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64716A】一种茶树茶饼病绿色防控方法【专利】
- 格式:pdf
- 大小:302.21 KB
- 文档页数:6
宜都市茶饼病的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摘要】宜都市茶饼病是一种常见的茶树病害,其发生具有明显的特点。
该病主要在春夏季节发生,气温较高、湿度较大时易造成茶树叶片发生黄斑、枯焦等症状。
病原菌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接种传播等途径传播,可迅速在茶园中蔓延。
为了有效防控宜都市茶饼病,绿色防控技术是一种重要手段。
采用植物抗病基因改良、合理施肥、良好的排水系统等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宜都市茶饼病的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对于茶叶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可以保障茶叶产量和质量,促进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宜都市茶饼病、发生特点、绿色防控技术、总结、防治1. 引言1.1 宜都市茶饼病的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宜都市茶饼病是一种常见的茶叶病害,主要发生在茶树上。
其主要发生特点包括:在潮湿的环境下易滋生,多在春夏季节发生,病害初期可见茶叶上出现小斑点,逐渐扩大并形成褐色病斑,严重影响茶叶品质和产量。
为了有效控制宜都市茶饼病,绿色防控技术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式。
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农药替代等方法,如利用益生菌或有益微生物对茶树进行保护性接种,或者采用植物保护剂进行喷洒,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通过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预防宜都市茶饼病的发生,保障茶叶的质量与产量,同时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对宜都市茶饼病的绿色防控技术会有更多的突破和创新。
2. 正文2.1 宜都市茶饼病的发生特点宜都市茶饼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疾病,主要发生在茶树上。
它的发生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季节性发病:宜都市茶饼病通常在湿热的季节更容易发生,特别是在夏季和雨季。
高温潮湿的环境是病菌生长繁殖的理想条件,因此茶树在这些条件下更容易受到感染。
2. 病原菌侵入:宜都市茶饼病的病原菌主要是霉菌和真菌,它们通过茶树的叶片、茎和果实等部位侵入植物组织,并在内部生长繁殖,导致茶树发生病变。
宜都市茶饼病的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宜都市是湖北省的一个县级市,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茶叶资源而闻名于世。
近年来,宜都市茶叶产业却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茶饼病的频繁发生。
茶饼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了茶叶的生长和品质。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本文将探讨宜都市茶饼病的发生特点,并提出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该地区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宜都市茶饼病的发生特点1. 大气湿度高:宜都市地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夏季多雨,大气湿度较高,为茶饼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2. 茶园管理不当:部分茶农在茶园管理中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做法,如施肥不当、浇水过多等,这些都增加了茶饼病的发生风险。
3. 品种单一:宜都市茶叶品种偏向单一,缺乏抗病性较强的优质品种,使得茶饼病的传播速度较快。
4. 疫情扩散:一旦茶饼病在茶园内爆发,由于茶叶栽培区域相对集中,疫情扩散的速度较快,造成茶叶的大面积损失。
二、绿色防控技术1. 合理施肥:茶园管理中应注重合理施肥,避免施用过多的氮肥和磷肥,以免造成茶叶过于繁茂,增加病害的发生机会。
2.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较强的茶叶品种进行种植,提高茶树的免疫力,减少茶饼病的发生。
3. 合理浇水:避免过量浇水,保持茶园内的通风透气,减少大气湿度,降低茶饼病的发生环境。
4. 生物防治:可在茶园中引入一些天敌或生物制剂,如瓢虫、蚜虫瘦腿病毒等,帮助控制茶叶害虫的数量,降低病害的传播速度。
5. 生态防治:利用茶园周围的生态环境,疏木透光,增加鸟类、蜻蜓等益虫数量,建立茶园的自然生态平衡,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6. 病害监测:定期对茶园进行病害监测,一旦发现茶饼病的迹象,立即进行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疫情的扩散。
