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之BOPPPS 模式-济南大学20150725
- 格式:ppt
- 大小:3.99 MB
- 文档页数:57
BOPPPS有效教学设计一、BOPPPS教学模型简介BOPPPS是加拿大教师技能培训工作坊(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ISW)微课演练环节所采用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北美国家诸多名校比较推崇的一种教学过程模型。
BOPPPS教学设计模式主要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注重学生深度参与,以参与式学习活动(participatory learning activities)为主,“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地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教学模型1。
具体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六个阶段(也称为六要素),即BOPPPS六个英文字母相对应的文字:B—Bridge-in(引入or暖身or导言)O—Objective or Outcomes(学习目标或结果)P—Pre-assessment(课前摸底/前测)P—Participatory Learning(参与式学习)P—Post-Assessment(后测)S—Summary(总结)目前国内已经开始在实际教学中引入BOPPPS教学模型,目前更多地运用在与实际课程相结合的经验总结上。
以下详细介绍六个阶段。
二、BOPPPS模型六要素1. B—Bridge-in(引入/热身/导言)Bridge-in常常被称为“钩子”(Hook),目的是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专注在即将要介绍的内容。
有效的导言往往寓教于乐,让教学内容对学生产生意义,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尤其是在学习热情不高的课堂上,导言尤其重要。
导言通常很短,可采用的方式有:提供学习此课程的理由、重要性或共通性;叙述主题相关的故事或个人经验;提出和教学主题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提供一个吸引人的引言或不寻常的事实;将接下来的内容与已经学过或未来要学的内容相连结。
例如,主题为《航海基础知识:打绳结》,其导言可设计为“会1Giustini D. Utilizing learning theories in the digital age: from theory to practice[J]. Journal of the Canadian Health Libraries Association, 2009, 30(1):19-25.不会打绳结决定你隔天醒来是不是能找到你的船,没学好的话,就有得找了!”等。
基于BOPPPS模型的大学英语课程有效教学设计《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非英语专业学生一门基础必修课,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然而,大学英语课程到目前为止并未能完全实现《指南》中明确规定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教育目标。
虽然,有关学者对大学英语“教什么、教多少、如何教”等问题做了大量的深入探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仍然存在着费时低效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教学效果低(Low-effectiveness)。
多数大学英语教学虽然提高了学生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却没有真正地教会学生通过英语这一语言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2)教学效率低(low-efficiency)。
近年来,高校扩招致使大学生的数量急剧上升,大学英语的课堂几乎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教师往往采取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完全是填鸭式的教学,师生、生生之间缺少互动,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机,大大地降低了教学效率。
(3)学生课堂参与度低(low-engagement)。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基本上是这样一种情况,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沉默地听、记笔记,甚至玩手机或者睡觉,其真正地参与课堂讨论、进行主动思考的学生寥寥无几,这种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教学设计可以用来弥补或者解决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现e3教学,即效果好(effective)、效率高(efficient)和参与度大(engaging)的教学[1]。
一、BOPPPS有效教学模型BOPPPS 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和交际法为理论依据,以有效教学设计著称,是一个强调学生参与和反馈的闭环教学过程模型,是北美国家诸多名校比较推崇的教学过程模型[2] BOPPPS模型将课堂教学过程分为6个教学环节,各环节名称、教学任务和设计要点如表1所示: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BOPPPS教学模型突出了参与式学习,强调学习者在课堂中的主动角色。
BOPPPS教学模式研究综述引言: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不同的影响。
BOPPPS教学模式是一种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教学模式,它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对BOPPPS教学模式进行综述,探讨其理论基础、教学实践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一、BOPPPS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BOPPPS教学模式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斯坦弗德提出的,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认知心理学、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其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认知程度息息相关。
BOPPPS教学模式通过设计清晰的学习目标、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和教学环境,来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对刺激的反应和习得的过程,BOPPPS教学模式通过提供多种学习刺激和激励措施,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BOPPPS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和问题解决,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可见,BOPPPS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多方面的,它融合了不同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BOPPPS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预热(Break it down)、对象(Objectives)、教学方法(Pre-assessment)、教学过程(Participation)、总结(Pizza)、传达(Synthesis)”,它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教学框架,包括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的环节和步骤。
BOPPPS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明确的学习目标:BOPPPS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在教学前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自己在学习中的具体目标是什么,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清晰的方向和动力。
2. 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BOPPPS教学模式强调多元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验、游戏等多种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学生的不同认知方式和学习风格。
