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158.50 KB
- 文档页数:24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基本规范毕业设计(论文)全文包括:封面、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外文摘要250个实词左右)、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可选)、致谢等;毕业设计(论文)字数:理工类8000字以上;文管类10000字以上,其中外语专业4000单词以上,艺术类专业5000字以上(含图表、程序和计算数字等)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结构一篇完整的毕业设计或论文通常由题目、摘要、目录、引言、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几部分构成,除外语类专业外一律采用汉语撰写。
(一)题目题目应该简短、明确,要有概括性。
让人看后能大致了解文章的确切内容、专业特点和学科范畴。
因此要明确、准确、精炼地直接概括描述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
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
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题目里,为避免冗长,可以将细节放进副标题中。
(二)摘要摘要在毕业设计(论文)的主体之前,用中英文撰写。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需阅读报告、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
摘要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摘要要求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字数300-500字为宜。
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不要把应在文献综述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用第三人称,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单位制一律换算成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制,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得出现插图、表格。
缩略语、简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
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关键词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
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的容与要求——化材学院一、实验研究(设计)类论文1、实验研究类论文包括:摘要(中英文)、目录、前言、文献综述、实验部分、结果与讨论、结论、参考文献、致共九部分。
设计类论文可以将实验和结果与讨论两部分合在一起,按八部分撰写论文。
编有附录的论文,将附录放在致之后编写。
2、实验研究类论文总字数不少于10000字,设计类论文不少于12000字。
3、标题不超过20个汉字。
4、摘要是论文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述,主要写出①从事这一研究的背景、意义(不要超过100字);②研究的主要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字数不少于400汉字,外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5、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
其写作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字数在1000字左右。
6、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
字数在5000字左右。
7、参考文献总数不少于10篇。
其中,近10年文献不少于1/3, 英文文献不少于2篇,所翻译的外文资料应尽量引用在论文中。
二、综述类论文综述类论文包括:摘要(中英文)、目录、前言、正文部分、结论、参考文献、致共七部分。
论文总字数不少于12000字。
参考文献总数不少于30篇,英文文献不少于5篇。
其他要求参见“实验研究(设计)类论文”。
三、外文翻译英文资料的翻译要求如下:1、翻译资料容必须与论文研究容相关。
2、翻译资料的英文字符数不少于2万字符。
3、译文的打印格式参照论文的格式要求。
4、翻译资料中所涉及到的图表要按照原文的位置附在译文中,图题、表题要齐全;参考文献也要附在后面,不能以图片的形式出现。
5、翻译的容应准确,语句要通顺。
严禁采用翻译软件进行翻译。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格式要求一、打印格式要求毕业设计(论文)要用计算机打印,具体要求如下:·纸型:宽度19.2 cm,高度26.5 cm,纵向·页边距:上3.3cm,下2.6cm,左2cm、右2.2cm页眉:1.5cm,页脚:1.75cm,左侧装订·行距:固定值27.5磅,段前0行,段后0行·页码:页面底部居中、宋体、小五、数字1,2,3等中外文摘要·中文摘要:标题“摘要”(三号、黑体、居中),中间空2字符正文(小四、宋体、两端对齐,400字)关键词(五号、黑体):3-5个主题词(宋体、五号),每个词之间用逗号或分号隔开·外文摘要(另起一页):标题“Abstract”(三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居中)正文(小四、Times New Roman、两端对齐)Key words(五号、Times New Roman、加粗):3-5个主题词(五号、Times New Roman)与中文关键词对应目录·标题“目录”(三号、黑体、居中)·章标题(小四号、宋体、加黑)·节标题(小四、宋体)·页码(小四、宋体)论文正文·标题(小二号、黑体、居中)·章标题(三号、黑体、居中)·节标题(四号、黑体、居左)·正文:(小四、宋体、两端对齐)参考文献·标题“参考文献”(四号、黑体、居中)·正文(五号、宋体、两端对齐)二、量和单位1、量和单位必须采用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
学号:3080419285题目类型:论文(设计、论文、报告)桂林理工大学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人工神经网络在认知科学的研究中的应用状况的报告学院: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专业(方向):自动化(控制)班级:学生:指导教师:2015年6月1日摘要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基于生物神经网络结构和机制的算法或模型。
认知科学是一种研究人类大脑处理认知信号并做出反应过程的科学。
利用对人类认知现象的了解来设计的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很好的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对现实应用很有帮助。
现在,人工神经网络模拟认知科学已经成为了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
首先简单说明了人类大脑神经元特点,生物神经元的简单组成和复杂联系构成了生物神经网络模型。
其次简述了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的历史,从古希腊哲学认知研究到现代的人工神经网络模拟认知。
接着总结了典型的人工神经网络结构,共有十五组经典神经网络模型。
然后重点论述了十个近年来关于人工神经网络模拟认知的模型,主要从模型模拟认知的优势、模型结构、模型信息处理过程和模型应用等方面阐述。
接着讲述作者总结的人工神经网络模拟认知现象的发展规律,即模型机制的完全生物性与部分生物性问题。
再接着介绍了五个关于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国际会议,特别列出了会议的投稿主题。
