,开展科研和创新项目。
学生在实验室中参与到科研项目中,获得科研经验,提高科研能力。
5. 校企合作培训项目:某高校与某企业合作开展职业培训项目。
企业提供实际工作场景和专业培训,学校提供专业知识和教学资源。
学生参与到培训项目中,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
6. 毕业设计合作项目:某高校与某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毕业设计合作项目。
学生在企业中进行毕业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校企协同育人的案例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专业实训基地合作:某高校与某企业合作建立专业实训基地。
学生在实训基地中进行专业实训,接触实际工作场景,提高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8. 企业导师指导项目:某高校与某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企业导师指导项目。
企业导师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和实践活动,提供实际案例和指导意见。
这种校企协同育人的案例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9. 校企合作科研项目:某高校与某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
学校和企业共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提高科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校企交流活动:某高校与某企业进行校企交流活动,例如举办企业讲座、实地考察等。
2017年计算机、现代农艺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方案为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新型职业技能人才,做好产学结合,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联合长阳职教中心开展学生到企业进行跟岗实习活动,现将跟岗实习工作相关安排如下:一、跟岗学习主题“美丽海兴、追逐梦想”二、社会实践对象长阳职教中心现代农艺、计算机专业实践生三、社会实践时间2017年1月-2017年3月四、总体框架1、体验企业文化2、企业生产实践3、职业生涯规划4、职业素养提升五、具体内容1、职业素养课程安排(课程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作一些调整)职业素养课程安排序号日期时间培训部门事项实践地点讲师内容实践形式1 12月30日待定公司人事部、培训部走进海兴公司曾白兰等认识海兴,体验企业文化参观、讲座2 1月8日待定茶话会公司多媒体室曾白兰等我爱海兴,实践交流会讲座31月15日待定《职场竞争力》公司会议室曾白兰等职场技能讲解及经验分享讲座41月27日待定春节联欢活动公司活动室曾白兰等团年饭、游艺活动文体活动5 2月5日待定大国理政讲座公司多媒体室李永华从认识G20峰会到站在国际的视角思考问题讲座62月19日待定走进杭州西湖、G20峰会所在地曾白兰等感受杭州文化,参观西湖、G20峰会场参观7 3月5待走进职场公司多媒体人事职场面试知识培训讲座日定室专员83月19日待定职业生涯规划公司多媒体室部门经理从海兴发展看如何实现人生梦想讲座9 4月2日待定职业经理人创业课程培训公司多媒体室部门经理我想当老总创业课程讲座10 4月9日待定计算机、现代农艺专业实用知识讲座公司多媒体室曾白兰等根据学生所学专业,进行专业知识拓展讲座备注:实际上课时间以具体通知为准。
2、让学生踊跃参加公司的“金点子”系列活动()学生根据自身对工厂及车间管理、工艺、文化等各方面的切身感受,可找出自身对车间及工厂各方面的建议或者意见。
根据建议价值,将优先参与实践明星的评选。
校企合作培养方案合作案例一、案例背景。
咱就说有这么个学校,叫阳光职业技术学院,还有个企业呢,是超酷科技有限公司。
这超酷科技啊,在电子科技领域那可是小有名气,做的智能穿戴设备特别厉害。
阳光职院呢,一直想让自己的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就能找到好工作,而且有实际动手能力,别光会纸上谈兵。
这俩就这么看对眼了,打算搞个校企合作。
二、合作目标。
1. 学校这边。
希望通过合作,让电子工程专业的课程不再是干巴巴的理论,能和实际的企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比如说,以前讲电路原理,就光在黑板上画电路图,现在得让学生知道这个电路在超酷科技的智能手表里是咋用的。
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不能让学生一毕业就迷茫,得让他们有个明确的职业方向,最好是能直接进超酷科技这样的好企业。
2. 企业那边。
超酷科技想从源头上培养适合自己企业的人才。
现在从外面招聘的人,虽然有能力,但是还得花时间去培训企业文化、工作流程啥的。
要是能直接从学校招来懂技术又了解企业的人,那可就省事儿多啦。
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学校合作嘛,也算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做贡献,这名声传出去,多高大上啊。
三、合作内容。
1. 课程设置。
学校和企业一起重新规划了电子工程专业的课程。
企业的技术骨干跑到学校去,和学校的老师坐在一块儿,像商量怎么做好吃的菜一样,讨论课程。
比如说,加了一门“智能穿戴设备电路设计实战”的课程。
这课程可有意思了,老师先讲基础的电路设计知识,然后企业的工程师就把超酷科技正在研发的一款智能手环的电路拿出来,让学生分组设计类似的电路。
这就好比是在驾校学开车,先学理论,然后直接上手开真车。
还设置了一些关于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选修课程。
超酷科技的HR来讲课,告诉学生们企业的价值观是什么,在企业里怎么和同事相处,怎么一步步从一个小菜鸟成长为技术大神。
这就像是给学生们提前打预防针,让他们知道企业里的那些事儿。
2. 实习安排。
超酷科技为阳光职院的学生提供了专门的实习岗位。
学院校企协同育人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校企协同育人成为了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
校企协同育人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等方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增强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实施目标1.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训机会;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3.促进学校教学资源与企业实际需求的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实施步骤1.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合作的内容、方式和责任;2.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学校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实践能力;3.开展校企合作课程。
学校与企业合作开设相关课程,由企业专业人员授课,使课程更贴近企业需求;4.建立校企双向导师制。
学校老师和企业专业人员共同指导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指导和帮助;5.开展校企联合科研项目。
