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八课第一框 生命可以永恒吗 课时练习2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3
第八课探问生命第1框生命可以永恒吗探究活动一教材第88页运用你的经验(1)说说你所知道的“最长的生命”。
(2)我们的生命可以永恒吗?如果不可以,为什么?如果可以,它将会怎么实现?答案:(1) 1933年“长寿之星”李清云与世长辞,据民间传说他生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先后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九代至民国,在世256岁,是世界上极罕见的长寿星。
(2)我们的生命不可以永恒。
因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有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人的生命和其他生命一样有着自然规律,都有一个由生到灭的过程,长生不老只是人类的美好愿望。
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如果说生命可以永恒,应该是精神信念上的生命,精神上对人类文明的传承的永恒,例如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知识点1 生命有时尽探究活动二教材第89页探究与分享(1)在上面的生命故事中,两个女孩表达了哪些共同的感受?(2)她们的分享使你对自己的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答案:(1)生命过程会遇到许多不如意,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贵。
(2)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个体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
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运。
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的每一寸时光,让每天都过得充实,不错过美好的青春年华。
探究活动三教材第91页探究与分享(1)“每个人的最终结局都是死亡,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活着?”你的回答是什么?(2)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生命因为有终结性所以才显得弥足珍贵,生命只有一次。
死亡,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死亡让我们懂得珍惜生命,生命的终结让我们珍惜现有的时光,生命的唯一性告诉我们要尊重每一个不同的生命。
8.2敬畏生命1.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故,需要我们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技巧和方法,将损失降到最低。
下列技巧和方法正确的是()①闻到室内有强烈的煤气味时,就地立即打电话请专业的人来检修②发生火灾时,可用湿的毛巾、口罩捂住口鼻,按疏散指示逃离火场③遭遇泥石流时要沿着与泥石流流向相垂直的方向逃离④油锅高温起火时,立即用泼水的方式灭火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2.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
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全力开展搜救,及时救治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这体现了我国()A.将人民安全作为中心工作B.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C.致力于促进社会绝对公平D.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初心使命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思是敬爱自己家的老人,也敬爱别的老人;呵护自己的孩子,也呵护别人的孩子。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A.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B.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C.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D.敬畏生命,只需要敬爱老人,呵护孩子4.2023年4月13日,经过7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战,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扑灭威胁玉溪某烟花厂的火情,保护了周边200多户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列标题与该材料内容最匹配的是()A.探问生命;珍惜青春B.敬畏生命;生命至上C.绽放生命;追求荣誉D.守护生命;健康成长5.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这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下列行为属于珍爱生命的是()①初中学生遇见有人落水,不假思索,下水营救②骑车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③两学生结伴到田野里捕捉青蛙④草坪上温馨提示:小草也是生命,请脚下留情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6.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
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开展搜救,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1 生命可以永恒吗课时训练②虽然我现在定居海外,但我和周围许多华人都自豪地说自己是中国人③我爸爸是蒙古族,妈妈是汉族,我是两个民族友好交往的果实④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D4.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
因此,生命对我们而言包括()①身体的生命②社会关系中的生命③精神信念上的生命④“我们”的生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A5.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找不出没有任何差异的两个人。
这句话表明()A.人的生命是宝贵的B.生命具有独特性C.人的生命源于自然D.事物之间难区分答案:B6.关于生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生命是地球上最宝贵的东西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③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④我们要珍爱生命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7.生命是由一小时一小时、一分钟一分钟累积起来的,因此我们要()A.珍惜时间,珍爱生命B.尽量得过且过C.探索无限延长生命的办法D.及时享受快乐,为生命增添更多趣味答案:A8.死亡意味着有限的年华、不可预知的终结,会让人感到担忧、恐惧甚至绝望。
可是,当我站在死亡的角度重新审视现在的生命,我发现本来习以为常的、不起眼的东西变得珍贵和美好起来。
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②我们应该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③死亡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④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生命的每一天,让每天过得充实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D9.15年前,小芳还是一个七年级学生,后来,她读高中、大学,如今,她已结婚生了一个宝宝。
这表明()A.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B.人类精神文明成果得到传承C.个体生命是永恒的D.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精神信念上的生命答案:A10.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A.认识自己生命的价值B.认识自己生命的意义C.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D.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答案:D11.在浩瀚的大自然中,生活着无数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8.1 生命可以永恒吗一、单项选择题1.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个体的生命是在无数的_____中产生的()A.偶然性B.必然性C.规律性D.特殊性2.人的生命是很短暂的,我们应该()A.及时行乐B.珍惜生命C.顺其自然D.无所作为3.对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人类()A.难以抗拒B.束手无策C.不可预知D.可以创造革新4.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无论是党和政府,还是广大公民,当危难来临之时,都将救人.救命放在第一位。
这是因为()A.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B.每个人对国家.社会和他人都有价值C.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D.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5.如果将生命健康与其他利益相比,生命是“1”,名誉.金钱.友情.地位等都是“1”后面的“0”。
有了“1”,这个数可以是十、百、千、万乃至无穷大;若失去“1”,即失去了生命,后面的名誉.金钱等再多也是“0”。
