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青蛙卖泥塘
- 格式:doc
- 大小:218.50 KB
- 文档页数:7
《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优秀7篇)《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篇一一、说教材首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青蛙卖泥塘》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1课的文章,是一篇童话故事。
为了把烂泥塘卖掉搬到城里去住,青蛙根据小动物们的问题,一次又一次改造着烂泥塘,烂泥塘渐渐变成了有花有草、鸟飞蝶舞的好地方。
最后,青蛙决定留在这个“好地方”,不再卖泥塘了。
这个故事告诉《.》学生美好的环境是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二、说学情合理的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这个年级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思维活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
在教学时,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以读代讲,激发学生读的愿望。
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激发其想象,加强对语言的感悟。
加强环境教育。
三、说教学目标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结合新课标对该学段的具体要求,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文生字新词。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3、理解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勤劳的双手去创造。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难点是理解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勤劳的双手去创造。
五、说教法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
教学中我采用朗读法、角色扮演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首先是导入环节,在上课伊始我将采用谈话法进行导入。
同学们,在遥远的田野里,有一只小青蛙。
他想住进大城市里,买漂亮点的房子,不愿意住在烂泥塘里,准备要卖掉泥塘,究竟他卖掉泥塘了吗?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青蛙卖泥塘》。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这样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快速的带入到课堂中,为本节课的讲解铺设一个良好的感情基调。
《青蛙卖泥塘》课文原文青蛙住在烂泥塘里。
他觉得这儿不怎么样,想把泥塘卖掉,换一些钱搬到城里住。
于是青蛙在泥塘边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三个字。
“卖泥塘喽,卖泥塘!”青蛙站在牌子边大声吆喝起来。
一头老牛走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这个水坑坑嘛,在里面打打滚倒挺舒服。
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老牛不想买泥塘,走了。
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
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到了春天,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
青蛙又站在牌子旁边,大声吆喝起来:“卖泥塘喽,卖泥塘!”一只野鸭飞来了,看了看泥塘,说:“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
”野鸭没有买泥塘,飞走了。
青蛙想,要是能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
于是他跑到周围的山里找到泉水,又砍了些竹子,把竹子破开,一根一根接起来,把水引到泥塘里来。
等泥塘灌足了水以后,青蛙又站在牌子下,大声吆喝起来:“卖泥塘喽,卖泥塘!”可是泥塘还是没有卖出去。
小鸟飞来说,这里缺点儿树;蝴蝶飞来说,这里缺点儿花;小兔跑来说,这里还缺条路;小猴跑来说,这儿应该盖所房子;小狐狸说……每次听了小动物的话,青蛙都想:对!对!要是那样的话,泥塘准能卖出去。
于是青蛙就照着他们的话去做,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还在泥塘旁边盖了房子。
“卖泥塘喽,卖泥塘!”有一天,青蛙又站在牌子旁吆喝起来,“多好的地方!有树,有花,有草,有水塘。
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
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
这儿还有道路通到城里……”青蛙说到这里,突然愣住了,他想: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于是青蛙不再卖泥塘了。
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课文原文青蛙卖泥塘青蛙住在烂泥塘里。