最后,对人工神经网络模拟认知的发展趋势做预测,多学科综合和复杂性成为未来神经网络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认知;国际会议The report that the situation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on the study of cognition science in recent yearsStudent:LIANG Cheng-he teacher:XU Jian-yuAbstract: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which is based on the structure and theory of biological neural network is algorithm and model. Cognition science is a subject which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disposing information and respons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have the capability of dealing with information which is designed for understand biological cognition phenomenon on cognition science better than other model, and it is useful to the need of the reality. In recent year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 of cognition science become one branch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First,we introduce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being of brain neurons, which is made up of simple element and complex connection, and the history of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cognitive science from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 to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 of cognition in recent years. Next, we summarize that the typical structure of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ogether fifteen neural network models. Then, we discuss that the te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which are model of the cognition in recent years, including the model of the advantage of the model, the cognitive structure of the model, the aspects of information process, the use of models. The author summarize that the development law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including all of biological model and the part of biological model. And then it introduces that five international meeting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eural network, and make a list which is meeting contribute theme.Finally, the article sai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 of cognitive, which will become complex and multi-discipline in the future.Key word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cognition;international conference目次摘要 (I)Abstract: (II)1 引言 (1)基本原理 (1)人工神经网络发展简史 (2)文章内容 (2)2 对神经网络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神经网络模型 (3)3 模拟认知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4)模拟记忆 (4)R-nets模型 (4)非线性动态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6)竞争网络模型和周期联想记忆模型 (7)计算机认知神经学模型 (9)模拟注意力 (10)注意运动推导模型 (10)模拟情绪 (11)DUONN模型 (11)模拟语言 (12)语法理解模型 (12)数字空间模型 (13)多时间周期神经网络模型 (14)4 人工神经网络模拟认知现象现状 (15)5 人工智能中关于人工神经网络和认知科学的国际会议 (16)国际人工智能协会年会 (17)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年会 (17)国际神经网络年会 (17)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 (18)国际人工智能工具会议 (18)6 未来 (18)7 结论 (19)致谢 (20)参考文献 (21)附录1 (23)1 引言基本原理现代人大脑的平均重量约为1400g,大脑内约含100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间有约1000个连接,大脑内总共约有1000000亿个连接。
桂林理工大学学位论文撰写规定一、一般格式和顺序1、封面及扉页·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具体、准确,不能太笼统,但要引人注目;要求简短精炼,严格控制在25个字以内。
·专业: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专业目录中的专业为准,一般为二级学科。
·导师:写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2、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单设一页,排在封面后,见附件1)3、中文摘要论文第一页为中文摘要,约800~ 1000字(限一页)。
内容应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
要突出本论文的新见解,语言力求精练。
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 5个)(见附件2)。
4、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后为英文摘要。
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同。
(见附件2)5、目录由论文的篇、章、条、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
6、主要符号表如果论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物理量符号、标志、缩略词、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应编写成注释说明汇集表,这些符号应尽量与国家标准一致。
假如上述符号和缩略词使用数量不多,可以不设专门的汇集表,而在论文中出现时加以说明即可。
7、引言(第一章)在正文前,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国内外)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及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内容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
一般教科书中已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8、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
