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津市部分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卷

天津市部分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卷

天津市部分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

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准确量取10.00 mL KMnO4溶液可以选用的仪器是

A.25 mL酸式滴定管B.10 mL量筒

C.25 mL量筒D.25 mL碱式滴定管

2.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自然界中存在不需要活化能推动的反应

C.H+和OH-在水溶液中的反应,需要的活化能较高

D.有效碰撞应当是本身具有较高能量的分子之间的碰撞

3.在密闭、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4NH 3(g)+5O2(g)4NO(g)+6H2O(g),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此时再向反应容器中通入少量NH3(g),产生的结果是

A.容器内压强不变B.原平衡不受影响

C.NO浓度降低D.正反应速率增大

4.25 ℃时,浓度均为0.2 mol/L 的NaHCO3 和Na2CO3 溶液中,下列判断不正确

...的是A.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B.存在的粒子种类相同

C.c(OH-)前者大于后者

D.分别加入少量NaOH固体,恢复到原温度,pH均增大

5.纯铁片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加热B.将稀硫酸改为浓硝酸

C.纯铁片换成生铁片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6.高温下可将煤转化为水煤气,水煤气可作为气体燃料,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s)+H2O(g)=CO(g)+H2(g) ΔH1=+131.3 kJ/mol

②2CO(g)+O2(g)=2CO2(g) ΔH2=-566.0 kJ/mol

③2H2(g)+O2(g)=2H2O(g) ΔH3=-483.6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不属于化石燃料

B.等质量的CO和H2完全燃烧时,前者放热多

C.水煤气作为气体燃料,比煤直接燃烧污染小

D.由反应③可以确定H2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7.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用纯碱溶液清洗油污时,加热可以增强去污能力

B.检验溶液中微量Fe2+离子,可用试剂K3[Fe(CN)6],得到特征蓝色溶液C.NaHSO4的溶液显酸性

D.配制FeCl3溶液时可加入少量的盐酸,以防止溶液浑浊

8.室温下,对于0.01 mol·L-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用HNO3溶液恰好完全中和,溶液不显中性

B.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OH-)变大

C.与AlCl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

D.该溶液的pH=12

9.海洋中的单细胞浮游生物能收集阳光并将其转变为食物,在此过程中它们可以从大

气中摄取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该过程中没有涉及到化学变化

B.该过程主要是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C.如果能揭示其中的奥秘,就能够找到解决温室效应的新方法

D.弄清此变化过程,将有助于人类更好地利用太阳能,缓解能源危机

10.下列事实不能证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

A.常温下NaNO2溶液的pH﹥7

B.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较暗

C.NaNO2溶液中存在HNO2分子

D.pH=1的HNO2溶液稀释至100倍,pH约为2.3

11.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D.a和b相连构成原电池,电子由a流向b

12.自然界中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深层渗透,遇到难溶的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CuS的溶解度大于PbS的溶解度

B.铜蓝(CuS)没有还原性

C.整个过程中一定存在氧化还原反应

D.CuSO4与Pb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2++S2-=CuS↓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与H2O的反应是熵减的放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B.AgCl在同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C.FeCl3和MnO2均可加快H2O2分解,同等条件下二者对H2O2分解速率的改变相同D.Mg(OH)2固体在溶液中存在平衡:Mg(OH)2(s)Mg2+(aq)+2OH-(aq),该固体可溶于NH4Cl溶液

14.液氨与水的性质相似,也存在微弱电离:2NH 3(l)NH4++NH2-,其离子积常数K=c(NH4+)·c(NH2-)=2×10-30(223K),维持温度不变,向液氨中加入少量NH4Cl 固体,不发生改变的是

A.液氨的电离程度B.液氨的离子积常数

C.c(NH4+)D.c(NH2-)

15.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mA(g)+nB(g) cC(g)+dD(g),C物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升高或压强增大而减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m+n) >(c+d)

C.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K值增大

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物质的量,平衡正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