他觉得这儿不怎么样,想把泥塘卖掉,换几个钱搬到城里住。
于是青蛙在泥塘边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三个字。
“卖泥塘喽,卖泥塘!〞青蛙站在牌子下大声吆喝起来。
一头老牛走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
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老牛不想买泥塘,走了。
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
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撤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到了春天,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
青蛙又站在牌子下面,大声吆喝起来:“卖泥塘喽,卖泥塘!〞一只野鸭飞来了,看了看泥塘,说:“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
〞野鸭没有买泥塘,飞走了。
青蛙想,要是能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
于是他跑到周围的山里找到泉水,又砍了些竹子,把竹子破开,一根一根接起来,用它们把水引到泥塘里来。
等泥塘里灌足了水以后,青蛙又站在牌子下,大声吆喝起来:“卖泥塘喽,卖泥塘!〞可是泥塘还是没有卖出去。
小鸟飞来说,这里缺点儿树;蝴蝶飞来说,这里缺点儿花;小兔跑来说,这里还缺条路;小猴跑来说,这儿应该盖所房子;小狐狸说……每次听了小动物的话,青蛙都想:对!对!要是那样的话,泥塘准能卖出去。
于是就照着他们的话去做,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还在泥塘旁边盖了房子。
“卖泥塘喽,卖泥塘!〞有一天,青蛙又站在牌子下吆喝起来,“多好的地方!有树,有花,有草,有水塘。
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
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
这儿还有道路通到城里….…〞青蛙说到这里,突然愣住了,他想: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于是青蛙不再卖泥塘了。
蜻蛙卖泥塘课文一、课文原文。
青蛙住在烂泥塘里。
他觉得这儿不怎么样,想把泥塘卖掉,换一些钱搬到城里住。
于是青蛙在泥塘边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三个字。
“卖泥塘喽,卖泥塘!”青蛙站在牌子下大声吆喝起来。
一头老牛走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
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老牛不想买泥塘,走了。
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
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到了春天,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
青蛙又站在牌子下面,大声吆喝起来:“卖泥塘喽,卖泥塘!”一只野鸭飞来了,看了看泥塘,说:“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
”野鸭没有买泥塘,飞走了。
青蛙想,要是能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
于是他跑到周围的山里找到泉水,又砍了些竹子,把竹子破开,一根一根接起来,把水引到泥塘里来。
等泥塘里灌足了水以后,青蛙又站在牌子下,大声吆喝起来:“卖泥塘喽,卖泥塘!”可是泥塘还是没有卖出去。
小鸟飞来说,这里缺点儿树;蝴蝶飞来说,这里缺点儿花;小兔跑来说,这里还缺条路;小猴跑来说,这儿应该盖所房子;小狐狸说……每次听到小动物的话,青蛙都想:对!对!要是那样的话,泥塘准能卖出去。
于是青蛙就照着他们的话去做,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还在泥塘旁边盖了房子。
于是青蛙不再卖泥塘了。
二、生字词。
1. 会认的字。
- 卖(mài):出卖、买卖。
可以通过“买”字对比记忆,“买”加上十字头就是“卖”。
- 烂(làn):破烂、灿烂。
可结合词语“烂泥”来理解,烂泥就是很稀、不成形的泥。
- 牌(pái):牌子、品牌。
生活中常见各种牌子,如车牌、招牌等。
- 喝(hè):吆喝。
注意这里读第四声,和“喝水”的“喝”(hē)读音不同。
- 坑(kēng):水坑、泥坑。
看到“坑”字可以想象地上有个凹陷的地方。
- 挺(tǐng):挺好、挺拔。
- 舒(shū):舒服、舒适。
21 青蛙卖泥塘【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相信美好的生活是靠双手创造出来的。
语言运用:能结合课文内容,模仿句式,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可能会说什么话。
思维能力:能根据提示创编故事。
审美创造:感悟青蛙的勤劳美德,欣赏改造后的池塘风光。
【课前解析】《青蛙卖泥塘》是一篇富有情趣的童话故事。
主要讲了一只青蛙想卖掉居住的烂泥塘。
在卖的过程中,他听从了其他动物的建议,逐步改善泥塘的环境。
最后,烂泥塘变成了一个好地方,青蛙也决定不再卖泥塘的故事。
这个童话故事蕴含的道理是:“美好的环境是靠双手创造出来的。
