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与卓越绩效共123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8.26 MB
- 文档页数:123
《学前比较教育学》试题A卷比较分析三种儿童教育理论:成熟主义、行为主义和心理分析的异同点。
试论不同国家学前教育体制的异同点及其影响因素。
分析当前世界学前教育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结合实际,论述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请结合实际,论述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请从比较教育的角度,分析中美两国的学前教育体制的异同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动物则通过食物获取营养。
这主要是因为:答案:D.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功能上有所不同。
在生物课上,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细胞的知识。
请填写下面的表格:答案:在动物细胞中,没有细胞壁和液泡,但在植物细胞中存在。
相反,植物细胞没有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但含有叶绿体和液泡。
无论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答案:(1)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中心,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它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泵血,确保血液在体内循环流动。
(2)肝脏是人体的主要解毒器官之一,它能够分解和排除许多有毒物质,保护身体免受伤害。
肝脏还能分泌胆汁,帮助消化脂肪。
(3)大脑是控制和协调身体各种活动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它能够接收、处理和储存来自身体各部位的信息,并指导身体的运动和反应。
大脑还负责思考、学习、记忆和情感等高级认知功能。
(4)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之一,它能够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肺通过扩张和收缩来吸入和呼出气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在以下价格歧视策略中,哪一种最有可能导致消费者剩余?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如果一个厂商提价,那么其竞争对手最有可能如何回应?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中,长期均衡意味着什么?请简述管理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概念,并举例说明其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请阐述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如何确定其最优产量,并分析其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请分析在垄断市场中,价格歧视对企业和社会的影响。
请阐述三种级别价格歧视的优缺点。
请阐述在寡头市场中,合作和非合作博弈对企业和整个行业的影响。
我国从1978年开始引入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迄今已经过去了30个年头。
全面质量管理在我国推行的30年,也是我国的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30年。
一方面,全面质量管理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为我国企业以及其他各类组织的管理水平的提升立下了汗马功劳。
另一方面,我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也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厘清对于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对于今后进一步深化全面质量管理的开展,充分发挥其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提升各类组织管理水平的推动作用,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全面质量管理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方法论全面质量管理(TQM是近年来最常用的提法)是当今在全世界为了实现卓越的组织绩效而对组织的系统进行综合.全面和持续改进的方法论。
日本一直以来使用最多的提法是TQC,我国深受其影响。
1997年,日本正式宣布将TQC改变为TQM,其意图在于使人们重新审视和重建这一概念,以使之满足新的挑战。
简单地可以认为,全面质量管理意味着以“全面质量(TQ)”为特征的一种管理(M)的方式20或途径,而非通常人们从字面上所理解的全面的“质量管理”。
IS09000标准中的八大原则和卓越绩效模式的11项价值观就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本质特征的概括和描述。
应当强调的是,全面质量管理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东西。
在过去30年这个大变化、大发展的环境中,全面质量管理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丰富和完善。
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被世界各国的实践所证明。
日本人在二次大战以后,通过全面深入地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用了近20年的时间,便从战后的废墟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强国。
日本的复兴被称为是一场“质量革命”。
还是运用这一武器,日本人成功应对了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和日元升值的挑战。
美国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了劣势,通过八九十年代的广泛而深入的质量运动,美国产业界扭转了颓势,重新夺回了全球产业霸主的地位。
可以说,从泰罗以来的100多年中,从未有哪种管理举措如全面质量管理这般,影响如此普遍和深入,取得了如此显著而持久的成功。
卓越绩效培训课件(DOC 41页)部门: xxx时间: xxx制作人: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4.1领导4.1.1总则高层领导引领和推动是组织持续成功的前提,组织治理是组织持续成功的保障,而履行社会责任是组织持续成功的必备条件。
4.1.2高层领导的作用广西桂林地建建设有限公司前身为桂林专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成立于1966年8月,是原桂林地区最早组建的国有综合型骨干施工企业之一。
1996年经国家建设部核准为国家一级建筑施工企业,是当时桂林地、市屈指可数的建筑一级企业。
1998年12月因桂林地市合并,更名为桂林市第九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2006年经桂林市人民政府批准改制为内部职工持股的民营施工企业广西桂林地建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现公司注册资金10031万元(人民币),拥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及地基基础工程专业承包、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等8个壹级资质;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等4个贰级资质及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资质的企业。
根据公司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及建筑市场的现状,成立了工程质量检测公司及路桥、消防分公司,又先后在南宁、柳州、贺州、梧州、海南、重庆、西安、安徽等地设立了分公司。