bopss教学法BOPPPS教学模式源于加拿大的教师技能培训,是一种以教学目标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它由导言、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和总结六个教学环节构成。
BOPPPS名称是由这六个教学环节的英文单词的首字母构成。
BOPPPS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及课堂组织教学的一种有效模式。
导言:教师在开始上课时,可以用图片、视频、故事、问题、热门话题等各种方式进行导入。
导言一定要生动有趣,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及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用板书、PPT等方式给学生呈现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要包括认知、情感和技能三个方面,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定明确、适当、可达成、可测量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本节课的学习要达到什么目标。
即学习目标要用动词准确描述特定的要求,如“陈述”“分析”“总结”“评价”“设计”等;学习目标要与课堂主题相关;学习目标要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学习目标要可测量,可以评价完成的好坏。
前测:在讲解本节课的新知识前,采用问答、小测验、匿名表决、集体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课题的兴趣及先备知识,以便调整后续教学内容的深度及进度,让课程的目标更加聚焦,这个环节叫做前测。
参与式学习:在讲清概念、重点、难点等主要知识点后,让学生采用个人报告、小组讨论、个案研究、角色扮演、做实验、讲故事、接龙等丰富有趣的方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及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表明,学生主动参与式学习效果要远远好于被动式学习。
参与式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合作能力等素养。
后测:后测的目的是验收学习成果。
在参与式学习之后,通过回答问题、小测验、做习题、操作演示、汇报等方式检验学生这节课掌握的怎么样,是否达成了学习目标,教学效果如何。
这个环节叫做后测。
后测和前测相对应、加深些程度效果更好。
总结:最后,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教师可以进行总结,突出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及学习目标。
BOPPPS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能力发展BOPPPS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学生参与和互动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是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何在BOPPPS 教学模式下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成为了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一、了解BOPPPS教学模式BOPPPS教学模式是指Bridge-In, Objective, Pre-Assessment, Participatory Learning, Post-Assessment, Summary的首字母缩写,即桥接引入、目标、课前评估、参与式学习、课后评估和总结。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了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和学生参与的重要性,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桥接引入环节,教师需要通过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课堂内容的好奇心。
在设定目标部分,教师需要明确课堂的学习目标和预期效果,让学生清楚知道本节课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
在课前评估环节,教师需要通过一些形式的检测来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解程度,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参考。
在参与式学习环节,教师需要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的课堂活动,如讨论、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
在课后评估环节,教师需要通过一些形式的测试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在总结环节,教师需要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重要知识点,梳理思路,引导学生将知识点内化。
1. 教学设计能力2. 学生管理能力BOPPPS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要求教师能够灵活地组织学生,引导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管理好课堂的学习氛围。
在参与式学习环节,教师需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需要在学生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师还需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有效教学:BOPPPS教学模式以下资料来自台湾大学师资培育中心王秀槐教授在山东大学的培训资料什么是BOPPPS教学模式•B-Bridge in 导言•O-Objective (Outcome)学习目标•P-Pre-assessment前测•P-Participatory learning 参与式学习•P-Post-assessment后测•S-Summary总结认识BOPPPS模块•BOPPPS教学模式是:•1.一种组织一套课程的方法•2.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3.能有效地设计与讲授一门课程。
常见的教学问题•在课堂中,老师/学生总是…•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不知道修完这门课后有甚么收获•花时间讲授许多学生已经懂的知识•无法有效透过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不知道如何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实际应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上课专注度…•一堂课50分钟••教师最专注的时间?•学生最专注的时间?教师教学专注度7注意力开始50分钟时间高低注意力开始50分钟时间高低注意力开始50分钟时间高低注意力开始50分钟时间高低17%4%学生上课专注度7注意力开始50分钟时间高低注意力开始50分钟时间高低注意力开始50分钟时间高低注意力开始50分钟时间高低29%8%注意力开始50分钟结束高低“教”“学”效果曲线教学学习效率何谓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有效果+有效率•有效果:课程教学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一致(有疗效)•有效率:教学投入所产生教学效果(疗效好疗程短)7BOPPPS 教学模式六大元素O Bpre-assessment 前测post-assessment后测PPSobjective 学习目标bridge 导言10summary 总结Participation 参与学习PBOPPPS教学模式六大元素1.B ridge-in 暖身、导言目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幫助學生專注与連結即將要介紹的內容類型• 連結到已經學過或未來要學的內容• 提供學習的理由、重要性或共通性(为什么)• 敘述主題相關的故事或個人經驗(和尚喝水,超静定)• 提出和主題相關聯的引導問題• 提供一個吸引人的引言或不尋常的事實11O bjective/Outcome 学习目标或结果2.•目的/作用•让学习者了解需要达成的目标、如何完成,怎样才算达到标准•拟定学习目标时须思考:1.Who对象2.What学到什么3.Why为什么要学4.How怎么学5.How well 学得多好133.P re-asessment前测• 目的/作用• 了解学生先前的知识,为学生做好课前心理预备••••了解學生興趣與能力(先备知识)提供學生表達複習或澄清的需要幫助教師調整內容深度和進度学生成为课堂教学资源163.P re-assesment前测方法/策略:1.提问2.小测验3.集体讨论4.脑力激荡brain storm5.个人或是团体活动174.P articipatory Learning 参与式学习•目的/作用•设法使学习者投入课程中•老師學生之間、学生之間的互动•透过团体活动进行合作•符合不同学习偏好的教学活动184.P articipatory Learning 参与式学习方法/策略: 如何進行鼓勵積極性的參與?•學生反思•个人报告•小组讨论•个案研究•實際操作• 情境模拟•角色扮演•辩论会19不同教学方式产生的学习效果讲授5%阅读10%视听20%示范30%讨论50%从做中学75%教别人90%205.P ost-assessment 后测•目的/作用•了解學生學了什麼?•是否達成學習目標?•验证学习者已习到的课程内容•是否与设定的目标一致215.P ost-assessment 后测方法/策略:提问、做习题、汇报。