这告诉我们()A.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B.生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C.生命无比珍贵,不容他人侵犯D.生命是短暂的6.“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说明了()A.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帆风顺的B.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C.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而且生命是短暂的D.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7.小华说:我和爸妈定居在新加坡,但我自豪地对外国人说“我是中国人”。
这表现出()A小华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B小华过分依赖祖国,没有自立精神C小华的生命是国家的,不是他个人的D生命短暂,应倍加珍惜8.作家罗曼·罗兰说:“人生不出售来回车票,一旦动身,决不返回。
”这形象地说明()①一个人的生命是不可重复的;②生命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来;③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苦与乐,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美好;④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9.长生不老是许多人的梦想,但即使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人也难逃最终的死亡。
第八课探问生命8.1 生命可以永恒吗一、学习目标1.培养热爱生命、珍视生命的情感,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实现人生的价值。
2.能正确认识生命的短暂性和接续性,学会从容面对生命,担当一份使命。
3.了解生命的短暂性和生命的接续性。
二、自主预习1.生命的特性(1)生命来之不易(2)生命是独特的(3)生命是不可逆的、短暂的2.人类生命的接续包括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和延续(1)对个体生命的全面认识,生命对于每个个体中,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
(2)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
3.个体生命在人类生命接续中的重要性(个体生命在实现人类生命的接续中要担当使命)(1)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2)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三、合作探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中主人公那段著名的独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你认为什么样的生命最具有价值?(3)你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四、随堂演练1.“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说明了()A.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帆风顺的B.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C.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而且生命是短暂的D.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2.长生不老是许多人的梦想,但即使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人也难逃最终的死亡。
这启示我们()①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②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我们要感激生命的获得③要向死而生,好好活着,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④生命有时尽,要认真对待生命的每一天,让它变得丰富、充实和有意义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3.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她(他)的家人有了新的身份,她(他)的家族后继有人,她(他)给家人带来了无数的快乐,国家又增添了一个纳税人……这则材料说明了()①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②在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③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④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4.古罗马著名政治家、哲学家西塞罗说:“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
8.1 生命可以永恒吗基础过关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她(他)的家人有了新的身份,她(他)的家族后继有人,她(他)给家人带来了无数的快乐,国家又增添了一个纳税人……这则材料说明了( )①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②在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③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④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 “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说明了( )A.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帆风顺的B.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C.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而且生命是短暂的D.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3. 长生不老是许多人的梦想,但即使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人也难逃最终的死亡。
这启示我们( )①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②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我们要感激生命的获得;③要向死而生,好好活着,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④生命有时尽,要认真对待生命的每一天,让它变得丰富、充实和有意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季羡林在《人生感悟》里谈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决非可有可无的。
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下列说法与材料相符的是( )①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②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③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④对于那些浑浑噩噩的人来说,他们无法理解自己对人类发展所应当承担的责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二、简答题5.张海迪说:“生命很痛苦,但是再痛苦我也要活着,我要活得好好的,我还要活出生命的诗意。
七年级上册4单8.1——生命可以永恒吗一、选择题1.青少年吴某沉迷网络游戏难以自拔,深感对不起父母,最终自杀身亡。
这告诉我们()①青少年要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②要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有节制的上网③网络是魔鬼,百害而无一利④要认识到生命的独特性,要学会守护、尊重、珍爱生命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2.下列对生命的接续说法正确的是()①人的生命虽短,但一代又一代的个体实现了生命的接续②在生命接续中,我们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③人的一生就是为了生命的接续④实现人类的接续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3.有人说,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这句话告诉我们A. 每一个生命的独特的B. 生命是脆弱的,不能做危险的事C. 生命的珍贵在于它的不可重复D. 生命充满了机遇4.家谱是记载本族世系、名人事迹、族人变迁的图表或书籍,乃人类同宗共祖之血缘世系的家族之书。
大中华上下五千年,肇始,姓氏只姬,姜、姚、嬴(音“迎”)、姒(音“四”)、坛(音“云”)、女为吉也。
人姓偏旁皆从女,可见人之初祖姓氏来源于母权社会,后世至今,姓氏多达万姓,皆由六姓繁衍而来。
这段材料表明()A. 生命有时尽B. 生命有接续C. 生命来之不易D. 生命不可逆5.“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
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
”下列说法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 人类善待其他生命的动机是自私的B. 人类的生存与其他生命没有关系C. 各种生命相互依存、息息相关D. 没有人类就没有地球上其他生命6.认识生命,才能尊重生命。
下列对生命的认识正确的是A. 个体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B. 生命是短暂的,珍惜生命就要及时行乐C. 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我们应顺其自然发展D. 生命是不可预测的,人类无法掌握生命7.2016年5月8日,福建三明市泰宁县发生山体滑坡。
8.1认识生命课时练习1.下列能体现生命接续的是()①制作家谱,追忆先辈②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③积极互动,增进对朋友的了解④捐献眼角膜,使眼疾患者重见光明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鲁迅先生只活到了55岁,他的生命是相对短暂的,但他留给我们的文学作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孔子是几千年前的人,但当我们阅读《论语》时,依然能感受到孔子不凡的思想价值和独特魅力。