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实施保障1.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建立校企合作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和流程,保障合作顺利进行;2.加强宣传推广。
通过校园宣传、媒体宣传等方式,提高学生和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认识和参与度;3.建立评价机制。
建立校企合作成效评价体系,定期对合作成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合作方式;4.加强资源整合。
充分整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为校企合作提供充分支持和保障。
五、实施效果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实施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可以促进学校教学资源与企业实际需求的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六、结语校企协同育人实施方案的实施,对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高校和企业能够共同努力,积极落实校企协同育人实施方案,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做出贡献。
校企协同育人典型工作案例1. 企业与学校合作开展实习项目在该案例中,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践操作,从而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2. 企业导师辅导学生科研项目该案例中,企业派遣专业导师与学生合作开展科研项目。
企业导师通过指导学生的科研项目,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前沿技术和研发方法,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学校与企业合作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在该案例中,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
企业提供专业的技能培训讲师和实践机会,学校提供培训场所和学生资源,通过培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4. 企业与学校合作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该案例中,企业与学校合作,共同开展创新创业项目。
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市场资源,学校提供创新创业培训和指导,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梦想并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
5. 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就业实践课程在该案例中,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就业实践课程。
企业派遣专业人士到学校进行实际案例讲解,学生通过参与实践项目,了解就业市场需求和就业技巧,提高就业竞争力。
6. 企业与学校合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该案例中,企业与学校合作,共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企业提供实践场所和指导,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7. 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行业讲座和座谈会在该案例中,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举办行业讲座和座谈会。
企业邀请行业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座,学生通过听取专家的分享,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前景,拓宽视野和职业选择。
8. 企业与学校合作开展技术创新项目该案例中,企业与学校合作,共同开展技术创新项目。
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实验设备,学校提供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通过合作开展创新项目,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9. 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社会调研项目在该案例中,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社会调研项目。
企业提供调研题目和资源支持,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调研结果分析,为企业提供决策参考和解决方案。
校企合作专业共建方案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系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开展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开展校企合作,是专业快速发展,提高办学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为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使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提高我院办学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制定以下校企合作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顺应江苏两个率先的经济发展和省委、省__关于加快技工教育发展的要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定位要求,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快推进我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扩展和密切行业、企业的联系,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找准专业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建立与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标。
二、合作原则1.服务企业原则为企业服务是学院的指导思想,也是打开校企合作大门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合作成败和成功率的高低。
学院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要状况、用人标准、技术需求,积极为企业开展培训,急企业之所急。
2.校企互利原则校企合作双方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
企业有权优先选拔留用学生,有权根据学生能力对学生就业进行部分淘汰。