16.粗铜中含有少量Fe、Zn、Au、Ag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Cu2++2e-=Cu

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

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Au和Ag

17.下列实验误差分析不正确

...的是

A.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

B.用沾有水珠的锥形瓶盛装待测液进行滴定,测定浓度偏小

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读取数值偏小

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

18.20℃时H 2S饱和液浓度为0.1 mol·L-1,电离方程式为H2S H++HS-,HS-

H++S2-,若要使该溶液H+浓度增大,同时使S2-浓度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少量的水B.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

C.通入少量的SO2D.加入少量的CuSO4固体

二、填空题

19.运用相关原理,回答问题:

Ⅰ.(1)25℃时,水的离子积K w值为____________。

(2)在T℃的水溶液中,c(H+)=10x mol/L,c(OH-)=10y mol/L,x与y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T℃下,水的离子积为_______________。

②T℃下,0.01 mol/L NaOH溶液中c(H+) 为____________mol/L。

Ⅱ.25℃时,电离平衡常数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四种物质:

a.Na2S b.NaClO c.CH3COONa d.NaHS

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25℃时,0.1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变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c(H+) b.c(H+)/c(CH3COOH) c.c(H+)·c(OH-)

(3)25℃时,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测得混合液pH=6,则溶液中

c(CH3COO-)-c(Na+)=______________mol/L(填数值)。

三、原理综合题

20.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完成合成氨工业中有关问题。

(1)合成氨工业中,合成塔中每产生2 mol NH3,放出92.2 kJ热量。

①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起始时向容器内放入0.2 mol N2和0.6 mol H2,达到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为Q,则Q值______18.44kJ(填“﹥”“=”或“﹤”)。

(2)NH3(g)与CO2(g) 经过两步反应合成尿素(CO(NH2)2),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则2NH 3(g)+CO2(g) CO(NH2)2(s)+H2O(l) ΔH=_________kJ/mol。

②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若①中的反应,NH3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氨碳

比)n(NH3)/n(CO2)=x。下图是氨碳比(x)与CO2平衡转化率(α)的关系。

α随着x增大而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中B点处,NH3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_____。

(3)将N2和H2各1mol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合成氨反应。反应至平衡的过程中,N2的体积分数将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一直减小b.始终不变c.一直增大d.无法确定

21.锰的化合物是优良的催化剂,并可用于干电池原料生产等。

(1)普通锌锰干电池的反应为:2MnO2+Zn+2NH4Cl=2MnO(OH)+Zn(NH3)2Cl2。

①MnO(OH)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电解质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与普通锌锰电池相比,碱性锌锰电池_________(填序号)

a.比能量大b.电流小

c.存储时间长d.不能连续放电

(2)向普通锌锰废电池还原后的废液(含有Mn2+、Fe2+、Zn2+等)中逐滴滴加Na2S 溶液,最先生成的沉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已知:Ksp(MnS)=1.4×10-15,Ksp(ZnS)=2.9×10-25,Ksp(FeS)=6×10-18

(3)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 2(g)+3H2(g)CH3OH (g)+H2O (g)。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锰的某化合物常做此反应的催化剂,关于此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可加快该反应速率b.可增大该反应活化能

c.改变该反应平衡常数d.提高该反应转化率

(4)向盛有4 mL0.01mol/L KMnO4酸性溶液中滴入2 mL0.1mol/L H2C2O4(草酸)溶液,开始颜色变化不明显,一段时间后,颜色变化突然加快,颜色很快消失。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填序号)。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加快反应速率

b.溶液呈酸性,H+起催化作用

c.K+起催化作用

d.反应产生的Mn2+起催化作用

(5)Mn2+催化H2O2分解:2H2O2(l)=2H2O(l)+O2(g) ΔH1,其反应机理如右图示。已知反应Ⅱ为:MnO2(s)+H2O2(1)+2H+(aq)=Mn2+(aq)+O2(g)+2H2O(1) ΔH2。