7. 建立技术指导队伍:在宜都市茶叶产业中建立专业的技术指导队伍,为茶农提供科学的种植管理方法和防治措施,提高茶农的防治意识和能力。
三、结语茶饼病的发生给宜都市茶叶产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但是通过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茶饼病的发生,保障茶叶产业的稳定发展。
宜都市茶饼病的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茶饼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随着茶饼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环境污染加剧,茶饼病成为了茶农们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宜都市是中国的一个著名的茶叶生产地,茶饼病对当地的茶叶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需要进行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茶饼病是一种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疾病,其特点是茶树叶片表面出现明显的黄色或褐色斑点,后期会形成腐烂区域,影响茶叶的质量和产量。
茶饼病通常发生在夏季和秋季,气温高湿度大是病害发生的重要条件。
病菌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中繁殖迅速,易发生病害。
绿色防控技术是当前茶叶生产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主要是通过生物控制手段来防治病虫害。
宜都市在茶饼病的防控方面也探索了一些绿色防控技术。
首先,通过茶树的选育和培育,提高其抗病能力,选用抗病强度高的品种,才能够有效地预防茶饼病的发生。
其次,可以采用生物制剂对茶叶进行喷洒,生物制剂可以抑制病菌的繁殖,从而达到防治茶饼病的目的。
例如,可以选用一些菌株对病菌进行生物防治,如真菌、细菌等,其具有广谱杀菌、低毒性、环保等优点,可以配合化学药剂进行喷施。
此外,还可以在茶叶生长过程中进行环境控制,保持茶园的通风、排水和适宜的温度,控制茶叶生长环境中的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
总之,绿色防控技术在茶饼病的防治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宜都市的茶叶生产中也需要不断加强相关研究和应用。
只有在科学的指导下,利用各种可行的手段统筹兼顾,才能够有效地控制和预防茶饼病的发生,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宜都市茶饼病的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宜都市是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茶饼病是该地常见的一种农业病害。
本文将介绍宜都市茶饼病的发生特点,并探讨一些绿色防控技术。
茶饼病,也称作茶树红螨病,是由茶树红螨引起的一种病害。
茶树红螨是害虫,主要在春季和秋季发生,对茶树的危害较大。
茶饼病的发生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茶饼病主要在茶树的嫩叶、嫩枝和嫩芽上发生,特别是嫩叶。
茶树红螨通过采食茶树的嫩叶来获取养分,造成茶树叶片的凹陷、黄化、卷曲等症状。
茶饼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茶饼病的发生受季节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
茶树红螨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因此春季和秋季是茶饼病的高发季节。
当气温达到15℃~30℃,相对湿度在60%~80%时,茶饼病易发生。
干旱和盛夏高温也会导致茶树红螨的繁殖和传播,进而促使茶饼病的发生。
茶树红螨具有较强的迁飞能力和繁殖能力。
茶树红螨能够通过空气传播,迁飞到茶树上并进行繁殖。
一只成虫可以在10天内生殖2个世代,每个世代的数量还会呈指数增长。
茶树红螨的迅速繁殖和迁飞能力是茶饼病扩散的主要原因之一。
针对茶饼病的发生特点,可以采取以下绿色防控技术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加强病害监测和预警。
通过定期巡查茶园,观察茶树的生长状况和叶片形态,及时发现并进行记录茶饼病的发生情况。
建立病害预警系统,根据气象数据和茶树红螨的生物学特性,预测茶饼病的发生风险,提前采取措施。
采用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天敌来控制茶树红螨的繁殖,例如:引进顶尖天敌进行灌溉,如瓢虫和蓟马等。
这些天敌可以控制茶树红螨的数量,减轻其对茶树的伤害。
还可以采用微生物对抗茶树红螨,例如:喷洒斯氏亲绿霉菌、佛山亲绿霉菌等。
选用抗病品种和合理栽培管理。
选用对茶饼病抗性较强的茶树品种进行种植,例如:丰硕长云和金芽馥郁等。
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也可以减少茶饼病的发生,如适时修剪茶树,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提供充足的营养等。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宣传。
定期组织茶农进行茶饼病防控技术培训,增强农民的防控意识和技能。
宜都市茶饼病的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宜都市是湖北省宜昌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茶饼病是宜都市茶园中常见的一种病害。