ADDIE教学模式介绍BOPPPS 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通常包含括以下六个阶段:【环节一】引入(Bridge-in)目标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激发学⽣学习兴趣,与先前所学的知识建⽴联系。
师可以通过展示⼀些典型案例视频,让学⽣讨论,并引导学⽣思考.讨论、思考【环节二】目标(Objective)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明确课程学习⽬标,确保学⽣了解预期的学习成果。
教师应当向学⽣清晰地展示本次课的学习⽬标,让学⽣认识到这些⽬标的实际应⽤价值。
【环节三】前测(Pre-assessment)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评估学⽣对本次课先验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师可以设计⼀些调查问卷或⼩测验,评估学⽣对礼仪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的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完成前测【环节四】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 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通过互动和实践活动,加深学⽣对礼仪规范概念的理解。
教师可以组织学⽣参与学习,让学⽣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礼仪知识。
⽐如:⻆⾊扮演、模拟实⽤场景、知识竞赛等学⽣学习【环节五】后测(Post-assessment)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评估学⽣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师可以设计随堂测试或案例分析作业,检验学⽣对知识的理解和应⽤能⼒,并提供及时的反馈。
学⽣学习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巩固学⽣的学习成果,提供反馈。
通过课堂讨论、学⽣展示和教师点评,总结学习要点,收集学⽣对课程的反馈,进⾏教学反思。
BOPPPS 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性研究摘要: BOPPPS教学模式以有效教学设计著称,将教学过程分为六大元素,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和主题,本文在了BOPPPS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了BOPPPS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性研究,旨在提高教学设计质量,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动力。
1. 引言当今大学英语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仍旧是主导,教师以授课演练为主,学生被动听讲。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不重视课程引入,缺乏教学设计,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兴趣不高。
BOPPPS 有效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讲课堂划分为教学小单元,以BOPPPS的六个环节来安排设计课堂教学,为教师如何组织课堂,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出了方法。
本论文将BOPPPPS教学模式和大学英语教学进行结合,旨在研究和分析BOPPPS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基于BOPPPS 有效教学模型的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
2.文献综述加拿大教师技能培训机构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 推广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BOPPPS教学模型师一种有效的将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相结合的课程设计模式。
BOPPPS 有效教学模型将课堂教学分为六个环节:B (Bridge-in);O (objective) ;P(pre-test); P (participatory learning); P (post-test) ;S (summary ). 以上六个阶段的首字母组合成了BOPPPS 有效教学模型的缩写。
六个环节建明清晰,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的任务和作用。
1)B (Bridge-in):即课堂导入。
在已学基础上,引入新话题。
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核心知识的学习。
2.)O (objective) 即学习目标。
教师明确叙述学习目标,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
让目标明确,可达成,并且可测量。
在教学活动中要明确的表明谁在什么情况下如何学,并最终学到什么。
BOPPPS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三、BOPPPS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1. 桥梁(Bridge)桥梁环节在BOPPPS教学模式中起着引导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桥梁环节可以通过引入相关背景知识、提出话题引发讨论,引用相关实例等方式打开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结果(Outcomes)结果环节要求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预期效果,有助于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学习目标、展示学习成果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和认同,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3. 先前评估(Pre-assessment)先前评估环节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兴趣以及学习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先前评估环节可以通过课前测试、问卷调查、讨论等方式获取学生的相关信息,为后续的教学提供重要参考。
4. 参与(Participation)参与环节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和主动学习。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和想法交流。
6. 模拟(Simulation)模拟环节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际情景,进行实际操作,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通过模拟情景对话、角色扮演、实际应用练习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促进学生在实际情景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四、BOPPPS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意义和效果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BOPPPS教学模式通过多种形式和方式的引导、交流和实践,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增强学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提高教学效果BOPPPS教学模式通过多环节的有机结合,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深入人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和牢固记忆,增强学习的持久性和有效性。