写作内容可因研究课题性质而不同,一般可包括: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经过整理加工的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等。
硕士学位论文是专门供专家审阅以及供同行参考的学术著作,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无误、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不要叙述那些专业人员已熟知的常识性内容。
同时应注意使论文各章之间密切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桂林理工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课题名称:大新分公司生活区60-61#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土与装饰装修部分)专业(方向):工程管理(造价)班级:工程09-3学生姓名:李丽红学号: 3099990406指导教师:苏金凌职称:高级工程师下发日期: 2013年2月20桂林理工大学教务处制课题名称大新分公司生活区60-61#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土建与装饰装修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设计参数)与要求可以选择以下任意一个方向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1、工程项目招标文件(含招标控制价)的编制;2、工程项目投标文件(含商务标、技术标)的编制;3、工程项目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等造价文件的编制;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含投资估算)报告的编制5、工程项目竣工结算报告或决算报告的编制6、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以上方向的毕业设计应结合具体实习单位情况或实习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真题真做,严格执行国家最新的行业标准、规范、规程、定额及有关造价文件和信息。
运用个人所学知识,经指导老师指导,做出一项正规的专业性设计,设计深度均应达到毕业设计(论文)大纲要求,并且达到实际生产经营管理应用的水平。
题目来源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一般由学生与设计、施工及各类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联系,紧密结合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管理和科研实际,拟定毕业设计题目,到企事业单位现场完成毕业设计,也可由教师根据生产、管理和科研、教学的需要拟定。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可以是实际应用性题目和虚拟题目。
实际应用性题目指学生直接参与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工程预结算及研究工作,并将设计(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
虚拟题目虽然没有直接应用对象,但应该是来源于生产、管理实际,应用目标明确,达到实际应用要求,对于学生综合能力训练具有典型作用的题目。
工程造价管理方向毕业设计(论文)若是以具体的或者模拟的工程项目的工程的设计概算、投标报价、招标控制价、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等的编制为题的话,对工程类型有如下要求:以一般多层住宅和中、小型的办公、教学、商务楼以及工业厂房,建筑面积在2500-4000m2,土建部分造价不小于300万元的工程项目作为毕业设计的编制依据,在完成手工计算全部工程量工作的基础上,可以用工程造价编制软件对手算工程量的的结果进行校审复核,但不得直接使用应用软件计算分项工程工程量,可以应用工程造价编制软件进行套用预算定额和费用定额的计算和总造价的汇总计算,各项费用计算表可以打印,工程量计算过程需手写。
2011年桂林理工论文的撰写标准的一些主要格式!附件3:毕业论文撰写标准一、制定毕业论文撰写标准的目的: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编辑格式。
二、毕业论文的编写格式:格式和版面要求整齐划一、层次清楚。
其中:1.“摘要”、“目录”黑体,三号,居中排列。
2.“引言”、“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黑体,四号,居中排列。
3.正文:中文为宋体,英文为“Times News Roman”,小四号。
正文中的图名和表名用相应的五号字体。
4.页眉:宋体五号,居中排列。
内容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5.页码:宋体小五号,页脚居中排列。
页码从引言开始编号,一直编到附录。
三、毕业论文的前置部分:毕业论文的前置部分包括封面、中英文摘要、目录等。
1.题目:题目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中文题目(包括副题和标点符号)一般不宜超过20字。
2.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是关于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
它主要是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重点说明本论文的成果和新见解。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术语。
(1)论文的第一页为中文摘要,宋体小四号,一般为300字左右;第二页为英文摘要,“Times New Roman”字体,小四号。
摘要中不宜出现公式、非公用的符号、术语等。
(2)每篇论文选取3~5个关键词,中文为黑体小四号,英文为“Times News Roman”字体加粗,小四号。
关键词排列在摘要的左下方一行,顶格写:“关键词:”和“Keyword:”。
具体的各个关键词以均匀间隔排列,之间不加任何分隔符号。
3.目录:按照引言、论文的章节、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前后顺序,编写序号、名称和页码。
目录页排在中英文摘要之后。
目录要求自动生成。
四、毕业论文的主体部分:毕业论文的主题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等。
桂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毕业前提交的一份具有一定科研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学术论文。
它是本科学生开始从事工程设计、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所取得成果的科学表述,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是本科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其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指导教师应加强指导,严格把关。
1 设计(论文)结构及要求毕业设计的结构及要求:应严格按照各专业的国家、行业、地方技术标准和规范执行。
毕业设计(论文)包括题目、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次、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和附录等几部分。
1.1 题目题目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本课题的要旨。
设计(论文)题目不宜超过25个汉字,不得使用标点符号,在使用简短题目而语意未尽时,可设副标题以补充设计(论文)的下层次内容。
1.2 摘要与关键词1.2.1 摘要摘要应扼要叙述本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精炼,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的短文,应包括本设计(论文)的主要成果和结论性意见。
摘要中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等,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1.2.2关键词关键词是反映设计(论文)最主要内容的术语,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