茶饼病主要发生在茶树上的嫩叶和嫩枝上,病叶和病枝会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病斑,病斑呈黄褐色或暗绿色,严重时会导致茶树萎凋甚至死亡。
1. 茶树栽培条件:茶饼病在宜都市主要发生在茶树栽培条件较差的茶园中,如土壤贫瘠、排水不良、遭受病虫害的侵袭等环境因素会导致茶树生长受阻,从而容易感染茶饼病。
2. 湿度和温度:茶饼病的发生与湿度和温度密切相关。
高湿度和低温是茶饼病的发病有利因素,而干燥和高温则不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
宜都市的气候特点为湿润,夏季多雨,秋季湿度适宜,这种气候条件为茶饼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3. 茶树品种:不同的茶树品种对茶饼病的抗性不同,一些抗病性较差的品种更容易受到茶饼病的侵袭。
宜都市的茶树品种以乌龙茶为主,在这些茶树中茶饼病的发生较为普遍。
1. 合理施肥:通过合理施肥,调整土壤肥力,增加茶树的抗病能力。
可选择有机肥料进行施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2. 水分管理:合理管理茶园的灌溉水分,避免茶树根系过度湿润。
定期检测土壤含水量,根据茶树的需水情况进行适当的灌溉,避免湿度过高导致病菌繁殖。
3. 病害预警:建立宜都市茶园病害监测体系,及时掌握茶饼病的发生情况和病害的发展趋势。
通过病害预警,可以在病害初期进行针对性防治,减少病害的损失。
4.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益生菌来控制茶饼病的发生。
引入天敌如寄生性昆虫来控制茶饼病的传播,同时利用益生菌来增强茶树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5. 种植抗病品种:根据宜都市茶园病害的情况,选择抗病性较强的茶树品种进行栽培,减少茶饼病的发生机会。
宜都市茶饼病的发生与茶树栽培条件、湿度和温度、茶树品种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合理施肥、水分管理、病害预警、生物防治和种植抗病品种等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宜都市茶饼病的发生,保障茶园的健康发展。
宜都市茶饼病的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宜都市茶饼病,是一种茶树的病害,主要发生在宜都市的茶园中。
这种病害的发生特点以及绿色防控技术是茶农非常关心的问题。
下面将详细介绍宜都市茶饼病的发生特点以及绿色防控技术。
一、宜都市茶饼病的发生特点1.发病季节:宜都市茶饼病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季,尤以5月至7月的高温潮湿季节为主。
2.易感茶树品种:宜都市茶饼病主要发生在油茶、茶青、乌梅等茶树品种上。
茶青是最易感染的品种。
3.疫病严重程度:宜都市茶饼病的发生严重程度取决于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
高温潮湿和不合理的管理措施会加剧茶饼病的发生。
4.病害症状:茶饼病主要通过叶片发病,患病茶树的叶片会出现灰褐色斑点,周边还会有黄色细沿。
严重感染的叶片甚至会出现萎缩、卷曲和脱落的现象。
二、宜都市茶饼病的绿色防控技术1.合理栽培管理:合理的栽培管理是预防茶饼病发生的基础。
茶园中要保持适宜的密度和排水条件,及时修剪病株和病叶,减少茶树之间的密度,增加通风和透光,防止病原菌的传播和繁殖。
2.清除病害源:发现病株或受病害影响的茶树要及时清除,避免病原菌的扩散。
茶园中的落叶、枯枝等要进行地面清理,减少病原菌的滋生环境。
3.科学用药:在茶饼病发生季节,可以进行绿色防控用药。
首先要选择有效的农药,并严格按照标准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喷雾。
其次要根据天气情况和发病特点,合理选择喷药时间和频率,以提高防治效果。
4.生物防治:通过引入天敌或利用天敌的方式进行生物防治,可以有效地降低茶饼病的发生率。
常见的生物防治措施包括引入寄生性真菌和引入寄生性昆虫等。
5.保持土壤健康:茶园中保持土壤的健康状态也是防控茶饼病的重要措施。
可以通过施用有机肥料、翻土、中耕等方式,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通风性,降低茶树受病害影响的可能性。
宜都市茶饼病的发生特点主要包括发病季节、易感茶树品种、疫病严重程度和病害症状等。
在防控方面,茶农可以采取合理栽培管理、清除病害源、科学用药、生物防治和保持土壤健康等绿色防控技术来减少茶饼病的发生。
宜都市茶饼病的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宜都市是湖北省宜昌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三峡库区东北部。
茶饼病是一种由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茶树病害,宜都市茶饼病的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如下:1. 气候条件适宜:宜都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适宜,湿度较高,为茶饼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 茶园管理不当:部分茶园的管理不善,如肥料施用过量、整枝不及时等,导致茶树生长不健康,抵抗力下降,易受病原菌的侵害。
3. 高密度种植:为了增加茶叶产量,部分茶园普遍采用高密度种植的方式,茶树间距较小,通风不良,湿度增加,有利于病原菌在茶园内传播。
二、绿色防控技术:1. 良好的茶园管理:加强茶园管理,采取合理的施肥措施,注重修剪整枝,保持茶树的健康生长状态,提高茶树的抵抗力。