”【教学目标】1.认识“卖、烂”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会写“蛙、卖”等8个字,正确读写“青蛙、草籽”等9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3.能说清楚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4.能结合课文内容,模仿句式,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可能会说什么话。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2.能说清楚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教学难点】能结合课文内容,模仿句式,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可能会说什么话。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卖、烂”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会写“蛙、卖”等8个字,正确读写“青蛙、草籽”等9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引出课题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想一想,看看谜底是什么?1.出示谜语。
(出示课件3)(1)学生齐读。
(2)指名回答。
预设:谜底是青蛙。
2.教师导入:你真聪明,一下就猜对了。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青蛙有关的课文《青蛙卖泥塘》。
教师板书课题:青蛙卖泥塘,学生齐读课题2遍。
二、作者简介(出示课件4)季颖,从事儿童文学的研究、评论及翻译。
个人作品:儿童文学创作方面,发表有《丑丑的故事》《树的孩子》《青蛙卖池塘》等幼儿文学及绘本作品多数,其中童话《青蛙卖池塘》获1994年度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1青蛙卖泥塘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1青蛙卖泥塘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分析:《青蛙卖泥塘》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
语言活泼明快,富有童趣。
故事讲述的是一只不愿住在烂泥塘边的青蛙,很想卖掉烂泥塘,在卖的过程中,它听从伙伴们的建议,一步步改造自己的烂泥塘,最后让泥塘变成环境优美的好地方。
故事旨在让学生体会到勤劳的双手可以创造一切美好事物。
学情分析:低年级的学生对故事十分感兴趣,课堂上,我将组织学生进行情景表演,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生字“蛙、卖、籽、倒”。
2.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3.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教学重点:1. 认识15个生字,会写生字“蛙、卖、籽、倒”。
2.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教学难点: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活动一:揭课题。
1. 我猜你演。
动作篇:大摇大摆。
表情篇:生气、高兴、惊讶。
2. 出示课题《青蛙买泥塘》,齐读课题。
(强调“买”和“卖”的区别)3. 学写生字“卖、蛙”。
(1)观察需要注意的书写要点。
(2)师范写,生描一写一。
(3)展评。
活动二:我会读。
1.出示《语文课堂作业本》第71页“读一读,记一记”中难读的生词:guàn pái tng灌水牌子挺舒服b s lèng yo he播撒愣住吆喝2.请小老师带读。
3.重点学习生字“牌、播撒、愣住、喝”。
牌: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牌子?并出示相关图。
播撒、愣住:谁来演一演?喝:多音字,在“吆喝”一词中读轻声。
4. 去掉拼音认读。
(1)抢读。
(2)齐读。
活动三:我会说一、自读全文。
(要求: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1..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用“”画出来。
2.学生汇报,师相机板贴(示意图):种草、灌水、栽树、种花、修路、盖房。
部编版小学语文《青蛙卖泥塘》课文原文及赏析《青蛙卖泥塘》课文原文:从前,有一只青蛙住在一片荒凉的泥塘里。
他觉得自己的泥塘一点也不好,就想把它卖掉,换一个更好的地方。
于是,他在泥塘边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
一只野鸭飞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这水太少了,不适合我住。
”青蛙听了,就去挖了一条小河。
一头老牛走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这地方太脏了,不适合我住。
”青蛙听了,就去种了许多草。
一只狐狸走过来说:“这儿没有树,不适合我住。
”青蛙听了,就去种了许多树。
后来,又有一些小动物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比如要花朵、蝴蝶、小鸟等等。
青蛙都一一满足了他们。
最后,泥塘变得非常美丽,有清澈的小河、绿油油的草地、高大的树木、五彩斑斓的花朵,还有蝴蝶在飞舞,小鸟在歌唱。
青蛙看着这个美丽的泥塘,心里想:“这么好的地方,我为什么要卖掉呢?”于是,他把牌子拿了下来,决定不再卖泥塘了。
《青蛙卖泥塘》课文赏析:这篇课文通过讲述青蛙想要卖掉自己的泥塘,但在听取了各种动物的意见并进行改善后,最终发现泥塘已经变得非常美丽,从而决定不再出售的故事。
故事寓言性极强,寓意丰富。
首先,它教育孩子们要有创新和改进的精神。
