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纤维血管瘤病人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124.81 KB
- 文档页数:2
鼻咽纤维血管瘤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鼻咽纤维血管瘤为鼻咽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致密结缔组织、大量弹性纤维和血管组成,多见于10-25岁青年男性,故又名"男性青春期出血性鼻咽纤维血管瘤"。
【护理常规】1.术前(1)心理护理:重视患者情绪反应,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2)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3)术前训练:①训练卧位,使用便器排尿、排便;②教会患者正确的掾鼻方法。
(4)卧位护理:指导患者学会床上翻身、坐起、起床的方法。
(5)术前准备:剪双侧鼻毛。
剃净胡须;根据医嘱做抗生素皮试、交叉配血;术前禁饮、禁食 8h。
(6)手术日晨准备:测量生命体征,检查手术区皮肤准备情况,更换清洁病员服,取下活动性义齿、眼镜、首饰等物品,贵重物品交其家属保管,不化妆,去手术室前,嘱患者排空膀胱。
按手术需要,将病历、术中用药、CT片子等带入手术室,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核对交接。
2.术后(1)术后体位:术后6h取半卧位。
(2)病情观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至平稳,遵医嘱给予面罩吸氧5L/min。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吐出或吸出呼吸道及口内分泌物、呕吐物。
注意观察有无呼吸道梗阻或窒息等意外。
(3)伤口护理:①鼻额部冷敷,少量出血时,给予味麻液滴鼻;②术后鼻腔可有少许渗血、痰中带少许血丝,鼻腔填塞可有轻度头痛、鼻部胀痛、溢泪等症状,这些都属正常现象,如有其他不适,及时通知医师处理;③注意鼻腔填塞物有无松动或脱落。
(4)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①填塞物一般48~72h后取出,指导患者勿用力攥鼻,以免再次出血;②手术后第3天,可使用0.9%氯化钠溶液喷鼻,加快鼻腔填塞物的溶解吸收;③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滴鼻液滴鼻,指导患者勿用力摒鼻,打喷嚏;④注意观察鼻腔渗血情况,如后鼻孔有血液流下,指导患者吐出,以便观察出血量,如出血较多,及时通知医师处理;⑤注意患者全身状态、有无贫血、休克等急症。
(5)心理护理:护士应给予更多的关心,耐心倾听患者主诉,给予讲解相关知识,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鼻咽纤维血管瘤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目的探讨鼻咽部血管纤维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
方法对2009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7 例鼻咽部血管纤维瘤患者,术前均采取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介入治疗,再行手术治疗。
针对患者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适当的体位及饮食护理、局部的对症处理。
7例患者均顺利摘除肿瘤组织,无手术切口感染和术后出血,均治愈出院。
结论精心细致、及时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标签:鼻咽纤维血管瘤;围手术期;护理鼻咽纤维血管瘤是鼻咽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与一般纤维瘤不同,为致密结缔组织、大量弹性纤维和血管组成、常发生于10~25岁青年男性,故又名“男性青春期出血性鼻咽血管纤维瘤”,病因不明。
该病组织学虽属良性,但可以侵及颅底、眼眶等邻近部位,肿瘤主要由致密的纤维组织和许多扩张的血管组成,血管极丰富,且血管壁缺乏弹性组织,易大出血危及生命。
行手术完整切除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1] 2009年4月—2013年4月,我科对7例鼻咽部血管纤维瘤患者采取了术前先行介入治疗,再行手术治疗的方法,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它的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例患者,其中5例为男性,2例为女性,年龄10—43岁。
平均住院9天。
均有鼻塞和反复发作的鼻腔出血。
本组患者肿瘤侵及翼腭窝和鼻窦并伴有对于未侵犯颅内的肿瘤,骨质破坏,术前均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和高选择性动脉血管栓塞。
2 结果7例患者均顺利摘除肿瘤组织,无手术切口感染和出血,治愈出院,半年随访,患者治疗效果满意。