针对上述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财富②在生命的传承中,人类的精神在不断积淀和丰富③人的生命是独特的,也是短暂的④伟大的思想代代传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精神生命也是不断传承的。
下列情况能准确体现生命传承关系的是()①我的家乡在余姚市,我想做个懂科技的新型农民②中国女孩在国外穿汉服宣传中华文化,自信地告诉他人自己是中国人③我爸爸是维吾尔族人,我妈妈是汉族人,我是两个民族友好交往的见证④翻阅我家的族谱,我看到了家族一代又一代生命的接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如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下列说法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①指纹、虹膜、人脸都是与生俱来,独一无二的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每个人拥有不同的人生道路③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财富④生命是有限的,新陈代谢、生老病死是无法抗拒的规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弃官寻母、背着爸爸去上学、“中国好兄弟”割皮救父……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从生命接续的角度看,这说明()A.孝敬父母是我们的义务B.我们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C.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D.人类的精神文明在不断积累和传承6.某校道德与法治小组打算开展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下面可以入选本次宣传活动海报的古语有()①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②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③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④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⑤物之不齐,物之情也⑥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A.①③④B.②⑤⑥C.①④⑥D.②③⑤7.“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虎啸深山,驼走大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8.1 生命可以永恒吗
基础过关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说明了( )
A.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帆风顺的
B.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
C.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而且生命是短暂的
D.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
2.长生不老是许多人的梦想,但即使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人也难逃最终的死亡。
这启示我们( )
①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②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我们要感激生命的
获得;③要向死而生,好好活着,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④生命有时尽,要认真对待生命的每一天,让它变得丰富、充实和有意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3.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她(他)的家人有了新的身份,她(他)的家族后继有人,她(他)给家人带来了无数的快乐,国家又增添了一个纳税人……这则材料说明了( )
①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②在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③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④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4.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季羡林在《人生感悟》里谈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决非可有可无的。
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下列说法与材料相符的是( )
①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②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③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④对于那些浑浑噩噩的人来说,他们无法理解自己对人类发展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二、简答题
5.张海迪说:“生命很痛苦,但是再痛苦我也要活着,我要活得好好的,我还要活出生命的诗意。
”这句话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能力提升
“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化缘校长”莫振高连续38年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让他们顺利进入大学。
近10年来,莫振高先后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l.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
2015年3月9日,莫校长因病逝世。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
你走了,你没有离开。
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
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
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闪亮。
某中学七年级(1)班同学在了解了莫振高的事迹后,举办了一次“探问生命”的主题班会。
这是他们在班会上探讨的两个话题,请你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1)生命可以永恒吗?为什么?
(2)作为学生,我们如何向莫校长致敬,为人类生命的接续尽一份力?
参考答案
基础过关
1.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命有时尽。
A项观点错误;8、D两项观点正确,但不符合名言的意思;这句名言说出了人的生命的唯一性和短暂性,C项正确。
2.A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如何看待死亡。
生命有时尽,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归宿,我们要向死而生,好好活着,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珍惜时间,让人生有意义。
因此,上述观点都是正确的。
3.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命的接续。
由关键信息“家族后继有人”可知,生命实现了接续,由带来快乐、“纳税人”可知,在生命接续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担当一份使命,“新的身份”说明生命不仅是个人的,还跟别人休戚相关,要认识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因此②③④都是正确的;①说法虽然正确,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生命的“短暂”,也没有体现出个人生命对整个人类的意义,应排除。
4.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命对于人类社会接续的意义与价值。
①②③的观点都是正确的,符合题目要求;④虽然观点正确,但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这一点,应排除。
5.【解析】本题考查热爱生命。
张海迪身残志坚,她的话表明了一种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启示我们应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答案:我们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能力提升
【解析】这是一道实践探究题。
第(1)问考查学生对生命是否可以永恒的认识和理解。
注意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从个人生命的角度看,生命有时尽,是短暂的,都要走向死亡;从人类生命的角度看,生命是可以接续的。
第(2)问是“怎么办”类试题,学生从思想和行动两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生命有时尽: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我们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2)我们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生命观,在生命的传承中,更好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找到自己的位置、担当自己的责任,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人类精神文明的积累和丰富作出自己的贡献。
(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