青蛙在听到其他动物的建议后,积极采取行动,不断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这种积极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其次,课文也揭示了“珍惜眼前人,眼前物”的道理。
青蛙最初认为自己的泥塘不好,想要卖掉,但在经过一系列的改变后,他才发现泥塘的价值,意识到原来自己拥有的就是最好的。
此外,课文还体现了尊重他人意见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青蛙在改善泥塘的过程中,听取了各种动物的意见,并与他们共同合作,最终实现了目标。
总的来说,《青蛙卖泥塘》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和启发性的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孩子们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21 课《青蛙卖泥塘》知识点+ 图文讲解知识点、会写字及组词蛙w ā(青蛙)(牛蛙)(蛙声)卖m ài (买卖)(卖书)(出卖)搬b ān (搬家)(搬运)(搬动)倒dào (倒车)(倒影)(倒立)籽z ǐ(草籽)(菜籽)(花籽)泉qu án (泉水)(温泉)(山泉)破p ò(破坏)(打破)(破碎)应yīng (应该)(应当)(应有尽有)三、易错字蛙:右半部分是两个“土”,不是一竖到底。
卖:第三笔为横钩,最后一笔是点。
四、多音字喝hē(喝水)h è(喝彩)倒d ǎo (倒下)d ào (倒立)应y ìng (答应)y īng (应该)五、近义词吆喝—叫卖舒服—舒适应该—应当周围—四周六、反义词买—卖舒服—难受周围—中心尽情—拘束七、教材分析《青蛙卖泥塘》是一篇童话故事,这个故事讲了青蛙想卖掉烂泥塘,搬到城里住,但是没有人买,于是他听取小动物们的建议在泥塘周围栽了树,种了花,引了水,修了路,还在泥塘旁边盖了房子。
在不知不觉中,以前的烂泥塘被青蛙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成了一个美好、舒适的住所。
看到这样美好的环境,青蛙就不再卖泥塘了。
故事篇幅较长,但条理清晰,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明白劳动的意义。
八、课后习题说一说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青蛙听从老牛的建议,在泥塘的周围种上了小草;听了野鸭的建议,引入了泉水;又听从了小鸟、蝴蝶、小兔、小猴等的建议,栽树、种花、修路、盖房子。
最后泥塘的环境得到了改善泥塘变得非常美,所以他不卖泥塘了选做:青蛙最后吆喝了些什么?如果向同学推荐一样东西,如一本书、一种文具,你会说些什么?青蛙最后吆喝:“多好的地方!有树,有花,有草,有水塘。
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
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
这儿还有道路通到城里⋯⋯书包:多好的书包!外形像一扇门,颜色像天空,还有一只可爱的加菲猫时刻陪伴着你。
121 青蛙卖泥塘作者:李颖蛙住在烂泥塘里。
他觉得这儿不怎么样,想把泥塘卖掉,换几个钱搬到城里住。
[句导 是青蛙在泥塘边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三个字。
段导读:写青蛙在泥塘边竖起“卖泥塘”的牌子。
2 卖泥塘喽,卖泥塘!”青蛙站在牌子下大声吆喝①起来。
一头老牛走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②。
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句导读:这是对青蛙进行的语言描写:第一句话写的是泥塘的用途,第二句话写的是对青蛙的建议。
]段导读:写老牛给青蛙提了一点建议。
牛不想买泥塘,走了。
段导读:写老牛不想买泥塘。
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
[句导读:写青蛙决定接受老牛的建议。
]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③,3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到了春天,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
段导读:写青蛙在泥塘周围种上小草。
蛙又站在牌子下面,大声吆喝起来:“卖泥塘喽,卖泥塘!”一只野鸭飞来了,看了看泥塘,说:“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
”[句导读:这句话含有转折的意思。
前半句是对泥塘的评价,后半句是给青蛙的建议。
]野鸭没有买泥塘,飞走了。
段导读:写野鸭对泥塘评价了一下并留下了建议飞走了。
1☜ 2 ①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②舒服:能使身体或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
3 ③草籽:草的种子。
蛙想,要是能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
于是他跑到周围的山里找到泉水④,4又砍了些竹子,把竹子破开,一根一根接起来,用它们把水引到泥塘里来。
[句导读:通过“跑、找、砍、破开、接起来、引到”这几个动词写出了青蛙在努力的改变着泥塘的现状。
]段导读:写青蛙接受野鸭的建议动手引来了水。
泥塘里灌足了水以后,青蛙又站在牌子下,大声吆喝起来:“卖泥塘喽,卖泥塘!”可是泥塘还是没有卖出去。
段导读:写青蛙的泥塘还是没有卖出去。
小鸟飞来说,这里缺点儿树;蝴蝶飞来说,这里缺点儿花;小兔跑来说,这里还缺条路;小猴跑来说,这儿应该⑤盖所房子;5小狐狸说……[句导读:省略号表示小动物们给青蛙提了好多的建议。
]每次听了小动物的话,青蛙都想:对!对!要是那样的话,泥塘准能卖出去。