3 护理3.1 DSA的护理3.1.1术前护理3.1.1.1心理护理:①主动与患者交谈取得信任,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顾虑,说明手术的必要性,介绍成功病例,使患者了解手术过程、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
②讲解血管栓塞术的配合要点及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给予说明血管栓塞用的明胶海绵是可以吸收的。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3例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患者进行术前准备与护理,术后鼻腔和饮食护理,总结该类患者特殊的护理方法。
结果:3例患者切开均一级愈合,病情痊愈出院。
结论: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患者有其特殊的护理方法,精心周密,及时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
关键词鼻咽部纤维血管瘤围手术期护理2009年12月~2010年8月对3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行经鼻内镜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均痊愈出院,术后护理工作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3例患者均为男性,维吾尔族,年龄12~26岁,平均20.3岁,病程1~4年,均有鼻塞及反复发作的鼻出血症状。
均无鼻部外伤及鼻咽部手术史。
术前CT检查示:3例患者肿瘤均局限于鼻腔和鼻咽部,无骨质破坏。
为了解肿瘤的供血情况及术中对血管的处理,以减少手术出血,术前均行颈动脉血管造影,手术方式均为经鼻内镜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术后对切除组织病检结果均为纤维血管瘤。
护理心理护理: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患者因反复出现大量鼻出血,常怀疑自己是否得了鼻咽癌及其他严重疾病,以至出现心神不宁,情绪烦躁,失眠,悲观的心态。
其对手术的疗效及预后亦顾虑重重。
包括家人及亲属的过分担忧,也会使患者处于紧张、疑虑、害怕等心境之中。
针对以上情况,就需要护理人员细心发现问题,耐心的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鼻咽纤维血管瘤与鼻咽癌及其他严重疾病的区别。
术前护理与准备:①术前完善各项相关辅助检查,特别是血常规及血凝试验的检查。
②术前2周禁烟,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水。
全麻手术患者术前30分钟肌注鲁米钠0.1g,阿托品0.3~1.0mg。
③术前1天清洁口腔(生理盐水漱口),剪鼻毛,刮胡须,以降低感染几率。
④术前做好交叉配血试验。
因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术中出血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术前应备血,以应对术中大出血的抢救需要。
术后护理:①术后24小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低血容量性休克。
鼻咽纤维血管瘤摘除术的护理配合针对手术时容易忽视的问题和危险因素,从3方面讨论手术配合要点:提高病人手术适应能力;制订完善的手术配合计划;严格按控制血压要求做好各项护理配合。
配合要点及分析:1、提高患者手术适应能力⑴患者均为年轻人,对手术后脸上是否留有疤痕十分关注,尤其是鼻侧切开进路者。
术前1日巡回护士访视病人,在病房护士术前特殊教育的基础上再一对一进行指导。
介绍手术室的特殊设置和具体手术时间安排,简要介绍麻醉和手术方式、手术后填塞物带来的不适等。
告知病人我们将提供最精细的针线供医生缝合颜面切口,可最大限度减少疤痕形成,使患者对积极配合手术有足够的认识。
⑵本病的主要症状是鼻衄和鼻塞,病人对手术室的环境气氛极为敏感。
有病人进入手术间看见麻醉桌上的喉镜及鼻导管插管钳即发生晕厥。
此后,我们注意保持手术室整洁无血迹,麻醉前不开无影灯,掩蔽手术器械等以避免一切消极暗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患者离开亲人进入手术室就失去了对自己的主宰,一切都由医护人员掌握了。
得体的称谓,恰当地使用指令性语言,有利于使病人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手术。
2、制订配合计划由于病情不同,麻醉和手术方式各异,除做好常规的计划外,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详细制订各个环节的配合措施。
3、控制性降压的管理⑴控制降压程度。
在满足手术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血压维持在较高水平。
降压程度控制在不超过原水平的40%或收缩压降至比术前舒张压低0~2.7kPa范围,防止降压速度过快,并将降压时间集中在肿瘤剥离尤其是基底剥离时(此时出血最多),且力求不超过50min。
⑵合理调节患者体位。
控制性低血压时将手术床床头逐渐抬高10°~30°,血压下降过低或停止降压后血压回升至正常时放平手术床。
因为身体各部位距心脏水平每垂直升高1.3cm,则升高部位的血压将降低0.13kPa(1mmHg),尽量使手术部位高于身体的其他部位,使手术区局部的脉压更低,血供来源更少,更有效减少出血。