应采用能覆盖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并在摘要中出现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一般列3~6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以及设计(论文)题名中的人名、地名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
1.3 目次目次应独立成页,包括设计(论文)中全部章、节、附录等的序号、名称及页码。
1.4 设计(论文)正文设计(论文)正文包括引言(或绪论)、设计(论文)主体及结论(或讨论)等部分。
1.4.l引言(或绪论)引言(或绪论)一般作为第1章。
绪论应说明选题的目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相关领域前人的工作程度和空白),以及设计(论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范围。
毕业设计(论文)文件规范(理工类本科生适用)一、毕业设计文件的组成与装订毕业设计文件由以下三部分构成,三部分分别成册,装入文件资料袋。
所有资料均用A4纸张。
(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由学院统一印发,用于学生毕业设计工作过程记载,一律用碳素墨水或蓝墨水填写。
(二)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撰写格式从教务处网页上载,严格按要求撰写,用A4纸打印,装订成册。
(三)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1.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的组成A.封面:采用学院统一规定的封面。
题目不超过25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两行书写。
B.诚信声明C.毕业设计 (论文)任务书:采用学院规定的统一格式,填写内容统一用5号宋体或楷体,专业教研室负责人签字后生效,装订于指定位臵。
D.目录页;E.标题摘要页:中文标题、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英文标题、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F.前言页;G.正文;H.参考文献;I.致谢;J.附录[工程图纸、计算机编程程序(包括使用说明书)、软盘等]。
2.装订要求(1)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按以下顺序装订:封面(A)→诚信声明(B)→毕业设计 (论文)任务书(C)→目录页(D)→标题、摘要页(E)→前言页(F)→正文(G)→参考文献(H)→致谢(I)→附录(J)。
(2)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统一到校印刷厂装订。
二、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的撰写要求1.标题摘要页:包括中文标题、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英文标题、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1)标题: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可写2行。
(2)摘要:中文摘要字数应在200字左右,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要相对应。
(小四宋体)(3)关键词:3至5个(小四宋体)(4)所有英文与数字全部用Times New Roman字体.*范例:2.前言页:(1)简述本课题的意义、研究内容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2)完成本课题的总体思路;(3)简述本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小4宋体,行距固定值22)。
桂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毕业前提交的一份具有一定科研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学术论文。
它是本科学生开始从事工程设计、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所取得成果的科学表述,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是本科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其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指导教师应加强指导,严格把关。
1 设计(论文)结构及要求毕业设计的结构及要求:应严格按照各专业的国家、行业、地方技术标准和规范执行。
毕业设计(论文)包括题目、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次、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和附录等几部分。
1.1 题目题目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本课题的要旨。
设计(论文)题目不宜超过25个汉字,不得使用标点符号,在使用简短题目而语意未尽时,可设副标题以补充设计(论文)的下层次内容。
1.2 摘要与关键词1.2.1 摘要摘要应扼要叙述本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精炼,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的短文,应包括本设计(论文)的主要成果和结论性意见。
摘要中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等,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1.2.2关键词关键词是反映设计(论文)最主要内容的术语,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
应采用能覆盖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并在摘要中出现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一般列3~6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以及设计(论文)题名中的人名、地名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
1.3 目次目次应独立成页,包括设计(论文)中全部章、节、附录等的序号、名称及页码。
1.4 设计(论文)正文设计(论文)正文包括引言(或绪论)、设计(论文)主体及结论(或讨论)等部分。
1.4.l引言(或绪论)引言(或绪论)一般作为第1章。
绪论应说明选题的目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相关领域前人的工作程度和空白),以及设计(论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范围。
文经管类论文的绪论是毕业论文的开头部分,一般包括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以及提出问题。
不必写章号标序。
1.4.2 设计(论文)主体设计(论文)主体是设计(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各分章(或一级分节)文字量应大体平衡。
设计(论文)主体的内容要求参照《桂林工学院本科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第七条。
设计(论文)主体各章后建议有一节“本章小结”。
1.4.3 结论结论作为单独一章排列,是对整个设计(论文)主要成果的归纳,要突出设计(论文)的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设计(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应准确、完整、明确、精练,一般为400~1000字。
1.5 致谢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避免俗套。
不必写章号标序。
1.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和广博程度。