写出反应I的热化学方程式(焓变用ΔH1和ΔH2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工业上电解制碱的技术是用离子交换膜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精制食盐水,电解槽中的阳离子交换膜把电解槽隔成了阴极室和阳极室,它只允许阳离子通过,而不允许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和气体通过。

(2)氯碱工业中获得的烧碱可以吸收有毒气体H2S,吸收后的溶液加入到如图所示的电解池的阳极区进行电解以获取单质硫。

①Na2S溶液显碱性的原因(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极A应该与直流电源的____________相连。A电极反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氯碱工业是高耗能产业,一种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的新工艺可以节电、节能30%以上。在这种工艺设计中,相关物料的传输与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的电极未标出。

①图示中电极产物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图示中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大小:a%______b%(填“﹥”“﹤”或“=”)。

②燃料电池B中正极的电极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准确量取10.00 mL 液体,要求精度为0.01mL ,所以要用滴定管,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胶,所以用25mL 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10.00 mL KMnO 4溶液,故A 正确。 2.C

【解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新化学键生成,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A 正确;活化能可以理解为断键需要的能量,有些反应,如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不需要断键,所以不需要活化能推动,故B 正确;溶液中自由的氢离子和氢氧根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时,没有化学键的断裂过程,活化能几乎为0,故C 错误;具有较高能量的分子为活化分子,有效碰撞应当是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故D 正确。

3.D

【解析】向反应容器中通入少量NH 3(g) ,气体物质的量增多,容器内压强增大,故A 错误;向反应容器中通入少量NH 3(g) ,平衡正向移动,故B 错误;向反应容器中通入少量NH 3(g) ,平衡正向移动,NO 浓度增大,故C 错误;向反应容器中通入少量NH 3(g) ,反应物浓度增大,正反应速率增大,故D 正确。

点睛:在原平衡体系再中加入一种气态反应物,平衡正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减小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

4.C

【解析】NaHCO 3 溶液中存在HCO 3-的电离和水解平衡、水的电离平衡; Na 2CO 3溶液中存在CO 32-的水解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故A 正确;NaHCO 3 和Na 2CO 3 溶液中都存在+2332Na HCO CO H OH H O --+-、、、、、 六种微粒,故B 正确;CO 32-的水解程度大于HCO 3-,所以Na 2CO 3 溶液中c(OH -

)大,故C 错误;分别加入少量NaOH 固体,恢复到原温度,氢氧根离子浓度均增大,pH 均增大,故D 正确。

5.B

【解析】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加热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故A 错误;铁与硝酸反应不能放出氢气,将稀硫酸改为浓硝酸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故B 正确;纯铁片换成生铁片,能构成原电池反应,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故C 错误;改用铁粉,增大接触面积,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故D 错误。

点睛:不纯的锌放入稀硫酸中,锌、杂质、硫酸构成原电池,锌是负极,加快锌的反应速率,所以在实验室中常用含有杂质的锌制取氢气。

【详解】

A .煤是常见的化石燃料,故A 错误;

B .根据2CO(g)+O 2(g)=2CO 2(g) ΔH 2=-566.0 kJ/mol ,可知56gCO 完全燃烧放热566 kJ ,根据2H 2(g)+O 2(g)=2H 2O(g) ΔH 3=-483.6 kJ/mol ,可知56g H 2完全燃烧放热483.6 kJ 14?=6770.4 kJ ,故B 错误;

C .CO 和H 2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污染,故C 正确;

D .氢气的燃烧热是1mol 氢气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所以H 2的燃烧热不是241.8 kJ/mol ,故D 错误。

【点睛】

燃烧热是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能量,如碳的燃烧热是1mol C 燃烧生成1mol 二氧化碳放出的能量,氢气的燃烧热是1mol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能量。 7.B

