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特异性免疫》同课异构教学——基于“2014年巴蜀‘好
- 格式:pdf
- 大小:125.84 KB
- 文档页数:2
特异性免疫——高中优质课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特异性免疫的概念,掌握其特点和作用。
2. 通过对特异性免疫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特异性免疫的概念2. 特异性免疫的特点3. 特异性免疫的作用4. 特异性免疫的应用5. 免疫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特异性免疫的概念、特点、作用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特异性免疫的原理和机制。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和实例。
3. 结合生物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特异性免疫的原理。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免疫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免疫的分类和作用。
2. 新课导入:介绍特异性免疫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3.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特异性免疫的原理和机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案例分析:分析特异性免疫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疫苗、免疫治疗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特异性免疫的应用和人类健康的关系展开讨论。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1.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特异性免疫概念的理解。
2. 实验演示:进行免疫实验,如ELISA实验,让学生直观了解特异性免疫检测方法。
七、课堂练习1. 完成特异性免疫流程图,加深对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理解。
2. 分析免疫案例,如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应答,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拓展阅读1. 推荐阅读材料,如免疫学研究最新进展,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2. 学生汇报:选择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进行汇报,分享学习心得。
九、课堂小结2. 强调特异性免疫在疾病预防、健康保障方面的重要性。
十、作业布置1. 复习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整理课堂笔记。
高中生物特异性免疫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以高中生物课程中“特异性免疫”章节为核心,围绕免疫系统的基本原理、特异性免疫的机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等方面进行深入讲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特异性免疫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2、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生物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免疫的基本概念,具备一定的生物基础知识。
此外,学生们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已有一定的发展,但在理解复杂生物学概念和原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2)掌握特异性免疫的两种类型(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及其作用机制。
(3)了解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类型,如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
(4)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免疫学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免疫细胞的图像、模型等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2)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合作交流能力。
(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模拟实验,使学生亲身体验免疫过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运用图解、流程图等方法,帮助学生梳理免疫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激发他们对免疫学研究的兴趣。
(2)通过学习免疫知识,使学生认识到人体免疫系统的奇妙和复杂性,增强对生命现象的敬畏。
(3)关注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提高学生对健康生活的重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5)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过程与方法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塑造。
第2节《特异性免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图文分析,阐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通过思考与讨论活动,阐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互配合,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
3.从系统、信息的视角,阐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的联系。
二、素养达标1.生命观念——通过学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建立生物学的调节稳态观。
2.科学思维——构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相应关系的模型,深度理解稳态的调节机制。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其相互配合。
(2)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三大系统之间的联系。
2.教学难点(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互配合。
(2)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三大系统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思路设计由于本节课所涉及的相关概念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新冠病毒入侵的情境贯穿始终,逐渐展开特异性免疫的各个环节,同时将模型构建贯穿始终,直观呈现知识结构。
在教学中,以问题探讨为导向,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师生互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并渗透结构与功能观、信息观和稳态与平衡观等生命观念。
本节课容量较大,分2个课时完成。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找资料,优化完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图解,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六.教学手段多媒体七.教学过程新课教学⑥.B细胞活化后有何反应?⑦.抗体如何起作用?⑧.记忆细胞有什么功能?1.体液免疫的概念B细胞激活后可以产生抗体,由于抗体存在于体液中,所以这种主要靠抗体“作战”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2.体液免疫的作用对象细胞外的病原体3.体液免疫的过程任务2:【模型构建】请结合P72-73,绘制体液免疫过程图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补充完善。
播放体液免疫过程视频③.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有哪些?B淋巴细胞、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记忆B细胞、浆细胞产生特异性的抗体浆细胞无识别能力;无分裂能力源于B细胞和记忆B细胞的分裂分化④.B细胞被激活需要哪几个信号的刺激?两个信号信号一: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信号二: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一个促进: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⑤.抗原呈递细胞会将处理后的抗原呈递给谁?辅助性T细胞⑥.B细胞活化后有何反应?分裂、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学生先回答前两个问题学生阅读构建体液免疫过程图并简述体液免疫过程。
高二生物一轮复习课教学设计:第4节免疫调节复习课(第2课时)——特异性免疫——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二章第4节一、教材分析: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教材中也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节知识是人教版必修3模块的核心内容之一,而“特异性免疫”又是免疫调节内容的核心概念。
二、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本课是一轮复习课,针对高二学生。
高二学生对《免疫调节》已经具有粗浅的了解和初步的基础,并且认知结构已基本形成,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学习动机有一定内在的信念,认知活动能力明显增强;而在这一节知识中,对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的知识,学生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笔者将《特异性免疫》独立出来,用一课时来教学。
2、能力基础:在日常教学的训练中,学生已经具备将文字和图片转变成概念图(文字加箭头)的能力。
在一轮复习中,如果单纯地按课本按部就班的复习,学生会感觉厌倦,没有新鲜感,所以,针对此状况,我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串,以问题带出知识点,从而达到复习、活用的目的。
3、情感态度(学习态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免疫调节在维持人体稳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特异性免疫)2.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四、教学策略本节课主要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模式,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轮复习重在有新意,有拓展,有加深,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地探索欲望。
本节课以一张乙肝六项的体检报告作为情景引入,以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体作为整节课的主线,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围绕乙肝病毒,设置适量的问题,以问题串的形式逐步深入地剖析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加深了学生对“免疫调节在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理解。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第四章
第二节《特异性免疫》优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的第4章第二节《特异性免疫》。
人和动物的各个器官、系统协调配合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神经系统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内分泌系统也不可缺少,但是它们并不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也不能直接清除体内出现的衰老、破损或异常细胞。
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要靠免疫系统。
第4章就是讲述免疫系统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
本节课介绍特异性免疫知识,是本章内容的重点。
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现从教学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本章对应于课标上的内容要求是:“1.5免疫系统能够抵御病原体的侵袭,识别并清除机体内衰老、死亡或异常的细胞,实现机体稳态。
1.5.3 阐明特异性免疫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应答。
”该内容相对比较抽象,所以在组织教材时,希望学生学完相关内容,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分析说明人体通过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以维持内环境稳态(生命观念、科学思维);能够评价多种生活方案,认同并采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向他人宣传传染病的防控措施等(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二、教材分析。
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首先,本节用大情境来贯串整节。
教材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