于是就照着他们的话去做,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还在泥塘旁边盖了房子。
“卖泥塘喽,卖泥塘!”有一天,青蛙又站在牌子下吆喝起来,“多好的地方!有树,有花,有草,有水塘。
6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⑥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
你可以在水里尽情⑦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
这儿还有道路⑧通道城里……”青蛙说到这里,突然愣住了,他想: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段导读:写青蛙在吆喝着卖泥塘的时候突然自己愣住了。
于是青蛙不再卖泥塘了。
1.认识“牌、吆、坑”等15个生字,会写“蛙、卖、搬”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角色语气。
3.学习课文,朗读感悟课文1~3自然段。
4④泉水:从地下流出来的水。
5⑤应该:助动词,表示理所当然。
6⑥花丛:丛生在一起的花。
⑦尽情:尽量由着自己的感情,不加拘束。
⑧道路:地面上供人或车马通行的部分。
一谜语导入1.谜语:大嘴巴,叫呱呱,游泳跳高本领大。
不吃米,不啃瓜,专吃害虫为农家。
2.这个谜语的谜底大家都猜到了吧,对了,就是青蛙!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和青蛙有关的故事,名字叫《青蛙卖泥塘》(板书),指名读题,全班齐读。
3.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呢?预设: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青蛙卖泥塘成功了吗?二初读课文1.读课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把字音读准。
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请“小老师”来带读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交流识记方法。
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指导:蛙=虫+圭卖=十+买搬=扌+般倒=亻+到籽=米+子泉=白+水破=石+皮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再读课文,这次要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
5.指名一个同学读课文,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
6.请读书的孩子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给他们提出“读”的要求,如:(1)声音要响亮;(2)不读错字;(3)不添字掉字。
7.读书的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如认真听,不说话。
8.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三学习课文1、2自然段1.再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连贯。
思考:有什么不懂的地方?2.学生质疑。
3.默读课文,思考: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4.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预设:青蛙觉得这里不怎么样,他想把泥塘卖掉,搬到城里去住。
5.小结:那有没有人来买青蛙的泥塘呢?他的泥塘卖出去了没有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学写生字课件展示本课会写字,注意放在田字格中。
蛙卖搬倒籽泉破应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重点指导难写字。
蛙、搬、倒、籽、破:按照左窄右宽的结构书写。
“卖”:注意“十”下面是横勾,不是“冖”。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写得哪一个字最好?好在哪里?五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
2.听写本课学习的生字。
创设情景,游戏激趣。
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特点,教师授课时可以用小青蛙的谜语将孩子们带入,然后在黑板上通过图片、简笔画逐步丰满不断变化的泥塘。
识字教学时,由于考虑到识字很枯燥,可以用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为分好组的字娃娃起名的方法激发学生识记生字的兴趣。
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
2.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角色语气。
3.学习课文,树立环保意识,认识环境的重要。
一检查字词,复习旧知1.认读生字卡,交流识字方法。
2.轮读新词,练习说话。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青蛙住在烂泥塘里,他觉得这儿不怎么样,就想把泥塘卖掉,搬到城里去住。
那青蛙是怎样卖的?卖出去了吗?今天这堂课我们接着学习。
二学习课文3~10自然段1.自由朗读课文3~10自然段,想一想,青蛙是怎么卖泥塘的?谁来看了青蛙的泥塘?他们买了没有?泥塘为什么没有卖出去?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指名读句子:“卖泥塘喽,卖泥塘!”青蛙站在牌子下大声吆喝起来。