2. 合理的种植密度:适当调整茶树的种植密度,避免茶树间距过小,增加茶园通风透光性,降低茶树受病原菌侵害的机会。
3. 早期病害监测和预警:建立茶园病虫害监测系统,定期检测茶园内的病害发生情况,及时预警,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 生物防治措施:利用天敌和寄生生物对茶饼病进行生物防治。
如应用有效的生物制剂进行喷洒,如枯草芽孢杆菌等,以防治茶饼病的发生。
5. 环境调控:合理利用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进行茶园的调控,创建不利于病原真菌繁殖生长的环境条件。
6. 科学用药:在防治茶饼病时,合理选择绿色无毒的农药,并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施药,避免药剂过量使用或滥用。
宜都市茶饼病的发生离不开气候条件、茶园管理不当和病原真菌的存在,而绿色防控技术是有效预防和控制茶饼病的重要手段。
只有在保护环境、加强茶园管理、科学用药和生物防治等方面综合施策,才能有效减少茶饼病的发生,保障茶叶的质量和产量。
宜都市茶饼病的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宜都市茶饼病是一种由宜都病毒引起的茶叶病害,主要危害中国茶叶产区。
茶饼病的发生特点和绿色防控技术是茶叶生产中重要的研究方向。
下面将简要介绍宜都市茶饼病的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
茶饼病的发生特点:1. 病原物:宜都病毒属于病毒领域中的双链RNA病毒,它通过媒介昆虫传播到茶树上,引起茶树的病害。
茶饼病的主要病原物是宜都病毒。
2. 病害发生原因:茶饼病主要通过茶园内的害虫传播,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有飞行中的蓟马和茶尺蠖等昆虫。
这些昆虫寄生在茶树的叶片上,通过刺吸茶树的汁液,传播宜都病毒到健康茶树上,引起茶饼病的发生。
3. 病症特点:茶饼病主要在嫩叶上引起病斑,病斑呈现黄绿色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边缘呈现红褐色,并逐渐扩散。
病斑扩大后,叶片干枯脱落,使茶树的生长和产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4. 环境因素:茶饼病的发生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和过度施肥都容易造成茶树养分过剩和叶片粘兰质增多,增加昆虫寄生的机会,导致茶树易受茶饼病的侵袭。
绿色防控技术:1. 均衡施肥:茶树生长需要合理的养分供应,过度施肥会导致养分过剩,茶树叶片过于肥厚,易受到茶饼病的侵袭。
采用均衡施肥的方法,根据茶树的需求合理施肥,可以减少茶饼病的发生。
2. 推广抗病品种: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茶叶生产中重要的防控措施。
通过选育抗病品种,可以降低茶饼病的感染率。
3. 昆虫防治:茶饼病主要是通过茶树上的害虫传播的,对茶树上常见的蓟马和茶尺蠖等昆虫进行有效防治,可以减少茶饼病的发生。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引进天敌控制昆虫数量,也可以使用低毒环保的农药进行防治。
4. 生态平衡保持:茶园中保持生态平衡对于茶饼病的防控也非常重要。
保持茶园的生态平衡,促进益虫数量的增加,可以减少茶树上害虫的数量,降低茶饼病的发生风险。
宜都市茶饼病的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茶叶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饮品之一,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
而茶叶种植中,茶饼病成为了茶园生产中的重要病毒性疾病。
宜都市茶饼病的发生特点及其绿色防控技术是茶叶种植中必须要关注的话题。
(一)病原特点宜都市茶饼病是由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ringspot virus, TRSV)引起的茶树病毒性疾病。
其病毒的感染力非常强,能够感染多种农作物,如甜瓜,葡萄,草莓等。
茶树感染茶饼病后,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环状或弧形的病斑,病斑周围显现出黄环,严重时叶片会变形,直接影响树体健康和茶叶质量。
(二)发病规律宜都市茶饼病主要发生在4月至9月的茶园生长期,发病程度在5月至7月间达到高度。
在疫病严重的年份,茶饼病可导致茶叶造成严重的产量和质量上的损失。
(三)环境特点宜都市茶饼病的发生与茶树在潮湿环境下生长有关,许多地区夏季雨水较多,茶园地形丘陵起伏,坡度大,排水不良,水分容易积聚,是这种病毒的繁殖基地。
此外,种植茶树的土壤肥力过高,也会诱发茶饼病的发生。
二、绿色防控技术(一)病害监测和流行预测病害监测和流行预测是茶园病虫害防治的重要内容,可以提早发现,预测一些重要病害的流行规律,并对部分病虫进行预防控制。
对宜都市茶饼病的病株进行监测和流行预测,可以制定 targeted 的防控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二)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无污染、环保的防治方法。
对于茶饼病的防治,可以使用一些金属硫菌,如单胞菌、枯草芽孢菌等进行防治。
其它的一些细菌、病毒等生物制剂也可以作为茶饼病的防治手段。
(三)杂草管理及时、合理的杂草管理是防治茶饼病的重要手段。
应采用机械除草和草药管理等多种方式对茶园中的杂草进行防治,减少病害传播的机会。
(四)化学防治除了生物防治之外,化学防治也是茶园防治病虫害的常规操作。
但是化学药剂对环境及人体的影响比较大,且容易引起抗药性的产生。
因此,在防治茶饼病时,要根据情况选择低毒、高效的化学药剂,并进行正确的施药操作。