公司在规模、产值、利润、纳税以及人员配备、设备设施等方面在桂林市名列前茅,在广西同行业中也处于领先水平。
公司从创业之初到现在的稳定期,高层领导根据自身发展方向和外部环境的千变万化,确定公司发展方向和绩效目标,提炼公司的价值观,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积极奉献、爱岗敬业”的企业精神。
公司在成长的过程中,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荣获了“广西建筑业50强”施工企业、“广西五一劳动奖状”等称号;连续7年荣获“广西建筑业先进企业”、“广西建筑业诚信企业”、“广西建筑业安全生产先进企业”、“广西建筑业质量管理优秀企业”、连续三年获“广西建筑业绿色施工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全面品质管理追求全面卓越绩效之模式全面品质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是一种以提高企业绩效为目标的管理模式。
它强调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以及不断追求品质的持续改进。
全面品质管理追求全面卓越绩效的模式,旨在实现组织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
一、品质管理间接影响绩效品质管理是企业追求全面卓越绩效的基础。
通过正确的品质管理,企业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品质管理直接影响了业务流程的稳定性、生产效率和组织能力,从而间接影响了企业的绩效。
好的品质管理将提高组织各个环节中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减少缺陷和不良品率,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这将进一步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市场份额,并提升品牌形象。
品质管理从根本上改善了企业内部的管理和协调,提高了组织能力和员工素质。
二、追求全面卓越绩效的步骤追求全面卓越绩效需要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策略:企业需要确立明确的目标和策略来引领全面品质管理的实施。
这包括确定质量指标和绩效评估标准,建立长期发展规划,并将其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衔接。
2. 全员参与:全面品质管理要求组织内的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和贡献。
建立有利于员工参与的机制和文化,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和创新思路。
通过团队合作和协同工作,共同追求全面卓越绩效。
3. 管理过程的持续改进:全面品质管理追求的是持续改进,而非一时的成果。
企业需要建立适应和应对变化的敏捷能力,不断将改进融入到各个管理流程和业务活动中。
通过PDCA循环(Plan-Do-Check-Act),不断改进和优化工作流程和流程。
4. 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建立科学、公正、可衡量的绩效评估机制,对全面品质管理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
通过绩效评估,发现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
5. 持续学习和提升:全面品质管理需要企业持续学习和向优秀企业学习的精神。
通过学习和改进,不断提升组织的能力和竞争力,追求全面卓越绩效。
卓越绩效模式(Performance Excellence Model)是当前国际上广泛认同的一种组织综合绩效管理的有效方法/工具。
该模式源自美国波多里奇奖评审标准,以顾客为导向,追求卓越绩效管理理念。
包括领导、战略、顾客和市场、测量分析改进、人力资源、过程管理、经营结果等七个方面。
该评奖标准后来逐步风行世界发达国家与地区,成为一种卓越的管理模式,即卓越绩效模式。
它不是目标,而是提供一种评价方法。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GB/T19580-2004“质量管理”概念起始于单纯的产品质量控制,其鼻祖理论“六西格玛”“诞生”于摩托罗拉时仅是生产控制的方法,包含企业流程设计、改造和优化技术等与产品质量最为密切相关的几大质量控制要素。
随着企业管理实践和理论的深入,这种单纯意义上的产品质量管理方法已经难以更高标准地控制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管理的幅度被无限扩大,从而形成了更严密而全方位的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也即ISO9000。
目前这一认证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并且成为大部分国家市场准入的必要条件。
但实际上,许多国家更看重企业的管理规范程度而非被认证企业的产品质量。
还有,无论TQM涉及的方面如何复杂和全面,仍然以产品质量为核心。
目前颇为流行的“卓越绩效准则”,强化了TQM中“全面”的理念,囊括了企业管理的所有环节;而质量管理的核心—产品质量管理则被淡化。
另一个显著的特点,“质量”被“绩效”取代,其理论逻辑是“一个各个方面都很规范的企业,其产品质量必然是好的;而这样的企业必然能够达到最佳的绩效”。
“卓越绩效管理”VS“质量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产品依靠产品质量对美国市场产生极大冲击,促使美国高度重视产品质量管理,时任美国商业部部长的波多里奇(Malcolm Baldrige)主导制定了美国的国家质量法案。
这套准则主要用来指导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并为作为企业改进质量成效的评估工具,也是“波多里奇质量奖”评定依据。
卓越绩效管理与质量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里,卓越绩效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对亲密无间的老伙伴,真的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
你想啊,卓越绩效管理就像是一辆飞速行驶的跑车,而质量管理体系则是那双稳稳的车轮,缺一不可。
没有了质量管理,这车再快也只能在原地打转,根本开不出什么好成绩。
反过来,质量管理要是没有卓越绩效的驱动,也只能是一台老旧的机器,慢慢地、慢慢地磨蹭,根本发挥不出应有的威力。
你看,卓越绩效管理的核心就是追求卓越,想要在各个方面都做到最好。
这可不是说说而已,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
这个过程中,质量管理体系就像一把利剑,把那些模糊不清的目标变得清晰明了。
它为组织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标准和流程,让大家都能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
说白了,有了质量管理,卓越绩效就有了方向,有了依据。
这就好比一场马拉松比赛,选手们得知道终点在哪,才能跑得更快更远。
卓越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中,质量管理体系还可以为企业提供一种持续改进的文化氛围。
大家都知道,光靠一时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持续的改进才是真正的王道。
质量管理就像一位细心的老师,时时刻刻提醒大家要关注细节,要不断反思和优化。
就拿一个小餐馆来说,厨师得不断尝试新菜谱,才能在顾客心中留下好印象。
卓越绩效管理鼓励创新,而质量管理则保证了创新的成果能够落到实处,两者相辅相成,让企业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想,难道只有大企业才能享受到这种双赢的关系吗?其实不然,小企业一样可以借助卓越绩效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来提升自身竞争力。
小企业灵活多变,正好可以迅速调整策略,而卓越绩效管理又为这些调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质量管理体系则确保了每一次调整都能落到实处。
就像是打篮球,团队的配合是获胜的关键,而质量管理就是那无形的战术安排,帮助队员们在场上更好地配合。
你可能还会想到,在实际操作中,这两者之间会不会产生一些摩擦?其实这种情况也是常有的。
因为不同部门在执行卓越绩效管理和质量管理时,可能会出现目标不一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