【解析】加热可以促进碳酸钠水解,溶液碱性增强,所以加热可以增强纯碱溶液去污能力,故A 正确;含Fe 2+的溶液与铁氰化钾K 3[Fe (CN )6]溶液反应生成具有特征蓝色的铁氰化亚铁沉淀,故B 错误;NaHSO 4在水中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所以NaHSO 4的溶液显酸性,故C 正确;盐酸可以抑制FeCl 3水解,所以配制FeCl 3溶液时可加入少量的盐酸,以防止溶液浑浊,故D 正确。

8.A

【解析】氨水用HNO 3溶液恰好完全中和,生成硝酸铵,溶液显酸性,故A 正确;氨水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OH -)变小,故B 错误;氨水与AlCl 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 3

++3 32NH H O ? =Al(OH)3↓+34NH + ,故C 错误; 32NH H O ?是弱电解质,0.01 mol·L -

1的氨水pH<12,故D 错误。

9.A

【解析】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故A 错误;海洋中的单细胞浮游生物能收集阳光并将其转变为食物,所以该过程主要是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故B 正确;此过程可以从大气中摄取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所以如果能揭示其中的奥秘,就能够找到解决温室效应的新方法,故C 正确;该过程主要是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所以有助于人类更好地利用太阳能,缓解能源危机,故D 正确。

【解析】常温下NaNO2溶液的pH﹥7,说明NaNO2是强碱弱酸盐,所以HNO2是弱酸,故A 能证明HNO2是弱电解质;用导电实验证明HNO2是弱电解质,需与同浓度的强电解质盐酸作对比试验,故B不能证明HNO2是弱电解质;NaNO2溶液中存在HNO2分子,说明NO2-发生水解,故C能证明HNO2是弱电解质;pH=1的HNO2溶液稀释至100倍,pH约为2.3,说明HNO2溶液中存在HNO2的电离平衡,故D能证明HNO2是弱电解质;选B。

点睛: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关,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弱。

11.D

【解析】a和b不连接时,不能构成原电池,铁片直接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故A正确;a和b用导线连接时,构成原电池,铜是正极,铜片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Cu2++2e-=Cu,故B正确;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故C正确;a和b相连构成原电池,铁是负极、铜是正极,电子由铁流向铜,故D错误。

点睛:原电池中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是负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是正极;工作时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12.C

【解析】PbS慢慢转变为CuS,所以PbS的溶解度大于CuS,故A错误;CuS中硫元素化合价为-2,所以CuS有还原性,故B错误;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硫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一定存在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CuSO4与Pb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2++PbS=CuS+Pb2+,故D错误。

13.D

【详解】

A.Na与H2O的反应生成氢气,是熵值增大的放热反应,故A错误;

B.氯离子浓度越大AgCl溶解度越小,故B错误;

C.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不同,故C错误;

D.NH4+结合Mg(OH)2电离出的OH-,Mg(OH)2固体的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所以Mg(OH)2固体可溶于NH4Cl溶液,故D正确。

14.B

【解析】

A.加入少量NH4Cl固体,抑制液氨电离导致液氨的电离度减小,故A错误;

B.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故B正确;

C.加入氯化铵,则铵根离子浓度增大,故C错误;

D.加入氯化铵,抑制液氨电离,则c(NH2-)减小,故D错误。

答案选B。

15.A

【详解】

A.C物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正确;

B.C物质的质量分数(C%)随压强增大而减小,说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所以(m+n) <(c +d),故B错误;

C.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K值不变,故C错误;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物质的量,平衡正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B的转化率增大,故D错误。

【点睛】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系数和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系数和增大的方向移动。

16.D

【解析】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Cu2++2e-=Cu,故A错误;电解过程中,阳极Fe、Zn、Cu失电子,阴极只有Cu2+得电子生成铜,所以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不相等,故B错误;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有Fe2+、Zn2+、Cu2+,故C错误;阳极Fe、Zn、Cu失电子,Au和Ag活泼性小于铜,所以Au和Ag不能失电子,所以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有Au和Ag,故D正确;

