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230.79 KB
- 文档页数:2
高龄股骨颈骨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方法:对我院18例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前合并疾患的护理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等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所有高龄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术后均能借助拐杖或助行器行走。
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难度大,危险性高。
只要护理措施切实有效,也能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2-0315-02由于老年人股骨颈质脆而疏松,轻微的外伤即可引起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1]。
它不仅消除了患髋的疼痛,而且为高龄患者重建一个功能良好的人工关节,提高其生活质量。
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今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18例,根据高龄老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最大93岁,最小80岁,平均85岁,均系外伤致股骨颈骨折。
本组高血压病10例,冠心病3例,慢性肺部疾患2例,糖尿病3例。
术前患者均不能行走,术后能借助拐杖或助行器行走。
均无其他长期卧床症。
2.术前护理2.1 术前合并疾患的护理2.1.1高血压的护理高龄老人高血压较多见,加上心情紧张、麻醉诱导、手术操作等因素可能引起血压进一步升高,增加术中出血或产生心脑血管意外。
所以术前应控制血压,密切观察血压变化,遵医嘱给予降压药物,注意药物副作用;饮食宜清淡;创造条件,保证患者的睡眠;多关心患者,避免患者情绪激动。
2.1.2糖尿病的护理糖尿病对手术尤其是关节置换术影响很大,能增加感染的机会和程度,延缓切口的愈合[2]。
高龄患者糖尿病症状不明显,术前应抽血检查血糖、尿糖,对于血糖高者应严格控制血糖。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内容:一、病情介绍:患者XXX,女,84岁,已婚,以“跌倒致髋部疼痛,活动障碍1天”为主诉于2011年7月18日11:50入院。
缘于入院前一天,患者不慎跌倒致做髋部疼痛、畸形、活动障碍。
无肢体麻木,无头晕、头痛、昏迷,无胸闷、呼吸困难,无腹胀腹痛,无大小便失禁。
急诊于我院,x线片示“左股骨颈骨折”,门诊拟“左股骨颈骨折”收住入院。
发病的体重无明显下降,精神尚可,饮食正常,大小便正常。
完成各项术前检查无禁忌征于2011年7月21日在全麻+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左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于13:00返回病房,神智清楚,伤口无渗血,伤口橡胶管引流夹闭,引流液呈红色,留置导尿通畅,持续镇痛泵镇痛。
给予安赛玛平喘及美士灵等抗感染常规治疗,骨肽、松梅乐等常规促进骨生长药物,控制血糖、血压的药物,控制冠心病的药物,病情控制良好。
现给予二级护理低盐糖尿病膳食。
专科检查示脊柱侧弯畸形,各棘盘及棘突常无明显压痛及叩击痛,左下肢屈曲外旋畸形,做髋部稍肿胀,左腹股沟中点下方压痛明显,左下肢活动障碍,较对侧缩短约1cm左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左下肢皮肤感觉无明显减退,双上肢及右下肢检查未见异常。
二、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1、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1)药物镇痛:按医嘱给予镇痛药特耐以及镇痛泵,并注意观察药物效果及有关不良反应发生。
(2)物理方法止痛:可用太高患肢减轻伤肢,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
(3)心理护理:告知家属多与病人说说话,听听音乐,分散注意力2、有生命征改变的可能:心电监护以及吸氧3L/min,持续监测生命征T、P、R、BP、SpO2等并记录,术后每小时测量1次。
3、肢体活动障碍:与手术有关(1)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协助大小便,帮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协助翻身,按摩关节和隆突部位,做好患者个人卫生:勤更衣。
(2)安全护理:保护性床栏,走道设扶手,地面平整干燥,呼叫器和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伸手可及处等(3)心理护理:提供信息,关心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