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水的组成
- 格式:ppt
- 大小:6.57 MB
- 文档页数:13
《1.2水的组成》【学习目标】一、了解水的电解实验装置的原理,把握电解水装置中两极产生的气体名称及查验方式。
二、通过对水的探讨,了解水的组成和性质。
【自学指导】一、要细心观看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做好数据统计,通过度析形成结论。
二、观看P8-9实验的现象,先完成书本填空,再回答自我检测题1。
3、进行P9讨论。
【自我检测】一、水电解实验中,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气体是。
二、水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
【知识新授】一、水的电解实验装置①实验仪器:水电解器、直流电源②实验药品:水、烧碱或稀硫酸(若无水电解器,可按右图所示装置自制简易实验装置。
需要的器材有试管、水槽、石墨电极、导线、电池组)实验步骤①把装置注满水,加入少量烧碱或稀硫酸,以增强水的导电性②接通电源,进行电解实验实验现象①通电以后,电极上产生气泡,正极产生气泡的速率慢,负极产生的速率快,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②气体的检验:体积较少的气体能,证明是;体积较多的气体能 ,证明是 。
巧记方法:文字表达式 水通直流电 +实验结论 水是由 和 组成的。
二、水的一些重要性质【当堂训练】 必做题: 1.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发生了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__ _,其中_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二、水电解时在阴极产生的能够燃烧的气体是 ( )A 、氮气B 、氢气C 、空气D 、氧气3、以下关于水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 )A 、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趣道的液体B 、通常,水的沸点是1000C , 凝固点是00CC 、40C 时,水的密度最大D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4.如下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在与B 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A 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用查验,会复燃。
该实验说明水由氢和氧组成。
5.利用水电解器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刻后,观看到的现象不合理的是( ) A .正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 .正极玻璃管与负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lC .负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被点燃时发出“噗”声 颜色气味状态D.实验终止后水电解器中水的体积减小六、科学家用通电的方式使水分解,从而证明了水的组成。
八下科学1.2 水的组成一.知识归纳一、水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在101000帕时水的凝固点是,沸点是。
℃时密度最大为。
水结成冰时体积膨胀,所以冰的密度水的密度能浮在水面上。
二、水的组成1.实验仪器:水电解器,直流电源。
2.实验装置:如上图3.实验现象:(1)通电后,两个电极上都有产生。
(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壁b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小,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a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大,且玻璃管b与比玻璃管a产生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
4.气体的检验:玻璃管b中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
玻璃管a中的气体被移进火焰时能够燃烧,火焰呈 ,如气体量少可能发出爆鸣声,证明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5.实验结论:(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能力拓展】①电解水时通的是直流电。
②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③“正氧负氢1比2”是指气体体积比,而非质量比。
④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不能认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⑤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的原因有:A.产生的氧气氧化电极而减少;B.在水中氧气的溶解度大于氢气。
6.水分子的构成:【能力拓展】水分子变化过程的意义①宏观角度:水由氢、氧组成。
②微观角度A.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
③物质变化两个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
水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二. 课堂练习1.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①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一种物质;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④在实验室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没有水,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2020-2021学年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科学教学设计(1)§1.2水的组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2、掌握检验氢气和氧气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确认其产物,知道水的组成。
2、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现有的知识归纳水的重要性质,能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3.通过电解水的实验,理解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水的组成》的学习,形成用实验法探究物质组成的观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以及水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水的电解【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2分钟)【教学活动】拿出一支水笔。
【提问】这是一支水笔,它有哪些部件组成呢?【学生活动预设】学生回答:笔套,笔芯等。
【提问】我们上节课中学到的水是不是也是由其他物质组成?我们是不是应该探究一下?或者: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水的分布、种类以及它的运动转化过程——水循环。
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水的三态是在不断变化的,那么水有没有变成其它物质呢?生:没有。
师:水的物态变化是属于什么性质的变化呢?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生:物理变化。
师:对,那么水是否真的不能变成其它的物质了呢?二、探究新知(30分钟)【实验探究】水真的不能变成别的物质了吗?师: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其实早在200多年前英国科学家利用法国物理学家伏打发明的伏打电堆已经发现了实验结果。
今天我们将踏着前人走过的足迹去感受科学研究后成功的喜悦。
1、水的电解【教学活动一】介绍实验装置。
【教学活动二】电解水①师:我们的目的是电解水,但纯水是不易导电的,怎么办呢?生:加入能增强导电性的物质。
师:对,所以我们还要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导电性。
②注入水,关闭活塞,说明正负极要求学生观察两极附近通电前后的现象,注意哪个电极产生的气体多,并观察两管中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多少。
③接通电源,要求学生仔细观察(1)开始时两玻璃管液面高度如何?(2)通电后两电极出现什么情况?④气体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