17.B

【解析】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碱的浓度变小,P H偏小,故A正确;用沾有水珠的锥形瓶盛装待测液进行滴定,测定浓度无影响,故B错误;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读取数值偏小,故C正确;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造成热量散失较多,所测温度值偏小,故D正确。

18.D

【解析】A 、H 2S 饱和液加入少量的水,溶液变稀,所以氢离子浓度、硫离子浓度都减小,故A 错误;B 、氢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H 2S+2NaOH=Na 2S+H 2O ,所以加入氢氧化钠后使硫离子浓度增大,氢离子浓度减小,故B 错误;C 、通入适量的SO 2,发生反应222232H S SO S H O +=↓+ ,所以氢离子浓度和硫离子浓度都减小,,故C 错误;

D 、氢硫酸和硫酸铜的反应方程式为:H 2S+CuSO 4=CuS↓+H 2SO 4,弱酸变成强酸溶液,溶液的H +浓度增大,硫离子和铜离子生成硫化铜沉淀导致硫离子浓度降低,故D 正确。 19.10-14 10-15 10-13 a ﹥b ﹥d ﹥c a 9.9×10-7或(10-6-10-8)

【详解】

Ⅰ.(1)25℃时,水的离子积K w 为-14110?;

(2)①水的离子积K w =()()c H c OH ++

?=10-5×10-10=10-15; ②T ℃下,0.01 mol/L NaOH 溶液中c(OH -)= 0.01 mol/L ,则c(H +

)=()W -K c OH =-15

10mol/L 0.01=10-13mol/L ;

Ⅱ.(1)根据电离平衡常数,酸性CH 3COOH> H 2S > HClO > HS - ,四种盐溶液都会水解,显碱性,越弱越水解,越水解PH 越大,所以pH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 2S ﹥NaClO ﹥NaHS ﹥CH 3COONa ,即a ﹥b ﹥d ﹥c ;

(2)a .CH 3COOH 溶液加水稀释过程,酸性减弱,c(H +)减小,故a 选;

b .醋酸稀释过程,醋酸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H +)减小程度小于c(CH 3COOH)减小程度,因此c(H +)/c(CH 3COOH)变大,故b 不选;

C .Kw=c(H +)·c(OH -),只与无关有关,稀释过程,c(H +)·c(OH -)不变,故c 不选; 本题选a ;

(3)25℃时,CH 3COOH 与

CH 3COONa 的混合溶液,若测得混合液pH =6,,则c(H +)=10-6mol/L ,

c(OH -)= 10-8 mol/L ,根据电荷守恒,c(CH 3COO -)+ c(OH -)= c(H +)+c(Na +),则c(CH 3COO -)-c(Na +)= c(H +) -c(OH -)= 10-6-10-8=9.9×10-7或(10-6-10-8)。

20.N 2(g)+3H 2(g) 2NH 3(g) H=-92.2kJ/mol ﹤ -134 c(NH 3)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32% b

【解析】

试题分析:(1)①热化学方程式要标出反应物、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②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0.2 mol N 2和0.6 mol H 2生成氨气的物质的量小于

0.4mol ;(2)①根据图示2NH 3(g)+CO 2(g)

H 2NCOONH 4(s) ΔH = -272 kJ/mol ;H 2NCOONH 4(s)

CO(NH 2)2(s)+H 2O(l) ΔH =+138 kJ/mol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2NH 3(g)+CO 2(g) CO(NH 2)2(s)+H 2O(l) 的焓变;② x 增大,说明增大氨气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③利用“三段式”计算B 点处,NH 3的平衡转化率;(3)设参加反应的氮气的物质的量为xmol ,根据“三段式”计算N 2的体积分数。

解析:(1)①热化学方程式要标出反应物、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 2(g)+3H 2(g) 2NH 3(g) H=-92.2kJ/mol ;②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0.2 mol N 2和0.6 mol H 2生成氨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4mol ,所以达到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为Q<18.44 kJ ;(2)①根据图示2NH 3(g)+CO 2(g)