设计(论文)中要注重引用近期发表的与设计(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学术期刊类文献。
具体篇数由相关系(院)确定且包含有一定量的外文文献。
产品说明书、各类标准、各种报纸上刊登的文章及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均可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引用网上参考文献时,应注明该文献的准确网页地址。
不论何种类型的设计(论文)都要将其中至少一篇与所撰写设计(论文)内容相关的外文文献译成中文,不少于10000印刷字符。
1.7 附录有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如公式的推导、程序流程图、图纸、论文的基础数据表格、调查问卷、鉴定报告等)可编入设计(论文)的附录中。
2 书写规定2.1设计(论文)全文字数对设计(论文)字数规定如下:理工类:设计型,按专业指导书要求及行业标准执行;论文型,10000字以上;综合型,8000字以上;文经管类:一般为10000~12000字左右;外语专业为5000~8000个词左右;艺术设计类专业按专业指导书要求执行。
2.2设计(论文)书写毕业设计(论文)应统一用Word文档编辑,排版时,指定行网格和字符网格,每页32行,每行42字,页码在版心下边线之下居中放置,页脚1.5厘米。
页边距:上3.0厘米、下2.5厘米、左3.0厘米、右2.0厘米;行间距:单倍行距。
摘要、目次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编排。
2.3 摘要中文摘要一般为500字左右。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英文摘要在语法、用词和书写上应正确无误。
中文摘要页勿需写出设计(论文)题目,英文摘要页必须写出设计(论文)题目及作者署名。
中、英文摘要应各占一页,编排上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为便于创新性知识的发现、提取和评价,建议用黑体字排印摘要中的创新性字段。
英文摘要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均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姓氏与名均不缩写。
如:ZHANG Ying(张颖),WANG Xi-lian(王锡联),ZHUGE Hua(诸葛华)中文摘要前加“摘要”作为标识,居中编排,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作为标识,顶格书写。
2.4 目次目次应包括设计(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含:摘要(中、英文)正文章、节题目(理工类要求编写到第3级标题,即□.□.□。
文经管类可视需要进行,编写到2~3级标题。
)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需注意摘要与正文的目次、正文目次与致谢及参考文献间均空一行。
2.5 设计(论文)正文2.5.1 章节及各章标题设计(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页。
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得使用标点符号。
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2.5.2 层次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层次代号格式见表1和表2。
表1 理工类设计(论文)层次代号及说明↑版心左边线↑版心右边线表2 文经管类设计(论文)层次代号及说明注:文经管类专业设计(论文)也可采用理工类设计(论文)层次代号。
各层次题序及标题不得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孤行)。
2.6 参考文献引用文献标示应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中,如“……新方法[1]”。
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2]可知”。
设计(论文)引用文献时,若引用的是原话,要加引号,一般写在段中;若引用的不是原文只是原意,文前只需用冒号或逗号,而不用引号。
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
参考文献应符合GB 7714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
2.6.1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1)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
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
2)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3)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4)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6)文献起止页码。
7)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2.6.2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1)根据 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2)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4)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做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2.6.3 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居中,三号宋体,加粗)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
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1)普通图书(包括专著、教材等)、会议论文集、资料汇编、学位论文、报告(包括科研报告、技术报告、调查报告、考察报告等)、参考工具书(包括手册、百科全书、字典、图集等)[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其它题名信息(任选)[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任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2]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3]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4]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5] 吕启祥,林东海.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6] 张永录.唐代长安词典[K].北京:群众出版社,1980.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7]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8] 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9]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伟.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4)报纸文章[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10]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5)国际、国家标准[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11]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6)专利[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12]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7)电子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