专利名称:一种茶叶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韦合英
申请号:CN201710437472.7
申请日:20170612
公开号:CN107306721A
公开日:
2017110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茶叶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方法。
本发明的绿色防控方法包括以下4个方面:(1)生物防控;(2)物理防控;(3)植物源防控;(4)农业综合防控。
本发明的绿色防控方法从多个方面进行茶叶病虫害的防控,全面、有效,在提高茶叶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的使用量,使得种植得到的成品茶符合国家“绿色”茶叶的标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申请人:广西贵港市港北区鑫农桑蚕种养专业合作社
地址:537122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北区根竹镇根竹圩269-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韦玲双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57878.6
(22)申请日 2019.04.01
(71)申请人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地址 666201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勐海县勐海镇景囡街2号
(72)发明人 冉隆珣 肖星 殷丽琼 梁名志
王国旗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51)Int.Cl.
A01G 17/00(2006.01)
A01G 13/00(2006.01)
A01G 7/06(2006.01)
A01C 2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茶树茶饼病绿色防控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
捕鱼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茶树茶饼病绿色防控
方法,配制药液,生物农药99%绿颖50~100倍
液;利用喷雾器对茶树进行2次药液喷雾;科学施
肥:幼龄茶园,施农家肥1000kg~1200kg/亩/年;
投产茶园,在2行中间施农家肥2000kg~3000kg/
亩/年;合理间作:透光率需保持在60%~65%条
件下,茶园中合理间作其他树木;清洁茶园。
本发
明使用的物农药99%绿颖50~100倍液对茶饼病
的防治效果达66.32%,可达到保质稳产的效果。
本发明集成了测报预警监测技术、生物农药筛选
应用、施有机肥和通风透光等栽培管理措施,该
技术结合生产实际、针对性强、操作简单、防控效
率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CN 109964716 A 2019.07.05
C N 109964716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964716 A
1.一种茶树茶饼病绿色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树茶饼病绿色防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配制药液,生物农药99%绿颖50~100倍液;利用喷雾器对茶树进行2次药液喷雾;
步骤二:科学施肥:幼龄茶园,施农家肥1000kg~1200kg/亩/年;投产茶园,在2行中间施农家肥2000kg~3000kg/亩/年;
步骤三:合理间作:透光率需保持在60%~65%条件下,茶园中合理间作其他树木;
步骤四:清洁茶园:去除杂草,摘除感病的叶片和新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茶饼病绿色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2次药液喷雾,间隔期为7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茶饼病绿色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在喷雾器里装入所需水后,再加入所需要量的农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茶饼病绿色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喷雾为喷药期间,每间隔十分钟搅拌一次,药液喷施于叶面叶背和新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茶饼病绿色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喷药时间优先在晴天下午4点以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茶饼病绿色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合理间作其他树木,树冠大而茂盛的间作树,及时修剪;在雨雾较多的茶区选择树冠小、树形直立的树木种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茶饼病绿色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摘除感病的叶片和新梢,带出茶园焚毁或填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