BOPPPS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要素分析及案例设计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BOPPPS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以其独特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有效的教学实施方式,逐渐在国内外教育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BOPPPS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要素,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新型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简要介绍BOPPPS教学模式的起源、发展及其核心教学理念,帮助读者对该模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本文将详细分析BOPPPS 教学模式的六个关键要素,包括导入(Bridge-in)、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并探讨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运用这些要素。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展示BOPPPS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其优点和局限性。
本文将对BOPPPS教学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该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BOPPPS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我们也期待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二、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BOPPPS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六个部分:导入(Bridge-in)、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
这六个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闭环,确保了学生能够清晰理解学习目标,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并及时获得反馈和总结。
导入(Bridge-in):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并与前一次课程或现实生活情境建立联系。
基于BOPPPS模型的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一、BOPPPS教学模型概述(一)BOPPPS教学模型的发展历程BOPPPS 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和交际法为理论依据,以有效教学设计著称,是一个强调学生参与和反馈的闭环教学过程模型,是北美国家诸多名校比较推崇的教学过程模型[1][2]。
目前国内已经开始在实际教学中引入BOPPPS教学模型,但更多的是与实际课程相结合的经验总结[3][4][5][6],该模型是一个能够帮助教师分解并分析教学过程、找出教学盲点、改善并提升教学成效的工具。
BOPPPS 教学模型最初由ISW[7](加拿大教师技能培训工作坊)根据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对教师的资格认证所创建,最初主要用于教师的技能培训使用,在培训过程中主要采用以教学实践为主的方式通过集中强化训练以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的有效性。
目前该模型已经被全世界超过33个国家引进采用,在全球超过100所大学和产业培训机构所推崇,其应用实践表明BOPPPS是一个“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教学模式[8]。
尽管ISW自1978年成立以来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并且BOPPPS已经在全球超过100所大学和机构实施,但在近两年才刚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始引入和实施。
对BOPPPS教学模型的进一步研究和思考有助于使其更加符合中国大陆的本土实际和教学需要,服务于中国本地的课堂教育教学改革。
(二)BOPPPS教学模型的特征分析1984年,大卫?库伯(David Kolb)提出了体验式学习模型。
库伯认为,学习不是内容的获得与传递,而是通过经验的转换从而创造知识的过程。
他将学习阐释为一个以具体体验为起点和终点的循环过程: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行动实践―具体体验,通过不断的如此循环,形成一个连贯的学习经历,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自动地完成反馈与调整。
BOPPPS教学模型就是一个基于Kolb体验式学习模型的教学框架。
BOPPPS模型将课堂教学过程规划分为6个阶段(或元素):导入(Bridge-in)、目标(Objective)、预评价(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评价(Postassessment)、总结(Summary/Closure),简称BOPPPS。
BOPPPS教学模式研究综述引言教学模式是指导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和方法。
BOPPPS教学模式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教学模式,其由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Robert A. Duke教授提出。
BOPPPS是Build, Orient, Pre-Assessment, Purpose, Participation, Summarize的缩写,分别代表建设、定向、先前评估、目的、参与和总结。
BOPPPS教学模式主张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认知和参与,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本文将对BOPPPS教学模式的研究进行综述,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和效果。
一、BOPPPS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BOPPPS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BOPPPS 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注重师生互动,提倡互动性的教学模式。
根据BOPPPS教学模式的六个要素,教师应该建设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定向和先前评估,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参与度,最终进行总结和反思。
这一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符合现代教育的趋势,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主动性。
1. 建设教学环境BOPPPS教学模式强调教学环境的建设,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如合理安排教学空间和教学资源,提供清晰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等。
研究表明,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有着积极的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课程开端的动画效果、音频视频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
2. 定向和先前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定向和先前评估,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动机。
教师可以采用开放性问题、实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所学概念、知识点进行讨论和思考,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思考。
研究表明,定向和先前评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明确学习目的BOPPPS教学模式强调明确学习目的,教师需要向学生明确阐述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并告知学生该如何学习和学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