3.统一管理原则校企合作是双项活动,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必须高度统一,必须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
4.校企互动原则学院定期组织专业理论教师到企业现场培训,请企业高级技师或能工巧匠来学校讲座。
通过校企互动,学校教师在企业学到了实践知识和能力,企业技术人员增长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补,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三、领导组织机构成立以部门主任、书记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以办公室、教学秘书、学工秘书及各教研室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四、基本任务根据学院的要求,每一专业方向要至少建立两至三家有实质性合作、专业对口、相对稳定的校外合作基地。
探索计算机专业校企协同育人体制,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发展发布时间:2021-08-18T14:48:43.99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2期作者:王娟娟[导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王娟娟山东省威海市文登技师学院山东威海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森(1975)提出中间组织理论,认为高校与企业合作,以学生素质为导向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等方式将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相应的国家政策法规也相继被制定出来。
计算机专业作为院校专业设置中的重要组成,更加需要对校企协同育人体制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多种措施实现制度创建。
关键词:职业教育;育人机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根本,以跨界的思维,打通学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校际之间的通道,建立协同培养体系,有利于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落地实施。
通过校企协同、产教融合、学分制改革、工作室教学等构建制度保障和资源平台,引进创新创业人才测评手段发掘潜质,建立完善的育人机制模型,从专业选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实践实训等方面与学生的素质状况密切相连。
一、计算机专业校企协同育人体制发展问题(1)在校企合作统筹过程中缺少政府的协调。
在具体的国家政策法规中缺乏具体实施细则,其所法规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只是笼统概括,缺乏具体性和针对性。
(2)在各项扶持与激励政策方面,校企合作双方利益没有得到相应的保障,导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降低,这都是因为相应法律法规的缺乏。
(3)政策出台的各项法律法规多是宏观调控层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配套政策缺乏可操作性和约束性。
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措施一、背景创新教育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面对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提高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促进产业升级是当前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点。
学校要充分发挥好职业教育的作用,扩大实践实习基地的覆盖面,多元素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为了贯彻实施创新教育,推动职业教育向高职高专教育发展,发展创新教育,我们建立了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并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旨在通过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促进学校企业交流与合作,加强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推动实践基地建设和创新教育改革,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培养企业创新型人才。
二、具体措施(一)扩大实践实习基地的覆盖面,制定合理的校外实习安排1、加强校企合作,开拓更多的实践实习基地,负责校企协同实习基地的组建和管理工作,提高实践实习基地的管理水平;2、配备专业的职业实习督导教师,优化实习安排,落实学生的实习责任,加强实习安全管理;3、结合企业发展需求,拓展和开发新的实习岗位,完善实习安排,加强实习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培训;(二)优化校企合作模式,加强学生就业质量1、优化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学校企业交流与合作,增加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度;2、结合企业实际,开展有效的技能培训,加强对学生就业质量的保障,提高从业者技能水平;3、完善学校、企业、学生之间的交流渠道,搭建联系创新教育和就业的工程实践的桥梁,促进职业教育向高职高专教育发展。
(三)推动创新教育改革,培养企业创新型人才1、实施创新教育改革,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实践,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建立现代学校企业合作机制,鼓励学生参与企业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社会实践的真实性和创造性;3、指导学生创业,帮助他们在企业实践和创新教育过程中提高创新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执行能力,培养企业创新型人才。
校企合作工作实施方案范本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真正统一思想,采取措施,把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根据上级有关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组织编制了《大同电力高级技工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1、密切关注企业需求,与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合作,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取得实效。
2、紧紧围绕我校的行业特色,发挥电力技术优势,找准与企业的合作点,打造学校的专业特色。
3、立足电力做强,面向社会做大,多方积极联系,形成校企按需组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发展模式。