H 2NCOONH 4(s) ΔH = -272 kJ/mol ;②H 2NCOONH 4(s)

CO(NH 2)2(s)+H 2O(l) ΔH =+138 kJ/mol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2NH 3(g)+CO 2(g) CO(NH 2)2(s)+H 2O(l) ΔH = -134kJ/mol ;② x 增大,说氨气的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所以CO 2平衡转化率增大;③设B 点CO 2的投料为x ,则NH 3的投料为4x ;

1.28100%4x x

?=32% ; (3)设参加反应的氮气的物质的量为xmol ,

N 2的体积分数为1-0.51132x x x x

=-+-+ , 所以N 2的体积分数始终不变,故b 正确。 21.+3 NH 4Cl ac ZnS

a ad H 2O 2(1)+Mn 2+(aq)=2H +( aq)+MnO 2(s) ΔH =ΔH 1-ΔH 2

【解析】

试题分析:(1)①根据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计算MnO(OH)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根据电池总反应可知,电解质是氯化铵;②碱性电池,锌粉放在电池内部不易发生电解质的泄露;(2)难溶电解质的Ksp越小,溶解度越小,越易生成沉淀;(3)平衡常数=

生成物平衡浓度系数次方的乘积

;催化剂通过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但催化剂反应物平衡浓度系数次方的乘积

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4)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5)根据盖斯定律书写反应I 的热化学方程式;

解析:(1)①根据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MnO(OH)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3;根据电池总反应可知,电解质是氯化铵;②碱性电池,锌粉放在电池内部不易发生电解质的泄露,所以比能量大,故a正确;存储时间长,故c正确;(2)难溶电解质的Ksp越小,溶解度越小,越易生成沉淀,所以最先生成的沉淀是ZnS;(3)平衡常数K =;催化剂通过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故a正确;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故b错误;催化剂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不变,故c错误;平衡不移动,该反应平衡转化率不变,故d错误;(4)温度升高可以加快反应速率,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加快反应速率,故a正确;b.该反应消耗氢离子,氢离子浓度减小,故b错误;c.K+浓度不变,故c错误;d.反应生成Mn2+,Mn2+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可能是Mn2+起催化作用,故d正确。;(5)① 2H2O2(l)=2H2O(l)+O2(g) ΔH1;② MnO2(s)+H2O2(1)+2H +(aq)=Mn2+(aq)+O2(g)+2H2O(1) ΔH2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反应I的热化学方程式H2O2(1)+Mn2+(aq)=2H+( aq)+MnO2(s)

ΔH=ΔH1-ΔH2;

点睛:催化剂通过参与化学反应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的增大,所以催化剂能增大反应速率,但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

22.Cl-OH-S2-+H 2O HS-+OH-正极S2--2e-=S Cl2H2

﹤O2+4e-+2H2O=4OH-

【解析】

试题分析:(1)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而不允许阴离子、气体通

过;(2)①Na2S是强碱弱酸盐,S2-水解;②S2-在A极失电子生成S单质;(3)①根据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和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来回答;②根据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来回答;

解析:(1)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而不允许阴离子Cl-、OH-和气体通

过;(2)①Na 2S是强碱弱酸盐,S2-水解溶液呈碱性,水解方程式是S2-+H2O HS-

+OH-;②S2-在A极失电子生成S单质,所以A应该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电极反应式为S2--2e-=S;(3)(3)①在燃料电池中,氧气作正极,所以通入空气的极是正极,通入燃料的极是负极,所以Y是氢气,即产生Y的极是阴极,产生X的电极是阳极,阳极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X是氯气;燃料电池的正极是氧气得电子在碱性条件下生成氢氧根离子,钠离子通过阳离子膜进入正极区生成氢氧化钠,所以氢氧化钠浓度增大,a%

+2H2O=4OH-;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