朗读指导:声音要大,体现出青蛙热情吆喝的状态。
(2)老牛来看过,但是没有买。
因为老牛希望周围有些草。
(3)野鸭来看过,但也没有买,他觉得池塘里的水太少了。
3.分角色朗读课文,把老牛、野鸭的不满意读出来。
“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
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
”4.听了老牛和野鸭的建议,青蛙是怎么做的?(听取了老牛的建议,采集草籽,在池塘周围种上了草;听取了野鸭的建议,找到山泉水,引到泥塘里。
)5.又有哪些小动物来泥塘,分别提出了怎样的建议?(小鸟说缺点儿树,蝴蝶说缺点儿花,小兔说缺条路,小猴说该盖所房子……)6.泥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栽树→栽了树种花→种了花修路→修了路盖房子→盖了房子三学习课文第11、12自然段仔细阅读这两个自然段,了解青蛙不再卖泥塘的原因。
1.指名读青蛙站在牌子下吆喝的话:“卖泥塘喽,卖泥塘!”体会:吆喝声更大了。
2.青蛙的吆喝告诉了我们很多这个泥塘吸引人的地方呢!自己读第11自然段,仔细读读青蛙说的话。
(学生自读)3.指名读青蛙的话,交流:你最想把泥塘的哪一点介绍给大家?读相关语句。
(重点理解中间两句)预设1:“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
”引导想像蝴蝶飞舞,小鸟歌唱的热闹情景。
读出热闹的场景。
预设2:“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
这儿还有道路通到城里……”理解“尽情”的意思,体会尽情游泳、晒太阳的快乐,以及交通的便利。
4.小青蛙们,快把这泥塘的好大声地吆喝出来吧。
(自由练读)指名读。
指导读出小青蛙自豪吆喝的感觉,体会这里是“多好的地方!”5.学习“说到这里,突然愣住了,他想: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一句,了解青蛙愣住的原因,读出青蛙不想卖泥塘的想法。
6.知道青蛙卖泥塘的最终结果:于是青蛙不再卖泥塘了。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总结:青蛙通过劳动,让烂泥塘变成了好地方。
开始是想卖泥塘的,现在却不卖了。
2.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积累一些关于勤劳的名言警句。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从生活现象入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进行教学。
例如,在青蛙吆喝“卖泥塘”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的场景,让学生大声吆喝。
这样的教学不仅有效地利用了生活资源,在课堂上营造了浓厚的生活氛围,而且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联系了起来。
教师可以根据下列流程来教学:先读词复述导入新课→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再读课文,理清内容→重点学文,感受变化→学写生字,交流评议。
21 青蛙卖泥塘1.看拼音,写词语。
qīng wā(青蛙) mǎi mài(买卖) bān zǒu(搬走) quán shuǐ(泉水)2.选词填空。
采集搜集(1)它到处(采集)草籽。
(2)他到处(搜集)证据,证明自己没有犯罪。
3.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1)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
要是我也能像他那样有厉害的功夫就好了。
(2)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
..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
你可以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眺望远处,可以俯视山下。
4.一只蜗牛爬过来,他看了看泥塘说:“这儿绿草如茵,真美!不过,要是有一条路通到这里,那就更好了。
”1.教材分析《青蛙卖泥塘》是一则童话,它讲述了一只青蛙在卖泥塘过程中,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改造泥塘,最后使泥塘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地方的故事。
整篇课文有12个自然段,内容虽然浅显,但是情节生动,富有童趣。
在教学设计中,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利用有趣的故事情境,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教学精彩片段师:现在,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我们可以想象老牛、野鸭说话时的神态和表情,先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样读出来。
生1:我觉得老牛说这些话的时候,应该是一脸惋惜的表情,因为老牛虽然喜欢在泥塘里打滚,但是却觉得周围环境不好,所以感到惋惜。
生2:我觉得野鸭说这些话的时候,也是一脸惋惜的表情,因为野鸭觉得泥塘里的水太少了,所以感到惋惜。
生3 :老牛和野鸭都是一样的心情,不过读它们的句子的时候,还是有变化的,读老牛的话的时候,语气要粗而低沉,读野鸭的话的时候,语气要尖而活泼。
师:同学们分角色朗读时的表情、神态都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