二、领导组织机构为使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作真正贯彻落实,抓出实效,从而为学校增添发展后劲。
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校企合作领导组。
组长:崔作让副组长:王畅郭明德杨宇松闫文贵成员:霍宇平董跃中郭雪珍刘海荣陈坚孟昭祥郭福祥张圣孙国经领导组主要职责:1、研究、确立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方式及步骤2、领导、组织校企合作的实施工作。
3、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机制,加大宣传力度。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教务工作部。
组长:霍宇平成员:董跃中高晓维郭雪珍王宏广刘海荣郭福祥任松青牛建平办公室主要职责:1、组织实施校企合作的宣传及建章立制工作。
2、开展外联工作,选择企业,明确合作目标、内容、方式等。
3、组织、实施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工作。
4、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改进,保证持续提高。
三、校企合作目标1、以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为重点。
2、做到合作模式的多元化,以坚持服务行业为主,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联合培养。
3、坚持培训后备高技能人才与加强企业在职职工高技能培训并重。
4、力争建成企业职工高技能培训基地。
四、校企合作方式1、主动将服务、技术送到企业,将培训送到现场一线。
校企合作专业共建方案嘿,小伙伴们,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份新鲜出炉的“校企合作专业共建方案”,保证让你的眼睛为之一亮!我们就直接进入主题,让思绪飞扬起来吧!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企业输送高质量人才的重任。
校企合作专业共建应运而生,旨在通过企业和高校的深度合作,共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二、共建目标1.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
3.提高高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增强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4.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共建内容1.课程体系构建(1)根据企业需求,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强的课程。
(2)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确保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相符。
(3)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1)高校提供场地,企业投入设备和技术,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2)实践教学基地面向全体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机会。
(3)企业定期派遣技术人员到基地指导,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3.产学研项目合作(1)高校与企业共同申报产学研项目,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
(2)高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3)企业为高校提供科研经费,支持高校开展科研工作。
4.人才培养与选拔(1)高校为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企业优先选拔共建专业的学生。
(2)企业为高校提供实习、就业机会,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3)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四、实施步骤1.调研分析阶段:双方开展深入的调研,了解企业需求和高校资源,确定共建专业方向。
2.协议签订阶段: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共建内容和责任分工。
3.实施阶段:按照协议要求,开展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产学研项目合作等工作。
五、预期效果1.学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2017年计算机、现代农艺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方案为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新型职业技能人才,做好产学结合,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联合长阳职教中心开展学生到企业进行跟岗实习活动,现将跟岗实习工作相关安排如下:
一、跟岗学习主题
“美丽海兴、追逐梦想”
二、社会实践对象
长阳职教中心现代农艺、计算机专业实践生
三、社会实践时间
2017年1月-2017年3月
四、总体框架
1、体验企业文化
2、企业生产实践
3、职业生涯规划
4、职业素养提升
五、具体内容
1、职业素养课程安排(课程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作一些调整)
2、让学生踊跃参加公司的“金点子”系列活动()
学生根据自身对工厂及车间管理、工艺、文化等各方面的切身感受,可找出自身对车间及工厂各方面的建议或者意见。
根据建议价值,将优先参与实践明星的评选。
活动时间:2月1日—3月31日
3、融入活动:让学生积极参加海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员工举办的各种文体活动。
4、欢送会
以学生离厂时间为节点举办欢送会,进行跟岗实习总结与表彰,现场赠送小礼品并发放优秀实践生荣誉证书。
在欢送会上将所有评选的优秀学员进行现场颁奖奖学金。
六、后期发展:
(1)后实习阶段:跟踪引导学生认真完成学业,形成良好地职业素养和职业规划。
实践生实习结束之后,有意向今后来海兴的实践生,公司将有优厚的待遇为其辅助职业发展:
(2)、深度校企合作:签订人才培育基地
(3)、员工储备库:毕业后享有优先进入企业实习、就业的机会。
(4)毕业生:
加入海兴:指定岗位:工厂关键、核心与辅助管理岗位;
待遇:与工厂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享有内部竞聘、学习、深造机会。
七、考核与评价
为严肃社会实践纪律,明确考评导向,本次社会实践将贯彻严格考评、有序竞争的原则,对所有社会实践学生制定统一的考核和激励标准,说明如下:针对每位学员社会实践期间的表现,为每位学员出具社会实践结业鉴定。
考核标准:
1、每月评选社会实践明星,名额5%,给予物质与精神激励;
2、社会实践明星评选维度:社会实践绩效、专业知识与技能、团队精神、实践态度、出勤考核;
3、评选流程:班长打分→综合主管提报→管理支持经营体审核→公司人事部门发文认定;
4、具体考核细
评分表见附表——《2017年实践生月度评价表》
八、学校管理
为了保障工厂正常生产,同时确保学生的实践效果,工厂特开展学校教师学生管理评比工作,2017年1月至社会实践结束,每月进行考评并将考核情况汇报至学校职业介绍所。
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